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A版必修3第01单元第01课文化与社会讲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人教A版必修3第01单元第01课文化与社会讲义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单元备考指南】‎ 考点考向 全国卷五年考情 命题特点 文化与社会 ‎  2016·全国甲卷·T 39(2)‎ ‎2015·全国卷Ⅱ·T 20‎ 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并与其他单元知识结合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文化的作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 ‎  2017·全国卷Ⅱ·T40(2)‎ ‎2013·全国卷Ⅰ·T 20‎ 常依托具体的文化活动、文化现象、文学作品等,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表现和文化塑造人生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2.文化的形式。3.文化的社会作用。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5.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素养是天生的,可以后天培养。(×)‎ ‎2.文化包括自然风光和社会精神现象。(×)‎ ‎3.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4.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5.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6.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7. 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8.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②参加学校运动会 ③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④购买蔬菜水果 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合唱团、舞蹈队 ⑦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⑧某国议员竞选 A.①②③⑤⑦    B.②④⑤⑥⑧‎ C.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⑦⑧‎ 答案:C ‎2.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 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明(  )‎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C.传统建筑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答案:B ‎3.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被爆出有人用中文刻上“×××到此一游”的字样,这再次引发国人对出境旅游者行为的热议,有人将此行为斥为“没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  )‎ A.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B.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等 D.人的一种素养,与“文明”“礼貌”相近 答案:D ‎4.充满爱国热情、让人热血沸腾的《马赛曲》,激励着法国人民奔赴前线;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如战斗的号角,鼓舞中华儿女团结抵御外敌。这是因为(  )‎ A.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文化促进个人的发展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各国文化各具特色 答案:C ‎5.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主题公园+文化演艺”为主营模式。公司在主题公园的营造中强调“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成为文化行业内的常青树。该公司的经营理念表明(  )‎ A.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始终同步 D.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答案:D ‎6.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时,将文化渗透于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体现了(  )‎ A.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优劣之分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 答案:B 考点一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正确把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重难点)‎ 内 涵 本质上 是一种精神现象,更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范围上 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特 点 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需要通过物质载体呈现出来 ‎[提醒] (1)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现象,要把握三点:一看是否属于人类社会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二看是不是精神活动或精神产品;三看是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2)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从范围上看小于广义文化而大于狭义文化。如下图所示:‎ ‎2.文化的形式 ‎(1)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静态形式)‎ ‎(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动态形式)‎ 考向 文化的特点及实质 ‎1.(2016·北京卷·26)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横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  )‎ 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 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 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 解析:选A 用山、桥、小舟之间的联系代表体细胞与小分子、基因之间的联系,这体现了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A项正确;科学与艺术来自于社会实践,B项不选;材料并没有表明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C项不选;材料表明科学的传播需要借助艺术的手法,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2.(2016·江苏卷·19)“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解析:选B 本题考点是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很明显莎士比亚代表的是“文化”,“征服全世界”,说明了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正确答案是B;题意并没有涉及文化的交流和传播,A不选;C说法错误,优秀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D与题意无关。‎ ‎———[命题者说]—————————————————————————————‎ 社会实践与物质载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考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一个是文化的源泉、一个是文化的载体,命题人常以混淆相似概念、以表象代替本质等干扰、迷惑考生,设置误点。‎ ‎————————————————————————————————————‎ ‎1.(2018·浏阳模拟)纳西族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图画象形文字,共1 300多字,有1 000余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有“文字活化石”之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在纳西族人民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②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它是纳西族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它是文化中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选D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字是文化中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②④错误。‎ ‎2.(2018·河南名校联考)《周易注》中记载:“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材料中文化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过程 ‎③从结绳记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A 本题以“中国结”的形成渊源为情景,考查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以及文化多样性等考点,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体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故①‎ 符合题意;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故③符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过程,故②说法错误;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是文字的出现,故④观点错误。‎ ‎3.(2018·太原模拟)‎9月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机关迁址公告。挂牌68年的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迁址。这座处于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督军府旧址的“办公场所”退出历史舞台,将成为一座遗址博物馆。建设遗址博物馆(  )‎ ‎①为精神活动奠定了物质载体 ②能够让人们享用优秀文化 ③表明文化建设决定个人素养 ④文化打破了意识形态的局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 博物馆属于文化的物质载体,故①正确;通过博物馆建设可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故②正确;文化对个人素养不具有决定作用,排除③;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差别,排除④。 ‎ 考点二 文化的社会作用 ‎1.正确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1)从本质上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它必须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转化为物质力量。‎ ‎(2)从对象上看,文化的力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从性质上看,文化的社会作用有好坏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提醒]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2.