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解析版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54分。 1.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 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 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表述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不合题意,题意主旨不涉及哲学的产生,题干强调哲学对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C表述错误,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D符合题意,“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是因为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对科学家的具体科学研究可以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答案为D. 2.《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 A. 唯心主义思想 B.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C. 唯物主义思想 D.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 唯物主义有以下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可见,《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思想,故C符合题意;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可见,材料没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可见,材料没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可见,材料没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哲学的基本派别: 两大阵营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派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区别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基本评价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 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①是否信仰宗教 ②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不同回答 ③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④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对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②④两项符合题意;①③两项观点不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均不合题意,答案选C。 【点睛】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 (1)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从属的。 (2)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中总是贯穿和渗透着本体论。 4.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和周围的事物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要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理念和学生情况之间的关系,医生要考虑处方和病情之间的关系。从哲学上归纳,就是要处理好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C. 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D.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题目中,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和周围的事物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要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理念和学生情况之间的关系,医生要考虑处方和病情之间的关系。从哲学上归纳,就是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故B选项入选。题目中不涉及整体与部分、必然和偶然以及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排除A、C、D。 5.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故②③④⑤符合题意;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可见,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故①不符合题意。故选D。 6.下列观点中属于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是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认为物生下来就死,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和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既承认绝对运动,又承认相对静止。故本题选C项。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运用哲学道理分析问题。难易程度较难。解答要分析四个题肢,明确四句成语的含义和体现的哲学道理。本题难度适中 7.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③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①正确且符合题意;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表明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实践应从客观情况出发,不能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②说法错误;应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8.2016年3月,机器人“阿尔法围棋”(Alphy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了五盘对弈,韩国棋手李世石在总比分上以1比4不敌“阿尔法围棋”(AlphyGo),在本次“人机大战”中宣告失败。但尽管如此,专家仍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超越人脑,更不可能取代人脑。专家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 ①电脑只具有意识的部分功能 ②人工智能不可能模仿意识活动 ③意识活动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①选项表述错误,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人工智能不会有人的意识。②选项错误,人工智能可以模仿意识活动。题目中,专家仍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超越人脑,更不可能取代人脑,这是因为意识活动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故③④选项入选。选D。 点睛:意识与人工智能 (1)两者的活动机制不同。人脑以人的生命机体活动为基础,思维是复杂的精神活动,而人工智能是物的装置,其过程也是机械的物理过程。 (2)意识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3)意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人工智能接受人的指令工作,没有主动性、创造性。 (4)人工智能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人脑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 9.“中国梦”、“全面二孩”、“一带一路”、“大阅兵”、“互联网+”、“人丑就要多读书”、“天价虾”、“剁手族”、“颜值”、“Duang”……一个个词语就可以把你卷入一个时代。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站着一类人群、一段时事、一个热点话题、一种生活方式。这表明 A. 意识是世界的本质 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站着一类人群、一段时事、一个热点话题、一种生活方式,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B符合题意;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故A错误;材料没体现意识的产生,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意识和人脑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法国的奥维小镇风景优美,许多画家曾在此创作。通过下图对比,我们发现画作与实景既“似”又“不似”,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画作不仅是对物象的描摹和再现,更是思想的表达 ②画作是画家通过头脑对实景加工改造的结果 ③画家的意识活动能够反映客观存在的景象 ④画家的意识活动能将美丽的幻想变为现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画作不仅是对物象的描摹和再现,更是思想的表达,画作是画家通过头脑对实景加工改造的结果,说明画家的意识活动能够反映客观存在的景象,①②③适合题意;意识活动能将美丽的幻想变为现实是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与客观事物会完全一致,客观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意识能反映出来,恰恰说明了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不是照镜子式的机械反映。 11. 如果遇到不舒服的事可以学着看电影,让电影治愈你。如果你缺乏学习动力,可看《幸福终点站》《风雨哈佛路》;如果你自卑失落,可看《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如果你厌倦生活,可欣赏《在世界的转角遇到爱》、《搏击俱乐部》。从唯物论的角度看,上述说法的哲学依据是 A.