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二中抚顺二中两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二中抚顺二中两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ww.ks5u.com ‎2019一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原始杜会亦称“原始公社”、“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它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是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最漫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下列关于原始社会认识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理想阶段 ‎ ‎②生产力水乎极其低下是原始社会发展缓慢的拫本原因 ‎ ‎③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共同劳动,劳动产品实行按劳分配 ‎ ‎④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是按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原始社会发展缓慢的拫本原因,按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因此②④符合题意。‎ ‎①:原始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的劳动技能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劳动对象的范围有限,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但不是理想阶段,因此①不选。‎ ‎③: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关系中是平等自助的关系,劳动产品实行平均分配,因此③说法错误。‎ 故选D。‎ ‎2.关于私有制的确立和奴隶制国家产生的历史顺序推导正确的是 A. 生产力发展→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奴隶制国家产生→私有制确立 B.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生产力发展→奴隶制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C.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奴隶制国家产生 D. 私有制产生→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生产力发展→奴隶制国家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为推导类的选择题,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然后依次推理,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 ‎【详解】对于本题生产力是基础,所以第一个题肢是生产力,排除B、D项,然后再推理。‎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所以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 私有制的产生原始部落开始解体,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所以私有制确立→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 奴隶主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奴隶的反抗,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因此奴隶制国家产生,所以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奴隶制国家产生。‎ 所以正确的顺序是: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奴隶制国家产生 故选C项。‎ ‎3.在奴隶社会里,奴隶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奴隶主对其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可随意奴役、 买卖和杀害。从中可以看出奴隶制生产关系中最根本的特点是 A.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B. 奴隶主与奴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C. 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生活资料 D. 奴隶在生产中只能占有少进生产资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奴隶制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故A正确。‎ BC:奴隶主与奴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以及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不是奴隶制生产关系中最根本的特点,因此B、C不选。‎ D: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D说法错误。‎ 故选A。‎ ‎4.唐代代诗人李绅在《悯农》一诗中写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诗生动反映了在封建社会中农民的悲惨生活和所受的残酷剥削。农民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干杂务,战乱时则武装为私兵部曲等等。结合材料可以分析出 ‎①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地主阶级的奴役 ‎②封建等级制度是农民与地主贫富不均的总根源 ‎③农民没有任何自由,地主占有其全部劳动成果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对农民进行剥削的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②说法错误,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与地主贫富不均的总根源,故②不选。‎ ‎③:在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因此③说法错误。‎ ‎①④: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受苦、地主发财的总根子,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交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因此①④正确。‎ 因此选C项。‎ ‎5.马克思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努力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从这段话中可以分析出资本主义国家的雇佣工人 ‎①本质上没有不出卖劳动力的真正自由 ‎②与资本家之间实质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 ‎③其劳动力价值远低于资本家所付工资 ‎④受剥削压迫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②:本主义国家的雇佣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实质上是剥削被剥削的关系,故②说法错误。‎ ‎③: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价值远高于于资本家所付工资,因此③说法错误。‎ ‎①④:马克思的话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依旧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此①④符合题意。‎ 因此选A项。‎ ‎6.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毎一次出现都会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活陷入混乱。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①以社会生产的绝对过剩为基本特征 ‎②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③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建立起来的重要标志 ‎④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②④符合题意。‎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社会生产的相对过剩,①说法错误。‎ ‎③:雇佣关系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建立起来的重要标志,③说法错误。‎ 所以选D项。‎ ‎【点睛】绝对过剩与相对过剩的含义:‎ 绝对过剩是指商品的产量超过生活需求量的现象。‎ 相对过剩是指商品的产量低于生活需求量但是超过市场需求量的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结合你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完成下面小题。‎ ‎7.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科学社会主义能够实现科学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无情的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全面的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 ‎③看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坚定力量 ‎④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正确路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 围绕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某班的同学们收集了一下资料,你认为表述准确的是 ‎①创立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空想社会主义 ‎②产生的历史前提是无产阶级功能运动的兴起 ‎ ‎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④指出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7. C 8. 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 ‎【7题详解】‎ ‎③④: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所以③④正确。‎ ‎①: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弊端也进行了批判,所以①不选。‎ ‎②:空想社会主义也全面的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所以②不选。‎ 故选C。‎ ‎【8题详解】‎ ‎①: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①说法错误。‎ ‎④:科学社会主义指出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④说法错误。‎ ‎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促使了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成熟,欧洲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而出现,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所以②正确。‎ ‎③:科学社会主义阐明了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所以③正确。‎ 故选B。‎ ‎【点睛】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其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等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9.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1917年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一伟大胜利 ‎①证明马列主义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理 ‎②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且消灭了剥削制度 ‎ ‎③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 ‎④开启社会主义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发展历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存在永恒真理,故①说法错误。‎ ‎④: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和挑战,因此开启社会主义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发展历程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 ‎②③ :“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因此②③正确。‎ 故选B ‎【点睛】“十月革命”的意义:‎ ‎ “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10.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村面临两大历史任务是 ‎ ‎①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同志 ‎④反对西方列强和殖民统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中国人民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比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因此①②正确。 ‎ ‎③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主要的任务一是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因此③④不正确。‎ 故选A。‎ ‎【点睛】鸦片战争后中国主要的任务:‎ 一是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11.在屈辱的岁月里,近代中国人民经过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根本原因在于 A. 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 B. 帝国主义势力的强大 C.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D.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C: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其在中国的特权,绝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富裕起来,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C正确。