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历史观与人生价值观Word版含答案教案
(一)把握1个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1.把握1个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2.理解2对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基本矛盾 辩证关系 基本规律(任何社会都起作用) 是什么 (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为什么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3.了解1个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动力 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原因:①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②改革的性质和目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4.明确1个重要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反对错 误倾向 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1.老龄化、独一代、流动时代、“指尖”社会……当这些元素叠加,我们看到的不仅有“空巢老人”“异地养老”的心酸与烦恼,还有现代节奏下两代人相处模式的变化与挑战。或许我们无力改变“分离两地”的状态,也无必要重拾“几代同堂”的方式,但我们可以经常与父母联系,让父母感受子女的存在,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告诉我们( ) ①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③社会意识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材料中对“空巢老人”“异地养老” 等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反映了当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①③正确;④是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本题答案选B项。 2.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是基于( )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②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变成客观现实 ④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材料强调了发展理念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均排除。故选A项。 3.新一轮农村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 ①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改革的先导 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④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 新一轮农村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这表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②④当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先导,①错误;③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故选B项。 4.在实践中,自发的土地流转并不陌生,也一直存在。从之前对土地流转比较谨慎,到提出“三权分置”,将其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这表明中央对基层实践的肯定。这说明( ) ①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 ②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④人民群众创造和改变了社会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三权分置”从基层实践上升到国家政策,体现了人民群众实践的作用,人民群众通过创新生产方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进步,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群众创造社会精神财富和社会物质财富,①②不选。故选D项。 (二)突破1个重点——人生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社会历史性 阶级性 差异性 内 涵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会有差异 意 义 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要求我们站在正确的阶级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结 论 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3.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1)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人生价值的实现 实现方式 内容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从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看,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看,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备课札记] 5.习近平指出,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哲学依据是( ) ①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落后的价值观不能反映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 ④先进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C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属于正确的价值观,之所以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因为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先进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②④当选。①是价值观的含义,不构成哲学依据。落后的价值观错误地反映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而不是不能反映,③错误。故选C项。 6.明星慈善在公益慈善领域已然成为一支活跃力量,明星的爱心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近年来明星慈善项目也常蹦出一些让人不愉快的杂音。明星做了A公益,公众会质疑为什么他不做B公益?是不是因为做A公益更容易作秀?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认识,是因为( ) A.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会有相同的价值判断 B.知识结构不同决定人们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也不同 C.主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具有差异性 D.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价值观决定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 解析:选C 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立场不同,人们的知识构成、思维方法等因素的不同,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材料中对明星做慈善产生不同的认识,就是因为主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具有差异性,选C项;A项过于绝对化;B项错误,知识构成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决定;D项错误,价值观不起决定性作用。 7.“获得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与现实获得之间的契合,是改革成果公平共享的具体体现。如何才能有获得感,众说纷纭。有说要让低收入者尽快脱贫的,有说要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的,有说要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化的……这反映出( ) ①人的客观获得与主观认同总是一致的 ②获得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和生活体验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人们对真理的评价标准会因立场而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材料中对“获得感”众说纷纭,体现了人们的主观感受和生活体验,同时也表明不同的人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与选择不同,②③符合题意;人的客观获得与主观认同总是一致的说法错误,①不选;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评价标准是遵循事物本身的属性,④说法错误。故选C项。 8.“社工”是指以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他们遵循着助人自助的理念,坚守着心中有爱,生活就是富足的,工作就是愉快的,人生就是美丽的,事业就是有成就的信念。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实现自身价值须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③在劳动与奉献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④只有培养出全面的能力才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材料中的社工是“以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他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人生价值,在劳动与奉献中创造价值,②③正确;①强调了社会的客观条件,与材料无关;④说法太绝对,不选。故选C项。 [12道选择题保分练] 1.(2017·武汉联考)当前农村出现农业劳动力减少、城镇化后的农村土地权属不清、土地抛荒、农业规模经营程度较低等问题,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这表明( ) A.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B.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同步发展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解析:选D 由于当前农村出现了新问题,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国务院出台新意见,表明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理解有误;题干并没有反映国务院的意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C项与题意不符。 2.(2017·安阳质检)武汉,这座大江大湖的城市,得到水的滋润,也经受水的考验,又有过大水漫城,更有过战胜洪水的骄傲,但没有哪一次,我们失去绝不屈服的勇气、保卫家园的能量。抗洪精神,融入我们的城市精神里。