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三单元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测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三单元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测试

限时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2018年3月,《山西省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方案》出台,主要针对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队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等七类群体,出台差别化的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带动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实施差别化的收入分配激励政策(  )‎ ‎①有利于调动各类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②体现了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④旨在增加按劳分配收入,缩小贫富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故③中“效率优先”的说法不妥;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让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故④中“增加按劳分配收入”的说法与题意不符。‎ ‎2.(2018·峨山县校级期末)小明的爸爸、妈妈在该市某国企上班,爷爷奶奶在农村种责任田,他的叔叔是某民营公司的高管。材料中小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取得收入的相应分配方式分别是(  )‎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D.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解析:选D。A、B、C错误,小明的爸爸、妈妈在该市某国企上班,因此取得收入的相应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爷爷奶奶在农村种责任田,因此取得收入的相应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他的叔叔是某民营公司的高管,因此取得收入的相应分配方式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3.(2018·蚌埠二模)下表是小王同学家2017年收入和支出情况。小王的爸爸在一家国企工作,妈妈从事个体经营,开了个小卖部。(单位:元/人民币)‎ 收入来源 小王爸爸 工资收入 小王妈妈小卖部收入 股票 收益 房屋 出租 利息 数额 ‎40 000‎ ‎5 000‎ ‎10 000‎ ‎5 000‎ ‎10 000‎ ‎2 000‎ 支出项目 衣 食 住 求学 旅游 股票 国债 数额 ‎5 500‎ ‎15 000‎ ‎7 000‎ ‎6 000‎ ‎4 000‎ ‎40 000‎ 依据表中信息,结合经济生活知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家庭的按劳分配收入是4万元 ②该家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是8.7万元 ③该家庭消费结构改善,消费水平提高 ④该家庭2017年的恩格尔系数为0.4‎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按劳分配是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只有在公有制经济条件下的工资收入才属于按劳分配。①符合题意,小王的爸爸在国企工作,其收入4万元是按劳分配所得;②错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分配方式,据题意可知,该家庭的按要素分配收入是30 000+5 000+10 000+2 000=4.7万元;③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判断不出该家庭消费结构改善,生活水平提高;④符合题意,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图表中食品支出为15 000元,由于购买股票国债不属于家庭消费支出,所以总支出为37 500元,所以恩格尔系数为15 000÷37 500=0.4。‎ ‎4.(2019·红桥区模拟)“以前,俺家的日子紧巴着呢。现在好了,俺在玩具厂上班,每年差不多2万元;3亩地流转出去,租金3 000元;俺对象腿有残疾,村里照顾,在村委会打杂,每年3 600元;还有一亩多地自己种,毛收入也有4 000元。前年底,俺家总算脱贫了。”从沂蒙山区马金兰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判断是(  )‎ ‎①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加大精准脱贫扶持力度 ④社会公平的实现必然要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B。①③符合题意,从沂蒙山区马金兰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加大精准脱贫扶持力度;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了我国的分配制度与建成小康社会,并未涉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④错误,社会公平的实现必然要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说法错误。‎ ‎5.(2018·安徽三模)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持续跑赢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由此可见(  )‎ ‎①我国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趋向公平 ③我国坚持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④合理的分配政策是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①②符合题意,材料“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表明我国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材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说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趋向公平;③不符合题意,‎ 材料不能说明我国坚持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④错误,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6.(2019·天心区校级模拟)2018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三个方案。具体来看,本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普涨,重点是向基层倾斜。此次工资调整旨在(  )‎ ‎①调动基层人员的劳动积极性 ②缩小相关群体间收入差距 ③确定工资制度、调整工资结构 ④贯彻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①符合题意,国务院下发了调整工资的三个方案,重点是向基层倾斜,说明此次工资调整旨在调动基层人员的劳动积极性;②符合题意,本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普涨,重点是向基层倾斜,表明此次工资调整旨在缩小相关群体间收入差距;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确定工资制度、调整工资结构的内容;④不符合题意,此次工资调整属于普涨,重点是向基层倾斜,没有涉及多劳多得。‎ ‎7.(2018·洛阳二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下列有利于拓宽居民劳动收入渠道的是(  )‎ ‎①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适应市场需要 ②鼓励和催生新业态和新型劳动就业模式 ③健全职业技能证书制度,严格执证就业 ④保障劳动者财产权和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①符合题意,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就业,从而获得劳动收入;②符合题意,鼓励和催生新业态和新型劳动就业模式,拓宽劳动者就业渠道,促进劳动者就业,从而增加劳动者收入;③不符合题意,健全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并严格执证就业,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部分劳动者就业,导致不能就业,使劳动者收入减少;④不符合题意,保障劳动者财产权和知识产权不受侵犯有利于劳动者获得非劳动性收入,不属于劳动收入。‎ ‎8.(2018·路南区校级模拟)‎2018年1月25日,南宁日报报道,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广西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调整后,南宁市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为:全日制用工最低工资标准为1 680元/月,非全日制小时工最低工资标准为16元/小时。该标准自‎2018年2月1日起执行。南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①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②客观上有利于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③基础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④是再分配更加强调公平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①错误,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并不只是针对公有制范围内,‎ 不能说它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②正确,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客观上有利于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③正确,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基础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④错误,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领域的问题,不属于再分配范畴。