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解析版】天津市和平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天津市和平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1. 从2014年微信红包爆发,到2015年首届“无现金日”引领社会风潮,再到2016年“无现佥”生活全民普及,微信支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国人对“现金”的看法。下列对微信支付认识正确的是 A. 改变货币本质,实现直接交换 B. 保证账户安全,提高运营效率 C. 创新服务模式,方便购物消费 D. 减少现金使用,非常安全有效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信用工具的知识。选项A不符合题,因为货币的本质依然是一般等价物,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错在保证账户安全,故排除。选项D错在非常安全有效,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2. 伴随着物联网的持续发酵及“互联网+”带来的又一波热潮,智能家居作为核心应用之一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智能家居是利用科技使现有环境中的日常工作变得更加轻松,例如做家务等,让人们能够腾出宝贵时间享受生活。这说明智能家居的发展 ①符合人们求异消费心理的要求 ②提高了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③有利于更新人们的消费观念 ④能够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靠窗的是生产决定消费的知识。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产出智能家居方便人们生活,提升人们的生产质量和水平,故选项②③正确。选项选项①④都不是智能家居发展的意义,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3. 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大为提高,但我们仍然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是 ①基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求 ②因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任务 ③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④基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知识。选项①④都是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信息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知识。故本题答案选B。 4. 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 A. 企业联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 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 C.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D. 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 【答案】C 【解析】企业联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A、B项不选;“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出厂的无数行为更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这说明电脑的出厂是由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协调的结果,说明了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C项正确;社会道德只是对市场起规范作用,并不起支配作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电脑的出厂与社会道德有关,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选C。 5.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投保费由各级政府财政和投保农户共同分担,农户投保后一旦山现问题,保险公司可以按约及时补偿受害人,其作用在于帮助农户抵御自然灾害,降低损失。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有利于 ①降低生产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②发挥补偿功能,保驾护航农业发展 ③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农村发展方式 ④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效益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商业保险的作用的知识。根据材料“其作用在于帮助农户抵御自然灾害,降低损失”可以判断选项①②正确。选项③④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6. 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若一定程度的冲突,过于强调公平必然导致效率损失,而单纯追求效率难免有失公平。在我国,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求 ①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出现收入差距 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④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知识。选项①说法错误,因为促进公平不是反对收入差距,故排除。选项②说法错误,应该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与公平,故排除。选项③④都是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措施,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7. 能看电视的“盒子”、中国无人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这些“新国货”受到华人华侨以及一些外国本地人的青睐,以至于海外的中国员工回国时,常有外国同事央求代购中国国货。对于这种现象,有人形象地称为“逆代购”。“逆代购”表明 ①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在世界上竞争力较强 ②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变小,企业的经营风险下降 ③中国企业应增强市场敏感性,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④企业对国内投资增加,投资收益率随之上升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选项②说法错误,逆代购的出现并不是中国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小,故排除。选项④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几点认识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不是对任何国家都是“双刃剑”。由于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双刃剑”的提法主要针对的不是发达国家,而主要针对的是发展中国家。所以说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利弊共存,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2)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推动着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都应勇敢面对积极参与。 (3)经济全球化与发展市场经济是一致的,大力发展跨国公司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都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4)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所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也必须遵循价值规律,遵守市场交易原则,在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企业要积极“引进来”和“走出去”。 8. 我国选举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这“四个可以”的规定 ①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为选民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表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民主选举的知识。选项③说法错误,因为县级和县级以下人大代表有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有间接选举产生,故排除。选项④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点睛】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适用的范围:直接选举适用于县级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选举。间接选举适用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各级人大代表、乡镇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 9. 某市在其管辖的所有村探索建立乡贤咨询委员会。通过凝聚乡贤力量,充分发挥乡贤的亲缘、人缘、地缘优势,为家乡建设治理“出声”、“出力”、“献智”,成为村民自治的有益补充,且在广大乡村形成了新的民主协商平台。乡贤咨询委员会的建立 ①发挥了多方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 ②创新了村委会的组织管理体系 ③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基础和有效途径 ④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民主管理的知识。选项②说法错误,因为基层治理的组织管理依然是村委会或者居委会,故排除 。选项③说法错误,因此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和有效途径,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0. 2035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逐渐减少养老对家庭的依赖,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重要措施。从个人角度來看,就“如何促进社会化养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大代表认真行使提案权、决定权,促进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 ②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途径参与决策,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③政协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社会化养老芾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④共产党员进社区宣传社会化养老的方针政策,推进政策新规的贯彻落实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注意题干“从个人角度来看”这一限制。