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聊城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开学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测评考试高二政治试题 第I卷 选择题(45分) 1. 杭州富阳党员教师赵利炳是富阳红十字狼群应急救援队副中队长。2020年暑假他一直在抗洪救灾的路上,从江西上饶鄱阳县到安徽铜陵枞阳县再到安徽芜湖,每一次都主动冲在最前线,开冲锋舟拉牵引绳、背生活物资。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党员要( ) ①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②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③坚持党性原则,永葆为人民服务的情怀④坚持不忘初心,把自身利益融入人民利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杭州富阳党员教师赵利炳从江西上饶鄱阳县到安徽铜陵枞阳县再到安徽芜湖,每一次都主动冲在最前线,开冲锋舟拉牵引绳、背生活物资,说明中国共产党党员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性原则,永葆为人民服务的情怀,①③正确。 ②:题干通过共产党员冲在抗灾最前线,说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未涉及廉洁自律意识,②错误。 ④:党员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该选项中“把自身利益融入人民利益”的说法错误,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 党的十九大明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重要判断,并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了新的概括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变迁和国情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概括。能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有( )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③中国共产党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 ④中国共产党行使国家权力,履行经济建设职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 21 - 【详解】①:材料阐释的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重要判断,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间上不衔接,①错误。 ②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重要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的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变迁和国情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概括。这一判断是基于我国变化发展了的实际情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同时也说明中国共产党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②③符合题意。 ④: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权力,也不能履行属于政府经济建设职能,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并发出通知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抓好《规定》的学习贯彻,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抓住党委(党组)这个关键主体,不折不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规定》的印发重在( ) ①健全党内制度体系,保障科学民主立法 ②加强党的基层建设,从严要求基层党员 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升履职尽责本领 ④坚持党要管党原则,提高问责工作实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人大依法享有立法权,通过完善法律体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中国共产党不具有立法权,①说法错误。 ②:材料强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仅仅是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和从严要求基层党员,排除②。 ③④: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并发出通知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抓好《规定》的学习贯彻,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抓住党委(党组)这个关键主体,不折不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规定》的印发重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升履职尽责本领,坚持党要管党原则,提高问责工作实效。③④符合题意。 - 21 - 故本题选D。 4. 2019年11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香港法院有关司法复核案判决发表谈话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是否符合香港基本法,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判断和决定,任何其他机关都无权做出判断和决定。这是因为(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常设机关,具有国家立法权 ②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地方必须接受中央统一领导 ③人大是国家权力的核心,要求其他国家机关对人大负责 ④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遏制“港独”必须维护宪法权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是否符合香港基本法,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判断和决定,任何其他机关都无权做出判断和决定。这是因为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地方必须接受中央统一领导,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常设机关,具有国家立法权,①②符合题意。 ③:在我国,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而不是国家权力的核心,③错误。 ④:材料强调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必须符合香港基本法,不涉及国家宪法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涉及如何遏制“港独”问题,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5. 2020年4月28日民政部等六部广]联合出台《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将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起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变“社区万能章”“社区成为证明大本营”等现象。该意见的实施( ) ①能更好地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功能 ②有利于促进基层自治组织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规范的服务 ③能够使公民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权利真正落到实处 ④旨在减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负担,提高行政效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 21 - ①②:建立起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变“社区万能章”“社区成为证明大本营”等现象,这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功能,也会促进基层自治组织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规范的服务,①②符合题意。 ③:该意见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功能,而未体现能够使公民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权利真正落到实处,③不符合题意。 ④: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政府,不能提高行政效率,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6. 2020年6月24日,海南省召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会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海南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5个国家级贫困县(市)全部脱贫摘帽,民族地区“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民族地区“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丰硕。上述成绩的取得( ) ①有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 ③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结果④说明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近年来海南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各方面都取得显著变化,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结果,①③符合题意。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夸大了材料中成绩的作用,②错误。 ④: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④错误。 故本题选A。 7. 现代经济学分析表明,政府作用犹如“三只手”,即无为之手、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指政府的权力过大并没有受约束)。我们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着力发挥政府无为之手、扶持之手的作用,限制政府的掠夺之手。要限制“掠夺之手”就需要坚持( ) ①法定职责必须为 ②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克服政府缺位错位 ④克服政府越位现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 21 - 【解析】 【详解】①∶限制“掠夺之手”就需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而不是法定职责必须为,①排除。 ②④∶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掠夺之手”指政府的权力过大没有受到制约,因此要限制“掠夺之手”就需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克服政府越位现象,②④正确。 ③∶要限制“掠夺之手”需要克服政府越位的现象,而不是克服政府缺位错位,③错误。 故本题选C。 8. 2019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两个“一站式”将剧场化的司法改写成了广场化的司法,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大厅和一站式纠纷解决中心,当事人需要办理的各种诉讼事项,都可以在窗口一一找到解决问题的部门和人员,真正实现了站式诉讼服务,同时使纠纷的解决也搭上了一站式的快车道。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①发挥法院职能作用,自觉接受公民监督 ②强调源头预防为主,避免进入诉讼程序 ③拉近了法院与民众的距离,真正做到司法为民 ④满足群众司法需求,降低百姓诉讼成本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①:材料不涉及自觉接受公民监督,①排除。 ②:避免进入诉讼程序的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④:“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大厅和一站式纠纷解决中心,当事人需要办理的各种诉讼事项,都可以在窗口一一找到解决问题的部门和人员,真正实现了站式诉讼服务,同时使纠纷的解决也搭上了一站式的快车道”,这拉近了法院与民众的距离,真正做到司法为民,满足群众司法需求,降低百姓诉讼成本,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 9.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法律的有效实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从法律的有效实施角度看,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 ) ①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②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 21 - ③司法机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 ④监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从法律的有效实施角度看,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①③正确。 ②:政府部门属于行政机关,不能公正司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②错误。 ④: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监察机关履行监察职能,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0. 2020年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终于首飞成功。此前3月和4月中国航天发射连续两次失利。航天专家和团队同舟共济、夜以继日、集中会战,深人开展问题复盘、原因分析、试验验证等工作,基本明确两次失利的故障定位和机理,迅速做出调整,最终迎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从唯物论角度看,材料说明了( ) ①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一切困难 ③意识可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航天专家和团队深人开展问题复盘、原因分析、试验验证等工作,基本明确两次失利的故障定位和机理,迅速做出调整,最终迎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这体现了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①④符合题意。 ②:“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一切困难”说法过于绝对化,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②错误。 - 21 - ③:意识指导人们通过实践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客观事物,但并不是“意识可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客观事物”,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1. 1951年李顺达、申纪兰成立全国最早的农业合作社,发展了经济。改革开放后,申纪兰带领西沟村村民先后办起了铁合金厂、硅石厂等十多家企业,搞活了集体经济。为了不把污染留给子孙后代,西沟村拆除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企业,重新寻找发展定位,逐步成立了十四家合作社,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西沟村主动拆除不达标企业,重新寻找新的发展定位 ②辩证的否定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克服原来的局限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④否定一切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由全国最早的农业合作社,到改革开放后的集体企业,再到后来,因为环保,拆除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企业,重新寻找发展定位,成立多家合作社,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这说明西沟村坚持辩证的否定,重新寻找新的发展定位,也说明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克服原来的局限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而不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②错误。 ④:否定一切是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辩证否定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2.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从三毛的话中我们得到的哲学启示是(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事物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③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④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够实现质变 - 21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①符合题意。 ②:许多看过的书籍会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体现了事物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②符合题意。 ③: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③错误。 ④: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并不是“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够实现质变”,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3. 灯泡的发明曾被认为是骗局外科消毒法曾被人们拒绝、疫苗刚出现时曾受到抵制......今天,它们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还在不断更新。材料说明( )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②后来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物 ③新事物的力量强于旧事物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今天,它们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还在不断更新”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①符合题意。 ②:不能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作为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②错误。 ③:新事物在开始时的力量往往比较弱小,因而不能笼统地认为新事物的力量强于旧事物,③错误。 ④:“灯泡的发明曾被认为是骗局外科消毒法曾被人们拒绝、疫苗刚出现时曾受到抵制...”但是,今天,它们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还在不断更新,这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4. - 21 - “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面......绘画中蕴含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创作不出好的作品的。”这说明(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③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 ④矛盾双方在融合中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材料未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对比和冲突”指的是矛盾双方的对立,懂得辩证法,方能创作好的作品,意味着寻求矛盾双方的同一,意味着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同时也说明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②③符合题意。 ④:“矛盾双方在融合中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夸大了矛盾双方的同一,忽视了矛盾双方的对立,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5. 2020年6月23日我国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目标。中国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②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完成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 ③把握矛盾特殊性,探索中国卫星导航发展的正确之路 ④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中国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这意味着中国的北斗系统建设把握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③符合题意。 ②: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不存在“共性”的问题,材料也就不体现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完成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②不符合题意。 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④错误。 故本题选A。 - 21 - 第II卷 非选择题(55分) 16.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领导人民实现了生活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奋力争取温饱(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党和政府带领人民迅速恢复生产,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直至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明显改善,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奋力争取温饱的阶段。 稳定解决温饱(1979-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城市国营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扩大和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措施的出台,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较改革开放初期都有了明显提高。 实现总体小康(1992-2012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又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热潮,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落实一系列居民增收政策,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迈向全面小康(2013-2018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实施,重点群体收入增长措施持续发力精准扶贫政策深入推进,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生活的历史性跨越。 