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政治上学期阶段测试卷(一)(Word版带答案)
www.ks5u.com 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7.0分) 1. 2020年5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基于( ) ①提高商品质量有利于实现其价值 ②商品价格是由商品质量决定的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先于价值出现 ④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某种金属是现代工业社会不可代替的原材料之一,当前,市场对该金属需求不断增加,而国家环保政策也越来越严,该金属的供应紧张。如果用P表示价格,Q表示数量,D1、S1为变化前曲线。D2、S2为变化后曲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这一趋势的是( ) A. B. C. D. 3. 从2020年4月15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金融机构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城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下对上述举措分析正确的是( ) ①此举适应了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要求 ②央行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缓解企业融资难 ③此举能促进资金回笼,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④央行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在各学段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中,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劳动素养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 ①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www.ks5u.com 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7.0分) 1. 2020年5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基于( ) ①提高商品质量有利于实现其价值 ②商品价格是由商品质量决定的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先于价值出现 ④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某种金属是现代工业社会不可代替的原材料之一,当前,市场对该金属需求不断增加,而国家环保政策也越来越严,该金属的供应紧张。如果用P表示价格,Q表示数量,D1、S1为变化前曲线。D2、S2为变化后曲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这一趋势的是( ) A. B. C. D. 3. 从2020年4月15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金融机构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城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下对上述举措分析正确的是( ) ①此举适应了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要求 ②央行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缓解企业融资难 ③此举能促进资金回笼,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④央行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在各学段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中,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劳动素养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 ①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②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有利于发挥劳动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④基于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源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020年1月1日起,中国再次下调部分商品进口关税,对日用消费品、重要药品、先进技术设备等850余项进口商品开始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惠及多个国计民生领域。下列对此次关税调整产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相关进口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②我国相关企业生产成本会增加 ③国内同类商品的需求量可能减少 ④我国进口环节的制度性成本降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2020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 ) ①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我国保护人民的一切权利 ③民主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属性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 某区人大代表在履职报告中写道:“在参加区人民代表大会中,我会把本区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整理,以议案方式上交;在每天网格巡查中,我会认真倾听对我提出的信息和意见,履行好代表职责。”这反映出区人大代表( ) ①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履行提案权,积极反映群众的真实声音 ③接受人民监督,提高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④行使了监督权,推动国家机关改进工作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 2020年5月,浙江省委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员会领导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规定》,在全国网信领域首次以省委党内法规的形式对省委领导网信工作作出了全面系统 的制度安排,可见( ) ①党依法对网络安全工作行使最高决定权 ②党的领导形成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之中 ③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④党坚持依法执政,提升网信工作规范化水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020年5月28日,美海军“马斯廷”号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闯入我西沙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空兵力全程对美舰进行监视查证、警告驱离。这表明( ) ①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自卫权和管辖权 ②美方挑衅行为严重侵犯中国的安全利益 ③领土作为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不容侵犯 ④我国国家权力对内最高表现为独立自主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下列符合文化创新要求的是( ) ①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②加强中外文化认同和融合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推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在彼此交流借鉴中走向趋同 ④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4月23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开展这一活动( ) ①是因为一定的文化活动可以影响人 ②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自觉主动的 ③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④表明文化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为什么珠峰的高度会一直在改变呢?现在科学家找到根本原因了。2020年6月11日,德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山脉能够对地球表面的变化过程作出反应,并在快速侵蚀下生长,从而保持力的平衡和山脉的高度。从哲学角度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山脉对地球表面变化的反应,表明事物间必然存在联系 ②珠峰的高度变化体现了事物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山脉是山体运动的主体,山体运动是其存在的唯一特性 ④珠峰在运动变化中受其内在的,固有的客观规律支配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发展新动能在持续成长,基本面是健康的。以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别,要善于抓住主流 ③在分析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主次矛盾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改革一般指各种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宗教组织作出的改良革新,相较于革命以极端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以达成改变现状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据此完成14~15题。 下列对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变革当前的社会制度 ③改革主要是解决我国当前的对抗性矛盾 ④改革主要通过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来实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改革一般指各种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宗教组织作出的改良革新,相较于革命以极端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以达成改变现状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据此完成14~15题。 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我们必须坚定改革意志,增强改革信心,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④精神的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0分)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材料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材料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内涵。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这一决定的意义。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人民政协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以实际行动和履职成效,交出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合格答卷。要紧扣目标任务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工作实效,更 好地把作风之实和履职之能结合起来,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做到建言资政有用、凝聚共识有效,以良好作风保证履职成效。