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21/03/41/0f59ed022ab0500ab93b2b65f231af71/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21/03/41/0f59ed022ab0500ab93b2b65f231af71/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21/03/41/0f59ed022ab0500ab93b2b65f231af71/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通用版专题跟踪检测(十一)唯物辩证法跟踪检测
专题跟踪检测(十一) 唯物辩证法 一、选择题 1.(2019届高三·合肥质检)一支中国科研团队在南海进行珊瑚野外繁育实验。初期,珊瑚死亡率超过95%,经过反复试验,努力攻关,针对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种植方法,成活率达到了90%。团队负责人表示:能在海底成功繁育珊瑚,都是失败的经验堆出来的。从哲学角度看,实验成功是因为( ) ①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②科研团队努力改造自然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③科研团队把握了创新思维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偶然联系 ④失败中孕育着成功,二者可以无条件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实验成功是因为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正确把握联系的各种条件,努力改造自然条件,建立新的联系,①②符合题意;科研团队把握了创新思维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必然联系而非偶然联系,③说法错误;失败中孕育着成功,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项。 2.(2019届高三·广东联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厦门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今天,作为国家确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厦门在国家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厦门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 ①部分制约着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的发展必须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③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整体与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主导部分,①说法错误;整体并非部分功能之和,③说法错误;厦门作为国家确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在国家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充分体现了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的发展必须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②④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项。 3.2018年6月13日,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长江经济带覆盖了从上海到云南共11个省市,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作用,通过产业、资本、技术向中西部转移,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了( )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发展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②应树立全局观念,使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 ③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组合 ④整体由部分构成,要重视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 关键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①说法不准确;树立全局观念,发挥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作用,不是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②不选;“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体现了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正确;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作用,推动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这说明整体由部分构成,要重视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④正确。 4.2017年6月26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亮相京沪高铁,中国高铁告别跟跑者历史,正式开启中国标准动车组时代。新车速度更快、寿命更长、空间更大、能耗更低、安全性更强、舒适度更高。这反映出( ) A.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B.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 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D.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解析:选A “新车速度更快、寿命更长、空间更大、能耗更低、安全性更强、舒适度更高”说明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工具的更新,B项排除。C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项排除。 5.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这是正确的战略抉择”。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 ) A.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B.状态是前进中有曲折的 C.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D.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选D 中国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答案为D项;A、C两项不是对材料信息的全面理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B项错误。 6.据有关研究显示,当前,青少年的幸福感与花在智能手机等屏幕电子设备上的时间密切相关。为此,研究人员建议,青少年想要更快乐,需限制“屏幕时间”,最好把玩智能手机、电脑游戏等的时间控制在每天2小时以内。这表明( ) ①青少年的快乐程度与其“屏幕时间”存在固有联系 ②青少年玩智能手机、电脑游戏等要坚持适度原则 ③智能手机等屏幕电子设备是青少年幸福感的唯一来源 ④“屏幕时间”是影响青少年幸福感变化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青少年的幸福感与花在智能手机等屏幕电子设备上的时间密切相关”说明“屏幕时间”是影响青少年幸福感变化的重要条件,④符合题意;“研究人员建议,青少年想要更快乐,需限制‘屏幕时间’”表明青少年玩智能手机、电脑游戏等要坚持适度原则,②符合题意;青少年的快乐程度与其“屏幕时间”不存在固有联系,①错误;③说法明显错误。故选C项。 7.漫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图《把别人拉下来时,你也一定在下面》告诫我们( ) ①不能只看到矛盾的同一性,而看不到矛盾的斗争性 ②不能只看到矛盾的斗争性,而看不到矛盾的同一性 ③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有利联系,而看不到事物的不利联系 ④不能只看到认识源于实践,而看不到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把别人拉下来时,你也一定在下面”,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告诫我们不能只看到矛盾的斗争性,而看不到矛盾的同一性,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有利联系,而看不到事物的不利联系,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④正确但与漫画寓意不符,应排除。故选C项。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体现了( )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正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④正确;题中没有体现认识的反复性,也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②③不符合题意。 9.(2019届高三·长春摸底)中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的传统医学,蕴含着古人先贤的哲学智慧。对于作为五行之一的“火”,中医认为“郁火宜发,实火宜泻,虚火宜补,阴火宜引”。下列选项所蕴含的哲理与之最相近的是( ) A.养生之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 C.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D.气滞血瘀者,当以祛邪为主;气虚血滞者,当以扶正为先 解析:选D 对于五行之一的“火”,中医的观点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D项所含哲理与其相近;A项体现了抓重点、抓关键;B项强调事物在运动中存在;C项意为生命宝贵,医生的责任重如泰山,所含哲理均与题意不同。 1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这体现的哲理是(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③整体在事物发展中统率着部分 ④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抓住创新这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①② 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不涉及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问题,③④与题意不符。 