【答案】①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同甘共苦,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②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领导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生活的历史性跨,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充分显示了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能力。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④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一代一代接续奋斗,实现了人民生活的历史性跨越。 - 21 -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领导人民实现了生活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历史性跨越为背景材料,考查政治与法治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详解】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设问范围是政治与法治知识,设问要求是“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生活的历史性跨越”,其次分析材料和设问,运用课本知识整合答案。 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党和政府带领人民迅速恢复生产,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又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热潮,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落实一系列居民增收政策,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党中央、国务院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落实一系列居民增收政策,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领导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角度回答即可。 【点睛】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错。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 17. - 21 -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这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大显著优势。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扎根中国社会土壤,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智慧,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积极构建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人民民主不断发展,为我国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充满生机活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制度,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日益成熟的科学制度,显示出强大治理效能,为推动国家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如何完善党和国家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①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城各方面各环节,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③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平等团结。⑤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促进,充分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人民民主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我国人民民主的发展与完善为材料,从《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如何完善党和国家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仅仅抓住试题设问中的关键词“制度体系”联想答题的角度主要有: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最后总结,形成答案要点。①党的领导制度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城各方面各环节,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 - 21 -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③我国的政党制度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平等团结。 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⑥总结我国制度体系: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促进,充分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点睛】措施类题型的解答,一般分这样四个程序,抓主体——定范围——找措施——联材料。1.抓主体。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记对措施进行综合。2.定范围。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3.找措施。(1)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2)从材料中找措施。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3)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后,联材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目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8. 新修订的《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已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物管条例被认为是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民生条例。其修订过程真正践行了立法为民的宗旨。 条例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原条例自2009年至今巳施行10年,已不完全适应重庆市物业管理发展的需要。随着重庆市物业管理覆盖面的扩大,物业管理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物业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修订条例是社会各方共同的呼声。通过条例的修订萦绕人们心头的谜团逐淅解开,那些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那些反复争论的焦点也找到了答案。小区里可以开民宿吗?车位可以买几个?物业费怎么收?……不用担心,在新版重庆物业管理条例中作出了详细规定。 - 21 - 条例在修订过程中,广泛吸纳民意,寻求社会各方诉求最大公约数。其中立法论证会开进小区在重庆市尚属首次。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还通过组织召开专题论证会,邀请业主、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行业协会、专家学者、主管部门等各方代表进行讨论、论证,并通过媒体向市民公开;通过召开座谈会或书面等形式征求了市政府相关部门、市政协社法委和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在条例的整个修订过程中,征求各方意见3000多条,整理归纳以后也有1000多条。 历经四次审议后,2019年11月29日,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的《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我国的立法工作为什么要坚持立法为民的宗旨? (2)《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立法为民的宗旨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法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我们的立法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和维护公民权利,回应人民关切。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我国,党领导立法,所以我们的立法必须坚持立法为民。 (2)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人民关切,维护人民权益。 ②坚持使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动国家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③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 ④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民主集中制,遵循立法程序,完善立法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⑤公民要提高法律意识,尊重和信仰法律,自觉学习和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已的证当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 【解析】 【分析】 - 21 - 本题以《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及其实施为材料,从《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的立法工作为什么要坚持立法为民的宗旨?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人民的关系、党的地位宗旨执政理念。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坚持立法为民的宗旨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人民的关系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法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我们的立法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和维护公民权利,回应人民关切。 ③党的地位宗旨执政理念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在我国,党领导立法,所以我们的立法必须坚持立法为民。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对我国立法的启示。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主要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全民守法。考生整合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人民关切,维护人民权益。 ②科学立法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坚持使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动国家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③民主立法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 ④党的领导和民主集中制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民主集中制,遵循立法程序,完善立法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 21 - ⑤全民守法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公民要提高法律意识,尊重和信仰法律,自觉学习和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已的证当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以“为什么……”的形式呈现。