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凌源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www.ks5u.com 凌源市实验中学高一第一次学情检测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 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C. 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改进 D.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A正确。‎ B: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但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不符合题意。‎ C: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改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表现,但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不符合题意。‎ D: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属于主观的东西,虽然能推动推动社会发展,但不是“根本动力”,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2)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状况不同,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这是封建制生产关系中最核心的体现。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有 ‎①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土地 ‎②地主阶级的特权与封建等级制度紧密相连 ‎③地主阶级不完全地占有农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④劳动产品全部归地主阶级所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①③: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下,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土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主要以地租的形式上交大部分劳动产品,①③正确。‎ ‎②:地主阶级的特权与封建等级制度紧密相连不是生产关系内容,②排除。‎ ‎④:劳动产品绝大部分归地主阶级所有,农民只能得到很少的一部分,④错误。‎ 故本题选B。‎ ‎3.“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这句话没有体现的是( )‎ A. 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资本主义条件的形成 B. 资本主义社会形成,是一个唯美、浪漫、田园诗般的过程 C.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D.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ACD:“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这句话揭示了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资本主义条件的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的过程,ACD均正确,但均不符合试题要求,排除。‎ B:“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这句话是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批判而不是赞美,B符合试题要求,入选。‎ 故本题选B。‎ ‎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市场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 生产过剩的危机 B. 生产不足的危机 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而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A排除。‎ B:生产不足的危机,这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B排除。‎ C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C正确,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5.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里“看不见的线”是指 A. 资本主义私有制 B. 契约自由的形式 C. 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 D.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隐蔽性。A: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雇佣工人的所有者是资本家。而雇佣工人之所以系在资本家的手里,根子就在于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即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看不见的线”是指资本主义私有制,A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BCD排除。‎ 故本题选A。‎ ‎6.2019年是马克思诞辰201周年。马克思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马克思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发现,分别是 A.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 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 C. 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D. 辩证法和剩余价值学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A正确。‎ BCD:三项均不是对马克思的一生两大发现的科学界定,BCD错误。‎ 故本题选A。‎ ‎7.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也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 ( ) ‎ ‎①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 ‎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 ‎④深刻阐述了马克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共产党宣言》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①正确。‎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②错误。‎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③错误。‎ ‎④:《共产党宣言》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性,因而深刻阐述了马克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③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性。‎ ‎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为实现之而奋斗。‎ ‎2.《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进程影响深远。‎ ‎8.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有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 ‎②个人消费品实行平均分配原则 ‎ ‎③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 ‎④无产阶级一无所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①③: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①③正确。‎ ‎②: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不是平均分配,②错误。‎ ‎④:无产阶级一无所有,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9.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对其中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漫长的文明史 B. 闭关自守导致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C. 封建专治统治的日趋没落 D. 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A: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漫长的文明史,说法正确,但不是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A符合题意。‎ BCD:闭关自守导致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封建专治统治的日趋没落,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这些使得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但不符合题意,BC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在中国设立租界、驻扎军队,攫取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行权以及控制中国海关等特权。‎ 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处于备受欺凌的悲惨境地,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仍然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10.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必须完成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是 A. 引进西方技术,实现富国强兵 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民主和法制 C.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D. 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和强国富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的历史任务。C: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C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BD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11.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 A. 进入近代社会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进入现代社会 D.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B: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正确。‎ A: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进入近代社会,A不符合题意。‎ C: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进入现代社会,C不符合题意。‎ D: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毛泽东曾称赞韦拔群:读了半本马列主义,红了半个中国。韦拔群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建立右江革命根据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哪一项创新 A.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攻打中心城市 C.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D. 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C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BD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13.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 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B.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C. 殖民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 D.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B: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正确。‎ ACD:三项中“殖民主义”错误,ACD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1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相互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条件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并未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相互关系,①排除。‎ ‎②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②④正确。‎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不是“前提条件”,③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有什么关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15.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 ‎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  ‎ ‎④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①②:国家在这一阶段要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②符合题意。‎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这一阶段发展工业的战略,但不属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主要内容,②不符合题意。