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思想政治(文科)‎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青年学生处于世界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世界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说明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世界观决定着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世界观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世界观的含义。②符合题意,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体现了世界观决定着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③符合题意,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④说法错误,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故选D。‎ ‎【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2.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说:“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这是因为 A.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B.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升华,从中抽象出最普遍的本质 C. 具体科学的研究总是局限在世界某一领域,不具有普遍性 D. 哲学是人类的最高智慧,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B:材料强调的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家冯友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升华,从中抽象出最普遍的本质,B符合题意。‎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升华,而不是科学之科学,A说法错误。‎ C:材料强调哲学的任务和作用,不体现具体科学的研究范围及作用,C与题意不符。‎ D: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 相互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涌现了不同的哲学派别。下列正确描述了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历程的是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 ‎②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 ‎③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 ‎④运动就是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 A. ③→④→② B. ②→④→① C. ③→④→① D. ②→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C: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发展阶段。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运动就是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③→④→①正确描述了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历程。‎ AB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ABD说法错误。 ‎ 故本题选C。‎ ‎【点睛】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但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局限性)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4.南宋淳熙二年,在鹅湖寺举行了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以“理生万物”观点为代表的朱熹等人和以“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观点为代表的陆九渊等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此举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史称“鹅湖之会”。“鹅湖之会”的争论 ‎①反映了哲学史上两大阵营的分歧 ‎ ‎②体现了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分歧 ‎③是由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理解的差异 ‎ ‎④体现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以“理生万物”观点为代表的朱熹等人和以“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观点为代表的陆九渊等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鹅湖之会”的争论是由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理解的差异,体现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哲学史上两大阵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史上“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①②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下列观点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③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④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体现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符合题意;“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均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与哲学基本问题无关,排除②④;“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是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体现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③符合题意。故选D。‎ ‎6.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们经过5年攻关,研发出高效的化合物诱导多能干细胞新方法,开发了一套“魔法药水”,用它依次为细胞“洗澡”,实现多种体细胞类型的“返老还童”,这项成果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①“魔法药水”是实现诱导多能干细胞唯一途径 ‎②人类对干细胞的认识是运用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基础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由材料可知“魔法药水”是实现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新方法,不是唯一途径,故①排除。‎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说法错误。‎ ‎③④:研发出高效的化合物诱导多能干细胞新方法,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识是发展着的,故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即可,解答时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得出正确选项。‎ ‎7.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善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运用它分析、思考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也是一条成功经验。习近平说:“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具体的方法论指导 ‎②具有实践性的重要特点和理论品质 ‎③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终极真理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材料主要表明善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运用它来指导实践是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也是一条成功经验。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实践性的重要特点和理论品质,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③正确且适合题意;①说法错误,错在“具体的”; ④说法错误,错在“终极真理”;故本题答案选D。‎ ‎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体现的哲理是 A. 物质世界具有客观实在性 B. 人在物质世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D. 物质是运动承担者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体现的哲理是物质决定意识,体现物质世界具有客观实在性,A符合题意。‎ B:人在物质世界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B错误。‎ C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体现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体现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选项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2.选项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选项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选项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 ‎.选项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选项);7.选项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选项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选项,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选项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9.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人脑 ‎②磁场和电场 ‎③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④人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产品 ‎⑤生产资料所有制 ‎⑥电磁学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物质的内涵、物质的唯一特性。①②④⑤:人脑、磁场和电场、人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产品、生产资料所有制,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东西,属于物质的范畴,①②④⑤符合题意。