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学习监测 政治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学习监测 政治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学习监测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海边玩。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螺弄下来,非常生气。于是他问姑姑:“海螺会思考吗?”姑姑回答:“我不知道。”“那你就应该学习。”罗素说。这说明 A.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B. 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层次 C. 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 D. 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所有人都是哲学家,A说法错误;B“停留在无意识的层次”的说法错误;材料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适合题意;人们创造哲学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D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2.要学会在紧张学习中寻找快乐,在挫折中体会经验,在细节中感知方向,在进步中品味幸福……紧张学习需要哲学指引,这是因为 A.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辨识事物 B. 哲学的任务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C. 哲学是与客观实际吻合的理性思维 D. 哲学是指引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答案】D ‎【解析】‎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光明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故哲学是指引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D适合题意;A是不科学的,排除;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B是错误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C是错误的。‎ ‎3.有人认为:“历史地看,哲学和世界观其实是一回事,所有的重要哲学归根结底都是一种世界观,因为世界观和哲学可以相互替代。”这种观点 A. 是正确的,经哲学家整理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B. 是片面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 是片面的、哲学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 D. 是正确的,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就是就是哲学 ‎【答案】B ‎【解析】‎ 材料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故B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D判断错误,排除;C说法不科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4.刘志永先生的漫画《妙笔下蜗牛成牛》讽刺了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漫画中,该人在画蜗牛的过程中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作画,将蜗牛化成了一头牛,这种脱离实践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A选项符合题意,应选;B、C、D表述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5.在物质匮乏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面对战火不断、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纷纷著书立说,寻求在乱世中的立国之本、生存之道。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①选项表述错误,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的精神力量。③选项表述错误,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题目中,在物质匮乏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面对战火不断,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纷纷著书立说,寻求在乱世中的立国之本、生存之道。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故②④选项表述正确入选。‎ 点睛:真正的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6.乐活是一种生活态度,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是其核心理念。接受这种理念的人们出门必带四小件——手绢、饭盒、环保筷子与布袋,少用餐巾纸、纸餐盒、一次性筷子与塑料袋。这体现了 A.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 人们的方法论决定着人们的世界观 C.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D. 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A、B、D均是错误的;C正确且适合题意,当选。‎ ‎7.某大学规定研究生必须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并在考核合格后方能从事所在领域的科学研究。这种规定的依据是 A.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B.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 D.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具体方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 某大学规定研究生必须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并在考核合格后方能从事所在领域的科学研究。这种规定是因为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适合题意;A是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不合题意;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B错误;D中的具体方法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点睛】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8.“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从哲学的角度看,与掩耳盗铃的行为相符的是 ‎①理在气先②郑人买履③我思故我在④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谢 A. 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掩耳盗铃的行为是从主观出发,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②是客观唯心主义,不适合题意;③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 ‎9.人民网载文指出,正确看待当前的社会形势,毫不讳言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把问题摆在节骨眼上,正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无畏精神。下列说法属于唯物主义的有 A. 子不语怪、力、乱、神 B. 天不变,道亦不变 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 存在即被感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子不语怪、力、乱、神,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故入选。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客观唯心主义,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存在即被感知,是唯心主义,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主义 ‎10.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③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③选项表述错误,前者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没有正确认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④选项错误,是客观唯心主义。题目中,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故①②选项入选。选A。‎ 点睛: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的关系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含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代表人 物及其 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⑥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⑦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②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 ‎③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④上帝创造世界 联系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1.针对当前叙利亚的局势,有网友发表评论说:“叙利亚的局势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叙利亚的局势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该网友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②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③属于不可知论观点 ‎④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叙利亚的局势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叙利亚的局势变化那是徒劳的。”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属于不可知论观点。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不可知论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三个统一”,它们是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统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就在于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故①②③正确;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对立的。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13.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创新已经被写入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被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 B. 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的精华 D. 推动新时代前进的根本动力 ‎【答案】C ‎【解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A项不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B项不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的精华,C项正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是推动新时代前进的根本动力,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14.