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北京A版政治大一轮复习检测: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北京A版政治大一轮复习检测: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 考查内容 ‎5年考情 考题示例 题型 考查方式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的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2016北京文综,41(3),8分 非选择题 以“鲁迅对话雨果”为题,考查文化交流活动的意义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016北京文综,25,4分 选择题 以文物保护为话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 ‎2015北京文综,26,4分 选择题 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热销产品为话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 ‎2014北京文综,24,4分 选择题 以“中国梦”公益广告为背景,考查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3.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2017北京文综,41(3),8分 非选择题 以参观“一带一路”展览为题,透过“元青花传奇”看到“通”和“融”的特点,考查文化交流、借鉴、融合和文化创新等 ‎2014北京文综,38(1),8分 非选择题 以地铁为话题,考查文化创新等知识 分析解读 ‎ 命题规律:从近5年高考来看,本专题命题频次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出现,分值为4~10分,选择题难度较小,‎ 非选择题难度适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考点出现频次较高。本专题是《文化生活》出题频次最高的专题,而且文化生活的其他专题命题也经常涉及本专题。例如:2017北京文综41(3)题、2016北京文综41(3)题等。‎ 备考指南:本专题深入文化的内部,对文化传播、继承与创新进行分析。复习备考中,要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意义;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意义,探究文化创新的动力和途径等,坚定文化自信,把主干知识形成体系加以记忆、理解和运用。‎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集训】‎ 考点一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 1.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下列诗句与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顺序对应一致的是(  )‎ 天将今夜月, 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 秋澄万景清。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   ①       ②‎ 宿草春风又, 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 进节只愁余。  少年佳节倍多情, 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   ③        ④‎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答案 D ‎2.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汉字的正式文字就是从甲骨文开始的(如下图)。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表明(  )‎ ‎ 图 孝字的变迁 A.中华传统文化已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 B.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汉字作为凝固的艺术传承着中华文明 D.汉字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 答案 B ‎3.位于石景山区翠微山麓的法海寺建于570多年前,寺中壁画是明代壁画的最高典范。然而,光线、空气、水汽等自然条件随时都对壁画进行着侵蚀。2016年8月起,相关部门开始利用三维矩阵技术采集信息,合成高清影像,今后还将制作数字博物馆,让壁画“立体重现”并“走出去”交流展示。由此可见,现代技术手段(  )‎ ‎①有力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②可保证寺中的壁画永久地存在下去 ‎③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④已成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4.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这说明(  )‎ A.科学技术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B.只有以经济为载体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C.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D.博采众长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答案 C ‎5.A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赋予博物馆藏品以“活力”,人们用手机扫描AR卡片即可在手机屏幕中获取文物的三维模型以及声音、文字和特效等,还可以把文物“带回家”收藏或向朋友展示,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参与性。AR技术融入文物展示(  )‎ ‎①推动了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 ‎②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 ‎③丰富了博物馆藏品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④预示着AR技术将成为文物收藏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讲述《千里江山图》等国宝“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为亮点的《国家宝藏》节目一经播出,就强势占领了年轻一代的朋友圈。网友纷纷留言:“竟然在一期国宝节目泪目”“满屏都是文化”。由此可见(  )‎ ‎ 图 《千里江山图》局部 A.优秀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B.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C.网络、电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答案 D ‎7.2018年春节前夕,一群来自中国的演员们在联合国总部上演《吉祥腰鼓》《秦腔乱弹》等充满浓郁中华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受到众多联合国官员、各国驻联合国使节、当地各界人士的欢迎。这一展演活动有助于(  )‎ ‎①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②展现中国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巩固国际竞争的物质基础 ‎④创新文化传播手段,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8.龙庆峡,1986年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素有“小满江”“小三峡”之称,堪称“塞外一绝”。2013年以来,北京龙庆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韩中文化友好协会携手,共同致力于促进中韩文化友好交流,参与了“冰雪情——中韩缘文化节”“龙庆峡杯——中华缘大赛”和“心连心——中韩模范青少年互访”等双向交流活动,为推动中韩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贡献了积极力量,在中韩两国树立了良好口碑,同时也成了韩国民众最喜爱的中国著名景区之一。‎ 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北京龙庆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什么要参与这些交流活动。(12分)‎ 答案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该公司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3分)有利于促进我国的优秀文化“走出去”、扩大其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3分)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3分)有利于中韩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繁荣和发展。(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考点二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9.中国孝文化产生于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展,从尊祖敬宗的宗教祭祀礼仪演化为以尊亲事亲为核心的家庭伦理,从以“事君”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演化为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核心的社会伦理,实现了从“孝之为行”到“孝之为德”,再到“孝之为道”的提升,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基础。