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教案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 考查内容 ‎5年考情 考题示例 题型 考查方式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2018课标Ⅰ,19,4分 选择题 以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为背景,考查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2018课标Ⅱ,20,4分 选择题 以中医药走向世界为背景,考查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2017课标Ⅱ,19,4分 选择题 以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为背景,考查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017课标Ⅲ,19,4分 选择题 以《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展现长征这部壮丽史诗为背景,考查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017课标Ⅲ,38(2),10分 非选择题 以中国铁路“走出去”为背景,要求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018课标Ⅰ,20,4分 选择题 以某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为背景,考查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 ‎2017课标Ⅰ,19,4分 选择题 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背景,考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 ‎2017课标Ⅰ,40(1)(3),‎ ‎14分 非选择题 以《中国诗词大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建议 ‎2016课标Ⅰ,17,4分 选择题 以“华阴老腔”登上春晚为背景,考查传统文化创新的意义 ‎2016课标Ⅱ,19,4分 选择题 以我国杂技不断创新为背景,考查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016课标Ⅲ,39(2),10分 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背景,‎ 非选择题 考查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2018课标Ⅲ,19,4分 选择题 以《经典咏流传》在央视热播为背景,考查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2017课标Ⅱ,20,4分 选择题 以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小二黑结婚》为背景,考查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2016课标Ⅲ,19,4分 选择题 以新版《辞海》推出电子版和网络版为背景,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 分析解读 1.命题规律 本专题,课标卷Ⅰ5年8考,2018年是2道选择题,8分;2017年和2014年是1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18分;2016年是1道选择题,4分;2015年是1道非选择题,16分。课标卷Ⅱ5年7考,2018年、2016年、2015年是1道选择题,4分;2017年是2道选择题,8分;2014年是1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14分。课标卷Ⅲ3年5考,2018年是1道选择题;2017年、2016年是1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14分。从以上统计可见本专题在全国课标卷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考查的知识点看,主要集中在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外文化交流、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的途径等上。‎ ‎2.命题趋势 以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事例为背景,考查怎样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怎样进行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在央视热播为背景,考查怎样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考查大众传媒的作用;以文化创新的具体事例为背景,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的途径,考查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命题形式既可能是选择题,也可能是非选择题。‎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集训】‎ 考点一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 1.(2019届江西红色七校第一次联考,15)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是体现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现代人居理念的独特示范。它反映出中外多元文化在各个方面的广泛交流,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真实且完整地记录了其曲折的发展进程和生动的风格变化,真切地反映了激烈变革时代的历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鼓浪屿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②鼓浪屿对于展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鼓浪屿例证了我国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④参观鼓浪屿的历史遗迹可以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2.[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测试(三),16]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张,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传统古村落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一些古村落大肆建造仿古建筑,疯狂打造“小吃一条街”,不仅使古村落因过度开发失去原真,而且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因此,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古村落(  )‎ ‎①代表的乡土文化是当代社会主流文化 ‎②对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满满的乡愁 ‎④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3.(2017福建漳州八校2月联考,15)2016年4月23日,中英共同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大文豪逝世400周年。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戏剧虽有着不同的创作结构和形式,但都包含着对梦的阐述、对人生的追求。两国文化巨人跨越数百年的“邂逅”,成为中英文化交流的又一佳话,透过这扇窗口,人们看到中英人文互鉴的累累硕果和巨大潜力。这说明(  )‎ ‎①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②中英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③中英文化在交流中达到相互融合与统一 ‎④文化交流要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4.(2018安徽合肥第一次质量检测,16)在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曾以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世界进步的中国,正再次以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理念。“新四大发明”向外传播,体现了(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③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5.(2019届安徽江南地区摸底考试,17)由吴京执导并主演的《战狼Ⅱ》不仅打破了多项华语票房纪录,还创造了国产片在海外影院爆满的上座状态。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在自我发展中不断走向世界 ‎②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益 ‎③文化创新应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④不同民族文化间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6.(2019届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19)2018年7月,第二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深圳举行。本届书博会力求推动阅读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展示了24小时无人智能书栈、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创新成果;展现了大数据、移动支付、人脸识别等最新科技手段在实体书业中的应用成果。