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16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高考政治(通用版)二轮复习讲义:16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常考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趋势 发展的状态 偶考点:系统优化法 形而上学的观点 ‎1.事物的联系是创造出来的。(2014·安徽高考,10③)(  )‎ 提示 ×。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人创造出来的,更不会是神。‎ ‎2.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2014·江苏高考,23①)(  )‎ 提示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2016·浙江高考,27④)(  )‎ 提示 ×。应该是着眼于事物的整体进行系统优化。‎ ‎4.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2014·浙江高考,27④)(  )‎ 提示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5.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2015·海南高考,20D)(  )‎ 提示 ×。量变引起的质变有上升的、前进的变化,也有下降的、倒退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前进上升运动。‎ ‎6.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2015·浙江高考,30②)(  )‎ 提示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但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前途和生命力的事物。‎ ‎                  ‎ ‎1.正确区分联系的三个基本特征 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 含义 强调不存在孤立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强调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强调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表现 ‎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原因和结果的联系等 常见 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多种条件,要全面把握事物的联系 误区 人不能创造、改造或消灭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方 法 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联系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原理 原理内容 方法论 整体 和部 分的 关系 区别 ‎“一”和“多”的关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联系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系统 与要 素的 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关系 思维发散] 正确理解整体功能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功能上的不同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即构成整体的部分在单独存在时,只具有其自身的功能。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没有的新的整体的功能。‎ 第二种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即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种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即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命题角度一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1.(2015·全国Ⅰ)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这种说法不科学,因为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不变化的事物,故①错误;事物的不同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②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用卤水点制豆腐”就是人们根据事物的特性建立起新的联系,所以③符合题意;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联系不同,事物的特性也不同,所以④正确。故选D。‎ 命题角度二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2.(2014·全国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强调: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国务院机构职能,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根据改革方案,撤销铁道部,将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 材料二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国铁路总公司于2013年3月挂牌成立,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经营铁路客货运输业务,承担专运、特运任务,负责铁路建设,承担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接铁道部的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注册资金为10 360亿元,是中央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 国务院机构改革在行政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 答案 事物是由若干部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环节。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进而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整体改革。‎ 解析 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回答好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主旨强调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作用,即强调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所以在原理表述上侧重于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在材料论证上要侧重于强调国务院机构改革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命题角度三 系统优化方法 ‎3.(2015·四川高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说明(  )‎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②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 ③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系统优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个过程,说明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同时说明系统优化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故②④入选。①与题意不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并没有强调谁更重要或性质问题,故排除。③错误,只有当部分以有序的方式排列时,事物的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感悟 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方法是近几年的高频考点,考查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2017年高考可能以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联系、极端恶劣天气、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互联网+”、亚投行以及生活具体案例等为载体,考查联系的上述重点知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识贫”是前提。因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因收入单一,有的因疾病或残疾,有的因没有资金和技术,有的因居住在不适宜生存的地方,有的因存在“等靠要”思想等。必须到村到户,深入调查,找准原因,分类施策,因户因人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发展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说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 ‎(3)贫困地区汇集着大量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资源。请你就在扶贫开发中,保护民间优秀文化资源提出两点建议。‎ 答案 (1)①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深入实际了解致贫原因,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根据致贫的具体原因,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确保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补齐“短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发展教育,能够满足贫困地区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人们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的素质,为脱贫致富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①增强文化自觉,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传承人,加强文化资源保护。