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天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9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学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成、住、坏、空“四劫”,是佛教关于世界生死变化基本观点。佛教认为,一个世界经历成立、持续、破坏,又转变为另一个世界的成立、持续、破坏,其过程可分为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即“四劫”。这一观点 ‎①包含了古老的辩证法思想 ‎ ‎②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③看到了世界的绝对运动性 ‎ ‎④揭示了世界的客观物质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成、住、坏、空“四劫”,是佛教关于世界生死变化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看到了世界的绝对运动性,包含了古老的辩证法思想,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佛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选项蕴含的哲理与之不同的是 A. 我思故我在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吾心即是宇宙 D. 气者,理之依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A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孟子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我思故我在也是唯心主义观点,设问要求与之不同的是,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唯心主义观点,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吾心即是宇宙是唯心主义观点,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气者,理之依也,是唯物主义观点,与题干唯心主义观点不同,入选。故本题选D。‎ ‎3.改革开放之所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把握了我国的国情与实际。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 A.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 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D.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表述错误。‎ B: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B观点本身并没有错误。题中事例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而并不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基本特征,B不合题意。‎ C: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本题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不是强调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C不合题意。‎ D: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把握了我国的国情,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下侧漫画《情人眼中出西施》(作者:方成)的哲学寓意是 A. 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 B. 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C.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D.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基本特征。A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意识并没有社会历史性,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漫画情人眼里出西施,强调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入选。C 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情人眼里出西施并不是主动创造,而是自觉选择,排除。D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而不是意识,排除。故本题选B。‎ ‎5.一项研究表明,当人感到孤独时,会觉得周围温度比实际情况低。原来真的会“孤单寂寞冷”!这一研究印证了( )‎ A.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 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 意识实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答案】B ‎【解析】‎ ‎【详解】A:材料并未体现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不合题意。‎ B:一项研究表明,当人感到孤独时,会觉得周围温度比实际情况低。原来真的会“孤单寂寞冷”!这一研究印证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B符合题意。‎ C:本题并未体现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不合题意。‎ D:本题考查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不是揭示意识的实质,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与客观事物会完全一致,客观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意识能反映出来,恰恰说明了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不是照镜子式的机械反映。‎ ‎6.一百多年前,艺术家把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画在了纸上,展示了人们对邮寄方式的幻想。随着科技进步,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如今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这说明 A. 科学幻想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 B.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幻想变为现实 C. 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在想象中创造出现实世界 D. 通过实践,观念的东西可以变成现实的东西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实践的相关知识。随着科技进步,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如今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这说明通过实践,观念的东西可以变成现实的东西,D项正确;实践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A项说法错误,排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指导实践将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B项说法错误,排除;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C项中的“人们可以在想象中创造出现实世界”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7.鲁迅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称为勇士,并说,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就不吃了。这表明 ‎①正确认识只能源于实践 ‎ ‎②真理是抽象的有条件的 ‎③间接经验也是获得认识的途径 ‎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决定认识。①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通过对螃蟹的吃得出能吃的认识,说明正确认识只能源于实践,入选。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后人不吃,是通过前人吃过不好吃的间接经验获得的认识,入选。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而不是抽象的,排除。④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故本题选B。‎ ‎8.历经4年,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中科院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突破了人们对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界限的传统认知。由此可见 ‎①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③发挥能动性是科研成功的前提 ‎④对真理的认识有时是循环运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意,材料所述的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突破了人们对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界限的传统认知。由此可见,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①②符合题意;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是科研成功的前提,③错误;认识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9.中国“超级显微镜”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我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将越来越走向深入。从认识论的角度,这进一步证实了( )‎ ‎①认识世界是实践的目的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我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将越来越走向深入。从认识论的角度,这进一步证实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③符合题意。