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月考高二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电影插曲《卡路里》随着2018年暑期国产影片《西虹市首富》的播出一路走红。影迷们下载《卡路里》作为手机铃音,必须缴纳一定的下载费用。这里的《卡路里》‎ ‎①不是商品,因为它只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是商品,因为它凝结着人类的无差别的智慧和劳动 ‎③不是商品,因为它从网络上下载就能得到,它不是劳动产品 ‎④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有价值,能用于交换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商品的概念、基本属性。《卡路里》是电影也是艺术工作者的智力成果,影迷们下载《卡路里》作为手机铃音,必须缴纳一定的下载费用,说明《卡路里》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②④符合题意;①③错误。故选D。‎ ‎【点睛】商品的基本属性: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2.进入201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走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面对汇率这一变化及其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序号 币值 汇率 影响 A 人民币升值 美元汇率跌落 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 B 人民币贬值 美元汇率上升 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 C 美元升值 人民币汇率下降 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 D 美元贬值 人民币汇率上升 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进入201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走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上升,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出国旅游或留学,有利于我国进口,D说法正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走强,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跌落,有利于我国商品进口,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A说法错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走强,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BC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更少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本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人民币贬值,意味着美元升值,同样的美元可以兑换的人民币增加,美国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增加;人民币升值,意味着美元贬值,用美元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提高,不利于我国产品出口到美国。‎ ‎3.因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两国频频发布相互加征关税的政策,中国出口美国的纺织品订单流失了一部分;再加上我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下游需求减少向上游传导影响我国棉花市场。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能正确表示我国棉花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价格变化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B:中国出口美国的纺织品订单流失了一部分,会导致纺织品企业减少生产;下游需求减少会影响纺织企业生产,这些都会导致国内棉花市场的需求减少,引起棉花价格下降,B正确反映了需求减少、价格下降的现象,符合题意。‎ A:图示反映的是价格下降、需求增加,题意是需求减少、价格下降,A不符合题意。‎ C:反映的是价格不变、需求减少,题意是需求减少、价格下降,C不符合题意。‎ D:棉花价格下降会导致供给减少,题意是需求减少、价格下降,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购买。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在两种替代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正比,在两种互补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反比。‎ ‎4.2019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比2018年同期分别下降13.7%和12.4%,全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这主要受国家刺激政策退出、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一线城市共享汽车的发展,居民更多地考虑“用车”本身,购车意愿降低。这从一个方面体现了 ‎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 ‎②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会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 ‎③居民消费受未来收人预期的影响 ‎ ‎④消费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收人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①④:材料没有体现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影响,也没有体现消费结构的变化,①④与题意无关。‎ ‎②:居民更多地考虑“用车”本身,购车意愿降低,体现了居民消费观念对消费行为的影响,②符合题意。‎ ‎③: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等因素会影响居民的收人预期,进而影响居民的消费,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2018年10月18日,京东云携手京东商城、京东物流等京东优势资源齐聚滁州,召开“鲜优天下畅享云端京东云滁州招商资源对接会——生鲜新农业专场”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借助云计算、大数据能力,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帮助传统企业寻找销售增长点,推动滁州生鲜新农业产业发展升级。这对企业经营的启示是 ‎①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信誉 ‎②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③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采取灵活的市场应对策略 ‎④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未体现诚信经营,①不符合题意,排除;“京东云携手京东商城、京东物流等京东优势资源齐聚滁州”,“旨在借助云计算、大数据能力,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帮助传统企业寻找销售增长点,推动滁州生鲜新农业产业发展升级”,体现了强强联合、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有利于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②③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生态效益,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多种多样的,如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企业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要发挥劳动者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企业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企业要遵守市场规则,依法开展正当竞争。‎ ‎(4)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5)(对外)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遵循和利用世贸规则,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6.2019年7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积极拓宽就业领域,大力加强就业服务,将创业培训向校园延伸,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支持广大毕业生投身基层建功立业。材料表明 ‎①政府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学生创业 ‎②我国就业存在结构矛盾,劳动力与经济不适应 ‎③国家从大学生根本利益出发,积极促进就业 ‎④高校毕业生要树立正确就业观,投身基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劳动者与就业的知识。①:材料没有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①不符合题意,排除。‎ ‎②:“我国就业存在结构矛盾,劳动力与经济不适应”强调了就业结构矛盾,材料没有体现,②排除。‎ ‎③:要求各地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积极拓宽就业领域,大力加强就业服务,将创业培训向校园延伸,表明国家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积极促进就业,③正确。‎ ‎④:支持广大毕业生投身基层建功立业,表明毕业生应该树立正确就业观,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本题可排除②;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本题可排除①;3‎ ‎.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题肢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题肢);7.题肢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7.对于负面清单来说,关键在于“精简”二字,对负面清单只做减法,不做加法。2019年年底前,我国将全面取消外资准人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性规定,确保市场准人内外资标准一致。