这说明孝文化(  )‎ ‎①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民族风格 ‎②既一脉相承,又有因时而变的具体内涵 ‎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精神特征 ‎④是个人成长过程中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化印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10.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时段,“熊猫队长”与智能机器人共舞,向全世界发出来自中国的邀请。创作团队从川北大木偶形象中汲取灵感,以大熊猫为原型,在我国独有的传统木偶制作技艺基础上,进行了工艺改良和科技创新,打造出集中华韵味与时尚科技于一身的“熊猫队长”形象。这表明(  )‎ ‎①在博采众长中汲取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中华传统文化借助科技创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③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精品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④文化使者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广为传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11.从《尚书》的“民为邦本”到西周的“敬天保民”,从孟子的“民贵君轻”到柳宗元的“吏为民役”,从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到今天的“以人为本”,中华文化中政治智慧的核心是民本观。这说明(  )‎ ‎①文化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 12.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宣传海报《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中出现中式茶杯、阿拉伯茶杯、西式咖啡杯,三杯茶水面呈现类似太极阴阳图形。海报的设计(  )‎ ‎①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诠释了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主题 ‎③吸收了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文化借鉴与融合中实现了文化发展 ‎④发扬了中国以茶会友、品茶论道的文化传统,展示了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 13.甲骨文既是中国古老历史文化符号,又是符合当今设计潮流的创意字符。某设计师推出的艺术字体(上图)把传统与现代融合在一起,既有三千年前创造甲骨文的先民智慧的延续,‎ 又有数字化设计所蕴含的由方、圆构筑的数学之美,让这种古老的文字增添了时代的气息,开启了一条全新的字库设计路径。这一新的设计路径是指(  )‎ ‎①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贯通 ②共性与个性的相互转化 ‎③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④内容与形式的全盘复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考点三 文化创新 ‎14.和诗以歌,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将传统经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带领观众在咏唱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即便往事越千年,情感依然相通,哲理依然鲜活,意境依然隽永。该节目的热播反映出(  )‎ ‎①和诗以歌,咏唱经典,是传承经典诗词的最佳形式 ‎②咏唱经典可以唤醒民族文化基因,契合人们的精神需求 ‎③为经典注入时代内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④经典诗词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15.文学大家叶圣陶在谈创作体验时曾提出:写文章就是生活本身,车间码头工人、乡野田亩农人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自的生活。文章若是溪流,生活则是泉源,泉源丰盈,溪水长流。这说明(  )‎ ‎①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学创作要坚持紧紧依靠广大群众 ‎②文艺工作者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③文艺工作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作品绽放生活的光芒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学创作无须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16.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近5年来,中央财政先后投入46亿元用于非遗保护事业。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历史文明的演进 B.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并增强民族凝聚力 C.对人类共同财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 D.有利于留存人类文明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新的唯一源泉 答案 D ‎17.裘继戎是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出生于梨园世家,肩负传承责任。2014年,他毅然开始跨界,融合吟唱、世界音乐、流行舞、现代舞中的艺术元素,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的完美结合。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创新需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③要通过跨界融合实现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扬弃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炼技法 ‎【方法集训】‎ ‎[2017课标Ⅰ,40(3),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 答案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 过专题 ‎【五年高考】‎ 考点一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 ‎1.[2016北京文综,41(3),8分,0.67]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 ‎“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愿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8分)‎ 答案 鲁迅和雨果都关心社会历史的进步,关注下层百姓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各自民族精神的代表,也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巨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增进中法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两国的文化合作与发展,也有助于增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在中法文化的交流中推动文化创新。‎ ‎2.[2012北京文综,38(4),6分,0.47]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6分)‎ 答案 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3.(2018课标Ⅰ,19,4分)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此完成下题。‎ ‎4.(2018课标Ⅱ,20,4分)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 ‎②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 ‎③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 ‎④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5.(2017课标Ⅱ,19,4分)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6.(2017课标Ⅲ,19,4分)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7.(2015天津文综,11,4分)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8.(2015山东文综,31,4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  )‎ 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B.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答案 D ‎9.(2015课标Ⅱ,20,4分,0.201)2015年1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完成下题。‎ ‎10.(2014课标Ⅰ,19,4分,0.668)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下题。