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月考9月政治试题(衔接班)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张家口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月考9月政治试题(衔接班)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衔接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李克强总理指出,我们把2017年经济增速定在6.5%左右,这个速度其实不低了,也很不容易。这主要由于“块头大了”,如果今年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增量比去年还要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可把注意力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这强调的是 ‎①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②经济形势的变化决定着经济增长目标的调整 ‎③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④事物的具体属性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适应客观,应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经济增长目标,目标的确定要切合实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②③项符合题意;事物的具体属性是客观的,不会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漫画(文字为:书上说摘苹果要用梯子)主要讽刺了 ‎①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现象 ‎②脱离生活实际而拘泥于书本知识的现象 ‎③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现象 ‎④书本知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现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题中漫画强调照搬照抄书本知识,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②符合题意;漫画中的照搬书本,没有涉及其是否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③不符合题意;④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并不是所有的书本知识都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现象,排除。本题选A。‎ ‎【点睛】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A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B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并不是否认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它要求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统一。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3.‎2019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北京2022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揭晓。本次冬奥会吉祥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这反映出意识活动 A. 是对事物真实的反映 B. 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 C. 具有主动创造性 D. 具有客观物质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的能动作用。A:正确的意识才是对事物真实的反映,A错误。‎ B:冬奥吉祥物是设计者们的匠心独运,反映的是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没有体现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B不符合题意。‎ C:冬奥吉祥物是设计者们的匠心独运,反映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正确。‎ D:意识活动不具有客观物质性,客观物质性是实践活动的特点,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排误法,即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选项,如本题的AD。2.排异法,即排除与题意不符的选项,如本题的B。3.排他法,即排除与题意无关的选项。‎ ‎4.《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 A.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 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C.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忽视客观规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引语强调要根据不同季节,按照自然时令从事农业生产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A项排除;规律具有客观性,B项的观点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的前提和基础,故D项观点错误,排除。‎ 考点: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5.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答案】B ‎【解析】‎ A、C、D选项的表述与题意无关。“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大概意思是说水如果没有了,百日之后,必定会有虫子作乱,人如果什么事都不做,就躺在床上,百日后必将会生病,说明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故B选项入选。‎ ‎6.中国产品能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不苟且、不将就、不敷衍,精耕细作、精琢细磨,体现专业、注重品质的精神。材料强调了意识:‎ ‎①具有主动创造性、直接现实性 ‎②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 ‎③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了意识的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③项符合题意;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①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了意识的作用,不强调意识的本质,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使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意识能使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主要强调的是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7. “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 A.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 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客观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欲速则不达” 是指过于性急图快,违背规律,反而不能达到目的的,其哲学寓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按客观规律办事。A正确且适合题意;B C D说法正确但都不适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8.黔东南的岜沙苗寨自古以来把树当作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相信人的生命由树庇佑。当地有在人出生或去世时种树表示纪念的习俗。在“人本是树”的朴素观念引导下,村民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本是树”的观念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源于哲学的智慧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人本是树”的观念引导村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界是客观的的知识。哲学智慧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重要影响,但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来源,②夸大了哲学智慧的作用;题干未体现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③与题意不符;①④分析正确,故答案选D。‎ ‎9.‎2017年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谋划深入抓好各项改革试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大胆实践。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其依据是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②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③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改变的 ‎④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①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大胆实践”这些要求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也体现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①②符合题意。‎ ‎③: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③错误。‎ ‎④: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试题要求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④不符合试题要求,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③④。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10.看了美国影片《黑客帝国》之后,有人认为机器人也有思维,并据此判定人迟早要成为机器人的奴隶。这种观点 A. 说明了电脑和人脑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B. 肯定了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C. 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 表明了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A:电脑和人脑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电脑是对人脑意识的模拟,A错误。‎ B:“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这是阐释意识的本质,不符合试题的指向性,试题指向意识的生理基础,B不符合题意。‎ 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题中观点否认了这一点,C符合题意。‎ D:试题没有阐释意识的产生,即没有反映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D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C。‎ ‎【点睛】什么是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本质)。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11.研究表明:许多青春期少年往往会作出一些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这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表明 A. 意识是物质的主观特性 B. 人脑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C. 意识是生物的反映形式 D.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答案】D ‎【解析】‎ A选项错误,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B选项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误,意识人类所特有的。题目中,青春期少年往往会作出一些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这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表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故D选项入选。‎ ‎12.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曾经将一张图片分给两组学生(图片中的女性既似少妇又像老妇)。告诉其中一组,画上是位妙龄少妇;告诉另一组,画上是位老妇。20秒过后收回图片,接着再用幻灯片展示给所有学生,让大家描述这位女子。结果,事先看过少妇像的,几乎一致认定这就是那位少妇;而事先看过老妇像的,也都认定这是那位老妇。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 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C. 事物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D. 