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正确的是 ‎①市场竞争环境改善 ‎ ‎②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 ‎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④引导外资合理流人 ‎ ‎⑤利用外资结构优化 ‎ ‎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 ①→④→⑥→② B. ①→④→⑥→⑤ C. ④→⑥→②→⑤ D. ④→③→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A:我国将全面取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性规定,确保市场准人内外资标准一致.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引导外资合理流人,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拓宽我国经济发展空间,①一④一⑥一②传导正确,A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为错误的传导,BC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传导效应类选择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影响传导路径;一类是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传导路径。其解题思路是:1‎ ‎、确定一个传导源,弄清传导源的内容或表现。先要确定传导源产生的“第一波”影响是什么,根据“第一波”推断以后的连锁反应。2、各传导环节之间要形成环环相扣的关系,必须构成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且传导链不能断裂,上一环和下一环不能构成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选项要排除。3、根据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排除“因果关系明显错乱”的选项。4、确定传导的结果必须和题干相符合。‎ ‎8.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亮点主要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起征点”幅度约43%;大幅扩大1-3级应税所得额的级距;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个税法调整有利于 ‎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②优化税率结构,拓宽财政收入的新来源 ‎③鼓励教育消费,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④增加居民保障性收入,缩小收人分配差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此次个税调整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起征点”幅度约43%,大幅扩大1-3级应税所得额的级距,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②不合题意,此次个税调整并没有拓宽财政收入的新来源;③符合题意,此次个税调整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有利于鼓励教育消费,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④不合题意,个税法调整并没有增加居民保障性收入。故选B。‎ ‎9.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比如,某个工厂劳动力、资本等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没变,正常情况下产出保持不变,如果产出增长了3%,这多出来的3%就是全要素生产率。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 ‎①加大资本投入力度,扩大生产规模 ‎②加强科学管理,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③加大科研力度,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进股份制改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该选项的说法不符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①排除。‎ ‎④:该选项中“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份制改革”与题干无关,故④排除。‎ ‎②③:通过加强科学管理,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以及加大科研力度,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都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②③正确。‎ 故本题选C。‎ ‎10.中国上演了拥抱全球化和不断扩大开放的“三步走”。1957年春季在广州创办了广交会即“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正式改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2018年我国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从最初的单向出口交易平台转变为进出口双向平台,从“卖全球”到“买全球”。这“三步走”折射出中国 ‎①秉承开放共赢理念,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②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脉动,不断引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③积极拓展各国根本利益,书写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的新篇章 ‎④诠释对外务实合作新内涵,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三步走”是中国逐渐拥抱全球化和不断扩大开放的“三步走”,从最初的单向出口交易平台转变为进出口双向平台,从“卖全球”到“买全球”,表明中国秉承开放共赢理念,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诠释对外务实合作新内涵,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力,①④符合题意;“三步走”折射出中国从最初的只卖不买逐渐转变为既卖又买的历程,并不能折射出中国“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脉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中国不引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②错误;“拓展各国根本利益”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中国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③错误。故选C。‎ ‎11.公孙龙《坚白论》中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 ‎①唯心主义观点 ‎②唯物主义观点 ‎③辩证的观点 ‎④形而上学观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们可以看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这表明“白”与“坚”都是人主观的感觉,它不能脱离客观事物存在,而公孙龙认为“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观点,①④符合题意;公孙龙的“坚白论”不是唯物主义观点、辩证的观点,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公孙龙的“坚白论”: 坚:感觉;通过触觉才能感知,不可见。白:颜色;通过视觉才能感知。因此认为:坚、白不能判定为同时存在。‎ ‎12. 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④“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字宙”‎ 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①③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适合题意;②观点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与题意不符;④观点都属于唯心主义,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13.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ー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最后的结果会同你的预言一样,这种观点体现了 A. 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 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C.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D:为未知的未来许预言并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最后的结果会同你的预言一样,这种观点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符合题意。‎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而不能决定实现的结果,A说法错误。‎ B: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B说法错误。‎ C:材料强调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体现哲学的作用,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14.“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材料启示我们 A. 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 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D. 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技术伦理就是在哲学层面对技术道德的理论总结,“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就是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的表现,D符合题意;材料侧重哲学的重要作用,未体现哲学的来源,A不符合题意;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属于哲学的范畴,二者的关系未体现具体科学需要哲学的指导,B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具体科学离不开哲学,“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反映的是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这表明 ‎①如实反映客现实际的意识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②意识不仅能反映过去和现在,还能预测未来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能够提高活动的预见性 ‎④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改造世界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这表明意识不仅能反映过去和现在,还能预测未来,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能够提高活动的预见性,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如实反映客现实际的意识,即正确意识影响而不能决定事物发展方向,①错误;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④错误。