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适应性考试高二政治试卷 命题人:韩贤春2019.10.29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环顾我们身边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不断翻新的网络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事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A. 2019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B. 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700喷气客机圆满完成航线运行 C. 我市成功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素质教育成果展 D. 2018 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达2135亿 【答案】C 【解析】 【详解】A:十三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这属于政治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我国自主研发的客机完成航线运行,这属于经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我市成功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素质教育成果展,这属于文化活动,是文化现象,故C选项正确。 D:双十一交易额达2135亿元,这属于经济现象,不属于文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2019年6月11日,四川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并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这是因为( ) A. 我国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推进家庭美德建设 B.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C. 透过传统古村落,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D.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我国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推进家庭美德建设,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A不合题意。 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四川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并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这是因为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符合题意。 C:透过传统古村落,我们可以领略传统乡村文化的韵味,而不是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C说法错误。 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3.201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俄罗斯建交70周年纪念币,该纪念币图案精选两国代表性建筑,通过精湛、精美的设计庆祝两国关系走过极不平凡的历程。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 ②精神产品凝结在文化载体之中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④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相关知识。中国——俄罗斯建交70周年纪念币图案精选两国代表性建筑,通过精湛、精美的设计庆祝两国关系走过极不平凡的历程。这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①③正确;精神产品凝结在物质载体之中,②说法错误,排除;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4.2018年5月14日,为期5天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落下帷幕。文博会自2004年举办以来,历届累计总成交额超过1.5万亿元,出口成交额累计超过1300亿元。文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综合国力的关系的相关知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自2004年举办以来,历届累计总成交额超过1.5万亿元,出口成交额累计超过1 300亿元。文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①④正确;材料未体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和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相关内容,②③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 5.2019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听取意见和建议。指出,文艺创作要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这是因为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中国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文艺创作要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是因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本题②④正确;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①把文化的作用夸大,排除;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排除;本题选A。 6.“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2019年5月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在发言中强调,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在这次活动中思想政治上受到洗礼,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放在突出位置。从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角度来看,我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理由是 A. 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力量,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B. 理想信念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的目标确定和行为选择 C. 理想信念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决定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 理想信念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大意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B:从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角度来看,我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理由是理想信念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的目标确定和行为选择,B符合题意。 A:对理想信念要具体分析,崇高的理想信念能促进社会的发展,A说法错误。 C:理想信念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但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该说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他的理念信念,C说法错误。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人们心中闪亮。 7.2019年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学校思想政治课放在突出位置是因为 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理想信念导向人生选择,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④思政课建设必须立足课堂教育,守正创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学校思想政治课放在突出位置是因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③说法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④不合题意,思政课建设必须立足课堂教育,守正创新,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故选A。 8.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中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这说明 ①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 ②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 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这说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②④符合题意。 ①:通过学生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不是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①错误。 ③:本题强调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未体现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排除③。 故本题选D。 9.2019年1月8日,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共同推出纪录片《唤醒时间的技艺》。该片纪录了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的钟表保护修复专家携手修复六件故宫院藏钟表文物的合作历程,是双方共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里程碑的重要见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 ②③: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②③符合题意。 