要提高履职本领,增强当好专门协商机构成员的基本功,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握政协工作规律和协商方法要义,增强资政建言的前瞻性、精准性,提升凝聚意识的针对性、有效性,广泛汇聚人心和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政协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协如何才能交出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合格答卷。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曾是一片风沙成灾、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后,右玉县历任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6%,创造了人类生态史上的奇迹,铸就了弥足珍贵的“右玉精种”。“右玉精神”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生动实践;是“科学决策,锲而不舍”的鲜活阐释;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奋斗传奇。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要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为民利民,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要树立正确政绩观,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新时代发扬“右玉精神”的重大意义。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同仇敌忾,共克时艰,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取得了积极成效,涌现出了大量让人泪目的人和事。一个个白衣天使、科技人员,解放军将士,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逆行的背影成了抗疫前线最美的风景。这一群群和平年代的战士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冲锋陷阵,义无反顾,铸就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伟大抗疫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说逆行的背影成了抗疫前线最美的风景。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的生态文明理念。 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整体性存在,人类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脱离自然界凭空创造一切;面对自然,我们应当心存敬意!然而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量经验事实证明:人类在自然界中主体地位几乎获得最大程度的彰显,而人类对自然本身价值、需求的关注依然极为有限,使得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爆发出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再次提醒我们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的生态文明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说明人类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生命世界中,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有机整体;在这个生命世界中,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种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这一主题,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述。 要求:①内在逻辑一致; 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③字数在300字左右。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基于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提高商品质量有利于实现其价值。 ②说法错误,商品价格是由商品价值决定的,不是商品质量决定的。 ③说法错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没有先后之分。 故选:B。 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基本属性(双重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1)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涉及商品的质量、性能、功能、效用、有用性等。 (2)价值(社会属性):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涉及商品的价格、价值量等。 二者关系: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 2.【答案】C 【解析】“市场对该金属需求不断增加”,说明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国家环保政策也越来越严,该金属的供应紧张”,说明供给减少。 A不合题意,图示需求曲线左移,供给曲线左移,表示需求减少,供给减少; B巴菲特也,图示需求曲线左移,供给曲线右移,表示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C符合题意,图示需求曲线右移,供给曲线左移,表示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D不合题意,图示需求曲线右移,供给曲线右移,表示需求增加,供给增加。 故选:C。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升。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较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②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3.【答案】A 【解析】①②正确,央行定向降准是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适应了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要求,缓解企业融资难; ③错误,此举是向市场投放资金,不是资金回笼; ④错误,题中措施是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 故选:A。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 (1)含义: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2)货币政策对经济发挥的作用: ①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时(通货紧缩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低利率,增加货币发量等; ②经济过热、物价持续上涨时(通货膨胀时),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减少货币发量等。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4.【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在各学段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中,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劳动素养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基于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源泉; ②错误,材料中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并不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错误,劳动者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故选:B。 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作用 ①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 5.【答案】D 【解析】①错误,中国再次下调部分商品进口关税,那么相关进口商品价格会降低,因此,对其需求量会增加; ②错误,中国再次下调部分商品进口关税,那么相关企业生产成本会减少; ③④符合题意,中国再次下调部分商品进口关税,那么相关进口商品价格会降低,对相关进口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从而导致国内同类商品的需求量可能减少;我国进口环节的制度性成本降低。 故选:D。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一般说来,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①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因此,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②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因此,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①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消费者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且会减少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本题主要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把握材料的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另外,还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6.【答案】C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错误,我国保护人民的合法权利; ③错误,阶级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属性。 故选:C。 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2.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最广泛的民主 不仅体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最真实的民主 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最管用的民主 表现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7.【答案】B 【解析】①错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属于民主监督,不属于参与民主决策; ②③符合题意,“在参加区人民代表大会中,我会把本区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整理,以议案方式上交;在每天网格巡查中,我会认真倾听对我提出的信息和意见,履行好代表职责。”这反映出区人大代表履行提案权,积极反映群众的真实声音,接受人民监督,提高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④错误,人大代表没有监督权。 故选:B。 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1)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为直接选举,以上为间接选举。任期五年。 (2)人大代表的职责: ①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②人大代表的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 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8.【答案】D 【解析】①错误,党不能代替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 ②错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形成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之中,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须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③④符合题意,浙江省委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员会领导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规定》,在全国网信领域首次以省委党内法规的形式对省委领导网信工作作出了全面系统的制度安排。