‎ ‎11.(2014课标Ⅱ,19,4分,0.651)《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12.[2017课标Ⅲ,38(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 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10分)‎ 答案 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13.(2016江苏单科,23,2分)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答案 D ‎14.(2015福建文综,28,4分)小王为撰写《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论文,在图书馆查到了下面四篇文章。从篇名判断,最符合论文主题的是(  )‎ A.现代社会互联网传播特点探究 B.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研究 C.网络背景下高中生形象的塑造 D.2014年央视收视率的调查分析 答案 C ‎15.(2014福建文综,29,4分)精湛绝伦、底蕴深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 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答案 C ‎16.(2014浙江文综,31,4分)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 ‎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17.(2014江苏单科,24,2分)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展示具有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  )‎ A.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 D.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答案 A ‎18.(2014福建文综,30,4分)下图是关于我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图,从图中可推出(  )‎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 A.图书阅读水平大大提升 B.数字媒介阅读增长较快 C.人均阅读图书量增长迅速 D.数字媒介阅读比图书阅读重要 答案 B ‎19.[2017江苏单科,37(1),6分]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传统社区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血缘、地缘、感情为纽带,身边都是亲人、熟人,人情交往密切。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个人权利得到更多尊重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分明,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动,甚至出现“对门不相识”的状况。‎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已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为建设新型“熟人社区”提供了新思路。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活动通知等,实现信息共享。此外,还在“云平台”上专设“邻里互助”“邻里商圈”等专栏,使玩具、图书等闲置物品顺利置换,实现物品共享;私人厨房、书房、车位临时出借,实现空间共享。基层党组织、居委会还通过“云平台”与居民加强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治理……共享、共治使得“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题:‎ 从经济、文化角度看,“共享”会给社区带来哪些改变?(6分)‎ 答案 从经济上看,“共享”将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使社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从文化上看,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促进社区的文化交流和精神文明建设。‎ ‎20.[2014重庆文综,13(3),12分]目前,中俄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结合材料,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12分)‎ 答案 答案示例:①有助于保持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借鉴、融合,实现文化创新。‎ ‎③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二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 ‎1.(2016北京文综,25,4分,0.97)“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幅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2.(2015北京文综,26,4分,0.95)蟠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答案 C ‎3.(2014北京文综,24,4分,0.97)数间民居、一湾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  )‎ 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  B.必须按照原有的涵义理解 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  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答案 D ‎4.(2013北京文综,25,4分,0.89)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答案 B ‎5.(2011北京文综,24,4分,0.26)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6.(2011北京文综,25,4分,0.85)‎ 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答案 B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7.(2018课标Ⅰ,20,4分)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8.(2018课标Ⅲ,19,4分)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9.(2018江苏单科,22,2分)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  )‎ 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答案 D ‎10.(2017课标Ⅰ,19,4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11.(2017江苏单科,20,2分)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A.文化平等 文化差异 文化交融 B.文化影响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C.文化借鉴 文化包容 文化繁荣 D.文化传播 文化市场 文化自觉 答案 B ‎12.(2016课标Ⅰ,19,4分)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 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13.(2016课标Ⅱ,19,4分)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14.(2015广东文综,32,4分)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始终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15.(2015江苏单科,20,2分)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答案 B ‎16.(2018天津文综,1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制作既保持了传统刻花和印花工艺,又在工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拓展,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精品。宋元以来,德化瓷销往海外。这些瓷品有为日本、东南亚地区生产的观音像等佛教用品,有销往阿拉伯地区的带有阿拉伯纹饰的釉外云彩大盘。精美的德化瓷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9分)‎ 答案 (9分)‎ ‎①德化瓷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富有中华文化的内涵。‎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德化瓷适应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文化需求)。‎ ‎③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17.(2016天津文综,11,4分)在中国文字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 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答案 B ‎18.