阅读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 ‎①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提和根本途径 ‎②有利于大众阅读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界限 ‎③有利于群众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享受阅读的魅力 ‎④是传统出版业渐行渐远逐步退出文化市场的预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D 考点二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7.(2019届河北张家口摸底联考,15)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善念善行可以“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在今天,人人存善念、行善举、扬善德,明礼崇德,如同微笑,可以相互感染和传递,一个个小善积聚成社会风气的“厚德”。这表明善文化(  )‎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③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④具有社会历史性和长久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8.(2018湖北襄阳调研,19)“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事实证明,从绘制图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说明书”,到教父母熟练使用各种出行软件,来自后辈的“文化反哺”既能避免老人因知识脱节而被边缘化,也能大大减缓其身处数字时代的寂寞空虚。这表明(  )‎ ‎①“孝”文化的基本特征应该因时而变 ‎②“孝”文化的发展应该注入时代精神 ‎③对“孝”的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在“孝”文化中,情感赡养、知识赡养比物质赡养重要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 A ‎9.(2019届辽宁顶级名校一模,9)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姓氏体现血统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公民选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因此,公民行使姓名权除依照法律规定外,还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渗透在现实生活中 ‎②继承是发展的前提,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③传统道德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仍具有现实意义 ‎④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传承的纽带不能断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10.(2018河北石家庄二模,19)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很多文人雅士品酒、写诗、作画、饯行的美谈。但后来,“饮酒文化”慢慢异化为另一种社交文化——“拼酒式社交”。“拼酒式社交”要改,强迫性劝酒行为也该叫停。这说明(  )‎ ‎①中国的“酒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②“酒文化”的创新应该顺应时代发展 ‎③人们是“酒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 ‎④“酒文化”作为落后文化要加以改造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 D ‎11.(2019届四川成都摸底调研,4)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文艺表演“北京八分钟”惊艳亮相,传统而又富有底蕴的中华文化与现代而又充满魅力的高科技人工智能在舞台上完美融合,向世界展示了五千年文明古国在新时代取得的新成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播中华文化,需要(  )‎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C.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答案 B ‎12.(2018河南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16)“低头族”,反映了以手机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读者阅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的变化,传统的报纸、刊物和书籍等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日渐萎缩。这意味着(  )‎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变革了文化传播方式 ‎②手机式阅读必定会逐步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 ‎③要全面看待大众传媒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 ‎④阅读方式的变化对人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考点三 文化创新 ‎13.(2018湖北稳派教育第二次联考,22)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现实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由此也催生了一大批老年文艺作品,如小说《落日》,电影《飞越老人院》,以及电视剧《老爸的爱情》等。这说明(  )‎ ‎①文学即人学,文学创作要关注人民的需要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③要推动文化创新,走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A ‎14.(2019届河南顶级名校第二次质量测评,16)《机智过人》《未来架构师》等科技类电视节目,改变过去以模式引进为路径、以天价明星为噱头的运作方式,将视线转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火热实践,将镜头对准或老骥伏枥或青春张扬的科学家,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科技类电视节目的成功说明(  )‎ ‎①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文化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各种封闭主义 ‎④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大型诗词文化类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采用古老诗词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创新方式,为传统古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掀起了全民“诗词热”。据此完成下题。‎ ‎15.(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摸底考试,16)《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引起巨大反响。这说明(  )‎ ‎①大众传媒为文化的即时传播与创新提供了不竭之源 ‎②融入时代性和时尚性,能增强经典诗词的感染力 ‎③创新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得到认同和传承 ‎④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融合,便具有生机与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16.(2019届河北保定、邯郸摸底联考,16)民俗与文化的融合,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合适的节点。光明网推出的“网络中国节”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重阳等7个中国传统节日,不断推出包括直播、互动游戏、专题、网评等形式在内的一系列文化产品,增强了青年群体的家国情怀。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文化创新来源于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创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③传播手段的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④借助现代科技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财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17.(2018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检测,16)在传统戏曲发展面临困境的情况下,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却场场爆满。该剧尽量保留原剧本中的精华部分,大胆借鉴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特点,从视觉、听觉、舞美等方面下功夫,用青春的演员演青春的爱情故事,让大批年轻观众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青春版《牡丹亭》让年轻人喜欢上老戏曲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文化创作应自觉迎合年轻观众的实际需求 ‎③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实现形式的创新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18.(2017山东烟台期中,23)中药被证明对某些疾病有效,但仅仅使用传统方法有时难以将其功效发挥到最大。