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中山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级10月诊断性测试卷(政治)‎ 命题人:张卫强 审题人:张吉宗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2分一题)‎ ‎1.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201路最美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④:题目中的观点有不合理性,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天地不老”的现象,也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①④符合题意。 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②说法错误。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红尘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了人羊嵌合体,为在动物体内培育器官用于人体器官移植铺平了道路。该项目的成功甚至可能帮助获得能调节血糖的健康胰腺,从而为治疗1型糖尿病提供了可能。该项目的成功取得,进一步 ‎①佐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说明意识的能动性是客观世界发展的保证 ‎③说明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人的主动创造性 ‎④表明人可以利用和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选项错误,意识的能动性不能成为客观世界发展的保证。④选项错误,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是不能改造规律。题目中,美国科学家的这个项目可能帮助获得能调节血糖的健康胰腺,从而为治疗1型糖尿病提供了可能。该项目的成功取得,进一步佐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说明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人的主动创造性;故①③选项入选。故本题选B。‎ ‎3.下列观点与古希腊哲学家芝诺“飞矢不动”的说法一致的是 ‎①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 ‎②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③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飞矢不动”说是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均体现了这种观点,①③正确;“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均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与题意不符,②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把握中国的国情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依据题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不合题意,该项是从认识论角度作答,与题干的“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的规定不符; ④不合题意,该项是从唯物论角度作答,与题干的“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的规定不符; 故选:A。‎ ‎【点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 ‎5.中国艺术善于在“顾左右而言他”中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在中国画中,这一特点体 现为画作主景与配景之间形成的“互渗”关系。如画虎往往通过红日、劲草来衬托老虎的威 猛.山居图往往通过溪流、林中飞鸟来衬托山林的幽静。中国画的上述特点:‎ ‎①符合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的要求 ②体现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和影响 ‎③符合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④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正确,中国画中画作主景与配景之间形成“互渗”关系。如画虎往往通过红日、劲草来衬托老虎的威猛。山居图往往通过溪流、林中飞鸟来衬托山林的幽静。中国画的上述特点符合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的要求、体现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和影响; ③错误,整体决定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转化, 故选:A。‎ ‎6.黑为墨,白为纸,三笔两画,神韵皆出,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留白。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计白当黑,寥寥数笔丹青,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于无画处凝眸成妙境,留有让人想象的空间。留白的绘画技法体现的哲理是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②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留白的绘画技法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水墨留白,虚实相生,说明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②④符合题意。‎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①说法错误。‎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而不是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①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②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 ‎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7.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月球总有一面背对着地球。因此,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此前各国已经发射的100多个月球探测器,仅有两次进行过月球背面的巡视探测。2018年12月8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将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的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为月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极具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从哲学角度看,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意识作用的发挥是科学探测成功的基础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主客体条件的制约决定认识具有反复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月球背面的巡视探测”体现的是意识活动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未体现改造客观世界,①不选;实践是科学探测成功的基础,②错误;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认识工具,为月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极具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入选;“此前各国已经发射的100多个月球探测器,仅有两次进行过月球背面的巡视探测”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因为人们对月球背面的认识既受月球背面背对着地球的制约,也受人们实践水平的制约,④入选。故本题答案为D。‎ ‎【点睛】本题重点剖析:准确把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1‎ ‎)从唯物论角度,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从辩证法角度,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体和客体条件的限制,事物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 ‎8.“天人相应,日月相参”,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万物变化关系密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注意并用好这种变化,根据月亮盈亏的改变,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养生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相关知识。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养生时一定要注意并用好这种变化,根据月亮盈亏的改变,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②正确;尊重养生规律是提高养生质量的基础和前提,③说法错误,排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9.93岁“最美浙江人物”郭口顺是一位有着70党龄的老党员离休31年间,他依然坚持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致力于服务群众,热心社会公益。材料表明 A. 价值观指导人们正确选择人生的道路 B.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C.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答案】B ‎【解析】‎ ‎【详解】B:老党员郭口顺离休31年间,依然坚持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致力于服务群众,热心社会公益。材料表明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B符合题意。‎ A: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人们正确选择人生的道路,A说法错误。‎ C:材料强调的是郭口顺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不体现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与题意不符。