‎ ‎④: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属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主要内容,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16.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 ‎②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 ‎③国营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 ‎ ‎④逐步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①③: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有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①③正确。‎ ‎②④: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属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基本内容,不属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17.党的八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党的八大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党的八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本题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①②符合题意。‎ ‎③:党的八大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说法错误。‎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中共八大:1956年9月 ‎(1)贡献: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 ‎(2)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対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対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8.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之后,国内主要矛盾逐渐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A不符合题意。‎ BD: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错误,D正确。‎ C: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这不是党的八大阐释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 ‎②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经济基础 ‎ ‎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 ‎④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①③④: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②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0.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的是 A. 经济特区的设立 B. 加入世贸组织 C.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 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的标志。B: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B正确。‎ A:1980年,开始设立经济特区的设立,A不符合题意。‎ C:1990年,国家提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不符合题意。‎ D: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1.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道:“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 必须长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 “人家封锁我们”给中国带来困难 C. 新中国成立后,曾“闭关自守” D.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外开放。A:“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说明必须长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A符合题意。‎ BCD:试题指向材料反映的实质,“人家封锁我们”给中国带来困难、新中国成立后,曾“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都是材料阐释的现象,不是实质,BC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题型特点:题干的内容,多是选取现实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例,要求学生思考并正确回答材料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或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目时,应首先读懂题干中材料的意思,特别是抓准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词,以准确把握题干的主旨。然后,再逐一对题肢排查,将观点错误的题肢舍去。在排误后对观点正确的选项加以比较,选出最符合题干主旨的那一项。‎ ‎22.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里的“走自己的道路”是指 A. 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B. 用“一国两制”方针解决港澳台问题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试题未涉及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新中国,A排除。‎ B:试题未涉及国家统一问题,B排除。‎ C:“走自己的道路”强调的是中国特色,指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符合题意。‎ D:试题未涉及经济体制改革,D排除。‎ 故本题选C。‎ ‎23.李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下列关键词与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 A.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B. ①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邓小平理论 C.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②邓小平理论③科学发展观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 ①经济建设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一国两制”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的主题。C:①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②党的十五大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③党的十八大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④党的十九大上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C符合题意。‎ ABD:三项对应均错误,ABD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熟悉党的各个重大会议的重要内容和理论成果,然后对应相关知识,不要相互混淆。注意会议顺序和会议成果。‎ ‎24.下列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 A. 毛泽东思想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A符合题意。‎ BC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下列属于根本政治制度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正确。‎ BC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均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6.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 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 革命的前途不同 D. 革命的对象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B:区分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标志在于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还是无产阶级手中,B正确。‎ ACD: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革命的前途不同、革命的对象不同,都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但不是区分二者的根本标志,ACD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新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五四运动也成为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旧民主主义革命即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1840年——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1919年——1949年)。那么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到底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呢?‎ ‎1.联系: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由于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所以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在革命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推翻了清政府,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了,这直接造成了反对封建土地制度和帝国主义的任务尚未完成。所以无产阶级只能先完成遗留下来的任务(反帝反封建),这样新旧民主革命的任务一样,从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了。‎ ‎2.区别:在领导力量方面: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区分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标志在于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还是无产阶级手中。‎ 在指导思想方面: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所以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 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于是无产阶级领导,所以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在革命前途方面: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走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在革命发展和发动群众的深度、广度上: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是纲领不彻底,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群众发动不充分;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紧密团结在人民群众周围。‎ 在最终结果上: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是遭到了失败;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奠定了基础,迎来了最终的胜利。‎ ‎27.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 )‎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胜利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②③正确。‎ ‎①:《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①错误。‎ ‎④: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④错误。‎ 故选B项。‎ ‎28.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放14个沿海城市 ‎②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③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④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历程。①: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①排④后。‎ ‎②: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②排首位。‎ ‎③:1990年,设置上海浦东新区,③排尾位。‎ ‎④:1980年,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④排②后。‎ 故本题选D。‎ ‎29.在“改革先锋奖章”上(如图),累累硕果象征改革开放40年的丰硕成果,迎风飘扬的旗帜诠释砥砺奋进、阔步前行的先锋精神,丰碑象征辉煌成就,中国结寓意全国人民共同编织“中国梦”。奖章设计的内涵 ‎①体现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 ‎②说明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城、多层次的格局 ‎③表示我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④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时代新阶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改革先锋奖章”上,累累硕果象征改革开放40年的丰硕成果,丰碑象征辉煌成就,中国结寓意全国人民共同编织“中国梦”,可见,奖章设计的内涵体现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表示我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故①③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的作用,没体现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城、多层次的格局,故②排除;加入WTO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故④错误。