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沙县上演的“3D水秀”表演,让市民享受到一场震撼感官的视听盛宴 ‎②三明市委市政府向全社会征集202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议 ‎③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 ‎④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①③: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沙县上演的“3D水秀”表演,让市民享受到一场震撼感官的视听盛宴,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属于文化现象,①③符合题意。②:三明市委市政府向全社会征集202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议,这属于政治现象,②不合题意。④: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属于经济现象,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 ‎2.近期,某校门口的一些变化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学生志愿者引导同学们排队上车、非机动车驾驶人遵章守法、机动车驾驶人文明礼让斑马线……这一切与当地市委文明办和交警部门倡导的文明交通活动密切相关。倡导全体市民做一个文明的交通参与者,这是基于 ‎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②文明礼仪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人民群众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 ‎④抓好文明出行,就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③:倡导全体市民做一个文明的交通参与者,这是基于人民群众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①③符合题意。②‎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②错误。④:抓好文明出行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选B。‎ ‎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经济和科技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①说法错误。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不一定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②说法错误。③④:由材料内容可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这表明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019年6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请回答下列两道小题。‎ ‎4.随着5G技术的推广应用,古老的故宫博物院也将引进5G技术,为游客和网络观众提供全方位数字服务。打造5G智慧故宫 A.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说明科技已经成为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 C.发挥了科技在文化传承中重要作用 D.文化发展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 ‎5.全球营运商陆续推出5G商业服务试营,相比4G,5G带来的变化不仅仅速率的提升,更是媒介生态的革命,将会触发数字创意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由此可见 A.文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C.科学技术催生社会变革 D.文化决定经济发展 ‎6.今年以来,上海虹桥火车站采用华为产品启动5G网络建设。随着5G室内数字系统应用场景多样化,未来的5G车站可以满足大量人群的高速上网需求,旅客下载一部2GB的高清电影只需不到20秒、还可以支持4K高清视频通话、超高清多路视频同传等业务。由此可见:‎ ‎①科技改变生活,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基础作用日益增强 ‎③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文化收集、储存和传播的手段和方式 ‎④现代化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4.C 5.A 6.B ‎【解析】本题以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为话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影响文化的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题详解】‎ A:打造5G智慧故宫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不是与政治相互交融,A不合题意。B:依托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大众传媒成为传承文化的主要手段,不是途径,B错误。C:随着5G技术的推广应用,古老的故宫博物院也将引进5G技术,为游客和网络观众提供全方位数字服务。打造5G智慧故宫发挥了科技在文化传承中重要作用,C符合题意。D: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发展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5题详解】‎ A:5G商业服务试营不仅仅是速率的提升,更是媒介生态的革命,将会触发数字创意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这说明文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A符合题意。B: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B错误。C:材料没有体现科学技术催生社会变革,C不合题意。D: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错误。故本题选A。‎ ‎【6题详解】‎ ‎①③:未来的5G车站可以满足大量人群的高速上网需求,旅客下载一部2GB的高清电影只需不到20秒、还可以支持4K高清视频通话、超高清多路视频同传等业务。这说明科技改变生活,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文化收集、储存和传播的手段和方式,①③符合题意。②‎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不是基础作用,②错误。④:依托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大众传媒成为传承文化的主要手段,不是途径,④错误。故本题选B。‎ ‎7.“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区域性的相关知识。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这表明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①正确;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这表明“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②正确;时间是衡量文化价值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更不是根本因素或决定因素,所以并不是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③中的“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说法错误,排除;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旅游开发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④中的“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8.诗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寓意。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①符合题意;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符合题意。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说明影响之迅速,不是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②错误。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③错误。故本题选C。‎ ‎9.很多移民国外的华人,虽然离开家乡很久,但乡音未改,习俗未变,每年都要过一过家乡节日,吃一顿家乡风味菜。这里强调的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 C.文化可以塑造人 D.文化决定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虽然离开家乡很久,但乡音未改,习俗未变”,这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选项正确入选。B选项表述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强制的。C选项与题意不符。D选项错误,文化不能起决定作用。‎ ‎10.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新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尊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判断正确的是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已经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答案】C ‎【解析】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不是永恒不变,A观点错误。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没有否定其民族性,B观点错误。C: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这种观点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C符合题意。D: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D观点错误。故本题选C。‎ ‎11.中国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谦逊乖巧,不好意思提报酬高低。在招聘时,中国老板可能会认为这个年轻人礼貌、谦逊、好学,当即拍板雇用了他;而外国老板则认为求职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买卖过程,不提报酬不可理解,说明年轻人素质不高,反而不会聘用他。材料说明 ‎①文化素养高的人就业机会更多 ‎②人们在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受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影响,中国老板和外国老板的招聘标准不同,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本题③④正确;文化素养高的人并不一定就业机会更多,①观点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人们在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与题意不符,排除;本题选C。‎ ‎12.很多学校特别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把校训、校歌、格言、警句等书写在校园的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这样设计的原因是 ‎①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文化活动促进文化理论的创新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学校特别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把校训、校歌、格言、警句等书写在校园的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文化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①③④正确;②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13.2019年4月29日,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延庆区开幕。