‎ D:材料不体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己的满足。(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10.习近平主席于6月28日出席G20大阪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间都是有联系的 ‎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④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③④:习近平主席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二十国集团通过加强合作,迎难而上,可以破解发展难题,③④符合题意。‎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①说法错误。‎ ‎②:联系是普遍的,不等于任何事物间都是有联系的,因为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途径):‎ ‎(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2)(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方法论)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11.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意味着上海将垃圾分类纳入了法制轨道从开始的全量填埋到后来的焚烧堆肥,直到现在各种技术都有的格局,上海实施垃圾分类的标准先后调整了七次。这说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④上层建筑须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④: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上海实施垃圾分类的标准先后调整了七次。这说明实践是发展着的,具有社会历史性。上层建筑须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调整对于上海垃圾分类工作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不体现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②与题意不符。‎ ‎③:材料不涉及真理问题,不体现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点睛】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它们都是客观的。‎ ‎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人的孤立的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12.改革开放初期,原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从群众需求出发,打破条条框框,以敢于担当的改革精神带领义乌人民创造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授予其改革先锋称号。谢高华的事迹表明 A. 人的价值大小在于赢得荣誉多少 B. 投身社会实践就能够拥有幸福的人生 C. 一切工作要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 D. 要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答案】D ‎【解析】‎ ‎【详解】D:谢高华的事迹表明,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贡献,要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D符合题意。‎ A:人的价值大小在于对社会贡献的多少,而不在于赢得荣誉多少,A说法错误。‎ B:投身社会实践就能够拥有幸福的人生根本途径,但拥有幸福人生还需要其他条件,B说法过于绝对。‎ C:一切工作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己的满足。(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13.某陶瓷企业长期以来产品品种单一,难以为续,后来通过改革打造出多种多样的产品并畅销各地,从而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这表明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事物发展总方向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④:某陶瓷企业通过改革打造出多种多样的产品并畅销各地,从而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这表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不涉及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与题意不符。‎ ‎③:事物发展总方向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辩证的否定:‎ 原理内容:(1)辩证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业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方法论:①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②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4.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面前,如案上鱼肉,任人宰割。彼时,一些人闻风丧胆。奴颜毕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但更多的中国人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自由解放。这说明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以价值选择为基础 ‎②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面对西方的侵略,不同的人展现出不同的心态和选择,说明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更多的中国人“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自由解放,这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②③符合题意。‎ ‎①: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①错误。‎ ‎④:材料反映的是同一时代人的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问题,不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5.川剧有三百年历史,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明末清初,各地移民入川过程中,江苏、江西、陕西等地南北声腔与四川方言土语及说唱曲艺相互糅合,逐步形成了川剧“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腔特色。这表明 ‎①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必经之路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客观要求 ‎③博采众家之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④批判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重要根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现在五腔特色的川剧是“江苏、江西、陕西等地南北声腔与四川方言土语及说唱曲艺相互糅合”的结果,说明文化创新需要交流借鉴融合、博采众长,①③入选;材料主要体现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未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②④不选。故本题答案为B。‎ ‎16.江南忆,最忆是杭州。9月4日晚,西湖之上,月光之下,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梁祝》《高山流水》《天鹅湖》《月光》《我和我的祖国》《难忘茉莉花》《欢乐颂》向世人讲述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故事。“最忆是杭州”的震撼,诠释的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③文学艺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④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说法错误;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④说法错误;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向世人讲述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故事,既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又表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7. 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人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 )‎ A. 文化对社会有重要影响 B. 人们在时间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 文化能够增强人得精神力量 D. 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材料中关于“东方美人”茶的种植过程及用途的阐述,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英国女王品茶时的赞叹及核查时所获得的香气馥郁、色若琥珀的感受,表明人们在享用文化,B项正确;C项说法片面化,不选;A、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故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三《文化生活》中文化作用、特点的知识。‎ ‎18.2018年9月10日20:00至21:00全国各省市在地标志建筑上为教师“亮灯”。通过LED大屏幕滚动播放“老师·您好”字样,以此弘扬优秀尊师文化,引导社会各界感念师恩、礼敬教师。全社会尊师重教.是因为 ‎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活动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途径 ‎③教师担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 ‎④教育活动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选项“最重要途径”的表述错误。