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模拟高考人教版必修四第8课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发展观(1)专题练习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2016·北京文综)“奔跑,两腿以最简单的方式交替前行,无数次地重复,但每一步都是新的迈进,最后能成就出一个看似难以企及的跨越。”“奔跑,让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可以变得独特,平凡可以变得卓越。”从以上跑步爱好者的感受中,可以领悟到 A.人生价值的大小通常来自于个人体验 B.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对个体的肯定 C.人可以在量的积累中获得精神提升 D.人的意志不断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C 中可以获得精神提升,C项正确;材料强调了人的意志对于个人的意义,没有提及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且人的意志推动社会发展的说法错误,D项不选。故本题选C。 2.“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这是因为 A.静止状态下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只有发展才是前进上升性的运动 D.任何事物都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 【答案】C 1.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2.发展的概念 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总方向和总趋势,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 3.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发展的前进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这是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新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发展的曲折性是指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3)方法论: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克服各种困难的准备,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如果没有发展,就不会有缤纷秀丽的自然界,就不会有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也不会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 (2)发展观的原理及方法论 ①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②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反对僵化保守的思想和静止的观点,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不良习惯。 1.从三个方面理解“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发展的。 (2)发展不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如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或位置移动等,而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掌握发展的这一实质内容,才能把事物看作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运动过程,也才能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划清界限。 (3)要把握发展的实质,关键是认识到变化的方向,辨别其是上升的、前进的还是下降的、倒退的或者是重复的、循环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 2.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不是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任何发展都是一种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并不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而那些下降的、倒退的运动、变化则不是发展。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 质变 含义 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呈现状态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 意义 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这个事物 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的改变,是由一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 联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方法论 做任何事情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5.方法论意义 (1)重视量的积累,做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3)坚持适度原则。 1.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在21世纪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资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这一目标的确立,从哲学上看 A.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的观点 B.坚持了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发展 D.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 2.从1982年到2017年,从金水河到国旗杆,2.5万多次升旗任务,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创下了高标准、零失误的奇迹。辉煌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是不间断的付出,是“一天一个两万五,两年一个新长征”的艰苦磨砺。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必然导致质变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意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面临难得机遇,具备坚实基础,拥有无比信心。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前进道路从来不会是一片坦途,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同志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表明 ①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②实现民族复兴的自信源于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 ③善于分析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才能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矛盾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法宝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有人把下面漫画中的现象视为“发展”。该观点 A.错误,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B.正确,因为它正确理解了发展的实质 C.错误,它否定了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内在联系 D.正确,因为它肯定了先进信息技术在人们命运中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发展的知识。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在21世纪实现三个“零增长”,以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了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正确;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和改变,A说法错误;我国国家的性质属于政治生活角度,不属于哲学角度,C不符合题意;提出在21世纪实现三个“零增长”,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坚持了发展的观点,并没有否认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D判断错误。本题选B。 是不间断的付出,是“一天一个两万五,两年一个新长征”的艰苦磨砺,说明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反映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②③正确。本题选C。 3.C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面临难得机遇,具备坚实基础,拥有无比信心,这表明实现民族复兴的自信源于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② 正确;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前进道路从来不会是一片坦途,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表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矛盾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法宝,④正确;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不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①表述错误;材料没体现抓住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③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C。 4.A 【解析】“科学算命”是披着“科学”外衣的封建迷信活动,漫画中观点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A符合题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