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遗产保护 (1)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3)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0.香港邮政将于2019年10月1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套4枚纪念邮票。这套邮票以象征团结、吉祥、和谐的中国结作为设计亮点,构图精巧细致,寓意70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科技及环境各方面取得的卓越发展与成就,这套邮票 ①在设计中引入中国结元素,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贯通 ②新颖独特的设计说明设计者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说明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在传承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 ④展示了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这套邮票以象征团结、吉祥、和谐的中国结作为设计亮点,构图精巧细致,寓意70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科技及环境各方面取得的卓越发展与成就,说明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在传承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在设计中引入中国结元素,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贯通,①③项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项说法错误;④项是对材料的重复,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文化传承与创新: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11.甲骨文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它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陈楠把甲骨文开发”成表情包,成为年轻人微信中的“斗图”法宝,这一做法 ①借助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的途径来传递中国符号 ②积极利用当今现代化手段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 ④激活人们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甲骨文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将甲骨文“开发”成表情包,成为年轻人微信中的“斗图”法宝,可见,这一做法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有利于激活人们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③④正确。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①错误。 ②:这一做法并没有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2.“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我国古代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今天治国理政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说明 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治国理政思想的来源 ③中国传统思想对当代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 ④中国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我国古代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今天治国理政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表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也说明中国传统思想对当代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①③符合题意。 ②:社会实践是现代治国理政思想的来源,②说法错误。 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3.下面是三个不同时期,三段家国情怀,分别代表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块”。(诸葛亮) “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 “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体现的家国情怀)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之“古”,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为中国文化之“今”,“今”里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②中国文化之“今”与中国文化之“古”,其风貌、其内容、其主流思想、其时代精神是相同的。 ③由“古”而“今”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而不能违背这个历史的逻辑,去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甚至由“今”返“古”。 ④传统文化继承可以进行“独善其身”的“自改革”,在自身范围内的改进、完善和演变,而不是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密切相关联的文化再创造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材料中反映了三个不同时期,三段家国情怀,分别代表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虽不尽相同,但存在密切联系,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之“古”,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为中国文化之“今”,“今”里包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以由“古”而“今”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而不能违背这个历史的逻辑,去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甚至由“今”返“古”。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中国文化之“今”与中国文化之“古”,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基本特征,但其风貌、其内容、其主流思想、其时代精神是不完全相同的,②说法错误。 ④:对传统文化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密切相关联的文化再创造,④说法错误。 正确选项为C。 【点睛】文化传承与创新: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14.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在的歌词中。如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的“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中的“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A.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作品的创新 B. 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C. 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D. 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答案】A 【解析】 【详解】现在的歌词创作从三千年的诗里汲取营养,并进行创新,体现了A。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西方文化。C表述错误,现代实践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D表述错误,不是古今整合,而是立足于实践,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故选A。 15.好评如潮的原创花鼓戏《茶树岭》,反映了新农村生活的变化,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通俗易懂,语言风趣,还采用了地方曲艺中的“渔鼓”“碟子”“莲湘”等民间文艺形式。该节目的成功在于( ) A. 发挥了大众传媒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B. 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实现内容和形式创新 C. 立足社会实践融汇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质 D. 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文化传播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A:教育具有文化创造的功能,A错误。 B:反映了新农村生活的变化,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通俗易懂,语言风趣,还采用了地方曲艺中的“渔鼓”“碟子”莲湘”等民间文艺形式。说明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实现内容和形式创新,B正确。 C:材料所述没有涉及“融汇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质”,C不符合题意。 D:材料所述没有涉及“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文化传播发展”,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二者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②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6.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大型多媒体交响乐《良渚》由交响乐、人声无歌词吟唱、多媒体3D影像等多种手段综合而成,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多样的作曲与配器技法,描绘了良渚先民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形态,让中外宾客知道了遥远的东方、伟大的中国有一个古老神秘的良渚古国,领略了古老的中国文化。