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黄浦区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学业等级考科目阶段性调研 一、选择题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最大限度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中来,使他们成为工人阶级坚定可靠的新生力量。”吸收农民工加入工会有利于我国( )‎ A. 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 B. 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C. 巩固政权的阶级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A:我国政权社会基础是广大人民,排除A。‎ B: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排除B。‎ C: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可见,吸收农民工加入工会有利于我国巩固政权的阶级基础,C正确。‎ 故本题选C。‎ ‎2.组织社会公共服务是我国国家政权行使的重要的国家职能。下列属于这一职能的是( )‎ A 上海市政府主办第二届进口博览会 B. 国务院决策部署癌症防治行动方案 C. 国家税务总局实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选项主要体现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A排除。‎ B: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可见,国务院决策部署癌症防治行动方案体现了我国国家政权行使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B正确。‎ C:该选项体现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排除C。‎ 故本题选B。‎ ‎3.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该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 A.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 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 - 17 -‎ C. 行使全国人大部分职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A排除。‎ B:全国人大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B排除。‎ C: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C正确。‎ 故本题选C。‎ ‎4.2019年11月5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下列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的是( )‎ A. 小区居民选举业委会委员 B. 高中生选举校学生会主席 C. 社区居民选举居委会委员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业主委员会是小区的业主自发成立的便于对小区进行管理的组织,并不是基层自治组织,排除A。‎ BC:基层自治组织,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它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可见,社区居民选举居委会委员属于基层群众自治,C正确,B排除。‎ 故本题选C。‎ ‎5.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都实行人大代表向所在选区的选民定期述职制度。人大代表之所以要向选民述职的原因在于人大代表是( )‎ A. 国家权力的行使者 B. 人民利益的表达者 C. 人民权力的受托者 ‎【答案】C ‎【解析】‎ ‎【详解】AB:材料强调的是人大代表要向选民述职的原因,这两个选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AB排除。‎ - 17 -‎ C:人大代表之所以要向选民述职的原因在于人大代表是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C正确。‎ 故本题选C。‎ ‎6.截至2019年10月底,中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经济贸易、科技交流、教育合作、文化旅游、绿色发展、对外援助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丰硕成果表明我国是( )‎ A. 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B. 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C. 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B:中国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 “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经济贸易、科技交流、教育合作、文化旅游、绿色发展、对外援助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这表明我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B正确。‎ A:材料强调是我国对世界发展的作用,没体现我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排除A。‎ 故本题选B。‎ ‎7.2019年11月12日,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召开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委员们认为,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发挥好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由此可见人民政协( )‎ A. 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B.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B: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召开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发挥好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由此可见人民政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正确。‎ AC:材料强调的是人民政协要贯彻党的精神,这没体现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也没体现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A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 17 -‎ ‎8.下列银行业务中,属于信用中介业务的是( )‎ A. 为小李提供住房贷款 B. 为小刘代缴水电煤费用 C. 为小张提供贸易资金转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是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与吸入者的中介人或代表,来实现资本的融通、并从吸收资金的成本与发放贷款利息收入。可见,为小李提供住房贷款属于信用中介业务,A正确。‎ B:代收代缴水电煤费是指银行接受收款单位和付款人(客户)的委托,将付款人在银行账户(单位为结算账户,个人为银行卡或活期储蓄存折账户)的资金按当期付款人应缴纳的金额在约定的时间划付给收费单位的资金结算产品。可见,该选项不是信用中介业务,B排除。‎ C:该选项属于银行的结算业务,排除C。‎ 故本题选A。‎ ‎9.2020年3月5日是24节气中的惊蛰,国务院举办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要求各地既要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又要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国务院重视抓好春季农业生产,这是因为( )‎ A. 农村是消费的重要市场 B. 农业有吸纳劳动力优势 C.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A:材料阐释的是生产环节,未涉及消费环节,A排除。‎ B:材料未涉及劳动力就业问题,B排除。‎ - 17 -‎ C:要求各地既要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又要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表明国务院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C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截至2019年11月份,全国各地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6省市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 )‎ A. 完善分配制度 B. 提升社会保障 C. 坚持效率优先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最低工资属于初次分配,上调其标准属于完善分配制度的具体举措,A正确。‎ B:最低工资,不属于社会保障,B排除。‎ C:无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均要兼顾效率与公平,而不是坚持效率优先,C错误。‎ 故本题选A。‎ ‎11.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是国家的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流通量来影响社会总需求,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一种手段。影响货币流通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政策工具是( )‎ A. 银行利息率 B. 银行贴现率 C. 