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2017级高三上学期段考三考试 政 治 试 题 2019.1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 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3.清扫街巷、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果蔬种植、木工制作、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医生”“博物馆讲解员”等职业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 ①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②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 ④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 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5.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时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明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具有传承性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H村村民自筹资金建立村史馆,展示该村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生产生活的发展状况,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这说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自信源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书影印记”电影主题书店是由S市新华书店着力打造的一家特色书店。在这里,读者既可以看电影,也可以读书。电影主题书店为喜爱阅读、喜爱电影、热爱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学习、畅想的情境交融的场所,也为整个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创办电影主题书店的文化价值是 ①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②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读书,绝不只是为了混一张大学文凭,而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这句话说明 ①读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享受文化 ③读书能够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④读书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 ④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商务部先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共1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北京全聚德、上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这些品牌耳熟能详,在老百姓中间有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优题速享这表明 ①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②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 ③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④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自2008年起开设中文课程,目前选修人数已拓展至11个班。2019年3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该校学生,勉励他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此前,该校学生用中文写信给习近平,表示他们喜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美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这说明 A.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 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D.教育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某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十百千万”传统工艺人才培育工程以来,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从苗族蜡染手机套到苗绣小书包,各种非遗技艺贴合生活需求,让游客爱不释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 ①推进了民族共同繁荣 ②传承发展了民族文化 ③凸显了地域文化差异 ④实现了民族文化平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书籍的印刷、传播、保存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老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书籍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B.文化发展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史书典籍见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5.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时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明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具有传承性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国粹之美、非遗之妙、民乐之雅。由此可见,现代传媒 ①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②有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④可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培田古村落被称为“福建民居第一村”,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走进培田,便觉处处是画。这里有高高的灰褐色风火墙、飞檐翘角的威严门楼、花鸟虫鱼或历史故事或工笔写意的木刻窗雕、寄高理想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石联壁画……无处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无处不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培田古村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③培田古村落推动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④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爱国有我,接力有我,奋斗有我”壮丽的青春之歌。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的历程,说明了 ①文化推动社会发展个人成长②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③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④实现人生理想需要全面提高素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某班同学在策划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板报展时,计划展示内容为“五四运动——救亡图存,保家卫国”“五四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精神延续——奋斗拼搏,担当新时代使命”三大版块。你认为该板报展最为贴切的主题是 A.筑牢理想信念,发扬爱国精神 B.革除传统文化,继承奋斗精神 C.营造文化氛围,培育创造精神 D.认同外来文化,传播时代精神 20.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必定崇尚英雄。为展现“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主旨,央视推出大型原创寻访纪实节目《闪亮的名字》,通过真实寻访和明星化身英雄场景重现的方式让观众看到英雄,了解英雄、崇敬英雄。以下对寻访英雄,传承英雄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①寻访英雄,既是对初心的叩问,也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时代的温度 ②寻找英雄,是尊重英雄,重新书写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③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④中华优秀文化植根于英雄精神之中,铸就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面对中国发展的强劲势头,有些人开始担心,用此消彼长、弱肉强食、零和博弈等思想认识中国,认为中国梦是“扩张梦”“霸权梦”的前奏,中国一定会跌入所谓大国冲突对抗的“修昔底德陷阱”。从民族精神角度看,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①歪曲了中国追求和平的梦想精神②夸大了梦想精神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③忽视了团结精神在实现梦想中的作用④否定了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20世纪60年代,为满足备战需要,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国家在中西部13个省启动了名为“三线建设”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和科技人员在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地奉献他们的才华,创造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今天,我们弘扬“三线精神”的意义在于 ①为实现制造强国目标提供理论依据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的滋养 ③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涵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方向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这是给2018感动中国人物—钟扬的颁奖词。复旦大学教授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从钟扬教授身上我们感受到 ①在奋斗中创造,在创造中奋斗,中华民族在砥砺前行中展现民族之魂 ②伟大的梦想离不开艰苦的努力,“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扎实努力 ③自觉践行中华民族精神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主心骨 ④树立为人民服务远大理想,就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一个为国捐躯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该被忘记的英勇故事,每一个热烈燃烧的忠魂之中,都蕴藏着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对英烈的维怀和尊崇。既是对初心的印问,也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时代的温度。尊崇英烈 ①应将英烈精神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②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已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要躬身实践、尽职尽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犁”的古文字如图,反映了农民驱使耕牛耕种的画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对丰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先民们在田地里艰辛劳作的身影。优题速享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2分) 27.读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文物,是指历史上革命活动中遗存下来的反映革命斗争、英雄人物、革命事件的遗物和遗迹。 