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

‎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文)‎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什么是本原?是精神,还是自然界,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这个问题,同人类的认识起点即同蒙昧时代人类的最初世界观的最简单的内容相一致,它就根源于原始的观念中,甚至连近代哲学关于最高问题的阐述方式也留有原始观念形态的痕迹——思维对存在,正是灵魂对外部世界的思考方式的深化。”材料表明( )‎ ‎①哲学发展史是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史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哲学的基本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④存在不能离开思维而独立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哲学与世界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揭示出二者区别的是( )‎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 ‎②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而哲学则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③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④世界观和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自然界由数目不同、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③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 ‎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A.③→④→② B.②→③→④ C. ②→①→③ D.③→②→④‎ ‎4.“物是观念的集合”和“理生万物”这两类哲学观点因对意识的不同理解而分属不同的基本形态。要正确区分这两种形态,必须理解( )‎ A.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 B.思维与存在的区别 C.认识与意识的区别 D.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区别 ‎5.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声波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得更快。“给植物放音乐,植物就会长得比较好”进一步佐证了( )‎ 8‎ ‎①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③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④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有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新常态说明( )‎ ‎①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③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④理论使人们观念的东西具体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近代科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科学地解决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对此,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即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表现在它( )‎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 ④是近代以来科学年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 2017年6月,《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借助夏威夷凯克天文台近20 年的数据,获得了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附近两颗恒星S0-1和S0 - 38的清晰运行轨迹,发现这两颗恒星的运行方式没有偏离广义相对论;同时,也未发现第五种基本力存在的证据。这—发现佐证了( )‎ ‎①哲学是一科学之科学一观点的错误性 ②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性 ④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2017年5月22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扬州论坛上指出,宇宙中90%的物质是看不见的,被称为一暗物质”,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寻找“暗物质”。材料中的“暗物质”( )‎ ‎①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反映 ②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③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 ④是客观实在的外在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7年我国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这是基于( )‎ 8‎ ‎①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③人们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科学家发现,许多动物都有专门的光检测分子“眼外光感受器”.功能主要是提醒日常的苏醒、感知体温,还包括维持正常的生理周期、调整时差反应的不适等。人类也有“眼外光感受器”即使是在功能性失明的人身上,瞳孔大小也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他们的瞳孔仍然具有反射性。材料表明( )‎ A.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感应的特性 B.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C.意识活动是通过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活动实现的 D.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1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事物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 ②社会发展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 ‎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 ④运动始终是一种物质的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脑子决定步子”.“思路决定出路”是许多成功者的经验之谈。这主要强调了( )‎ A.意识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14.信息社会,广告无处不在,一些广告词值得我们推敲,如央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红金龙(香烟)“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这些广告词的问题在于( )‎ ‎①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忽视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忽视了实践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这是林徽因笔下的四月天。“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这却是余光中笔下的四月天。品味作家笔下的四月天( )‎ 8‎ ‎①能够感受作家内心精神世界的差异 ②可以感受客观世界是变幻莫测的 ‎③可以认识到天气变化规律因人而异 ④可以感悟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6.肖捷指出,今年全国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但是赤字规模随着GDP的增长,相应增加了2000亿元,充分体现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 表明( )‎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事物是相对静止的 ④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17年6月7日,智能教育机器人Aidam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与6名高考状元同台PK,分别解答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完成整张试卷。Aidam在1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卷,最终获得134分。所得分数超过其中两位状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Aidam”的诞生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②“Aidam”是人类智慧的物化,可以成长为新的实践主体 ‎ ‎③“Aidam”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可以代替人脑 ‎ ‎④“Aidam”的研发表明实践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8.我国农业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栽瓜种豆”。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生产反季节蔬菜。由此可见 (  ) ‎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规律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C.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规律既能被发现,也能被创造 ‎19.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 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永恒运动,没有静止的 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20.今年两会上,刑事诉讼法迎来了第二次修正。此次刑诉法修改,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原则体现了认识论的(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B.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抵制和克服错误的意识 C.要努力树立正确的认识,努力学习真理与科学理论 8‎ D.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1.下列与“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所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2.2015年10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东亚领导人会议中,就如何推进东亚合作一体化进程、提高竞争能力水平,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与各国交换了意见。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的哲学依据是 ( )‎ A.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 B.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C.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D.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23.“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 ‎ A.实践出理论,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 B.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 C.知识既来自实践又源于书本 D.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24.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主要表明 (   ) ‎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C.认识的目的是追求终极真理  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25.微博,更新快、互动性强,高度移动化和个性化等特点,正在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被微博热议的有时候真相居多,有时候假象居多,热议还会使人们的观点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微博热议中走失。”该观点( )‎ ‎①把检验真理的标准主观化了 ②否认了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 ‎③否认了真理在热议中变成谬误 ④否认了真理因人而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有人认为,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悟启示我们( )‎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人生历程中的联系可以根据人的需要调整 ‎③联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历程中的偶然联系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 ‎27.漫画《同途异归》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联系是普遍的,存在于任何事物之间 C.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D.要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28.右图所示国画《山地》是何家英教授创作的,该画用脚和心感受生活,将人、石头、土地、工具融为一体,将欧洲古典主义和中国唐宋时期的绘画风格搭建在一起,开创了新时期工笔人物画新面貌的里程碑。从哲学角度看,该画的创作成功得益于( ) ‎ ‎①运用综合思维的方式,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 ‎②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 ‎③运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 ‎ ‎④针对具体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9.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B.系统和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整体功能总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 ‎3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福建文化底蕴深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倡导全民读书对于推动“书香福建”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据调查数据显示,福建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阅读呈现功利化、实用化等倾向。人们注重现实利益,偏重书籍的实用性,无论是在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有关人际关系、升学升职、投资理财、养生保健、家庭教育等实用类书籍往往热销,而文学、哲学、史学等滋养心灵、奠定文化基础的书籍则少有人问津。‎ 请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评析全民阅读中的功利化、实用化倾向。(8分)‎ ‎32. 我国环境形势严峻.在“新常态”下,各地面临产业调整、环境承栽能力已近上限等诸多压力。查处工艺落后.产能过剩、低质量、低水平的“散乱污”企业,是环保执法重点,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以倒逼各地更好地履行环保责任,补齐环境“短板”。‎ 环保部2017年预算增50%,节能环保支出占80, 34%,《环境保护税法》也于2019年1月1日施行。铁腕治理环境.既反对唯意志主义,又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无所作为的思想。既要经济发展又要尊重自然。环保督察是对是否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一次检验。使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加重视国家整体和长远利益.与时俱进,找到一条发展新路,使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更加丰富、深化。‎ 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应如何进行环保督察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9分)‎ ‎33.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严重后果,最终形成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生活理念”;由于人们的努力,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特别是一些人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转变了观念,理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保护催生了绿色产业大发展;今天,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 ‎ 请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 “低碳生活”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必然性。(11分)‎ ‎34.‎ 8‎ 文明、卫生城市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城市发展已被纳入各城市的发展规划。某市政府认真分析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有利条件,结合本地区实际,变压力为动力,着力打造美丽城市,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丰富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努力做好以下工作:整体规划,统筹规划,建立新的城市空间布局;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创新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强区域合作,坚持区域联动,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不断提升城市整体效能;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持续办好民生工程。‎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该市政府打造美丽城市的合理性。(12分)‎ ‎ ‎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