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芜湖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通高中联考高二政治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哲学产生于 A. 主观想象 B. 实践活动 C. 独立思考 D. 外部世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选择B。其余答案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考点:哲学的起源 点评:本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悉课本知识即可作答。‎ ‎2.真正的哲学 ‎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生活与实践 ‎③可以为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得与失、名与利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①符合题意。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可以使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因此我们在现实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需要的是真正的哲学,②符合题意。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③符合题意。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语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了一个语言你会采取一些措施,去促使这个语言的实现。这主要说明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互相转化 C. 方法论指导世界观 D.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答案】A ‎【解析】‎ ‎【详解】“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了一个预言”体现了世界观,“采取一些措施”体现了方法论,材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符合题意。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但不能说两者可以相互转化,B表述错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但不能说“方法论指导世界观”,C表述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没有涉及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4.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由此可见 ‎①哲学是研究具体科学的基础 ‎②哲学具有帮助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教化功能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的理论思维依赖于思维的历史和成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①选项表述错误,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发展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③选项表述错误,哲学史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而不是科学,故排除。故本题选D。‎ ‎【考点定位】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名师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方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5.日月星辰,天际浩渺,总是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当日全食出现时,本来明亮的天空刹那间一片漆黑,如同夜幕降临,群星隐现,万物俱寂。古代的人对此茫然无助,而现代的人却对日全食充满了憧憬,一个月前就买好观测设备,等待这一天文现象的到来。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表明 A.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 思维先于客观存在而存在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思维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古代的人对日全食茫然无助,而现代的人却买好观测设备,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这说明现代的人对日全食出现的时间,已能够做出正确的反映,这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符合题意。“思维先于客观存在而存在”说法错误,B表述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D两项不符合哲学基本问题的界定,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6.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哲学具有时代性 B. 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D. 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 ‎【答案】C ‎【解析】‎ 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哲学具有时代性,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C错误。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考情分析】‎ ‎(1)考查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基本形态:高考往往以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为情境材料,对唯物主义进行考查。要注意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原子论”之说,其实质是不同的。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由于历史原因,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多为近代西方的科学家,而中国的代表人物较少。‎ ‎(2)考查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基本形态:注意把主观唯心主义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区分开来。中国古代的“天命观”比较复杂,有时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有时是按规律办事的表现,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哲学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 A. 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对封建神权 B. 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C. 为无产阶级代表的劳动群众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武器 D. 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 ‎【答案】B ‎【解析】‎ ‎【详解】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对封建神权的哲学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而不是一般的真正哲学,A不符合题意。哲学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B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无产阶级代表的劳动群众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武器,该选项与题干不完全对应,而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哲学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而不是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样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在科学基础上坚持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材料未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基础上坚持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哲学是对具体科学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故①④不符合题意;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样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真正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故②③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邓小平理论是在党的十五大写入党章的,并非是最新的理论成果,A不符合题意。题干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写入党章的,因此也不是最新成果,B不符合题意。题干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而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八大写入党章的,因此也不是最新的理论成果,C不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十九大写入党章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理论成果,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0.关于哲学上的物质,恩格斯如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所说的“物质”‎ ‎①它包括现实世界中的所有现象,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②它是现实世界里各种形态的物质直接相加和积累的结果 ‎③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④它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概念。‎ 恩格斯所说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世界中的所有现象有物质和意识,只有物质才具有客观实在性,①说法错误;物质和现实世界里各种形态的物质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②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A. 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B.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C. 德国古典哲学 D. 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 ‎【答案】B ‎【解析】‎ ‎【详解】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A错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B符合题意。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C不符合题意。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而不是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2.“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但我们必须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科学、有序、扎实有效推进。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A.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 B. 农村的生产力比较落后 C.