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银行利息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资金使用,A符合题意。‎ B:银行贴现率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可见银行贴现率不是影响货币流通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政策工具,B排除。‎ C: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要求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这不是最直接影响货币流通量的工具,C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贴现率是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是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 17 -‎ ‎12.随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中央企业运营的主体。2013至2018年央企通过证券市场上市、控股上市公司增发等超400项,混改吸引社会资本超1万亿元。国企混改的上述举措体现出我国( )‎ A. 加大对外开放步伐 B. 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 C. 注重扩大经济规模 ‎【答案】B ‎【解析】‎ ‎【详解】A:材料不涉及对外开放,A排除。‎ B:央企通过证券市场上市、控股上市公司增发、吸引社会资本等加速发展,表明央企混改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B符合题意。‎ C:国企混改的目的也不是扩大经济规模,C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发展国有经济: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措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值增值;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实行国有企业重组转型,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实力和竞争力。‎ 发展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推进公司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13.根据下表CPI数据,从中可以推算出( )‎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102‎ ‎101.6‎ ‎102.1‎ ‎102.9‎ A. 2017年的CPI比2016年下降了0.4%‎ B. 2018年的CPI比2017年上涨了0.5%‎ C. 2019年的CPI比2018年上涨了2.9%‎ ‎【答案】C ‎【解析】‎ - 17 -‎ ‎【详解】AB:CPI变化幅度不是两个CPI的简单相加或相减,0.4%和0.5%均是错误的计算结果,AB排除。‎ C:CPI的计算应以前一时间为基期,即前一时间的1,表格中2019年的CPI为102.9%,即比2018年上涨了2.9%,C正确。‎ 故本题选C。‎ ‎1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最重要、最具革命性的部分是( )‎ A. 朴素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朴素唯物主义属于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而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A排除。‎ B:辩证唯物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最重要、最具革命性的部分,B排除。‎ C: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最主要、最具革命性的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旧哲学的主要区别,C正确。‎ 故本题选C。‎ ‎【点睛】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②局限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①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②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不彻底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1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强调:“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该哲学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事物是( )‎ A. 绝对运动的 B. 相对静止的 C. 可以认知的 ‎【答案】A ‎【解析】‎ - 17 -‎ ‎【详解】A“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强调了运动的绝对性,A正确。‎ BC:相对静止的、可以认知的,都不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强调的,BC排除。‎ 故本题选A。‎ ‎16.生态环境部会同长三角相关省(市)政府发布了《长三角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长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2%,还根据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攻坚措施。该举措体现出的实践活动特征为( )‎ A. 客观物质性 B. 自觉能动性 C. 社会历史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材料并未涉及实践的客观物质性,A排除。‎ B:相关部门颁布文件,确认环保指标,并针对性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环境,这体现了实践活动的自觉能动性,B符合题意。‎ C:材料并未涉及社会关系及时间的不同,也就未体现实践的社会历史性,C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并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要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制约。B.实践具有能动性的活动。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转变为现实的存在。C.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活动。任何实践活动都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社会性)。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随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是历史条件的产物(历史性)。‎ ‎17.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重点支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今天的民族地区走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2019年前三季度云南、贵州、西藏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三。可见党和国家( )‎ A. 坚持各民族都处于平等地位 B.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坚持民族大团结和共同繁荣 ‎【答案】CB - 17 -‎ ‎【解析】‎ ‎【详解】A:材料中没有体现各民族平等地行使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的信息, 选A得0分。‎ B:从本质上,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党和国家支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性质,B为次佳选项,得2分。 ‎ C:从材料中“支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可知民族地区与全国各地团结奋斗,“云南、贵州、西藏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三”可知地区差距缩小、努力实力共同繁荣, C为最佳选项,得3分。‎ ‎18.习近平指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依然是真理,因为马克思主义( )‎ A. 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全部规律 B. 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 C.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BC: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但是那些被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马克思主义被实践反复检验的,符合实际的正确认识,所以今天依然是真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说法正确,但不及B符合题意。选项B是最佳选项,选项C是次佳选项。‎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全部规律,故A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BC。‎ ‎19.根据气象预报,2月下旬我国多地会出现雨雪天气。据此,各地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缓和旱情、增加土壤墒情,有效地服务春耕春播和森林防火等工作。由此可见( )‎ A.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B. 气象学具有科学预见作用,为实践提供指导 C.