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困为 A.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 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 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起构成哲学 D.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答案】D ‎【解析】‎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选D;A错误,颠倒了二者的关系;B不选,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是相互转化的关系;C与材料无关。‎ 考点:世界观与方法论 ‎【名师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2.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B. 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C.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认识属于具体科学,人类宇宙观、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的看法属于哲学研究的范围。材料强调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目主旨。答案为A。‎ ‎【点睛】‎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某一特定领域,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朱熹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问:“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很大关系。这些故事说明 ‎①哲学产生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追问 ‎②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①说法不对,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不是对自然万物的惊讶。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说法不对。题干中的故事说明反思性是哲学的主要特征,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哲学的主要特征,哲学的起源。‎ ‎【名师点睛】本题以一些大思想家从小就善于思考为背景,考查哲学的产生。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因此,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4.“真正的哲学”是“双脚扎根大地”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对尘世的批判”的哲学。这说明“真正的哲学”‎ ‎①可以帮助人们解放思想 ‎②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③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能引导人们树立世界观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真正的哲学”是“双脚扎根大地”的哲学,体现了真正的哲学要源于实践,“真正的哲学”是“对尘世的批判”的哲学,体现了真正的哲学要服务于实践,可以帮助人们解放思想,①②正确;③④和材料强调的主旨无关。选B。‎ 考点:哲学的作用 ‎【知识归纳】‎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5.2016年3月9日罕见的月全食天象亮相,对于这次月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 哲学是世界观和体方法论的统一 D.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思考,AC与题目要求不一致,错误;天文机构及专家对天文现象的精确预报,说明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正确;B是思维和存在谁起决定作用,与题意不符。‎ 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点评:该题考察学生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识记和理解,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课本内容,并对题意准确把握才行,难度适中。‎ ‎6.古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来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柏拉图理念论则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上述观点 ‎①两者都承认意识活动的目的性 ‎②前者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后者在根本方向上是错误的 ‎③前者认为物质是本原的,后者认为意识是本原的 ‎④前者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后者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特点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来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物质是本原的,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这种观点认为意识是本原的,在根本方向上是错误的,故②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7.下列选项与刘志永先生的漫画《妙笔下蜗牛成牛》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不是风动,不是蟠动,仁者心动 ‎②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④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漫画反映的是唯心主义,①选项是主观唯心主义,大的方向是唯心主义。④选项是客观唯心主义,大的方向也是唯心主义,故①④两项符合题意。②选项“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属于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③选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本题正确答案A。‎ 考点:唯心主义 ‎8.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俗语的寓意属于同一阵营的是 ‎①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②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是说: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①不符合题意,“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②不符合题意,“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③④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哲学的基本派别 ‎9.从哲学角度看,下列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①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②失败者的借口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③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④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本题漫画中失败者认为命运决定成败,把命运当成失败的借口,属于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项适合题意,排除①项;本题漫画中的“运”指的是机遇、运气,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机遇,④项符合题意;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外部条件,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③项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是D项。‎ 考点:客观唯心主义 ‎10.《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华严经》中的观点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心灵决定一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④都强调心是世界的本原,与材料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阴阳”二气是世界的本原,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②不选;“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③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考点定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方法指导】如何判断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凡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凡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天道)的外化和表现的观点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11.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下列有关真正的哲学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真正的哲学将会取代具体科学 ‎④真正的哲学内容来源于时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①②正确;真正的哲学并不能取代具体科学,也不能取代具体科学,因为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③不选;真正的哲学内容来源于实践,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考点定位】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名师点睛】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12.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召开。为保障G20峰会,杭州市政府重点实施了市政交通,城市门户,环境整治等提升项目。杭州及周边一些重污染企业被关停,城市交通实行“限行,限量,限时”等措施。在各方努力下,峰会期间的杭州出现了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G20蓝”。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从杭州峰会期间出现的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G20蓝”,说明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但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的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因此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①④项符合题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②项说法错误;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是不可协调的,只要人类按规律办事,是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13.