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体会出的哲理是( ) ①人们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③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物质因素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③④说法明显错误,社会心态是主观因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影响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①②正确,故选A项。 3.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新农村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落后、错误的观念,如男尊女卑、多子多福、及时行乐等。这表明( )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解析:选C 在社会主义文化占主流的今天,仍然存在一些落后、错误观念,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 4.我国国企改革正稳步向前推进。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已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公布“1+11”个政策文件,最近又审议通过了8个配套文件。同时,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全面提速,结构调整力度切实加大,创新驱动战略有力推进。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 ①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国企改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内在统一的要求 ④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国企改革的先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国企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符合人民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内在统一的要求,①③正确,排除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国企改革的先导,④说法错误。故选A项。 5.简政放权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读下面漫画,对简政放权认识正确的是( ) ①作为生产关系的调整,简政放权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简政放权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③简政放权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④简政放权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简政放权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排除①;解决我国现阶段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实践,排除④;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 6.(2018届高三·苏州联考)习近平同志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出,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作为领导干部,应主动开门走出去,热情把人迎进来,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让群众为“自我感觉”纠偏。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肯定是衡量党员干部工作的唯一标准 ③维护人民群众的所有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党员干部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选A ②中“唯一标准”说法错误,排除;③说法错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所有利益;①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项。 7.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 146家,德国有837家。这些企业之所以长寿和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因为它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成为企业长寿的秘诀,其哲学依据是( ) ①企业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容易受主体意识的影响 ②上层建筑符合经济基础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和人们的行为选择 ④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取决于主体努力的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B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前进,排除②;“取决于”说法错误,排除④。①③正确,故选B项。 8.转基因可能是农业史上最有争议的技术。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能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反对者则从食用安全、生态安全和主粮安全等方面提出质疑。由此可见( ) ①对同一个确定的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可以有多个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③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因受主观条件限制呈现差异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 不同的人对转基因产品有不同的看法,这是由各自所站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引起的,这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呈现差异性,②④正确;真理只有一个,①说法错误;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③说法错误。故选B项。 9.(2017·济南摸底)当前上班族生活、工作压力大,亚健康、失眠、易怒、暴饮暴食、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问题非常普遍。为此,国家卫计委等有关部门建议市民每天发呆5分钟。过去被公众轻视的发呆行为,现在成了一种放慢生活节奏、舒展身心的方式。这表明( ) ①积极的情绪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积极的情绪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它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排除①;“国家卫计委等有关部门建议市民每天发呆5分钟”是针对当前上班族的生活状态而提出来的,②符合题意;“过去被公众轻视的发呆行为,现在成了一种放慢生活节奏、舒展身心的方式” 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符合题意;③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选C项。 10.“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国藩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纪鸿、曾广钧、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没有一个败家子。其中曾国藩“慎独、主敬、追求仁爱、参加劳动”的遗嘱对后世影响深远,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训,洁身自好,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的遗愿。这启示我们( ) ①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要不断修身养性、提高道德素养 ④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C 曾国藩“慎独、主敬、追求仁爱、参加劳动”的遗嘱对后世影响深远,曾家后裔遵先祖遗训,洁身自好,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的遗愿,这启示我们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当选;③当选,材料表明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要不断修身养性、提高道德素养;①④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 11.2017年12月5日是第32个国际志愿者日。有人说,“志愿服务”简单又厚重,简单是因为每一个人行动起来,就可以成为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的志愿者;厚重,则因不求名利的行动背后,蕴含着无私奉献、成全大我的高尚品质。该观点蕴含的哲理有(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只有投入实践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无私奉献”体现了②;“行动起来”体现了实践对成为志愿者的作用,③正确;①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项。 12.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每周上六天班、上半天院士门诊、进行两次教学查房、指导数台手术,有时外出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多年从医,秉承一颗仁者之心,无怨无悔……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我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黎介寿现在的生活状态。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劳动和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③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④执着和信念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本题未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主要强调的是老人的主观能动性,排除②;④说法错误,投身于社会实践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①③正确,故选B项。 [考什么] 考查 范围 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人生价值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⑤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考查 重点 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怎么考] 选择题 ①结合网络用语或社会变迁,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②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例,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知识 ③结合先进人物事迹,考查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主观题 ①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例,考查历史观的知识 ②结合民生问题,考查价值观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等知识 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2017·全国卷Ⅲ)“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①错误,④正确;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以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也可以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②正确,③错误。