一双草鞋,记录着红军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豪迈斗志;一根用过的扁担,展现了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精神;嘉兴的红船,记录着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延安的窑洞,彰显着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一件件革命文物背后,记录着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诉说着革命儿女的光荣梦想。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500多项革命文物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国展开。延安主会场用网络直播文化遗产公开课、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情景剧展演等形式,吸引着青少年走近那段激动人心的岁月。革命文物穿越时空,在新时代焕发熠熠光彩。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时代如何利用革命文物更好地传承革命文化。(10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万官兵、160余架飞机、580台套装备、59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威武雄壮,震撼人心,看得人热血沸腾,斗志满满。兴奋激动之余,我们再来看看70周年大阅兵让我们收获了什么。 第一:致敬历史,全体中国人上了一堂宝贵的爱国教育课。大阅兵,是对70年辉煌历史的致敬。在大阅兵中,战旗方队行驶在装备方队最前面,展示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的战旗。这既是对革命先烈和战斗英雄的致敬,也是向我们党和军队的“苦难辉煌”致敬。 第二:彰显国力,14亿中国人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70年前,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我们只有17架飞机。周总理说: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此次大阅兵,160余架飞机振翅长空,傲视苍穹!此时此刻,我们足以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此情此景,14亿中国人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第三:检验全军,全面重塑后的人民军队战力提升。大阅兵中最惊艳的莫过于首次亮相的“快递小哥”东风-41核导弹,彰显了我国最先进最具有威慑力大国长剑的重要地位。人民军队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保家卫国、捍卫国家利益,人民军队有决心也有能力! 第四:宣示决心,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70年来,中国军队的世界贡献有目共睹。中国军队越强,为世界和平提供的正能量就会越多。此次阅兵首次安排了维和部队方队参阅,就是向这群勇士致敬,就是向世界宣示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履行大国责任的担当。 请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试阐释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的文化意义。(12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风沙、盐碱、内涝肆虐,兰考民生艰难、百姓贫苦。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依靠群众,开启治理“三害”的征程,改善了兰考自然环境,形成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日脱贫致富。“改变兰考贫困的面貌,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兰考县委牢记总书记嘱托,把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奋斗目标。兰考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找到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兰考人民团结奋斗,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建立“公司+贫困户”“经营大户+贫困户”等模式,发展温室大棚种植、畜牧业、民族乐器制作等产业,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2017年,兰考在河南省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2018年,兰考入选中国“幸福百县榜”。 (1) 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2分) (2) 班级学习园地“如何学习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栏目征稿,请列举两个写作要点。(4分) 2017级高三上学期段考三考试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①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人们的理念不同,即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导致人们的审美观念不同,入选。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现代社会的社会实践推动着人们对鹤的认识发生变化,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入选。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但文化并不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排除。④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并不会趋于一致,排除。故本题选B。 2.【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这表明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A项正确;B项中的“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说法错误,排除;人们的文化修养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中的“取决于”说法错误,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3.【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①④正确;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与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和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没有必然联系,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4.【答案】C 优题速享【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这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C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并存的问题,A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氛围,而不是活跃了文化思想,B错误;材料强调文化创新有利于享受和传承文化,不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A 【解析】我国传统的诚信文化在当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说明了文化具有传承性,②说法正确;“和气”“诚信” 等商业伦理文化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说明了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①说法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没有体现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③排除;材料没有强调文化的民族性,④排除。本题选择A选项。 6.【答案】A 【解析】村史馆能够展示该村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生产生活的发展状况,说明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①说法正确;村史馆的建立,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体现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②说法正确。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③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④说法正确。本题选择A选项。 7.【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电影主题书店为喜爱阅读、喜爱电影、热爱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学习、畅想的情境交融的场所,也为整个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这表明创办电影主题书店的文化价值在于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②④符合题意;经济效益不属于文化价值,①错误,排除;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人们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电影书店是文化产业,③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8.【答案】D 【解析】①选项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②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读书可以让自己变成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可以让自己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这句话表明了读书能够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③④选项正确。选D。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途径。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①正确;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说法错误,②错误;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③错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④正确。故选B。 10.【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材料中,意大利把我国流失在他们国家的文物,归还给了我国,而这些文物是承载我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可见,这说明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故①②正确;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但不是其根本动力,故③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前提,不是途径,排除④。故选A。 11.【答案】B 【解析】先后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来自不同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其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基因,①④正确切题。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社会实践,而非品牌的认定,②说法错误;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会受到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响,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2.【答案】D 【解析】美国的高中开设中文课程,并且选修人数不断增多,体现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A选项“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侧重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两者都体现文化交流,但在方向不同,排除;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侧重对本民族内部而言,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不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B错误;材料强调汉语教育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C犯了夸大的错误,并且侧重政治意义,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的高中开设中文课程,中学生学习汉语并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写信互动,有利于增进美国青年人对中国的了解,为中美关系发展做出贡献,说明教育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D符合题意。