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 联系具有普遍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看电影可以舒缓心情,激发学习动力,使生活焕发生机,振奋精神,可见,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体现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故A符合题意;B选项属于认识论范畴,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意识归改造世界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选项属于辩证法范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做过科学的解释,其中“是”是指事物的 A. 客观性 B. 物质性 C. 可知性 D. 规律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其中的是就是指规律性,故D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答案应选D。 考点:规律 13.人们经常引用老话儿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有些老话儿之间似乎也有冲突,如“好马不吃回头草”与“浪子回头金不换”,“退一步海阔天空”与“狭路相逢勇者胜”,等等。这些看似相互冲突的老话儿 ①各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其正确性无法被检验③不应被机械地照搬套用④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看似相互冲突的老话儿说明真理具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故不应被机械地照搬套用,①③适合题意;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是错误的;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我们要把握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不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④是错误的;故本题选B。 习近平主席素有“书迷”之称。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到希腊诗人埃斯库罗斯,从海明威到大仲马,从巴赫到贝多芬,从屈原到陆游,从老庄到孔孟,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习近平对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皆可信手拈来。读书成为习近平的一种生活方式。他经常推荐书单给干部。完成下面小题。 14. 阅读书籍可以 A. 不出门而全知天下事 B. 获得直接经验 C. 获得间接经验 D. 推动个人的进步 15. 在读书学习上,存在着知行不一、学用脱节的现象,这是没有处理好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C. 认识和存在的关系 D.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答案】14. C 15.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考查学生筛选有效信息,运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4题详解】 A选项说法太绝对,故A错误;直接经验是指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而获得的知识,可见,B不符合题意;间接经验是指从书本或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因此,阅读书籍可以获得间接经验,故C符合题意;阅读有益的书籍可以推动个人的进步,故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知行统一观是毛泽东用中国哲学范畴对认识和实践统一理论的概括,可见,在读书学习上,存在着知行不一、学用脱节的现象,这是没有处理好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没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认识与存在的关系,也没体现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一次,钱学森为解决导师交给他的难题,前后写了五份演算文稿。当他把定稿装入文件袋后,特意在封面上工工整整写道“Final”(定稿),但他马上又觉得不妥,便在旁边补了一行“Nothingis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句“Nothingisfinal!!!”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B. 真理是绝对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 真理是普遍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正确的 D. 真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Nothing is fina”意思是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说明认识要在实践中发展,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故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要不断追求真理,没体现真理是绝对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也没体现真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BD不符合题意;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一定正确,故C错误。故选A。 17.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堆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 A. 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B. 认识是具有生动、具体和丰富特性 C. 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D. 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答案】C 【解析】 青蛙将奶牛这种动物描绘成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对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根据想象将奶牛形象刻画成了漫画里的样子,说明了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故C项表述正确;A项表述错误,人类获得认识的方法可以通过实践也可以通过学习书本知识;BD项与题意无关;正确选项为C。 【点睛】在方法技巧上,首先,要认真研读材料内容,弄清其原意,这是重点所在;如果读不懂材料的全意,可以抓住引文中关键词、关键句,从而推断材料的中心意思或主旨。其次,对应、筛选教材观点,明确题中所选引文所体现的教材知识。最后,链接材料与题肢,选取最佳答案。有些材料信息容量较大,有些材料可以进行多样化理解,这使得可能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这就需要抓住材料的主干、核心、主旨信息,或者明确语境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18.(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认识与实践的知识。认识源于实践,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②符合题意。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不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③符合题意。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④表述错误。故选C。 19.上世纪初,美国政府曾为了保护鹿,鼓励人们猎杀狼。在狼被猎杀殆尽的同时,鹿群由最初的四千头猛增到十万头,过量的鹿对植被造成巨大破坏。由于缺少天敌,鹿群体质下降,随后引起大量死亡,最后剩下不足八千头病鹿。政府不得不改弦更张,重新“引狼入室”。这说明 A.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不容忽视 B. 认识总是无限反复的 C. 自然界自有其发展规律,人们不能改造自然 D. 狼和鹿是矛盾双方,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人们为了保护鹿,狼几乎被猎杀殆尽,结果导致鹿群猛增,而过量的鹿对植被造成巨大破坏,同时,由于缺少天敌,鹿群体质下降,随后引起大量死亡,不得不重新“引狼入室”,这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不容忽视,故A符合题意;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B选项的说法太绝对,故B错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改造自然,故C错误;狼和鹿虽是矛盾双方,但不能相互转化,故D错误。故选A。 20.截至2017年9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4亿,中国步入百亿G流量时代。数字化和数字技术在改造生活,改造各行各业,众多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为广大移动通信用户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直播、闪送、创客……新的职业应运而生。材料表明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因势而变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事物的联系都有“人化”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数字化和数字技术在改造生活……新的职业应运而生”,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新技术推动新联系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时而变因势而变,联系具有多样性,①③两项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人们不能创造联系,但可以通过改变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建立新联系,②项观点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具有人化特点,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 21.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以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为背景,考查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系统整体功能存在于要素的相互作用之中,并非各要素功能的机械相加,①表述不科学;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②表述错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③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22.某同学的书桌上贴着这样两个公式: 注:公式中的1代表现有学习水平,1%代表在原有基础上的增加或减少,365代表一年。这两个公式启示我们 A.