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北省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三校高二(下)期中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48.0分)‎ 1. 据悉,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201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100多年来,历届世界哲学大会一直在不断反思,研讨关涉科技、文化、宗教、人生等重大哲学问题。世界哲学家们不断反思、研讨设计重大哲学问题的原因是 (  ) ①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所在 ②哲学给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人聪明 ③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能帮助人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每个具体问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世界哲学家们不断反思、研讨设计重大哲学问题的原因是: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所在,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说法错误,作用真正的哲学给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说法错误,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帮助人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每个具体问题。 故选:A。 本题考查:哲学的功能和任务 ①哲学的功能: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学问,是美好生活的向导;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 2. 成、住、坏、空“四劫”,是佛教关于世界生死变化的基本观点。佛教认为,一个世界经历成立、持续、破坏,又转变为另一个世界的成立、持续、破坏,其过程可分为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即“四劫”。这一观点(  ) ①看到了世界的绝对运动性 ②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③包含了古老的辩证法思想 ④揭示了世界的客观物质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符合题意,一个世界经历四个阶段之后又变为另一个世界的四个阶段的继续这体现了世界的绝对运动性; ②不合题意,材料佛教的观点中并没有体现出世界是由某种物质构成的这一观点,故没有体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③符合题意,材料“四劫”的观点中体现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故包含了古老的辩证法思想; ④不合题意,“四劫”中的“空”指的是一切最终都化为虚无,变为不存在,故他没有揭示世界的客观物质性。 故选:A。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客观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 1. 在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并“养精蓄锐”之后,2019年1月3日上午,低调得似乎都有些淡出公众视野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厚积薄发,完成了人类史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至此,这项略显“隐忍不发”色彩的“月球远征计划”终于度过了最困难和最惊险的时刻由此可知(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④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月球远征计划”终于度过了最困难和最惊险的时刻,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②说法错误,正确的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说法错误,存在决定思维,先有存在后有思维,因此存在可高开思维,但思维离不开存在,认为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B。 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认为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属于可知论。 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可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选项。 ‎ 2. 闪光灯效应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也称闪光灯记忆,是指个人对令人震撼的事件容易留下深刻而准确的记忆,并且记忆的准确性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的现象。闪光灯记忆所记之事件,大多是与个人有关的重要事件。从哲学上看,之所以会出现闪光灯效应,是因为(  ) ①意识的能动性加深了重要事件对人的刺激 ②事件对于个人的价值决定了意识反映的效果 ③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与直接现实性 ④重要事件具有明显区别于普通事件的特殊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闪光灯记忆所记之事件,大多是与个人有关的重要事件,因而之所以会出现闪光灯效应,是因为意识的能动性加深了重要事件对人的刺激;重要事件具有明显区别于普通事件的特殊性; ‎ ‎②错误,“决定”一词说法错误,应该是“影响”; ③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故选:B。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它有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③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该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 动物有嫉妒心理吗?为探究这一问题,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实验,发现当狗主人与一只假狗互动(比如抚摸等)时,宠物表现出的嫉妒行为超过主人与书籍或者灯笼互动时的嫉妒表现。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动物的心理活动能够白发地形成意识活动 ②动物无目的本能活动不具有反应的特性 ③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白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高等动物具有复杂的心理反应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动物的心理活动是不会白发形成意识活动的; ②错误,一切物质,无论是生命物质还是非生命物质,都具有反应的特性; 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中关于动物有无嫉妒心理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白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高等动物具有复杂的心理反应; 故选:C。 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 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①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指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会自觉选择对我们有利的认识。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指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会主动创造出一些现实不能直接感觉到的认识,比如人们会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 (1)从意识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的特性,高等动物具有复杂的心理反应。 (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材料分析型选择题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即以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为背景而设置的材料,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1. 诗歌《离别》中写道:“青山不改水长流,明月依旧星渐稀。”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 A. 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 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无条件的 C.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答案】C ‎【解析】A不合题意,题意主旨体现的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而不是体现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错误,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 C符合题意,依据题意,诗歌中“不改”、“依旧”体现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水长流”、“星渐稀”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因此,体重的诗歌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故选:C。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客观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考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搞清题意中“不改”、“依旧”与“水长流”、“星渐稀”的哲学寓意,然后逐项分析进行排除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 2. 漫画《蜻蜓点水》启示我们(  ) ①反对形式主义,做事情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②反对自由主义,努力做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③反对个人主义,工作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④反对官僚主义,做工作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漫画“对待工作蜻蜓点水”启示我们反对形式主义,做事情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反对官僚主义,做工作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 ②错误,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不符合题意,漫画未涉及个人主义,工作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故选:B。 本题考查: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 (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具体要求: ‎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本题考查学生读取漫画信息能力,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漫画题解题的关键是,漫画一般都带有讽刺意味或启发精神,一定要细品其标题,把标题与画中的文字、行为联系起来,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1. 为什么熬夜伤身?获得2017 年诺贝尔奖的美国三名科学家利用果蝇进行了4 夜节律的内部机制研究,成功分离到了一种名为 period 基因,发现了该基因所编码的一种名为 PER 的特殊蛋白,该蛋白在夜晚时会在细胞中进行积累,而白天就会发生降解,同昼夜节律钟同步发生。虽然关于生物钟运作机制的实验都是在果蝇中进行的,但是在其他多细胞生物中(包括人类),也遵循同样的机制。