故选C。‎ ‎16.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是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近期,屠呦呦团队通过反复的科学实验,提出了应对该难题的可行治疗方案,为全球抗疟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 ‎③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 ‎④实践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针对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屠呦呦团队通过反复的科学实验,提出了应对该难题的可行治疗方案,为全球抗疟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存在,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①③符合题意。‎ ‎②: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②说法错误。‎ ‎④:材料强调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不体现实践提供新的认识工具,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17.“时间去哪儿了?能否找到它,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点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一个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 ‎②要正确把握好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③承认时间的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会陷入诡辩论 ‎④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题意表明人们从时间的流逝和静止中感悟到亲情、幸福,获得了成长的体验,更能从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只承认时间的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会陷入诡辩论,②③④适合题意;并不是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才能感受亲情,故①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8.2019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在京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我国重视历史研究有助于 ‎①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日益简单化 ‎②提高了人们的实践和认识能力 ‎③坚持主观与客观、国情与理论的统一 ‎④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这表明重视历史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高人们的实践和认识能力,②④正确;①中的“认识日益简单化”说法错误,排除;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中的“国情与理论的统一”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19.华君武先生的漫画(下图)《公牛挤奶图》讽刺了一些人 ‎①不进行调查研究、不顾客观情况就动手干事 ‎②不明白目标的实现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③不知道真理性认识是人有所作为的出发点 ‎④不懂得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漫画讽刺那些不进行调查研究、不顾客观情况就动手干事的主观主义者,启示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①④符合题意;漫画讽刺不从实际出发,盲目蛮干的人,不强调目标的实现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②项与漫画寓意不符;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坚持从真理性认识出发,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20.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上述论断说明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认识的真理性依主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真理性认识能够经受住不断发展着的实践的检验 ‎③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④真理性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表明真理性认识能够经受住不断发展着的实践的检验,真理性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发展,②④符合题意;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但真理是客观的,认识的真理性不会依主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①表述错误;世界是可知的,可以获得真理性认识,③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1.造血干细胞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成功归巢到造血组织,分化产生全部血细胞类型维持生命。由于观测手段有限,科学家对归巢的探索进展缓慢。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团队整合了遗传调控、免疫荧光标记和活体成像等多种技术,在模式实验动物体内直接观测到了新生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完整过程。由此可见:‎ ‎①实践手段的进步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②人们进行探索研究是基于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 ‎③人们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归巢全过程的认识 ‎④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导致了人们对归巢认识的无限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实践手段的进步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能力,人们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归巢全过程的认识,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可以直接观测到新生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完整过程,不体现人们探索研究的原因,②项与题意不符;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导致了人们对归巢认识过程的复杂性而不是无限性,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22.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引用了宋代理学家张栻《论语解·序》“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一言。下列所列中,哲理与之相同的有 ‎①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②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④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说明实践越多,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认识越深刻,就越能指引实践发展。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两个观点均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作用于实践,②④符合题意。‎ ‎①: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①不合题意。‎ ‎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没有体现认识的反作用,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3.与巴黎圣母院遭意外火灾被损毁不同,我国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则是毁于战火,往日绝世风姿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近年来希望重建圆明园的呼声不绝于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团队承接了数字圆明园研究和应用项目,利用精准数字化复原景区达全园总量的60%。通过数字化复原技术还将重现圆明园历代景观变更,使得现代人可以领略到圆明园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风采和魅力。该团队的成功佐证了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科研活动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最终目的 ‎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主体的需要是开展科研活动的根本动力 ‎③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社会性,单个人孤立的科研活动不可能存在 ‎④科学实验活动具有能动性,能将观念中的存在转变为现实存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实践的相关知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团队通过数字化复原技术将重现圆明园历代景观变更,使得现代人可以领略到圆明园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风采和魅力。该团队的成功佐证了科学实验活动具有能动性,能将观念中的存在转变为现实存在,也佐证了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社会性,单个人孤立的科研活动不可能存在,③④正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中的“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最终目的”说法错误,排除;实践是认识的动力,②中的“主体的需要是……根本动力”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4.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侵华日军各级指挥机构当时的命令和东京审判、日本官兵的记录为证,有中国幸存者的血泪控诉为证,有《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国际人士提供的证言和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电影胶片为证。