(2016江苏单科,22,2分)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 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  )‎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 答案 B ‎19.(2016江苏单科,24,2分)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 ‎①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④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回答下题。‎ ‎20.(2014安徽文综,7,4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答案 D ‎21.(2014江苏单科,19,2分)“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  )‎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答案 A ‎  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回答下题。‎ ‎22.(2014四川文综,7,4分)《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  )‎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③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④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23.[2016课标Ⅲ,39(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10分)‎ 答案 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3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3分)‎ ‎(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4.[2016天津文综,14(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邻里往来减少,关系趋于淡漠。12年前,因为一位小学生的倡议,青岛市海伦路街道试办了第一届“邻居节”,之后在市北区全面推广,今年扩至全市。12年来,这个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小到大,‎ 活动形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拓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密切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了“亲人善邻、和睦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请列举一项优良家风,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传承该家风的两点意义。(5分)‎ 答案 答案示例一 孝老爱亲: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 答案示例二 诚实守信: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如果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5.(2015天津文综,14,15分)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  材料二 近日,江西省婺源县一座面积达1 800平方米的大型清代古民居被某古玩商千里大挪移到广西复原重建。对这种古建筑千里“搬家”现象,有人认为,在地方财政无法支撑巨额维护费用的情况下,异地搬迁不失为一种保护方式;有人认为,古建筑离开了原先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会消解它本身蕴含的文化,是一种破坏。‎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 ‎(2)对这种古建筑“搬家”,请用所学知识给出支持或反对的两点理由。(要求两点理由不能出自“思想政治”的同一必修课程)(6分)‎ 答案 (1)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 ‎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 ‎(2)答案示例一 支持。理由:①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搬家”是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融、创新。②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年久失修与缺乏维修费用的矛盾,这种“搬家”解决了维修费用缺乏的问题。③这种古建筑“搬家”的方式有利于发挥民间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弥补财政不足的缺憾。‎ 答案示例二 反对。理由: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种“搬家”会淡化古建筑的文化特色。②部分不能离开整体,古建筑不能离开它的环境。‎ ‎26.[2015重庆文综,14(2),12分]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参战国。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消灭并牵制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不仅保卫了国家,而且为二战的最终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2014年,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以此铭记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 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个人应如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12分)‎ 答案 ①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感受历史上和平文化的熏陶,并立足传统,继承、吸收中外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确立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念。‎ ‎②个人积极组织或参与各种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的文化活动,倡导、传播和平文化与理念,抵制军国主义、霸权主义等腐朽落后的思潮。‎ ‎27.[2015浙江文综,40(1),10分]祠堂是崇宗祀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10分)‎ 答案 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剔除与改造带有封建宗法性质的内容。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考点三 文化创新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 ‎                     ‎ ‎1.(2013北京文综,24,4分,0.97)“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答案 C ‎2.[2017北京文综,41(3),8分,0.57]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某校学生参观“一带一路”展览,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参观学习手册的内容。(8分)‎ 元青花传奇 ‎  元青花“浣翠淌蓝逸海韵”的艺术特色,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一开始是为西亚地区制造的,订购外销瓷的是波斯和叙利亚的商人。‎ 元青花纹饰中的 伊斯兰文化元素 连续重复,几乎看不到留白。‎ 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中国青花瓷,发展到15世纪已经非常成熟,并成为埃及、‎ ‎ 元青花纹饰中的 ‎   汉族文化元素 中国元代以前的彩绘瓷,普遍疏朗,写意手法居多。但元青花以一种伊斯兰式的标准手法,将中式动植物造像予以扁平化、抽象化,得以无尽 叙利亚与波斯陶工模仿的对象。这些伊斯兰国家的陶工们,慢慢地采取了更自由、解放的手法,增加了律动和空间感,他们的图案逐渐开放,融入中式特有的某些生命力与自发性。‎ ‎  “元青花传奇”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通”“融”“荣”的特点。请从以上特点中任选一个或多个,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8分)‎ 知识角度:文化多样性;文化借鉴与融合;文化创新;等。‎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全面展开论述,或就某点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或能就某点分析;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贴切;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3.[2014北京文综,38(1),8分,0.49]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材料 北京地铁宛若一条条彩带串连起北京不同区域的“文化珍珠”:颐和园、天坛、鸟巢、什刹海、南锣鼓巷、王府井、中关村科技园等等。一座座地铁站造型别致,站内设计装饰与地面文化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仿佛在讲述着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北京地铁还举办了“祖国你好”大型公益广告活动、“民俗风、中国年”迎新春活动、儿童文学专列、诗歌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地铁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新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8分)‎ 答案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北京地铁挖掘和展示了北京丰富多彩的文化。