这表明(  ) ①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④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人能够创造出新的联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你揭示生物钟的秘密,动植物和人类遵循同样的机制,这表明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也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②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说法错误,人民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联系,但不能创造联系。 故选:A。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要求 ①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方法论意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和说法错误的选项。 ‎ 2. ‎“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祎大复兴”。习近平这段话体现了(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③获得新的认识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目的和归宿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④符合题意,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也体现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故选:D。 本题考查: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1、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2、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①事物发展是量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②经过“量变到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2)方法论: ①重视量的积累。(注意防微杜渐,反对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③坚持适度的原则。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和不合题意的选项。 ‎ 1. 鉴于人口激增、社会压力过大,上世纪70年代我国确立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从1980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2013年我国通过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又进一步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动态调整表明(  ) ①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真理具有客观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入选,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排除,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说法正确,但与题无关; ③排除,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说法正确,但与题无关; ④入选,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 故选:C。 本题考查: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1)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3)认识具有无限性。从认识的对象看,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物质世界;从认识主体看,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从认识的基础看,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计划生育,到1980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再到2013年我国通过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又进一步决定全面放开二孩,说明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也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可运用的解答方法为排异法,即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须予以排除。 ‎ 1. 在一次重复前人的实验中,德国物理学家伦琴用黑色硬纸板和锡箔把阴极射线管严密地套封起来,接上高压电源后,他意外地发现前方的荧光屏上出现了微弱的闪光。经过反复试验,他确信这是一种还未被认识的新射线,取名为“X射线”。今天,X射线广泛应用于常规透视检查。X射线的发现过程进一步印证了(  ) ①新的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不断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②获得新的认识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目的和归宿 ③在反复实践中改变客观条件总会使人们发现新的认识 ④实践中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从而促进认识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符合题意,伦琴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了“X射线”,说明新的认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实践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②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②颠倒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③说法错误,实践具有历史性,即实践会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因而说“在反复实践中改变客观条件”是错误的; ④符合题意,伦琴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了“X射线”被广泛应用于常规透视检查,体现了实践中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从而促进认识发展。 故选:C。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考试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 2. 为解决许多城市内涝频发的问题,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它要求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体现了(  ) ①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调整城市发展规律以利于人类生存 ②人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自然和城市发展的本质联系 ③在遵循自然和城市发展规律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④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决定城市发展收到效果的程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符合题意,为解决许多城市内涝频发的问题,人们提出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③符合题意,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现了尊重规律; ④说法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故选:B。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为解决许多城市内涝频发的问题,使得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这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要求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本题属于体现类的试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亦可运用排除法,直接排除错误选项①④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 1. ‎2017 年 6 月 20 日,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在江西南昌召开“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现场交流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论述,着力增强全体公民的诚信意识。这是因为诚信意识(  ) ①能够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②有利于促进良好的社会氛围的逐步形成 ③对个人成长和建设和谐社会起决定作用 ④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①说法错误,实践能够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②④符合题意,着力增强全体公民的诚信意识,是因为诚信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指导作用,有利于促进良好的社会氛围的逐步形成。 ③说法错误,意识不能起决定作用。 故选:B。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1)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本能的活动。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能动地改造世界 ‎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 ‎ 1. ‎2017 年 9 月 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厦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指出,双方要巩固业已建立的高度政治互信,加强战略协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加紧开展互联互通等方面项目对接,促进两国毗邻地区共同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②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人类可以认识创造联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并且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④把握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方向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联系一旦建立便具有客观性。 ②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不能人为地创造联系。 ③④符合题意,中俄要高度互信,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加紧开展互联互通等方面项目对接,促进两国毗邻地区共同发展,表明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并且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把握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方向发展。 故选:C。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 ‎ 2. ‎2017 年 10 月 23 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效能。预计到 2018 年 10 月底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和规范,形成较为完备的政务公开地方标准体系。