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10次周练试题 政治(平行班)word版
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0次周练试题 政治(平行班) 时长:5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朱磊 审题:李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每道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文化部已正式公布《“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绘制了路线图。这一计划的可行性在于( ) ①商业贸易是促进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经济决定文化,沿线经济繁荣自然带动文化繁荣 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④它契合当代基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人类文明共同认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习近平主席强调,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之梦。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这说明( )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②伟大的梦想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不懈奋斗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中华民族精神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国宝档案》栏目是央视第一次以电视栏目的形式,为国宝级文物重器揭秘建档。该节目讲述形式新颖,文化底蕴深湛,人文精神厚重。在介绍国宝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同时,着重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中,使观众身临其境,领略中华国宝不朽的价值与魅力。该节目能得到人们追捧,取得较高收视率,主要得益于( ) ①弘扬国宝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 ②现代传媒手段拓展提高了国宝的价值内涵 ③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使人们的精神需求层次不断提高 ④形式的创新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片,本片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截止10月30日,该片票房28.42亿元影片。成功来自于“中国人对新中国70年发展和成就的认可。”该片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创新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影视作品的创作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④弘扬正能量,削弱大众文化的社会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用车灯照亮孩子回家路的司机、脱下雨衣为婴儿遮雨的送餐哥、脱去冬衣趴在冰面上救孩子的好心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曾发布了一组主题为“感谢你,陌生人”的照片,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共鸣。该组照片的传播有利于( ) ①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②彰显我国文化自信的力量 ③夯实和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④弘扬主旋律,引领社会风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教,如同无声的教诲,不仅会在 言传身教中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更会在润物无声中助孩子立起人生的坐标,让人终身受益。可见,良好的家风( ) ①能帮助孩子形成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 ②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 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能够转化为孩子们的情感认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动画电影《哪吒》被称为“国漫之光”,它是制作者以《封神演义》为原型进行再创作,走出传统,贴近时代、走进观众,在口碑与票房上实现双赢。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让人看到“国漫崛起”的希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创新获得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③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助推了文化创新 ④与现代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 下图漫画启示我们办事情要( ) A.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不断解放思想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坚持实践第一 9.“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分别体现了( ) A.运动具有相对性,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B.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C.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 D.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 10.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里的“尽力而为、量力而为”的哲学启示主要是( ) A.要从自己的实际力量出发,去为保障基本民生而尽力实践 B.要尊重和坚持“量力而行”是“尽力而为”的前提和基础 C.要认同和践行“尽力而为”是“量力而行”的目的和要求 D.要把“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统一在发展实际行动中 11. 陆游在封建统治阶级向外来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爱国抱负得不到施展的背景下,在《卜算子·咏梅》中哀叹残雪中凋零的梅花,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毛泽东在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中苏论战的情况下,在《卜算子·咏梅》中赞叹冰雪中怒放的梅花,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可见( ) ①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人的意识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②诗人审美情趣的差别受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③理想抱负和人生态度影响人们对客观事实的认识 ④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孙子兵法》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项羽据此破釜沉舟,大破秦军;马 谡据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上述材料中两个故事共同表明了(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应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不同性质的认识具有不同的作用 13.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70年来,我国坚持准确把握多民族的基本国情,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我们更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认识论角度看,这是基于( ) ①民族政策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 ②认识要适应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作为真理的民族政策要不断超越自身 ④真理的无限性决定民族政策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嫦娥四号在世界上首次借助地月中继通信卫星实现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并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其搭载的科学实验项目验证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理论,这为我国未来的太空探索打下坚实基础。这主要说明了( ) 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具有真理性 ②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并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④获得认识是为了填补人类对于月球背面认知上的空白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从“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单独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我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这告诉我们( )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制约 ②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③认识在服务实践中体现自身价值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这主要表明( ) 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头脑中的存在变为现实中的存在 ②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③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④实践出真知,正确的认识都是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在生活中,酒后饮茶的习惯十分常见。很多人都认为酒后饮茶可以解酒,有利身体健康。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酒中的乙醇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样具有使心脏兴奋的作用,两者合二为一,更会增强对心脏的刺激,所以危害很大。这表明( ) ①既有的认识不具有正确性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③任何真理都有其客观性 ④实践能够检验和发展真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逐步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中,我们不断丰富邓小平理论;现在,我们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体现了( ) ①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人类的认识从根本上讲是有限的 ④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认识过程是永不终止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 历经多次试验,2019年7月,中国民营航天首台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全系统200秒长程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充分展现了该技术的合理性、先进性,探索了一条适用于商业航天的高可靠、低成本发动机研制之路。从认识论角度,这表明( )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活动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实践是实现谬误到真理转化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针对有人指责“一带一路”倡议是“债务陷阱论”“地缘政治工具论”等,我国外交部部长在2019年“两会”答记者问时表示,倡议提出六年来的大量事实证明:“一带一路”不是什么“债务陷阱”,而是惠民的“馅饼”:不是什么“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共同发展的机遇。由此可见( ) ①人们的认识受到立场、观点等主观因素的限制 ②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认识究竟是谬误还是真理,唯独实践有发言权 ④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都需要一个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成绩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只有雄心壮志和激情却躺在被窝里睡大觉,只能一事无成。2019年9月17日,在河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察看当地产业脱贫工作成效时再次强调: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要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方式,朝着市场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使公司和农民彼此受益。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的理解。(12分) 22.材料一:“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结合材料,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哲理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12分) 23.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大量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承包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国家开展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201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这些重大制度创新,对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有利于农业农村繁荣发展和稳定。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之路。(16分) 政治周练参考答案(平行班) 1—20:DADAC BACBB CCABB CDACA 21.【答案】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能动性,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光有正确的认识,是不能直接变成改革开放和脱贫致富成果的,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找对路子,形成的正确认识,就是要落实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河南省的脱贫攻坚之中。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推动实践的发展。正确的认识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河南的脱贫致富。(每点4分,共12分) 22.【答案】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中国共产党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获得了上述正确的理念。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伴随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中不断的追寻着更顺应自然,更尊重民意的执政理念。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从“人定胜天”到“美丽中国”,必将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④总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每点3分,共12分) 23.【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2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2分)。土地制度改革是针对我国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提出来的,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解放和发展。 ②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2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同经营权分离现象越来越普遍,国家实施土地三权分置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2分)。国家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建立在土地制度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的,通过三权分置,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分)。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认识,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⑤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分)。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随着农业农村的出现新的变化,需要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与永恒的使命。(2分)(共1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