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高一年级考试思想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习近平主席2020年5月12日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________”,统筹推进山水林田副草系统治理,抓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 A. 西迁精神 B. 中国精神 C. 塞平坝精神 D. 右玉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略。 2.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_________的意见》,为构建德智体类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指明方向。( ) A. 道德教育 B. 体育教育 C. 劳动教育 D. 艺术教育 【答案】C 【解析】 【详解】略。 3. 2020年5月22-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5月28日,大会表决通过了_______新中国历史上首部法典化法律正式出台,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 《反分裂国家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略。 4. 读图回答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第一种方案 党统治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第二种方案 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三种方案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 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进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应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的选择 ④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图表通过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从而得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的选择”的结论,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的,从时间维度看,就未能涵盖图表时间跨度,②排除。 ④:图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并未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④排除。 故本题选B。 5. 中国在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其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着变化,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虽然中国的工人阶级人数不多,但是,都集中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中国产业工人之所以 能成为一支日趋重要的社会力量,基因为( ) ①工人阶级人数众多且集中分布 ②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 ③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 ④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材料中“中国的工人阶级人数不多”,①不符合题意。 ②:中国的工人阶级都集中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说明中国产业工人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未涉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就未体现中国产业工人是否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③排除。 ④:当时,中国的社会结构和阶敏结构发生着变化,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这说明中国产业工人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实行改革开放,再到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艰苦探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这三次飞跃依次是( ) A. 强起来、站起来、富起来 B. 强起来、富起来、站起来 C. 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 D.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答案】D 【解析】 【详解】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逐步富起来,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国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符合题意。 ABC:三项均顺序颠倒,对应错误,ABC排除。 故本题选D。 7.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的矛盾,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踏 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 A. 依然是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A:我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更不是民族矛盾,A错误。 B:“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我国新时代的具体表现,B排除。 C:我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正确。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至党的十九大之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我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D错误。 故本题选C。 8.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从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这一新的目标任务,表明( ) 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②人的问题始终是检验一个政党和政权的试金石 ③坚持党的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党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 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④符合题意。 ②:为什么人的问题始终是检验一个政党和政权的试金石,②错误。 ③:材料不是阐释坚持党的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而是强调党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排除。 故本题选B。 9. 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原因之一在于党的思想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是( )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③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④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①③正确。 ②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分别阐释的是党员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不是中国共产党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②④排除。 故本题选B。 10.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能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水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 ) ①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②始终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善依法行政体系 ④充分发挥和加强人大与政协的监督作用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②:确保党水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 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始终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材料阐释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不是行政机关,因而材料也就不体现“依法行政体系”,③排除。 ④:材料未涉及人大与政协,也就不涉及人大与政协的监督作用,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1. 《明史.徐搏传》,“外国相侵,有司渝之足矣,无劳使,万一抗令则亏损国体,“这里“国体”的意思是指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体制,也指国家的体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这一规定( ) ①明确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 ③说明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④证明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宪法关于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明确了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我国的阶级基础,加之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这反映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①符合题意。 ②:宪法关于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其中“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②符合题意。 ③:宪法关于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明确说明广大农民是我国的阶级基础,但没有将其明确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③错误。 ④:宪法关于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明确说明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但没有将其明确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2. 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为不断深化基层居民自治,山东省青岛市某村实行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治理模式。这种以居民参与来激发社区治理( ) ①新基层政府治理的方式 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③保证人民享有切实民主权利 ④利于保障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为不断深化基层居民自治,山东省青岛市某村实行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治理模式。这种以居民参与来激发社区治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②③符合题意。 ①:社区治理是基层群众自治,不是政府治理的方式,排除①。 ④:以居民参与来激发社区治理有利于保障人民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3. 党中央十分重视人大的立法工作。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大会高票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这表明( ) ①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②党和人大坚持科学立法开门立法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决定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党中央十分重视人大的立法工作,这表明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①符合题意。 ②:中国共产党不是立法机关,没有立法职能,②错误。 ③④:材料强调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而不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权,③错误,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4. 针对人民陪审员制度,民盟中央建议降低人民陪审员门槛,推行和扩大人民陪审团制度试点,将更贴近人民生活、与人民衣食住行相关的案件交由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组成的合议庭进行审理。民盟中央积极建言献策有助于 A. 强化民主监督,确保审判公正、公开 B. 发挥协商民主,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C. 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拓宽民主党派执政渠道 D. 赋予人民审判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B 【解析】 【详解】民革中央积极建言献策,与“民主监督”无关,“确保审判公正、公开”夸大了这一做法的作用,A排除;民革中央积极建言献策有助于发挥协商民主,促进科学民主决策,B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C中“拓宽民主党派执政渠道”说法错误;人民法院有审判权,人民没有审判权,D说法错误。