西方医学能够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确保药物的有效性与一致性。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从文化创新角度看,中医学发展应(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答案 C ‎【方法集训】‎ 方法 怎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经典文化节目成功的 原因 ‎1.(2018山东淄博一模,3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朗读者》是201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制作人在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激发人们的文化情结,在全社会掀起了朗读的热潮。《朗读者》通过讲述生活故事,朗读经典美文,追求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用声音打通情感。节目现场,主持人通过与朗读者访谈,将所有人的情绪提升到一个需要借文抒怀的时刻,再通过朗读和点评嘉宾对文本的解析使情感顺势而出,让观众也参与到朗读者个人情感体验的完整构建过程,真正实现了“共情”。为了引领更多人参与阅读,栏目组还在全国多地设立“朗读亭”,络绎不绝的朗读者排队数小时只为3分钟的朗读。该节目唤起了国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敬畏之心,将长期潜伏在社会大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彻底激活,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是一次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有益尝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朗读者》实现口碑和收视率双赢的原因。(10分)‎ 答案 ①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1分)在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1分)②重视发掘经典美文的深刻文化内涵;集中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发情感共鸣,发挥文化对人的影响。(2分,三句中答出任意一句即可)③运用现代文化传播手段,注重互动性,(1分,两句中答出任意一句即可)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经典美文的文化情结。(1分,两句中答出任意一句即可)④在全国多地设立“朗读亭”,引领人民群众广泛参与,(1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或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分)⑤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1分)将长期潜伏在社会大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彻底激活。(1分)‎ ‎2.(2018河南郑州第二次质量检测,40)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乌兰牧骑,1957年诞生于内蒙古大草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60多年来,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创作演出了一批承载着乌兰牧骑精神的“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其中,有表达草原人民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家园的《擀毡舞》,有唱出蒙古族韵味和美感的《走马》,有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大型历史剧《青山儿女》……这些作品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和巨大的社会凝聚力。一些优秀的乌兰牧骑通过将短调民歌、呼麦、马头琴与现代音乐相结合讴歌新人物,为农牧民全面奔小康加油鼓劲。还凭借“骑着马儿去表演”的独特演出方式走出大草原,走进北京、上海等地,并走出国门,赴德国、比利时等国家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自身发展增添了后劲。‎ 如今,乌兰牧骑已经从最初的一支9人队伍发展到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乌兰牧骑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2分)‎ 答案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4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2分)突出民族文化鲜明个性,创新文艺表现形式;(2分)传承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宝贵品质,弘扬乌兰牧骑精神;(2分)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传播时代新风。(2分)‎ 过专题 ‎【五年高考】‎ 考点一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8课标Ⅰ,19,4分)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此完成下题。‎ ‎2.(2018课标Ⅱ,20,4分)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 ‎②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 ‎③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 ‎④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3.(2017课标Ⅱ,19,4分)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4.(2017课标Ⅲ,19,4分)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5.(2015课标Ⅱ,20,4分)2015年1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完成下题。‎ ‎6.(2014课标Ⅰ,19,4分)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下题。‎ ‎7.(2014课标Ⅱ,19,4分)《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8.[2017课标Ⅲ,38(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 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10分)‎ 答案 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9.(2016江苏单科,23,2分)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  )‎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答案 D ‎10.(2015江苏单科,21,2分)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11.(2014浙江文综,31,4分)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 ‎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12.(2014福建文综,29,4分)精湛绝伦、底蕴深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 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答案 C ‎13.[2016北京文综,41(3),8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 ‎“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愿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8分)‎ 答案 鲁迅和雨果都关心社会历史的进步,关注下层百姓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各自民族精神的代表,也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巨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增进中法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两国的文化合作与发展,也有助于增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在中法文化的交流中推动文化创新。‎ ‎14.[2014重庆文综,13(3),12分]目前,中俄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结合材料,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12分)‎ 答案 示例:①有助于保持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借鉴、融合,实现文化创新。‎ ‎③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15.(2012课标全国,21,4分)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16.(2014福建文综,30,4分)下图是关于我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图,从图中可推出(  )‎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 A.图书阅读水平大大提升 B.数字媒介阅读增长较快 C.人均阅读图书量增长迅速 D.数字媒介阅读比图书阅读重要 答案 B ‎17.