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文化传承与创新1专题练习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本考点是近几年高考中的高频考点。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突出考查对知识的变通理解和与运用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从考查方式上看,多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选取材料,切入点或大或小,灵活多变。从知识上看,重点把握下列主干知识: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意义;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的收段、文化交流的意义。从能力上看,重点培养能力1,2,3。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设问模式: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怎样进行文化交流? 答题模板:必要性+重要性(对本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我国文化竞争力+和谐世界) 平等原则+吸收抵制+欢迎推动+交流途径 答题要点: (1)必要性:文化交流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意义: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②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有利于加强各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相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2)怎样进行文化交流? ①在文化交流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糟粕部分。 ③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文化交流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1.(2017年·北京政治)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某校学生参观“一带一路”展览,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参观学习手册的内容。 元青花传奇 元青花“浣翠淌蓝逸海韵”的艺术特色,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一开始是为西亚地区制造的,订购外销瓷的是波斯和叙利亚的商人。 中国元代以前的彩绘瓷,普通疏朗,写意手法居多。但元青花以一种伊斯兰式的标准手法,将中式动植物造像予以扁平化、抽象化,得以无尽连续重复,几乎看不到留白。 元青花纹饰中的汉族文化元素 元青花纹饰中的伊斯兰文化元素 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中国青花瓷,发展到15世纪已经非常成熟,并成为埃及、叙利亚与波斯陶工模仿的对象。这些穆斯林国家的陶工们,慢慢地采取了更自由、解放的手法,增加了律动和空间感,他们的图案逐渐开放,融入中式特有的某些生命力与自发性。 “元青花传奇”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通”“融”“荣”的特点。请从以上特点中任选一个或多个,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知识角度:文化多样性;文化借鉴与融合;文化创新等。 (2)区分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播主要是侧重于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2.(2016年·北京政治)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 “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女子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愿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面没蒿草,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 【答案】鲁迅和雨果都关心社会历史的进步,关注下层百姓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各自民族精神的代表,也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巨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增进中法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两国的文化合作与发展,也有助于增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在中法文化的交流中推动文化创新。 3.(2013年·四川政治)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 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 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 【答案】①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品牌和外国用户的沟通桥梁。②尊重其他国家文化, 品牌建设中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③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由设问可知,本问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就是要增强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而要增强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角度回答就应该: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尊重其他国家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评分关键词“遵循共性,搭建桥梁;尊重其他,积极吸纳;促进交流,增强影响”。 4.(2012年·北京政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5.(2012年·广东政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 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答案】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它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③ 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它文化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树立创新意识、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等角度谈文化如何“走进去”。评分关键词“增强影响;两者关系;创新建设;交流借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