从个人角度来看,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途径参与决策,促使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共产党员进社区宣传社会化养老的方针政策,推进政策新规的贯彻落实,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决定权是人大的职权,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从个人角度说的,与设问的主体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1. 近期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列出了56本推荐书目,现选择4本列在下表。其中集中体现“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一观点的是 选项 书名 基本内容 A 《村委监督委员会实践与思考》 村委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 B 《履职公告-公职人员清正廉洁读本》 公职人员必须在工作中培养职业道德,做到拒腐防变 C 《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研究》 制度建设是为了使公共权力运行环环相扣、监督有力,制约到位 D 《做官与修德》 做官先做人,为政先修德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12.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多年来,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 ②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③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知识。选项③说法错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履行政府职能,故排除。选项①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选项②④说法争正确且与题意符合,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3. 宁夏回族自治区伊斯兰教界人士在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过程中,既念好古兰经,又念好致富经,为国家发展营造了和谐的环境。这表明 A. 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B. 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顼务 C. 我国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木变化 D.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答案】A 【解析】既念好古兰经,又念好致富经,为国家发展营造了和谐的环境,这表明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项符合题意;B项与题意不符;我国宗教的的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宗教本质不变,C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14.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下列举措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发展道路的是 ①构建以合作共贏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以和平方式化解利益纷争,维护各国的核心利益 ③应联合国的要求,派工程、运输、医疗人员参与维和行动 ④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主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坚定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知识。选项②说法错误,我国不可能维护各国的核心利益的,故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错在主导,应该是建设性作用,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5.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答案】A 【解析】在接受了“慢生活”的理念之后,人们纷纷加入“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项符合题意;哲学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项观点错误;材料强调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没有体现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项不合题意; 【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两者统一于哲学。 16.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休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超越自身,但是不是被推翻;“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体现了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让真理超越自身,②③正确,选C。④错误,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而不会超越历史条件。 【考点定位】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名师点睛】既然真理是客观的,为什么又说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原因:(1)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但追求真理又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2)任何真理都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同谬误有着原则的界限。但是任何认识又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在这个条件下是真理,超出这个条件则是谬误。 17.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靑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对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经过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一次比一次更更深刻,更正确。②④项符合题意;材料说明每一阶段的特点不同,①项与题意不符;认识具有反复性,但并不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原理内容:(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4)(方法论要求:)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8. 周国平,善以哲学家的洞察力来思考生活、揭示真谛。他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人皆有弱点,人生皆有缺憾,正是在对弱点的宽容和对缺憾的接受中,人才能幸福地生活。“把弱点当作根据地”蘊含的过理是 ①承认人生会有曲折,但对未来生活要充满倍心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变 ③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不可能解决缺憾问题 ④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变不可能发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题目中,人皆有弱点,人生皆有缺憾,正是在对弱点的宽容和对缺憾的接受中,人才能幸福地生活。从唯物辩证法看,“把弱点当作根据地”强调的是承认人生会有曲折,但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变;故①②入选。③选项强调抓主要矛盾,与题意不符。④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强调量变与质变,排除。选A。 19. 经过三年多扎实谋划、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燕赵大地上,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从唯物辩证法看,材料强调了 ①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的知识。京津冀协调发展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故选项③正确。燕赵大地上,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强调的是发展的观点,故选项④正确。选项①②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0.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鲁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 ②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 ③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 ④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②适合题意;③④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1. 发展中医药,必须充分借鉴和利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成果。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中医药界需要打开封闭的围墙,敞开胸怀接纳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让古老的中医药再立新功。这启示我们,发展传统文化要 ①注入时代精神 ②全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汲取世界各民族的文化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的知识。选项②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因为材料强调的是创新而不是继承,故排除。选项④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2.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自1962年建场以來,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行动铸就了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 ①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④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而旗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材料强调的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体现,故选项②③正确。选项①④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23.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材料一 近年来,广西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大力推进农村脱贫攻坚战,推进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确定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引进民间资本参与产业扶贫开发,实现了120万贫困人口脱贫;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01万;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青少年受教育的水平和年限。