故选C项。 2.(2017·晋江模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全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并未因此而同步提高,一些领导干部对国家安全风险挑战认识不足,社会公众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不容乐观。这说明( )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④我们要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并未因此而同步提高”体现了社会意识的滞后性,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而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不合题意,②当选;题目仅提及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不足,未提及若全民安全意识充足对社会的影响如何,这不能体现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③不合题意;一些领导干部对国家安全风险挑战认识不足,社会公众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不容乐观,故必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维护国家安全,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 从两个角度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运用 角度 内容 领域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体现,因此材料必须是关于社会方面的,不能是自然界的 侧重点 当材料强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精神层面上出现一些变化,这是在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若强调精神层面的变化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发展、或精神层面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则需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典例] (2016·全国卷Ⅰ)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它制约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②④符合题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①说法错误;劳动关系矛盾只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③说法错误。 [答案] C [深化·点拨] (1)正确区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材料中的体现。 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所有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都属于改革生产关系,政治体制改革、法律制度的修改和完善都属于改革上层建筑。 (2)两对基本矛盾的地位与作用不是并列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根本,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3)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本质内容上是一致的,注意语言表述的不同。 1.(2018届高三·保定联考)河北青县农村,通过创新5种土地流转模式,在3年内已累计流转土地9.49万亩,不仅振兴了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而且让全县农民品尝到了更多丰收的果实。这说明( ) 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得到解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 通过创新5种土地流转模式,振兴了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体现了①③;②不符合题意;④与事实不符。故选C项。 2.针对新形势,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提供根本遵循,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唯物史观看,全面从严治党( ) ①旨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体现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题目中,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准则》和《条例》,全面从严治党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体现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③④入选;①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表述的是上层建筑的改革;②表述错误,排除。故选D项。 考点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典例] (2017·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尝试答题] (先做后比对答案,找差距学规范) 第一步: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知识限定 社会历史主体 设问方式 措施类 内容限定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1.先将材料分层 第1层 第1自然段 第2层 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到“等方面大胆创新” 第3层 从“比赛诗词涵盖”到“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 第4层 从“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到“外国留学生” 第5层 从“嘉宾现场点评”到“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 第6层 从“赛会设置竞猜”到最后 2.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关键词句 逐步推导·对接知识 第1层 对于设问的问题来讲属于无效信息 第2层关键词句:抓住受众文化情结,大胆创新 由上述关键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展文化→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3层关键词句: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 由关键词“爱国、仁义、友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群众文化需要→保障群众文化权益 第4层关键词句: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 由关键词“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树立人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 第5层关键词句:分析诗词深刻内涵,发掘道德价值 由关键词“深刻内涵”“道德价值”→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第6层关键词句: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打造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 由上述关键词→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第三步:采用术语+材料,确保答案条理又规范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变式拓展] 本题还可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考角度如下: (1)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必须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2)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才能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与人民群众有关的哲学主观题解法 (一)记答题公式不漏点 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材料分析 (二)背答题术语保规范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和主体意识。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并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备课札记] 考点四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价值观的判定 [例1] (2017·全国卷Ⅱ)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 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维护人民利益的基础之上,由此可见,只有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才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应该坚持的,③④ 符合题意;价值观属于意识范畴,并不能决定真理观,①说法错误;②说法绝对,不选。故选D项。 [答案] D [深化·点拨] 关于价值观的两个注意点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从领域看,表现在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生等方面的导向作用;从性质上看,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其导向作用不同。 (2)由价值观的概念可知,价值观属于意识(社会意识)的范畴,联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考生就很容易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双重性、价值观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1.在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和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当前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也是开放发展理念最为集中的体现。这说明了( ) ①价值观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③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在改造世界中一定能成功 ④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B 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是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和我国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绝对,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实践,有利于实践取得成功;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④错误。故选B项。 2.央视精品栏目《感动中国》已连续举办了十多年,共推出了100多位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撼人心灵的精神力量。