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规律 ‎【答案】BA - 17 -‎ ‎【解析】‎ ‎【详解】A:各地气象部门进行气象预测,指导人们生产和生活,体现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A为次佳选项。‎ B:各地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缓和旱情、增加土壤墒情,有效地服务春耕春播和森林防火等工作,这直接体现了气象学作为科学理论具有科学预见作用,为实践提供指导,B为最佳选项。‎ C: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C错误。‎ 故本题选BA。‎ ‎【点睛】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0.在抗击新冠肺炎战斗中,中医专家组针对不同类型的病人,研制出“肺炎1号”、“肺炎2号”、“肺炎3号”、“肺炎4号”、“肺炎5号”等不同处方的中药进行治疗,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抗疫的策略启示我们要坚持( )‎ A.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以实践结果检验认识 C. 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答案】AB ‎【解析】‎ ‎【详解】A:中医专家组针对不同类型的病人,研制出不同处方的中药进行治疗,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为最佳选项。‎ B:中医专家组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体现了以实践结果检验认识,B为次佳选项。‎ C:材料未体现矛盾双方,也就未体现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C排除。‎ 故本题选AB。‎ 二、材料分析题 - 17 -‎ ‎21.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新中国的民法典编纂工作几经波折。‎ 表1 新中国民法典编纂情况 启动时间 编纂工作结果 ‎1954年 第一次编纂民法典工作,随着“整风”“反右”运动兴起而中止。‎ ‎1962年 第二次编纂民法典工作,被 “文化大革命”所中断。‎ ‎1979年 第三次编纂民法典工作,最后因条件尚不够成熟也未能成功。‎ ‎2015年 第四次民法典编纂工作,第一步,编纂民法典总则编,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2020年,民法典(草案)即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注:民法典(草案)由民法总则和民法典分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组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编纂民法典的决定。在我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法律草案都要送交全国人大代表、法学专家等听取各方面意见,还要在“中国人大网”上全文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表2 民法总则(草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民法典(草案)征求意见情况 法律草案名称 征求意见时间 参与人数(人)‎ 意见条数(条)‎ 民法总则(草案)‎ ‎2016-07-05 至 2016-08-04‎ ‎13802‎ ‎65093‎ - 17 -‎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 ‎2018-09-05 至 2018-11-03‎ ‎111208‎ ‎440491‎ 民法典(草案)‎ ‎2019-12-28 至 2020-01-26‎ ‎13718‎ ‎114574‎ ‎(1)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民法典立法过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请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说明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 ‎(2)有观点认为:新中国民法典的诞生虽步履维艰,但我们终将会贡献出一部优秀的民法典。运用“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评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1)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做出关于编纂民法典的决定,在我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法律草案都要送交全国人大代表、法学专家等听取各方面意见,还要在中国人大网上全文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并经过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这一制度化、法律化的过程,体现出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充分听取全国人大代表、法学专家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彰显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立法要求,充分发扬了民主,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体现了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确保民法典能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从而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 ‎“新中国民法典的诞生虽步履维艰,但我们终将会贡献出一部优秀的民法典”,该观点认为新中国民法典的诞生步履维艰,这是看到了民法典编纂工作的曲折性,民法典作为新事物,其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新事物的成长会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该观点认为我们终将会贡献出一部优秀的民法典,这是看到了民法典作为新事物,其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民法典编纂工作终将取得成功,我国将拥有优秀的民法典。‎ - 17 -‎ 该观点看到了民法典编纂工作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因此该观点具有合理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民法典编纂工作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民法典编纂过程及征求意见情况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说明获得题中结论的理由。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基本方略、党的领导、全国人大的职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治国的主体。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基本方略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党的领导、全国人大的职权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做出关于编纂民法典的决定,在我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法律草案都要送交全国人大代表、法学专家等听取各方面意见,还要在中国人大网上全文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并经过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这一制度化、法律化的过程,体现出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③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治国的主体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充分听取全国人大代表、法学专家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彰显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立法要求,充分发扬了民主,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体现了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确保民法典能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从而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17 -‎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评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相关知识,然后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曲折性”:“新中国民法典的诞生虽步履维艰,但我们终将会贡献出一部优秀的民法典”,该观点认为新中国民法典的诞生步履维艰,这是看到了民法典编纂工作的曲折性,民法典作为新事物,其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新事物的成长会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前进性”:该观点认为我们终将会贡献出一部优秀的民法典,这是看到了民法典作为新事物,其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民法典编纂工作终将取得成功,我国将拥有优秀的民法典。最后总结分析:该观点看到了民法典编纂工作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因此该观点具有合理性。‎ ‎【点睛】第(1)问,政治学科主观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 第(2)问,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题,此类试题既要分析观点的合理性,又要分析观点的不合理性。