‎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①错误。‎ ‎④: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这是辩证法角度,不是认识论,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一个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喜欢在学生座位编排上下功夫。同样的人数有时在座位上作些适当调整,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班集体在学习、纪律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这是基于 ‎①整体统帅部分,部分不具有整体所具有的功能 ‎②事物内部结构顺序的变化也可以引起质变 ‎③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系统优化。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在学生座位编排上下功夫,说明事物内部结构顺序的变化也可以引起质变,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座位编排合理取得明显进步,说明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入选。①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整体统帅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排除。③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整体功能并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排除。故本题选C。‎ ‎11.借助纳米技术,药物可以克服人体的生物屏障,通过人为操控直接到达病灶区,在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对其他组织的损害。这表明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③人能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人能突破客观规律的限制发挥主观能动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客观性。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借助纳米技术,克服人体生物屏障,表明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入选。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借助纳米技术,增强疗效同时减少损害,表明人能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入选。①选项观点表述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联系的建立需要条件,排除。④选项观点表述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不是突破规律,规律不可突破,排除。故本题选C。‎ ‎12.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这要求我们 ‎①立足局部,统筹全局 ‎②把握条件,综合思维 ‎③根据需要,建立联系 ‎④着眼整体,系统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局部,①说法错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这要求我们把握条件,综合思维,着眼整体,系统优化,②④符合题意;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联系,而不是根据需要建立联系,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既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承认人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13.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该观点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 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统一的 C. 联系是事物发展源泉和动力 D. 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目要求是辩证法道理,“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属于认识论不是辩证法,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B不符合题意;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错误;“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反映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与质变的统一,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 ‎、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题肢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题肢)7、题肢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14.2018年,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之后,中国农业科学家终于在令其他国家专家望而却步的阿联酋沙漠中种出了海水稻。这表明 A.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B. 事物性质是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C.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事例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排除。B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事物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事例强调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并没有涉及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经历多次失败、攻克多个难关取得成功,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入选。故本题选D。‎ ‎15.下面漫画《在阻止别人前进的同时,自己也停止了前进》表明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 B.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 个人进步能够促进社会前进和发展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矛盾双方对立统一。A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漫画前进与停止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而不是主次矛盾的关系,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漫画前进与停止是矛盾双方,二者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漫画并没有涉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漫画前进与停止是矛盾双方,并没有涉及社会意识,排除。故本题选B。‎ ‎16.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国家将加大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这告诉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①把握矛盾主要方面,加大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 ‎ ‎②坚持两点论,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 ‎ ‎④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加大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体现了抓主要矛盾,而不能体现把握矛盾主要方面,①不合题意;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体现了抓主要矛盾,不能体现坚持两点论,②不合题意;国家将加大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这告诉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17.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曾问:老师,您知识如此渊博,怎么还觉得自己很无知呢?芝诺顺手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说,小圆是你们的知识,大圆是我的知识,这两个圆的外面就是无知的部分,所以我接触无知的范围就比你们广。芝诺的说法蕴含的哲理是 A. 无知是达到有知的根本动力 B. 无知是相对的,有知是绝对的 C. 无知和有知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D. 无知和有知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名人名言考查实践、矛盾、联系的知识。A表述错误,无知不是达到有知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达到有知的根本动力;B表述错误,说反了,应该是有知是相对的,无知是绝对的;C符合题意,芝诺的说法说明当人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知道有更多的东西自己没有掌握,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故而就越觉得自己无知,这说明无知和有知相互依赖、相互贯通;D表述错误,无知和有知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本题选C。‎ ‎18.有专家指出,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值不值,不能只看村子美不美,还要看人气旺不旺、产业兴不兴。考察“美丽乡村”看“颜值"更看“气质”的观点表明( )‎ A.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 部分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作用 D. 要弄清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A:考察“美丽乡村”看“颜值”更看“气质”的观点表明,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符合题意。 ‎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C错误。‎ D:材料没有体现要弄清事物所处阶段和地位,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9.“是药三分毒”,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认识到了中药的毒副作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强调因病、因症、因人的个性化治疗,如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体内的热毒已清己解,就应该停止使用,否则就会出现毒副作用:如体内原本没有热毒,我们错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同样也会产生毒副作用。中医的上述理念告诉我们应该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能讳疾忌医 ‎②坚持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对症下药 ‎③抓主流,发挥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决定性作用 ‎④重视矛盾的次要方面,防止向不利方面转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④: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认识到了中药的毒副作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强调因病、因症、因人的个性化治疗,这些理念告诉我们应该坚持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症下药。要重视矛盾的次要方面,防止向不利方面转化,②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不体现矛盾的普遍性,①与题意不符。‎ ‎③:药物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但不能起决定性作用,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积极方向转变。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20.漫画(文字为:书上说摘苹果要用梯子)主要讽刺了( )‎ ‎①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现象②书本知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现象 ‎③脱离生活实际而拘泥于书本知识的现象④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现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题中漫画强调照搬照抄书本知识,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③符合题意。‎ ‎②:并不是所有的书本知识都不符合客观实际,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排除。‎ ‎④:漫画中的照搬书本,没有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1.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考察调研时指出,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 B. 关键部分功能状态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C. 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是“抛弃” D. 要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方法认识事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材料主旨没有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A不合题意。‎ B: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B错误。‎ C: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C错误。‎ D:“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强调了京津冀三地虽各有自己的实际,但重要的是要协同发展,启示我们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方法认识事物,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2.安徽省南陵县将传承乡贤文化融人乡村振兴战略,让乡贤文化深入千家万户,在社会上形成重视乡贤的浓厚氛围,从而激发了乡贤文化的内生动力,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这表明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没有涉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不合题意,乡贤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属于上层建筑,没有涉及生产关系; C符合题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让乡贤文化深入千家万户,在社会上形成重视乡贤的浓厚氛围,从而激发了乡贤文化的内生动力,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说明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D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内容。 故选:C。‎ ‎【点睛】全面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步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并不一定在社会意识上是先进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并不一定在社会意识上是落后的,在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有可能是先进的;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总是继承了过去的社会意识成果。‎ ‎23.“软世代”是近年来出现的青年群体,意指在发达的消费社会,一些年轻人缺乏进取心和意志力,甚至宁愿宅在家里打游戏、啃老,也不愿意出去工作,整个人的身心都绵软无力。如果让你去劝导他们,下列道理比较合适的是(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独立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 ‎③走出自我的小天地,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软世代”缺乏进取心和意志力,宁愿宅在家里打游戏、啃老,也不愿意出去工作,整个人的身心绵软无力,说明他们不懂得为社会尽责任,做贡献,不懂得要想拥有真正的幸福,必须走出小我,通过劳动和奉献创造价值,①③符合题意。‎ ‎②:“软世代”根本就不想奋斗,也就无所谓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②不合题意。‎ ‎④:“软世代”不愿工作,不想创造价值,谈不上利用社会提供物质条件实现人生价值,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4.近年来,文博类节目不新鲜,央视《国家宝藏》能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不少人的“下饭综艺”,主要在于其改变了过去固有的思维,在为优秀传统文化打call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扩大影响,带动了“博物馆经济热”。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③新事物以旧事物作为发展基础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创新的社会作用。①: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扩大影响,带动了“博物馆经济热”,这反映了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①符合题意。‎ ‎②:改变了过去固有的思维,在为优秀传统文化打call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扩大影响,这说明央视《国家宝藏》在创造过程中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的不是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而是强调新事物对事物的发展,③排除。‎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5.老英雄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从他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②砥砺自我,不断艰苦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人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④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从老英雄张富清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人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③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着重强调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不是客观条件,①不合题意。‎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②错误。‎ 故本题选D。‎ ‎26.下图漫画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的前进中,需要( )‎ 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他在失败的阴影下看不见阳光 ‎①看到矛盾具有斗争性②看到矛盾具有同一性 ‎③具有辩证否定的思维④具有抓住时机的机敏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③: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他在失败的阴影下看不见阳光。这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的前进中,需要看到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我们要具有辩证否定的思维,②③符合题意。‎ ‎①:在失败的阴影下看不见阳光并未否定矛盾具有斗争性,①不合题意。