‎ ABD: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帝国主义势力的强大,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是近代中国国情的具体表现,因此ABD不选。‎ 故选C。‎ ‎【点睛】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 十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 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原因有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为其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②五四运动为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 ‎③中国人民急需指引斗争方向、引领工人运动的主心骨 ‎④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功能运动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的发展,①说法错误。‎ ‎②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阶级基础。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和早期地方组织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组织基础。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先进知识分子成长为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②③符合题意。‎ ‎④: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农运动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④说法错误。‎ 故选B项。‎ ‎【点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原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阶级基础。‎ 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和早期地方组织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组织基础。‎ ‎13.人民英雄纪念碑文:“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就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一部分 ‎③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伟大开端,党领导人民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 ‎④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伟大民主革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③④符合题意。‎ ‎①: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①错误。‎ ‎②:就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②说法错误。‎ 所以选D项。‎ ‎【点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4.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他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选项中属于毛泽东思想具有的要素的有 ‎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继承了中华民族全部优秀文化思想和优良传统 ‎③完全适应21世纪整个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 ‎④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在思想上的理论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①④符合题意。‎ ‎②:②继承了中华民族全部优秀文化思想和优良传统说法过于绝对,②不选。‎ ‎③:③完全适应21世纪整个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夸大了毛泽东思想的作用。‎ 所以选B项。‎ ‎15.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转折点 ‎②“一化三改”的核心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 ‎③能够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这一伟大革命是历史的偶然 ‎④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最伟大最深刻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社会主义改造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转折点,①说法错误。‎ ‎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不同程度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社会主义的转变,所以能够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这一伟大革命是历史的必然。③说法错误。‎ ‎②④: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所以②④正确。‎ 所以选C项。‎ ‎16.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 A.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B: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故B正确。‎ A: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而不是主要矛盾,故A不正确。‎ C:十九大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确立为我国的主要矛盾,故C不正确。‎ 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故D不正确。‎ 故选B。‎ ‎17.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说明的道理 ‎①完成了“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课题 ‎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到的路是正确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邓小平理论回答了“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因此①④正确。‎ ‎②: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说法过于绝对,因此排除。‎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是指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所以选B项。‎ ‎18.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这里的“转折”主要指 ‎①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②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部署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 ‎④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①④符合题意。‎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但不符合题意所说的转折。故②不选。‎ ‎③: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部署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③说法不正确。‎ 因此选B项。‎ ‎19.1978年,小岗村18枚“红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帷幕。经过改革的持续深化,小岗村已从40多年前的“要饭村”变为今天的美丽宜居村庄。材料所说的农村改革是 A.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 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纠正了长期存在的管理高度集中和经营方式过分单调的弊端,使农民在集体经济中由单纯的劳动者变成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从而大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好地发挥了劳动和土地的潜力。所以选D项。‎ A: 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建立了农民私有土地制度,就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A说法错误。‎ B: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B说法错误。‎ C:1953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说法错误。‎ 所以选D项。‎ ‎20.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按照你所了解的知识,给下列几个标志性事件进行排序 ‎①开发上海浦东 ‎②四个经济特区 ‎③沿海港口城市 ‎④设立海南经济开发区 A. ②③④① B. ④①②③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开发上海浦东是在1990年。‎ ‎②: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③:1984年开放大连、海口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④: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开发区。‎ 根据时间顺序应为②③④①‎ 故选A。‎ ‎21.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1周年,澳媒2019年9月30日发表社论称,中国的成就根植于改革开放。如今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及其对澳大利亚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重要性,显然归功于他最初带有示范性但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既推行改革并实行对外开放。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②改革是中国第二次伟大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主要是考查改革开放的意义: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所以③④正确。‎ ‎①:改变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不是改革开放的意义,所以不选。‎ ‎②:②说法错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所以选D项。‎ ‎22.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不同发展时期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创立.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选项中,理论主题和时代课题相一致的有( )‎ ‎①邓小平理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③科学发展观: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邓小平理论: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①错误。‎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②正确。‎ ‎③: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③错误。‎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实践,是凝聚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的强大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所以②③正确。‎ ‎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说法错误。‎ ‎④:④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实践,是凝聚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所以选C项。‎ ‎24.道路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和国家的生命。以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的是 ‎①立足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①②正确。‎ ‎③:③说法错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A项。‎ ‎25.在当代中国,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 ‎①有机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②相互独立,各自独立的发挥作用 ‎③共同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④源于真理,源于其他国家人民主观评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考查“四个自信”的关系:“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所以①③正确。‎ ‎②:②说法错误,“四个自信”是相对独立的,而不是相互独立。‎ ‎④:“四个自信”源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④说法错误。‎ 所以选B项。‎ ‎26.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下列对于我国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焕发生机,我国人民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②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了世界现代化强国、不断彰显大国责任 ‎③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的新时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①说法错误,我国人民并没有实现共同富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 ‎②:②说法错误,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不能认为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现代化强国。