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专用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必修3

文化生活 必修 3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01 课 前 预 习 案 传统   具体内涵   鲜明的民族性   社会生活的变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必要前提   必然要求   继承   革故鼎新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先导   选择   1 .传统习俗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    ) 2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其基本特征因时而变。 (    ) 3 .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    ) 4 .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批判继承,其次要创新发展。 (    ) 5 .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技和思想运动都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 6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 ×   ×   ×   ×   ×   √   1 .毡房是巴什基尔数代人智慧的结晶,毡房装饰着鲜亮的民族图案,四壁上的红色花纹毡子颇见功底。下列对毡房认识正确的是 (    ) ① 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凝固的艺术  ② 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  ③ 毡房是巴什基尔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 毡房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答案   D 2 .愚公移山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但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说明 (    ) A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 .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C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D .对待传统文化要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答案   C 3 .习近平在与有关专家学者座谈时提出了 “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 的意见。之所以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 (    ) A .传统文化都能顺应社会发展的变迁,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B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重大影响 C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 .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我们应全面继承 答案   B 4 .春节、元宵节等众多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需要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精神。如在春节可以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中秋节可以宣传和谐等。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 .一切传统文化都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要全部继承下来 B .一切传统文化都已不符合时代的特点,要全部抛弃 C .否定一切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新的文化形式 D .对传统文化要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答案   D 5 .中国有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需要被开发,否则就容易被破坏,就容易覆盖上厚厚的历史尘埃。但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有文化地开发、有继承地开发,没有文化地开发、没有继承地开发,就是糟蹋。这一观点体现了 (    ) A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B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C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D . “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 的必要性 答案   A 6 .大陆很多地方政府提出要大力开发当地的文化遗产,对此,有学者表示, “ 开发 ” 是个野蛮的词,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对自己的文化遗产使用 “ 开发 ” 一词,联合国用的是 “ 利用 ” ,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用的是 “ 活化 ” 。 “ 开发 ” 与 “ 活化 ” 文化遗产的区别在于 (    ) ① “ 开发 ” 偏重于经济效益, “ 活化 ” 重视文化的传承  ② “ 开发 ” 看到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 活化 ” 割裂了二者的联系  ③ “ 开发 ” 是虚无的, “ 活化 ” 是复古的  ④ “ 开发 ” 可能破坏文化遗产, “ 活化 ” 有助于在继承中发展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答案   A 1 . 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影响 (1) 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02 课 堂 探 究 案 考点一 传统文化的继承 (2) 表现形式 (3) 特点 (4) 影响 ( 作用 ) ①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 .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 要继承: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改造或剔除。 (2) 要发展: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3) 要反对 “ 民族虚无主义 ”“ 历史虚无主义 ” 与 “ 封闭主义 ”“ 守旧主义 ” 的错误倾向。 重难点 [ 提醒 ]  区分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 “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文化传播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1 . (2017 · 天津卷 · 7) 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 “ 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 ” 。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 ①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 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 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性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B   考向一 传统文化的特点 解析  ②④ 对: “ 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 祍 、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 ” ,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也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① 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性而不是区域性; ③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 区分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2 . (2015 · 北京卷 · 26) 蟠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 …… 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 “ 正襟危坐 ” ,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    ) A .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 .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 .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C   考向二 传统文化的影响 解析  “ 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 的说法错误,故 A 排除。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故 B 不正确,排除。蟠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 …… 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些事实证明了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故 C 符合题意,入选。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要靠法律制度来保障,而不是通过市场运作,故 D 说法错误,排除。 飞檐是汉族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飞檐为汉族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 [ 易错练 ] 1 .记者在山东农村采访时发现,开遍万村千乡的农村超市在为农民购买合格日用消费品提供便利的同时,还从诸多方面改变了农民过春节的习俗。以前农民每到春节都要大量准备年货,但是现在,由于超市开进乡村,农村购物与城市一样方便,不少农民春节不再大量准备年货,只是略微备点够几天吃用的就行。这说明 (    ) A .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 B .传统习俗能够与时俱进 C .传统习俗经常变化 D .传统习俗不可捉摸 B   解析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传统习俗的改变,而不是其稳定性, A 不选;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B 正确;传统习俗具有稳定性,会因时而变,但不会经常变化,也不是不可捉摸, C 、 D 两项观点错误。 [ 提醒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一定要正确把握传统文化 “ 变的绝对性 ” 与 “ 不变的相对性 ” 的关系。 2 .教育部发布贯彻 《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 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 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 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 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D   解析  ① 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③ 错误,书法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关系不直接。 ②④ 正确。 [ 提醒 ]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用,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认为 “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 ,因为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二是不能认为 “ 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 ,因为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 模拟练 ] 3 . (2019 · 广西梧州检测 ) 2018 年 4 月 27 日,有媒体撰文称诗歌文化正在中国复苏,或将迎来新 “ 诗 ” 纪。传统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以其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民大众的喜爱,在全国形成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这种潮流的出现表明 (    ) ① 古诗词成为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 文化复古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强烈认同感  ③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④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D   解析  文化遗产是展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① 不选; ② 表述 “ 文化复古 ” 本身错误,排除; ③④ 表述正确且符合材料。 4 . (2019 · 山西三校联考 ) 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善念善行可以 “ 仁者,爱人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推己及人;在今天,人人存善念、行善举、扬善德、明礼崇德,如同微笑,可以相互感染和传递,一个个小善积聚成社会风气的 “ 厚德 ” 。这表明善文化 (    ) ①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②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③ 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④ 具有社会历史性和长久生命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D   解析  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 ① 排除;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材料没有体现, ③ 排除; ②④ 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1 . 