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具有自然科学前提,是科学革命理论的来源和基础 ‎②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物质武器 ‎③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具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原因类试题,可用排除法来做。科学革命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①说法错误,排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精神力量和精神武器,②说法错误,排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③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15.最新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糖分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症。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大脑中,异常的蛋白质聚集成斑块,乱成一团,逐步损伤大脑,导致严重的认知衰退。这再次佐证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意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答案】A ‎【解析】‎ 题目中,假如过多的糖分的摄入会使我们的大脑乱成一团,导致严重的认知衰退。这再次佐证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故A选项入选。B选项错误,实践是意识的源泉。C、D选项与题意无关。‎ 点睛: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就是意识反映的客观对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16.李克强总理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 A.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 只有保持静止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C. 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认识和改造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适合题意;静止是运动的的特殊状态,B是错误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错误;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事物促进的发展,D是错误的。‎ ‎17.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 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 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 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 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答案】B ‎【解析】‎ 物质的“客观实在”是指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B项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是指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不能直接感知,是抽象的概括,不能等同于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ACD项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既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构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18.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④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宇宙并非上帝所造”,说明自然界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自身规律,自然界是客观的,不是由上帝创造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①符合题意。题干中“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说明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②符合题意。③说法不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是说人类社会的产生,题干中的材料是说自然界的产生,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 ‎19.19世纪中叶,“当人们还未发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的时候,珠穆朗玛峰已经作为世界之巅屹立于蓝色星球上”说明珠穆朗玛峰作为一种存在的物质 A. 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B. 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反映 C. 是自然现象的共同本质 D. 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答案】A ‎【解析】‎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当人们还未发现珠穆朗玛峰是最高峰的时候,珠峰已经作为世界之巅屹立于我们的蓝色星球上。这说明物质是客观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A适合题意;B没有体现;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C是不科学的,D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 ‎【点睛】“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先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指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 ‎20.有人认为:“人类社会是有意识的人参与的,故不具有物质性。”下列能反驳该观点的是 A.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以及构成要素都是客观的 C. 从大自然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物质的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 ‎【答案】B ‎【解析】‎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故题目观点是错误的,B适合题意;A、D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C只从人类社会的产生角度分析,是片面的,排除。‎ ‎2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是劳动形成了人类赖以产生的物质环境 ‎②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③劳动使人们形成了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 ‎④劳动在人的形成过程中创造了客观规律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人类赖以产生的物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劳动形成的,①表述错误;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表现为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们形成了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②③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22.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类需要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③人类利用自然就必须改造自然 ‎④尊重自然规律是人类活动成功的关键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才能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自然和谐相处,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人类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③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错在“关键”;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如何认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 ‎(1)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主观能动性能制约客观规律,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认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样,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4)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观点;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 ‎23.“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蕴含的哲学寓意相近的是 ‎①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体现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④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适合题意;②体现了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不合题意;③体现发展的实质,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 ‎24.传统压力锅蒸饭虽然方便,但米饭始终没有传统煮法香甜。原来,使用传统烹饪方法,大米可以在文火中细细沸腾翻滚,受热均匀。而传统压力锅实际上采用的是“焖制”的原理,食物在烹制过程中静止不动,受热不均匀,使做出来的食物的美味与营养大打折扣。传统压力锅的“焖制”原理忽视了 A.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 C. 事物只有在静止中才能更好地存在 D. 物质是运动的重要载体和承担对象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压力锅食物在烹制过程中静止不动,受热不均,使做出来的食物的美味与营养大打折扣,表明压力锅的“焖制”原理忽视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A正确且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事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更好地存在,C说法错误;物质是运动载体和承担者,D说法不准确,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5.‎‎1863年1月10日 ‎,世界第一条地铁在伦敦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这标志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在世界上诞生。让人不曾想到的是,设计这条地铁的灵感竟然源自老鼠洞。材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现映象 ‎③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 ‎④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设计这条地铁的灵感竟然源自老鼠洞,说明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现映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①②两项符合题意;意识依赖于物质,而物质是客观的,不依赖于意识,③项观点错误;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主观反映,而不一定是直观反映,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26.虚拟现实,是指通过计算机仿真系统模拟产生逼真的虚拟世界,给用户提供完整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通过虚拟现实,人们可置身于虾兵蟹将的海底龙宫世界,网上购物获得“逛街”的真实体验。