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高二政治期中测试卷(等级性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少人放松了自己的世界观教育。近年来,有众多贪官污吏被纪委调查,同时也有多名娱乐圈名人因涉毒而被刑拘。上述现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要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人生 B. 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对人产生消极影响 C. 要认识到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D. 任何人都应把自己的世界观上升为哲学 【答案】A 【解析】 【详解】A:材料中的现象从哲学上启示我们,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要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否则就会走向邪路,A符合题意。 B: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错误的世界观对人产生消极影响,B说法错误。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C说法错误。 D:材料强调世界观对我们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有重要指导作用,任何人都应把自己的世界观上升为哲学既没这个必要,也没这个可能,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当下,倡导绿色消费,切准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的根本认识至关重要。思想是人的“总开关”,指挥着人们的消费行为。这表明( ) ①世界观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一种哲学体系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思想观念作为物质力量影响人们的选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思想是人的“总开关”,指挥着人们的消费行为。这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因此倡导绿色消费对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的根本认识至关重要,②③符合题意。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并不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一种哲学体系,①说法错误。 ④:思想观念作为精神力量影响人们的选择,思想观念并非物质力量,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高分2号”卫星是我国目前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的光学对地观测卫星,将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交通服务、林业调查与监测等领域“一展身手”,并将用分辨率精确到1米、最大限度满足用户要求的“黄金尺度”,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这佐证了 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②不可知论者是不存在的 ③世界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④物质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符合题意,“高分二号”卫星将用分辨率精确到1米、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的“黄金尺度”,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表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物质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②说法错误,不可知论者是存在的,因而才会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③不合题意,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的观点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材料没有涉及。 故选:D。 【点睛】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绝大多数哲学家都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也有一些哲学家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则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 4.“我们如何才能了解世界呢?看?听?想?那不过是视觉、听觉和大脑中的化学反应。这些完全有可能是假的。你永远也没办法确信眼前的是否真实,不过是凭经验猜测而已。”这种观点( ) ①认为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②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③否认了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我们如何才能了解世界呢?看?听?想?那不过是视觉、听觉和大脑中的化学反应。这些完全有可能是假的。你永远也没办法确信眼前的是否真实,不过是凭经验猜测而已。”这种观点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否认了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观点认为世界是不能正确认识的,①错误。 ④:材料观点是不可知论,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④错误。 故本题选C。 5.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答案】C 【解析】 【详解】C:根据题意,题中朱熹的观念“理” 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是主观唯心主义,朱陆之争实质上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故C入选。 A:题中没有涉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B:题中朱熹和陆九渊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没有唯物主义,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题中朱熹与陆九渊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观点,没有唯物主义观点,不存在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6. “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绿色”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是在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说明五大发展理念 ①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②是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终极真理 ③直接推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④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正确,题目中,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是在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说明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②错误,选项“是终极真理”的表述错误; ③错误,选项“直接推动”的表述不恰当; 故选C。 【点睛】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们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7.截止2018年5月底,全国共有10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7%。有评论指出,最低工资上调应当谨慎,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当地生活水平和企业税负及盈利能力等诸多情况。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上调最低工资需要综合考虑当地诸多情况”是因为( ) A.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D.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客观规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说法正确但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 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不是本题的原因,B不合题意。 C: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上调最低工资需要综合考虑当地诸多情况”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C符合题意。 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客观规律,这不是综合考虑诸多情况的原因,排除D。 故本题选C。 8.由于过度放牧、毁林垦荒等人为因素,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面积迅速扩大。据统计,近20年来,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的次数呈增加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环境质量。这说明( ) A.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B. 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 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 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受惩罚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A错误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B错误。 C: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排除。 D:由于过度放牧、毁林垦荒等人为因素,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面积迅速扩大。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的次数呈增加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环境质量。这说明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受惩罚,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9.俗话说“眼见为实”,但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错误的判断和感知,使得“眼见不一定为实”。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因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参照形成错误的判断和感知,使得“眼见不一定为实”。这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②③项符合题意;①④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C。 【点睛】自觉选择性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观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主动创造性是指意识除了反映客观世界的现象等,还能自己创造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 10.于丹教授在“构建心灵”的讲座中强调,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和谐,而人自身的和谐关键是心灵的和谐。这说明(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③④: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和谐,而人自身的和谐关键是心灵的和谐。这说明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③④符合题意。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是强调意识的内容,①不合题意。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是意识的产生,②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京剧中用虚拟手法以鞭当马,并运用许多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骑马的情景。京剧的表现手法说明(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③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④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京剧中用虚拟手法以鞭当马,并运用许多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骑马的情景。京剧的表现手法说明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②④符合题意。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不一定是如实反映,①错误。 ③: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意识的产生,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③。 故本题选C。 【点睛】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与客观事物会完全一致,客观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意识能反映出来,恰恰说明了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不是照镜子式的机械反映。 12.当前房地产行业去库存的速度放缓,库存也在一路走高:为此中央提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这体现了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物质与意识密不可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正确,当前房地产行业去库存的速度放缓,库存也在一路走高。针对这一实际,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来化解房地产库存,这说明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 ③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体现的是从实际出发、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错误,物质不依赖于意识,可以脱离意识独立存在; 故选:A。 【点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除了三点具体要求外,还必须从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实际出发,必须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13.从苏东坡的“把酒问月”到今天的“嫦娥探月”,以及未来中国的“载人登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千年之前,人们只能望月惆怅,今天千年梦想成为现实。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 ) A. 客观物质性 B. 能动性 C. 社会历史性 D. 目的计划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客观物质性是指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材料没有体现客观物质性,A不合题意。 B:主观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B不合题意。 C:千年之前,人们只能望月惆怅,今天千年梦想成为现实。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不相同,C符合题意。 D:材料没有体现实践的目的计划性,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4.爱因斯坦曾说:“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对此句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类无法真正掌握真理 ②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④提醒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③④:爱因斯坦曾说:“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这说明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③④符合题意。 ①:人类能够真正掌握真理,①错误。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②错误。 故本题选C。 15.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①主客观条件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恩格斯认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说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①项正确;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认识虽然有局限性,但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是可以认识和发现真理,②项错误;真理与谬误作为一对矛盾,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但这并等于说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③项错误;认识对象是无限变体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④项正确;正确选项为B。 【点睛】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16.还未入园、仍穿着尿不湿的小宝宝,居然也被家长送进了英语培洲班参加试听课。专家表示:这种“超前教育”违背了来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属于揠苗助长。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闻表”。上述论断启示我们 ①联系是多样的,必须坚持具体条件下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 ②联系是客观的,必须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③必须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从局部把握事物的规律 ④联系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会带来主观随意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超前教育”违背了来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所以应该具体分析学习的条件,尊重规律,启示我们联系是多样的,必须坚持具体条件下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 ②符合题意,规律性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必须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③表述错误,材料不涉及综合的思维方式,应该从整体把握,而不是从局部把握; ④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建立新联系,不会带来主观随意性。 故选:A。 17.下图漫画我国一些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却以“拒绝新闻采访”为解决之策。从哲学上看,这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下列关于联系的客观性表述正确的( ) ①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人化”特点,受人的意识控制 ④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②符合题意。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③错误。 ④: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既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承认人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18.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具体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明确指出: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的变化,我们更需要冷静地看大局、明大势,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③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中“具体分析研究2018 年经济工作明确指出”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材料“我们更需要冷静地看大局、明大势,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②错误,实践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错误,我们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认识方法; 故选:B。 19.博鳌机场于3月8日上午,联合各驻场单位组织开展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服务保障全要素综合演练,从服务流程、安全保障、设备设施、环境卫生、景观绿化等各个环节开展综合大检查,确保全体员工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强措施和最佳状态全力投入工作。本次联动演练启示我们要 ①通过实践创造人为事物的联系,防止其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②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搞好关键部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功能具有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的知识。“保障全要素综合演练”说明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③适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错误;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才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C。 20.在2017年黔南州“两会”期间,有同学收集到一些重点句子,其中最能体现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①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以交通水利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②百姓的幸福生活和环境的生态美是有很大的联系 ③黔南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④建州60年来实践的累累硕果,这是敢于创新的生动诠释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辩证法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因此: ①不符合题意,该项体现的是矛盾观,抓主要矛盾,故与题意要求不符; ②符合题意,该项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故与题意一致; ③符合题意,该项体现了发展观,故与题意一致; ④不符合题意,该项体现了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故与题意要求不符; 故选:B。 21.在一个荷花池中,第一天开放的荷花只是很少一部分,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假设三十天荷花会开满整个池塘,而前二十九天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相当于前二十九天的总和!“荷花定律”告诉我们 A. 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B. 果断抓住时机才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 量变的积累总是一种缓慢发展的漫长过程 D. 只有一定的量变积累才会达到最后的质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与“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无关。 B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与“果断抓住时机才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无关。 C错误,“量变的积累总是一种缓慢发展的漫长过程”,说法绝对。 D正确,前二十九天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相当于前二十九天的总和。说明只有一定的量变积累才会达到最后的质变。 故选:D。 【点睛】正确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只有质变,才完成了量变,才肯定和巩固了量变所获得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产生新质的事物;只有质变才能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但并不是说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产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22.某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了“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的课题,确定了研究方法、步骤及时间进度,并对研究内容做了详细分工:小组成员将分别对老人、儿童、孕妇、户外工作者四类特殊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同学们主要坚持了( ) 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 ②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③系统和要素的辩证统一 ④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反映的研究性学习这一过程中,同学们主要坚持了系统和要素的辩证统一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③④项符合题意;①②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D。 【点睛】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23."