②依托优秀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在开发利用中调动群众保护优秀文化资源的积极性。‎ 解析 第(1)问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说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正确性,可以从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等角度分析。第(2)问考查教育的作用,可以从教育的功能、提高劳动者素质等角度分析。第(3)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怎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设问方式] ‎ ‎①请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阐述应怎样共同守护我们的世界。‎ ‎②有人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结论:“建设法治中国,我们要传承古代法治思想。”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理由。‎ ‎③结合所学哲学的有关知识,阐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联系观的。‎ 答题思路]‎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⑤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原理内容 方法论 发展的 普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地看问题 发展的 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发展的 趋势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发展的 状态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 前挂后联] 正确理解发展与联系、矛盾之间的关系 ‎(1)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引起事物的状态和性质的改变,从而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 ‎(2)事物的内部联系,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事物发展是内外部矛盾,即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命题角度一 发展的概念与实质 ‎1.(2015·浙江高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同时要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牵引和推动全面改革。这一思路和方法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有(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④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改革要统筹谋划,可见把握整体。把握改革的各个方面和层次,可见把握部分,故③正确。把握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可见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关键环节、重要领域推动全面改革,可见处理好主次矛盾的关系,故④正确。材料体现了联系和矛盾的观点,没有涉及发展,排除①。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判定新旧事物不能以出现的早晚做标准,排除②。‎ 方法技巧]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简单地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以事物的名称、旗号来判断新旧事物,都是不科学的。‎ 命题角度二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2014·四川高考)观察下图,从哲学角度看,图中之人(  )‎ ‎①否认意识活动的选择性 ②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③否认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④否认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越担心犯错误,越可能犯错误”。漫画强调的是因为担心犯错误而更容易犯错误,这个观点只看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②符合题意;漫画中的人没有看到意识活动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减少错误,③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中没有涉及实践,④排除。‎ 命题角度三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3.(2016·北京高考)跑步正成为许多人青睐的健身方式。“奔跑,两腿以最简单的方式交替前行,无数次地重复,但每一步都是新的迈进,最后能成就一个看似难以企及的跨越。”“奔跑,让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可以变得独特,平凡可以变得卓越。”从以上跑步爱好者的感受中,可以领悟到(  )‎ A.人生价值的大小通常来自于个人体验 B.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对个体的肯定 C.人可以在量的积累中获得精神提升 D.人的意志不断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 C 解析 “无数次、每一步”都强调量的积累,“跨越,普通变独特,平凡变卓越”则是强调质的飞跃,所以答案应选C,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A错误,人生价值的大小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错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D错误,因为人的意志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的意志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感悟 本考点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等考点。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2017‎ 年高考可能会以人类科技进步、生活化案例、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或以漫画、古诗词等形式,考查发展的相关知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拥抱分享经济 生活中的闲置品超乎我们的想象,据统计,一辆小轿车每天平均的闲置时间有23小时,小区停车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空着的……分享经济应时而生,“不求拥有,只求使用”成为了新潮流。‎ 以下是分享经济的几个典型场景:‎ 将自家的空闲车位在网络平台上登记,安装好智能共享车位锁,需要停车的司机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在地图导航下准确找到车位,停车结束后,费用自动结算。‎ 在网络平台申请成为顺风车司机,每天上下班的时候,打开平台的应答系统,顺路搭载一位乘客,路上有人可以聊聊天,搭乘结束后,通过网络收取一定的费用。‎ 外出旅游时不选择传统的酒店,而是通过网络平台预订,住进当地人家里,享受本土化生活,房主也可以赚取收入。‎ 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传统的方式,转而在互联网上寻找商品分享服务。但新的烦恼也产生了,税务部门指控短租房东没有交税,交通管理部门认为私人专车是非法运营,消费者担心网络另一边的陌生人不可信,分享经济中的劳动者发现自己将缺少养老金和医疗保险……‎ ‎(1)阅读材料,描述分享经济的典型特征。一般情况下,环保主义者、出租车公司老板和不习惯上网的老年人,是否都乐于拥抱分享经济?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理由。‎ ‎(2)当创新的速度超过了监管的能力,政府如何面对这一挑战? ‎ ‎(3)请预测我国分享经济的发展前景,并运用哲学观点来支持你的结论。‎ 答案 (1)如基于互联网的技术支持、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大众参与、低交易成本等。分享经济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满足需求,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环保主义者会乐于拥抱分享经济。分享经济会增加市场的供给,给传统产业带来冲击,挤占出租车公司的市场,影响企业经营,给出租车公司老板带来挑战。不习惯上网的老年人不太善于使用互联网技术(数字鸿沟),会感到不便利,或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不容易参与。(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政府既要为创新提供保障,又要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使好职能,创新监管方式,完善法规制度,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完善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保障消费者权益;完善税收征管,避免税收流失;将分享经济的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其合法权益。推动分享经济健康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3)角度一:前景很好,但也有矛盾和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分享经济符合规律具有远大前途;又存在着矛盾,在矛盾的解决中推动发展。 ‎ 角度二:前景很好。是符合规律,具有远大前途的新事物,受市场欢迎,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实际需要。(合规律、合利益)‎ 角度三:前景不佳。