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周测九文化与生活(提升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周测九文化与生活(提升版)

周测九 文化与生活(提升版)‎ 创新探究卷—稳准巧 得高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的《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辉映交融,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艺术的一种自然表现形式 ②《庐山图》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③《庐山图》是自然美在文化上的反映 ④《庐山图》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故①表述错误;《庐山图》体现的是独特的自然文化,并不是地域文化,②表述错误;《庐山图》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说明《庐山图》是自然美在文化上的反映,而就《庐山图》这幅画而言,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③④符合题意。‎ ‎2.“以德服人”“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古人的这些信条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  )‎ ‎①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反对文化霸权主义,警惕文化渗透 ③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生产力 ④加快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古人的这些信条充分看到文化对国家综合国力的作用,故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时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警惕文化渗透,①②入选。③强调发展文化产业,④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均与题意不符。‎ ‎3.有人说,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就要看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博物馆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历史积累和对待传统的态度,图书馆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美术馆展示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品位。若“三馆”人流不断,则可以肯定该国的文化水准不会低。这反映了(  )‎ ‎①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②精神产品和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水平与物质水平同步发展 ④文化场馆是这个国家人民的精神家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作用。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三馆”人流不断,则可以肯定该国的文化水准不会低,说明发展文化事业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①正确;博物馆展示了一国对待传统的态度,图书馆展示了精神追求,美术馆展示了文化品位,都说明精神产品和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正确;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物质水平提高并不是完全同步的,③错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④错误。‎ ‎4.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而在文化资源的市场配置上,必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  )‎ A.文化包含了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B.市场对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 答案:A 解析:市场不能决定文化资源配置是因为文化本身包含了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不能让市场对这部分发挥决定性作用,A正确。市场对文化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且材料并没有强调市场的积极作用,B排除。C与设问不构成因果关系。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D说法错误。‎ ‎5.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每逢中秋佳节,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挂彩,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举家登上楼台,摆上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共同赏月叙谈,祝福远方的家人。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团圆经济”。这表明 (  )‎ A.经济发展依赖于丰富的文化活动 B.节日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C.节日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D.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突出地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中秋佳节,人们会摆上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共同赏月叙谈,这说明节日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C正确;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但不能说经济发展依赖于文化活动,A错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但文化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B错误;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并不是始终占突出地位,D错误。‎ ‎6.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和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说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也启示我们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 ‎7.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新说:“我无数次这样表达过我对阅读的意义与价值的基本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明(  )‎ ‎①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有功能 ‎ ‎③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④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说明通过阅读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①正确;也说明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④正确;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教育具有的特有功能,②错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③错误。‎ ‎8.一些地方通过举办活动,让孩子们诵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传统家训家规,意在让文明的种子潜入孩子们的骨髓,融入孩子们的血液,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思想修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一些地方通过举办活动,让孩子们诵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传统家训家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这也说明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修养,③④入选。①表述与题意无关。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主动的、有选择的,②说法错误。‎ ‎9.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大会上提出,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以及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孙中山先生的宝贵精神能够(  )‎ ‎①开启人的智慧,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②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催人奋进 ‎③保留基本特征,跨越时空局限,引领社会思潮 ‎④体现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反映民族精神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孙中山先生的“崇高风范”“大情怀”“优秀品质”“奋斗精神”,既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催人奋进,又因体现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活力,②④正确;孙中山先生的宝贵精神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①③错误。‎ ‎10.中国儒家追求“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格”是“格物”,研究万事万物;“致”是“致知”,在研究中找到规律;其余几个字的含义分别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到这八个字,人们不但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还可以治理天下。上述材料说明(  )‎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B.儒家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C.文化能够决定人际关系 D.传统文化具有绝对稳定性 答案:A 解析:中国儒家追求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做到这八个字,人们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说明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A项符合题意。优秀儒家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B项说法错误。C项夸大了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D项说法错误。‎ ‎1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强调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其依据是(  )‎ ‎①文化决定人未来的发展高度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人具有重要影响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文化影响而非决定人的发展,①错误。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错误。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可以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发展,②③符合题意。‎ ‎12.明代于谦曾在《观书》一诗中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这表明(  )‎ ‎①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特有的功能 ②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④读书可以让人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表明了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②③符合题意;①不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读书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好人是社会文明的标杆,除了给好人掌声,还要给好人以物质上的奖励。广州市海珠区出台的《海珠区奖励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实施意见(试行)‎ ‎》,是全市首个好人的奖励礼遇实施意见,受奖励的好人最高可以获得20 000元奖金,向社会清晰传递了“好人好报”的价值观念。‎ 褒扬好人,既要精神嘉许,也要物质奖励。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加以说明。(12分)‎ 答案: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决定文化。嘉许好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离不开经济的支持;给予好人物质奖励有利于不断涌现更多好人,打造“好人”文化。(6分)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嘉许好人,给予好人精神奖励,推动社会文明建设,有利于发挥优秀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6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第一步,根据题干“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知识限定可知,本题可用的知识点有: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第二步,本题只需要运用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的知识,结合材料从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决定文化,以及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即可。‎ ‎14.近年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一大批传统文化与现代要素相结合的文创产品应运而生。这些产品在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广泛地传播了历史文化,创造了社会效益。‎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深度发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对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通过推行一批试点博物馆单位开发文创产品、培养创意研发人才、完善引导扶持机制、推动优秀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跨界融合、强化政策支持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创产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推进文创产业的发展。(18分)‎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当前文创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6分)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发展文创产业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6分)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创产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社会效益,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6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是指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生长出来,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积淀下来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法治文化意味着法治精神得以普遍化地实践和实现,社会活动是按照法治精神实践的方式、过程和实现的结果。‎ 法律只有经过与之相适应的、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的解读,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长期受封建统治,其后果是造成了法治基础相对薄弱。反映在文化上,人治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较为深远。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变,不仅是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的过程,也必然是人们的政治、文化观念转变的过程。只有形成了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以新的观念、道德推动法律的执行和发展,从而为法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18分)‎ ‎(2)请你就如何“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写出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20字以内)(4分)‎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人的观念、行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6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契约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让人们的人际交往和行为选择更加理性、规范。(6分)③法治文化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分)‎ ‎(2)答案示例:加强法治教育,建设法治社会;从我做起,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每点2分,共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第(1)问要结合材料信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以及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为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