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依法执政,提升网信工作规范化水平; 故选:D。 本题考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9.【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美海军“马斯廷”号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闯入我西沙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空兵力全程对美舰进行监视查证、警告驱离。这表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自卫权和管辖权,美方挑衅行为严重侵犯中国的安全利益; ③错误,主权作为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不容侵犯; ④错误,我国国家权力对外最高表现为独立自主性。 故选:A。 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1、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1)基本权利: ①独立权---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如: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 ②平等权---平等权是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如:法律地位平等、外交文件上使用本国文字。 ③自卫权---自卫权是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如:防御和自卫。 ④管辖权---是指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物和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对在其领域外的侨民、驻外大使馆行使管辖的权利。 (2)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2、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1)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为什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 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2)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①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抵制外国干涉我国的内政;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 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③从公民角度看,我们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善于运用知识对选项进行辨析排除。 10.【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属于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②错误,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③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推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借鉴、融合; ④符合题意,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属于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①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②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①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1)必须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 (2)必须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3)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 11.【答案】A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4月23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开展这一活动是因为一定的文化活动可以影响人,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②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接受健康的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 ④错误,只有优秀文化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故选:A。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2.【答案】D 【解析】①错误,“事物间必然存在联系”说法错误,联系是普遍的,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④正确,依据题意,山脉能够对地球表面的变化过程作出反应,并在快速侵蚀下生长,从而保持力的平衡和山脉的高度。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珠峰的高度变化体现了事物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珠峰在运动变化中受其内在的,固有的客观规律支配着; ③错误,山脉是山体运动的主体,山体运动是其存在的方式和固有的根本属性。 故选:D。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而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要求 ①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该题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理解,根据题意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13.【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不能相互转化。 ②③符合题意,“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从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基本面是健康的”,这体现了矛盾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别,要善于抓住主流;在分析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不合题意,抓住材料中关键词“总体”,这是强调矛盾的主次方面,而不是主次矛盾。 故选:C。 本题考查: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含义:在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对事物性质的影响: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2)含义: ①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本题考查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和说法错误的选项。 14.【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改革主要通过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来实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②说法错误,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说法错误,社会主义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运动是非对抗性的。 故选:B。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目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 ①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②性质--非对抗性的矛盾; ③解决方式--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即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熟记很关键,只需回忆书本知识,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15.【答案】C 【解析】①错误,物质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②③符合题意,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我们必须坚定改革意志,增强改革信心,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④错误,精神的力量要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故选:C。 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全面把握物质决定意识。从时间上看,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从性质上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统一于物质,意识依赖于物质;从地位上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6.【答案】【小题1】 ①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小题2】 ①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 ②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营造劳动致富、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 ④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内涵。属于简答题,具有时政性,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内容,直接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内涵包括: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这一决定的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从材料信息人手进行分析,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一。”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营造劳动致富、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1)该题是一道简答题,只需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最新表述,直接作出回答即可。考查学生的识记、再现知识的能力,归纳、总结,寻找事物之间共性的能力。 (2)该题属于意义类试题,这类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考查,有一定的难度.解答这类题要特别留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等,从材料中找答案,并做到多角度分层次书写,表达时可以用“有利于”、“有助于”、“促进”等方式。 17.【答案】①人民政协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②人民政协要切实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提高履职能力、保证履职成效、提高履职本领。 ③人民政协运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势,有效组织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商国是,建 言资政、凝聚共识,有利于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多党派合作有机统一起来,有利于把充分发扬民主与正确实行集中、有序政治参与有机统一起来,有利于把切实增进团结与推动工作落实有机统一起来。