脱离中国实际,存在多种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第(1)问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三类人的立场不难判定,关键是要从经济生活角度找准理由。第(2)问主要考查政府的相关知识,可以从政府的职能等角度分析。第(3)问开放性较强,关键是要找准其哲学依据。‎ 怎样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设问方式] ‎ ‎①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从“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将走怎样的道路?‎ ‎②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说明“中国梦”与“亚太梦”能够实现“同频共振”的理由。‎ ‎③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从传统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飞跃的过程。‎ 答题思路]‎ ‎(1)常用观点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地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各种困难。‎ ‎④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变。‎ ‎(2)其他观点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发展是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②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③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双方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的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习近平提出,要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岸应该携手合作,致力于振兴中华,致力于民族复兴。‎ 习近平指出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我们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两岸同胞虽然隔着一道海峡,但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近60多年来,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因为我们的血脉里流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我们的精神上坚守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 ‎★ 教材观点 ‎1.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两岸应该携手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3.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两岸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两岸同胞是一家人。‎ ‎4.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 ‎5.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相互离不开。‎ ‎6.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我们要对两岸关系充满信心。‎ ‎★ 时政术语 ‎1.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两岸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3.“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两岸要巩固“九二共识”,扩大深化交流合作,增进互利双赢。‎ ‎4.大陆和台湾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的命运从来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国家强大、民族强盛,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生存、发展、尊严的保障。‎ ‎5.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1.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不断加强交流,走上和平发展道路。正因为有了这7年的积累,两岸双方才能迈出今天这历史性的一步。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会发生 ③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 ④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③表述错误。‎ ‎2.习近平、马英九历史性会面,共同擘画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宏伟蓝图。将两岸交流互动提升到新高度,开辟两岸关系发展新空间。两岸同胞期望台海保持和平稳定,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并结出更多惠民硕果。从文化角度分析,“习马会”得以实现(  )‎ ‎①体现了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得益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累积的丰硕成果 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④展示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强大生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②不符合题意;④表述错误,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 ‎3.维护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和最高利益。‎ 材料一 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历经风雨、跌宕起伏。从激烈军事冲突,到长期尖锐政治对峙,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打破相互隔绝的坚冰,两岸同胞开始交流往来。1993年4月,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建立了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进两岸制度化协商的机制。2008年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并增进互信。两岸关系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2014年2月,国台办和陆委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建立两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开辟了新的两岸沟通管道。‎ 材料二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进行历史性会面,共同擘画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宏伟蓝图。此次会面,开启了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踏出两岸高层政治互动往来的关键一步,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习近平强调,60‎ 多年来,两岸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道路和制度效果如何,要由历史去检验,让人民来评判。两岸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避免让这类分歧干扰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同胞感情。‎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历程所体现的哲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海峡两岸最终能够实现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3)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你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朗朗上口,每条标语不超过20个字。‎ 答案 (1)①两岸关系从激烈军事冲突,长期尖锐政治对峙,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再到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体现了发展的观点。②通过两岸的共同努力,建立了两岸制度化协商机制,两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开辟了新的两岸沟通管道,在尊重事物固有客观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具体联系,坚持了联系的观点。③海峡两岸走不同的发展道路,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矛盾的观点。④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九二共识”,不断创新两岸交流沟通机制,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树立了创新意识。‎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海峡两岸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海峡两岸人民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海峡两岸走向繁荣、强大、统一的精神动力。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3)①促进文化繁荣,共创两岸双赢。②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推动两岸交流合作。