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80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含解析
第80练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这说明( ) ①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③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事事亲身实践 ④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具有了现实可能。研究者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植入前的人类胚胎细胞DNA中成功纠正了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基因突变。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④意识的形成源于人的大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针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工程支撑建设团队开展了百余项试验,先后攻克了人工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等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申报专利400余项,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这表明( ) A.实践产生新问题和提出新要求推动认识发展 B.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人类实践活动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 D.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4.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的攻坚克难,于2019年6月提出了应对青蒿素抗药性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该方案有助于实现全球消灭疟疾的目标。这说明了( )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④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科学实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我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无势可以造势,不要等;事情出现恶化的迹象也不要等,抓紧治理,别拖沓;事情哪怕做错了也不要紧,错误也是收获,总比不做强。这一观点主要表明( ) ①要反对无所作为的思想 ②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③要在实践中推动认识的转化 ④发挥主现能动性是改造时势的客观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下图漫画《盖章了事》。很多大学要求学生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是有不少大学生根本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只是在开学前拿着“社会实践表”找个单位盖个章了事。部分大学生这样做( ) ①根本在于没有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 ②意在寻求离开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③将会导致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大改变 ④不利于提高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勇敢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并根据实践发展的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重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70多年社会主义的实践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建国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4 答案精析 1.C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认为行是知的开始,知是行的完成,没有正确阐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②观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所以要正确认识事物不须事事亲身实践,有些通过学习也可以获得,③观点错误。] 2.A [材料并没有体现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③不选;意识的形成源于客观实在,并不是源于人的大脑,④不选。] 3.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产生新问题和提出新要求推动认识发展,A正确且符合题意。] 4.A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错误。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④错误。] 5.C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②③蕴含的哲理与之相同;①强调的是“知”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④强调的是不通过实践就能获得认识,与题意不符。] 6.A [题干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要注重实践,而没有涉及实践推动认识的转化,③排除。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是改造时势的客观前提,④排除。] 7.C [大学生不重视实践,是因为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由于不积极参加实践,因而也就难以提高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①④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实践的社会性问题和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问题,②③不符合题意。] 8.(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建国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推动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