‎ ‎④:材料并未涉及抓住时机的机敏,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7.2019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实施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 1709亿元,其中减税10387亿元。国家实施减税降费的哲学依据是( )‎ ‎①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直接动力②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③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减税降费改革属于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的范畴,国家实施减税降费的哲学依据是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②④符合题意。‎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①错误。‎ ‎③: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不是国家实施减税降费的哲学依据,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8.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但部分国家要反其道而行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挑起贸易战,使得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大大增强。面对这种现象我国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①倡导贸易自由化,主导全球贸易发展 ‎②谋求规避世贸规则,加快走出去步伐 ‎③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④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针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挑起贸易战,使得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大大增强,我国应该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③④正确;①中的“主导全球贸易发展”说法错误,排除;②中的“谋求规避世贸规则”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面对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国际范围内的分工与协作)、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和资本全球化(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 ‎(2)载体: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机遇:经济全球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②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加剧全球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一国经济波动会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③正确态度: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等、共赢的方向发展。‎ ‎29.无论富国还是穷国,虽然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潜力与可能,但同时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许多新挑战,对为数众多的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切身问题都变得更加不确定、不安全。这是“反全球化”现象兴起的根本原因所在。这说明了 ‎①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③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 ‎④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③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根据题目的表述,虽然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潜力与可能,但同时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许多新挑战,这充分说明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②④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D。‎ ‎【点睛】我国应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利用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 ‎(2)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我国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防范工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3)总之,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30.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8年我国把自贸区试行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逐步扩大到全国,在一些领域放宽或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放宽或取消经营范围限制,这一政策预期的影响路径是()‎ ‎①优化投资环境 ‎②放宽外资准入 ‎③提高利用外资效率 ‎④促进加工贸易升级转型 ‎⑤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⑥吸引外商投资 A. ①→③→⑥→④ B. ②→⑥→③→⑤‎ C. ②→①→⑥→⑤ D. ①→②→⑥→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把自贸区试行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逐步扩大到全国,在一些领域放宽或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放宽或取消经营范围限制,放宽了外资准入,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所以,这一政策预期的影响路径②→①→⑥→⑤,C正确且符合题意;③④与放宽外资准入无直接关系,排除包含③④其它选项。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本题属于排序选择题,此类题解答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题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34、35各10分,共计20分,36题8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1.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们“歌以咏志”,歌声承载着历史,歌声礼赞着时代,歌声放飞着梦想……《我为祖国献石油》唱出了石油工人投身祖国建设的豪迈,《在希望的田野上》反映了改革初期农民心底的喜悦,《幸福在哪里》 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春天的故事》唱响了神州大地荡起的滚滚春潮,《不忘初心》 情深意长、催人奋进.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更是响彻了大江南北。‎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歌以咏志”的理解。‎ ‎(2)结合材料选择一个最恰 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说明为何不同时代人们会用不同歌曲体现心声。‎ ‎【答案】(1)①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认识世界。歌曲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是生活实践的能动反映。‎ ‎②人能够能动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歌曲能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激励斗志、振奋精神。‎ ‎(2)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新中国发展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矛盾,人们用不同歌曲体现心声,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 ‎【分析】‎ 本题以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具有特殊性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歌以咏志”的理解,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包括: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控作用。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歌以咏志”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2)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说明为何不同时代人们会用不同歌曲体现心声。唯物辩证法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的否定观。根据不同时代人们会用不同歌曲体现心声看出,本题着重考查矛盾的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顽强生长起来,为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营经济创造了我国60%以上的CDP, 缴纳补50%以上的税收,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变,一些民营企业发展面临挑战,如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必须高度重视。尽管如此,习主席反复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为什么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当前民营经济所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 ‎【答案】(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代在发展,改革开放必须不断进行。