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解析版)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殷商至春秋战国,天人关系成为当时思想领域中的首要问题,形成“类”“象”等观念,由此发展为阴阳、道、命、数、气等哲学理念。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起源。B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涉及,应排除;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C说法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D说法错误;A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2.“脱水人”是科幻小说《三体》中塑造的物种。物竞天择,适应生存变化,三体人为了适应严酷自然环境,进货成可随意脱水储存的物种。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说明 A.思维创造新的存在 B.小说创作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C.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D.优秀的小说创作取决于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说明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C正确且符合题意;存在决定思维,A说法错误;联系是客观,但人们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自身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B说法错误;D说法错误,错在“取决于”;故本题答案选C。‎ ‎3.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唯心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故排除D选项;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③②④,故本题选择C选项。‎ ‎4.下列观点与如图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 B.我思故我在 C.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答案】B ‎【解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气者,理之依也,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不合题意;我思故我在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适合题意;未有此气,先有此理,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合题意;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不合题意。‎ ‎5.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170周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说明 ‎①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 ‎④马克思主义因具有科学的精神内核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该说法过于绝对;‎ ‎②③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④不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因具有科学的精神内核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选C。‎ ‎6.下列与“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所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昨日去兮,杨柳依依。今日来兮,雨雪纷飞 ‎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④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闲云潭影日悠悠体现了静止的观点,物换星移几度秋体现了运动,这句话表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符合题意,正确认识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②不合题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体现了创业的艰辛,体现了发展道路的曲折性。③符合题意,桃花依旧是相对静止,人面不知何处去表明运动,正确认识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④不合题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故选C。‎ ‎7.联合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几十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疾病、洪水和火灾等发生也更为频繁。这说明 ‎①保护生态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带来更多的物种消失和自然灾害,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②④符合题意;保护生态不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类社会的产生,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8.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哲理是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C.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D.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答案】A ‎【解析】A符合题意,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哲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C不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D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故选:A。‎ ‎9.有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幅对联所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B.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C.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凤;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对联体现了客观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C、D均体现了客观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与对联一致,不选。B属于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与题干中对联所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10.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存。”这句话说明 A.只有地上、水中的东西是运动的,其他东西不一定是运动的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人们的眼里、心中运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材料中的马克思的话表明一切事物都只能在运动中存在,说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正确且符合题意;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A说法错误;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说法错误;万物都在运动,并且都在物质中运动,D认为意识是运动的载体,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1.科学家们发现,在微观世界里,有共同来源的两个量子之间存在着“纠缠”关系,无论两者相距多远,只要其中一个量子状态发生变化,另一个量子就会立即“感应”,并作出相应变化,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人们可以认识规律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通过科学研究,发现量子之间的“纠缠”及“感应”关系,认识到事物是运动着的,而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表明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故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选项④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2.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C.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答案】D ‎【解析】在科学家的设想的启发下,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D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体现是人能动的改造世界,而未涉及人能动的认识世界,排除A ;B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表述错误;C正确但在材料中也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3.万有引力规律使得物体在脱离支撑以后会普遍下落,但人可以造出各种飞行器向上运动。这说明 A.人们能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 B.人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规律 C.改造规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D.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答案】A ‎【解析】题干中万有引力规律使得物体在脱离支撑以后会普遍下落,但人可以造出各种飞行器向上运动,说明人能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A符合题意。B说法不对,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改变或创造已有的规律。C中改造规律的说法不对。D中始终制约的说法太绝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A。‎ ‎14.“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而不是内心感悟,①表述错误。该词蕴含着红军的“革命理想高于天”乐观自信精神,说明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②符合题意。