本次园博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同时,园博会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本次世界园艺会的举办有利于 ‎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②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③丰富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④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的多样性。①:“本次园博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 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表明本次世界园艺会的举办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①符合题意。②:尊重外来文化、认同本国或本民族文化,②错误。③: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即大众传媒的丰富,③不符合题意。④:“园博会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表明本次世界园艺会的举办有利于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4.因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特点,微博、微信等被称为“自媒体”“公民媒体”。基于这一平台,一些通俗的“乡村诗歌”“打工小说”等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草根作品,有机会走向更多大众。这说明 ‎①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不再发生作用 ‎②新传媒手段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 ‎③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新传媒助推多种风格大众文化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②④: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公民媒体”平台的出现,使一些通俗的“乡村诗歌”“打工小说”等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草根作品,有机会走向更多大众。这说明新传媒助推多种风格大众文化传播,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②④符合题意。①‎ ‎: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仍然发生作用,①说法错误。③: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途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5.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被主流媒体所采用,进一步丰富了语言的内容,故①正确;题意没涉及网络语言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故②排除;网络语言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但是并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故③错误;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说明大众传媒在传播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④正确。故选C。‎ ‎16.近几年来,讲述中国故亊和中国人精神特质的国产电视剧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正在悄然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华流”。由此可见 ‎①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题目中强调的是我国国产电视剧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形成了一股“华流”,没有涉及到文化的融合,①排除。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不是手段,②错误。③④:中国电视剧走出国门,为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人所接受,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说明了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17.墨子说“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李商隐在《咏史》中告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警世名言中“节俭”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表明 A.节俭思想源远流长、亘古不变 B.节俭思想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文化推动着人与社会的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答案】B ‎【解析】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不是亘古不变,A错误。B:这些警世名言中“节俭”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表明节俭思想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B符合题意。C: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着人与社会的发展,C错误。D:材料并未体现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 ‎18.有一位本土设计师,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重新设计了我国34个省市的图形字体。如下图所示,如果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这些作品进行评价,你认为以下观点最合理的是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 B.打破传统,独树一帜 C.面向世界,求同存异 ‎ D.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答案】A ‎【解析】A:有一位本土设计师,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重新设计了我国34个省市的图形字体。从文化生活体现了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A符合题意。B:材料中的图形字体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但没有体现独树一帜,B不合题意。C:本题是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不是面向世界,求同存异,C不合题意。D:图形字体没有体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 ‎19.下列选项中“基础”一词用的正确的是 A.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实践是基础 B.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C.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D.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政治是基础 ‎【答案】A ‎【解析】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A正确。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B观点错误。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C错误。D: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经济是基础,D错误。故本题选A。‎ ‎20.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对个人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B.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C.人们对文化的影响都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积极的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文化不能起“决定”作用,文化“影响”个人发展,故A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人要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自觉清理野蛮的混沌和扫除愚昧的灰尘,故B正确,C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也有消极的,故D错误。故选B。 ​‎ ‎21.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大部分国家以摇头表示否定,以点头表示肯定,而阿尔巴尼亚人则以摇头表示肯定,以点头表示否定。绝大部分行握手礼的国家都伸出右手,但印度却相反,如果要握手必须用左手。许多非洲国家以啃咬来宾的右耳来表示热烈欢迎,甚至少数国家还有以箭毒涂在来宾的手背上来表示欢迎的礼仪。这些都说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只存在着差异性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④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色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①:材料中“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告诉我们材料不是反映世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①不符合题意。②:各民族文化之间既有个性,又有共性,②错误。③④: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千差万别,肯定的方式上的差别、握手的方式上的差别、欢迎的方式上的差别,告诉我们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色,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2.文化发展的实质是 A.文化创新 B.文化传承 C.文化交流 D.文化融合 ‎【答案】A ‎【解析】A: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A符合题意。BCD:没有创新文化就没有发展,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文化传承、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但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B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3.一首《歌唱祖国》唱响中华大地,伴随着新中国各族人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其作者王莘曾说过“时代的步伐是节奏,祖国的脉搏是音符,人民的心声是旋律,这就是我的歌。”“谱写人民的心声”表明 ‎①音乐创作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②音乐的发展取决于音乐创作方法的创新 ‎③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④创新是音乐创作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歌唱祖国》的作者王莘曾说过“时代的步伐是节奏,祖国的脉搏是音符,人民的心声是旋律,这就是我的歌。”“谱写人民的心声”表明音乐创作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着眼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①③符合题意。