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甘肃省酒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酒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在《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一诗中写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从哲学上看,诗人的观点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不可知论 C. 朴素唯物主义 D. 主观唯心主义 【答案】D 【解析】D:“万化根源总在心”认为万物的根源在于人的内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符合题意。 A:客观唯心主义是把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A不符合题意。 B:不可知论是指人的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B不符合题意。 C:朴素唯物主义是认为水、气、火等具体物质是世界的本原,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唯心主义: (1)根本观点: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2.有些学理、工、农、医的青年认为,搞自然科学的,学不学哲学关系不大,不懂哲学也一样发明创造。这种观点 A. 忽视了真正的哲学能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 B. 否定了真正的哲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 C. 认为具体科学完全可以取代哲学的地位和作用 D. 不懂得科学的世界观需要哲学的熏陶才能形成 【答案】A 【解析】ABCD:这种认为搞自然科学的,学不学哲学关系不大的观点是否认了哲学能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哲学是对具体科学概括与总结,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2、具体科学是哲学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进步。 3.“我透过感官所感觉到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古希腊米利都学派认为,人们感觉到的内容是由某种原初的物质而来的——譬如水或者气。米利都学派的这一观点 ①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成为可能 ②将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但缺乏科学依据 ③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④否认了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②④:米利都学派的观点是人们感觉到的内容是由某种原初的物质(水或气)而来,即某种具体物质决定意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否认了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进步的一面,将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但缺乏科学依据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局限性,②④符合题意。 ①: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成为可能是辩证法的范畴,①不符合题意。 ③: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是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评价,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正确评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③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4.2019年10月1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载文《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指出,马克思主义行,最首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无产阶级和底层百姓的解放做理论思考。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变革世界的哲学 ③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 ④坚持从科学理论出发认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无产阶级和底层百姓的解放做理论思考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变革世界的哲学,①②符合题意。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直接的理论是德国古典哲学,③说法错误。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5.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称,人类使用了地球上四分之三的无冰表面来提供食物、养活自己。但是,现在每四公顷土地中就有一公顷土地的生产力正在下降,影响到32亿人,并削弱了养活迅速增长的人口的能力。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②自然界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材料中论述了气候、土地、人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佐证了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①符合题意。 ②: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②说法错误。 ③:材料不是论述人类社会的产生,③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中论述了人类社会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的关系,佐证了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大凡上点年纪的人,久别后再见,都会自然而然地寒暄彼此的“变”与“不变”。例如“你没变!”“怎么会呢,这么多年过去了,肯定变了,变老了。”“为人没变,还是老样子!”生活中的这些对白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静止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②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有静止的一面 ③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 ④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②④:“你没变!”体现了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有静止的一面;“怎么会呢,肯定变了,变老了。”体现了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②④符合题意。 ①:运动是的物质的存在方式,①说法错误 ③: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认为运动的主体是物质,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出门在外,靠一台智能翻译机就可以实现与外国友人语言沟通无障碍;在家中,可以通过智能语音遥控器边做饭边娱乐甚至边购物;在学习过程中,智能学习机帮助学生精准找到薄弱点,轻松高效学习。由此可见,人工智能 ①能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 ②具有模拟人类思维活动的能力 ③已经进化为具备独立意识的物质系统 ④其意识来源于人脑,是人脑的产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人工智能实现与外国友人语言沟通、边做饭边娱乐甚至边购物等都说明了人工智能能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具有模拟人类思维活动的能力,①②符合题意。 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③说法错误。 ④:意识来源于实践,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8.在国庆节阅兵式上,徒步方队整齐划一、气势如虹,让人热血沸腾。但许多人不知道士兵们背后难以想象的付出:40秒不眨眼,2小时军姿不晃动,还有每天2万余次踢腿、3万多步行进……他们用意志练就了铮铮铁骨,用血性铸就了威武之师。这表明 ①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人体的生理活动依赖意识活动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战士们用意志练就了铮铮铁骨,表明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③符合题意。 ④:战士们背后日复一日的训练,用血性铸就了威武之师表明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④ 符合题意。 ①: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①说法错误。 ②: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体的生理活动属于物质范畴,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人的意识既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反映现在、推测过去、预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或幻想的世界。 2、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9.生命由胚胎发育而来,那胚胎中的细胞又是从何发育而来?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景乃禾团队与多位中外科学家合作,成功绘制出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高精度“细胞繁衍家谱图”,为干细胞的产生来源提供了新的思路。“细胞繁衍家谱图”的成功绘制 ①是科学家发挥意识活动主动创造性的结果 ②为人们思考干细胞的产生提供了源泉和动力 ③得益于科学家对胚胎发育规律的优化和利用 ④表明意识在本质量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在“胚胎中的细胞又是从何发育而来?”的问题的提出促使科学家思考,成功绘制出“细胞繁衍家谱图”,这是科学家发挥意识活动主动创造性的结果,①符合题意。 ②:人们思考干细胞的产生是认识活动,认识的源泉和动力是实践,②说法错误。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说法错误。 ④:科学家成功绘制出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高精度“细胞繁衍家谱图”,表明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0.国家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火灾疏散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穿越浓烟”逃生是一个严重的误区。这种做法大概是在100年前从美国传来的,当时高分子材料少,有毒烟气少,拿着湿毛巾可通过轻微烟气;但现代建筑材料发生变化,逃生方式也应改变。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发展的实质是“扬弃”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推翻原有方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②③:现代建筑材料发生变化,逃生方式也应改变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③符合题意。 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①说法错误。 ④: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是既肯定又否定,原有方法也有合理的因素,不可全盘推翻,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1.《墨子·小取》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东汉的王充在《论衡·案书》中说:“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争辩)。是非乃见。”墨子和王充的观点共同表明 ①争论是获得正确认识的主要来源 ②争论有利于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③追求真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④争论是克服认识片面性的可靠保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②③:墨子强调辩在明是非、同异中的重要性,王充强调争辩的作用,二者共同表明争论有利于推动认识不断深化,追求真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②③符合题意。 ①:实践获得正确认识的来源,①说法错误。 ④:实践是克服认识片面性的可靠保证,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2.美国学者费朗西斯·福山曾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认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运动的终结,所有国家的历史发展只有一条可走的路: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但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勃勃,福山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客观事实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这种反差佐证了 ①真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②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是真理 ③主体的认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在不同的时期福山对人类社会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认识,佐证了主体的认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③④符合题意。 ①: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①说法错误。 ②:不论真理,还是谬误,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3.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理论能否有效地指导实践是判断其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 ②理论若不能为实践服务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③理论的价值取决于国家需要的程度 ④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衡量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决定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说明了理论能否有效地指导实践是判断其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理论若不能为实践服务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未讨论理论的价值,而是说理论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国家需要的程度,不能偷换概念。③不符合题意。 ④:实践始终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④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A。 14.恒星内部的引力约束使两个带正电荷的氢原子核靠近从而产生聚变反应,而可控聚变(人造太阳)是通过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2019年10月,我国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主机安装工程的施工方之一,正式开启我国为“人造太阳”安装“心脏”的全新挑战。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联系是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②只有人为事物的联系才对社会发展有利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意志的产物 ④恒星内部的核聚变与人造太阳的受控聚变都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恒星内部的引力约束使两个带正电荷的氢原子核靠近从而产生聚变反应,而可控聚变(人造太阳)是通过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表明联系是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①解读正确。 ④:恒星内部的核聚变是其固有的,具有客观性,人造太阳的受控聚变是根据恒星内部固有的联系建立的新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④的解读是正确的。 ②:联系是有条件的,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的,②说法错误。才对社会发展有利 ③: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5.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下列诗句蕴含的哲理完全一致的是 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②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③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寓意是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①与其他三项的寓意不一致。 ②: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的寓意是看事物要抓住本质,②与其他三项的寓意不一致。 ③④: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寓意都是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的度才会发生质变,③④蕴含的哲理完全一致。 故本题选D。 16.当人们沉溺于“指尖社交”,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时,颈椎病就找上门了。据清华大学力学专家分析,在人们低头时,前屈极限(下巴碰到胸骨的状态)只能是45°,前屈幅度达到30°,就会影响到颈椎;长期处于极度前屈的异常稳定状态,则会对颈椎造成伤害。因此,“低头族”患颈椎病的概率极大。这说明 ①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②应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 ③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④:长期处于极度前屈的异常稳定状态,则会对颈椎造成伤害,说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应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②④符合题意。 ①: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两个面,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是矛盾的具体表现,①说法错误。 ③:材料强调的是长期低头会引发颈椎病,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的答题方法: 1、题型特点:题干的内容,多是选取现实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例,要求学生思考并正确回答材料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或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 2、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目时,应首先读懂题干中材料的意思,特别是抓准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词,以准确把握题干的主旨。然后,再逐一对题肢排查,将观点错误的题肢舍去。在排误后对观点正确的选项加以比较,选出最符合题干主旨的那一项。 17.下面漫画《请过来坐》的哲学寓意是 A.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 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发展,斗争性阻碍事物发展 C.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矛盾的斗争性而存在 D.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C:漫画《请过来坐》,如果过去“坐了”两者都将“灭亡”,形象地说明了矛盾斗争和同一相互依赖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矛盾的斗争性而存在。C符合题意。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A说法有误。 B: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B说法有误。 D:漫画讲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对立而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8.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下列关于习总书记的要求与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明确主攻方向——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把区块链作为重要突破口——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加大投入力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强调区块链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因为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①理解正确。 ③: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因为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理解正确。 ②:把区块链作为重要突破口是抓住主要矛盾,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②理解不正确。 ④:加大投入力度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但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条件是尊重规律,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9.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下列名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①问号是开启一门科学的钥匙 ②人最可贵的品质是能明智地意识到什么不该相信 ③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材料的观点是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①中问号是开启一门科学的钥匙的意思是人们要敢于质疑,①符合题意。 ②:“人最可贵的品质是能明智地意识到什么不该相信”的意思是不迷信权威,②符合题意。 ③:“万物皆虚,万事皆允”的意思是什么东西都是从虚无来的,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做的表达的是一种极端自由的思想,③不符合题意。 