一系列改革措施成为广西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广西改革措施是如何成为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材料二 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状知识、扶枝术、扶思路,释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如果扶贫不扶智,就会知识匮乏、智力不足、身无长物,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要从相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1)①推进扶贫攻坚,缩小了全社会的收入差距,提高了总体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②优化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促进扶贫开发,激发了创业创新的活力;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坪进社会公平,激发效率,推动了民生改善、经济发展;④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好地发挥劳动者的主体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实施“志智双扶”,激励贫困群众立志气,才能激发活力;③意识具有目的性。只有扶志和扶智,才能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扶志和扶智”有利于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不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又不消极等待,更好地实现扶贫目标。 【解析】政治解答题的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本题以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为话题,从经济生活和哲学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广西改革措施是如何成为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新引擎,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根据设问可知,题目问的是民生改善、经济腾飞与材料中改革的关系,因此考生找出材料中哪些是有利于民生改善,哪些有利于经济的腾飞,结合教材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因此对于扶贫先扶志,可以从意识的特点、意识的反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对于扶贫必扶智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有机统一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点睛】 24.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关乎公民的切身权益。编纂民法典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民事法律体系的成熟与完善。作为中国民法典灵魂的民法总则,主要经历了以下制定过程: 2015年3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式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决定首先起草民法总则 2015年4月 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组织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正式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2016年6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进入立法程序 2017年3月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民法总则获表决通过,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民法总则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答案】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依照法定程序,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以及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民法总则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体现了全国人大地位和职权。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法总则由全国人大组织编纂,然后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解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总则》的制定过程为背景材料,从政治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的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全国人大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知识。《总则》制定的过程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以及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全国人大制定《总则》体现了全国人大的职权;制定《总则》的过程,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知识。 【点睛】正确认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从民主集中制与国家性质的关系看:实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的要求和体现。 (2)从民主集中制与国家机关的关系看:①民主集中 制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也是其他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原则;②实行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各国家机关更好地履行国家职能,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3)从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关系看:①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②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是胜利推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③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④有利于党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从民主集中制与人民的关系看:①有利于人民各项民主权利的行使与实现;②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③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动人民积极进行政治参与;④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5. 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材料一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各项事业跨越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这是内蒙古发展史上的巨大跨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党中央殷切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不忘初心、团结奋斗,努力把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打造得更加美好,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70年来内蒙古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70年来,内蒙古人民相亲相爱,守望相助,团结奋进,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和谐景象。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维护这一景象对我们青年学生的要求。 (3)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建设亮丽内蒙古对于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意义。 【答案】(1)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逐渐完善,推动了内蒙古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③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④深入推进对外开放,特别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①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与其他民族成员和睦相处,要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3)①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地区,建设亮丽内蒙古是对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重大贡献;②部分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我国的北疆,内蒙古的稳定与和谐对于我国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具有决定性意义。 【解析】本题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为背景材料,从经济、政治、哲学三个模块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财政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民的政治义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70年来内蒙古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财政的作用、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维护这一景象对我们青年学生的要求,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材料中的这一景象指的的是民族团结的景象,因此考生可以从公民的政治义务以及处理民族关系应坚持的原则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建设亮丽内蒙古对于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然后考生还应该看到材料强调的是内蒙古对中国梦实现的意义,因此考生应该强调的是部分对整体的作用,按照这一思路结合材料进行论述即可。 【点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容来看,其方法论应包括多方面的要求。 其中有两点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 一是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思想,做法是从整体出发,在整体上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像人们常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选择最佳方案的形象比喻和说明。 二是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这点方法论要求主要是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反对裂主义和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形而上学思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