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政协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协如何才能交出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合格答卷。属于措施类试题,知识范围是人民政协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信息人手,对接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的知识进行分析。“人民政协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以实际行动和履职成效,交出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合格答卷。”说明人民政协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紧扣目标任务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工作实效,更好地把作风之实和履职之能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建言资政有用、凝聚共识有效,以良好作风保证履职成效。要提高履职本领,把握政协工作规律和协商方法要义,增强资政建言的前瞻性、精准性,提升凝聚意识的针对性、有效性,广泛汇聚人心和力量”说明人民政协要切实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提高履职能力、保证履职成效、提高履职本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势,有效组织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商国是,建言资政、凝聚共识。 该题属于措施类试题,通过审题,该题涉及的核心知识是“人民政协的相关知识”,解题时应该由材料中的具体信息入手,对接人民政协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从中概括出政协如何才能交出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合格答卷的措施。考查学生整合知识、调动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举措的能力。 18.【答案】①“右玉精神”蕴含着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政绩观,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扬“右玉精神”有利于建设文化强国。 ②“右玉精神”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发扬“右玉精神”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 ③发扬“右玉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④发扬“右玉精神”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解析】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新时代发扬“右玉精神”的重大意义。解答本题可具体结合材料中“右玉精神”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生动实践,是“科学决策,锲而不舍”的鲜活阐释,是“功成 不必在我”的奋斗传奇。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等方面,说明新时代发扬“右玉精神”,有利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可结合材料中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要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为民利民,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要树立正确政绩观,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面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说明新时代弘扬“右玉精神”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政绩观,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 解答意义类主观题有以下对策:对策一: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比如,分析经济意义时,常见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 对策二: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比如,分析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我们可以从科技本身的角度、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 对策三:回归教材分析意义。即把试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对题中的材料和设问作出分析,把材料观点与课本知识一一对照,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对策四: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即要注意结合材料,根据教材中的观点谈解决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 对策五:要遵循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原则。体现由小到大原则。 19.【答案】①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英雄人物的逆行是立足现实,根据我国抗击疫情的形势需要做出的,是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价值选择。 ②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逆行的选择体现了他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是抗疫前线最美的风景。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说逆行的背影成了抗疫前线最美的风景。材料中,“一个个白衣天使、科技人员、解放军将士、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可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逆行者们“以救死扶伤、医者仁 心的职业操守,冲锋陷阵、义无反顾,铸就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伟大抗疫精神”,可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由于问题或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某种措施或对策的出台也往往是多个主体参与的结果,而且无论是问题、现象还是措施、对策,其造成的影响(积极或消极)也往往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20.【答案】【小题1】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来源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并在其基础上深化和发展;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经过了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并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 【小题2】 ①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的生态文明理念。 ②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这个生命世界中,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有机整体,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之中,自然也存在于人类之中,两 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这个生命世界中,所谓敬重自然,就是人与自然万物的互相尊重、休戚与共,就是人类始终不放弃对自然万物的关怀与呵护,时刻关注自身对自然万物责任与担当; ③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在这个生命世界中,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种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灾难、疫情面前没有民族种族、富裕贫穷和发达落后之分,人类唯有携起手来,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坚守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原则,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共同价值观,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之于世界,乃至人类自身的真正意义,才能在“清洁美丽世界”“美好地球家园”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道路上,真正实现跨越性的发展和进步。 【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说明人类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过程。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知识范围是“求索真理的历程”,从材料中人类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过程的信息人手进行分析。“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来源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手机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类在自然界中主体地位几乎获得最大程度的彰显,而人类对自然本身价值、需求的关注依然极为有限,使得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爆发出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我们对生态文明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2)本题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在这个生命世界中,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有机整体;在这个生命世界中,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种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述。解答时,紧扣“在这个生命世界中,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有机整体;在这个生命世界中,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种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从自然的客观性、坚持联系观、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等角度,对接材料信息进行论证。 (1)该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概括提炼观点,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解答该题首先要提炼出材料信息所要表达的观点,从材料中找答案,做到理论观点与材料信息有机对接,多角度分层次书写。 (2)论述题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或解决问题具体措施的试题,难度大,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立意新颖,论述精当的特点,论述时要注意: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需要回答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具体措施,运用相关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准确、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论述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理论或事实,至关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