甘肃省武威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武威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武威六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高二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1. 从哲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与漫画寓意最一致的是 ( )‎ ‎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 ‎②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③“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 ‎④若在理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佛祖保佑”,这里的“佛祖”是神,把神当作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唯心主义。“事物是感觉的集合”、“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都是主观唯心主义,①②错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若在理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考生首先要能记住并理解两者的概念,然后才能做题。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做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阳明的: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各种宗教所崇拜的神佛。‎ ‎2.‎‎2017年2月22日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通过建立全新肝癌起始动物模型,首次证明了巨噬细胞的特异性招募在单个肿瘤起始细胞阶段对肝脏肿瘤发生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肝癌发病机理和开发免疫治疗手段将产生重要影响。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②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科学实验是推动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并不能佐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②说法错误,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并不依赖于意识,二者并不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③④符合题意,“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通过建立全新肝癌起始动物模型,首次证明了巨噬细胞的特异性招募在单个肿瘤起始细胞阶段对肝脏肿瘤发生的关键作用”,这进一步佐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也佐证了科学实验是推动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3. ‎2014年4月15日,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会议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社科界肩负使命、责任重大,哲学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把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作出更大贡献。为此,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要( )‎ ‎①与时俱进,正确把握时代脉搏 ②超脱现实,站在时代发展前沿 ‎③实事求是,善于揭示时代特征 ④积极主动,全面反映时代生活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②“超脱现实”说法错误;哲学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④“全面反映时代生活”说法不科学;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选A。‎ ‎【点睛】‎ 哲学来源于时代,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只有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4.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给灾区的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面对这些灾难,有的人求菩萨保佑 ,有的人讲防治,也有的人听天由命。这说明( )‎ A. 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 B.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 C. 世界观不同,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D. 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材料中“面对灾难,有的人求上帝保佑,有的人讲防治,也有的人听天由命”,表明人们在不同世界观的指引下,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A项表述有误,故不能入选;D项中的观点均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故选C。‎ ‎5.‎2017年5月19日,人类历史上首部l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阳光湿了玻璃窗》正式推出,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涉足人类引以自豪的文化艺术领域。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工智能的诞生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人工智能的胜利表明实践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③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物化,已经成为新的实践主体 ‎④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的思维过程,具备了与人类差不多的思维和想象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人工智能是人的智慧的产物,人工智能的诞生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①正确。 ②:人工智能属于人类的认识工具,人工智能的胜利表明实践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②正确。 ③:人是实践的主体,人工智能不能成长为新的实践主体,③错误。 ④:人工智能是可以模拟人的思维过程,但并不具备思维和想象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A。‎ ‎6.2022年冬奥会会徽:人形图案是一个冬天的“冬”字,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标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中可知 ‎ A. 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B. 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C. 人的主观能动性可突破客观事实的束缚 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答案】A ‎【解析】‎ ‎【详解】B错误,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C选项“突破客观事实的束缚”的表述错误。D选项“如实反映”的表述错误。该冬奥会会徽的设计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说明了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A正确。‎ ‎7.“如果说/三月里的寒风/是一阵魔力/来自北冰洋/那么/姗姗北上的春姑娘/是莽莽原野上/倔强的弹簧/朔风对她压力越大/她越以无限明媚的春光/弹向那/更遥远的北方。”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可以冲破客观条件的束缚,不为客观所决定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转化 ‎④变压力为动力,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①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是唯物论角度,本题考查辩证法,排除;上述诗词体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②③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8.‎ ‎ 试试争争,是一种积极参与的心态,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敢于挑战一切的气势!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都要情绪饱满和精神昂扬。之所以要强调情绪饱满和精神昂扬是因为 A. 饱满的情绪和高昂的精神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 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 高昂的精神和饱满的情绪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A说法错误;B本身说法正确,但情绪饱满和精神昂扬是一种意识,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情绪饱满和精神昂扬,是因为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正确;D说法错误。答案为C。‎ ‎9.国家从航天局获悉,‎2019年1月30日20时39分,嫦娥四号着陆器接受光照自主唤醒,此外,着陆器上配置的同位素温差电池为月夜温度采集器顺利供电,保障该采集器与测点位置成功监测第一月夜温度变化情况,我国探月工程首次获取液温度探测数据。探月工程的进一步成功说明了 ‎①认识是客体对主体的能动反应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④追求真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探月工程的进一步成功说明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项说法错误,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反复性,④项表述不合题意,排除。