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 D. 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并形成了社会关系 ‎【答案】A ‎【解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这说明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A符合题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要求我们要做到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D只侧重强调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故排除;“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侧重强调人类社会的产生,而材料侧重强调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C不符合题意。‎ ‎1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①“枯”与“荣”都是“原上草”—种存在方式 ‎②“枯”与“荣”的转化其实是一种概念的运动 ‎③“枯”与“荣”的变化离不开特定的物质实体 ‎④“枯”与“荣”都是一种意识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枯”与“荣”是指“原上草”的运动,是“原上草”—种存在方式,①正确。“枯”与“荣”的转化其实是“原上草”的运动,而不是一种概念的运动,②表述错误。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枯”与“荣”的变化离不开“原上草”这一特定的物质实体,③正确。“枯”与“荣”是指“原上草”的运动,而不是意识,④错误。故本题选D。‎ ‎【点睛】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 [原理]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所有的事物都在运动,要辩证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 [方法论](既承认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又要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1.既坚持唯物论,又要坚持辩证法; 2.既反对唯心主义,又反对形而上学.‎ ‎14.对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入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 B. 两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 前者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 D. 前者揭示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后者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强调运动绝对性,当人第二次再踏进河流时,先前的河水已经流走了,河流已不是以前的河流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而“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则是借口事物的绝对运动而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不承认事物在一定时期内性质的相对稳定性,会陷入不可知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A正确且符合题意;BCD说法都是错误的,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5.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说:“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下列理解最符合该观点的是:‎ A. 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B.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 C. 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唯意志主义 D. 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无所作为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就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B正确且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排除;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既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无所作为的思想,C 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6.下列名句所蕴含的哲理与漫画一致的是 ‎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④投之亡地然后存,限之死地然后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漫画“力量的获得只能来自两个方面:要么是希望,要么是非绝望”体现了意识对人体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和“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都体现了意识对人体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②③体现的哲理与漫画寓意相符,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都与漫画蕴含的哲理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7.《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收录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时髦词汇,如“八卦”、“宅男”、“宅女”、“闪婚”等,尤其是“搞掂”、“无厘头”等粤语词汇也被收录。这些词汇 ‎①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和生理基础 ‎③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加工的结果 ‎④说明了意识是对物质的真实反映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这些词汇属于意识范畴,意识的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①③正确符合题意。意识产生的物质和生理基础是人脑,②观点错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④说法绝对化,排除。‎ ‎18.在当代,人类的交往已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范围,世界各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国家的重大实践问题,都与整个世界密切相关。这说明实践是 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 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C. 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 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把握实践的特点。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是个人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群体性活动,同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的规模水平不同,同过去相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类实践活动超出国家民族范围,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所以答案选D;ABC材料没有体现。‎ 考点:实践的特点。‎ ‎19.下列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A.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B. 灌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 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答案】B ‎【解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蕴含的哲理是物质的绝对运动。抽足再入,已非前水,也说明了物质的绝对运动,故B入选。A选项蕴含的是用发展的观点看事物,故排除。C选项是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故排除。D选项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故排除。‎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唯物论 ‎20.历史是一个暗箱,多少真实发生过的事被存入这个暗箱,由后来不同年代的人们去寻幽探秘。人们能寻幽探秘历史的客观基础有 ‎①现在发生的事,过去未必发生过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现在必定也会发生 ‎③过去尽管过去了,但总有规律可循 ‎④过去发生过的事,总会留下一些印记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现在发生的事,过去未必发生过,这不是人们能寻幽探秘历史的客观基础,①不符合题意。“过去发生过的事,现在必定也会发生”说法太绝对,②表述错误。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事物发展的规律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③符合题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之间存在一种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人们可以通过对现在事物的分析,找出过去发生事情留下的蛛丝马迹,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1.我国古代“相马”专家伯乐著有马经,书中说:“良马额头隆起,像一种蜘蛛的日角,四个蹄予犹如垒起的酒药饼。”有一天,他的儿子按照书上讲的这些特征去“相马”,结果,他捧着—癞蛤蟆兴冲冲回家向父亲报告:我也“相”中了一匹马。这一事例启示我们 A. 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B. 要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C. 亲自实践比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 D. 书本知识往往是靠不住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伯乐的儿子这种“按图索骥”的做法属于教条主义,没有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事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A正确且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排除;C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22.污染严重是造纸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制造业摆脱了脏、乱的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 ‎①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②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③事物能否发展,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要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影响但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3.2019男篮世界杯会徽,以中国京剧脸谱为设计灵感,在整体造型上与篮球的形象相呼应,同时融入了双龙戏珠的元素,两条蛟龙争夺龙珠,如同两支球队争夺奖杯。“脸谱”元素融合篮琼形象的创意表明:‎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③艺术创作源自丰富的社会生活 ‎④艺术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可能是如实的反映,也可能是虚幻的反映,①表述错误。