③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任选两条即可)‎ 解析 第(1)问考查辩证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可以从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辩证否定观等角度分析。第(2)问可以从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等角度去分析。第(3)问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一、选择题 ‎1.习近平主席指出:“亚洲各国就像一盏盏明灯,只有串联并联起来,才能让亚洲的夜空灯火辉煌。”习近平以“明灯”比喻亚洲国家,寄语各国只有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才能共同编织和平、富强、进步的亚洲梦。这表明我国(  )‎ ‎①在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 ②以美好意愿为基础建立与各国的具体联系 ③看到了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着联系 ④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实现最佳效果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各国只有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才能共同编织和平、富强、进步的亚洲梦。表明我国在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实现最佳效果。②错误,应以原有联系为基础;③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答案选D。‎ ‎2.(2016·浙江高考)201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新高,这再次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浓度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这表明(  )‎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③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④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③的说法错误,因为虽然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排除B、C,则②为必选。材料指出二氧化碳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主要是人类活动的二氧化碳持续排放导致,这体现了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④符合材料。而材料并没有体现①,故正确答案是D。‎ ‎3.有人研究发现,汉字中表达人体器官的字,大多会有“月”字旁——肝、脾、肺、胃、肾、胆……,“胖”属于正常状态;表达不健康的情况会用——病、痨、疗、疝、疡、疟、疮、疯……所以,“瘦”是病,得治!这种思想方法(  )‎ ‎①是否认联系客观性的诡辩论 ②纯属主观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③是与辩证法根本对立的 ④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抓住事物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故①正确;②说法错误,因为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排除;这种认识割裂了事物的真实联系,是片面看问题的方法,故③正确;④判断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4.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将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材料说明(  )‎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属性,建立新的联系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整体具有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正是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属性,建立新的联系,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故①④正确;②说法正确,但材料强调的是人为事物的联系,故排除;③说法错误,应该是系统具有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故排除。本题答案选C。‎ ‎5.面对巨大的社会养老压力,京津冀三地将合力破解多重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做好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救助补贴等政策制度对接,协同规划养老机构等合作措施,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积极向北京之外疏散转移。上述做法说明(  )‎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系统优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④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只有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说法错误。材料是在强调京津冀三地合力破解养老问题,不是在强调理论创新,①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无关。‎ ‎6.(2016·海南高考)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放养了从欧洲带来的24只兔子以供打猎。由于澳洲大陆自然环境适宜,又无鹰、狐狸等天敌,兔子大量繁殖扩散,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损失。澳大利亚人先后使用猎杀、布网、堵洞、修篱笆等方法控制兔灾,但效果有限。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采纳生物学家建议,用生物方法控制兔灾,取得了显著效果。“澳大利亚兔灾”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只有人力才能改变 ②事物的联系是不断变化的,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没有确定的界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 解析 联系具有条件性,它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只有人力才能改变的说法绝对,①不选;由欧洲到澳洲,由原来环境适宜到后来对环境造成破坏,兔子与环境的联系在不断发生变化,这说明联系依时间和地点为转移,②正确;通过生物方法控制兔灾,说明自在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③正确;自在事物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有确定界限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C。‎ ‎7.(2016·海南高考)‎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强调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唯物辩证法根据是(  )‎ ‎①部分的性质和功能受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的制约 ‎②整体中各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整体与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同等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说明部分的性质和功能受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的制约,①正确;“五大发展理念各不相同,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说明整体中各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②正确;材料强调五大发展理念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这是强调要发挥整体的作用,不是强调部分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整体与部分的地位并不是等同的,整体始终占据统率地位,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8.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采用线上用户与线下商品与服务相结合的交易模式(如下图所示)。从这一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③人们可以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建立新联系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 解析 线上用户与线下商品与服务相结合的交易模式是人们建立的新联系,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①与题意不符。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②说法错误。③④符合题意。‎ ‎9.(2015·天津高考)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 ‎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事物发展状态等相关知识。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体现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符合题意;事物结构变化会引起质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②符合题意;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据此可排除错误观点③;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辩证的否定过程,而非根本否定,因此④观点错误;故答案选A。‎ ‎10.某校高三年级为强化考前学习氛围,拟出“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励志口号。