材料体现了 A.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必然要求 C.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 D.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错误;材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作用(弘扬了传统文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但未体现文化创新的原因(社会实践发展所推动),B不选;从“古老”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神秘”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入选;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就是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前者指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后者指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材料未体现这一点,D不选。故本题答案为C。 17.电视剧《都挺好》播出后,引发观众共鸣,取得良好社会口碑。它是从子女教育、原生家庭矛盾、赡养老人等入手,全方位的演绎了现代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主要表明( ) A. 优秀作品能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 B.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 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D. 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答案】C 【解析】 【详解】A:优秀作品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A错误。 B:材料不能表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不符合题意。 C:电视剧《都挺好》播出后,引发观众共鸣,取得良好社会口碑。它是从子女教育、原生家庭矛盾、赡养老人等入手,全方位的演绎了现代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主要表明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C符合题意。 D:材料不能表明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8.近年来,全球品牌应用“中国元素”之风愈演愈烈。路易威登、香奈儿等许多品牌设计师频频在织锦刺绣、写意泼墨、云龙图腾、青花瓷等中国文化元素中需求灵感,各种典型的中国人物或动物形象如花木兰、功夫熊猫,被运用到好莱坞电影中……这给我国企业品牌设计的文化启示是( ) ①积极吸纳他国文化元素,调适企业品牌设计审美取向 ②尊重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消除我国与他国文化差异 ③理解、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加以创新应用 ④强化文化交流,以他国文化元素为品牌设计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路易威登、香奈儿等许多品牌设计师频频在织锦刺绣、写意泼墨、云龙图腾、青花瓷等中国文化元素中需求灵感,各种典型的中国人物或动物形象如花木兰、功夫熊猫,被运用到好莱坞电影中…”的做法既使我们认识到学习借鉴他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性,①入选;又使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今天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应该理解、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加以创新应用,③入选;②说法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不能消除我国与他国文化差异;④说法错误,应该是以本国文化元素为品牌设计的基础。故本题答案为B。 19.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经受住无数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薪火相传,与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爱国主义是 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动员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③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制高点 ④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爱国主义是动员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②④项符合题意;中华传统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①项说法错误;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并不是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制高点,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0.绿意盎然的长江两岸、稻浪滚滚的建三江万亩大地号、生机勃勃的深圳前海、活力四射的上海张江、飞架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新时代的奋斗者在不断奔跑中创造着美好生活,为梦想写下现实注脚。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是其桥梁;目标不会自动抵达,奔跑才有远方。奋斗才有未来,这是因为奋斗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的生动体现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③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的力量 ④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④:新时代的奋斗者在不断奔跑中创造着美好生活,为梦想写下现实注脚。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是其桥梁;目标不会自动抵达,奔跑才有远方。奋斗才有未来,这是因为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的生动体现、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①④符合题意。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②说法错误。 ③: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中华民族精神 ①伟大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包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②伟大梦想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构件”并承载着独特的使命,是伟大创造精神的前行航标,是伟大奋斗精神的目标取向,是伟大团结精神的价值支撑,具有极其深刻的意蕴。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持续的创造、奋斗、团结,伟大创造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内生动力,伟大奋斗是实现伟大梦想的现实基础,伟大团结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力量支撑。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1.无论长征精神、红船精神,还是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亦或是女排精神、改革开放精神革命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代中国人奋勇前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引领和支撑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凸显了革命文化 ①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不断丰富 ②具有创新性,精神创新决定了社会发展历程 ③具有革命性,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 ④具有民族性,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②选项错误,该观点过于夸大了精神创新的作用。④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革命文化的民族性。革命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前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引领和支撑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凸显了革命文化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不断丰富;具有革命性,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①③入选。选A。 22.“颜色革命”给相关国家,国际地缘战略格局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西方文化的入侵在“颜色革命”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抵御西方“颜色革命”需要我们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 ②坚持“以我为主”,抵制西方文化在我国境内传播 ③加强中华文化对外输出,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发挥“主心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针对材料中西方文化渗透,要抵御西方“颜色革命”,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①符合题意;要抵御西方“颜色革命”,必须发挥“主心骨”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④符合题意;“抵制西方文化在我国境内传播”的说法错误,我们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②表述错误;材料主旨是要抵御文化渗透,而不是要加强中华文化对外输出,③不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 【点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 23.