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答案】D 【解析】 这两个公式启示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原理内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23.我国刚刚全面步入4G网络时代,还有很多手机用户没有感受到,5G又来了。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这表明 ①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 ④后出现的事物才是真正的新事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5G是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强大生命力,终将取代4G,这说明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①项符合题意;5G是在4G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对4G的完善和深化,这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②项符合题意;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认为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③项观点错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既有新旧事物并存的情形,也会出现旧事物暂时复辟的现象,后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 【点睛】关于新旧事物的几种错误观点: (1)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既有新旧事物并存的情形,也会出现旧事物暂时复辟的现象,不能笼统地说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2)力量强大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角度来说的,不是说新事物在开始的时候就具有强大的力量。当新事物刚刚出现的时候旧事物往往更强大。 (3)形式上新颖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内容是事物的根本,看待事物的性质必须抓住它的内容。事实上,新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新,旧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旧,旧事物常以新形式出现。 24.记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右图为杨镇一中高二某同学的笔记本,“记录区”用来在上课时快速记录,“整理区”用来课后归纳重点、补充疑问,“提示区”用来写下整个笔记的提纲或延伸说明。原始的记录一逻辑的整理一关键的提示,这一方法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A.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B.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C.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D. 必然与偶然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原始的记录 → 逻辑的整理 → 关键的提示,这几个部分有机整合起来,提高了整体的学习效率,这一方法体现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B项正确;这一方法没有体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A项不选;这一方法也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必然与偶然的关系,C、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25.无人驾驶技术将对未来的交通带来深刻变革。2018年3月,某公司的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该技术前景的担忧。不过有专家认为,这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材料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A. 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虽然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但是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体现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材料未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CD不符合题意。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认识属于矛盾主次方面,不是主次矛盾,A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26.中医药理论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辩症施治等。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 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交替决定事物性质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支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强调个体化、对症下药、辨证施治,体现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①符合题意,中医药理论重视整体诊疗、强调个体化,这表明了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故②符合题意;③错误,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④错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故本题答案为A。 27.下图漫画中的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并不少见。这启示我们 A. 要重视精神力量,坚持不懈 B. 要关注事物量变,防微杜渐 C. 应从事物的共性中发现个性 D. 要善于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答案】D 【解析】 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漫画中主人公人物治理问题的方法启示我们要善于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 【点睛】漫画型选择题总体设计新颖别致、构思精巧,全面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会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有的还会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解题一般分成以下几步: 首先,要读懂漫画(含漫画标题)。漫画本身包含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命题者是想针贬时弊,揭露问题还是想弘扬正气,展示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漫画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言语和其他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漫画标题等去揣摩,把握。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是我们做好这种题目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要仔细揣摩,要透过漫画中事物的表面现象,特征去抓住其内在的本质,深层次的道理。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还必须把漫画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多角度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反对不读漫画,不去仔细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不去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单纯看题肢本身正确与否的错误做法。 其次,要读懂题目的选择要求。题目的选择要求往往是限定了知识、答案的范围: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是应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反对的;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反映的什么道理;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还是哲学的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它往往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 28.2018年4月,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体现了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①④符合题意;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始终是不可分割的,②表述错误。③材料未体现。 点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性 斗争性 区别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特点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特征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作用 ①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为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 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吸取有利因素来发展自己,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①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的力发生变化,推动事物发展。表现为:一是矛盾双方的斗争,使双方共同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得到发展;二是矛盾双方的斗争,使一方力量不断削弱,另一方力量不断增强以至战胜对方,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②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界限,使旧统一体瓦解,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 联系 ①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9.