(2014江苏单科,24,2分)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展示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  )‎ A.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 D.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答案 A ‎18.(2014江苏单科,32,2分)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指出:“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②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④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19.[2018北京文综,41(3),8分]坭兴陶、宜兴陶、建水陶和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 ‎“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作为传统茶具代表之一的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镌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从2014年中国APEC峰会,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再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都能看到紫砂壶的身影。‎ 阅读材料,谈谈紫砂壶的文化价值。(8分)‎ 答案 (8分)‎ 紫砂壶作为茶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器物之美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借紫砂之妙可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20.[2017江苏单科,37(1),6分]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传统社区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血缘、地缘、感情为纽带,身边都是亲人、熟人,人情交往密切。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个人权利得到更多尊重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分明,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动,甚至出现“对门不相识”的状况。‎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已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为建设新型“熟人社区”提供了新思路。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活动通知等,实现信息共享。此外,还在“云平台”上专设“邻里互助”“邻里商圈”等专栏,使玩具、图书等闲置物品顺利置换,实现物品共享;私人厨房、书房、车位临时出借,实现空间共享。基层党组织、居委会还通过“云平台”与居民加强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治理……共享、共治使得“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从经济、文化角度看,“共享”会给社区带来哪些改变?(6分)‎ 答案 从经济上看,“共享”将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使社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从文化上看,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促进社区的文化交流和精神文明建设。‎ 考点二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7课标Ⅰ,19,4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2.(2016课标Ⅰ,19,4分)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 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3.(2016课标Ⅱ,19,4分)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4.[2016课标Ⅲ,39(2),10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10分)‎ 答案 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3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3分)‎ ‎(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2015课标Ⅰ,39(1)(3),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2)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4分)‎ 答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分)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4分)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4分)‎ ‎(2)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2分)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传承,使其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2分)‎ 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6.(2018江苏单科,22,2分)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  )‎ 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答案 D ‎7.(2017江苏单科,20,2分)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A.文化平等 文化差异 文化交融 B.文化影响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C.文化借鉴 文化包容 文化繁荣 D.文化传播 文化市场 文化自觉 答案 B ‎8.(2016江苏单科,22,2分)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  )‎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 答案 B ‎9.(2016天津文综,11,4分)在中国文字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 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答案 B ‎10.(2015天津文综,11,4分)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11.(2015广东文综,32,4分)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始终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12.(2015山东文综,31,4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  )‎ 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B.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答案 D ‎13.(2018天津文综,1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制作既保持了传统刻花和印花工艺,又在工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拓展,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精品。宋元以来,德化瓷销往海外。这些瓷品有为日本、东南亚地区生产的观音像等佛教用品,有销往阿拉伯地区的带有阿拉伯纹饰的釉外云彩大盘。精美的德化瓷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9分)‎ 答案 (9分)‎ ‎①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化的内涵。‎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德化瓷适应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文化需求)。‎ ‎③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14.[2015天津文综,14(1),9分]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 答案 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 ‎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15.(2016北京文综,25,4分)“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幅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16.(2016江苏单科,24,2分)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 ‎①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④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17.(2015北京文综,26,4分)蟠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答案 C ‎18.