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牡丹江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理)
牡一中2018级高二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 政治试题(理科)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 A. 运动与静止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思维和存在 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由此可见,本题答案为C。 2.随着当代自然科学正在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当代哲学也正在酝酿着重大突破。恩格斯在论述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时指出:“像唯心主义一样,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材料说明了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③哲学可以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 ④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材料强调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未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也没有体现哲学可以锻炼和提高人思维能力,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B.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基本规律 D.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逆向思维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正确的,但其局限性在于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A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当成世界的本原,B错误,符合题意。 C: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积极意义在于: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关于逆向选择类: 特点:题干的最后往往用“不正确的是”、“材料不能体现的是”等语句将题干与题肢联系起来。 解题要求:选择命题错误的题肢,或者材料不能体现的题肢作为答案。 易犯错误:由于粗心、审题不慎等原因导致误选命题正确的题肢作为答案。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 实践的观点 B. 革命的观点 C. 阶级的观点 D. 历史的观点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观点。本题没有难度,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 5.2018年8月13日至20日,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本届大会的5个分主题,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 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预见和指明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研究世界的一般本质和规律 ③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④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③④项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预见和指明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①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哲学的作用,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 除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C. 一切具体物质形态之和 D.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的客观实在 【答案】D 【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的客观实在,D项理解正确;物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世界上除了物质现象以外,还有意识现象。人脑本身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物质是具体物质形态的抽象,并不是一切具体物质形态之和,ABC项均对物质概念理解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简单说, "物质范畴"就是对物质的概括和总结,是哲学的概念,既属于意识的范畴,也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对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反映。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即: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实在,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7.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本届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揭示了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主要趋势,勾画出全球互联网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这体现了 A. 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C. 意识活动具有科学预见性 D.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排除A。 B:题目中的表述没有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排除B。 C:正确的意识活动具有科学预见性,排除C。 D: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揭示了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主要趋势,勾画出全球互联网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D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D。 8.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必须正确把握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这种关系是 ①首先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②首先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③在坚持意识决定物质的前提下,充分肯定物质对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充分肯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同时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④正确。 ②:“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这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②错误。 ③:意识决定物质,这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③错误。 故本题选D。 9.“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要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在发展中超越自身 ④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材料启示我们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要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不体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②与题意不符。 ③:材料强调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体现真理在发展中超越自身,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10.2019年元宵节,故宫古建筑群迎来首次“灯会”,并引发全民追捧,将持续几年来的“故宫热”推向了高潮。但赞美之声中还夹杂着不少质疑的声音,有网友认为,射灯乱舞,滚灯炫目,庄严大气的紫禁城被诡异的蓝光、绿光所淹没,与古朴婉约的建筑风格毫不搭调。故宫开夜场遭质疑说明 A.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存在不同 B. 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 C. 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 D. 真理在实践中发展,不断超越自身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可能相同,A排除。 B:该选项强调真理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 C:对于故宫开展的元宵节灯会,一些赞美之声中还夹杂着不少质疑的声音,表明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C正确。 D:D选项的表述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本题选C。 11.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第300次发射。由此可见 A. 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C. 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D. 计划先于行动,认识先于实践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故排除A。 B:根据题目的表述,通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这说明了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B选项正确。 C: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来源,故排除C。 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不能先于实践而产生,排除D。 本题选B。 12.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表明 A.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神的意志行事的 D. 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观点强调了世界的物质性,与题意不符,排除A。 B:该观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B。 C:该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C。 D:“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的意思指上天并不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取消冬季,大地并不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废除宽广,强调了联系的客观性,表明了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D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D。 