故选C。‎ ‎10.基于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形势,2019年我国将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但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这表明 ‎①真理性认识是我们行动的依据 ‎ ‎②意识是对客观实在的正确反映 ‎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 ‎④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选项错误,我们行动的依据是客观实际,不能从认识出发。②选项错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不一定是正确的反映。根据经济形式的变化,2019年我国将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但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从哲学上来看,体现了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④选项入选。选B。‎ ‎【点睛】易错点---所谓静止就是绝对的不运动 该观点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可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一旦超出这个限度,就会发生变化。整个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完全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11.辣椒本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湖南浏阳“辣椒大王”杨意红从‎20l1年开始用外地引进的辣椒做父本,以本地辣椒为母本,杂交培育辣椒树。经过3年多的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3米多高可连续多年挂果的辣椒树,据推测,亩产能达到3000千克以上。辣椒树“无中生育”说明 ‎①观念转化为现实是在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 ‎②人们可以根据真理性的认识创造世界本没有的具体物质 ‎③通过科学实验深化人的认识可以摆脱客观性条件的制约 ‎④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辣椒树“无中生育”说明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观念转化为现实是在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①④适合题意;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②是错误的;摆脱客观性条件的制约说法错误,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B。‎ ‎12.‎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我国在大桥建设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建设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这说明 A. 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才正确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主要有直接经验的实践和间接经验,同时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并不一定正确,A说法错误。 B:我国在大桥建设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建设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符合题意。 CD:选项CD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B。‎ ‎13.‎2018年11月22日,经过近九年艰苦奋战,破解千年米仓山屏障的宏伟工程一一巴陕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巴陕高速共有桥梁55座、隧道20个、互通式立交7座,全线桥隧比高达78.2%。它为加快秦巴山区脱贫奔小康步伐和实现革命老区振兴提供重要支撑。这说明 ‎①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 ‎③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 ‎④联系是普遍的,坚持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观的知识。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不能根据需要建立新联系,①表述错误;经过近九年艰苦奋战巴陕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说明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②符合题意;不是所有部分的功能都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③表述错误;巴陕高速公路为加快秦巴山区脱贫奔小康步伐和实现革命老区振兴提供重要支撑,说明联系是普遍的,坚持用联系观点看问题,④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D。‎ ‎14.漫画《只有这里喝点奶了》(作者:孙申影)提醒我们 ‎①要善于认识和改造客观规律 ‎②要深刻认识到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③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④要认识到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漫画《只有这里喝点奶了》反映了破坏生态环境产生的恶果,提醒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②③项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①项说法错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但不能理解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15.当前,国际形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充满不确定性”。世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单边保护主义不断蔓延,现存国际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大国之间竞争博弈日趋激烈……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论断 A. 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导致不可知论 B. 坚持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 ‎ 表明价值判断与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 A: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A项错误,排除。‎ B:当前国际形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充满不确定性”,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对当前世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单边保护主义不断蔓延,现存国际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大国之间竞争博弈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作出的如实反映。这一论断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项正确。‎ C:材料未体现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的相关内容,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D:材料未体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的相关内容,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原因:‎ ‎①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规律的客观性。‎ ‎②重要性: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革命热情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6.生物钟运作机制一直是个谜,也一直是科学家探索的课题。科学家通过对果蝇的研究,在分子层面较好地揭示了细胞内生物钟的工作机制,也以此解释了人类健康与生物钟的密切关系,这对增进人类健康具有积极意义。这说明 A. 生物钟工作机制的揭示改变了人类健康的规律 B.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揭开人类健康奥秘的前提 C. 探索生物体内的本质联系是认识世界的重要目的 D.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类探索生物钟运作机制的过程说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D项符合题意;人类健康的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A项说法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揭开人类健康奥秘的前提,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揭开人类健康奥秘的重要条件,B项说法错误;认识世界的重要目的是为实践服务,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17.渤海湾畔,凤凰城南,曾经的这里盐碱荒滩、五谷不生。如今,这里从一片盐碱荒滩变成一座绿色生态之城,从无人知晓的“禁区”到有风筑巢的绿色宝地.……河北曹妃甸,这座渤海湾畔的“东方之珠”正在散发绿色活力。这表明 A.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B. 新事物是在彻底否定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 C.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D.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有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改造自然,造福人类,A项符合题意;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而不是彻底否定,B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新旧事物问题,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人类社会的本质,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18.