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进行新的量的积累,这要求改革开放不断进行,促进国家持续发展。‎ ‎(2)矛盾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既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又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必须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顽强生长起来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矛盾的基本属性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运用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为什么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思考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发展观的知识: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等方面,说明时代在发展,改革开放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深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本题考查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设问指向分析当前民营经济所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解答时从矛盾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等方面思考,并结合材料分析民营经济发展既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又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必须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33.继“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倡议后,全球经济舞台上,中国又亮出一张新牌,一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国际产能合作的模式,一是多打组合拳,将装备、技术、管理、标准和资本尽可能多地“打包”,与合作对象深度融合;二是改变过去“短单”太多局面,将产能合作、产业链形成“长单”;三是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加速转向技术甚至高科技服务型产业;四是对一些产能不强同时国内需求有限的国家,可以为其产品提供一定的市场。‎ ‎(1)“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有哪些方面的表现?‎ ‎(2)结合材料,从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角度,分析我国应如何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健康发展。‎ ‎【答案】(1)“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 ‎②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 加快培育国际产能合作新优势。‎ ‎③拓展对外合作方式,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朝着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考生如答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等,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构建国际产能合作的模式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有哪些方面的表现,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从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角度,分析我国应如何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健康发展。本题紧紧围绕教材重点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命题,有利于绝大多数考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分度。解答本题考生着重考虑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快培育国际产能合作新优势以及拓展对外合作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 ‎【点睛】快速判断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全球化强调在生产领域,侧重产品从设计到制造是由多个国家共同完成的,不是一国独立完成的;贸易全球化强调在交换领域,侧重进口、出口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不是局限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资本全球化强调在投资领域,侧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三、探究题:本题12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4.【香港问题产生之因】‎ 香港问题起因于修订《逃犯条例》,但特区政府早就宣布暂缓修例,相应的立法工作也完全停止。然而,激进暴力分子不但没有止步,还变本加厉。他们围堵香港中联办、污损国徽、围攻警署、殴打警察、污辱国旗,甚至在非法游行集会中喊出“港独”的口号。他们想彻底搞乱香港乃至摧毁香港,来达到搞乱全国、阻止中国发展的最终目的。‎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香港问题不断升级蕴含的的哲学道理。‎ ‎【香港问题解决之道】‎ 解决香港问题当务之急、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止暴制乱,恢复秩序。要制止暴力,必须靠香港本地警队继续专业、有效、严正执法,还依靠香港全体居民的觉醒和努力。要止暴制乱还需要协调香港内部政府与司法机构的关系,实现内部结构优化减少内耗,从而实现共同促进香港发展。‎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解决香港问题的举措是如何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 ‎【解决问题制度之策】‎ 伴随香港问题的升级,有人对我国“一国两制”提出质疑。而“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是我国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提出的国家长远的规划战略,它更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保证。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3)针对香港问题,有人对我国的“一国两制”产生质疑,请你从唯物史观角度对我国必须长期坚持“一国两制”提供两条哲学依据。‎ ‎【答案】(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联系观和发展观。联系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香港问题因修订《逃犯条例》而起,后因激进暴力分子变本加厉不断升级,不仅会扰乱香港秩序稳定也会影响整个中国的发展。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香港问题虽因修订《逃犯条例》而起,但因激进暴力分子变本加厉不断升级,必须注意量的积累,防止问题更加严重。‎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解决香港问题当务之急、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止暴制乱,恢复秩序体现抓主要矛盾。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协调香港内部政府与司法机构的关系,实现内部结构优化减少内耗。‎ ‎(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一国两制”是我国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提出的国家长远的规划战略,它更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保证。‎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伴随香港问题的升级,有人对我国“一国两制”提出质疑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主要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主体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香港问题不断升级蕴含的哲学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时可结合材料,从联系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的必然结果等方面说明,香港问题因修订《述犯条例》而起,后因激进暴力分子变本加厉不断升级,不仅会扰乱香港,也会影响整个中国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防止问题更加严重。‎ ‎(2)本题设问指向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解决香港问题的举措是如何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解决香港问题当务之急、最根本的问题”“协调香港内部政府与司法机构的关系,实现内部结构优化减少内耗”,调动运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联系的观点、系统优化的方法等知识分析回答。‎ ‎(3)针对香港问题,有人对我国的“一国两制”产生质疑,请你从唯物史观角度对我国必须长期坚持“一国两制”提供两条哲学依据。解答时把握考查角度是唯物史观,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一国两制”是我国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提出的国家长远的规划战略、维护好人民的利益,调动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知识分析。‎ ‎【点睛】演绎型主观题(“体现型”):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给出相关的情景材料,且一般包含着多层意思,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从逻辑思维形式讲,此类题属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式主观题。解答此类试题须先将材料分成若干层意思,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