故选B。‎ ‎30.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 A. 能否认识阶级间的矛盾对立 B. 能否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C. 能否对未来社会提出天才设想 D. 能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D: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对未来社会进行理想化的设想,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科学社会主义则从社会规律角度进行阐释,D正确。‎ A:阶级矛盾,空想社会主义也能认识到,A错误。‎ B:二者都批判资本主义制度,B错误。‎ C:二者都能提出对未来社会的设想,C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未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反对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因而也就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注:少选得2分,错选或多选得零分)‎ ‎31.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生产力状况极为低下、个体劳动盛行 B. 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 按照血缘关系形成的阶级是原始生活的基本单位 D. 氏族议事会在集体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B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A:生产力状况极为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直到原始社会末期,才出现个体劳动,A错误。‎ B: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B正确。‎ C: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C错误。‎ D: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D正确。‎ 故本题选BD。‎ ‎【点睛】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这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的社会,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人们过着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原始社会也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原始社会是一种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但生产力水平却及端低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贫乏。原始社会还没有摆脱蒙眛野蛮的状态,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32.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下列关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B. 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C. 奴隶主和奴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D. 生产工具改进,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 ‎【答案】A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奴隶制生产关系。AB: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AB正确。‎ C:奴隶主不参加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C错误。‎ D:生产工具改进,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这属于生产力范畴,不属于生产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B。‎ ‎【点睛】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33.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分析,并没有停留于经济现象的分析,而是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中探寻根源。因此,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 A. 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B. 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根源 C. 论证了资本主义是可以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的 D. 揭示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 ‎【答案】A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AB: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分析,是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中探寻根源,因而能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也能阐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根源,AB符合题意。‎ C: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C错误。‎ D:揭示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不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容,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为了追逐自身利润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广大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 ‎3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A. 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B. 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C. 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D. 就参与主体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人民作为参与主体,这是与以往的革命最大的不同 ‎【答案】A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A: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A正确。‎ B: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B正确。‎ C: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C错误。‎ D: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D错误。‎ 故本题选AB。‎ ‎【点睛】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在领导力量方面: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区分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标志在于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还是无产阶级手中。‎ 在指导思想方面: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所以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 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于是无产阶级领导,所以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在革命前途方面: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走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在革命发展和发动群众的深度、广度上: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是纲领不彻底,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群众发动不充分;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紧密团结在人民群众周围。‎ 在最终结果上: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是遭到了失败;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奠定了基础,迎来了最终的胜利。‎ ‎35.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的有 A. 大庆精神 B. 西柏坡精神 C. “两弹一星”精神 D. 女排精神 ‎【答案】AC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精神。ACD: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大庆精神、“两弹一星”、女排精神,都属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具体体现,ACD符合题意。‎ B:西柏坡精神由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是指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期间所体现和创立的一系列革命精神,B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CD。‎ 三、问答题(共20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校举办了一次庆祝活动,高一(X)班的学生都参加进来,他们搜集的材料如下:‎ ‎【庆典中的欢呼】‎ 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时,在军乐声中,54门礼炮鸣了28响。……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群在尽情欢呼。‎ ‎【探索中的感悟】‎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及时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 ‎(1)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具有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纵观中国近代百年的救亡图存探索,请分析“中华民族民族独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 ‎【答案】(1)第一,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新中国的诞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2)中华民族独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独立的目的。‎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高一(X ‎)班的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为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具有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相关知识,然后考生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具有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教材P24有明确而具体的阐释,考生根据掌握情况直接书写作答:第一,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新中国的诞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分析分析“中华民族民族独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考生根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书写作答:中华民族独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独立的目的。‎ ‎【点睛】本题看似分析说明,实则为简答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即可。作答时,简洁明了,不要拖泥带水。‎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也由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40年的不断探索,40年的努力奋斗,40年的伟大实践,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繁荣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4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 ‎【答案】根本原因:①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历史意义:①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试题分为两步,第一步说明根本原因,教材P38有明确而具体的阐释,考生根据掌握情况直接书写作答: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步说明改革开放的意义,考生根据教材P34—35的相关知识整合分析。先概括阐释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变: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然后说明三个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最后阐释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点睛】第(1)问,本题可当做简答题处理,考生结合试题关联的知识要点直接书写作答即可。第(2)问,考生结合材料与设问关联的知识要点整合作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