‎ ‎9.(2019·思明区校级模拟)百姓的钱袋子鼓不鼓,既要看收入涨不涨,也要看教育、医疗、养老等负担重不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指明了收入分配调节的方向。下列做法符合这一方向要求的是(  )‎ A.辽宁省人社厅宣布‎2018年1月1日起,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调至最高1 620元/月 B.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2018年将突出就业扶贫,支持返乡创业 C.‎2018年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方案指出,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18个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首先纳入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范围,优先和重点保障 D.2018年1月,上海总工会提交《关于推动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的若干建议》的提案 解析:选C。A不符合题意,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B不符合题意,“2018年将突出就业扶贫,支持返乡创业”,强调的是就业,与材料不相符合。C符合题意,“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18个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首先纳入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范围,优先和重点保障”。体现了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D不符合题意,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属于初次分配。‎ ‎10.(2018·太原期末)某权威机构分析认为,劳动者的工资增幅如果低于物价涨幅,劳动者日子会越过越差,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保持、经济的良性发展终将受损。下列既符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又符合这一循环传导路径的是:劳动者的工资增幅低于物价涨幅→(  )‎ A.劳动者在分配中的公平权利未能得到切实保障→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损→生产力的发展受限 B.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受限→劳动者增收乏力→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失去前提和基础 C.劳动者难以共享发展成果,有失公平→改革与发展失去稳定前提→人民生活难得保障 D.劳动者消费水平提高的基础受限→国内消费需求驱动经济乏力→经济良性发展受损 解析:选A。A符合题意,材料中“劳动者的工资增幅如果低于物价涨幅,劳动者日子会越过越差”,即劳动者的工资增幅低于物价涨幅,劳动者在分配中的公平权利未能得到切实保障,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保持、经济的良性发展终将受损”即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损,生产力的发展受限;B不符合题意,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受限应该是结果;C不符合题意,只强调了公平,未涉及效率;D不符合题意,分析不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1.(2018·朝阳三模)‎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居民收入年均增长 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取得巨大成效。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的意义在于(  )‎ ‎①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②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③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④改变财富分配不合理,消除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①②符合题意,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不符合题意,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与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无关;④说法错误,“消除居民收入差距”的说法过于绝对,会导致平均主义。‎ ‎12.(2018·丰台区二模)十九大报告提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①用好财税调节功能,“削峰填谷”,缩小收入差距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③增加财政支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加强顶层设计,拓宽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①④符合题意,用好财税调节功能,“削峰填谷”,加强顶层设计,拓宽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均能缩小收入差距,故当选;②说法错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能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异,但不能消灭差距,说法太绝对,不选;③说法错误,增加财政支出,提高劳动报酬,属于再分配,不是初次分配,故不选。‎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配套改革”。十三五规划纲要也重点强调要“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缩小全社会收入差距”。具体而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配套改革,应当从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慈善捐助减免税等方面着手,健全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健全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解析:设问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即“再分配”,‎ 主要包括国家的主要手段、收入秩序和三个差距等。‎ 答案:①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体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②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③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注重效率,又注重公平。‎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十九大报告庄严承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当前,收入分配不公是不平衡发展的表现之一,收入分配“不平衡”仍存在“两低”“四大”和“一突出”的现象。即“两低”是指居民收入比重和劳动保障比重偏低;“四大”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仍然偏大:“一突出”是指居民财产分布不公的问题非常突出。未来也将更加注重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的矛盾。‎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解析:本题题目类型属于措施类,答题范围是经济生活,知识限定: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知识,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知识范围为“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知识”。其次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即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然后结合材料信息分别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分配制度;实现两个提高、两个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④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梨树沟,原来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每年要给村民发放救济粮款、衣物,但这种“输血性”救济并没有使村民摆脱贫困,原因是村民把救济款花掉了,生产条件却没有改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改“输血性”救济为“开发性”扶贫,救济粮款的发放与村民栽种果树、改善生产条件挂钩。在政府支持下,该村修通了两万多米的盘山公路。县林业局帮助村民培育果树新品种,传授果树管理新技术。现在,梨树沟的雪花梨走出了国门,村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结合材料,说明“输血性”救济变为“开发性”扶贫是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 解析:“输血性”救济只注重公平而忽视了效率,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开发性”扶贫兼顾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调动了村民自主脱贫的积极性,最终取得成功。‎ 答案: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通贫穷。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②材料中“输血性”救济侧重公平却没有改变梨树沟的生产条件,没有使小山村摆脱贫困。③“开发性”扶贫正确处理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改变了扶贫上的平均主义,调动了村民自主脱贫的积极性。村民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充分利用资源,加快了脱贫的步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