完整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 经济 文化与国内政治相互交融,影响国内政治文明的进步程度 文化 政治 化、‎ 经济 文化 化 化、‎ 政治 文化 化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全面认识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地位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形势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而且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措施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考向 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 ‎1.(2016·江苏卷·20)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年5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解析:选A 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借“文化交易”来发展经济,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A项正确;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的说法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C项不选;文化有正误之分,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点睛: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 ‎2.(2015·全国卷Ⅱ·20)2015年1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引起热烈反响的真正原因,《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综合国力竞争显著增强,当代中国的发展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③④正确;材料未体现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问题,故排除①;②说法太绝对。‎ ‎3.(2015·江苏卷·18)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  )‎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解析:选B 解答本题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文化及其产业先行”“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说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B项入选;经济、科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故A项说法错误;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因此C项说法错误;D项夸大了文化交融的作用,“消除”一词错误。‎ 点睛:用标志词快速判断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常用到“决定”“反作用”“基础”“重大影响”“促进”等标志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常用到“科技”“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消费”等标志词。‎ ‎4.(2015·四川卷·5)短短几年间,M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航者。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在于它“激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这说明(  )‎ A.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D.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解析:选D 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及其企业精神,强调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D项符合题意;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A项观点错误;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B项观点错误;本题材料没有强调科技进步对企业的作用, 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命题者说]—————————————————————————————‎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特别是相互影响与相互交融及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是考生易出错的知识点,命题人常以混淆事物间的关系、夸大文化的作用来设置陷阱,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 ‎————————————————————————————————————‎ ‎1.(2018·新乡模拟)2017年某省继续深入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行动,通过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带动廉政建设与市场诚信建设。这表明(  )‎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③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④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排除①;先进文化才具有促进作用,排除②;通过文化建设能够带动经济、政治发展,可见③④正确。‎ ‎2. (2018·山西五校联考)某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将斗笠这一非遗传统产业作为引领村民发家致富的一大重点,实施“编织农户+加工大户+非遗创意+市场”的联体发展模式。目前,该县斗笠编织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 000多万元,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这表明该县(  )‎ ‎①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的融合创新 ②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历史文化成就 ③通过文化与经济融合推出新的文化产品 ④发挥文化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将斗笠这一非遗传统产业用来引领农民发家致富,通过斗笠编织带动经济发展,表明该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的融合创新,发挥文化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①④正确;材料表明人们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经济发展,②判断错误。材料表明通过文化与经济融合促进经济发展,③判断错误。故选B项。‎ ‎3.(2018·厦门检测)近期,在厦门举办的金砖国家文化节以“文明相融、民心相通”为主题,目的在于促进民心相通、夯实民意基础,为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交流和其他各方面的合作奠定人文基础。可见(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③文化已是经济、政治的基础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互联网+文化”将成“十三五”新的经济增长点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以他人为中心”、“强调体验”、“开放、透明、分享”和“承担责任”是互联网思维的基本要素。‎ 在“互联网+”的网络新思维的指引下,围绕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现状,互联网思维正在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互联网+文化”也将成为我国在“十三五”阶段新的经济增长点。‎ ‎[考题预测]‎ ‎1.“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已进化为生产型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进行融合创新,新兴技术和模式中既蕴含着大量市场商机,又蕴含着大量未能认识、容易忽视的信息安全问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④网络信息是中华民族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A 题干不强调文化现象的普遍性,故排除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④说法错误。①②符合题意。‎ ‎2.到2017年底互联网文化产业占比将达到80%,“互联网+文化”也将成为我国在“十三五”阶段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材料表明(  )‎ A.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我国的文化事业应全部实现产业化 C.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D.我国必须坚持以文化发展为中心 解析:选A B项表述错误,文化事业不能全部产业化;C项表述错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D项表述错误,我国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 文化生产力 文化软实力 ‎1.文化生产力:即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能力。文化生产力在当代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方面。‎ ‎2.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实很“软”,‎ 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实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考题预测]‎ 曾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深圳市和以工业产品制造著称的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9.3%和8.6%;杭州市更是达到16.3%,文化产业一举超过旅游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据此回答3~4题。‎ ‎3.如果要为上述材料寻找文化生活依据,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B.当今世界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大 C.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D.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解析:选B 从材料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题干强调了文化对经济的作用,体现出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故B项正确;A、D 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中“决定性作用”说法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4.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而言,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约占GDP的1/5。这说明(  )‎ ‎①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④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D ①表述错误,排除;当今世界,由于意识形态的作用,政治竞争与分歧并没有消除之势,“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的说法错误,排除④;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标志,②③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