下列说法中与“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包含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①未有此气,先有这理 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③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未有此气,先有这理”是客观唯心主义,①不符合题意。 ②:“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与此哲理相符,正确。 ③:“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与“知我罪我,其惟春秋”都强调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需接受实践的检验,③正确。 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强调一分为二的矛盾观,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9.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符合该方法的是( )‎ ‎①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②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③经济形势总体趋好,但问题依然存在 ④不分青红皂白,眉毛胡子一把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不符合题意,两个选项的内容主要是在说明不分重点与非重点,不符合该方法论要求,排除; ②符合题意,“老虎、苍蝇一起打”既要重点打老虎,又不放过苍蝇,符合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故入选; ③符合题意,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既看到总体向好,又看到存在的问题,符合该方法论,故入选; 故选:B。‎ ‎20.组织行为学中有一个“动车组理论”,借鉴的是高铁、动车的动力原理,即一个组织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火车头”的牵引、定向作用,同时也需要激发每个层级、每个单元甚至每个人的内在动力,实现“动力叠加”。“动车组理论”强调的是 ‎①要运用综合思维的方式进行统筹考虑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认识某一矛盾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依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系统优化以及矛盾的相关知识。②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动车组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火车头”的牵引、定向作用,同时也需要激发每个层级、每个单元甚至每个人的内在动力,实现“动力叠加”,故“动车组理论”强调的是要运用综合思维的方式进行统筹考虑,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依赖。①④选项入选。选C。‎ ‎21.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每次行动的向导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主观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或创造规律;‎ B正确,都江堰的修造是人们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的重大工程;‎ C错误,违背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错误,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故选B。‎ ‎22.2019年‎5G迎来商用元年。传统的家电、家居、汽车和办公设备,在‎5G 时代将会颠覆性、创造性地重新设计、再造,教育、金融、医疗、养老、制造业、农业等都有望产生许多新模式和新物种。这表明‎5G A. 拓展了劳动对象,创造出崭新的物质存在 B. 创新了生产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变革了人类思维,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 D. 调整了生产关系,突破了客观条件的限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错误,物质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新的物质存在。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对人类思维的变革,故C错误。D选项“突破了客观条件的限制”的表述错误。传统的家电、家居、汽车和办公设备,在‎5G时代将会颠覆性、创造性地重新设计、再造,教育、金融、医疗、养老、制造业、农业等都有望产生许多新模式和新物种。这表明‎5G创新了生产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选项正确。‎ ‎23.孩子做作业慢,很多家长会认为是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为此去批评说教孩子。华师学习能力训练中心主任梁焕萍却指出,孩子做作业慢,更可能是遇到了他无能为力的“客观困难”,比如手部肌力发展不好,手握力不够;视分辨力、视一动协调发育缓慢,心手眼不协调。因此家长请别急于批评孩子,应带孩子做相关测评,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学习能力综合训练,有效帮助孩子。由此可知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坚持从普遍的共性问题入手找到个人特点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准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对同一个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源自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学习能力综合训练,有效帮助孩子。由此可知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准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①③项符合题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坚持从孩子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到个人的特点,而不是从普遍的共性问题入手找到个人特点,②项说法错误;对同一个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是因为受到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制约,但认识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源自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24. 实验文博学校高二年级用“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来激励学生刻苦努力,勤奋学习。这种观点 ‎①认为成功还是失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 ‎②是一种唯物主义态度 ‎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 ‎④会误导学生相信命运,陷入唯心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命,是失败者的借口”鲜明地反对客观唯心主义,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强调成功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故②③符合题意;①的观点与题意不符;这一口号会引导学生不迷信命运,通过不懈奋斗去实现人生目标,故④的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 ‎25.《朗读者》节目通过“文化+综艺”等方式创新文化节目的形态,升华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深受观众喜爱,成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它既“有意义”,承载着引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任,又“有意思”,融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把自带“高冷范儿”的文化类节目,真正做到了“高而不冷”。这启示我们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其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发挥文化新价值 ‎②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无条件性,人们可以创造各种文化节目新形态 ‎③文化和综艺具有不同特性,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改变其固有特性加以利用 ‎④人们可以根据文化和综艺具有的不同属性,正确把握它们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①④:节目通过“文化+综艺”等方式创新文化节目的形态,升华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深受观众喜爱,体现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其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发挥文化新价值,人们可以根据文化和综艺具有的不同属性,正确把握它们之间多种多样的联系,①④符合题意。‎ ‎②: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②错误。‎ ‎③: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固有特性,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排除法”的运用:‎ ‎1、排除误项,特别是组合形式的题更适合此做法。一般情况下排除一项答案基本上就出来了;如果一次性排除不完,再结合题干分析,把不符合题意的排除掉,选择符合题意的。‎ ‎2、选项中如果出现“只要„„就”、“全部”、“所有”、“总”、“一切”、“唯一”、“完全”、“任何”、“肯定”、“必然”、“一定”、“确保”等词往往说法太绝对,一般都是错的。‎ ‎3、要注意题干与选项主体表述是否一致,不一致的不能选。‎ ‎4、审清题干提问的角度,是正向提问还是逆向提问。