(2015江苏单科,20,2分)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答案 B ‎19.(2014北京文综,24,4分)数间民居、一湾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  )‎ 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 B.必须按照原有的涵义理解 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 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答案 D ‎20.(2014江苏单科,19,2分)“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  )‎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答案 A ‎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回答下题。‎ ‎21.(2014安徽文综,7,4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答案 D ‎  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回答下题。‎ ‎22.(2014四川文综,7,4分)《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  )‎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③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④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23.[2013课标Ⅱ,39(2)(3),12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 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 000人次,最多时约7 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 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 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材料二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1)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8分)‎ ‎(2)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4分)‎ 答案 (1)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3分)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3分)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 ‎(2)在国外举办敦煌莫高窟艺术展览和主题艺术节;扩大含有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出口;开展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合作。(每项2分,答出任意两项可得满分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4.[2012课标全国,39(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12分)‎ 答案 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25.[2016天津文综,14(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邻里往来减少,关系趋于淡漠。12年前,因为一位小学生的倡议,青岛市海伦路街道试办了第一届“邻居节”,之后在市北区全面推广,今年扩至全市。12年来,这个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小到大,活动形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拓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密切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了“亲人善邻、和睦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请列举一项优良家风,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传承该家风的两点意义。(5分)‎ 答案 示例一 孝老爱亲: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 示例二 诚实守信: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如果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6.[2015浙江文综,40(1),10分]祠堂是崇宗祀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10分)‎ 答案 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剔除与改造带有封建宗法性质的内容。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考点三 文化创新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8课标Ⅲ,19,4分)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2.(2017课标Ⅱ,20,4分)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3.(2016课标Ⅲ,19,4分)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4.[2014课标Ⅰ,39(1)(3),14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 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订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 答案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示例:创新托起中国梦;知识改变人生,创新成就梦想。‎ ‎5.[2014课标Ⅱ,39(1),10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 353幅。书中收录3 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10分)‎ 答案 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4分)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3分)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3分)‎ 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6.(2018江苏单科,20,2分)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答案 C ‎7.(2017江苏单科,21,2分)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C.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 D.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 答案 D ‎8.(2017江苏单科,22,2分)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答案 B ‎9.(2015山东文综,30,4分)下图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10.(2014江苏单科,23,2分)“沙画瓶”是一种源自中东地区的艺术品。它是将死海海底的彩矿石磨制成的沙子填入玻璃瓶中,组成沙漠、骆驼等形状。一位中国女孩受此启发,用来自海南的岩石磨制成粉末,替代原来的稀有材料,并将五彩斑斓的沙漠奇景和古老的中国文字相结合,打造出“中国文化遗产系列”“古诗词系列”等“沙画瓶”,受到极大的欢迎。材料表明(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②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有助于文化创新 ‎③在实践中可以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文化创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11.[2015四川文综,13(3),12分]“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下表)。‎ 列出与下表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建议 依据 合作开展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示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 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①‎ 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文化网络平台 ‎②‎ 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 ‎③‎ 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 ‎④‎ 答案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3分)‎ ‎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3分)‎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3分)‎ ‎④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推动文化的发展。(3分)‎ ‎12.