这些不同年代的榜样人物,其事迹虽各有不同,却共同传递着正能量,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这表明( )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的特殊性通过矛盾的普遍性表现出来 ④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 ②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目中没有体现发展的曲折性;③ 观点错误,应该是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①④正确,故选D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主观题常考点) [例2] (2016·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尝试答题] (先做后比对答案,找差距学规范) 第一步: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知识限定 价值观 设问方式 批驳类 内容限定 对否认英雄的言论进行批驳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1.先将材料分层 第1层 第1自然段 第2层 第2自然段 第3层 第3自然段 2.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 关键词句 逐步推导·对接知识 第1层关键词句:不能没有英雄 由关键词“不能没有英雄”→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遵循适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 第2层关键词句:有的人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 由关键词“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否认英雄的原因: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表现:歪曲历史,遮蔽真相→否认英雄的危害:导致人们思想混乱 第3层关键词句:还原历史、守护英雄 由关键词“还原历史、守护英雄”→尊重历史→坚持真理→弘扬英雄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抵制谣言,消除影响 第三步:采用术语+材料,确保答案条理又规范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 [变式拓展] 本题还可从“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如何还原历史、守护英雄”命题,思考角度如下: (1)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克服错误的价值观,避免思想的混乱和价值观迷失,对抹黑英雄的谣传自觉抵制。 (2)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盲目跟风,有自己的立场和见解,守护良知、守护正义、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如何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一)记答题公式不漏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错误)价值观的影响+问题分析 (二)背答题术语保规范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备课札记] 考点五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这启示我们(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既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又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③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树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④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有创新意识,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项。 2.(2017·临沂模拟)“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这表明( ) ①理想信念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②理想信念是支撑人生的强大物质力量 ③特殊条件下,精神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④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理想信念是支撑人生的强大精神力量,②错误;精神的作用再大也不能起到决定作用,③错误;材料体现了理想信念的作用,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项。 (1)人生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个方面,其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首要的,判断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看他的贡献。 (2)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而不是主观努力。完全脱离社会的“ 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是不可能的。 (3)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价值,并不否定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本专题命题热点常着眼于——“社会民生”领域 热点聚焦——改善民生,推动共享发展 从理论层面看,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实践层面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无论是健康中国建设还是精准扶贫攻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这必然要在试题中体现出来。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本热点的重视和研究。 材料一 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材料二 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把握五个原则: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坚持统筹推进改革创新;坚持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活力。 [关联知识]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本热点可以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思想道德建设。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本热点可以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发展的观点,创新意识,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1.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③人民群众总是能够直接创造社会精神财富 ④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解析:选D 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①②入选;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创造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但只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只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③错在“总是”上;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往往属于统治阶级,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才实现了统一,④错在“历来”上。故选D项。 2.精准扶贫要扭住“精准”,找对“穷根”,进行靶向治疗,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以期脱贫攻坚见真效、见长效,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可见,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表明( ) ①狠抓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②正视矛盾的客观性,并抓住问题的核心 ③攻克主要矛盾,将措施落实到位 ④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扭住“精准”表明要将措施落实到位,找对“穷根”表明要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回避困难,要正视矛盾,②③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①不符合题意;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说法本末倒置,应是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项。 3.习近平指出:“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战。”习近平的讲话表明,要走好新长征路必须( ) ①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②维护人民的具体利益 ③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 “同欲” 意指上下有共同的理想,即共同的价值取向,表明要用共同的价值观凝聚人心,①正确;“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表明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④正确;②的观点不恰当,应为维护人民的整体利益;③与题意无关。故选D项。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要满足全国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不以改革的方式、不用创新的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只有以改革的思维和举措才能破解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所面临的难题。从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到维护少年儿童健康,从重视妇幼、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到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服务,都要求我们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使健康服务贯穿全程、惠及全民。截至目前,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6.34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0.1/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8.1‰。基本医保覆盖95%以上人口。这些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实实在在的变化,凝结着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辛劳与奉献。 材料二 应充分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既提升薪酬待遇、优化执业环境,又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让广大医务人员更加积极主动为人民提供最好的卫生与健康服务。这就要求加强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只有人人健康,才有全民健康;只有人人幸福,才有全民幸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知识说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依据。 