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2专题5-2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学案
2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3.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2.面对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发挥市场作用的事实,我们党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提示】 为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打开了缺口。 二、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2.党的十三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经济运行模式,要求实现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统一,表明我们党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不再把市场调节置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 三、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党的十三大以后,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我们突破了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2.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框架。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1.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明确指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 2.消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计划与市场 1.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1)区别:①根据价值规律要求,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上升,获利就增大,就会吸引人们增加这种商品的资源投入,反之,则减少资源投入。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着生产经营者,使人、财、物等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市场调节也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②计划是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计划的过度干预会阻碍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 (2)联系: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关系 类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 区别 存在的经济基础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实现的目标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 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资本主义各部门、各企业存在的不同利益,影响了宏观调控手段的实施 联系 从资源配置方式看 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从微观层面看 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从经济活动看 都是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 从宏观层面看 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从经济运行看 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对点训练】 1.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经济,配置资源有两种手段( ) A.行政命令和计划调节 B.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 C.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 D.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解析】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都属于资源配置的手段,B项符合题意。A项讲的是计划调节。C项讲的是经济形态不是调节手段。D项错误地确定了主次地位。 【答案】 B 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及意义 1. 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时间 理论(观点) 意义 十二大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打破了我国过去由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 为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打开了缺口 十二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十三大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经济运行模式,要求实现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统一 不再把市场调节置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 十四大 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目标 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的意义 (1)明确指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 (2)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点训练】 2.某小组进行主题为“学习《经济学常识》,把握经济思想脉络”的课程讨论时,绘制了一张图表。对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到②起因于“滞胀”现象 b.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②到④ d.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③的丰富和发展 A.ab B.ac C.bd D.cd 【解析】 本题以经济思想脉络为背景,考查经济学史上的重要观点。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经济思想史的基本观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图分析可知,由①到②起因是“通货膨胀”,而不是“滞涨”, 故a错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故b正确;由宏观经济学到新自由主义的原因是“二战”后经济的复苏,故c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故d正确,选C项。 【答案】 C 师生归纳必记核心要点 一个突破:党的十四大突破了计划体制框架。 两点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一、选择题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业集体经济的一次伟大变革,这个变革主要是指( ) A.农村所有制性质的变革 B.由原来的集体统一经营变为单一的各家各户单独经营 C.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 D.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 【答案】 C 2.突破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的大会是(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答案】 B 3.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 ) A.彻底排除了计划在经济中的作用 B.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 C.把市场调节置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 D.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答案】 B 4.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表明( )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②计划和市场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③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 ④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⑤计划和市场可以共存,具有互补性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5.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结合《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时期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20世纪50年代 (请勿在此处答题) 20世纪80年代 (请勿在此处答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请勿在此处答题) 【答案】 时期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20世纪50年代 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 20世纪80年代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6.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友人时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1985年10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企业代表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时说:“过去搞计划经济是一个好办法,但多种经验表明,只用这个办法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参观考察时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论述,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何意义? 【答案】 ①邓小平不同时期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论述,对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起到了主要指导作用。②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从姓“社”姓“资”的争论中解放出来。③上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