[2014北京文综,38(1),8分]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材料 北京地铁宛若一条条彩带串连起北京不同区域的“文化珍珠”:颐和园、天坛、鸟巢、什刹海、南锣鼓巷、王府井、中关村科技园等等。一座座地铁站造型别致,‎ 站内设计装饰与地面文化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仿佛在讲述着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北京地铁还举办了“祖国你好”大型公益广告活动、“民俗风、中国年”迎新春活动、儿童文学专列、诗歌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地铁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新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8分)‎ 答案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北京地铁挖掘和展示了北京丰富多彩的文化。北京地铁成为继承和传播北京文化的载体。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北京地铁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有利于推动北京文化发展。‎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13.[2017北京文综,41(3),8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某校学生参观“一带一路”展览,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参观学习手册的内容。(8分)‎ 元青花传奇 ‎  元青花“浣翠淌蓝逸海韵”的艺术特色,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一开始是为西亚地区制造的,订购外销瓷的是波斯和叙利亚的商人。‎ ‎ 元青花纹饰中的汉族文化元素 中国元代以前的彩绘瓷,普遍疏朗,写意手法居多。但元青花以一种伊斯兰式的标准手法,将中式动植物造像予以扁平化、抽象化,得以无尽 元青花纹饰中的伊斯兰文化元素 连续重复,几乎看不到留白。‎ 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中国青花瓷,发展到15世纪已经非常成熟,并成为埃及、叙利亚与波斯陶工模仿的对象。这些伊斯兰国家的陶工们,慢慢地采取了更自由、解放的手法,增加了律动和空间感,他们的图案逐渐开放,融入中式特有的某些生命力与自发性。‎ ‎“元青花传奇”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通”“融”“荣”的特点。请从以上特点中任选一个或多个,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参观学习手册 答案 (8分)‎ 知识角度:文化多样性;文化借鉴与融合;文化创新;等。‎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全面展开论述,或就某点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或能就某点分析;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贴切;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三年模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19届湖南长郡中学等四校联考,20)在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由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的五位电影导演拍摄的《时间去哪儿了》获得推荐委员会特别奖。五位导演讲述的故事,虽然题材和风格各异,却都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能够被不同国家和不同年龄的人分享。五国合作拍摄的电影(  )‎ ‎①诠释共同的主题,反映了五国人民生活实践的相似性 ‎②展现真情实感,有利于发挥文化增强精神力量的作用 ‎③题材和风格各异,反映出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④被不同国家的人分享,是因为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D ‎2.(2019届湖北重点中学起点考试,11)2018年3月2日,首届中意文化交流年在意大利菲洛特拉诺市正式开幕。汉服、古琴、书画、茶道等中国文化元素的展示成为本次盛会的一大亮点。下列选项最能概括本次盛会的是(  )‎ A.文化熏陶 丰富内涵 文化建设 B.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包容发展 C.形式多样 尊重差异 文化创新 D.交流借鉴 文化传播 扩大影响 答案 D ‎3.(2019届河南中原名校第一次质量考评,17)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华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中国人的气质与素养。而今,行走中的国人在旅途中留下了不同的印记,有的在感受汲取文明,有的却因不当的言行给文明的传播留下了难言的诘问。材料启示我们(  )‎ ‎①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②要提高自身素养,做传播中华文明的使者 ‎③中华文化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 ‎④要继承中华民族讲究“礼仪”的优良传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4.(2019届四川成都摸底调研,2)工匠精神不是国外的专利品。中国五千年农耕社会精耕细作的文化传统,以宁静致远的文化底蕴、格物致知的志业追求,通过商代的青铜器、汉代的玉雕漆器、唐代的彩陶丝织、宋代的木雕瓷器以及四大发明,展示了匠人执着追求、工于极致的精神专注,演绎了中国人淡定志业、执着自信的文化秉性。由此可见(  )‎ ‎①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②精良的制造工艺取决于严谨认真的文化特质 ‎③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 ‎④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5.(2019届河南洛阳第一次联考,15)传统节日诞生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社会规范习俗,本身就具有动态发展特点。如果想要让其活在当下,就需要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时代特色。由此可见(  )‎ ‎①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传统节日源于社会实践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③文化创新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 ‎④传统节日源于时代,可以超越时代的限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6.(2019届河北保定、邯郸摸底联考,17)2018年5月4—5日,中国民族交响乐原创歌剧《莫高窟》亮相北京天桥剧院。《莫高窟》将意大利歌剧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通过中国特色民族交响乐器伴奏,在中国戏曲“紧拉慢唱”演唱形式中植入丰富多彩的节奏及和声变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宣叙调艺术。可见,歌剧《莫高窟》在创作中坚持(  )‎ ‎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在多样中求同,在交流中化异 ‎③古为今用,中西合璧 ‎④在竞争中合作,在借鉴中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7.(2018福建泉州第一次质量检查,19)已有千年历史的泉州提线木偶戏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木偶艺术。在世界木偶艺术濒临消亡的今天,泉州木偶艺人长期坚守,将高超的表演技艺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融合在一起,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这说明(  )‎ ‎①只有融合民俗活动的文化传承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提线木偶艺术已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独具特色的提线木偶艺术是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色彩 ‎④提线木偶艺术之所以富有活力是因为它扎根社会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8.(2018河南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17)唐·孟郊《答姚怤见寄》诗曰: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意思是尽管太阳和月亮在不同的时间发出不同的光辉,却都能为人类世界带来好处。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  )‎ A.文化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世界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答案 B ‎9.(2018安徽合肥第一次质量检测,15)2017年9月,新入学的中小学生统一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这次“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上述做法是基于(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④传统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10.(2018湖北黄石、黄冈等八市联考,19)2017年7月上线的一款App“折扇”,短短2个月,下载量就达50万。这款App有五个板块:欣赏、形制、工艺、历史、扇坊。