走在时代前列需要弘扬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下列对红船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 ①勇立潮头,引领时代潮流的精神旗帜 ②历久弥新,是对民族精神的最高概括 ③植根群众,永葆党性纯洁的精神基石 ④凝聚力量,扎牢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走在时代前列需要弘扬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表明红船精神是勇立潮头,引领时代潮流的精神旗帜; ②说法错误,最高概括的说法夸大了“红船精神”的作用; ③符合题意,“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体现了“红船精神”是植根群众,永葆党性纯洁的精神基石; ④不合题意,“红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年代的突出表现,不属于道德基础。 故选:A。 【点睛】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重要性:A.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B.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 C.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4.2019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6周年纪念日”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某学校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 ①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 ③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④是进行雷锋精神传播的主要手段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实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表现,一方面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②入选;另一方面它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①入选。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③不选;这一活动是进行雷锋精神传播的重要途径、不是主要手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④不选。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本题难点剖析: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 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传播的手段 内涵 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 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 侧重点 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 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具体形式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 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形态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本卷共4小题,共52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在本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25.中国(贵州)2019首届苗族春晚将于2019年1月19日晚在白云区贵州非遗大剧院举行。苗族春晚节目将以“富起来的苗家人笑起来”为主线,将贵州苗族千百年来的非遗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舞蹈、原生态苗族古歌情歌、乐器、手工艺、蜡染刺绣、服装银饰,利用改革开放40周年来在全国有影响、获大奖的优秀节目,按照“老瓶装新酒”“新瓶装老酒”的手法整合、提炼、包装。通过挖掘苗族5000年优秀的传统文化及非遗文化,打造“多彩贵州、最美苗乡”的靓丽名片和文化品牌,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旅客来感受苗族文化。 结合文化与生活知识,说说首届苗族春晚的举行有何文化意义? 【答案】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苗族文化的展示吸引旅客的到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②文化影响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苗族文化的展示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影响着人们,使人们得到文化的熏陶。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重要因素,苗族文化的展现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可以塑造人生。可以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感受苗族文化的熏陶,可以提升人们精神境界。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首届苗族春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文化与生活知识,说说首届苗族春晚的举行有何文化意义。本题知识范围是文化与生活,属于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主要包括文化的特点和文化的作用。题型设置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分析“意义类”主观题,要掌握该题型解题方法。该题型审题的难度小,但具体答题过程要用到什么知识,或者要从什么角度来分析意义,要求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在一个设问中往往蕴含着多个切入点,需要全面考虑,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解答本题,需要把苗族春晚与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可以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解答“意义类”主观题时,要从四个方面找到切入点。(1)根据设问主体分析其意义。(2)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意义。(3)确定范围分析其意义。包括知识范围、主体范围、区域范围等。(4)回归教材分析其意义。把设问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寻找意义。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加快文物数字化建设,创新“让文物活起来”的多样模式,国家文物局与百度公司共同启动“用科枝传承文明:AI博物馆计划”,构建中华五千年文明智慧网络传播矩阵,加深公众对中华文明成果的了解与认同。以著名的兵马俑为例,只要用百度APP对它拍个照,图像识别、AR技术就能让兵马俑“活”起米,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材料二 面向未来,博物馆如何做得更好?在“博物馆与美好生活”论坛上,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博物馆收藏,展示不能局限于本国家和民族,而应该有世界的眼光,让观众通过参观学习了解世界不同的多元文明。当然,这一切要建立在尊重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守住人类良知的底线。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科技在传承文明中的作用。 (2)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中葛剑雄教授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1)①科技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数字科技提供了加快文物数字化的手段和方式,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③让“文物活起来”与数字创意深度结合,使文物可以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④发展数字科技,有利于加深公众对中华文明成果的了解与认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博物馆收藏、展示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文化的有益成果。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博物馆收藏、展示应该有世界的眼光,让观众通过参观学习了解世界不同的多元文明。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在尊重其他文化的基础上,理解个性,共同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加快文物数字化建设、用科技传承文明以及博物馆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背景话题,从文化生活影响发展的因素、文化传播的手段、意义和文化多样性等角度,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材料中强调加快文物数字化建设就是为了促进文化的发展,说明科技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材料中强调国家用科技传承文明,说明数字科技提供了加快文物数字化的手段和方式,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材料中强调创新“让文物活起来”的多样模式,说明通过数字科技,使文物可以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材料中强调构建中华五千年文明智慧网络传播矩阵,加深公众对中华文明成果的了解与认同,说明发展数字科技,有利于加深公众对中华文明成果的了解与认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材料中博物馆收藏,展示不能局限于本国家和民族,强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进一步强调博物馆收藏、展示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文化的有益成果; 材料中应该有世界的眼光,让观众通过参观学习了解世界不同的多元文明,强调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材料中这一切要建立在尊重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守住人类良知的底线,强调要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点睛】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为什么:世界各民族间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的社会实践决定了文化是世界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文化是民族的。