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专题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专题练习

文化生活 一、选择题 ‎1.由贵阳开往北京西的Z150次列车,根据寒暑假期返校大学生乘客居多的特点,利用餐车夜间空闲时间开设“列车书屋”,同时提供免费咖啡、茶水,为旅客提供温馨的阅读空间,让书香在列车上飘散。这体现了(  )‎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传播发展 B.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的集中体现 C.文化影响人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D.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答案 C ‎2.《尚书·益稷》所载“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摹仿群兽体态动作的歌舞。“击石拊石”的“石”,即石罄,它是狩猎生活的产物。《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氏”与天帝战,头颅被砍,仍以双乳为目,肚脐为口,操干戚而舞,由此产生的“干戚舞”,是执盾与斧以再现战争场面的群舞。这说明(  )‎ ‎①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 ②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 ③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④艺术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C ‎3.《中国诗词大会》完成了综艺上口碑和收视率的双双逆袭,其获得无数个圈粉的理由,最重要的两个原因大概是文化益智节目的形式和传统诗词的内容。这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  )‎ ‎①挖掘传统文化的新价值推动文化创新 ②利用科学技术增强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满足观众对综艺节目多样化的需求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答案 C 解析 《中国诗词大会》取得成功的原因一是文化益智节目的形式,体现了④;原因二是利用传统诗词的内容,体现了①。②不是材料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体是政府,③不选。‎ ‎4.‎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调研,首站来到北海市。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览,见证了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早期始发港的历史。习近平详细了解文物的年代、特点、来源,询问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有关情况,肯定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展出的文物有特色。他说,博物馆建设不要“千馆一面”‎ ‎,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内容要突出特色。这表明(  )‎ A.通过传统文化可以领略到当代文化的韵味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当代文化建设要突出区域特征和民族特征 D.推动文化在内容上的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答案 C ‎5.中国书法的构成上有许多符合道德要求的因素和原理,其形体结构有着丰富的美感和耐人寻味的情趣,可以从中发现蕴涵其中的德育因素,体现厚重的中华传统思想。美国人费正清·赖肖尔在他的《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赞叹:“中国书法在东亚乃至世界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对于中国书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传统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可以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可以透视出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修养 ④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 C ‎6.方言,即乡音,是故乡的土语,也可以说是我们真正的母语。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迥异的风土人情造就了语言的风格多样化,产生了不同的方言,在时间的积淀中,方言又在人们彼此相互间的交流中丰富壮大。这说明(  )‎ ‎①方言是地方历史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方言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③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我国方言文化的多样性 ④方言文化是各民族地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③说法错误;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说法错误。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一缕丝绸,串起千年历史,一条商路,承载千年文明。据此回答7~8题。‎ ‎7.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丝路精神”(  )‎ A.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产物 B.为我国当前参与国际合作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C.是在商业贸易往来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D.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 答案 A ‎8.北京某小学以“一带一路”‎ 为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拉近了小学生与国家战略之间的距离,也将孩子的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定其身 ④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C ‎9.“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为贵。”近年来,天津市纪委创新教育形式,每逢节假日,都要发送廉政短信,提示全市党员领导干部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此举意在(  )‎ A.利用现代科技,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 C.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 D.履行文化建设职能,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 答案 C ‎10.《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在湖南卫视开播即登上收视冠军。为了创作《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多次到监狱与腐败官员面对面交流,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作家必须保持观察和思考,尤其是写政治小说的作家,更要观察中国社会的变化。这启示我们(  )‎ ‎①文学创作要从社会现实出发,不能有虚构成分 ②要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文学创作要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汲取养分 ④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错在“不能有虚构成分”。④不符合题意。‎ ‎11.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特别推出的文化类系列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聚焦我国正在遗失的方言、工匠、地名、民间艺术、职业等七个领域。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雕刻文化印记,激发老文化焕发新光彩。这一节目的推出旨在(  )‎ ‎①传承民族文化,深刻挖掘文化的内涵 ②彰显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雕刻文化记忆,辨别文化精华和糟粕 ④奏响主旋律,用正确意识形态引领方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A ‎12.IP剧是指在有一定粉丝数量的国产原创网络小说、游戏、动漫等基础上创作改编而成的影视剧。2017年IP古装剧盛行,玄幻是重头戏,著名导演尤小刚指出,电视剧的各种题材自然都要考虑年轻人的需求,但是不能盲目地“跪求”‎ 年轻人,使剧情在价值观和内容上出现偏差。由此可见,IP古装剧的改编创作要(  )‎ ‎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②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既要叫好更要叫座 ③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重要源泉 ④承担社会责任,处理好精品与市场的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错误,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③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二、非选择题 ‎13.董卿说:“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朗读是传播思想、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朗读者》于‎2017年2月18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朗读者》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朗读者的情感故事和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完成了统一。节目中的朗读文章包罗万象:有贾平凹《写给母亲》这类表达集体记忆和大众情感的作品,也有柳传志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饱含情感的朗读形成情绪的磁场,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与文章相比,《朗读者》更注重“人”,节目不但要塑造立体的人,更要通过情感纽带联系不同时空的生命。白岩松说:“《朗读者》不仅对董卿有意义,也将对中国的电视观众以及文化的传承有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说《朗读者》对中国的电视观众有意义的原因。‎ ‎(2)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请你就激发公众读书之热情,邂逅传统文化之美好,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 (1)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朗读者》能使观众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感上的陶冶,有利于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②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朗读者》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它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③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通过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朗读者》能塑造立体的人,也能通过情感纽带联系不同时空的生命。④《朗读者》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中华美德和时代新风。‎ ‎(2)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阅读经典著作,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②通过大众传媒和教育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教育部决定: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抗日战争是以8年算,还是以14年算?一直以来,这是历史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2011年,在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时,《人民日报》刊登社论,提出了“14年抗日战争”的概念;‎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可见,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话语转换,而是对历史最客观、最公允、最权威的评价。在全国大中小学教材修改这一历史概念到底有何深意?李宗远说,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张玉来说,14年抗战史的书写,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于1931年。这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张玉来认为,应以此次教材修改为契机,进一步研究梳理抗战史,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加强对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历史传承,积极正本清源。‎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若你班举行班会,就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进行讨论。请你就班会主题写出自己的发言提纲(两条即可,每条10~20字)。‎ 答案 (1)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②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是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③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有利于对全体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支柱,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为实现中华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 ‎(2)如:提高眼力,拒绝污染;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因此题目没有指明所用知识的范围,从四个模块的任一角度,言之成理,均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