‎ ‎③⑥: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电磁学,都是主观的东西,属于意识的范畴,③⑥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所以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这种观点( )‎ A. 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D.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观点没有否认事物的客观性,A排除。‎ B:题目中没有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排除B。‎ C:该观点承认了事物是绝对运动的,没有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排除C。‎ D:题目中,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该观点认为事物始终都处于不断运动、变过的过程中,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正确。‎ 故本题选D。‎ ‎11.“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意思是感慨光阴不能停留,就像流水一样消逝。其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②人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 ‎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 ‎④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体现了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事物运动的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③项符合题意;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和利用规律,②项说法错误;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自身服务,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12.画作之道,在于心装天地,唯有如此,才能绘这世上之物,笔下之物才能拥有天地灵气。这一“画作之道”精妙地点出了笔下之物所拥有的天地灵气( )‎ A. 依赖于画家的天赋与灵感 B. 在于画家所具有的复制天地万物的经验 C. 是画家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D. 是画家心灵的自然外化和表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A:笔下之物所拥有的“天地灵气”依赖于客观存在,A错误。‎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画家不是简单地“复制天地万物”,B错误。‎ C:画作之道,在于心装天地,唯有如此,才能绘这世上之物,笔下之物才能拥有天地灵气。笔下之物所拥有的天地灵气是画家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C正确。‎ D:只有心装天地,笔下之物才能拥有灵气,说明了“灵气”是对天地万物的能动的反映,而不是画家心灵的自然外化和表现,D排除。‎ 故本题选C。‎ ‎13.‎2018年4月22日,中化能源自主研发的智能加油机器人亮相福州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机器人可以自动打开汽车油箱盖,抓取油枪,自动完成高度模拟人工加油的标准动作。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智能加油机器人是人类意识的产物,最终可以超过人类的能力 ‎②智能加油机器人会不断进步,但不可能产生思维和情感 ‎③智能加油机器人的水平不断提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④智能加油机器人的创造性不断提高,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智能加油机器人是人类实践的产物,①错误。‎ ‎④:智能加油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工具,没有人的意识,故不会有创造性,④错误。‎ ‎②:智能加油机器人是人造的产物,不可能产生思维和情感,故②正确入选。‎ ‎③:智能加油机器人的水平不断提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③正确。‎ 故本题选C。‎ ‎14.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是中国制造2025目标。要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历史上,中国工匠曾经名扬四海。随着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我国一些企业靠“山寨”和低价竞争,忽略产品品质,因此做大做强中国企业,需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这说明 ‎①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 ‎②意识对现实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 ‎④意识总能推动和促进实践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随着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我国一些企业靠“山寨”和低价竞争,忽略产品品质,因此做大做强中国企业,需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这说明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意识对现实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打造制造强国必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意识改造世界的作用,不体现意识认识世界的作用,③与题意不符。 ‎ ‎④: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意识推动和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实践活动的发展,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15.读漫画“弯与直”。青蛙与飞鸟的判断启示我们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 判断依赖于认识 C. 认识受具体时空的限制 D. 认识受主体价值取向的制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青蛙与飞鸟对“弯与直”的判断启示我们认识受具体时空的限制,C适合题意;A、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判断属于意识的范畴,意识依赖于物质,B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16.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这表明( )‎ A.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 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C.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A: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这表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A正确。‎ BCD:这三项表述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D。‎ 故本题选A。‎ ‎17.中国东晋僧人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这一观点与下列观点不一致的是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刻舟求剑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材料中体现的是静止的观点,而该选项体现的是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该选项与与材料观点不一致,故①符合题意。‎ ‎②③:材料中的僧肇的话的大意是:能吹倒大山的暴风是静止的,奔流不息的江河却没有流逝,田间飘浮的游气也没有运动,经天巡回的日月也没有东升西落,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这句话强调的是万事万物是静止的。而②③这两项体现的都是静止的观点,与材料观点一致,故②③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④:题干体现的是静止的观点,而该选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也体现了事物是运动的,这与材料观点不一致,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 ‎ 运动 静止 区别 含义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性质 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联系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8.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目前,科研人员发现,它们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备“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该发现改变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为设计和创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了 ‎①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在无限实践发展中被推翻 ‎②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③人类可以在对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指导下创造出新的具体物质 ‎④对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创造“生命细胞”奠定了物质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人类可以在对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指导下创造出新的具体物质,②③符合题意;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在无限实践发展中不断提高而不是被推翻,①说法错误;对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创造“生命细胞”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不是奠定了物质基础,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原理内容:(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4)(方法论要求:)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9.一项新的科研成果表明,人脑现有的完整记忆其实是由很多记忆碎片整合而成的。这些记忆碎片分布在大脑的不同位置,而将这些记忆连接并组装起来的正是人脑的记忆中枢海马体。该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医学领域,将对失忆患者恢复记忆的研究具有辅助作用。这表明 ‎①认识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的发展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④认识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的含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①错误。