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意思是强调知识的力量,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0.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出台修订完善了一系列有关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法规,经济社会活动的法制化水平显著提升,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由此可见 A. 上层建筑应当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B. 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同步 C. 社会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D. 社会运动依赖于社会意识的不断完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A: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之一,我国出台修订完善了一系列有关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法规,经济社会活动的法制化水平显著提升,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体现了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要求。A符合题意。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B错误。 C:社会意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C错误。 D:社会运动依赖于社会意识属于唯心史观,D错误。 故本题选A。 21.“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以气势磅礴的江河为喻,深刻揭示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该比喻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社会历史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体 ③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④社会历史运动存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②③④:材料用大江大河比喻经济全球化,大江大河的运动有其固有规律,尽管会有回头浪和险滩暗礁,但向前的势头是无法阻挡的,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和社会历史运动存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③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 ①: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的答题方法: 1、题型特点:题干的内容,多是选取现实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例,要求学生思考并正确回答材料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或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 2、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目时,应首先读懂题干中材料的意思,特别是抓准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词,以准确把握题干的主旨。然后,再逐一对题肢排查,将观点错误的题肢舍去。在排误后对观点正确的选项加以比较,选出最符合题干主旨的那一项。 22.2011年,某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仓促建设并点火引发“民怨”,致项目搁置多年。2019年新一届市委带领全市党员干部不回避、不退让,完善社会治理,以扎实细致的群众工作、贴心务实的惠民举措,赢得了群众支持,实现了项目原址复工投产。“民怨”变“民愿”反映了 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都是通过改革实现的 ②事物对主体的意义发生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④社会发展推动人们的价值观念趋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②③ :新一届市委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完善社会治理,实现了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原址复工投产,使“民怨”变“民愿”,反映了事物对主体的意义发生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和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②③符合题意。 ①:阶级社会基本矛盾是通过革命实现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改革实现的,①说法错误。 ④:社会发展推动人们的价值观念转变,价值观有主体差异性,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组合选择题的答题方法: 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①④。 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23.自古以来,“鸿鹄志”就被用来形容志向远大。陈胜自诩有鸿鹄之志,一心想当“王侯将相”;项羽看见秦始皇出行时的威风,心中便想“取而代之”。相比起来,孔子的“天下大同”,岳飞的“还我河山”,戊戌六君子的“血荐轩辕”,境界则要高得多。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鸿鹄志”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鸿鹄志”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受所处时代的局限,不同个体的“鸿鹄志”会截然不同 ③不同时代的“鸿鹄志”并无根本的衡量尺度 ④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封建时代的陈胜、孔子、岳飞、戊戌六君子与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的“鸿鹄志”内容境界不同,说明“鸿鹄志”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①④符合题意。 ②:受所处时代的局限,不同个体的“鸿鹄志”会有差异,但不是截然不同,②说法错误。 ③:“鸿鹄志”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会有差异,但衡量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有标准,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4.衡阳市民李春生因“41年间成功救下17名落水者”的事迹而被人们熟知,也因此入选“中国好人榜”;同时,他还是衡阳市道德模范,雁峰区“民间河长”……2019年,他又有了新的身份——“衡阳群众”志愿者。这表明 ①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获得社会的认可 ②正确的价值观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李春生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社会也给予他荣誉,表明了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③④符合题意。 ①: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①说法错误。 ②:价值观作为意识,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材料中李春生的事迹没有体现,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省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潮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生态环境十分脱弱。该省在住进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认识到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提出加大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力度。同时,通过科学改造利用,增加生物物种多样性;以有限的人工干预手段,实现森林、草原、动物资源和谐共生。 材料二2019年,该省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为进一步了解扶贫政策落实效果,查找阻碍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主要因素,该省省委调研组深入贫困地区蹲点调研。在走访7个乡镇、8个村、12户就贫户和3户贫困户后,调研组得出一个基本判断;随着扶贫产业的快速发展、保障扶贫政策的深度覆盖,贫困地区脫贫质量稳步提高,大面积、规模性返贫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局部或个体返贫的风险依然存在,为此,需要把健康扶贫做得更扎实、加大中低产农田改造力度、提高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知识,说明该省是如何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取得显著成效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蹲点调研对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意义。 【答案】(1)①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该省在住进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认识到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提出加大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力度,这样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通过科学改造利用,增加生物物种多样性;以有限的人工干预手段,实现森林、草原、动物资源和谐共生。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既尊重自然,又要呵护自然。 (2)①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脱贫致富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有利于让他们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发展动力。扶贫脱贫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多种手段,依据客观实情,制定合理政策,实现当地脱贫攻坚战的打赢。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脱贫攻坚的成效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脱贫攻坚方案立足实践、立足人民、立足客观实际。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精准扶贫制定好目标和规划,提高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解析】本题以该省省委调研组深入贫困地区蹲点调研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知识,说明该省是如何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然后分析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最后,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该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取得显著成效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 (2)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蹲点调研对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 解答时首先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蹲点调研分析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 【点睛】解答意义类主观题有以下对策: 对策一: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比如,分析经济意义时,常见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 对策二: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比如,分析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我们可以从科技本身的角度、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 对策三:回归教材分析意义。