正确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错误意识是对存在的歪曲的反映,③表述错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5.“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笔下的“梅花”是消极地忍受,在凄风苦雨中窒息不堪的形象;而毛泽东则写道:“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以及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说明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的本质。①:题干不涉及意识的产生,①排除。②④:受主体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不同诗人对梅花产生的意识不同,体现了意识的主动性和选择性,②④符合题意。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意识能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③错误。故本题选D。‎ ‎16.漫画“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启示我们 ‎①成功离不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个人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客观前提 ‎③重视外部联系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④尊重规律利用条件才能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漫画中够到苹果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说法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取得成功的前提;③说法错误,重视内部联系即内因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故选B。‎ ‎17.一个英国科学家团队征集了24名志愿者,让他们分组在虛拟情境下凭借卫星导航或自己能力认路,同时用仪器扫描他们的大脑。结果显示,自己认路的志愿者大脑海马体和前额皮质区域扫描图像有明显突起,而靠卫星导航的志愿者这两片大脑区域却全然无活动。这一试验证明了 ‎①意识活动对人脑各区域的运行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长期依赖科技将导致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退化 ‎③科技手段的使用正逐步改变着人脑的生理构造 ‎④人们可以认识人脑的运行机制,揭开智慧的奥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结果显示,自己认路的志愿者大脑海马体和前额皮质区域扫描图像有明显突起,而靠卫星导航的志愿者这两片大脑区域却全然无活动,这一试验证明了意识活动对人脑各区域的运行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人们可以认识人脑的运行机制,揭开智慧的奥秘,①④符合题意。②:对科技的依赖只是削弱了人类部分认识能力,而不是全部认识能力的退化,②说法错误;③:这一试验只能证明人的思维能引起大脑生理活动的变化,并未证明会导致人脑生理构造的改变,③不合题意。故选B。‎ ‎18.2017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提到,“只要我们13亿多人口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下列与“撸起袖子加油干”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③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 ‎④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撸起袖子加油干”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始不垂翅,终能奋翼”意识是说不停地舞动着双翼,不断地寻找冲击时机,进而振翅高飞,临空翱翔,都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体现意识的作用,③体现群众路线,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9.“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再添中国元素。从哲学角度看,以下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二十四节气”是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总结 ‎ ‎②“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 ‎③“二十四节气”彰显了中国人自然观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 ‎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立的人与自然的具体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在不断实践通过对规律的总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②项符合题意;“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民根据实践情况总结出来的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这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利用,彰显了中国人自然观的独特性和实践活动的丰富性,③项符合题意;“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人们对自然界固有联系的一种认识,而不是人们所建立的具体联系,也不是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总结,①④两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 ‎20.北京时间 2017年10月3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物理学家外斯,巴里什和索恩,以表彰他们LIGO探测器建设以及引力波探测所作出的贡献,他们发现了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作的预测。但引力波带来的认知革命绝不止于此,每次人类获得新的观测工具时,都会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引力波探测器必然会推动物理学进一步发展。材料进一步佐证 ‎ ‎①实践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 ‎ ‎②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进一步佐证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②④‎ 项符合题意;实践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了认识的发展,但认识工具不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①项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实验活动仅是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21.意大利著名“贫穷艺术”大师库奈里斯的作品用蛮茺久远的原始材料幻化出生动的视觉形象。他在中国创作的作品又加进了更多中国元素,旧瓷碗、泥土、废旧钢筋等,不仅重新组合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更表现出了他对东西方文化深层次的思想。这说明 ‎①艺术家对材料的认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巧妙的构思可以将任何材料转化为作品的一部分 ‎③艺术创作需要合理构建材料之间具体的客观联系 ‎④艺术家的创意实现了材料存在形式的改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联系的客观性。“库奈里斯的作品用蛮荒久远的原始材料幻化出生动的视觉形象”这说明艺术家对材料的认识具有自觉选择性,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将材料转化为作品的一部分仅靠巧妙的构思是不行的,还必须符合作品的属性及规律,②说法错误;材料说明艺术创作需要合理构建材料之间具体的客观联系,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创意并不能实现事物存在形式的改变,它必须借助于实践才能完成,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22.辣椒本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湖南浏阳“辣椒大王”杨意红从2011年开始用外地引进的辣椒做父本,以本地辣椒为母本,杂交培育辣椒树。经过3年多的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3米多高可连续多年挂果的辣椒树,据测算,亩产能达到3000千克以上。辣椒树的“无中生有”说明了 ‎①观念转化为现实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②客观物质世界具有可知性和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③主观臆造的规律比自在事物的联系对人类更有意义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规律客观性、意识活动的特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把观念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而存在,①正确。‎ ‎②:题中辣椒树的“无中生有”说明了客观物质世界具有可知性和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②符合题意。③: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能主观臆造规律,③错误。④: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④错误。故本题选A。‎ ‎23.2017年1月6日,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迎来了一位特殊选手——搭载“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挑战人类最强大脑的名人堂选手王峰。最终,机器人凭借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领域的深厚积累,以3:2险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百度大脑”经人们创造出来之后,就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②“百度大脑”将会在其自主意识的指导下,能实现人的某些功能 ‎③“百度大脑”的制作和使用,凸显了人类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 ‎④“百度大脑”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百度大脑”经人们创造出来之后,就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百度大脑”的制作和使用,凸显了人类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百度大脑”没有自主意识,不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24.