这段话告诉同学们应该(  )‎ ‎①立足实践,推动思想的深化 ②重视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③抓住机遇,实现事物的飞跃 ④树立理想,准备走曲折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强调“滴水穿石”反映的是量变,要重视量的积累。“乘风破浪”反映的是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故②③符合题意。上述材料体现不了实践对认识的推动作用,故排除①;也没有体现树立理想的问题,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B。‎ ‎11.“互联网+”是中国经济发展“与时偕行”所做的必然选择,也必将贯穿整个“十三五”,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下列选项与材料中的观点一致的是(  )‎ ‎①长江后浪推前浪  ②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了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也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①④符合题意。②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③体现了内外因的关系,都与材料主旨不符合。‎ ‎12.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制度创新是永恒的课题。修订党规党纪不能贪大求全,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遵循正确方向,一步一步向前迈进。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  )‎ ‎①要在质变基础上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②要通过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③总是处在平衡和不显著的变化过程中 ④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材料反映的是全面从严治党,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遵循正确方向,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是在强调量变的重要性,不是强调质变的重要性,②④符合题意,排除①。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不是仅有量变,③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的央视春晚最大特色之一就是众多非遗元素的融入,从分会场泉州的木偶节目到苏州评弹、华阴老腔,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华阴老腔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伴奏音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构成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世代流传,久演不衰。一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古老与现代相碰撞,以摇滚嫁接戏曲,大胆将摇滚和民谣音乐相结合,嗨翻全场。歌手谭维维携手华阴老腔的老艺人,将华阴老腔与年轻人熟悉和喜欢的现代摇滚大胆融合,成为本届春晚的一大亮点。《华阴老腔一声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与流行音乐相融合,不仅喊出了秦腔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在传统中融入流行元素,也体现了国人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 华阴老腔这一剧种属于家族戏,只传本宗本姓本家男性,这种封闭的流传方式后来才被打破,老腔流传到外姓,其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目前依然处于即将消亡的濒危状态,迫切需要长期保护。‎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华阴老腔如何才能够世代流传,久演不衰?‎ ‎(2)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华阴老腔成为本届春晚的一大亮点所带来的启示。‎ ‎(3)面临非物质遗产逐渐消亡的濒危状态,请就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 (1)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保留华阴老腔自身的独特性,同时要体现时代精神。要创新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精神。②立足于社会实践,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③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文化创作要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④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借鉴、融合、创新,展现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如果回答“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使其继续发扬光大”“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等,亦可)‎ ‎(2)①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华阴老腔大胆将摇滚和民谣音乐相结合,艺术在古老与现代的碰撞中焕发新的活力。②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华阴老腔充分利用檀板的拍板节奏,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以摇滚嫁接戏曲,充分发掘流行元素,为华阴老腔注入新的生命力,从而推动华阴老腔发展。③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华阴老腔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将各部分进行了最优整合,向观众充分展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秦腔。(如果答“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可替换③。从联系的普遍性等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观点正确,亦可)‎ ‎(3)①在保护华阴老腔传统特色的同时,融入时代的元素。②对华阴老腔进行创新,糅合其他艺术形式,兼收并蓄。③拓宽华阴老腔的传播方式,培养华阴老腔的接班人,使其发扬光大。(只要回答两点,且观点正确就可以。若学生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第(1)问可以从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角度解答。第(2)问属于启示类的设问,侧重怎么办。可以从联系的客观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角度解答,要注意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第(3)问只要观点正确,符合题意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弘扬工匠精神。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普通工人李世峰,凭着一把得心应手的榔头和对技术的执着,成为我国飞机制造领域知名的钣金工大师。榔头在他的手里是那样的听话和灵活,在加工零件时想敲哪儿就敲哪儿,想敲成什么样就敲成什么样。当然,这样的高超技术不是天生的,用李世峰自己的话说,他的技术是用数十年如一日平凡的坚持、磨炼,敲榔头敲出来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正是经过一次又一次难活、苦活的磨炼,李世峰的钣金工技术才日益精湛,零件一次交验合格率多年来一直是100%,人们称之为出神入化的榔头大师。平凡岗位上的李世峰,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平凡。‎ ‎(1)有人认为:“在平凡的工作中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李世峰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是用数十年如一日平凡的坚持、磨练,敲榔头敲出来的。从量变与质变的角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给你带来的启迪。‎ ‎(3)加快推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离不开工匠精神。请就企业如何培养员工的工匠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 (1)①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③弘扬工匠精神是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重要体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平凡工作中弘扬工匠精神,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可见,题中观点是正确的。‎ ‎(2)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②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脚踏实地,在点滴小事中促进自己的成长与成熟。③要果断的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培养匠人品质,善于把握人生中的每一次机会,赢得成功。‎ ‎(3)答案示例:‎ 号召员工向技术能手学习,提高敬业精神和专业精神。‎ 制定相关鼓励制度,激励员工提高职业技能。‎ 创造有利条件,组织员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解析 第(1)问考查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可以结合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加以分析。第(2)问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要注意并结合自身实际分析。第(3)问要注意从企业的角度提建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