11.(2018·潍坊模拟)2018年2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新版《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根据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的要求,对旧版标准进行了五方面修改,并对标准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弥补了旧版国标绿色环保内容的不足。这一修改( ) ①是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结果 ②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版标准辩证否定的结果 ③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的结果 ④是对旧版标准肯定理解的同时对其颠覆性突破的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新版《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这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版标准辩证否定的结果,是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结果,①②符合题意;③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排除;④不符合辩证否定观,排除。故选A项。 12.(2019届高三·南宁调研)石油化工生产的塑料废物污染是世界性环境难题。迄今为止学术界普遍认为-微生物无法降解聚苯乙烯这类最难降解的塑料产品。但中国科学家经过研究证明了黄粉虫的幼虫可降解聚苯乙烯类塑料,为解决全球性的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思路。这佐证了( ) ①树立创新思维方式需要打破常规 ②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辩证的否定能够促进生产关系变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C 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佐证了树立创新思维方式需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同时说明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错误;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日。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江苏省举办了“书香江苏·流动的盛宴”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展示江苏全民阅读特色的阅读新空间。为使活动达到最佳效果,举办方将活动的中心地点放在南京人流密集的地方,选取群众比较熟悉的优秀经典作品,邀请名人名家解读,并采取平台同步互动直播的方式进行。 活动通过集体诵读、著名专家学者解读、文学名家后人共读等方式领略经典之美,向往圣先贤致敬,体现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时,用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体验经典,让他们感受到书香就在身边,进一步激发其阅读热情、培养其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素养,使江苏人的“书香味”更加浓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书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凝心聚力、提神振气。 (1)结合材料,分析江苏省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是如何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 (2)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江苏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文化价值。 (3)请你为江苏省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荐两本经典著作,并简要说明推荐的理由。 解析:本题第(1)问考查联系观。解答时,考生首先需要明白联系观主要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等。然后从材料中提炼相关信息,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即可。第(2)问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材料中的关键字眼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阅读素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下人们喜闻乐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把这些关键字眼与教材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组织答案即可。第(3)问为开放性设问,推荐的经典著作要内容健康、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诵读活动会激发人民群众的阅读热情、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②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诵读活动着眼于整体,充分考虑活动地点、阅读作品等要素,使整体达到最优效果。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①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②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④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事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3)示例:①《论语》,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集中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论,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思想性强,有利于提高品德修养。②《平凡的世界》,语言朴实,思想深邃,从一个剖面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 14.(2019届高三·深圳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智慧支持、精神激励和文化滋养。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的马庄村演绎出激活文化元素、实现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改革开放走过的第一个 10 年,马庄村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头脑空虚、思想混乱等问题随之而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带领全村村民挖掘村庄历史和民俗、非遗中药香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修建综合性农家乐体验中心,焕发经济活力。追寻民间文化的思想价值,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焕发家风、乡风文明风尚。举办科学文化知识讲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村庄旧貌换新颜,村民生活丰富多彩,集体经济蓬勃发展,马庄村实现了华丽转身, 被誉为“华夏文明一枝花”。 (1)运用矛盾特殊性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马庄村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 (2)激活文化元素是马庄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3)某班级以“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究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就此活动提出几种可行的探究途径。 解析:第(1)问属微观考查,知识限定为矛盾特殊性。要明确马庄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即立足本村村民思想实际、文化资源实际等采取相应的振兴举措。这可以从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由于是微观考查,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对原理进行深入阐述,然后再具体分析材料做法,做到理论与材料的融合。切不可出现理论、材料两张皮或只谈理论不谈材料或只有材料没有理论的分析。第(2)问属宏观考查,要明确分析的内容是马庄村如何激活文化元素实现乡村振兴。在分析时必须立足材料中马庄村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采取的具体文化措施,然后分别从培育和发展乡村文化生产力,振兴乡村文化产业;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振兴乡村精神面貌;培育新型农民,提供人才保障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第(3)问属于开放类试题,答案不唯一,只需围绕主题和相关要求为活动任意提出几种可行的探究途径即可。 答案:(1)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马庄村针对存在的头脑空虚、思想混乱等问题,根据自身的村庄历史、民俗、非遗文化资源的实际,采取具体措施,追寻文化思想价值,挖掘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改变村庄面貌,改善了村民生活,推动了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华丽转身。 (2)①积极培育和发展乡村文化生产力,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②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③通过培训活动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3)示例:①社会调研,感受乡村文化对村落的凝聚力。② 人物访谈,体会乡村文化对人的塑造功能。③问卷调查,思考人们对乡村文化的归属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