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考点展示] 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1.近几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活动”,如出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C.社会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下降 D.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 答案 A 解析 注意把握关键词——根本原因,B、C、D都不是根本原因。 2.钱货两清的消费与租赁消费的最大区别是( ) A.钱货两清的消费不能贷款,租赁消费有时可以贷款 B.钱货两清的消费会发生所有权的变更,而租赁消费的所有权不会变更 C.钱货两清的消费附带保修责任,租赁消费不附带保修责任 D.租赁消费适用于大宗物品的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只适用于小件商品的消费 答案 B 解析 通过租赁的办法,该商品的所有权并不发生变更,只是使用权发生转移。而钱货两清的消费在货款付清的同时,所有权发生了变更,消费者获得了商品的所有权,卖方获得了货款的所有权。 3.《不约而同》体现了( ) A.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C.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答案 C 解析 漫画《不约而同》表明人们受广告影响,且跟风随大流的消费心理,所以C符合题意。 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启示我们要(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答案 D 解析 题干强调“来之不易”和“物力维艰”显然是指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核心考点一 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因素 关系 措施 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 生产决定消费 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 (直接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可支配收入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完善分配制度 未来收入预期 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收入差距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物价变动 (重要因素) 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引起消费量的变化 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宏观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影响社会总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 适当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消费观念 (主观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和习惯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其他因素 市场环境、商品性能质量、商店位置、服务水平等 2.消费类型 划分依据 消费类型 特点 交易 方式 钱货两清的消费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转移 贷款消费 预支未来收入 租赁消费 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让渡 消费目的 生存资料消费 最基本的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享受资料消费 身心愉悦,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提醒 正确认识贷款消费 (1)从消费对象看,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宗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 (2)从消费群体看,贷款消费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3)从注意的问题看,贷款消费应坚持适度原则,充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避免因贷款消费而影响未来生活。 (4)从意义角度看,合理的贷款消费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消费结构 (1)含义:消费结构反映了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影响因素:消费结构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及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的影响。 (3)恩格尔系数:是衡量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降低,意味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4·全国Ⅰ,13 2014·北京高考,32 国家对民生的关注使得消费的知识成为高考的重点。试题一般以居民消费内容、消费结构的变化为背景,或以体现说明类问题的形式,借助图表坐标要求学生概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情况;或以原因意义类问题的形式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或以方法措施类问题考查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考向1 影响消费的因素 典例1 (2014·全国Ⅰ)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奢侈品”曲线、“日用品”曲线。图中奢侈品曲线呈大幅上升趋势,由原来的2%上升到接近14%,日用品曲线呈下降趋势,由原来的4%下降到2%左右,可以推断,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用品消费支出增长的幅度小但也是处于不断增长中,故③④符合题意,选D项。图中数据变化未能体现消费行为和收入差距(收入差距一般用基尼系数来表述),①②不符合题意。 跟踪训练1 居民收入直接影响其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下图中(Q:需求量、I:收入)正确反映液晶彩电、家庭轿车的消费需求量与收入关系的曲线是( ) A.C曲线 B.A曲线 C.B曲线 D.说不清 答案 B 解析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二者呈同方向变动,所以C曲线不符合题意,液晶彩电、轿车属于高档耐用消费品,高收入者相对低收入者有着更高的消费需求和能力,所以A曲线更符合题意。 考向2 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典例2 (2012·山东高考)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有( ) ①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 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审题过程中抓住“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这一“题眼”,从而寻找相应的政策措施。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减少了社会需求;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也不利于社会需求的增加。因而①②与题意不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减少人们消费时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增加居民消费。因而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 跟踪训练2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而要发挥消费的重要“引擎”作用,就必须做到:让群众“能”消费,让群众“敢”消费,让群众“愿”消费。根据材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提倡适度消费 ②健全社保体系 ③改善消费环境 ④增加商品供应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就需要健全社保体系,消除后顾之忧。同时,也要改善消费环境,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消费,②③正确;①④与材料主旨不符。 考向3 消费类型和消费结构 典例3 (2014·北京高考) 1992~2012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根据上图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 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 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居民消费等知识,题眼是把握图的标题“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结合柱状图的变化趋势,分析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呈逐步提高趋势,这说明职工的工资不断增长。工资增长,恩格尔系数一般应下降,①不符合题意;居民生活成本与物价有关系,故②与题意无关。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职工工资不断增长,故③符合题意;职工工资不断增长,必将增加对服务方面的消费,故④正确。 跟踪训练3 下图中体现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的是( ) 答案 C 解析 A中粮食消费和书报消费均有所增加,但是粮食消费依然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体现不出来消费水平的提高,故排除;B中粮食消费和书报消费均有所下降,故排除;C中粮食支出比重减少,增加书报消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失分点1 混淆消费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提醒 生产决定消费,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物价、消费心理等影响消费。 