④选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根据题意,之所以要尊师重教,弘扬优秀尊师文化,引导社会各界感念师恩、礼敬教师,这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①③选项入选。选D。‎ ‎19.2018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习近平主席要求海南利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契机,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教育、农业、旅游等交流平台。上述要求 ‎①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有利于丰富教育、旅游等文化传播手段 ‎③有利于尊重文化多样性,建设和谐世界 ‎④表明各国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认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教育、农业、旅游等交流平台,说明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符合题意;教育、旅游等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不是手段,②错误;海南利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契机,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教育等交流平台,有利于尊重文化多样性,建设和谐世界,③正确;在文化交流中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并不是各国文化在交流中都能相互认同,④错误。故选C。‎ ‎20.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旅游业提质升级的进程中,更应挖掘好节庆文化的“宝藏”,让游客在参与节庆活动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这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文化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在旅游业提质升级的进程中,更应挖掘好节庆文化的“宝藏”,让游客在参与节庆活动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要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不体现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③与题意不符。‎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思想道德修养。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积极接受健康有益的文化的影响,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21.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自上映以来,票房己超过40亿元。有关专家认为,影片成功因素之一是其充分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点燃了影迷们的爱国情绪。这表明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②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 ‎③传播手段创新有助于文化传承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自上映以来,票房己超过40亿元。有关专家认为,影片成功因素之一是其充分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点燃了影迷们的爱国情绪。这表明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①④符合题意。‎ ‎②: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②说法错误。‎ ‎③:材料强调是影片成功因素之一是其充分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不体现传播手段创新有助于文化传承,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为什么要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2.浙江卫视与美国101公司签署协议,授权其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制作《我就是演员》节目的国际版《IAMTHEACTOR)),开启了我国自己开发原创节目模式的海外输出之旅。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创新是繁荣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世界各国综艺节目日渐趋同 ‎④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渗透的过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创新是繁荣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我就是演员》节目的国际版《IAMTHEACTOR)),开启了我国自己开发原创节目模式的海外输出之旅,①②符合题意。‎ ‎③:世界各国综艺节目日渐融合又保留特色,并不是日渐趋同,③说法错误。‎ ‎④: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要反对文化渗透,反对文化霸权,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为什么要推动文化创新?‎ ‎(1)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3.浙江某高校学生户发组织春秋季“毅行”活动,通过在山林间长途跋涉,锤炼了学生意志,培育了互助精神。这体现了 ‎①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人们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从材料可以看出,该校组织春秋季“毅行”活动,通过在山林间长途跋涉,锤炼了学生意志,培育了互助精神。这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③④符合题意。‎ ‎①: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①说法错误。‎ ‎②: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材料不体现这种力量的转化,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24.文学是时代最直接的反映。在盛唐时代的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华美;而从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唐盛极而衰的真实的历史。由此可知 ‎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②古代诗词总会真实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 ‎③文化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 ‎④诗词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盛唐时代与盛极而衰时的诗词给我们的不同感受,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①③符合题意。‎ ‎②:文化是时代的反映,既可以是正确反映,也可以是错误、歪曲的反映,“总会真实地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观点错误,②错误。‎ ‎④:材料不涉及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5.习近平在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亚洲是世界多彩文明的汇聚之地,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亚洲文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世界文明的发展。我们需要把握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亚洲各国应如何更好地促进亚洲文明繁荣进步?‎ ‎(2)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知识分析亚洲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 ‎【答案】(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还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更好地促进亚洲文明繁荣进步。‎ ‎②亚洲各国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亚洲文明繁荣进步。‎ ‎③亚洲各国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亚洲文明的繁荣进步。‎ ‎(2)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亚洲文明既有世界文明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每种文明都有自身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举办亚洲文明交流对话大会,有利于展示不同文明的风采,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亚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举办亚洲文明交流对话大会,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习近平在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为背景材料,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等知识。‎ 第(1)可结合材料,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等方面,分析亚洲各国只有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更好地促进亚洲文明繁荣进步。‎ 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等方面,分析亚洲文明既有世界文明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详解】(1)本题要求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亚洲各国应如何更好地促进亚洲文明繁荣进步?‎ 从材料可以看出,亚洲是世界多彩文明的汇聚之地,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更好地促进亚洲文明繁荣进步。‎ 可运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知识,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等方面,分析亚洲各国只有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更好地促进亚洲文明繁荣进步。