因此,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征、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材料二 广东省惠州市主动适应文化建设新常态,积极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路,把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决避免大拆大建。在惠州水东街(始建于北宋年间)改造过程中,坚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坚持“传统中式为主,近代西洋式为辅”为设计原则。改造后的水东街将突出岭南文化特色,恢复古城风貌,更好地将惠州古城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新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惠州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创新的。 【答案】(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旧城改造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建设有历史记忆有厚重文化底蕴的新城镇;②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要立足实践,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既要注重在新城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因素,又要结合时代特征推陈出新;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发展有历史记忆、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2)①立足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同时,注入时代精神。改造后的水东街更好地将惠州古城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借鉴他人优秀文化成果,提高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新水东街的设计借鉴了部分西洋风格;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设计原则、古城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正确地把握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解析】 【分析】 本题材料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广东省惠州市主动适应文化建设新常态,积极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路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1)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新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本题需要考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材料的具体的做法有机统一起来。故本题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文化遗产的地位、文化多样性以及传统文化的特点等角度进行展开表述即可。 (2)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惠州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创新的。解答本题需要考生首先对材料进行充分解读,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充分发散思维从多角度进行答案的组织即可。例如,材料中,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考生可以从立足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改造后的水东街更好地将惠州古城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考生可以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角度进行分析等。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深入赣南老区考察调研。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习近平亲切会见了于都县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他动情地说,这里是中央苏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了,千万不能忘了过去。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们的父老乡亲们。 材料二习近平高度凝练地总结了长征精神五个方面的深刻内涵:“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今天,我们仍然要弘扬长征精神。 (1)请结合材料,谈谈弘扬长征精神的文化价值。 (2)班级召开“长征赞歌”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弘扬长征精神列出三条发言要点。 【答案】(1)文化价值: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促进作用,增强综合国力。 ②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③长征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独特性,学习其他文化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长征精神要求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在文化创作中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⑤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⑥长征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2)个人角度:从观念上和行动上两个层次作答。弘扬长征精神,牢记为国为民;学习科学知识,实干报效祖国;立足学习,重在实践,贵在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国家角度:发挥“主心骨”的核心作用;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精华;充分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还有学校角度,答案开放,言之有理符合长征精神即可,要做到有理有据,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解析】 【分析】 (1)解答意义类主观题有以下对策: 对策一: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 对策二: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 对策三:回归教材分析意义。即把试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对题中的材料和设问作出分析,把材料观点与课本知识一一对照,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对策四: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即要注意结合材料,根据教材中的观点谈解决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 对策五:要遵循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原则。体现由小到大原则。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探究性,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弘扬长征精神的文化价值,属于意义类主观题。根据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生活的知识,没有明确的知识范围指向,这就需要学生从材料的关键信息点入手,依据材料中“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可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角度分析;依据材料中“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可从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角度分析依据材料中“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可从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独特性,学习其他文化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角度分析;依据材料中“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可从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从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角度分析;依据材料中“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可从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在文化创作中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角度分析。 (2)本题要求在班级召开“长征赞歌”主题班会时,就如何弘扬长征精神列出两条发言要点,属于开放类试题,答案不唯一,可结合教材中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从个人角度和国家角度加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1、正确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 (1)从本质上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但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从性质上看: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崇高与庸俗、健康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的、崇高的、健康的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庸俗的、腐朽的文化,则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阻碍社会的发展。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有利于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