搞试点再推广的哲学依据是(  )‎ 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 C.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D.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答案】C ‎【解析】A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没有涉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错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但不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C符合题意,搞试点再推广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D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没有涉及“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故选:C。 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事物发展的无限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事物的共性指导下,研究事物的个性。要善于从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事物的共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应变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具有灵活的思考能力,但是在回答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教材的知识点。 ‎ 1. ‎2017 年 9 月是第 40 个全国“质量月”。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尤其要强化中小企业质量主体作用。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 60%的 GDP、5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城镇就业,创新活跃度保持在 70%左右;但因其普遍小而分散,带来管理扶持上的困难。这体现的哲理是(  ) ①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中小企业在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②要抓主要矛盾,重视中小企业在质量提升方面的主体作用 ③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中小企业在质量提升方面的主体作用 ④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创新,使之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正确,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尤其要强化中小企业质量主体作用。说明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中小企业在质量提升中的作用;要抓主要矛盾,重视中小企业在质量提升方面的主体作用。 ③错误,要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错误,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不是使之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 故选:A。 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 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②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 ‎①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这要求我们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要统筹兼顾,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善于运用知识对选项进行辨析排除。 ‎ 1.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端奔月等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如今,神舟、天宫、天眼、悟空、墨子等重大空间科技成果的相继问世,体现着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逐步实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神话故事是在改变世界的强烈愿望中产生的 B. 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推动人类实践活动发展 C. 征服自然的理念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D. 有了伟大的梦想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答案】B ‎【解析】A表述错误,神话故事产生于社会实践,而不是产生于强烈愿望; B符合题意,材料中,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端奔月等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而神舟、天宫、天眼、悟空、墨子等重大空间科技成果的相继问世,体现着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逐步实现,说明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推动人类实践活动发展; C表述错误,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征服自然; D表述错误,“有了伟大的梦想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说法太绝对; 故选:B。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1)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 2. 王守仁十岁时,与中了状元的父亲赴京,路经金山寺时写下了这首《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这首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要能够运用抽象思维发现真理中的谬误 ②要学会用相对的角度去观察、去体验事物 ③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然会有所不同 ④要善于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去求得事物之真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真理中并不包含着谬误; ‎ ‎②④正确,“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意思是当山挡在我和月亮之间时便会觉得月亮很小,由此便会得出一个结论:山的体积大于月亮。但如果视野足够宽阔,容得下天;那时所有的误解都会澄清,得出正确的答案,月亮大于山。这首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要学会用相对的角度去观察、去体验事物;要善于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去求得事物之真相; ③错误,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 故选:C。 本题考查:影响认识的因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反映。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①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受到客观事物本身、实践水平能力的制约。最根本的是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②受主观因素的制约,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都会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 ‎ 1. 在己亥年的邮票中,公猪母猪、黑猪白猪、大猪小猪“五福齐聚”,其乐融融,体现出“全家福”的概念,也寄托了新春时节合家团圆、五福临门的美好祝福。这枚邮票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  ) ①在对立统一中形成和谐 ②融入了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念 ③创造了生动的自然世界 ④在创作共性之中孕育着个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图11‎ ‎【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材料中“五福齐聚”邮票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在对立统一中形成和谐;融入了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念; ③错误,“创造”一词说法错误,应该是再现了生动的自然世界; ④错误,“五福齐聚”邮票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在创作个性之中孕育着共性; 故选:A。 本题考查: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①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二者共处于统一体当中,不可或缺。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传统文化的表现: (1)传统习俗:它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传统思想: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本题考查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考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搞清题意主旨,然后逐项分析进行排除。难易适中。 ‎ 1.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人工智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关于人机关系、AI伦理的探讨也越来越多,引发了社会上的一些担忧:人会不会被机器取代、人工智能是否安全可控、人与机器的责任如何界定……这要求我们在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中应该(  ) ①尊重规律,不应该改变已有现状 ②做好价值判断,有所为有所不为 ③适可而止,回避人工智能的弊端 ④统筹兼顾,妥善的处理人机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不应该改变已有现状”的说法过于绝对,因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②④符合题意,题目强调人工智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人机问题,这就要要求我们要做好价值判断,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要统筹兼顾,妥善的处理人机关系; ③说法错误,矛盾具有普遍性,回避人工智能的弊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故选:C。 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含义: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是价值判断。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就是价值选择。 (2)客观依据 首先,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第二,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含义: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选项。 ‎ 2.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开拓创新。许多诗词古语,意境深远,引人入胜。下列古诗文与习近平主席在今年两会期间引用《潜夫论•释难》“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一句蕴含的哲理最接近的是(  )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意思是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不符合题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千里的远行,从脚下开始。