由此可说明 ‎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 ‎②现实中必须要面对而且无法回避哲学的基本问题 ‎ ‎③认识的真理性需要通过物质记录来检验 ‎ ‎④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日本侵华有各种证据为证,这说明现实中必须要面对而且无法回避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错误;④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二、材料题(共4题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中产消费升級逐渐崛起,强调情感与精神消費的“视已”经济迟速走红,日常鲜花消费市场正在迎来大爆发。“每周一鲜花准时送上门”“精选全球鲜花,线上定制主题”“当天下单,最快一小时送达”,随着“互联网+鲜花”模式的兴起,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被激发。与此同时,当实体花店逐步通过引入混合花艺教学插花DIY甚至供应咖啡甜点来吸引客流时,作为“悦已经济”代表的鲜花电商也纷纷上线。鲜花产业将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实现供应端以及需求端数据的通畅、全产业链条的可追溯以及价值的重新分配,中国的鲜花产业会快速地从手工业时代、工业时代跃迁到智能时代。到2020年,我国鲜花零售端的销售额有望达到千亿规模。‎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鲜花消费市场火爆的原因。‎ ‎【答案】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升级,推动鲜花需求上升。②生产决定消费。“互联网十鲜花”模式的兴起,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进而促进了鲜花销售。③大数据推动共享经济发展。大数据将消费者与最符合他们鲜花需求的提供商联系起来,促进鲜花产业结构升级,使其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鲜花产业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使得鲜花产业快速跃迁到智能时代。‎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日常鲜花消费市场正在迎来大爆发为话题设置情景材料,从《经济生活》模块设置问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着重考查学生提取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意在培养科学精神。‎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鲜花消费市场火爆的原因。从设问范围看考查《经济生活》模块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从设问指向看属于原因类主观题。“随着‘互联网+鲜花’模式的兴起”表明生产决定消费;“随着中产消费升級逐渐崛起,强调情感与精神消費迅速走红”说明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升级影响消费;“鲜花电商也纷纷上线”说明大数据推动共享经济发展,促进鲜花市场火爆;“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实现供应端以及需求端数据的通畅”表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6.‎ ‎“五四精神”是热血青年们自发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爱国主义、振兴中华是其核心。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其主旨各不相同。青年运动只有在它适应历史发展要求,担负起时代的任务时,才能具有深刻的内容和历史的意义。今天我们纪念百年“五四”,不是要去重复当年的斗争口号和斗争方式,而是要继承、弘扬“五四精神”,把“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阐释新时期弘扬“五四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答案】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五四精神”,把“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新时期弘扬“五四精神”,有利于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新进期弘扬“五四精神”,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五四精神”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阐释新时期弘扬“五四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然后分析材料,提取信息:弘扬“五四精神”,把“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四精神”是热血青年们自发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纪念百年“五四”,不是要去重复当年的斗争口号和斗争方式。把这些知识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能够形成试题答案。‎ ‎【点睛】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一般要先写理论依据,即与试题相关联知识要点,然后写出“这样做”的“意义”,一般用“……有利于……”句式表述。‎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18日上午10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面对各方疑虑,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的宣示掷地有声。这是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也为未来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扩大对外开放,是中国迈向民族复兴伟业坚定的自主选择,不会因为任何外部杂音而改变方向、打乱节奏、止步不前。中国在40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既是鼓舞士气的成绩单,也是凝聚信心的加油站,更是未来与世界深度交融互动的广阔平台。我国一系列利好政策继续密集出台,许多外商纷纷表态要加大在华投资。“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它们的选择本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红利”的含金量,它们的选择本就印证了“中国开放”意味着更多机会。‎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看法。‎ ‎【答案】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回答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也可)。中国将继续坚定地实行对外开放,这是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的。‎ ‎②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真理只有一个。扩大对外开放,是中国迈向民族复兴伟业坚定的自主选择,不会因任何外部杂音而改变方向。‎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对于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上出现疑虑和杂音是正常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中国在40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我们更加坚定了对外开放的决心。‎ ‎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许多外商表示要加大在华投资,印证了“中国开放”的正确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真理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谈谈你对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看法。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认识论,主要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中国扩大对外开放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各地在重振乡村文化建设中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乡村的文化活力。浙江浦江在文化礼堂的选址上优先考虑古祠堂等有深厚历史文化印迹的建筑物,借助它们重新激活了乡村的文化资源,激发了村民的价值认同;陕西省蓝田县吸收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吕氏乡约》中的精髓要义,研究制定出更符合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的《蓝田新乡约》,把“乡约”延伸到乡村管理;山东将乡村儒学讲堂发展到9200多个,举办活动4万场次,参与群众500多万人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东“乡村儒学现象”……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缠绵的乡愁,深厚的底蕴……这些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让人们对乡村产生了更多的留恋,也必将会推动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随着城市化推进,人们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已被作为落后的改造对象;也有人认为乡村文化中原有的人情味、邻里互助等避免了现代城市发展的“社会病”……‎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为什么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答案】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 ‎②不同的认识主体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人们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③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它的内容丰富、复杂,而且在城市化推动下处于历史的变化之中,导致不同认识主体对其价值判断产生差异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人们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认识论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人们为什么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思考分析。解答时明确知识指向,调动运用具体知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同的认识主体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人们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