‎ ‎③④: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新时代阐述了“三个意味着”:“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③④正确。‎ 故选D。‎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主要矛盾的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①表明中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我国仍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③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整体处在供给充足的过剩经济状态 ‎④牢牢把握基本国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说明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还相对不高,所以②④正确。‎ ‎①:①说法错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发展的现状。‎ ‎③:③说法错误,整体处在供给充足的过剩经济状态不符合我国的实际。‎ 因此选C项。‎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进入新时代,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 ‎①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接续的奋斗 ‎②每一个人勇做新时代的开创者和建设者 ‎③在实践中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④在国际社会中强制推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③:在实践中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不能固化,因此③不选。‎ ‎④:④说法错误,我国尊重其他国家党的主权,不会在国际社会中强制推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①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发展社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放,必须坚持维护社公平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平发展,所以①②正确。‎ 所以选A项。‎ ‎29.中国梦之所以能够凝聚中国人民,凝聚中华民族,是因为 A. 中国梦已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B. 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于世界各国的人民 C.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中国人民,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团结的力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本题属于原因类的题目,A项是中国梦之所以能够凝聚中国人民,凝聚中华民族的原因。‎ BCD:BCD不是中国梦能够凝聚中国人民,凝聚中华民族的原因,所以不选。‎ 故选A。‎ ‎30.“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一名共产党人所作的词,他的名字叫焦裕禄。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共产党人就要像焦裕禄一样,时刻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B.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物质极大丰富 D. 建设世界第一强国,构建美好和谐世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属于时政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对时事的了解。‎ ‎【详解】B:习近平同志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主题的十九大报道中报告时提到的一句话:“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AC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物质极大丰富;建设世界第一强国,构建美好和谐世界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不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所以ACD不选。‎ 故选B。‎ ‎31.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奋斗目标是 ‎①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标准的小康社会 ‎③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①③正确,‎ ‎②: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全面建成高标准的小康社会,②错误。‎ ‎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即2049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强国,到那时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就实现了,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八个明确”其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和新观点 ‎②“八个明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路线图”和“方法论”‎ ‎③“十四个坚持”是新思想内容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组成部分 ‎④“十四个坚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8个明确”、“14‎ 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8个明确”是这一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8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所以①④正确。‎ ‎②:②说法错误,“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因此②错误。‎ ‎③:③说法错误,“8个明确”是这一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 因此选B项。‎ ‎【点睛】“8个明确”与“14个坚持”‎ ‎“8个明确”‎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4个坚持”‎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33.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理论成果 ‎②是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能够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提供正确的具体方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①说法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④:④说法绝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为一切问题的决解提供具体的方法。‎ ‎②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因此②③正确。‎ 因此选C项。‎ ‎【点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新境界,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34.2019年1月3日,习近平自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他在信中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下列准确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的观点有 ‎①生产关系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 ‎②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完成阶段内的历史任务 ‎③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④决定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推动社会发展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人类发展历史规律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其决定着社会形态更替,是推动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因此③④正确。‎ ‎①:①说发错误,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 ‎②:②说法错误,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 故选D。‎ ‎35.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顽强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的发展道路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我国也更积极的参与全球治理,对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下列属于我国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 ‎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同维护旧的国际秩序 ‎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新路 ‎③发动全国性的辛亥革命,已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 ‎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各国走向富强提供了生动借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给世界带来了希望。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为越南革新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借鉴,因此②④符合题意。‎ ‎①:①说法错误,我们需要建立并维护国际经济新秩序。‎ ‎③: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不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③不选。‎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36. 材料: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这一伟大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具有伟大的意义。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我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举国欢庆历史上的这个伟大时刻。抚今追昔,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更应该深刻的感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艰辛历程和深远意义。‎ 结合所学,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诞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解析】‎ ‎【分析】‎ 本题属于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考生根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考生根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掌握情况直接作答即可。‎ ‎37.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新时代已经到来,蓝图已经绘就,中国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梦想不会主动走向我们,只有我们去主动实现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1)请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的认识。‎ ‎(2)中国共产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推进哪些方面?这几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青少年应该怎样贡献自己的力量?‎ ‎【答案】(1)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关系:‎ ‎①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②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中国梦的理解。(1)考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2)属于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3)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根据实际作答。‎ ‎【详解】(1)要求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的认识,考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的内容,考生可根据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方面作答。‎ ‎(2)中国共产党从几个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这几个方面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情况,从“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个方面分析。‎ ‎(3)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根据中国梦的内涵及目标谈谈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考生答题要注意是从青少年的角度。‎ ‎【点睛】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