解析:第(1)问知识范围比较宽泛,要将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对应。只有以改革的思维和举措才能破解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所面临的难题,说明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使健康服务贯穿全程、惠及全民,说明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实实在在的变化,凝结着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辛劳与奉献,说明必须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第(2)问也需结合材料信息来把握,可从发挥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综合国力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角度阐述。 答案:(1)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要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中国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要满足全国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只有以改革的思维和举措才能破解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所面临的难题。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从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到维护少年儿童健康,从重视妇幼、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到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服务,都要求我们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使健康服务贯穿全程、惠及全民。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材料中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实实在在的变化,凝结着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辛劳与奉献。 (2)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应充分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既提升薪酬待遇、优化执业环境,又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让广大医务人员更加积极主动为人民提供最好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应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12+3”高考过关练] 一、选择题 1.(2018届高三·赣州联考)盘点近几年来年度热词,一个鲜明的感受是主流话语表现“强势”且凸显时代特色,正在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主心骨,莫不让人感到在时代的强劲脉动中,有着一股强大的引领之力。这说明( ) ①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材料强调“年度热词”,这些主流话语表现“强势”且凸显时代特色,正在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主心骨,未涉及不同性质文化的辨别问题,排除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③错误;“年度热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在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主心骨,说明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项。 2.当前,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简单增加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要素投入来维持经济的高增长已经走不通。面对困境,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为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蕴含的唯物史观是(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改革就是要彻底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③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状况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选D 当前我国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我国社会的客观实际状况提出来的,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①正确;②错误,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和发展,不是彻底变革;③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故排除;④表述正确,我国之所以坚持供给侧改革的主张,是因为这个改革思路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3.(2017·天门调研)旧的户籍制度是造成我国城乡分割的主要根源。目前国务院已经相继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居住证暂行条例以及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等政策意见,这将促进农民市民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唯物史观看,上述改革( ) ①通过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②就是要完善经济基础,调整人们利益关系 ③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作出正确价值选择 ④就是遵从群众的意愿,破除旧体制的弊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①符合题意,户籍制度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其目的是解决城乡分割的问题,体现了通过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②表述错误,上述改革可以完善经济基础,但“就是要”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说法过于绝对,户籍制度改革是要解决城乡分割问题;③符合题意,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农民市民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作出正确价值选择;④表述错误,群众意愿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故选B项。 4.(2017·日照摸底)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总则》),这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总则》的通过( ) ①完善了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②倡导了法治精神,对社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③调整了生产关系,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解决了基本矛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总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总则》的通过是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作为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体现,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改革,④错误;故选A项。 5.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正确推进改革,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哲学上看,这一论述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 ) ①生产力、经济基础分别要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②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需要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选B 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要与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①颠倒了二者的顺序;②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容;③④正确解释了题干信息,故选B项。 6.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改革开放,因此要“为人民点赞”。“为人民点赞”就是对人民所发挥的作用给予肯定与赞许,传递了对人民由衷的敬意。这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是( ) ①社会实践的主体 ②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③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④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材料中“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改革开放”,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①②符合题意。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实践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因此③④不是人民群众的作用。故选A项。 7.(2017·石家庄模拟)“贴心法官”赵海7年间跑遍了北京西城区各个街道社区,坚持“在百姓中间,离群众最近”的工作定位,坚持“离人心更近,离诉争更远”的工作目标,入社区千家户,管群众身边事,解百姓心中结,创造了“纠纷不出社区,矛盾止于庭外”的优秀业绩。从价值选择的角度启示我们( ) ①坚持群众路线是改进工作作风的必然要求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人对自身生活意义的追求,决定人的行为取向 ④价值观支配着人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从而进行自我定向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C ①属于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不符合题意。正确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②说法错误。赵海的优秀业绩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 8.2016年8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时说,在奥运会这样高水平的竞争场合,争第一、拿金牌奖牌很不容易,拿到金牌奖牌的,值得尊敬和表扬。同时,只要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即使没有拿到金牌奖牌,同样值得尊敬和表扬。