矫正训练1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文提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 ) ①消费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②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③共享改革成果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④实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目标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答案 C 失分点2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提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中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上升,但仍以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为主。 矫正训练2 (2012·海南高考)近年来,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据统计,2011年我国高档商品的销售总额超过百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30%,远高于同期全球增长率,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消费者预期未来高档商品价格将趋于上涨 B.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攀比和从众心理 C.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 D.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答案 C 解析 高档商品的消费快速增长,说明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故C项正确。A项错误,高档商品价格的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较大,预期价格上涨,需求将会下降;B项属于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而非根本原因,舍去;D项说法错误。 核心考点二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1.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 特点 评价 从众心理 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 优点: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弊端: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 标新立异 优点:展示个性,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弊端: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 夸耀性 盲目性 弊端: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应提倡 求实心理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优点: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态度:大力提倡 提醒 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要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要求 注意点 意义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①经济承受能力是动态的,并不否定贷款消费 ②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 ③与勤俭节约是一致的 ①避免了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滞后性,是一种理性消费 ②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①要避免盲目跟风 ②要避免情绪化消费 ③物质消费、精神消费要协调 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 ②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5R ①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②核心:可持续性消费 ③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致的 ①有利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保护消费者身心健康 ②有利于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绿色环保产品 ③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 戒奢从俭 ①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②崇尚节俭并不是抑制消费 ①是国家自立自强和个人战胜困难、成就事业的精神财富 ②有利于个人优良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 提醒 综合理解合理消费的内涵 (1)消费支出:与自身的收入相适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2)消费内容: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合乎科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消费心理:不盲从、不攀比、不情绪化消费,提倡求实心理。 (4)消费原则:适度、科学、环保、绿色消费,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6·全国丙卷,13 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理解。也可能以主观题的形式,结合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考向1 区分四种消费心理 典例1 (2016·全国丙卷)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购买行为( )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消费心理的理解与区分。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这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进行的消费,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答案为D。 跟踪训练1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据此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企业的经营战略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应正确的是( ) A.企业高薪聘请影视明星作为产品代言人——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B.企业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和私人定制模式——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C.企业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高性价比产品——利用消费者的求实心理 D.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新产品的质量——利用消费者的攀比心理 答案 C 解析 A是从众心理;B是求异心理;D不是攀比心理;C对应正确,故选C。 如何区分四种不同的消费心理 (1)人有我有是从众心理,人有我异是求异心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攀比心理,注重实用为求实心理。 (2)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 考向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典例2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大学生借助“校园网贷”进行消费的方式悄然“走红”。但一段时间以来,“校园网贷”引发的借贷纠纷甚至债务悲剧也不时见诸媒体。这警示我们( ) A.要反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 B.要避免贷款消费 C.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倾向 D.要做理性消费者 答案 D 解析 标新立异的消费并非都不可取,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而不应全盘否定,A错误,不选;C与题意无关;贷款消费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是可以的,也不应全部否定,但是贷款消费要理性,不能超出自己的偿还能力,B不选,故正确答案是D。 跟踪训练2 “土豪”作为一个网络用语,用于讽刺那些没文化品位还肆意炫耀自己有钱、消费水平很高的人。体现的是社会大众对于有物质无文化、有金钱无素质、有奢侈品无品质群体的一种抵制与鄙视。“土豪”现象启示我们在消费上要(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反对享受,节俭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土豪”现象体现的是社会大众对于有物质无文化、有金钱无素质、有奢侈品无品质群体的一种抵制与鄙视,这启示我们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②④正确。①不符合题意;③中“反对享受”错误。 考向3 以主观题形式综合考查消费的有关知识 典例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根据材料,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答案 (1)收入水平的提高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以往跟风式的消费现象逐渐转变,体现了消费者转变观念,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消费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和引领,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解析 要划出关键词,如“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消费观逐渐转变”“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引领”等,再联想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不难找出有关知识点组织答案。 