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要注重量的积累。 ②不符合题意,“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意思是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体现了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③符合题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④符合题意,“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意思是一根丝绞不成线。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故选:D。 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 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②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获取及理解的能力,.学生灵活调动和运用教材的有关知识分析理解古诗词是做好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解答一是能正确理解诗句的内涵和意境,二是能准确掌握教材相关知识。 ‎ 1. ‎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20年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就像一棵幼苗,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我们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恒心,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更大成就。“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的信心和恒心包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边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③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符合题意,“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的恒心,从唯物辩证法角度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②符合题意,“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的信心,从唯物辩证法角度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③不合题意,该选项属于唯物论,不属于辩证法,与设问的知识范围不符。 ④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 ‎ 故选:A。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①事物发展是量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②经过“量变到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2)方法论: ①重视量的积累;(注意防微杜渐,反对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③坚持适度的原则。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2)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 1. 如图漫画《那些被破坏的缺口,可能正是希望的出口》(作者:王寅)蕴含的哲理是(  )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贯通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利弊两个方面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符合题意,从漫画标题能看出,既看到它是缺口,又看到它是出口,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故当选; ②符合题意,“缺口”和“出口”作为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当选; ③不合题意,漫画没有涉及“主次矛盾”,也没有涉及主次矛盾的转化,故排除; ④表述错误,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但矛盾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可能是善恶、美丑、好和快、利和弊等,故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3)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受到斗争性的制约,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本题属于漫画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在于看懂漫画的意思,抓住漫画中较少的一些文字信息,漫画着重强调“缺口和出口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破损的缺口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给人们带来希望的出口,说明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具有同一性;同时,“破损的洞”既是缺口,也是出口,具有斗争性,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地观点。解答漫画类选择题时,要特别注意画中的文字信息,往往是漫画的“题眼”。 ‎ 1. 无人驾驶技术将对未来的交通带来深刻变革。2018年3月,某公司的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该技术前景的担忧。不过有专家认为,这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材料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 A. 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答案】B ‎【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B符合题意,材料“不过有专家认为,这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是看到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D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故选:B。 本题考查: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矛盾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关键词:分析形势、事物性质、评价人和事,利弊、得失、优劣、好坏,抓主流、大局、主体、优势)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 2. 浙江坚决贯彻中央精神,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结合省情,持续大胆创新,精心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金名片,形成了“放管服”改革的浙江样本。这一改革表明(  ) ①要敢于破除原有思想观念 ②要树立创新意识 ③承认矛盾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要敢于破除原有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④符合题意,浙江坚决贯彻中央精神,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结合省情,持续大胆创新,精心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金名片,形成了“放管服”改革的浙江样本。这一改革表明要树立创新意识;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③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故选:D。 本题考查:树立创新意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树立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①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方法论意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本题考查矛树立创新意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选项。 ‎ 1. 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采用了更先进的安全保障技术,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设计更加节能,车厢实现WiFi全覆盖,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我国高铁从最早的“洋基因”“混血”“以我为主”,到现在由内而外都是“纯中国”制造。我国高铁的发展印证了(  ) ①新事物总是以旧事物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在批判性思维推功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③坚持在辩证的否定中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因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问题; ②③符合题意,我国高铁从最早的“洋基因”“混血”“以我为主”,到现在由内而外都是“纯中国”制造,印证了要坚持在辩证的否定,在批判性思维推动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从而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④说法错误,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的、过时的、不合理的因素,保留其积极合理因素。 故选:C。 本题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辩证否定观原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要求我们: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旧说和落后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辩证否定观原理 (1)原理: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体现了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质变,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也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事物对旧事物全盘抛弃,而是要吸收并继承旧事物中的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这就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克服和保留的统一,实质是“扬弃”。 (2)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本题考查的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辩证否定观原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或错误的选项。 ‎ 1. ‎2017 年 9 月 25 日,中央首次出台文件聚焦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条件下,要完成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艰巨任务,必须把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示范作用,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其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价值观促进人们改造世界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地反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条件下,要完成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艰巨任务,必须把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示范作用,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地反作用。 ②不合题意,该选项属于唯物论,与设问的知识范围不符。 ③说法错误,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促进人们改造世界。 故选:D。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首先,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其相适应。其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也会发生或早或迟、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和不合题意的选项。 ‎ 2. 一到检查就紧张,一遇考核就焦虑……针对当前部分扶贫干部把迎检当负担的实际情况,一位省级领导同志分享经验时说,把群众当成永不撤离的检查组,迎好群众24‎ 小时的“检查”,这样就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经得起任何方面的检验。这样说的依据在于(  ) ①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扶贫工作成效的客观标准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③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说法错误,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属于主观因素,不是客观标准。 ②④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③说法错误,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故选:B。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 1.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生生不息只为了那一份托付,无惧风雨迎来新日出。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 ①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决定着我国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作为上层建筑,为国家发展进步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③作为正确的价值观,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有驱动引导作用 ④作为理想信念,有利于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我国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不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属于价值观或理想信念,而不是制度保障; ③④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作为正确的价值观,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有驱动引导作用;作为理想信念,有利于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故选:D。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2)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 ‎ 2. 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的作用的启示有(  ) ①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②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 ③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段话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的作用的启示有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②错误,杰出个人影响历史发展的走向; ③错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故选:B。 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一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质和大小不同。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③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是,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追求个性发展。 该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紧扣“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等关键信息,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 1. 每一位时代楷模都是时代的代言人,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清晰的时代印记,如改革、创新;每一位时代楷模都是高风厚德的传承者,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道德的魅力和吸引力。我们要做到时刻与时代楷模同行。从时代楷模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③价值观对人们价值选择的制约和导向作用 ④价值选择的差异导致人们价值观的差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③符合题意,题目中强调每一位时代楷模都是时代的代言人,都是高风厚德的传承者,因此我们要做到时刻与时代楷模同行,这让我们感受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也体现了价值观对人们价值选择的制约和导向作用; 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价值选择的差异对价值观的影响。 故选:C。 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内涵:各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2‎ ‎)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可运用排除法去除本身说法错误的及无关的选项。 ‎ 1. 假如你有 880 万元存款,却身染重病、来日无多,剩下的时光你会怎么度过?弥补遗憾?及时行乐?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选择。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7 岁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选择将880 万元积蓄全部捐出,无偿献给教育事业,作为“最后的贡献”。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把献身人民事业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③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④要在社会提供的条件中实现人生价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不合题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卢永根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财富。 ②③符合题意,中科院院上卢永根选择将积蓄全部捐献给教育事业,作为“最后的贡献”,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贡献,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因此应把献身人民事业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④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社会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故选:C。 本题考查: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央宣传部 3 月 29 日,向全社会发布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感人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古浪县。昔日这里风沙肆虐,侵蚀周围村庄和农田,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为保护家园,上世纪 80 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 6 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以联产承包形式组建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 万亩流沙。38 ‎ 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科学治沙、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至今完成治沙造林 21.7 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 万亩,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此过程中,第一代治沙人的探索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方法,完成了 7.5 亩的治沙目标,第二代治沙人探索出了“治沙先治窝,再治坡,后治梁”的新方法,并且开始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管理。第三代治沙人开始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新模式、新技术,尝试走市场化治沙之路,加快沙产业培育,探索“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新路子,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枸杞、红枣,发展经济林,帮助从山区下来的移民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结合材料,分析八步沙林场三代治沙人在实现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铸就一道无比坚实的生态屏障的过程中,是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行以“弘扬“六老汉”治沙造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班会现场写两条标语。(要求:每条 30 个字以内,朗朗上口,主题鲜明。‎ ‎【答案】【小题1】(1) ①能动的认识世界。发挥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提出治沙目标,发挥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能动地认识治沙的规律、创新治沙方法。 ②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他们把治沙方案落实到行动中,体现了树立正确的意识,重视精神的力量,他们做到了做到矢志不渝、拼搏奉献。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根据当地的实际探索改进治沙方法和尝试走市场化治沙路子体现了这一点。 ④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在过程中治沙方法的改进以及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体现了既尊重了环境保护的规律,又尊重了经济规律。 (2) 答案示例:学习“六老汉”治沙造林精神,努力建设山川秀美中华;六老汉、三代人、愚公移山 人进沙退,中学生、新一代、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小题2】‎ ‎【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八步沙林场三代治沙人在实现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铸就一道无比坚实的生态屏障的过程中,是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属于措施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材料中“三代治沙人提出目标,沿着目标努力”,这体现了发挥意识活动的目的性;材料中“他们把治沙方案落实到行动中”,这体现了意识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材料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探索改进治沙方法和尝试走市场化治沙路子”,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材料中“在过程中三代人制定不同的治沙方案”,这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2)本题要求为“弘扬“六老汉”治沙造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班会现场写两条标语,属于开放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把握主题:弘扬“六老汉”治沙造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学习“六老汉”治沙造林精神,努力建设山川秀美中华;六老汉、三代人、愚公移山人进沙退,中学生、新一代、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1)本题类型哲学措施类,偏重于如何做,方法论层面,强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创新运用能力的考查,即对学科思想方法领悟和掌握程度的考查。本题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结合材料去说明。 ‎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探究性,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八年抗战”的说法在日常宣传及诸多影视剧中由来已久,“十四年抗战”这一说法也在建国初就出现并长期存在。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支绍增表示,只说八年抗战,会把中共领导的东北抗联抗日排除在外,将民众自发抗战,排除在外,也将抗战中涌现出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英雄人物排除在外。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也表示,“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东北军民对抗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可见,教育部要求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和事实依据,是对历史的尊重。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评析“针对‘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争议,有人认为此次修改是对‘八年抗战’的否定”。‎ ‎【答案】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每个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水平存在差异,加上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复杂多样的,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所以,对抗战历史的认识长期以来有着不同的声音。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对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我们要不断纠正对历史的看法,这种修改达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将“八年抗战”修改为“十四年抗战”,强调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是实践中对真理的深化和发展,而不是对“八年抗战”的否定。‎ ‎【解析】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评析“针对‘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争议,有人认为此次修改是对‘八年抗战’的否定”。该题知识界定明确“追求真理的知识”,涉及的知识要素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具有主体差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题型属于评析类试题。运用这些知识要点,对接“‘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争议”话题,进行评析。说明错因,同时指出正确做法。 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追求真理的知识体系还是比较明晰的。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如果观点有对有错,就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要指出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也要指出错误的观点是什么,也要说明理由。因此这类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评析时问题很多,有人只评不析,有人只析不评。因此一定要规范格式,平时要多加练习相关试题。答题时要做到分层次书写。 ‎ 2. ‎2007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强调,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新时期的扶贫开发,不同以往的“大水漫灌”,要改变粗放扶贫,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实现精准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因人因地施策,对症下药;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激发党员积极性,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 ‎【答案】‎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要求我们着力解决主要矛盾。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抓住主要矛盾。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激发党员积极性,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或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既对立又统一,扶贫开发要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实惠,生态建设促进扶贫开发的顺利进行。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扶贫开发要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实施精准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因人因地施政,对症下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本题题目类型措施类主观题,答题范围生活与哲学,知识限定: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要求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就是指矛盾的观点。通读材料后,根据材料中“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激发党员积极性,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可知,涉及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要求我们着力解决主要矛盾;根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可知,涉及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或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根据“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实现精准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因人因地施策,对症下药”可知,涉及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作答,知识限定明确,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即矛盾的观点在教材中的第三单元第九课,体系是比较明晰和集中的,但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对立统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等。因此这类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要能根据题目的设问及材料内容作出更精确的考点定位,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相关知识结构,并能够紧扣题目指向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本题中,并分成要点写出。 ‎ 1. 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    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 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 10%的税率降至 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这次减税,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并考虑财政可持续,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税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抉择。 结合材料和所学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分析当前对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 ‎【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对小微企业和制造业实施税收优惠是符合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的,税收优惠可降低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②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次减税,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支持稳增长。 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实施税收优惠是完善税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体现。‎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分析当前对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属于原因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社会历史观的知识。首先,学生要思考社会历史观的主要原理有哪些。其次,审读材料,依据材料信息确定答题要素,材料中“这次减税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税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抉择”,这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材料中“这次减税,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这说明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施税收优惠是完善税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这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这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该题首先要提炼出材料信息所要表达的观点,从材料中找答案,做到理论观点与材料信息有机对接,多角度分层次书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概括提炼观点,描述阐释事理的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答案组织时从原因、意义角度组织。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