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音乐创作方法的创新有利于音乐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②错误。④:创新是音乐创作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选B。‎ ‎24.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支撑 ‎③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 ‎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③: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③符合题意。①: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①。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借鉴,但保持自己的民族特征,不是融为一体,④错误。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十三五规划指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挥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请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阐述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正确性。‎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有利于提高文化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有利于繁荣发展本民族文化,反对文化霸权主义。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⑤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设问要求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阐述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正确性。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文化的作用,可以从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 请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阐述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正确性。‎ 从材料可以看出,实施文化强国的战略,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对于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可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的物质转化、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说明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对我国社会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文化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繁荣发展本民族文化,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26.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就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发挥积极主动性,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说明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 ‎【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开好思政课对学生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开好思政课能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科学的三观。‎ ‎③优秀文化塑造人。开好思政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解析】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设问指向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通常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所以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文化对人影响”,主要包括: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加以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27.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元素正加快走向世界。中国元素,是当今中国人所信守的、符合中国文化认同、代表中国特色的形象、符号、标志和风俗。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伴随文化“走出去”的,还有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无数中国人、中国企业以及中国官方和民间机构,让中国的戏剧、武术、中医药等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人民所了解熟知,更让中国人自主设计的品牌和自主制造的装备在国际舞台上展露身姿。中国高铁、共享单车、支付宝、网购——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让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走向世界,各类中国品牌也成为中国新标志,深受海外消费者欢迎。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人类文明相互碰撞、融合,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壮观景象。饱含着中国精神的中国元素,将推动中国深度融入世界、影响世界。未来世界将会因为有更多中国元素及其他各国元素的注入,而变得更加和而不同,气象万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知识,说明如何让中国元素更好地走向世界。‎ ‎【答案】①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把中国元素与其他国家文化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②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通过旅游、学习等方式把中国元素推向世界。‎ ‎③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通过高铁、共享单车等商业贸易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④‎ 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功能把中国元素推向世界。‎ ‎【解析】本题以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元素正加快走向世界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知识,说明如何让中国元素更好地走向世界,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交流”,主要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和媒介、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等角度入手,并结合材料让中国元素更好地走向世界细化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28.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推出的创新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成为霸屏节目,收视率创近年文化节目新高。《经典咏流传》将经典和流行用创新的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鉴赏团成员对传唱歌曲的专业点评,挖据诗词背后的故事,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带领观众領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一直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被动情演绎,一夜爆红;改编成儿歌的《三字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用歌声演绎的《声律启蒙》让人们再次感悟到中华语言的生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一方面,《经典咏流传》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实践。‎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经典咏流传》是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 ‎(2)在新时代面对网络信息的冲击,请就如何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借助大众传媒扩大中华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文化发展。②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通过演绎经典让人们感悟中华语言的生命力,传承中华文明。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掘小诗,改编经典,挖掘诗词背后的故事,发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④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创新,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⑤‎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采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 ‎(2)示例:①借助大众传媒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知名度。②融人更多的时代元素,创作更多艺术精品。‎ ‎【解析】此题以《经典永流传》节目的热播作为背景材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经典咏流传》是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并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作答。针对材料央视推出的创新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成为霸屏节目,收视率创近年文化节目新高,考生可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借助大众传媒扩大中华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文化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经典咏流传》将经典和流行用创新的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鉴赏团成员对传唱歌曲的专业点评,挖据诗词背后的故事,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考生可从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创新,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采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的角度去分析说明;针对材料用歌声演绎的《声律启蒙》让人们再次感悟到中华语言的生命,考生可从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第(2)问,在新时代面对网络信息的冲击,请就如何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