下列关于虚拟现实认识正确的是 ‎①虚拟现实的世界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②虚拟现实的世界是真实性与不真实性的统一 ‎③虚拟现实佐证了意识可以创造幻想中的世界 ‎④虚拟现实消解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通过虚拟现实,人们可以感受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可以创造幻想中的世界;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具有明确的界限,④错误。答案为C ‎【点睛】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虚拟现实是对现实生活场景的一种模拟,是真实性与不真实性的统一;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事物的外在现象,而且可以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27.专家提醒,治疗睡眠障碍最重要的是放宽心,学会释放压力,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 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B. 意识活动促进了客观事物的发展 C. 意识活动总是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 D. 意识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唯一机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A符合题意,应选;正确的意识活动促进了客观事物的发展。B错误;C、D不符题意,不选,故答案为A。‎ 考点:考查意识的作用。‎ 点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学生要熟练掌握意识的这一作用和正确解读材料,找准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该题难度适中。‎ ‎28.中央电视台的《挑战不可能》节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顶尖选手,这些选手挑战了体能、技艺、脑力等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选手在挑战各种“不可能”,同时,展现出“挑战自我”和“认识自我”。这启示我们 ‎①人有时可以摆脱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②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条件来实现目标 ‎③唯意志主义并未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可以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挖掘人的生理潜能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央电视台的《挑战不可能》节目选手在挑战各种“不可能”同时,展现出“挑战自我”和“认识自我”,这表明人可以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挖掘人的生理潜能,这启示我们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条件来实现目标,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人不能摆脱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①说法错误;唯意志主义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为决定作用,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9.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是近十年来随航天发展涌现的创造新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的新技术。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重力仪为百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克的特殊环境,会使种子和微生物产生遗传变异。科学家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作为诱变因子,培育优良的生物品种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环境质量,这表明 ‎①意识的能动性突破客观条件,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的规律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科技创新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的统一 ‎④科学家可以利用太空特殊条件,改变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中材料“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重力仅为百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克的特殊环境,会使种子和微生物产生遗传变异。科学家利用空间诱变育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品系),推动了农业生物技术的升级而造福人类”,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科技创新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物质性的统一,②③符合题意;①项中“突破客观条件,创造规律”的表述是错误的,排除①;规律具有客观性,④项中“改变自然规律”的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是C项。‎ ‎30.中科院古脊椎所在甘肃省西河县新近系地层中发现中华乳齿象亚科成员的化石,这是中华乳齿象可能起源于东亚的新证。研究证明,这件材料的形态比榆社盆地中的中华乳齿象及日本的仙台中华乳齿象都要原始,是目前已知的形态最原始的中华乳齿象亚科成员。这表明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追溯过去 ‎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创造一个理想世界 ‎③我们通过思维的眼睛,可以逐步解开自然界之谜 ‎④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把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②选项表述错误,意识不能创造物质世界。④选项表述错误,意识不一定都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的把握。题目中的表述表明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追溯过去,我们通过思维的眼睛,可以逐步解开自然界之谜。故①③选项入选。选B。‎ 点睛:正确理解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①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通过意识这一“思维的眼睛”,人类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开自然界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最高得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树立生态价值理念,自觉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市建设,加强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加强沙漠化防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1)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树立生态价值理念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1)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或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②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2)①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树立生态价值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青海最大的价值和潜力,推进青海生态生明建设。②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树立生志价值理念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解析】‎ 本题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点出世界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一主题。试题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世界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本题考查“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设问指向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的理由,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主要包括:世界的物质性、运动与规律;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分析意义。回答时按照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的顺序进行。‎ ‎(2)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设问指向树立生态价值理念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属于意义类试题。“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包括:意识的能动性特点、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对扶贫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指示:要打牢精准扶贫基础,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实做细,实现动态调整。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要防止形式主义,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依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我国推进扶贫工作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并具体说明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 ‎【答案】方法论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要求: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倶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扶贫工作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扶贫实践。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积极有效地做好扶贫工作。要反对唯意志主义,扶贫不能盲目一刀切,劳而无功,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而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解析】‎ 本题以习近平对扶贫工作的指示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依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我国推进扶贫工作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并具体说明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本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小问题,考生在解答时要依次进行作答,不要遗漏知识点。首先,根据材料的表述,可以回答出其方法论原则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二问,考生要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再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分别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两个角度分析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