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②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③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④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说明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按规律办事,②④适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③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4.专家称,白天大部分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和夜晚常看电视的人更容易肥胖,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不仅会改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会导致血糖上升。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血糖之间有内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作为规律,对人产生影响,表明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材料未涉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对规律的利用,故排除题肢②④。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发挥主观性和尊重规律的有机统一 ‎【归纳总结】如何认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 ‎(1)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主观能动性能制约客观规律,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认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样,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4)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观点;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 ‎15.近年来,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面临严重生存危机,上游地表补给河流被大坝截留,下游湖区则被开发成为旅游景区,湖水面积较鼎盛时期缩小近半,水量减少造成湖中17种野生鱼相继绝迹,也影响了周围人们的生活用水及农业灌溉。这启示我们 A. 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B. 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改造自然生态的规律 C. 人应该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D. 只有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才是客观的 ‎【答案】C ‎【解析】‎ 选项A说法错误,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人不能改造规律,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务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故排除。材料主要讨论的是,因为人的一些行为导致淡水湖危机的问题,这要求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按规律办事 ‎16.科学家通过对3000多名退休公务员的跟踪调研,发现这些人退休后短期记忆力衰退的速度快了近40%,从而凸显了刺激性工作活动有利于年长者保持较好的记忆力,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的风险。材料说明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 材料中提到对人脑的刺激能保持较好的记忆力,体现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②不合题意,意识的自觉性选择性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自觉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材料中没有提到意识的自觉选择性。③不合题意,材料在中没有提到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④符合题意,科学家能正确认识人脑活动的机能,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选D。‎ ‎17.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情人眼里,总觉得对方是美丽的、优秀的,看不到对方的缺点,或者有缺点也会看成是优点。这一现象体现的哲理有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④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意识活动特点、意识的本质的知识。本题是四选三式的选择,比较适合用排除法。选项③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比较容易排除,故排除。‎ ‎【点睛】如何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光有人脑不能产生意识,意识的产生还离不开客观存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才会产生意识。②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无论何种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③从意识的主体看,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人因立场、思维方式、知识构成、世界观等主观因素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识。‎ ‎18.2017年上半年,我国多地出现房价暴涨现象。对此,国庆期间,约20个城市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以稳定房价。随后,房市遇冷,各地房地产成交量下滑,多地出现量价齐跌现象。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①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④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基于形势变化作出政策调整,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政策调整对房地产市场发挥作用表明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故题肢①③正确;题肢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思维有正误之分,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意识的本质 ‎【名师点睛】意识的本质:如何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光有人脑不能产生意识,意识的产生还离不开客观存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才会产生意识。②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无论何种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③从意识的主体看,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人因立场、思维方式、知识构成、世界观等主观因素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识。‎ ‎19.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表明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址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本题选A项。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不应顺从自然而应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改造自然。故③④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自然界的客观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0.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答案】基本观点: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局限性: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解析】‎ ‎【详解】这道题考查的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并要求回答这一派别的局限性。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和调动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认为“气”是本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局限性在于这一观点只是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1.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项目的A村,虽然近年来政府大力支持惠农产业,但因市场信息不对称、项目不符合当地实际等原因,农民实际收益有限,一些群众对政府的扶贫项目极其排斥。针对这种现状,当地政府在A村改变扶贫策略:不再要求农民“认领”扶贫项目,不主动资助农民创业,而让其完全成为农民个人行为、市场行为;为那些有基础、有干劲、有思路的农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其申请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观念一变天地宽,A村的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政府助A村脱贫是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2)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就突破我国扶贫工作中的困惑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1)①政府制定扶贫计划,部署工作,科学谋划大方村的发展,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人能动地认识世界的作用。‎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政府改变扶贫策略,用正确观念指导A村的扶贫工作,A村的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建议: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此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了解扶贫工作规律,尊重市场经济内在规律,才能真正制定出符合我国扶贫工作的策略。‎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我们应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扶贫工作的整体水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政府帮助大方村脱贫是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并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就突破我国扶贫工作中困惑提出两条建议。‎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政府制定扶贫计划,部署工作,科学谋划大方村的发展体现了这一点;‎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政府用正确观念指导大方村的发展体现了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同时深入市场,了解经济规律,符合从实际出发和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正确发挥人能动地改造世界作用。 ‎ 建议:扶贫工作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起到积极效果;‎ 应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动能动性,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扶贫工作的整体水平。‎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