通过网络3D技术,我们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古人一同把玩折扇,赏画抒怀,进山选竹,动手制扇。传统民艺与现代工匠相结合,为美好时代打开一扇门。这启示我们要(  )‎ ‎①借助互联网与科技使传统文化绽放生命力 ‎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③通过创新推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④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11.(2018山东日照一模,19)大型文博探索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采用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不仅展示了文物的物质价值,也向人们讲述了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精神,既有趣又不失内涵,拉近了当代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 ‎②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使其成为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文化创新要以文化多样性为基础,促进文化交流 ‎④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12.(2017河南百校联盟3月联考,19)《湄公河行动》涵盖了悬疑、探案、动作等诸多元素,融汇了我们的道德要求、价值期许,在叙事层面以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对故事内容进行包装,在形式层面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营造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视听效果,票房收入突破10亿元,并获赞“2016满意度最高电影”。由此可见(  )‎ ‎①文艺创作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文艺创作应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④优秀电影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019届河南顶级名校第二次质量测评,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外交思想,再次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用中国古语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他通过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强调,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1)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合理性。(10分)‎ ‎(2)写出两句主张世界和平相处的名言。(4分)‎ 答案 (1)①“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强调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3分)②“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符合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的要求,即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分)③“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不承认文化存在高下、优劣之分,这与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具有一致性。(3分)‎ ‎(2)示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句2分,写出两句即可,共4分)‎ ‎14.(2019届江西红色七校第一次联考,28)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2018年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惊艳上线,该节目“和诗以歌”,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引起观众强烈共鸣,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乡村教师和贵州大山里的孩子一起表演了小诗《苔》,孩子们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直击人心,感染了无数人。《苔》诗的选取,“活出自我”立意的挖掘,经典传唱人的寻找,诗、歌、舞、乐、声、光、电等各种视听元素的运用,体现着节目创作者的匠心独运。‎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经典咏流传》节目成功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启示。(12分)‎ 答案 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3分)②坚持文化创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分)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挥人民群众创造主体作用。(3分)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大众传媒,传播优秀传统文化。(3分)‎ ‎15.(2018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考,4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记忆,也是民族基因的载体,更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一个国家来讲,让文物活起来可激发广大市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爱,也可丰富民族精神、激发正能量、增强软实力。‎ 曾几何时,文物被认为是远离大众、高高在上的享受。为了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各文化单位系统梳理文物资源,立足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人们的需求,发挥优势,纷纷展开行动。借助“互联网+”,故宫博物院让馆藏文物走进千家万户;文物创意产品更是纷至沓来,满足了群众多元化需求,甚至行销国外;优秀文物类节目纷纷涌现,《国家宝藏》聚焦国内27件顶级文物,邀请九大博物馆馆长坐镇点评,采用流量演员演绎情景短剧,讲述国宝的前世传奇、今生故事,严肃的科普与轻松的娱乐巧妙结合,从而实现“让国宝活起来”的传播效果。从首都博物馆举办的海昏侯展所呈现的蜿蜒长队,到故宫推出的“石渠宝笈”特展引发的“故宫跑”现象,让我们看到,文物已变得如此风靡、如此大众。国之瑰宝所唤醒的旺盛的文化需求,折射出传统文化蕴含的恒久魅力。‎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各文化单位纷纷行动让文化活起来,对促进文化传承的积极意义。(10分)‎ ‎(2)推动文物保护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请你就“社会力量如何参与文物保护”提两条具体建议。(4分)‎ 答案 (1)①各文化单位纷纷行动,有利于文物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树立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2分)②利用大众传媒传播文物文化,拓展了文物文化的影响力(或范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文物文化的功能与价值。(2分)③不断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丰富了文物文化传承的途径。(2分)④立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引导人民广泛参与,扩大了文物文化传承的主体。(2分)⑤变革文物文化传播的形式和机制,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提升了文化传承的效果。(2分)‎ ‎(2)①社会组织积极行动,开展保护文物的公益活动。如:发挥社区的宣传教育功能,提高民众文物保护意识。(2分)②公民要提高文物保护意识,自觉爱护文物。(2分)(言之有理即可。建议中必须出现“文物”,符合社会力量的身份;建议要具体,不能写成宣传口号)‎ ‎16.[2018湖北七市(州)联考,40]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为中医药学的振兴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利用微纳电子、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能够推动中医诊疗的创新发展,推进中医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推动中医文化的世界推广与传播。‎ ‎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传统中医药拥抱现代科技对其自身发展的意义。(12分)‎ 答案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医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可推动中医药在继承自身传统的基础上改进诊疗技术,推动中医诊疗的创新发展。(4分)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以促进中医药工业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4分)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发挥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促进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推广与传播。(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