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考点二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重难点 文化继承 文化发展 继承 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健康的内容,同时具有消极的、落后的部分。这些积极成分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也应随着社会生活而变化 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继承 文化发展 做法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应改造或剔除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 .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 决定因素 ) (2)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内在因素 ) (3)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 助推器作用 ) (4)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特殊作用 ) 3 . 全面认识教育的重要性 (1)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2)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3)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5)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1 . (2018 · 全国卷 Ⅲ · 19) 2018 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 《 经典咏流传 》 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 “ 和诗以歌 ” ,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 《 苔 》 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 《 墨梅 》 获得网民广泛点赞 …… 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    ) ① 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 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 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 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C   考向一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解析  ② 对: 《 经典咏流传 》 形式新颖,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了文化传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推陈出新。 ③ 对: 《 经典咏流传 》 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表明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① 错: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和归宿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 错: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以文化继承为前提,而不是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 苔   ( 袁枚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2 . (2016 · 天津卷 · 11)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 4D 电影 《 甲骨文 》 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    ) A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考向二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B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 “ 4D 电影 ” 。通过 4D 电影观众感受到了古人造字的智慧,说明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故选 B 项;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只是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 A 项错误;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 项错误; 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变着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二是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三是改变着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 易错练 ] 1 .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总是左右摇摆, “ 全盘继承 ” 和 “ 全盘否定 ” 是常见的两种思想极端和错误做法。下列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 A .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 .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 .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B   解析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据此, A 、 C 、 D 三项均错误。 [ 提醒 ]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 .当今时代,网络发展使人们的信息传递、诉求表达、社会交往、思维习惯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 ① 科技进步对文化传播有重要影响  ② 科技进步是文化进步的唯一动力  ③ 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④ 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B   解析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发展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② 错;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发展, ④ 错。 [ 提醒 ]  在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决定因素,决定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科技不起决定作用。 [ 模拟练 ] 3 . (2018 · 河南永州检测 ) 紫禁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要不断修缮和修复才能保持原状。 2016 年我国提出了养心殿与养心殿文物的修复保护等 33 个课题对其进行 “ 研究性保护 ” ,对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 “ 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 ” 等八大作 ( 工序 ) 和上百项容易失传的传统工艺进行传承。材料表明 (    ) ①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做到先继承,后发展  ② 坚持保护利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弘扬  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④ 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A   解析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分先后,因而 ①④ 表述错误; ②③ 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4 . (2019 · 河南名校联考 ) “ 低头族 ” ,反映了以手机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读者阅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的变化,传统的报纸、 刊物和书籍等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日渐萎缩。这意味着 (    ) ① 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变革了文化传播方式  ② 手机式阅读必定会逐步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  ③ 要全面看待大众传媒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  ④ 阅读方式的变化对人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C   解析  以手机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读者阅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的变化,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变革了文化传播方式,故 ① 符合题意;手机式阅读和传统的阅读方式各有其特点,不一定会取代传统阅读,故 ② 是绝对化观点;传统的报纸、刊物和书籍等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日渐萎缩,并没有说明大众传媒传播文化功能的减少,要全面看待大众传媒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故 ③ 符合题意;阅读方式的变化对人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④ 观点不符合题意。 1 .为什么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 点拨 ]   传统文化特点+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民族精神+特色文化。 [ 答题要素 ]   (1)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2)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03 备考锦囊 热点聚焦 ………………………………………………………………………… ◎ (4)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5)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滋养,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2 .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 点拨 ]   正确态度+发展创新+影响因素+克服错误倾向。 [ 答题要素 ]   (1) 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并不断创新。 (3)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促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4) 既要克服 “ 守旧主义 ” 和 “ 封闭主义 ” ,又要克服 “ 民族虚无主义 ” 和 “ 历史虚无主义 ” 。 中国诗词大会 [ 背景材料 ] 材料一   “ 中国诗词大会 ” 已播出三季,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原创语言文化类品牌节目。 材料二   《 中国诗词大会 》 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 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 ◎ [ 命题视角 ] 1 . 《 中国诗词大会 》 这档有着独特民族文化气质的节目接连 “ 火 ” 遍电视网络,引发关注。创作者们从汉字、诗词、书信这些最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这启示我们 (    ) ①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 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④ 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C   解析  材料中优秀传统文化到今天仍被人们借鉴使用,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① 正确;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 ② 错误;汉字、诗词、书信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气质,到今天仍被使用,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③ 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 不选。 2 . 古诗词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 髄 ,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知识。通过诵读,理解这些经典作品,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能深深体会到古代先贤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人生态度、生活原则和道德理念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保留古典诗词,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校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内容与形式,诵读经典进课堂已经在很多地区进行了试点工作。 运用 “ 传统文化的特点 ” 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诵读、理解古诗词的文化意义。 答案   ①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诵读、理解古诗词,可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维系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②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理解古诗词中的优秀传统思想,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积极的作用。 ③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诵读、理解古诗词,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优良传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