如果要求选“不是”或者“错误的”,就属于逆向提问,故不能选择正向或者正确表述的选项 ‎26.超市购物小票作为购物的凭证其用途广泛,但网络上有专家称,购物小票中双酚A严重超标,这种物质有极大的致癌风险,因此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长时间接触,尤其是手上出汗或有油的时候。其实每克小票中的双酚A含量仅为‎0.0139g,消费者一天接触几张购物小票.致癌概率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要认识到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要在对立统-中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要抓住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消除不利的联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材料强调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没有涉及主要矛盾,①不符合题意;购物小票对人们的生活有利也有弊,说明要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②符合题意;购物小票可以方便人们生活,其中双酚A可能会致癌,但是消费者一天接触几张购物小票,致癌概率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③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不能消除联系,④错误。故选B。‎ ‎【点睛】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统一属性是同一性,两者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前进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看到对立,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同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7.针对少数国家把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偏激地理解为逆全球化和“退群”,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但这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们对具体条件的把握 ‎③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渐进和不显著的过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但这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这体现了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①③符合题意;人们对具体条件的把握有利于推动事物发展,但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②说法错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不是渐进和不显著的过程,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辨证否定观的特点:‎ ‎(1)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 ‎(2)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辨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 ‎(3)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辨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辨证的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系起来。‎ ‎28.今天的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铁输出大国。中国高铁的发展表明 ‎①创新过程必是“扬弃”过程 ‎ ‎②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③创新是对既往否定和对现实肯定 ‎ ‎④创新是唯物辩证法实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实质、发展的普遍性。①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强调中国高铁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说明创新过程必是扬弃的过程,入选。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中国由引进高铁到高铁输出大国,表明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入选。③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创新并不是全盘否定既往,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排除。④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矛盾,而不是创新,排除。故本题选A。‎ ‎29.‎2018年10月17日,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逐步消除贫困的40年。40年的接续奋斗,让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现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就要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材料表明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主要矛盾 ‎③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40年的接续奋斗,让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表明解决贫困问题,要重视量的积累,①项符合题意;“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表明解决贫困要抓住 主要矛盾,②项符合题意;解决贫困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④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抓矛盾的主要方面,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 ‎【点睛】正确区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区别 外延 主要矛盾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可以有很多。‎ 一个矛盾统一体内部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要方面,另一个是次要方面。‎ 内涵 主要矛盾指的是“矛盾体”,内部又含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 地位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原因在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原因在于主要方面在矛盾体中处于支配地位。‎ 方法论 做工作要抓重点、找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认识事物时,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标志词语 ‎“重点”、“重心”、“关键”、“首要任务”、“突破口”、“中心环节”等。‎ ‎“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实质”、“本质”、“多数”、“优势”等。‎ 联系 ‎①都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是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结果。②都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③都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30.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迪是 A. 只有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B. 离开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C. 影子是虚无的不是客观存在不能被意识所反映 D. 树的影子是对树的能动反映不是如实的直接的反映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的相关知识。树影是树在阳光照射下留下的影子,树影与树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漫画中的文字“不要用影子去评论一棵树的短长”启示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树影与树之间的区别,这是正确认识树的基础,B项正确;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漫画寓意,排除;树的影子也是一种客观存在,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C项说法错误,排除;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树影是树在阳光照射下留下的影子,其存在也是客观的,D项将树影看成是人脑对树的能动反映,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会上,习家近平总书记直面当前思政课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结合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需求,对一些长期困扰一线教师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鞭辟入里的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裁培。并提出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等八个“相统一”的要求。‎ 材料二:某校组织政治教师学习座谈会精神,围绕着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教师甲:总书记提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方向。教师乙: 近年来,我校邀请十八洞村当家人介绍精准扶贫经验、海尔集团讲述企业改革创新故事,或组织学生到街道、企业参观研修,对学生思想震动很大,增强了四个自信。教师丙:讲信仰首先要有信仰。作为思政课老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站稳这个政治立场。