北京地铁成为继承和传播北京文化的载体。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北京地铁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有利于推动北京文化发展。‎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4.(2018江苏单科,20,2分)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 答案 C ‎5.(2017课标Ⅱ,20,4分)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6.(2017江苏单科,21,2分)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C.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 D.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 答案 D ‎7.(2017江苏单科,22,2分)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答案 B ‎8.(2016课标Ⅲ,19,4分)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9.(2015山东文综,30,4分)下图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10.[2014课标Ⅰ,39(1)(3),14分,0.40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订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 答案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答案示例:创新托起中国梦;知识改变人生,创新成就梦想。‎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11.[2015安徽文综,38(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 ‎  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 根据材料,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答案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助推制造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工匠精神,担当历史责任。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秉承传统工匠精神,又要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12.[2015四川文综,13(3),12分]“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下表)。‎ 列出与下表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建议 依据 合作开展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示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 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①‎ 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文化网络平台 ‎②‎ 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 ‎③‎ 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 ‎④‎ 答案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3分)‎ ‎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3分)‎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3分)‎ ‎④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推动文化的发展。(3分)‎ ‎13.[2014课标Ⅱ,39(1),10分,0.524]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 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 353幅。书中收录3 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10分)‎ 答案 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4分)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3分)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3分)‎ ‎【三年模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这条小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而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也被称为红船精神。据此回答下题。‎ ‎1.(2018北京丰台期末,11)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下文是围绕“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这一主题进行学习研讨时的体会摘录。‎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作为伟大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世界展现了一幅更加强大、自信的中国未来图景。 ■没有走在时代前列,就没有红船精神。弘扬和践行红船精神,就必须走在时代前列。对红船精神与时代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具有跨越时空局限的价值 B.以红船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C.文化催生社会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 答案 A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回答2—3题。‎ ‎2.(2018北京西城期末,3)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的“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等,‎ 都体现出关心他人、和衷共济的高尚精神。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 ‎①乐于助人、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固有传统 ‎②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不能以社会利益否定个人利益,应懂得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④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3.(2018北京西城期末,4)在一次会议上,与会者结合本职工作,就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行交流。下列发言中,能直接地、有效地解答这一问题的有(  )‎ ‎①理论宣传者应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②工艺美术师应经常走进西部少数民族村寨,采集大量素材 ‎③出版工作者要做好民族文化的阐释工作,倡导经典阅读 ‎④戏曲表演者应坚持送戏下乡,为群众减缓农忙的疲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  在平昌冬奥会的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精彩亮相。由运动员扮演的“熊猫信使”和智能机器人共同演绎的冬季运动项目,借助轮滑运动员滑出的轨迹和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化,展示了中国结、凤凰、高速铁路、大飞机等中国元素。我国人民的盛情邀请、美轮美奂的视觉艺术给世界各国体育健儿留下了深刻印象。‎ ‎ 图:《2022相约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 ‎4.(2018北京东城一模,24)现场的8分钟文艺表演(  )‎ ‎①向世界展现了我国的创新潜力和我国人民热情好客的传统 ‎②说明科学技术在文化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 ‎③通过展现中国元素凸显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 ‎④增强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5.(2018北京东城一模,25)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被乡村老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重新唤醒。诗歌的意境、朴实无华的歌声,诗作者、演出者对平凡生命的礼赞,感动了亿万观众, ‎ ‎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启示我们即使是普通人也要具有对未来的追求和勇气。小诗得以被重新唤醒,是因为(  )‎ A.它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决定性作用 B.