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普通班政治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国人侧重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更注重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这表明( )‎ A.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不同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C.中西方文化不同反映了综合国力的差异 D.阶级立场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也不同 ‎3.成都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采用“公益广告干网吧”“公益广告十体育公园”“公益广告十壁画”等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网吧,走进公园,走进乡村,其目的是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宣传内容浸润人心,从而引导人们更新观念,促进社会和谐。由此可见,公益广告( )‎ ‎①集中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②已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手段③能够引领文明风尚,激发正能量④能够对人产生良好的教育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记忆中,爆米花是道流淌的风景线:一个简易的小火炉、手摇吹风、中间粗两头小的旧式葫芦形铸铁炒锅,一块压力表、自制的长筒麻袋……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老手艺虽然已经渐渐消失,但是依然被我们眷恋和守望。这是因为( )‎ ‎①老手艺能对人产生持久的影响②老手艺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 老手艺承载着民族情感④对待老手艺,应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5.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钢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这强调了( )‎ A.教育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中起着决定作用 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C.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D.教育是文化传播最主要的手段 ‎7.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的变革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五月的端午,一个传统悠久的音符,促使我想起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情;五月的端午,棕香的回味,香包的驱毒,唤醒我想起一“举贤若能,修明法度”是屈原美政理想的倾诉;五月的端午,一场龙舟定技的角逐,激励我想起一一一个不屈不挠、追逐梦想、东方醒狮的民族由端午节的相关事物我们可以推断出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透过端午文化,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9.‎2017年6月11日是第十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地都准备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大餐”,让大家通过指尖、舌尖、足尖等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一做法的意义在于()‎ ‎①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②通过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③让人们切身感受到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④继承我国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传统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海中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1.(习近平用典》热销全国,其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面不相悖”展望中法关系的未来。这告诉我们处理中法关系要 ‎①平等交流,充分吸收对方文化②求同存异,促进两种文化相互包容③增强自信,彩显文化优越地位④理解个性,互相尊重文化差异 A. ‎①② B.③④ C.D①③ D.②④‎ ‎12.微博的力量不可小觑。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凝聚民众力量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手段,而且由于其具有传播迅速的特点,破坏性更大。这说明 A.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上显示出强大的功能 D.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 ‎13.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成为人们的常备装备,利用各类电子终端阅读电子书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但对于真正爱书的人来说,除了纯粹消遣的小说和找不到纸质版的早期工具书外,读有意义的书还是选择纸质版。他们普遍认为,读纸质书才能让人享受慢慢思考的乐趣。这说明 ‎①纸质书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②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③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①电子传媒将取代印刷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4.‎2017年10月5日,里约天主教大学“中国日”暨孔子学院6周年庆典活动举行。孔子学院已成为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这表明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②文化具有多样性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③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16.《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一些经典名句至今仍家喻户晓,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表明 ‎①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③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都起积极作用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这告诉我们 A.文化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 B.传统文化必须被继承并成为民族之精神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组带 D文化的不同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的不同 ‎18‎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核心价值观仍然规范着人们的是非观念和生活行为。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影响②文化礼仪一旦形成,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③人们在生活中创造文化,也在生活中享用文化④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筷子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用餐工具,同时具有夹、拨、挑、扒、撮、撕等多种功能,我国有史料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在中国人用筷子的延续中,我们可以 感受到 A传统思想的继承 B.传统文艺的继承 ‎ C.传统习俗的继承 D.传统建筑的继承 ‎20.四合院作为传统建筑的代表,一般正房高于侧房。面积也比侧房大,其房屋布局合乎中国封建社会的人伦礼节。这反映了 A.传统建筑思想隐藏于社会地理环境之中 B.传统观念助推传统建筑的发展 C.通过传统建筑能够透视传统文化 D.传统建筑成为传统民俗的厚重载体 ‎21.冬至,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南北习惯不同,南方是汤圆、年糕、赤豆粥等,而北方大都以饺子为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传统冬至文化( )‎ ‎①具有民族性②具有地域性和多样性③不断创新发展。④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 ‎23中华诗词的魅力在于它能陶治性灵,变化气质,培养贤德君子。它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也是世界文化的至宝奇珍。可见,中华诗词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顺应变动性 C.相对稳定性 D.开放包容性 ‎24‎ 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①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④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很久以来家书都是维系家庭的组带、传承家风的桥梁,但现代社会人们的联络方式多了,却少了沟通的能力和交流的质量。新春之际“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发起征稿,请读者分享“手边家书”。这种分享,其意在 ‎①用优秀传统家风陶冶道德情感②重拾家书情怀传递社会正能量③提高读者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④帮助读者正视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年终岁末,人们都张罗着过年:吃团圆饭,放鞭炮这勾起了人们多少美好的记忆。而如今,年味儿却越来越淡:本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却有人外出旅游;本想放鞭炮除旧迎新,有关部门却布了“禁放令”。为弘扬春节文化,各级政府米取以下措范: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把除夕纳入春节假期,改春节禁放烟花爆竹为限放;加大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授入,并向市民提供免费的基本服务;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人才的培养,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猜灯,闹元宵等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年味变淡这一现象。(18分)‎ ‎。‎ ‎27‎ ‎.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中华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巻和喜爱。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分析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意义。(12分)‎ 28. ‎2017年6月26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亮相京沪高铁,惊艳四座。中国高铁告别跟跑者历史,正式开启中国标准动车组时代。新车速度更快、寿命更长、空间更大、能耗更低、安全强,车厢内实现Wif网络全覆盖,舒适度更高。据介绍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鍵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从“解放”型到“建设”型蒸汽机车,从“东风”型内燃机车到“韶山”型电力机车,从混血的“和谐号”动车组再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中国铁路技术蒙备的新时代正大步流星走来。中国高铁这些年的改变,得益于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得益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一代代有工匠精神的人,奉献青春热血,才换来中国高铁技术的独有。从“博果众长”到“自力更生”,从追赶到引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中国高铁走过了高效而辉煌的引进、消化、现收、再创新之路,成为代表中国制造新高度的名片。末来,中国高铁要走向世界,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拥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还需继续艰苦奋斗、不断创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国高铁是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16分)‎ ‎(2)结合材料,为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高二政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5ABDAA 6--10BBDDD 11--15DCDBA 16---20CCACC 21-25ABADA 二、材料分析题 ‎26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们还感到有年味存在,说明春节文化还保留着基本特征;年味变淡说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春节的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变化。‎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我们应该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传统春节文化只有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促进文化繁荣。‎ ‎27答案:①有利于推动中国先进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②有利于使亚欧非地区各民族文化在一律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③有利于让不同国家在商业贸易活动中尊重文化多样性,和睦共处,建设和谐世界 ‎28答案(1)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一代代有工匠精神的人奉献青春热血,才换来中国高铁技术的独有。‎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从“解放”型到“建设”型蒸汽机车,从“东风”型内燃机车到“韶山”型电力机车,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的新时代正大步流星走来。‎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从混血的“和谐号”动车组再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从“博采众长”到“自力更生”,中国高铁正式开启中国 标准动车组时代。‎ ‎(2)①根据不同国家需求,面向世界,量身打造。②设计研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车组成套技术和产品。③重视质量和品牌建设,形成自己的名片。(答出两点即可,其 他角度言之有理,亦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