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学案

学案2 文化与经济、政治 走进生活 目标导航 里约热内卢市是本届奥运会的最大受益者,共接待了117万游客,游客日均消费为116美元。奥运会结束后的第一天,里约国际机场创纪录地接待了8.5万名乘客,是日常客流量的两倍以上。里约通过奥运会提升了旅游产业的专业性和国际竞争力。‎ 思考 奥运会能带来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 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特点。(重点、难点)‎ ‎2.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重点)‎ ‎3.了解当地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状况,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 ‎(1)从科技角度看: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从劳动者角度看: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3)从生产力角度看:伴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1)国内角度: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2)国际角度: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地位和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的应对措施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1.判断 ‎(1)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 提示 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2)文化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提示 错误。文化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分。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作用。‎ ‎(3)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 提示 错误。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2.思考: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否意味着文化可以与经济、政治相互替代?‎ 提示 不能。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加深,呈现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但并不能抹杀三者之间的本质、功能与作用的区别。‎ 探究点一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探究导引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年展活动,以33个专题,展示了60多个国家和中国15个省区市8 000余件展品,涵盖了历史文物、美术摄影、创意设计、动漫制作、非遗保护等十余种品类。本届文博会共签约文化项目89个,签约金额1 078亿元。此次签约项目中,单体项目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31个,超过20亿元的有21个。‎ ‎(1)人类社会可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领域,文博会属于哪个领域?‎ ‎(2)一次文博会能带来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请说明文博会对推动我国发展的意义?‎ 答案 (1)文博会既属于经济领域,又属于文化领域。‎ ‎(2)说明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文博会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经济的竞争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培养各种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拉动文化消费,发挥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核心归纳 ‎1.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内涵 侧重点 相互影响 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 相互交融 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 ‎2.什么是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方面。‎ 典型例题 例1 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强调防守、和平。这表明(  )‎ A.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反作用 B.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答案 B 解析 不同文明形成的经济、政治条件不同,文明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就不同,说明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B表述正确;A、C、D 三项虽然本身说法都正确,但没有说明这些文明的思维方式为什么不同,故排除。‎ 探究点二 文化与综合国力 探究导引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加强“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简称“四深”)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如“天地一体化”信息化网络,研发量子计算机和智能机器人,建立海底观测系统,启动深海空间站建设,实施探月工程,部署启动火星探测计划等。‎ 在“深空”领域,美国强调要增强太空能力,甚至提出必要时要限制对手在太空的行动。在“深海”领域,日本计划打造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海探测船“地球”号。在“深地”领域,世界大国着重加强地球探测和深部矿产勘探等。在“深蓝”领域,主要大国的信息化战略,已经深化到军事、天文、生物、能源、智能制造等各个领域。‎ ‎“四深”领域的竞争,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制高点。‎ ‎(1)我国为什么要加强“四深”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 答案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我们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核心归纳 正确理解文化软实力 ‎(1)内涵:指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正确态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典型例题 例2 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软实力”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潮流,这是因为(  )‎ A.在当今世界,文化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B.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 C.文化的斗争是国际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 D.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答案 D 解析 题中“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软实力’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潮流”,说明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故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不构成题干的原因,故排除;A中的“决定性因素”和C中的“主要内容”表述错误,故排除A、C。‎ ‎1.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 A.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 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的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答案 B 解析 “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独特表现,才使得中国文化更为世界所关注,这体现了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反映经济,故B符合题意;A、C、D都不是材料所肯定的观点,故不选。‎ ‎2.《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引进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Man ‎》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由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制作。该节目三季的收视率都屡创新高,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  )‎ A.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B.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C.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答案 C 解析 真人秀电视节目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政治现象,故排除A、D;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反作用于经济,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3.(2015·江苏高考)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  )‎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答案 B 解析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经济和科技是决定性因素,排除A。材料强调通过文化发展,淡化地缘政治,可见文化对政治的作用;通过文化促进各国经济合作,可见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故答案为B。本题强调文化的反作用,C错在“决定”。国家间的分歧是由国家利益分歧决定的,只要利益分歧存在,国家政治分歧就不会消除,排除D。‎ ‎4.西方发达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时,将文化渗透于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体现了 (  )‎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 C.不同民族文化有强弱之分 D.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 答案 A 解析 “将文化渗透于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符合题意;题干中未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B不符合题意;不同民族的文化,没有优劣强弱之分,C说法错误;国家文化交流中的主流还是平等交流,D说法错误。‎ ‎5.我们越来越亲切地感受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智慧生活:人与车可以“对话”;移动互联网与政务联姻;智慧医疗就在身边……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化是一种直接的物质力量 ②优秀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③优秀文化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④发展互联网等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答案 A 解析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①观点错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发展,排除④;“互联网+”作为一种科技影响人们的生活,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一、选择题 题组一 文化与经济、政治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看,主要反映了(  )‎ A.