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有车一族”,停车难也成为不少人的“心头痛”。最近,某高校飞轮式停车机器人项目组发明了一款停车“神器”,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还优化了停车环境。停车“神器”的发明佐证了 ‎①实践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是认识产生的唯一途径 ‎③认识只有服务于实践才彰显其意义 ‎④认识有多深刻决定了实践能走多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解决停车难,某高校飞轮式停车机器人项目组发明了一款停车“神器”,这表明实践的需要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②说法错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25.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由三位美国科学家分享,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昼夜节律分子机制方面的杰出贡献。三位科学家通过精密的实验得出:熬夜会打破人体内精妙的时钟,疾病匍匐而来;熬夜将造成大脑开始吞噬自己;调节节律的关键基因失效后,会促使肿瘤发生。本届诺尔贝医学奖最接地气的忠告就是:不要熬夜!该实验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②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科学家通过实践发现了生物昼夜节律分子机制,说明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三位科学家通过精密的实验得出熬夜会引发病症,告诉人们不要熬夜,以此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②④项符合题意;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但没有直接现实性,①项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实验仅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二、主观题 ‎26.某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最美乡村吃上生态饭。‎ 某县县政府立足实际,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大力引导群众因地制宜,依托丘陵地形的梯田上种植油菜花,创新油菜花田观赏模式,建设“自然保护小区”。谢绝旅游休闲度假开发项目,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对所有矿山进行环境恢复治理等农村水污染“十大整治”工程。通过政府引导,老百姓旅游饭、生态饭吃得越来越香。农民年人均从旅游发展中增收达1500元,3360户农享乐户均经营净收入达6万多元。‎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该县是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 ‎【答案】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该县政府立足实际,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建设“自然保护小区”。‎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该县以正确发展战略为指导,开展农村水污染整治工作,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该县是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该县是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特点、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等方面来组织答案。‎ ‎27.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提出要自觉运用党建基本规律指导基层党建实践,顺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力解决党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更大力度管党治党,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针对基层党建的老大难问题,应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学会用抓经济工作的方法抓党建工作,从根本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012年,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2013年,中央首轮巡视启动,从此巡视成为新常态;‎ ‎2014年,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深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教育;‎ ‎201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2017年,十九大报告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贵在“全面”、重在“从严”,新时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然要“全面”、要“从严”。‎ ‎(1)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如何实现全面从严治党。‎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答案】(1)①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解决党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运用党建基本规律指导基层党建实践,推进从严治党。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更大力度管党治党,层层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党建工作。③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将党建工作的责任压力转化为内驱动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学会用抓经济工作的方法抓党建工作,从根本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全面从严治党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告诉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 ‎【解析】本题以全面从严治党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条件性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本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如何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属于措施类试题。学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明确的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是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有机的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2)本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属于原因类试题。学生在分析说明时,可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发展推动从严治党不断深化;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全面从严治党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全面从严治党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等方面说明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即可。‎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和《经典咏流传》等综艺节目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有媒体评论,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我们需要这样的文化格调和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提醒我们“从哪里来”,更要用行动作出“到哪里去”的回应。‎ 但也有学者指出,虽然观众可以通过这些节目获取到一些知识,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但看电视毕竟代替不了阅读。想要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风味,还需要观众通过阅读经典,自己去琢磨。再出色的文化类综艺,也不是拯救文化焦虑的解药。‎ ‎(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以上媒体和学者观点上的分歧。‎ ‎(2)从唯物论的角度,立足徽州文化实际,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写出两句宣传广告。‎ ‎【答案】(1)①‎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所以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可能会存在差异,由此媒体和学者意见产生分歧是正常现象。‎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同的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2)新安水哺徽州人、徽州人创徽文化。‎ 弘扬黄山松拼搏进取精神,激励黄山人开拓创新未来。‎ ‎【解析】本题以“综艺清流”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综艺清流”的优点以及专家的担忧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以上媒体和学者观点上的分歧。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确定解答本题的知识角度主要是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认识的反复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可能会存在差异,由此媒体和学者意见产生分歧是正常现象。‎ ‎②认识的无限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不同的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从唯物论的角度,立足徽州文化实际,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写出两句宣传广告。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可从物质、意识、规律角度思考,如物质角度,徽州水土滋养徽州人,徽州文化;意识角度,弘扬黄山精神,开拓创新未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