本题选B。 15.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最重要的特点,下列关于这一特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多元”强调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②“一体”是指各民族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 ③“多元”是指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各具特色 ④“一体”强调我国各族人民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最重要的特点, 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①正确。 ②:“一体”是指56个民族合称中华民族,是指各民族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②正确。 ③:“多元”是指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各具特色,③错误。 ④:“一体”强调我国各族人民文化的共性,但材料不涉及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6. 某社区中有些年轻父母工作忙,长辈不在身边,照护幼儿成为不少家庭的烦恼。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成员提出一个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建立幼儿托管点,开展小规模、社区化托育服务。该方案能否实施应 A. 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B. 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 C. 提请政府部门讨论决定 D. 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管理的相关知识。我国社区实行居民自治,社区的重大事项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因此,由该方案能否实施应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而不是由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主任、政府部门来决定,D正确且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 在中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表明( ) ①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在现行宪法基础上,我国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核心地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宪法的效力和地位问题,未涉及“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①排除。 ②④:“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强调了宪法的效力和地位,反映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也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核心地位,②④符合题意。 ③:材料未涉及法律体系,也就未体现“在现行宪法基础上,我国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③排除。 故本题选D。 18.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①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②目的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发、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③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④旨在促进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①③项符合题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项说法错误;任何公民都需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为什么? 总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原因: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为了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这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19. 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下列做法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的是( ) A. 对外逃贪官进行缺席审判 B.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依法制定自治条例 C. 中国共产党制定宪法确保有法可依 D. 对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给予刑罚处罚 【答案】B 【解析】 【详解】A: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对外逃贪官进行缺席审判”属于法治社会的范畴,A不符合题意。 B: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是推进宪法实施、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B符合题意。 C: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立法机关,不能制定宪法和法律,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C错误。 D:对所有触犯刑法的公民给予刑罚处罚,而不是“对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给予刑罚处罚”,D错误。 故本题选B 2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力图构建守责尽责、失责追责的法治政府,不断把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这说明( ) A. 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制度保证 B. 各级政府的司法行为都应在法治轨道上推进 C. 政府的权责要逐步实现法定化 D. 党的主张只有符合宪法才能成为国家意志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但不是制度保证,A错误。 B:政府是行政机关,不是司法机关,无司法行为,B错误。 C:材料强调的是法治政府的建设,强调的是政府的权责,这表明政府的权责要逐步实现法定化,C符合题意。 D:党的主张除了符合宪法,还需经过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才能成为国家意志,D错误。 故本题选C。 21. 在我国,通过设立律师、公正和法律援助等制度,在公民和有关组织发生争议时,便于更好的查清事实和证,保证争议程序和依法处理,促进社金法治和司法公正,对此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了民事纠纷,可以聘请律师协助解决纠纷或者代理仲裁、诉讼 B.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准则 C. 实施公证制度能够杜绝纠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 平等地获得法律援助,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发生了民事纠纷,可以聘请律师协助解决纠纷或者代理仲裁、诉讼,说法正确但不符合试题要求,A排除。 B: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准则,说法正确但不符合试题要求,B排除。 C:实施公证制度有利于纠纷的解决,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但不能杜绝纠纷,C错误但符合试题要求。 D:平等地获得法律援助,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说法正确但不符合试题要求,B排除。 故本题选C。 22. 初中生小林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药费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小林家无法支付诉讼费用,可小林一定要为爸讨回公道。这时小林应该懂得( ) A. 采取行政诉讼解决纠纷 B. 法律保护公民一切权益 C. 通过法律援助的途径进行维权 D. 通过诉讼进行维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A:材料不涉及具体行政行为,无行政方面的争议,不宜采取行政诉讼解决纠纷,A排除。 B:法律保护公民正当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保护公民一切权益”,B错误。 C:“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小林家无法支付诉讼费用”说明小林可以通过法律援助的途径进行维权,C符合题意。 D:“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小林家无法支付诉讼费用”说明小林不宜通过诉讼进行维权,因为诉讼是有成本的,D排除。 故本题选C。 23. 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在我国已成为常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征求意见期间,社会各界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共有111208人提440491条意见;而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共有67291人提出131207条意见。上述材料说明( ) A. 我国保证公民行使立法权 B. 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具有一致性 C. 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 D. 科学立法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A错误。 B: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做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B符合题意。 C:材料并未体现“依法立法”,C不符合题意 D:材料并未表明“从国情和实际出发”,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4. 有专家提出,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应该是“婴几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市。媒体将这概括为“婴儿车指标”。有同学据此推测达到这一指标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环境优美等条件。创造这些条件,政府须切实( ) ①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②坚持依法行政带头严格执法 ③履行科学立法职责 ④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④:达到“婴儿车指标”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环境优美等条件。创造这些条件,政府须切实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带头严格执法,②④符合题意。 ①: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但不是我国的司法机关,①错误。 ③:政府是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人大履行科学立法职责,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5. 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020年6月22日,某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特约监督员座谈会。其意义在于( ) A. 促进审判程序和结果公正 B. 使判决更有利于原告 C. 促进司法独立 D. 促使法院按照监督员的意志审判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审判中,引入监督员监督,有利于促进审判程序和结果公正,A符合题意。 B:人民法院应坚持司法公正,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不是使判决更有利于原告,B错误。 C:我国早已实行司法独立,而不是由特约监督员座谈会促进司法独立,C错误。 D:人民法院依法审判,而不是按照监督员的意志审判,D错误。 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 26. 2020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重办大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有力保证。 夺取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既考验党敢于斗争的勇气,又考验善于斗争的本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在这场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发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这一政治品格战胜疫情的。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领导力量,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有力保证。 ②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立场。在疫情防控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是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品格的具体体现,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疫情防控中,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奋战在一线,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承担起贵任和使命。 