‎ ‎(2)本题要求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知识分析亚洲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 从材料可以看出,亚洲是世界多彩文明的汇聚之地,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亚洲文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世界文明的发展,我们需要把握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 可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从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等方面,分析亚洲文明既有世界文明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2月18日上午10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材料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面对各方疑虑,习近平总书记的宣示掷地有声,这是基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深刻总结的回复,这是同我国发展实际相符合的论断。扩大对外开放,是中国迈向民族复兴伟业坚定的正确选择,不会因为任何外部杂音而改变方向、止步不前。中国在40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虽经历过艰难险阻,但取得的巨大成就,既是鼓舞士气的成绩单,也是凝聚信心的加油站。我国一系列利好政策继续密集出台,许多外商纷纷表态要加大在华投资。“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它们的选择充分证明了“中国红利”的含金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认识。‎ 材料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创新活力。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的繁荣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我们心怀梦想,不懈追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满信心,感受到中华文化与改革开放、民族复兴共兴共荣的非凡历程,坚定了实现中国梦的执着追求;回眸40年,中华传统文化从封闭、单一中艰难启程,不断走向开放、多元,得以发扬传承。‎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是怎样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 ‎(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某班集体参观展览后决定举办“学习改革精神,实现理想人生”为主题的班会,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作为青年学生的你该如何作为。(要求两点建议必须出自文化和哲学各一点)‎ ‎【答案】(1)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中国将继续坚定地实行对外开放,这是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的。‎ ‎②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真理只有一个。扩大对外开放,是中国迈向民族复兴伟业坚定的自主选择,不会因任何外部杂音而改变方向。‎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对于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上出现疑虑和杂音是正常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中国在40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我们更加坚定了对外开放的决心。‎ ‎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许多外商表示要加大在华投资,印证了“中国开放”的正确性。‎ ‎(2)①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创造活力,为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 ‎②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繁荣为中华文化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 ‎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带来国际交往加强从而使中华文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推动了自身的繁荣发展。‎ ‎④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日益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兴盛。‎ ‎(3)哲学角度,如立足实践,努力劳动和奉献;提高素质,在改革中砥砺自我;树立批判思维,努力创造新境界。‎ 文化生活角度,如弘扬创造和梦想精神,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担当中华民族民族复兴大任;‎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为背景话题,从哲学生活、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审设问,题目类型说明类、措施类、开放类,问题指向对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认识、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是怎样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作为青年学生的你该如何作为。‎ ‎【详解】(1)材料中强调中国将继续坚定地实行对外开放同我国发展实际相符合的论断,说明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材料中强调扩大对外开放,是中国迈向民族复兴伟业坚定的正确选择,不会因为任何外部杂音而改变方向、止步不前,说明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材料中强调对于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上出现疑虑和杂音是正常的,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材料中强调中国在40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虽经历过艰难险阻,但取得的巨大成就,既是鼓舞士气的成绩单,也是凝聚信心的加油站,说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带来国际交往加强从而使中华文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推动了自身的繁荣发展;‎ 材料中强调我国一系列利好政策继续密集出台,许多外商纷纷表态要加大在华投资,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材料中强调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创新活力,说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 材料中强调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的繁荣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繁荣为中华文化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 材料中强调回眸40年,中华传统文化从封闭、单一中艰难启程,不断走向开放、多元,得以发扬传承,说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带来国际交往加强从而使中华文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推动了自身的繁荣发展;‎ 材料中强调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满信心,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日益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兴盛。‎ ‎(3)材料中强调学习改革精神,实现理想人生,青年学生如何作为,作答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作答,同时注意设问要求必须是哲学与文化各一个,哲学角度,改革是一种实践,要立足实践,学习改革精神,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革是一种批判思维,树立批判思维,努力创造新境界;文化角度,改革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又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点睛】真理 ‎  ①真理的客观性 ‎  A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B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  真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 因为:‎ ‎  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  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 ‎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  C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每个人的知识构成、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但其中只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即只有一个真理。‎ ‎  ②真理的具体性 ‎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过程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  ③真理的条件性 ‎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任何真理如果超出了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  ④真理和谬误: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  A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使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  B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