通常要分析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和意义,“依据”即与试题设问相关联的理论知识;“必要性”一般教材也会有相应的论述,或者从材料中提炼;“意义”需考生围绕试题主题阐发,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增强、推动、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式表述。本题可重点回答“依据”、“必要性”。 第(2)问,本题属于“启示类”主观题。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是理论启示,还是行为启示,若是理论启示,一般提出理论依据;若是行为启示,侧重于应该怎么办层面,要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若设问比较笼统,需理论启示和行为启示均要思考,可按理论依据+具体做法模式思考。 19. 2019年8月1日,一辆满载着井盖的半挂货车在途径河南固始县时发生侧翻,车上的井盖散落一地。当地村民闻讯赶来哄抢井盖。据时代数据不完全统计,在2010年至2019年的十年间,各地媒体报道的哄抢事件就有71起。 “你知道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什么时候通过的吗?”。环保检查组一句话,让正在侃侃而谈如何落实法律的企业主管怔住了。检查组再次发问,这位主管环保工作的管理人员依旧哑口无言。这是环保检查组在某企业执法检查时的场景。企业的无语,暴露了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落实中的普法短板。 湖北襄阳曾做过调查,遇到问题只有35%的人选择诉讼,其余选择上访或找政府部门协调反映。因为法律途径费时费钱,即使胜诉也不一定能拿到钱,不如等事情闹大,领导出面解决,这就是“用脚投票”。 结合材料,从“全民守法”角度,说明在依法治国的实践中公民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答案】公民提高法律意识,尊重和信仰法律,自觉学习和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 21 - 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居民哄抢井盖等为背景材料,考查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详解】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设问范围是“全民守法”,设问要求是“说明在依法治国的实践中公民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其次分析材料和设问,运用课本知识整合答案。 结合材料“辆满载着井盖的半挂货车在途径河南固始县时发生侧翻,车上的井盖散落一地。当地村民闻讯赶来哄抢井盖”、“企业的无语,暴露了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落实中的普法短板”,可从公民提高法律意识,尊重和信仰法律,树立法治观念,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以及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角度回答。 结合材料“遇到问题只有35%的人选择诉讼,其余选择上访或找政府部门协调反映”,可从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的角度回答。 【点睛】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错。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 20. 谁也无法预料,2020年会以这样的方式开始,巨大的黑天鹅,展开遮天蔽日的翅膀,影响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 21 - 材料一:2020年6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主题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在致辞中指出,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面临严重困难。为应对疫情,各国立足自身国情,采取有力防控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向他国援助医疗防护物资。疫情不分国界,如果疫情在全世界持续爆发,最终也会影响中国,此时,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材料二:一场国难之下,就业窘迫,民生多艰,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成为必考题,国家放开地摊,实为明智之举。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一些地方政府为刺激经济活力,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2)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当前地摊经济走红的原因。 材料三:2020年3月12日,H省政府出台的《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捉出,当前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各地区各部门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依据省情采取差异化策略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复工复产,有针对性地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 (3)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该省措施的哲学依据。 【答案】(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疫情的持续蔓延对世界人民的健康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威胁,会拖累世界经济的增长。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必须要结合当前的疫情,坚持疫情防控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各国要立足自身实际和国情,采取适合自身条件的措施,加强防控,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晌整体的发展,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疫情爆发后中国积极向他国援助医疗防护物资,为世界疫情的防控做出自已的贡献和努力;世界疫情也会影响到中国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2)①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前疫情的形势下,就业减少,消费萎缩,经济发展遇到了问题,中央文明办的要求和各地的措施顺应了当前的经济发展的形势。 ②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我们正确的把握了当前经济发展的脉搏,认识到了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规律。 - 21 - ③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中央文明办的要求和各地的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就业增加了消费,活跃了市场,促进了当前经济的发展。 (3)①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H省在当前形势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分清主次矛盾,防止颠例主次和片面的解决问题。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H省把握矛盾特殊性,工作安排从当地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③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H省增强大局意识,根据国务院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实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解析】 【分析】 本题以2020 上半年国际形势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应对国内外形势的举措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联系的相关知识,主要是: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考生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联系的普遍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疫情的持续蔓延对世界人民的健康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威胁,会拖累世界经济的增长。 ②联系的客观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必须要结合当前的疫情,坚持疫情防控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 ③联系的多样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各国要立足自身实际和国情,采取适合自身条件的措施,加强防控,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 21 - 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晌整体的发展,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疫情爆发后中国积极向他国援助医疗防护物资,为世界疫情的防控做出自已的贡献和努力;世界疫情也会影响到中国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当前地摊经济走红的原因。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主要两个层次:物质的决定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分为意识活动的特点、对认识世界的作用、对改造世界的作用,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物质的决定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当前疫情的形势下,就业减少,消费萎缩,经济发展遇到了问题,中央文明办的要求和各地的措施顺应了当前的经济发展的形势。 ②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对认识世界的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我们正确的把握了当前经济发展的脉搏,认识到了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规律。 ③意识对改造世界的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央文明办的要求和各地的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就业增加了消费,活跃了市场,促进了当前经济的发展。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该省措施的哲学依据。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然后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矛盾的特殊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H省把握矛盾特殊性,工作安排从当地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②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H省增强大局意识,根据国务院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实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③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H省在当前形势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分清主次矛盾,防止颠例主次和片面的解决问题。 【点睛】 - 21 - 本题三小问均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 2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