13. 有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 A. 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B. 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 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D. 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能脱离物质。意识在特定条件下也不能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故ABC项错误。本题选D项。 考点: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点评:本题以漫画的形式为背景材料,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图画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本题只要能把握好基础知识并认真审题就可选出正确答案。 14.据报道,通过研究脑部受伤的昏迷患者,美国医生发现与知觉和唤醒有关的两个区域,即前脑岛和上前扣带皮层,这些大脑区域可能发挥着维持人类意识的作用。美国医生这一发现印证了 ( ) A.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B. 大脑是意识产生的唯一源泉 C. 意识活动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答案】D 【解析】 【详解】美国医生发现前脑岛和上前扣带皮层两个区域可能发挥着维持人类意识的作用,印证了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D符合题意;实践是意识产生的唯一源泉,B说法错误;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从意识的产生的生理基础上看,材料强调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A不符合题意;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强调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材料强调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C与题意不符。本题选D。 【点睛】意识的本质: 从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从生理基础上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从内容上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1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发展要遵循科学原则,需要通过科学手段进行测评和核查,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形成客观的评估结论,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这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是 ①要充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②不能违背规律,要认识并服从规律 ③要重视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④立足客观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规律的相关知识。推进绿色发展要遵循科学原则,需要通过科学手段进行测评和核查,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形成客观的评估结论,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说明要充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也说明要立足客观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①④符合题意;②项“服从规律”表述错误;题干不体现重视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③不合题意。本题选C。 16.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本质的、必然的和 A. 稳定的 B. 实践的 C. 发展的 D. 辩证的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概念,属教材知识的再现。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7.由于受空气污染和氧化等因素影响,使用近130年的“1千克”这一质量单位已难以适应现代精密测量要求。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以量子力学中的普朗克常数为基准替代“国际千克原器”定义,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千克”被重新定义 ①说明科学的定义是人们正确计量的起点 ②旨在修正原定义的不科学性以服务实践 ③意味人们对计量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④表明计量单位的定义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千克”被重新定义,不再依赖实物来体现,计量将会更加方便精准,其误差将可以“忽略不计”,意味着人们对计量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③项符合题意;“千克”被重新定义,表明千克的标准在改变,需要制定新的“1千克”质量单位,这体现了计量单位的定义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项符合题意;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的正确计量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定义有利于指导人类正确的计量,但不是正确计量的起点,①项观点错误;原来对“千克”的定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千克”被重新定义,并不说明原来定义的不科学,这体现了对“千克”的定义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 18.4G改变了我们的生活,5G即将为我们开启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业内专家指出,5G将赋能无人驾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推动众多行业数字化转型,可以说,3G、4G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5G将实现人与物的连接、物与物的连接。这启示我们 A. 要立足人类需要,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 重视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C.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D. 要辩证否定,勇于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A:“立足人类需要”的表述错误,排除A。 B:“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的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B。 C:材料中中没有体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排除C。 D:4G改变了我们的生活,5G即将为我们开启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这启示我们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勇于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D正确。 故本题选D。 19.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到“1+1>2”,这对于我们安排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哲学上看,“1+1>2”要求我们注重 A. 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 关键部分的特殊功能 C. 系统内部要素的简单相加 D. 系统内部结构的重新组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A:“1+1>2”要求我们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A符合题意。 B:材料强调的是系统优化的方法,未体现注重关键部分的作用,B不合题意。 CD:“1+1>2”要求我们注重的是系统优化的方法,而不是系统内部要素的简单相加,也不是系统内部结构的重新组合,C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0.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人们能动地 A. 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B.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C. 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D. 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的含义。A: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属于认识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A错误。 B: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而且是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B错误。 C: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C正确。 D: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不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运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 A. 普遍存在的、无条件的 B. 普遍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 有条件的、个别的 D. 主观的、有条件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世界观的角度看,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普遍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B选项入选。A选项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C选项“个别的”、D选项“主观的”的表述错误。 2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是 A. 物质和运动相统一的观点 B. 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 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答案】C 【解析】 联系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点睛】为什么说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 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起点和开端,全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都是在普遍联系发展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所谓最一般规律,就是整个世界普遍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全部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层次来说明这一点的。 (3) 是否坚持普遍联系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否认这一观点是形而上学的一个特征,所以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重要讲话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做到“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坚持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坚持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坚持选人用人和严格管理相统一”。上述做法体现了 A.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 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 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D.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A 【解析】 材料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结合,四个“相统一”坚持了联系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A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没有体现量变和质变,B项不合题意;材料主旨没有体现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C项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特殊性,D 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 24.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句话启示我们() A. 要看到部分影响整体 B. 整体离不开部分 C. 应当着眼整体把握大局 D. 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句话强调的是大局、全局的重要性,即强调的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故应当着眼整体把握大局,C项符合题意;A、B、D都是强调的部分的作用,不合题意。答案选C。 25.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微信朋友圈中时常见到一些诸如“每天一勺xx汁,一个月打通血栓”“xx的果核不能吃,吃了可能致命”之类的无厘头“健康流言”。从哲学上看,这些“健康流言”违背了 A. 发展的曲折性 B. 联系的客观性 C. 联系的多样性 D. 世界的物质性 【答案】B 【解析】 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一些“健康留言”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错误的,B项符合题意;发展的曲折性是指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是曲折的,本题材料不涉及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发展过程,A项不合题意;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材料主旨没有突出联系的条件性,所以没有体现联系的多样性,C项不合题意;“健康流言”这种不正确的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观点没有违背世界的物质性,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26.下列关于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事物的量变一定能引起质变 B. 量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 事物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所以量变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D.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答案】D 【解析】 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所以有了量变不一定有质变,A项观点错误;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项观点错误,D项符合题意;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所以量变对事物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C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 【点睛】正确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只有质变,才完成了量变,才肯定和巩固了量变所获得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产生新质的事物;只有质变才能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但并不是说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产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27.世界卫生组织在2018年6月18日发布的《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中,首次将沉溺于强迫性电子游戏列为一种精神健康状况。从哲学角度看,之所以要避免沉溺于强迫性电子游戏,是因为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起调节和控制作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量变超越一定限度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沉溺于强迫性电子游戏是一种精神健康问题,说明萎靡的精神使人消沉、无法自控,所以,可以用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起调节和控制作用来解释该问题,②项符合题意;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超越一定限度会破坏原有的平衡,引起质变,所以,避免沉溺于强迫性电子游戏,要防微杜渐,④项符合题意;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指的是人的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这不是要避免沉溺于强迫性电子游戏的哲学原因,①项不合题意;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指的是人的意识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不是要避免沉溺于强迫性电子游戏的哲学原因,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 28.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营商便利度近三年在全球排名跃升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更是跃升31位。这得益于我国既不忘“抓项目”的老本事,更得益于学习“造环境”的新本领。这说明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不忘“抓项目”老本事这体现了对以往方法的肯定,更学习“造环境”新本领体现的是对以往做法的辩证否定,经过这种肯定与否定促进了中国营商环境的发展,这说明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不选;我国学习“造环境”的新本领促进了营商环境的发展,这说明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选项。 29.节能型住宅具有冬暖夏凉、隔音隔热等特点。它能有效地降低人们取暖或降温的同比能耗,因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广受欢迎,被许多国家政府列为推广项目。材料说明了 A. 新事物一出现就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B. 新事物应该符合社会上每个人的要求 C. 新事物是新出现的事物 D.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答案】D 【解析】 【详解】节能型住宅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能够满足人民的某些需要,作为新事物,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们的喜爱,D项符合题意;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和接受要经历一个过程,A项观点错误;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不可能做到满足每个人的要求,B项观点错误;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看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C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 【点睛】关于新旧事物的几种错误观点。 (1)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既有新旧事物并存的情形,也会出现旧事物暂时复辟的现象,不能笼统地说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2)力量强大事物就是新事物: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角度来说的,不是说新事物在开始的时候就具有强大的力量。当新事物刚刚出现的时候旧事物往往更强大。 (3)形式上新颖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内容是事物的根本,看待事物的性质必须抓住它的内容。事实上,新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新,旧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旧,旧事物常以新形式出现。 30.从矛盾的角度看,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是 A. 主要矛盾 B.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C. 次要矛盾 D. 次要矛盾的主要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但不决定事物的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矛盾主要方面是在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其主导作用的依法,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故B正确;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会影响事物的发展,但不决定事物的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但次要矛盾中不包含主要矛盾,因此,“次要矛盾的主要矛盾”的说法是不恰当的,故D错误。故选B。 【点睛】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关系: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区别 外延不同 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则可以有多个 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比较而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 内涵不同 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主次矛盾都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 作用不同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又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方法论意义不同 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做事情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能忽视一般 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 实践的方面不同 做题时判断主要矛盾要注意以下字眼,如“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等 做题时判断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注意以下字眼,如“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优劣”等 联系 ①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 ②都是重点论所要把握的重点 31.