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是() A. 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 B.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C. 要善于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D. 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一说法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B项符合题意;题目不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道理,A项与题意不符;题目强调抓主要矛盾,C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要坚持重点,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 24.业内人士认为,把塑料与环保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塑料包装不但价格便宜,而且具有材料质轻、透明、强度大、防水、防油等特性;在回收利用上,再生塑料比再生纸的能耗要低30%。因此,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建立良好的回收机制,做好塑料回收工作。这表明( ) A. 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B. 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 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 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A错误。 B.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B错误。 C: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建立良好的回收机制,做好塑料回收工作。这表明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符合题意。 D: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5.近来,“马兜铃致癌”事件让中药有毒的说法再次在网上流传。其实,中药有毒无毒,关键是能否对症治疗。只要对症治疗,有毒的药也安全,不对症治疗,无毒的药也有害。这表明(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中药有毒无毒,关键是能否对症治疗。只要对症治疗,有毒的药也安全,不对症治疗,无毒的药也有害。这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①③符合题意。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②错误。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6.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科技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 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在新事物中保留着旧事物的积极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创新的作用,没有涉及“扬弃”; ②③符合题意,题目中强调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因为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不合题意,题目强调的是创新在发展方面的作用,与联系的环节无关。 故选:C。 27.近年来,中国高铁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人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处在联系之中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要勇于创新,敢于推翻一切重来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根据题意,“中国高铁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处在联系之中,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说法错误,错在“推翻一切重来”; ④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故选:A。 28.丰子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大师,他将西方绘画技巧与中国传统艺术修养融为一体,兼受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漫画艺术风格。从效仿到创新,丰子恺走出一条漫画创作的成功之路。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创新要敢于破除传统的思想观念 ②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④创新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创新要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而不是破除传统的思想观念; ②③符合题意,“从效仿到创新,丰子恺走出一条漫画创作的成功之路”,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④说法错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错误的。 故选:B。 【点睛】正确认识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当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就被肯定。当否定方面上升为支配地位时,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因此辩证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通过事物的内在的矛盾而进行的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身的发展。 (2)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即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事物就不会发展和前进。 (3)辩证否定是联系环节,即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的环节联系起来,新事物是从旧事物中生长出来的,并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内容,是事物发展中连续与非连续的对立统一。 29.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善于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①②符合题意。 ③: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尊重联系的多样性,但不是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③错误。 ④: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0.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这启示我们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这启示我们重视量的积累,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体现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②不合题意。 ④:本题不是强调整体的重要性,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40分) 31. 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动在财富分享方面的反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达到惠及更多百姓的目的,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果层次来把握,需要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加大“三农”投资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实施一系列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领域的“顶层设计”。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用勇气和智慧神话分配制度改革”的依据。 【答案】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设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案,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收入分配改革问题,体现了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②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或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采取相关措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中收入差距等突出问题,说明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每个小点5分) 【解析】 【分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依据。表面上是依据类试题,实际属于原因类试题,知识范围是“意识的作用”,因此,可以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等角度,再联系材料中“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信息进行分析论证,分析指出这样做的依据。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用勇气和智慧神话分配制度改革”的依据,属于依据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意识作用,因此考生可以从意识活动的特点的角度进行说明;其次可以从人能动认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角度或者意识的反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点睛】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 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32.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强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因此,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阅读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 【答案】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个人和国家也是紧密相联的。②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积极完善自我,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复兴的讲话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求我们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完善自我,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等角度进行回答。 3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农村改革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创造条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对中央工作部署,要准确领会政策要点和要领,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不能一味地照搬,更不能随意解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推动农村改革的发展? 【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协调好农村改革和农民权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中央工作部署,要准确领会政策要点和要领,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不能一味地照搬。 ③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农村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还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推动农村改革的发展,本题为措施类试题。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学生分析材料,然后调动课本相关知识回答。具体可从矛盾具有普遍性、主次矛盾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角度结合材料回答。 【详解】此题以我国农村改革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推动农村改革的发展?”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矛盾的观点”的知识,属于中观考查。其次要注意从哲学角度回答措施类试题要着重分析其方法论要求。然后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分别从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2.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6 )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