这说明( ) ①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②赢得社会的尊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利用好社会提供的条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 “拿到金牌奖牌的,值得尊敬和表扬。同时,只要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即使没有拿到金牌奖牌,同样值得尊敬和表扬”体现了①③;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说法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故选A项。 9.科学实验发现,人的味觉会随着背景音乐的改变而改变。同样的太妃糖,用音调偏高的音乐伴奏时人们感觉吃到的太妃糖更甜,而用音调偏低的音乐伴奏时人们感觉太妃糖不够甜,甚至有些苦。这项研究有助于人们通过改变音乐与味道的搭配使自己吃得更愉悦,也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事物的属性会随主体需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②人们的主观感受会随事物属性搭配的变化而不同 ③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做出价值选择的基础 ④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①错误;人的味觉会随着背景音乐的改变而改变,这项研究有助于人们通过改变音乐与味道的搭配使自己吃得更愉悦,这说明人们的主观感受会随事物属性搭配的变化而不同,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项。 10.某市组建义工组织,开放志愿者平台,让“微志愿”“微公益”“人人公益”等活动,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展开。开展这些活动( ) A.是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B.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C.表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表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解析:选D 开展“微志愿”“微公益”“人人公益”等活动,为服务社会、奉献他人提供平台,这表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答案为D项;此活动与科学文化修养无关,A项不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B项不选;C项与材料中心无关。 11.(2017·南京摸底)水,无私、和合、坚韧等品性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追求,水的品性象征着君子风范,做人处世应从善如流。水的上述品性启示我们要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就应该( ) ①作出普遍适用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③把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④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水的品性象征着君子风范,做人处世应从善如流。这启示我们要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就应该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②④正确;①中的“普遍适用”说法错误;③说法错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故选D项。 12.南宁铁路局工人李桂平,钻研电子知识,针对火车头驾驶和维修中遇到的问题研发出10项革新发明,为单位节约成本近2 000万元,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铁路首席技师,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李桂平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回报最能体现人的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 ③要在为社会的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④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 李桂平钻研电子知识为发明创造奠定了基础,体现了②;李桂平的革新发明给单位带来了良好效益,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体现了③;①错误,最能体现人的价值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④错误,在恶劣的环境中人们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从而实现其人生价值。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2017·邯郸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从江竹筠到董存瑞,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邓稼先到林俊德……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为了理想信念不畏牺牲、无私奉献,我们才能不断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坚守这份理想信念,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根”。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党员干部应怎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解析:本题知识范围限定为价值观,题目指向怎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可以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人生价值的实现等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①党员干部要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筑牢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党员干部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 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党员干部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创造价值。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8月,中国女排夺得里约奥运会冠军。网友们纷纷感叹:女排精神回来啦! 事实上,女排精神一直都在。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强大引擎。多年来,女排精神其实早已和北大荒精神、延安精神、巴山精神、铁人精神一起演化成为一种中国精神。而这种默默奉献、义无反顾、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奋发图强、敢为人先的中国精神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心中一座耀眼的灯塔。 为此,全国各族人民都应该学习和弘扬我国女排健儿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不同的人生价值,万众一心,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前进。女排精神正是我们当今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赞美、弘扬、践行这种精神,才能最终助推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探究女排精神给我们的启示。 解析:设问知识限定为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因此,可结合材料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要培养先进的社会意识。女排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了我国人民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弘扬女排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人生价值的最终实现。 ③要发挥正确的价值观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指导作用。弘扬女排精神,调动人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女排精神教育人们要甘于奉献,激发人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尊老爱幼、母慈子孝、耕读传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有些家庭逐渐淡化了家风传承,家庭教育出现重智轻德的偏差,有些封建落后的思想以及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家规家训也依然影响着一些家庭。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看,出问题的领导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当前一些青少年行为失范现象的背后,也往往有家风家教的因素。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社会功能和文明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加强价值观建设至关重要。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锤炼个人品德、书写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家风建设。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结合当前社会实际,为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提两条建议。 解析:第(1)问限定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上,属于原因类题目。解答时,一是要答出二者的关系原理,二是要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两个层次重点分析重视家风建设的现实状况和意义。第(2)问旨在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两个角度分析。第(3)问为探究类题目,建议一定要结合当前社会实际,且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社会生活变迁,传统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在家风传承和家庭教育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传统家庭道德对今天仍然产生深刻影响。②家风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家风能够促进个人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不好的、不合时代潮流的家风则阻碍个人和社会发展。要重视家风建设,弘扬和传承优良的家风,破除落后的家规家训,顺应时代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家庭文明建设明确了价值取向和基本价值遵循;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途径,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了实处;有助于将传承传统美德和弘扬时代新风相结合,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3)开展文明家庭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发挥文明家庭的榜样作用;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文明家庭、优良家风宣传;领导干部要廉洁修身,做家风建设的表率。(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提出其他建议,言之有理亦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