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 C.经济发展一定会带动文化的发展 D.没有经济的发展,文化也能发展 答案 A 解析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虽然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故C错误;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2.“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A.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是亦步亦趋 C.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D.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说明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始终同步,文化可能滞后于经济发展,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故A与题意不符。C错误,文化不能脱离经济而发展,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D错误,文化也可能超前于经济而发展。‎ ‎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民族精神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强调先进文化的反作用,C符合题意;A强调的是经济的决定性作用,与题意不符;B、D表述错误。‎ ‎4.当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强调“和”是一致的,而扩张好战的日本却与其大和文化中尚“武”精神密切相关。这表明(  )‎ A.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传承性 B.不同民族文化会影响民族不同发展道路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够为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答案 B 解析 中国和日本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是因为中国和日本崇尚的民族文化不一样,这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民族发展的道路,B符合题意;A、D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优秀的文化才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错误。‎ ‎5.(2016·江苏高考)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年5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 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答案 A 解析 本题的关键词“文化产业”,关键句“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这充分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正确答案是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说法错误;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不是经济的派生物,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表述错误;D在题意中没有体现,排除。‎ ‎6.中国2016年2月份票房收入自有记录以来首次超过北美市场,特别是国产电影所占份额不断扩大,有望最早于2017年成为世界最大票房市场。这将(  )‎ ‎①逐渐改变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弱势地位 ‎②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丰富中国百姓的文化生活 ‎③终结长期来,以好莱坞大片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输出 ‎④推动中国的价值观念通过电影渗透到世界其他国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答案 A 解析 材料表明国产电影提升了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也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丰富中国百姓的文化生活,①②符合题意;③夸大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排除;④“渗透”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错误。故选A。‎ ‎7.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上述要求的原因在于(  )‎ ‎①文化决定着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故①‎ 说法错误;之所以要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因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故②④符合题意;优秀文化才能起促进作用,故③错误。本题答案为D项。‎ ‎8.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也显著增强。近年来的历次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不仅数量明显增多,而且质量也在提高,他们出席人大会议再也不只是拍拍手、握握手、举举手了。这说明(  )‎ A.文化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C.发展民主政治有赖于文化素养的提升 D.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答案 C 解析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进步,个人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而显著增强,说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赖于文化素养的提升,C说法正确;A、B、D与题意不符。‎ 题组二 文化与综合国力 ‎9.《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高文化产品竞争力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上述要求的原因在于(  )‎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B.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 C.文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决定力量 D.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标志 答案 A 解析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文化“走出去”的原因在于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故A符合题意;文化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是重要方面,故B错误;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力量,不是决定力量,故C错误;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故D错误。‎ ‎10.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有机构成,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世界范围内看,动漫产业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物,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先恐后的文化支柱产业。这说明(  )‎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①错误;③中“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的说法错误,故不选;②④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11.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动漫影视产业落后,缺乏既具有票房号召力又有较高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产品。对此我们应该(  )‎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把文化产业推向世界作为工作的中心 C.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D.把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文化产业的标准 答案 A 解析 材料阐述了我国的文化产业落后于世界一些国家,这启示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故选A;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B错误;C阐述的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国民素质的问题,与题意不符;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D错误。‎ ‎12.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  )‎ A.必须提高国家的安全实力 B.必须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C.必须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D.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答案 D 解析 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强调科技的重要性,不打自垮强调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科技与民族精神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因此,材料是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3.(2016·全国甲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答案 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 解析 本题的知识限定为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材料中,十八洞村属于贫困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村民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通过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等活动,增强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挥了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激活了精准扶贫内生动力。将文化对经济作用的原理与材料信息有效对接即可。‎ ‎14.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 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答案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的关系。首先指出原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