教师丁:说得对,思政课老师要直面各种社会思潮、错误观点,敢于亮剑、勇于亮剑,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和世界,体会到马列主义的真理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教师的发言说明怎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答案】(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矛盾,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鞭辟入里的分析。‎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思想政治课教育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做到共性与个性具体历史的统一。‎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组织学生到街道、企业参观研修,是立足实践,深入社会生活,坚持开门办学的表现,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教师要掌握和讲授科学理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评判现实问题,体悟真理的力量,增强理论自信。‎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思政课建设的要求以及人们围绕此要求展开的热烈讨论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探究和论证问题,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属于哲学模块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观点。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矛盾的相关知识,接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确定答题的知识角度:矛盾的普遍性、主要矛盾、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等。最后运用这些知识要点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观点。‎ ‎①矛盾的普遍性角度:写出主干知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结合材料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矛盾,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鞭辟入里的分析。‎ ‎②主要矛盾角度:写出主干知识: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结合材料分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③矛盾的特殊性角度:写出主干知识: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材料分析: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角度:写出主干知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结合材料分析:思想政治课教育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做到共性与个性具体历史的统一。‎ 第(2)问,本题属于哲学模块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教师的发言说明怎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相关知识,接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确定答题的知识角度: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等。考生要认真研读材料,找出关键信息,对应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要点。‎ ‎①实践决定认识角度:写出主干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结合材料分析:组织学生到街道、企业参观研修,是立足实践,深入社会生活,坚持开门办学的表现,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角度:写出主干知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结合材料分析:教师要掌握和讲授科学理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评判现实问题,体悟真理的力量,增强理论自信。‎ ‎【点睛】本题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材料一 挖掘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的枝丫嫁接到现代中国的植株,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是时代对传统文化提出的崭新命题。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需要激活“价值基因”。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奇迹,却也伴随着心理失衡、价值失序、行为失范等问题,而矫正价值航向、涵养价值共识,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市场需要注入“以义为利”的道德血液;面对庸俗的拜金主义,社会需要标注“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建设山明水秀的美丽中国,政府需要树立“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面对一些人精神苦闷、价值虚无的“现代病”“西方病”,当今中国道德的重建、价值的重塑、心灵的重整,都离不开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思想理念的润泽与滋养。‎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归结起来就是“扬弃、创新”。扬弃,就是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优质基因,就是着眼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成为现代“活水”,为发展所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让传统文化进人时代血脉的过程,也是发挥意识作用的过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答案】(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激活“价值基因”是为了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激活“价值基因”,标注“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这是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的表现。‎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建设山明水秀的美丽中国,需要树立“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这表明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③对于一些精神苦闷、价值虚无的人,其心灵的重整都离不开传统美德等的滋养,这表明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①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人们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不能照搬套用。‎ ‎②人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的继承。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 ‎③人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不能盲目崇拜传统文化,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 ‎④人们要勇于创新,注重寻找新思路,研究新问题,开拓新境界,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科学精神素养,考查学生快速获取信息、正确调用知识、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共两问,第一问为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让传统文化进人时代血脉的过程,也是发挥意识作用的过程。第二问为措施类主观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1)“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需要激活‘价值基因’”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面对庸俗的拜金主义,社会需要标注‘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是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的表现;‎ ‎“建设山明水秀的美丽中国,政府需要树立‘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表明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面对一些人精神苦闷、价值虚无的‘现代病’‘西方病’,当今中国道德的重建、价值的重塑、心灵的重整,都离不开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思想理念的润泽与滋养”表明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 ‎)根据材料“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归结起来就是‘扬弃、创新’” 可答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人们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不能照搬套用。‎ 根据材料“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优质基因”可知要坚持唯物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的继承。‎ 根据材料“着眼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成为现代‘活水’,为发展所用。”可知人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们要勇于创新,注重寻找新思路,研究新问题,开拓新境界,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