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疫情防控体现了党敢于胜利的本领,发挥了党领导一切的政治优势,科学防控统筹兼顾,更好地发挥了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和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发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这一政治品格战胜疫情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与法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发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这一政治品格战胜疫情的,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然后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具体知识加以分析。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疫情防控中,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奋战在一线,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说明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点睛】 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27.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政治发展道恐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所选择的路径和模式,一个国家逃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美手国家的前途命运,关乎人民的命运,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紧紧图绕国家工作大局,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我国的法律转度建设,使每一项立法都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就准了8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各级国家机关和社会各方面认真执行,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断中国70年的发晨历程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定,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正确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并进一步阐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答案】(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式,是我国的政体,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 (2)如何保障:①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国家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通过制定法律,反映人民意志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法律保障。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全国人大通过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国家各级机关执行人大做出的决议,对它负责,接受它监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材料,从《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并进一步阐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试题分为两步,第一步,说明“地位”,第二步,阐明举措。 第一步,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考生根据教材阐述,紧紧抓住“根本政治制度”关键词,分析作答:从国体、政体、国情角度阐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上阐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步,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考生结合教材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作答:从人大与人民的关系上看,考生应答出: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从全国人大的职权上看,考生应答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国家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通过制定法律,反映人民意志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法律保障。 从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考生应答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全国人大通过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国家各级机关执行人大做出的决议,对它负责,接受它监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28.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某县H村以法治建设推进村民自治。村委会组建了以驻村律师、调解员和村民代表为成员的H村法治工作小组,开办“法律大讲堂”,普及法律知识。 H村组织召开村民会议,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本村法治建设规划方案。该村修订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使法治精神融入村务管理制度,依法管理本村日常事务和公益事业。该村依法完善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千部、民主理财等形式,推进村民自治规范化、法治化。该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定发展,被评为省级法治建设示范村。 结合材料并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H村是如何推进本村法治建设的。 【答案】①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②民主决策: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③民主管理: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来规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为。 ④民主监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来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县H村以法治建设推进村民自治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与法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并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H村是如何推进本村法治建设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相关知识加以分析。村委会组建了以驻村律师、调解员和村民代表为成员的H村法治工作小组,这是发挥村委会自治组织的作用;“H村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是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该村修订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是加强民主管理,规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为;“该村依法完善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千部、民主理财等形式,推进村民自治规范化、法治化”是加强民主监督,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 29. 某班同学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甲组:围绕“我国的国家领导人是如何产生的”搜集到以下材料。 ☆由大会主席国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提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长、秘书长、委员人选,国家主席、副主席人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人选,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人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人选。 ☆主席团提名候选人,必须经各代表团讨论、酝酿协商后,再有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 ☆正武侯选人名单确定后,由人大代表在全体会议上以无记名授票方武表决。 乙组:围绕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以下资料。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就规划纲要草案广泛征求意见。社会公众通过网络留言、信件、热线电话等提出意见和建议近三万份。 ☆2016年2月,规划纲要草案报送全国人大。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财政委员会作进一步审查 ☆2016年3月16日,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综合甲乙两组提供的材料,全班认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权的程序和内容,展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点,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请对此结论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1)从国家领导人产生看: (2)从“十三五”规划的制定看: 【答案】(1)党中央提出国家机构领导人选的建议名单,主要体现了党的领导:党中央的建议名单通过法定程序,由大会主席团提出推荐候选人,经人大代表讨论,充分协商后确定正式候选人,再由人大代表投票选举产生国家机构领导人,整个过程都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①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体现了党的领导;党始终居于领导核心地位,纵览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依法依章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②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依法履行职权,审议、批准“规划纲要”,依法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③党中央的建议经过法定程序由国务院形成草案,并就规划纲要广泛征求意见,提请全国人大会议审议,并经全国人大批准,整个过程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从国家领导人的产生上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权的程序和内容,展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点,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结论进行说明。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思路, ①从党中央提出国家机构领导人选的建议名单上看,党中央提出国家机构领导人选的建议名单,这主要体现党的领导。 ②从党中央提出国家机构领导人选的建议名单的通过过程上看:通过过程:大会主席团提出推荐候选人,经人大代表讨论,充分协商后确定正式候选人,再由人大代表投票选举产生国家机构领导人。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从“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上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权的程序和内容,展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点,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结论进行说明。考生认真研读材料,体会“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及其通过过程,总结提炼答案要点:①党的建议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展开分析: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体现了党的领导;党始终居于领导核心地位,纵览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依法依章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②全国人大代表的职权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全国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表决权。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依法履行职权,审议、批准“规划纲要”,依法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③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的协同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党中央的建议经过法定程序由国务院形成草案,并就规划纲要广泛征求意见,提请全国人大会议审议,并经全国人大批准,整个过程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