跟踪训练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自行车的制造、消费大国,同时电动自行车也是中国老百姓主要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制造成本低,售价一般在两三千元左右;使用成本较低;电动自行车也是一种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尤其对城市短途出行的人群最为合适。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电动自行车成为老百姓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 答案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收入的增加是选用电动自行车代步的主要原因。 (2)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电动自行车价格低廉也是其备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3)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求实心理使得人们从自己实际出发选择经济实惠的电动自行车。 (4)电动自行车绿色环保,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满足了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要求。 解析 解答本题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从中概括其包含的经济生活道理。题中谈到“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自行车的制造、消费大国”,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也说明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题中“电动自行车制造成本低,售价一般在两三千元左右”,表明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力;题中“使用成本较低”,体现了消费者求实的消费心理;再者,“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绿色环保交通工具”,体现了消费者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念。 2.消费水平与消费行为 本考点是高考主观题命制的长效热点,题型有体现类、原因类、措施类等。 常见设问方式: (1)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2)为什么要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3)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有哪些? 常用答题语言: (1)有关消费的知识总结 ①影响消费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物价、消费心理等。 ②消费的类型: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③消费心理:从众消费、求异消费、攀比消费、求实消费。 ④ 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⑤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消费调节着生产,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扩大消费需求的原因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 国家: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②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 ③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⑥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失分点 混淆适度消费与理性消费 提醒 适度消费强调的是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消费强调的是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矫正训练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答案 C 解析 合理的求异消费,可以提倡,故排除A;材料中的经济现象是求实和从众心理引发的,排除B;适度消费强调消费与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相符,材料未涉及收入与消费,D不当选。“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自身不需要,体现了一种盲目跟风,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故答案为C。 热点解读 命题前瞻 背景扫描] 绿色消费,是指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2016年3月1日,发改委、环保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让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为加快推动消费向绿色转型,《意见》要求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厚植崇尚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大力推动消费理念绿色化;规范消费行为,引导消费者自觉践行绿色消费,打造绿色消费主体;严格市场准入,增加生产和有效供给,推广绿色消费产品;完善政策体系,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的长效机制,营造绿色消费环境。加快畅通绿色产品流通渠道,鼓励建立绿色批发市场、绿色商场、节能超市、节水超市、慈善超市等绿色流通主体。 考点对接] 信息点① 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信息点② 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信息点③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环境影响消费。政府要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命题猜想] 促进绿色消费,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供给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更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高考可能考查消费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点。 命题预测] 1.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环保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快推动消费向绿色转型,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之所以鼓励绿色消费,是因为它( ) ①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②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④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增长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2.材料一 监测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使用空调、排放汽车尾气等已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应对PM2.5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压力和责任。 材料二 微博上流传着一个段子: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幢高档别墅,70%的房间都是空闲的。低配置生活,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态度。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个人应怎样在保证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 答案 (1)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2)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消费者应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不盲目跟风,既保证生活质量,又节约资源,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练出高分 一、选择题 1.目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消费的新时代。与过去消费结构相比,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B.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C.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D.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落实 答案 A 解析 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故选A。 2.专家预计到2025年,中国10%~20%的乘用车销售量将来自纯电动、混合动力和其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之所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因为( ) ①居民收入的提高,为中等收入的群体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可能 ②新能源汽车作为耗油车的互补品,其推广应用得到了国家的扶持 ③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消费符合低碳主导型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④新能源汽车超低的价格和良好的性能更符合人们求实的消费心理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②错误,新能源汽车与耗油车互为替代品;④中“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超低”不符合现实。故答案选D。 