‎ ‎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因此实践的发展促进了认识的发展,②正确。‎ ‎③:实践决定认识,因此事物的发展决定认识的深化,③错误。‎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因此认识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运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①实践为认识提供新问题和新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新的认识工具。③实践不断提高人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为:①只有处在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的实践,②能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20.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  )‎ A.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 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C. 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真理。A:材料告诉我们真理面前人人平等,A正确。‎ B:每个人都可以认识和发现真理,B错误。‎ 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真理是正确的认识,C错误。‎ D:真理是可以判断和在实践中证明的,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选项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本题可排除BCD;2.选项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 ‎.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选项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选项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选项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选项);7.选项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选项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选项,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选项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21.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委员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A.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D. 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正确且符合题意;A、B、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22.正当人们为无人驾驶技术欢呼雀跃时,‎2018年3月18日晚,一辆Uber自动驾驶车辆在亚利桑那州与一名行人相撞,并致其死亡,号称最安全的沃尔沃未能救人一命。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追求真理的过程永无止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所述的人们对无人驾驶技术的认识和探索过程,说明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的过程永无止境; ‎ ‎②③不合题意,这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无关,因为题意主旨强调的是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而不涉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故选D。‎ ‎23.欧阳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一次与其齐名的褚遂良和虞世南在交谈中,褚遂良问对方:我的书法能不能比得上欧阳询?虞世南回答说,欧阳询不论什么纸笔,都能书写如意,您哪能做到这样呢?从哲学角度看,下列对这一故事的正确理解是 ‎①欧阳询作为书法实践的主体其书写能力具有客观性 ‎②笔和纸作为书法实践的手段与对象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作为一种艺术实践,书法家书法水平的高低是客观的 ‎④褚遂良与欧阳询书法水平差异源于不同人的审美情趣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虞世南认为欧阳询不论什么纸笔,都能书写如意,而褚遂良不能做到这样,他的回答从哲学角度看,说明欧阳询作为书法实践的主体其书写能力具有客观性,作为一种艺术实践,书法家的书法水平的高低是客观的,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意识而不是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而笔和纸属于物质范畴,②错误;褚遂良与欧阳询书法水平的差异源于不同人的书法实践,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4.庄子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②认识受到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具体的实践水平等条件限制 ‎③开拓创新,突破认识对象的制约,真理才能不断超越本身 ‎④勇于探索和实践,不囿于已有认识,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影响认识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庄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井底的青蛙,不可能和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士,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道,是因为受到教养的束缚。这启示我们认识受到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具体的实践水平等条件限制,要勇于探索和实践,不囿于已有认识,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②④正确;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①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③中的“突破认识对象的制约”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25.古人说:“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做。”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下列诗句与题中观点所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①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②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说明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都肯定了实践的重要性,①③符合题意。‎ ‎②:“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与题意不符。‎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2019年的世界杯比赛中,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的战绩成功卫冕冠军,时隔4年后再次登顶世界,成为世界上获冠军次数最多的女子排球队。中国女排自1981年首获世界杯冠军以来,在世界女排三大赛事(世界杯5次、世界锦标赛2次、奥运会3次)中共10次获得冠军,是中国三大球中唯一拿到世界冠军且一直保持世界一流水平的队伍。近年来,中国女排在郎平的指导下,为了提高女排技战术水平和为国争光的能力,制定了严密、详实、科学的生活和训练计划;重点研究了巴西、美国等世界女排强队的技战术特点;深入研究女排运动的规律。在长期的比赛和训练运动中,中国女排形成了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不仅使中国女排能够不断创造辉煌,而且凝聚起全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女排在训练和比赛中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 ‎【答案】①为了提高技战术水平、为国争光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重点研究强劲对手的特点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深入研究女排运动规律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这些都体现了意识在人能动地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在女排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磅礴力量就是其体现。‎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高昂的精神能催人向上,使人奋进。女排精神是一种高昂的精神,对我国女排运动员和教练员有强大的激励作用,从而能不断取得辉煌的成绩。‎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在女排精神的鼓舞下,不仅使中国女排能够不断创造辉煌,而且凝聚起全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材料中,为了提高女排技战术水平和为国争光的能力,制定了严密、详实、科学的生活和训练计划;重点研究了巴西、美国等世界女排强队的技战术特点,故可以从意识活动的目的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不仅使中国女排能够不断创造辉煌,而且凝聚起全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故可以从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高昂的精神能催人向上,使人奋进。女排精神是一种高昂的精神,对我国女排运动员和教练员有强大的激励作用,故可以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全面理解意识反作用的表现:‎ ‎(1)从内容上看: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从性质上看: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27.伞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传统产品,某伞业公司却不断赋予它新的功能。该公司以小搏大,以晴雨伞为主导产品,包括伞具.雨衣.锁具生产,把一个小产品做成了一个大产业。该公司从全球性气候变化.紫外线增强中意识到,防紫外线产品是个大市场,于是及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研发出获得国家专利的防紫外线系列伞产品,一问世就畅销国内外,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控制低档伞产品数量,兼并了两家国有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 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材料中该公司成功的经验。‎ ‎【答案】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办事,公司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该公司在经营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研究市场,开发新产品。