漫画“低头族”讽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 A. 主次不分,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B. 急功近利,没有注重量的积累 C. 墨守成规,没有坚持发展的观点 D. 囫囵吞枣,没有坚持辩证否定观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材料中主要强调了一些人在各种场合都在低头玩手机,从而导致错过了很多事情。这讽刺了当前一些人过度依赖手机,沉迷于其中,所以给我们的启发是主次不分,终成大祸,A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合漫画主旨,排除。 30.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而不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故排除。真理是客观性,④表述错误。材料中的哲学家的话强调失败很可能非常接近于正确,因为失败与正确是可以转化的,故题肢③正确。失败和正确的转化,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故题肢②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定位】事物发展的趋势、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名师点睛】正确把握“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与“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两者有本质区别:第一,含义不同。第二,地位不同,“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其次,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对立”与“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第一,对立离不开统一,没有统一也就无所谓对立。只有具有某种共同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能呈现出“排斥”“斗争”的倾向。“彻底分离”“毫不相干”的东西,是谈不上“排斥”的。第二,统一离不开对立,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依存”离不开对立,矛盾的双方,一方的性质依赖于另一方来规定;“转化”离不开对立,矛盾双方转化都是向自己对立面的转化。无论是“相互依存”还是“相互转化”,都以对立面的存在为条件,是与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是向对立面的“相互转化”。 31.“灰犀牛事件”是2017年出现的金融热词,用来比喻发生概率大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偶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当人们对一些习以为常的危机熟视无睹时,危机却在向你逼近。那么,应对和防范这类事件的根本原则和方法是 A. 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B. 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发展认识 C. 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D. 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改变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C 【解析】 “灰犀牛事件”不是随机偶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当人们对一些习以为常的危机熟视无睹时,危机却在向你逼近。这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正视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而不是无视和回避矛盾。应对和防范这类事件的根本原则和方法是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C项符合题意;AB项均与题意不符;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能顺应,不能改变,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①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全面的观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32.近年来,随着微信、QQ等一系列社交APP火爆兴起,“指尖社交”逐步取代了“言语社交”。逢年过节,人们不再互相电话问候,一条群发信息就完成了节日祝福,亲友相聚,人们不再围桌闲话家常,“低头娱乐”就度过了团圆时间。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沟通更便利,结果却使得人们更加孤单。这表明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是充满各种各样障碍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矛盾双方的转化。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沟通更便利,结果却使得人们更加孤独”,这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②符合题意; “指尖社交”逐步取代了“言语社交”,让假期变成了手机上的忙碌,逢年过节,人们不再互相电话问候,一条群发信息就完成了节日祝福,亲友相聚,人们不再围桌闲话家常,“低头娱乐”就度过了团圆时间,这表明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故③符合题意;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与题干主旨不符,①排除;不能把矛盾双方等同于好与不好,故④错误。故选B。 【点睛】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指导意义(方法论要求): ①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②当不想事物发生某种质变时,就要将量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坚持适度原则。 33.微信支付因其简单快捷贏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可如果手机丢失或者中木马,就会威胁到用户资金的安全。对此认识正确的观点是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②全面分析,分清主流和支流,不能忽视支流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微信支付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问题,这说明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故①正确;微信支付的便利是主要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是次要方面,这说明要全面分析,分清主流和支流,不能忽视支流,故②正确;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故③错误;材料没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正确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讲的,二者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来讲的,可见有根本的区别。 (2) 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是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 34.2016年11月7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三省市的监察体制改革,“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这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①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特殊性通过矛盾的普遍性表现出来 ③既要抓主要矛盾,抓主流,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④既要重视矛盾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普遍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这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二者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我们既要重视矛盾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普遍性,①④适合题意;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②错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求我们抓主流,③搭配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35.实行走班制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方向和教师,安排自己的课堂学习。“走班制”体现了 A. 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观点 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C. 外因对内因的决定作用 D. 部分大于整体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走班制”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B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不符;内因与外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他们之间不存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C项说法错误;整体统帅部分,应着眼整体,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36.移动通讯技术经过近30年的发展,正悄然迎来5G时代。读下图,移动通讯技术发展历程启示我们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推动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联系的前提 ③新事物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移动通讯技术发展历程表明5G技术是在3G、4G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说明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推动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①正确;创新意识并不是认识和利用事物联系的前提,②不选;5G技术是在3G、4G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说明新事物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正确;新事物的发展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6分) 37. 