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天津市复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天津市复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复兴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欧洲文化的崛起是伴随着19世纪的殖民主义,美国文化的崛起是伴随着20世纪的霸权主义。随着我国的和平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将在21世纪将成为世界主流文化格局除欧美文化外的另一极文化。这表明文化 A.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C.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D.与经济政治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A ‎【解析】A: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材料中欧洲文化反映了殖民主义,美国文化反映了霸权主义,这说明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故A项正确。BCD:材料强调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选项BCD与题意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2.教育部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10个省区市试点,将“国粹”京剧纳入义务教育课程,成为音乐课程中的新增教学内容,其根本目的是 A.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 ‎ B.提升青少年的文化欣赏水平 C.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 D.减轻青年学生的学习压力 ‎【答案】C ‎【解析】C:将“国粹”京剧纳入义务教育课程,成为音乐课程中的新增教学内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承保护中华传统文化,C正确。ABD:题干中做法不在于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或者是提升青少年的文化欣赏水平或者是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12年,新版24孝行动“准发布,与旧24孝相比,新24孝贴近现实,有着鲜活的时代元素,让传统和经典在今天展现其文化底蕴与当代价值。这表明传承传统文化要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全部继承,古为今用 C.发扬特色,广泛传播 D.合作交流,借鉴发展 ‎【答案】A ‎【解析】A:2012年新版24孝贴近现实,有着鲜活的时代元素,让传统和经典在今天展现其文化底蕴与当代价值,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发展,A符合题意。B: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应批判继承,而不是全部继承,B错误。C: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因此,发扬特色,广泛传播的说法欠妥,C不选。D:选项D与题意不符,不选。故本题选A。‎ ‎4.清明节这一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提醒后人在追思中学习感恩,倡导传承感恩的美德。这样做,可以更好地 A.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 B.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C.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 D.在交流中进行文化传播 ‎【答案】B ‎【解析】B:将清明节提醒后人在追思中学习感恩,倡导传承感恩的美德,有益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故B项正确。A:材料强调的是在清明节中学习感恩,与文化多样性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C: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得以提升,本题与此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文化传播主要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将清明节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并不能直接促进文化传播,故D项错误。故本题选B。‎ ‎5.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人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 A.文化对社会有重要影响 ‎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得精神力量 ‎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材料中关于“东方美人”茶的种植过程及用途的阐述,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英国女王品茶时的赞叹及核查时所获得的香气馥郁、色若琥珀的感受,表明人们在享用文化,B项正确;C项说法片面化,不选;A、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故答案选B。‎ ‎6.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①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节 ‎②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雕塑 ‎③科学家从事科研活动 ‎④黄山的奇峰怪石云海温泉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②③:文化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根据文化的定义,①②③是文化现象,入选。④:黄山的奇峰怪石云海温泉是自然现象,不属于文化,④不选。故本题选C。‎ ‎7.“文明行为是每个人的一小步,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文明,那就能让我们的社会迈出一大步。”这说明先进文化 A.对社会的发展决定作用 B.每个人良好修养的体现 C.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D.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答案】D ‎【解析】D:每个人的文明行为能够让社会迈出一大步,这说明文明行为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故D项正确。A:文明行为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但这种影响不是决定性的,故A项错误。B:材料强调的是个人文明行为对社会进步的意义,而非文明行为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进步,文明行为的影响不足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故C项错误。故本题选D。‎ ‎8.莫言摘下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他的作品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莫言的获奖得益于 A.中华文化影响世界文化 ‎ B.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C.中华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 D.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答案】C ‎【解析】C:他的作品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莫言的获奖得益于中华文化鲜明的民族性,C正确。ABD: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不选。故本题选C。‎ ‎9.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选项①符合题意,应选;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体现了文化作为精神活动与产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因此选项②表述正确,应选;文化的传承不仅表现为传统建筑、除此之外,还有传统习俗、文艺、思想,因此选项③观点错误,不选;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因此选项④观点错误,不选;故选A。‎ ‎10.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路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不是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错误。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路活动和思维方式C:优秀文化才能丰富精神世界,C错误。D:优秀文化才能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D错误。故本题选B.‎ ‎11.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展厅举行的“古希腊戏剧对歌剧的影响及京剧之美”的展览中,古希腊戏剧和中国的京剧进行了近距离“对话”。这种“对话”的意义在于 A.决定文化多样性 B.实现世界文化的大融合 C.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 D.消除各国文化的差异 ‎【答案】C ‎【解析】A:这种“对话”属于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但不能决定文化多样性,A表述错误。B: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交流而不是融合,B不合题意。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古希腊戏剧和中国的京剧进行了近距离“对话”,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繁荣,C符合题意。D:错在“消除”,说法过于绝对,D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文化发展历史也翻开崭新的一页,社会各项文化事业开始蓬勃发展。这表明 ‎①思想运动对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②文化发展会对思想运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③思想运动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的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文化发展历史也翻开崭新的一页,社会各项文化事业开始蓬勃发展”,体现了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具有的作用,而①③④‎ 观点正确并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发展对思想运动的作用,故排除②。答案选择C。‎ ‎13.首届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点亮创意智慧,融入科技力量,焕发文化魅力,创造财富价值”为宗旨,以“创意、科技、文化”为主题。其宗旨和主题蕴涵“文化道理有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②文化创新能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并对政治有重大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A ‎【解析】①②:“点亮创意智慧,融入科技力量,焕发文化魅力,创造财富价值”为宗旨,以“创意、科技、文化”为主题,这表明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能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①②正确。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③错误。④:题干反映的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未涉及文化与政治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4.“水立方”和“鸟巢”的设计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A.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B.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决定作用 C.创新来源于灵感 D.现代的设计理念源于传统文化 ‎【答案】A ‎【解析】A:“水立方”和“鸟巢”的设计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了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故A项正确。B:建筑业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C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或者设计理念都来源于社会实践,故CD项错误。故本题选A。‎ ‎15.现在有些学生写字时只知道那个字的大概形状,但是具体怎么写就不会了,而用电脑这个字很快就能敲出来。专家呼吁:在网络时代,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之所以要学习汉字,是因为 A.汉字内涵丰富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和载体 C.汉字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D.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答案】B ‎【解析】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所以,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B项正确。A:题干中表述的是专家呼吁要学习汉字,规范汉字书写,没有体现汉字的内涵丰富,故A不符合题意。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故C项错误。D:“唯一”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 ‎16.《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最重要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02年始,每年举办一次。过去十年中,《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向全国观众推出了钱学森、袁隆平、徐本禹、丛飞、濮存昕、姚明等一百多位人物,其中既有将一生献给祖国和人民的英雄模范、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也有用平凡的行动树立道德楷模的平民百姓。他们的善行义举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和赞扬,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为什么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答案】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英雄模范、道德楷模的善行义举会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先进事迹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优秀文化可以塑造人生,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和赞扬,成为了“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解析】本题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为话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为什么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题目限定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考生可从文化影响人的途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作答。‎ ‎17.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答案】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又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解析】本题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话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题目限定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 解答本题,考生可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角度作答。‎ ‎18.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答案】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不定,“全盘西化”行不通。‎ ‎【解析】本题要求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属于认识类主观试题,从题中可以发现春节是传统文化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可以绵延几千年的发展说明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中国人重要的传统节日,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最后民国政府的做法说明了需要加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认识类,问题指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认识类的题目,可以从是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解读材料信息,首先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然后结合题中春节组织语言进行分析;怎么做,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