‎ ‎③我们要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只有把工作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伞具公司不断创新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材料中该公司成功的经验。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材料中该公司的做法进行仔细审读,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结合相关哲学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即可。材料中,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办事,公司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考生可以从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该公司在经营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研究市场,开发新产品,考生可以从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考生可以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相结合的角度说明只有把工作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即可。‎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众多领域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巨大。1994年,中国“北斗”正式立项。一批批北斗人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完成了北斗一号试验系统和覆盖亚太的北斗二号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近年来,卫星导航系统在运用中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我国加快了北斗项目的实施步伐,将在2020年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三号系统。届时,30多颗“北斗”导航卫星能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技术将会更为成熟,应用将更加广泛。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卫星导航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我们有理由相信,“众星拱北斗”不仅是人间天象,也必将是大国崛起之象征。‎ 结合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过程,说明实践是怎样为认识发展提供动力的。‎ ‎【答案】①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促成我国北斗项目的立项。近年来卫星导航运用中的实践中的商业价值得以认识,加速了我国北斗项目的实施。‎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30多颗“北斗”导航卫星能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促进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的不断成熟。‎ ‎③实践活动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科学家们在科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攻克难关,提高了自己的认识能力,从而不断推动认识的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已经掌握了卫星导航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 “众星拱北斗”也必将是大国崛起之象征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材料中,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促成我国北斗项目的立项。近年来卫星导航运用中的实践中的商业价值得以认识,加速了我国北斗项目的实施,故可以从实践的发展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30多颗“北斗”导航卫星能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促进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的不断成熟,故可以从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科学家们在科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攻克难关,提高了自己的认识能力,从而不断推动认识的发展,故可以从实践活动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准确把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省从2021年开始,实行新的高考方案,该方案明确了高考科目设置为六科,除了必选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之外,其他三门考试科目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选择性必修学科中自主选择,即“六选三”。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是新高考方案的第一届考生,为适应高考改革,他们将全面推行“走班制”教学。所谓“走班制”是指“六选三”的选择性必修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而学生则打破原来的传统固定班级,根据自己的选择,重新组合到选择性必修学科班级上课。这种班级重组,有人测算竟有近20种不同的上课组合。有人担心教学管理将会混乱而采取批评态度,有人则赞赏这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对“走班制”,不同的地方和学校对它的态度有差异,专家、学者、老师、学生褒贬不一,不尽相同。“走班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有良好的开端,但是“走班制”的推广依然任重而道远。‎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走班制”的认识为什么会不尽相同?‎ ‎(2)运用已学哲学知识(一、二单元),请你就如何推进“走班制”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答案】(1)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走班制”的评价不尽相同是因为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具有反复性。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受到不同立场、观点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各地实行“走班制”的实践水平、条件是有差异的,而专家、学者等不同群体的立场、观点、知识水平等也有差异,所以对“走班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③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走班制”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人们对其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出现不同认识也是正常的。‎ ‎(2)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行“走班制”应结合社会、学校客观实际。②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推进“走班制”要立足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关制度。③要用正确意识或科学理论指导“走班制”。④推行“走班制”要把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回答任两条方法论即可得)‎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实行新的高考方案为背景材料,考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知识。‎ 第(1)问可结合材料中人们对“走班制”的认识,从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等方面,分析说明“走班制”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人们对其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出现不同认识也是正常的。‎ 第(2)问可根据第一、二单元哲学知识这一要求,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把尊重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等方面,对推行“走班制”分别提出合理化建议。‎ ‎【详解】(1)本题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走班制”的认识为什么会不尽相同?‎ 从材料可以看出,人们对“走班制”的评价不尽相同是因为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具有反复性。各地实行“走班制”的实践水平、条件是有差异的,而专家、学者等不同群体的立场、观点、知识水平等也有差异,所以对“走班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走班制”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人们对其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出现不同认识也是正常的。‎ 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从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受到不同立场、观点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等方面,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走班制”的认识为会不尽相同的理由。‎ ‎(2)本题要求运用已学哲学知识(一、二单元),就如何推进“走班制”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可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说明推行“走班制”应结合社会、学校等客观实际,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做法。‎ 可从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说明用正确意识或科学理论指导“走班制”,反对搞一刀切。‎ 可从把尊重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说明推行“走班制”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可从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说明推进“走班制”要立足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关制度。‎ ‎【点睛】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①从认识 主体看,认识总要受到现实具体的认知水平、实践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制约;②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因此人类对事物的探索具有反复性,并非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③认识的客体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时代延续的。因此,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具有无限性。人类探索世界的过程永无止境,时代延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