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达标: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达标(二十一) 文化与社会 1.(2016·福建厦门质检)2015年,W市不断加大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全面发展。该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70多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15%,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这表明( ) 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 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④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旨在考查知识再现及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该市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及其在GDP中的比重,能够表明①②。③强调的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与材料不符。经济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④颠倒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故正确选项为A。 2(2016·广东湛江一中期中).齐白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抗战时期,白石老人久居沦陷的北平,心绪意境往往用诗与画寄托。这说明(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形式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解析:“心绪意境往往用诗与画寄托”,体现了人的精神活动需要依托,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形式或文化活动,A项正确。 答案:A 3.(2016·山东烟台一模)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我国传统的“礼仪”由古人的祭祖仪式发展而来,经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反复改铸,终至形成完整的哲学体系与礼仪程序,规范着人们的心理情操、是非观念及生活行为。可见( )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 ③文化礼仪一旦形成,它对人们的影响就总是积极的 ④礼仪修养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③错误,文化礼仪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人们的影响则是消极的;④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 4.(2016·山东烟台一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依据是( )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④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各国政治分歧并没有逐渐消失。故①③错误。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故选C项。 答案:C 5.(2016·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阶段测试)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与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说明( ) ①文化包括礼仪、语法、逻辑等意识形态部分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礼仪、逻辑、语法”属于文化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表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入选;“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与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说明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③入选;④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 6.(2016·上海崇明二模)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建设“书香社会”,已经刻不容缓。这表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能产生深刻影响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 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D.文化是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答案:A 解析:D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等信息体现了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A入选;B、C在材料中没有涉及,都不选。 7. (2016·江苏扬州中学期中)伴随中华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外文化的竞争更加激烈。漫画《挑战》启示我们( ) A.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 B.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心任务 C.禁止文化交流,反对文化霸权 D.杜绝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 解析:要想应对国际挑战,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故答案为A项。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排除B项。不能因为文化霸权的存在,就禁止文化交流,排除C、D两项。 答案:A 8.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它事关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兴国之路,我们党一向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下列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③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 ④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说明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选①④。②与题无关。③说法错误,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和产品。 9.(2015·福建卷,29)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承。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不是一种自然过程,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排除①;文化从性质上说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从内容上说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反映时代要求和历史潮流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故排除③;从材料看,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是文化按自身规律不断传承演变的过程,故选②④。 10.(2016·湖北武汉名校调研)在交通阻塞情况下,有些司机因开车压力与挫折而情绪愤怒、暴躁,会不耐烦地鸣喇叭、闪灯、骂粗口,甚至会发生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 ①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 ②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③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驾驶员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②③夸大了汽车文化的作用和地位,故排除;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故选①;而④正确表明了健康的汽车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答案选B。 1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于先秦时代。西周周公旦提出的“明德慎罚”与“礼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开端。儒家和法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较大贡献,儒家重视道德教化,重视犯罪预防;法家重视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主张因时制法、事断于法、以法治国,主张刑无等级、法不阿贵,反对以私害法。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强调权力本位,皇权至上,法律是皇权的“附庸”,坚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强调义务本位,造成了个人权利意识的淡薄。 权力至上、权大于法的文化在今天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行为,阻碍着法律的贯彻实施。这种崇拜权力,轻蔑法律的倾向,既不利于控制国家公共权力的运行,又不利于防止国家公共权力滥用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其危害很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政治关系的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必要性。 解析:本题考查演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可采取总分模式,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批判,是因为传统法律文化的时代局限性,说明文明由一定政治决定;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继承,是因为传统法律文化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积极作用,说明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答案: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能提高人们的法治观念,完善法律制度,促进法治建设。文化是由一定政治决定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需要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法治不相适应的内容进行批判。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包含的主张道德教化、重视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等内容,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具有积极作用。 12.2015年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第二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一种血脉相依的关系,近些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基本保持在15%以上,如此快速增长,固然有中国文化产业起点低、基数小的原因,特别是在诸多利好政策推动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一个爆发期。至于2015年或今后一段时期,文化产业总体增长可能将继续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率,特别是2014年,无论是在中央和国务院层面还是部委层面,文化产业政策均密集出台,这都为2015年文化产业新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发展的速度不会一直在高位上运行,因为中国经济整体活力难以提供基本面的支撑。 材料二:创新是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常态下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必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着力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 答案:(1)①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优秀文化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②在当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技的驱动作用越来越重要,科技创新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②在当今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如果国家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科技创新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核心因素。 