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让国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政府就必须( ) ①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②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③拓宽旅游形式,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旅游产品 ④加强旅游综合执法,促进旅游服务业水平的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③错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能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不能进行微观干预。 4.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5年信息消费总额达到12万亿元。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由此可见,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 ) ①提高居民消费质量 ②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④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居民消费能力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同时还受物价的影响,所以加快促进信息消费不一定就能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排除②;促进信息消费与理性消费没有关系,排除④。答案选C。 5.下表为某家庭的年收入与支出情况。 年份 收入 食品 娱乐旅行 交通 学习 家政 股票 2015 10万元 2.5万元 3万元 0.5万元 1万元 1万元 2万元 2016 16万元 3万元 4.5万元 1万元 1万元 1.5万元 5万元 下列对该家庭消费支出认识正确的是( ) ①2015年该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5% ②该家庭生活水平较高,但投资结构单一 ③注重享受资料的消费,发展资料的消费比重偏低 ④该家庭生活水平较高,消费和投资合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股票不属于消费支出,是投资支出,不能算在总消费支出内,故①计算结果错误;④错误,其过分注重享受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过少,同时过于集中于高风险投资,因此消费和投资是不合理的。 6.小王在2016年元旦期间举办婚礼。他在“五一”期间贷款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后来花了3万多元购置了家用电器,举办婚礼时为妻子租了一套婚纱。小王的这些消费方式分别属于( ) A.贷款消费、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 B.贷款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 C.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 D.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 答案 B 7.“轻奢消费”通俗地说就是“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的消费”。轻奢消费更适度、更自我、更挑剔地面对品牌,是一种全新生活态度的倡导,而不是对具体品牌的青睐和购买。轻奢一族近年在我国不断兴起和壮大。这说明( ) ①轻奢消费有助于释放消费,促进生产发展和转型升级 ②轻奢消费符合勤俭节约的美德,但会助长攀比消费 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轻奢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 ④生产决定消费,轻奢消费反映了轻奢一族对品牌的强烈向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全新生活态度的倡导”,说明轻奢消费是一种在自己收入限度内的适度消费,这有助于释放消费,促进生产发展和转型升级,①③正确;“轻奢消费更适度、更自我、更挑剔地面对品牌,而不是对具体品牌的青睐和购买”,可见轻奢消费不是攀比消费,对品牌也没有强烈向往,②④不符合题意。 8.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谋划好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从消费的角度看,实施精准扶贫有利于( ) ①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②弱势群体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③完善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④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①不符合消费的角度;精准扶贫不属于初次分配,也不符合消费的这一要求,③排除。 9.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期间,许多粉丝纷纷抢购与明星相同款式的衣服、鞋子、饰物、体育用品等商品。而事实上,这些商品往往是因为一时冲动随大流而购买的,有的很快就被闲置一旁,造成浪费。对此,正确的评价和启示是( ) A.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需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应当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要考虑社会认可和代价 D.如果是生存资料消费,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 答案 B 10.在2016年4月举行的华为分析师会议上,华为公布了主力机型销量以及2016年销售目标。截至2016年3月31日,华为Mate8的销量超过300万台,Mate7超过700万台。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目前华为手机凭借较好的性价比达到出货量位居世界第三。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华为手机的原因是( ) A.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B.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答案 A 11.目前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约占世界奢侈品购买总数的35%。国内一些人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对此,我们应当( ) ①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 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③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②中的“克服”一词错误,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求异心理;④中的“逐步减少消费”说法错误。①③符合题意。 12.国家发改委等多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发展共享经济,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自有车辆租赁、民宿出租、旧物交换利用等。这一举措旨在( )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推广绿色消费产品 ③扩大绿色消费市场 ④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干的设问是这一举措的目的,①④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手上有钱,心里仍慌” 是目前普通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购房或建房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高支出,事难找,收入又不高,更令百姓心存畏惧,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乱花钱。此外,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极少一部分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农村市场,被视为挖掘中国消费潜力的“新蓝海”,如今在电商的启动下已渐显威力。以前到城里购物不方便,如今“动动手指”货物就可送到家。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增强百姓的消费信心,挖掘中国消费潜力的“新蓝海”。 答案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强消费信心,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未来收入预期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国家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就业。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受收入差距的影响。国家应该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4)政府应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14.(2013·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 指标 年份 私人轿车保有量(万辆) GDP(万亿元) 人均收入(元) 汽车工业销售产值/GDP(%) 2004 600 16.0 6 179 5.62 2006 1 149 20.9 7 668 6.70 2008 1 947 30.1 10 271 6.31 2010 3 443 39.8 14 394 7.54 2011 4 322 47.1 16 241 10.40 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 答案 (1)汽车消费增长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直接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也受到攀比、从众等消费心理的影响。(3)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不应盲目排斥。(4)汽车消费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知识。从设问的方式看属于认识类题目。结合材料从汽车消费增长的体现、原因、积极意义、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等角度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