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社会对具备创新能力劳动者的需要将教育推向个性化发展道路,即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化要素,结合国家教育方针与社会人才需求,量身定制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决定,学生发展方向关键看社会需求 ②学生成长所遇到的不同矛盾,会将他与别人的人生区分开来 ③予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个性理念蕴含在通识教育之中 ④坚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①: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而不是由主要矛盾决定,①错误。 ②④: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化要素,结合国家教育方针与社会人才需求,量身定制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说明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矛盾,且学生成长所遇到的不同矛盾,会将他与别人的人生区分开来,所以需要坚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②④正确。 ③: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③错误。 故本题选C.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 A.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B. 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C. 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D. 事物要素的重新组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A符合题意。 B: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B说法错误。 C:选项属于联系观点,与发展的实质无关,C不符合题意。 D:事物要素的重新组合不一定是前进和上升的变化,D错误。 故本题选A。 33. 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A.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材料的寓言表明,每个事物都有自己擅长之处,即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具有特殊性。 A不合题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体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B符合题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体现矛盾具有特殊性; C不合题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强调矛盾具有普遍性,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D不合题意,“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明看问题过于片面,没有使用对立统一的观点。 故选B。 3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A. 事物运动和变化 否定 B.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扬弃 C. 促进事物的质变 抛弃 D. 一种事物取代另一种事物 肯定 【答案】B 【解析】 自然界、人类世界、人的认识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辩证否定: (1)辩证否定的内涵: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否定的特点: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否定的实质: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4)辩证否定的意义: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35.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神舟飞天到高铁奔驰,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彰显了改革带来的蓬勃创新活力。这表明创新 A. 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 是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C. 决定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D.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神舟飞天到高铁奔驰,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彰显了改革带来的蓬勃创新活力”,反映了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项正确。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实践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C项错误。本题选D项。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36题20分,37题10分,共30分) 36.根据试题的要求,从下列备选答案中,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答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规律为人类服务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重视精神的力量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三个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备选答案: 自觉选择性 客观物质性 能动性 客观实在性 社会历史性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答案: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答案】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2). 实事求是重视精神的力量 (3). 客观物质性 (4). 能动性 (5). 社会历史性 (6).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7).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哲学观点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根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写出哲学启示。属于典型的连线题目,要求考生经原理与方法论要求对应: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要求:重视精神的力量。根据试题要求,选择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精神的力量。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选择实践具有三个特点。属于典型的默写题目的变式,考生根据自己的记忆直接选择实践的特点三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选择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理论依据。属于典型的默写题目的变式,考生根据自己的记忆直接选择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理论依据两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哲学原理、方法论或者哲学观点的掌握程度,以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为主,对默写题目进行变式,降低难度,考生应该比较容易回答,试题难度不大。 37.2018年10月24日,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材料 桥建成通车将点燃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引擎。 香港的金融、航运、贸易,澳门的休闲旅游,广东的完备产业体系和扎实制造业,均可在城市群的聚合效应中发挥更强大的影响力,从而形成要素合理流动、产业合理分工、价值链合理布局的增长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向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跃进。 结合材料,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 【答案】(1)整体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要从整体着眼,形成要素合理流动、产业合理分工、价值链合理布局。 (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向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跃进,从而带动港珠澳地区经济的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对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作用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从材料到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辩证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但试题设问给考生提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考生可先回顾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整体对部分作用、部分对整体的作用、创新。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整体对部分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整体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要从整体着眼,形成要素合理流动、产业合理分工、价值链合理布局。 ②部分对整体的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向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跃进,从而带动港珠澳地区经济的发展。 【点睛】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以“如何体现……”的形式呈现。这种设问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能力和方法。既要求考生掌握某观点的具体内涵,又要与题设材料相结合,做到材料与观点一一对应。回答此类高中政治主观题首先应思考该观点的具体内容,并将材料与观点的具体内容对应起来,根据与材料关联的程度,安排观点表述的顺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