即把试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对题中的材料和设问做出分析,把材料观点与课本知识一一对照,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对策四: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即要注意结合材料,根据教材中的观点谈解决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 对策五:要遵循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原则,体现由小到大原则。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9月17日,《人民日报》转载《依靠人民,推动自我革命》一文。 文章指出,伟大的政党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勇于直面错误,敢于刀刃向内,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根治党内顽疾,保持昂扬状态和奋斗精神的自量行动。今天,我们党的自我革命不仅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破解政党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这一世界政治难题贡献了智慧。文章认为,无私者无畏。我们党之所以具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就在于除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私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人民服务,就要对人民负责,以人民利益作为标准评判自我革命。 “伟太的数党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勇于直面错误”,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答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承认矛盾,伟大的政党要敢于直面错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伟大的政党敢于刀刃向内,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从而纠正错误。(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通过党的建设设置情境,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矛盾观的理解与运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一步:分析设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矛盾,属于微观知识范围;分析对象是“伟太的政党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勇于直面错误”;题型是说明类题。 第二步: 列举矛盾的知识点。 第三步:分析分析对象,“伟大的政党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勇于直面错误”,一个政党是否伟大的条件是对待错误的态度,勇于直面错误,是伟大与不伟大转化的条件,据此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进行分析,形成答案。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人民立场为主线,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重要判断,到“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等十三个“坚持”,可以清晰地发现,“一切为了人民”像一条红线赫然贯穿于其中,彰显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情怀。 材料二: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大创新就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在收入分配制度上,新增了“土地”“数据”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重申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则强调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保护国企、民企、外商投资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重申了科技创新、高水平开放等体制。这一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关知识,说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坚持以人民立场为主线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创新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答案】(1)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推动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变革和完善以及国家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拥护。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人民立场是践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要求。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丰富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析】本题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相关内容为背景,(1)考查人民群众的知识,(2)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需要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与哲学原理相结合。 (1)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角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推动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变革和完善以及国家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拥护。 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方法论要求角度,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人民立场是践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要求。 (2)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角度,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丰富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的角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点睛】掌握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含义 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世界观原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 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基本内容 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地位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1月5日~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对全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约50万专业采购商齐聚上海,共达成731亿美元采购意向。肯尼亚的咖啡、德国的精密仪器、美国的先进医疗器械、英国的运动科技产品、韩国的医疗与美容产品……来自世界各国的优质商品早已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成为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深入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例证。 进博会的每一个举措,都表明了中国的开放态度,都是在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言而有信,更向世界宣示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贸易保护主义没有未来,我们要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中国新时代,世界新机遇,一个日益繁荣和开放的中国,是世界的发展机遇与红利。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有关知识,说明日益繁荣和开放的中国是如何为世界的发展带来机遇与红利的。 (2)某主流媒体要对本届进博会进行报道,请你为其拟定两个新闻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每个标题限16个字以内) 【答案】(1)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中国坚持扩大开放,通过自身的发展推动世界的发展,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红利。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以开放的胸怀和务实的举措,推动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发展。 (2)答案示例:中国进博,共享发展;中国更加开放,世界更加美好;等等。 【解析】本题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背景材料,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相关问题。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有关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针对第一小问的要求,首先明确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内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等;然后结合材料调用上述知识分析说明,在阐释中一定要突出中国这个“部分”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2)本题要求对本届进博会进行报道,为其拟定两个新闻标题,此为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只要注意题干要求的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一定要注意括号里的要求。 【点睛】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所以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所以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