2019男篮世界杯会徽,以中国京剧脸谱为设计灵感,将“脸谱”元素融合篮琼形象的创意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②符合题意。2019男篮世界杯会徽的内容源于丰富的社会生活,③符合题意。艺术创作需要灵感,但是来自于社会生活,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点睛】解答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排错法。即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将题干选项内容联系起来,作分析判断,排除含有错误选项的题肢,从而得出正确答案。2.排异法。即找出虽然表述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不统一的选项,然后排除含有该选项的题肢。3 . 综合法。即解题过程中,往往单纯使用某一种方法解题较为困难,而综合运用上述方法,效果则较为理想。‎ ‎24.认识具有反复性,是因为 ‎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③客观的事物是复杂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现有一个过程 ‎④人们不可能认识事物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①符合题意。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由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所以,人们的认识也需要一个不断反复、逐步发展的过程,②符合题意。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③符合题意。“人们不可能认识事物”属于不可知论,④错误。故本题选B。‎ ‎25.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十九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了适当修改,把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思想战略写入党章。党章的修改是基于 ‎①真理在克服谬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②实践的深入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③真理是具体的,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 ‎④真理是有条件的,超出适用条件就会变成谬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十九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了适当修改可表明真理是具体的,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真理是有条件的,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变成谬误,故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所以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④错误,真理是有条件的,但随着时间推移不会变成谬误,而需要不断的超越自己。故本题答案为C。‎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另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答案】①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 ‎②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解析】‎ 本题以一些哲学家的典型说法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本题考查考生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本题要求考生回答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并回答二者有什么共同点,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中的关键信息并转化为相关哲学派别来组织答案:由“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可知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由“绝对观念”可知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的共同点可从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来回答。‎ ‎(2)本题要求考生回答材料二中体现的观点并回答这一观点的局限性,具体解答本题可从“气”一词能判断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然后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其局限性即可。‎ ‎27.传统村落拥有较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丽水市松阳县是全国首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该县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坚持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理念,把传统村落放到历史动态中去加以考量,尊重原住民,遵循它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本土、原生态、低碳环保材质,充分利用新的生态环保技术等复活传统村落的整村风貌。这种保持着原味古朴历史感的传统村落吸引了省内外大量的游客,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丽水市松阳县是如何成功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 ‎【答案】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传统村落的保存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该县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传统村落放到历史动态中去加以考量,尊重原住民,遵循它的发展规律。③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该县在遵循规律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土、原生态、低碳环保材质,充分利用生态环保技术等保护和发展了传统村落。‎ ‎【解析】‎ 本题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原理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从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传统村落的保存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规律是客观的,该县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该县在遵循规律基础上充分利用生态环保技术等保护和发展了传统村落等角度进行说明。‎ ‎【点睛】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摆脱规律的制约,但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做事情要想成功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里,尊重客观规律是事情成功的第一位的因素,是成功的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则是第二位的因素。‎ ‎28.2017年9月25日至28日,微信启动页面6年来首次“换脸”。原来所用的“蓝色弹珠”是由NASA提供,更换后的图片为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所拍摄。‎ 材料一: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是“风云四号”最关键的技术之一,能给大气作超过1500层的精细立体“CT”o由于技术难度过大,经费太多,美国放弃了,欧洲也延迟了计划。中国要不要继续?“尽管这块骨头很难啃,但只要把仪器送上天,就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我们非但要做,而且把目标定在了1500层,这几乎是一个梦想数值。”“当别人放弃时,我们坚持:做成功了,就领先世界。”中国科学家们立足本国国情,经过15年的艰辛付出和心血,最终啃下了这根让别人知难而退的硬骨头。‎ ‎(1)请运用唯物论的道理分析这一项目成功的原因?‎ 材料二:“风云四号”在国际上首次将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和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装载于同一颗卫星,但随之而来的微振动问题让团队伤透脑筋。为了攻克微振动难题,研制团队耗时两年,通过对十余个转动部件的振动特胜与传递路径的分析试验,提出了微振动测量与抑制的方法,并通过持续近一个月的整星级微振动试验,充分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科学家立足本国国情是成功的第一步。②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中国科学家们把目标定在了1500层,不断激励着指引着研究活动。③中国科学家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放弃、不气馁,经过15年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研制团队通过对十余个转动部件的振动特性与传递路径的分析实验,提出了微振动测量与抑制的方法。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在“风云四号”的研制过程中产生的微振动问题推动团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整星级微振动实验验证了微振动测量与抑制的方法的有效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微振动测量与抑制方法对于微振动问题的解决以及“风云四号”的成功发射起关键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风云四号”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唯物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相关知识。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1)本题要求运用唯物论的道理分析这一项目成功的原因。本题知识范围是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运动与静止等知识。解答本题,需要全面准确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唯物论的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中国科学家们立足本国国情,经过15年的艰辛付出和心血,最终啃下了这根让别人知难而退的硬骨头”,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非但要做,而且把目标定在了1500层,这几乎是一个梦想数值”,体现了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科学家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放弃、不气馁,经过15年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 ‎(2)本题要求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属于微观考查。解答本题,需要全面准确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研制团队耗时两年,通过对十余个转动部件的振动特胜与传递路径的分析试验,提出了微振动测量与抑制的方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之而来的微振动问题让团队伤透脑筋”,而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充分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微振动测量与抑制方法对于微振动问题的解决以及“风云四号”的成功发射起关键作用,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点睛】“体现类”主观题  ‎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 ‎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 ‎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 ‎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