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材料可以看出,某少数民族地区,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有利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互交融,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进民族共同繁荣,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③不符合题意;我国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的,不是因为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得以实现的,④错误。故选A。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进步对文化的影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籍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使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说明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D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在书籍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次进步都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发生的,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答案】A 【解析】我国传统的诚信文化在当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说明了文化具有传承性,②说法正确;“和气”“诚信”等商业伦理文化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说明了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①说法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没有体现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③排除;材料没有强调文化的民族性,④排除。本题选择A。 16.【答案】C 优题速享 【解析】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体验文化之美,说明了现代传媒有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从侧面说明了现代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②③说法正确。社会实践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①夸大了现代传媒的作用,故排除;材料中没有说明现代传媒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的作用,故④排除。本题选择C项。 17.【答案】A 【解析】③选项错误,古村落本身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④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培田古村落被称为“福建民居第一村”,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说明了培田古村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正确。走进培田,无处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无处不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这说明了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②正确。选A。 18.【答案】C 【解析】①选项错误,优秀健康的文化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个人成长。④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根据题意,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的历程,说明了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②③选项正确。选C。 19.【答案】A 【解析】B选项“革除传统文化”的表述错误。C选项“培育创造精神”的表述与题意不符。D选项错误,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根据题目的表述,该板报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并且设置了“五四运动”、“五四精神”以及“精神延续”三个板块,体现了要坚定理想信念,发扬爱国精神的主题,故A选项正确。 2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弘扬民族精神。通过真实寻访让观众看到英雄,了解英雄、崇敬英雄,是对观众内心的叩问,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时代要求,①符合题意;历史不能重新书写,②错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必定崇尚英雄”反映了英雄精神对民族、对国家的重要作用,③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④错误。故选B。 21.【答案】B 【解析】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梦不以称霸为目的。材料中观点歪曲了中国追求和平的梦想精神,也否认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故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中观点不涉及梦想精神对国家发展的关系,也不涉及团结精神在实现梦想中作用,故②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22.【答案】C 【解析】“三线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今天,我们弘扬“三线精神”的意义在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的滋养,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涵,②③项符合题意;“三线精神” 为实现制造强国目标提供的是精神动力而不是理论依据,也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方向保证,①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23.【答案】A 【解析】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从钟扬教授身上我们感受到伟大的梦想离不开艰苦的努力,在奋斗中创造,在创造中奋斗,①②适合题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③错误;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选A。 24.【答案】B 【解析】尊崇英烈,应将英烈精神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要躬身实践、尽职尽责,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尊崇英烈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排除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③错误。故本题选B。 2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精神。题目中不涉及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古文字“犁”反映了农民驱使耕牛耕种的画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对丰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说明了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正确;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先民们在田地里艰辛劳作的身影,说明了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③正确;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而题目中没有涉及到该知识点,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主观题 26.【答案】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文化生活知识,题目类型评析类,问题指向评析“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 。进一步解读设问和材料,首先从知识层面,本题主要围绕的知识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从题型层面,本题的基本答题思路首先要肯定其合理之处,即文化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发展,然后要否定其不合理之处,而这个否定并不是一味否定,而是辩证否定,即传统村落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而面临困难,但因时而变的进行创造性保护和利用,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不会走向消亡。 27.革命文物是传承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2分)要保护好革命文物,(2分)立足新时代,(2分)加强对革命文物的研究阐释,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社会教育作用;(2分)创新革命文物的传承方式和手段,主动传播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2分) 28.【答案】(12分)优题速享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会影响人的认识和行动,优秀文化还能塑造人。本次盛大阅兵震撼人心,让人热血沸腾,激发国人努力奋发、砥砺前行。(3分)②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阅兵仪式极大激发和培养了国民的爱国热情,促进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3分)③在阅兵仪式上充分展现出的团结精神、奋斗精神、创造精神、梦想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阅兵仪式有利于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3分)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本次大阅兵不仅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文化实力,还彰显了我国维护国家、人民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3分)(如答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国庆阅兵有利于表达和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力,可以替换“爱国主义”或“民族精神”中任意一个要点,记3分) 29.【答案】(1)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弘扬焦裕禄精神,能够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民心,激励斗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因地制宜,精准扶贫脱贫。 (2)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困难,顽强拼搏;勇于探索,创新创造。 【解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明确,中华民族精神,题目类型意义类,问题指向分析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解读设问和材料,焦裕禄精神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民族精神,分析其重要意义,首先要表述清楚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即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然后实现焦裕禄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简单对接后,结合材料具体分析焦裕禄精神的现实意义。具体包括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动力、树牢人民思想、激励斗志、因地制宜等方面。 (2)本题属于开放型题目,但此类型题目并不是无止境开放,需要围绕主题进行分析,本题必须围绕学习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数量要求两个。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