要确定评析运用知识角度,细化知识内容。本题限定了知识范围,要找出具体的知识点并写出来,按照材料+观点(核心)+阐述+总结(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格式或者观点(核心)+材料阐述+点题(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进行回答。‎ 三、论述题 ‎22.巧用“加减法”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自2017年起,在中央财政支持下,湖北省开展增机肥减化肥试点项目。中央财政资金连续三年每年安排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资金6000万元以上。‎ 这三年对于秭归县丰悦脐橙专业合作社来说,有着和过去不一样的种植新体验。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应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建成的微型气象站、智能水肥一体化操控系统完全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脐橙种植模式,让种植业智慧了起来。这个小小的气象站,可以对气压、光照、温湿度实时监控。过去都是凭经验浇水施肥,现在根据各项指数,系统就会通过手机app提示什么时候浇水和施肥。合作社还装上了水肥一体机,经过过滤器后的水肥混合溶液不会阻塞管道,通过管道和滴头滴灌更均匀。‎ 和过去相比,试点基地化肥施用量减少了40%以上,水的利用率从50%提升到80%。增施有机肥后,脐橙个头更大,种出了记忆中的“农家味道”。如今,脐橙精品率是过去的两倍,每斤能卖到6至8元,每亩纯收入近1万元,社员每亩平均增收2000元。‎ 在中央财政增机肥减化肥项目支持下,秭归县以点带面,结合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大力发展绿肥、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作物施肥浇水、水土流失的问题,全县生态经济效益初显,农业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结合材料,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宏观调控的角度论述秭归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要求:‎ - 17 -‎ ‎(1)运用相关知识论述秭归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两个原因,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答案】秭归县农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原因在于国家采取财政手段,以经济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农民走质量型发展方式,推进农业高新技术的使用,有效推进秭归县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利用财政手段,以经济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秭归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是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可以推动农业新科技科成果的使用,既能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能体现人均收入增长、生活质量改善,还能体现在能源消耗的下降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例如,中央财政资金连续三年每年安排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资金6000万元以上。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应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建成的微型气象站等在秭归县的应用,为秭归脐橙等农产品产量增加、品质提升奠定了资金投入的基础,从而促使了秭归县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农民坚持质量型方式,把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促进秭归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型发展方式,以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可以对资源实行有限度、保护性的利用,寻求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实现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从而实现经济数量增长和质量改善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例如,丰悦脐橙专业合作社以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生产,微型气象站、水肥一体机等农业新技术的使用,减化肥增机肥,大力发展绿肥、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作物施肥浇水、水土流失的问题,使秭归县农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农业发展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巧用“加减法”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及效果为材料,从《经济常识》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考查考生演绎推理、论证论述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7 -‎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宏观调控的角度论述秭归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因。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确定总论点:国家采取财政手段,以经济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农民走质量型发展方式,推进农业高新技术的使用,有效推进秭归县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此总论点下分解出分论点,对试题进行论述。‎ 分论点一:国家利用财政手段,以经济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秭归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此处结合宏观调控的目标角度加以分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是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可以推动农业新科技科成果的使用,既能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能体现人均收入增长、生活质量改善,还能体现在能源消耗的下降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例证分析:结合材料中的举措分析: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应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建成的微型气象站等在秭归县的应用,为秭归脐橙等农产品产量增加、品质提升奠定了资金投入的基础,从而促使了秭归县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分论点二:农民坚持质量型方式,把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促进秭归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此处结合新发展理念角度加以分析:坚持质量型发展方式,以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可以对资源实行有限度、保护性的利用,寻求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实现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从而实现经济数量增长和质量改善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例证分析:结合材料中的举措分析:丰悦脐橙专业合作社以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生产,微型气象站、水肥一体机等农业新技术的使用,减化肥增机肥,大力发展绿肥、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作物施肥浇水、水土流失的问题,使秭归县农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点睛】本题属于论述题,难度较大。考生要围绕科创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确定论述的重点:科创板的设立强化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科创板的设立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本使用效率,还要举例论证试题。试题由情景、设问、立意三个要素组成。情景,即试题材料,大多选取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设问,是要求我们解决的问题,一般由几个问题组成;立意,即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综合、灵活运用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立意隐于题中,它是通过设置的情境挖掘立意。总论点,总体概括,分论点将整个论述分为几个层次,一般来说,也就是知识角度中包含的知识要点,每一分论点中要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过程,也要举例阐释。‎ - 17 -‎ - 1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