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2)

‎【2019最新】精选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2)‎ 高二政治 ‎2018.4‎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哲学的产生,正确的观点是( ) ‎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的产生最终是为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④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这是因为( )‎ A. 哲学是人类所有知识的总和 B. 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D.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下列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的观点正确的是( )‎ A. 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B.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 方法论与世界观无关 - 14 - / 14‎ ‎4.人类积累了许多具体的经验和科学知识,这些具体经验和知识都是关于( )‎ A. 世界最一般的本质最普遍的规律 B. 与人类生活无关的思想 C. 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问题 D. 关于世界观的哲学问题 ‎5.下列对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C. 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D. 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①是否信仰宗教 ‎②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③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④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 )‎ A.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B.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C. 唯物主义思想 D. 唯心主义思想 ‎8.不是任何哲学都可以称为真正的哲学。对真正的哲学,我们应该这样看待( )‎ - 14 - / 14‎ ‎①它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②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进步 ‎③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认识世畀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④它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自己所处时代精神的精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在于实现了          (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 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 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C. 自然界中可以感知的事物 D. 一切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客观存在性 B. 客观实在性 C. 运动 D. 可知性 ‎12.关于运动,马克思有精辟的论述:“―‎ - 14 - / 14‎ 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①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过去某些地区提出要“金山银山”,走致富之路,大搞无序开发,盲目增加牛羊养殖数量,结果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草原沙漠化。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A. 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促进,同等重要 B. 人类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 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改造自然界的前提 D.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14.“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的八个节气二十四候里,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这体现了( )‎ ‎①事物规律是稳定的、必然的联系 ‎②规律能被人们认识和改造 ‎③事物的运动具有规律性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4 - / 14‎ ‎15.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 ‎①根系沃土 ②滴水穿石 ③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②→③‎ ‎16.有一种内涵颜值叫“主要看气质”,有一种魂飞魄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辞职情怀叫“世界那么大”。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 A.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B.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加工改造的结果 D.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17.教育部于近日下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了三大类18项重点任务,引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能力,这背后反映出人工智能不断趋向成熟。 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具有自我意识后将会取代人类。这一观点( )‎ A. 否认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B. 承认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C. 承认人工智能是物质的反映 D. 否认人工智能是人脑的产物 ‎18.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任何时代,都有它时代流行语言,诸如“下海” “拼车”“月光族”“官二代”“白富美”“洪荒之力”“中国梦”‎ - 14 - / 14‎ 等等。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倍受关注的社会群体或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9.“心想事成”“美梦成真”是对人们美好的祝福。但从哲学角度看( )‎ A. 夸大了规律的决定作用 B. 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 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 否定了意识的决定作用 ‎20.“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启示我们要实现中华名族的腾飞就必须( )‎ A. 从经验出发 B. 从本质出发 C. 立足实践 D. 从主观出发 ‎2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工人做工 ②科学家进行航空探测实验 ‎ ‎③农民种地 ④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4 - / 14‎ ‎22.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3.“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C. 认识是实践的来源 D. 认识促进实践 ‎24.哲学课上,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以上四个图形,哪一个图形与其他三个图形特征不同?请说明理由。四位同学发言如下:‎ 甲:圆形,因为圆形是唯一没有角的图形。‎ 乙:三角形,因为它是唯一全部由直线构成的。‎ 丙:半圆形,因为它是唯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 丁:第四个图形,因为它是唯一的不是轴对称的图形。‎ 这则材料表明( )‎ A. 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会有许多真理 B. 事物是丰富多彩的,其性质根本无法确定 C.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会不同 - 14 - / 14‎ D. 客观规律是多样的,没有统一的衡量尺度 ‎25.2017年10月23日,中国国家天文台天文学家宣布,科学家们借助世界上最大的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研究发现,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比之前通常认为的要宽近26%。银河新的界限的确定有助于研究宇宙扩大、星系形成和新的恒星产生过程。中国科学家的这一成就佐证了( )‎ ‎①过去的真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不断推翻已确定的真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50分)‎ ‎26.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在会上,他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他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促进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4 - / 14‎ ‎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顽强拼搏,时隔12年之后第三次取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奏响中国时代最强音。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是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女排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了体育竞技范围,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 无论处在波峰还是在波谷,女排精神永在!这种筚路蓝缕的努力过程,其间有高低起伏,有质疑诘难……然而,这一切也砥砺着中国女排更加成熟。她们没有被挫折吓倒,在扎扎实实的拼搏奋斗中不断积蓄着取胜的实力。终于,她们用冠军证明了这种努力的价值,也证明了女排精神永在!‎ 当前,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仍然充满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使之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结合材料,请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女排精神”的认识。(1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常态”在当下已经成为讨论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态势中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概念。“中高速”、“结构调整优化”、“创新驱动”是“新常态”的三个关键词。‎ - 14 - / 14‎ ‎ 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下的结构改革是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中国无法回避、必须进行的一场变革。‎ 结合材料,分析国家加强结构改革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4分)‎ ‎2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重大决策。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从开国大典前夕的《共同纲领》播下法治的“种子”,到民主法制在经历曲折后的艰辛探索,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无不体现法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 党的十五大 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党的十六大 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 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 十八届四中全会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4 - / 14‎ 中共十九大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求索真理是一个过程。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探索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12分)‎ - 14 - / 14‎ 新绛二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参考答案 ‎1-5 BBCCD 6-10 CCBBD 11-15 BCDBB ‎ ‎16-20 CAABC 21-25 ABBCD ‎26.①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合理、有序开展经济活动。(5分)‎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研究把握和利用规律,搞好生态文明建设。(5分)‎ ‎③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2分)‎ ‎27.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体现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女排精神“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基本内涵体现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现象,还能把握女排精神的实质和基本内涵。‎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弘扬女排精神,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体现了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 - 14 - / 14‎ 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过去女排精神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当前,使女排精神转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体现了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⑤因此,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努力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当前,我们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发展。(每点3分,写出任意4点即可给满分)‎ ‎28. 答案: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国家加强结构改革,符合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形势,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分)‎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国家加强结构改革是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4分)‎ ‎③加强结构性改革,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又做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分)‎ ‎④在加强结构改革时,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2分)‎ ‎29.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期探索,说明我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历曲折的过程。(3分)‎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决定了对建设法治国家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3分)‎ - 14 - / 14‎ ‎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法治国家的建设的认识也是一个前进上升的过程。(3分)‎ ‎④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法治国家的建设的认识是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真理的体现。(3分)‎ - 14 - / 1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