课时达标(二十二) 文化对人的影响 1.(2016·河南郑州思齐实验中学月考)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之大事。在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 由此可见(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传统文化具有顺应变动性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解析:文化对人有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是决定,①错误;我国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90%的老人认同居家养老的养老方式,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②③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居家养老的传统文化不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④与题意不符。 2.(2016·辽宁沈阳二中阶段测试) “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是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④文化具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A. 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①中总是落后说法错误。经济决定文化,故③错误。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6·海南中学月考)M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进校时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给校园带来缕缕色彩,青涩的我怀着憧憬成为“社团人”,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该留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 ③校园社团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④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参与社团活动寻求青春与梦想,表现了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培养了人格,故选②④。①与题无关。③没有表现促进社会的发展。 答案:C 4. (2016·河北唐山一中月考)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下列观点所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与之相一致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④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体现了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①体现了文化对人们交往的警示。④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性。 答案:C 5.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发掘以后,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观众。美术家来了, 他们庆幸秦俑的发现填补了秦代美术史的空白;将军们来了,他们笑看吴钩,说秦俑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兵法、兵器和军阵,提供了真实的资料和场景;冶金学家来了,他们手按秦剑,感叹中国古代冶金术的高超……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人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解析: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古人创造的文化遗迹,对不同领域的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故选A项。 答案:A 6.(2015·浙江卷,34)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酷够嗨。个别“偶像”级演员也身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 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非常重要 ③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对人的影响以及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等知识的理解。吸毒在某些小圈子被认为是时尚,说明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①正确;个别演员聚众吸毒锒铛入狱,启示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②正确。人可以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故③错误;题干中的信息并没有涉及文化对人影响持续时间的长短,故④不符合题意。 7.竹子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被中国文化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气节,与兰、梅、菊并称为“四君子”。气节,是一个民族不可少的灵魂,是一个人不可缺的操守。古代君子之所以欣赏竹之气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在于时时提醒自己不可失去人之尊严和节操。在依法治国,重拳反腐的时代大背景下,这启示我们( ) ①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品性正直的人 ②要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做一个聪明睿智的人 ③要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洗礼,做一个情操高尚的人 ④要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做一个学贯古今的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此题通过竹子的文化象征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材料强调的是道德行为标准,古代君子赏竹爱竹,是赋予竹子文化的象征意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做一个有尊严的正直的人,①和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科学文化,②和④不选。 8.(2016·江苏运河中学检测)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②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修身的最佳途径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②修身的途径因人而异。③与题无关。材料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故选①④。 答案:C 9.(2016·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对他的家书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推崇备至。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下列对曾国藩家书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主动的 ④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②中自然而然说法错误,需要实践转化。③的说法过于绝对。①④符合题意。 答案:C 10.(2016·浙江杭州二模)学校要承担起教育责任,应该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教育,增强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材料表明( ) ①加强科学文化修养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校要承担起教育责任,应该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生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材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③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科学文化修养,排除①;②应该是优秀文化。 11.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七部委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据此,有人认为,网络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个人无法抗拒,抵制低俗网络文化关键在于国家。 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解析:回答该问题不要偏离“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这一要求。首先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角度,肯定国家加强互联网管理的必要性;其次要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角度,指出个人要在文化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答案:(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个人的发展。因此,国家必须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人接受文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12.“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这种人生理想不仅影响从古至今个人人生道路的选择,也深刻影响国家的治理。 中国自古就重视文化立国。比如,古代仁人志士崇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义担当;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忧后乐”“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凛然正气,“仁义礼智信”的为人操守,“君子以自强不息”“不坠青云之志”的奋进态度;践行“见贤思齐”“知行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省吾身”“君子慎独”的修身之方,“孝悌忠信”“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信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理政之道,“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致中和”的经世方略,等等。这些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以及全体中国人的人格言行影响深远。中国社会治理的背后,总体来说都有着传统文化思想作为底蕴,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尊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国家治理的作用。 解析:该题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重点考查了“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该问题属于关系论证型的问题,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比较高。知识方面,要求学生能将“文化的作用”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进行整合;在时政方面,需要学生对现代国家治理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然后,需要学生能打通中华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答案的组织要能把握“民族凝聚力”、“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公民的政治素养”和“民主法制建设”这四个方面,要避免出现只局限于对某一个方面的反复论证。 答案: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繁荣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③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④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从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