它的内涵与价值在当今社会得以保留和升华 C.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D.它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 答案 B ‎    图 吹糖人 ‎6.(2018北京朝阳二模,24)某校话剧社排演话剧《糖人世家》,再现小张一家祖孙三代与吹糖人传统手艺之间的故事。该剧前两幕讲述了吹糖人这一传统手艺面临失传的困境,小张希望从爷爷手中传承这一手艺却遭到父亲的反对。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该剧后一幕主题的是(  )‎ A.树立文化自信,传统手艺在固守传统中生存发展 B.顺应时代要求,传统手艺在继承创新中焕发活力 C.面向大众要求,传统手艺在传播中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 D.追求经典高雅,传统手艺成为展现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 答案 B ‎7.(2017北京朝阳一模,24)为统一劳动步调,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劳动乐趣,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的生产实践中,创作出劳动号子这种独特的民歌品种。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符号,入选了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运河船工号子随着京杭大运河的断航而失去了保护的价值 B.运河船工号子蕴含的包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C.运河船工号子能够对当代北京发展进程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D.运河船工号子对于研究大运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答案 D ‎  2017年是丁酉鸡年,下图是甲骨文“鸡”字的书法作品。回答下题。 ‎ ‎8.(2017北京东城一模,24)“鸡”在中国被赋予“文、武、勇、信、义”五德,而韩国人在谈到“鸡”形象时一般会与“活泼”“吵闹”联系在一起。中韩两国对“鸡”形象的理解(  )‎ A.展示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 B.蕴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与普遍规律 C.说明生肖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 D.表明不同地域决定了不同的文化 答案 A ‎9.(2017北京海淀零模,25)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林椿的《果熟来禽图》……一部中国制作的名为《美丽的森林》的动画片,利用动画技术将多幅宋代工笔画从画卷中“复活”。短片从第一帧画面开始,古韵悠然,风吹树叶动,鸟飞展翅高,精妙绝伦的宋代古画仿佛有了生命,其精美的画面、浓郁的中国风,深深打动了观众,‎ 目前已成为首部冲击2017年度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中国作品。这主要说明(  )‎ 林椿《果熟来禽图》‎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纽带 B.有价值的文化创新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C.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答案 C ‎10.(2017北京海淀一模,25)“五福临门”是中国人常提及的祝福语。五福源自《书经·洪范》,是古代中国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而当今我国人民的五福追求有所变化,如爱国、富强、和谐、敬业和友善。这一变化(  )‎ ‎①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体现 ‎②是把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之中的体现 ‎③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说明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截然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11.(2018北京朝阳期末,28)某校开展“北京胡同一日游”的文化实践活动,下面是某组同学撰写的调查报告。请你运用《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知识,在横线处按要求填写内容,帮助他们完善报告。‎ ‎  一、调查背景 ‎  北京胡同从外表上看模样都差不多,但其内在特色却各不相同,它们不仅是城市的经络,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它们不仅是百姓出入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传统北京人社会生活的印记。‎ ‎  二、调查过程 ‎1.文献查阅:北京胡同的历史 北京胡同的历史和现在的北京城一样久远。北京旧城是以元大都为基础修建的,元大都城门内的大街构成了全城主干道。主干道相交形成若干长方形居住区,居住区中又有等距离东西走向的若干小巷,这些小巷就被称为胡同。‎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基本沿袭了元大都的格局,内城许多胡同都是元代的遗存。但自明朝开始,对城市建筑的规范越来越宽松,出现了许多斜街和不规则的街道。‎ 清朝北京有胡同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有2550多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又拆迁改造了一些,至今有街巷4000多条。‎ ‎(1)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概述:‎ ‎ ‎ ‎  (2分) ‎ 保护北京胡同的文化价值:‎ ‎ ‎ ‎  (4分) ‎ ‎  2.实地调查:南锣鼓巷 ‎   南锣鼓巷是北京著名的特色街区,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700年历史,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调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问题一 游客过多、游览质量不佳:目前南锣鼓巷日均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周末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节假日客流量超过了10万人次。游客人数严重超出景区的承载能力,对当地的街区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对街区风貌和设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问题二 过度商业化,历史文化景观与商业街不平衡:不少商户与南锣鼓巷体现的历史文化氛围无关,风格简单、特色不突出的吃喝玩乐商铺发展过旺。游客体味不到北京胡同文化,感觉是在逛商品街。‎ ‎3.措施建议 ‎(2)结合调查问题,就南锣鼓巷胡同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 ‎ ‎ ‎  (6分) ‎ 答案 (1)①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北京胡同文化源远流长;北京胡同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2分)‎ ‎②保护北京胡同的文化价值:以独特的结构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北京城市建筑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北京胡同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分)‎ ‎(2)方法论建议: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南锣鼓巷景区的承载能力,采取措施保护街区风貌和设施;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保护历史文化景观和商业开发之间的关系,让游客重拾北京胡同文化的记忆。(6分)(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2.(2018北京朝阳一模,39)2017年底,“回眸600年——从明四家到当代吴门”绘画特展在中国美术馆与公众见面。某校高二年级同学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参观了本次画展。阅读下面两位同学的参观感受,回答问题。‎ ‎   同学甲:吴门画派擅画山水,他们认真研究前人画作,但不是简单照本临摹,而是既学习前人风格,又有所取舍,将他人风格化为己用,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画坛影响甚大。‎ ‎  同学乙:六百余年,吴门绘画变迁演化,但始终闪耀着恒久的文化气质,追求艺术品位;善于吸纳不同画派的表现手法;呈现出宽容大度、多元共存的气象。20世纪以来,吴门画家发挥个人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画作从容淡定,怡己怡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完成一篇请同学参观画展的邀请函。(10分)‎ 要求:观点鲜明;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200字左右。‎ ‎            邀请函 ‎ ‎ ‎ ‎ ‎ ‎ 答案 (10分)知识角度: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的特征及其包容性;文化传播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全面展开论述;知识运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或能就某点分析;知识运用比较准确、贴切;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