2017年在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16岁女孩武亦姝凭借不俗的实力,在节目第一环节中斩获了第二季开播以来的最高分,还在第二环节中频频说出流传度较低的诗词,她的诗词储备量达到了惊人的2000首。她所在的学校,非常重视古诗文教育的环境,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如开设传统文化社团,举办“品味经典诵读经典”“古诗朗诵”,将古诗文嵌入学校宣传栏、文化走廊等方式让孩子通过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材料中学校创新古诗词文学习所蕴含的道理。 (2)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办“诗词中的哲学知识竞赛”,请你列举出两条蕴含哲理的诗词。 【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该校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教育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要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该校重视古诗文教育的环境,创新教育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让古诗文重新焕发师时代魅力。 (2)例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的哲理:事物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设问指向说明材料中学校创新古诗词文学习所蕴含的道理。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要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2)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办“诗词中的哲学知识竞赛”,请你列举出两条蕴含哲理的诗词。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8.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制造了亩产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培育“量质提升”稻种的公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答案】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立足社会需要选择课题,开拓创新,在实践、认识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完善育种技术,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不断取得突破。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应用推广优质杂交水稻,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坚持正确认识特别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我国杂交水稻通过不断地研发推广,确保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设问指向说明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坚持正确认识特别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点睛】 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39.“工匠精神”塑造出许多成就卓越的人才,也铸就了无数传世不朽的经典。 ◇同仁堂创建三百多年来,始终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为立业之本。在药材选择上,“取其地,采其时”,宁缺毋滥;在药品制造中,兢兢小心、一丝不苟。 ◇故宫的文物修复师“坐得住、有耐心、不凑合”,采用传统工艺,精雕细琢每一件文物,用一双双神奇的手,让饱经岁月沧桑的受损文物焕发光彩。 ◇瑞士钟表之所以能享誉世界,是因为一代代钟表人的百年专注,精工细作,超越自我,追求极致。这种精神凝铸在每块手表的几百个细小零件和上千道工序中。 从哲学角度,说明中学生在学业上应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答案】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业上培养勤奋和精益求精的态度。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在学业中做好每件小事,坚持不懈。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工匠精神”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意识的作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哲学生活的知识”,设问是“说明中学生在学业上应如何践行工匠精神”。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的角度回答即可。注意结合材料,理论联系实际。 【点睛】回答分析说明类试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 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阅读全部材料,并带着问题研究材料,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筛选。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 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40.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依据。 【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部分,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因此,要放眼世界,树立“天下观”。共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是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的体现。④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要求我们逐一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分享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成果,共同推动人类事业进步发展。 【解析】 本题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从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共同推动人类事业进步发展;整体统帅部分,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共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是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的体现等角度进行说明。 【点睛】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的侧重点不同:联系普遍性侧重于强调一事物总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联系;联系的客观性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侧重于强调联系的形式多种多样。 41.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火了。据相关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共3.43亿,占网民总体的45.6%。相比文字、图片、传统视频,网络直播可以随走随看随拍,极大地丰富了应用场景,增加了参与感。从明星、网红直播发展至今,不少普通市民也加入了网络直播大军。某知名大学的老教授通过直播平台讲授微积分,吸引了万人同时上课。南京云锦、龙泉青瓷、古琴艺术、昆曲等多项世界级非遗项目通过网络直播,让高大上的文化火起来;农业生产、教育课堂、国粹艺术等正能量内容纷纷走进直播间,为网络直播带来新内容、新活力。直播为各种“民间高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成为更多网民表达自我和休闲娱乐的新方式。然而,网络直播在传递文化和价值、推动文化消费升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有的网络主播为追求新奇的内容,以低俗内容作为吸睛手段,大打擦边球,甚至逾越法律底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我们对待网络直播行业发展的正确态度。 【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或者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网络直播行业在传递文化和价值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着重抓住主流。面对网络直播行业,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肯定其积极作用,引导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 ③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政府要加大对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保证其规范发展。 【解析】 本题以网络直播为背景,考查矛盾的观点,要求学生分析我们对待网络直播行业发展的正确态度。网络直播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所以我们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但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分,所以我们要抓住主流。最后,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政府要加大对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保证其规范发展。 点睛: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说明现实问题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应明确矛盾分析法具体内容,然后据此结合材料具体分析说明,基本观点具体包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承认矛盾,分析、解决矛盾;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历史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