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的本质。A:材料没有体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A不符合题意。‎ B: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B不符合题意。‎ C:材料没有涉及事物的真象和假象,C不符合题意。‎ D. 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带有主观色彩,具有能动性,D正确。‎ 故本题选D。‎ ‎1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短短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一种空灵恬淡的意境中。这种意境 A. 源于作者头脑灵感的闪现 B. 可以改变作者现实生活的处境 C. 可以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D. 必须借助现实景物作为载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空灵恬淡的意境是通过过描写“水”“云”来表现的,这表明这种意境必须借助现实的景物作为载体,D项正确;任何认识都来源于实践,A项说法错误,排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对物质产生影响,B项中的“改变……现实生活处境”说法错误,排除;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这要求我们必须按规律办事,C项中“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14.“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下列与爱尔兰这句谚语所体现的生活与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 ‎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②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意思是农民耕地,就算在家里想出千条做法,也不如亲自下地操作,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①④选项体现的哲理与题意相符。②的意思是指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不体现实践的观点,排除。③选项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与题意不符。选B。‎ ‎15.据报道,在航天工程科技试验过程中,直接参加的单位有近200个,涉及的单位近4000家,参加试验的工程科技人员超过20万人。这说明 A.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 实践是认识基础 C. 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D. 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材料没有反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A不符合题意。‎ B:材料没有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不符合题意。‎ C:在航天工程科技试验过程中,直接参加的单位有近200个,涉及的单位近4000家,参加试验的工程科技人员超过20万人,这说明航天工程科技试验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符合题意。‎ D: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错误。‎ 故本题选C。‎ ‎16.“你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只差迈出行动的第一步而已。”这主要表明实践具有 A. 客观物质性 B. 直接现实性 C. 社会历史性 D. 主动创造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实践的相关知识。你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只差迈出行动的第一步而已。这句话是说如果我们将理想付诸行动,理想就会变为现实。这主要表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通过实践能够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征,A、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主动创造性不是实践特征,材料也未体现主动创造性的相关内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7.‎2018年9月7日,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A.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B. 获取科学认识是正确改造客观世界的前提 C. 实践不会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D. 推动认识发展是太空探测实践的最终目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我国成功发射的海洋一号C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着人的认识发展,A项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改造客观世界的前提,B项说法错误,排除;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受规律制约,还受客观条件制约,C项说法错误,排除;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18.航天育种,是指利用空间环境中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多种因素,诱使农业生物遗传变异,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获得优良农作物品种的过程。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们可以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循环”的,而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①错误。‎ ‎②:航天育种的过程从侧面说明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符合题意。‎ ‎③:利用空间环境中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多种因素,诱使农业生物遗传变异,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获得优良农作物品种的过程,这说明人们可以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③符合题意。‎ ‎④: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错误的认识不能成为真理,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1.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19.“当说到连自己都深信不疑时,假话就是真话”的说法 A. 是正确的,看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B. 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C. 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 D. 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说法不对,题干中假话是谬误,不是真理,怎么积累也是假话。B说法不对,认识具有反复性,但假话不是正确的认识。题干中“当说到连自己都深信不疑时,假话就是真话”的说法,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而不是否认真理的条件性,C不正确,D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真理的客观性。‎ ‎20.“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一定是不同的,故①项错误;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是否自主招生”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故③④符合题意。②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 考点:认识论 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论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21.(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认识与实践的知识。认识源于实践,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②符合题意。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不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③符合题意。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④表述错误。故选C。‎ ‎22.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19世纪被引进英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愿而改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①:稳定的联系是存在的,如规律,①错误。‎ ‎②:人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②错误。‎ ‎③④: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优质木材桉树被引进美国后,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环境,成为废材说明联系的多样性,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性,也说明联系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知识。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排除本身错误选项,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审读材料的能力。其次需要把握材料的主旨和中心,材料中桉树由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说明了条件变了,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对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有全面准确的认识。‎ ‎23.“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效应。”此语意在强调(  )‎ A. 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B.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C. 关键部分往往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D. 系统结构有序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认识。A项强调整体和部分的普遍性,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结构排列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故B说法错误;C项强调关键部分对整体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效应。”强调了整体高于局部,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系统结构有序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同时又是相互作用的。整体离不开部分,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者部分。‎ ‎24.建成后的港珠澳大桥,有效促进了香港、澳门、珠海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有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深度合作经济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以上材料体现了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的 ‎②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创造出新的具体联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建成后的港珠澳大桥的意义表明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创造出新的具体联系,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而不是自身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①错误;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整体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5.“京、津、冀三地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格局,协同发展。”这是因为 A.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 立足关键部分有利于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C.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 关键的部分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相关知识。“京、津、冀三地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格局,协同发展。”这是因为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C项正确;只有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项说法错误,排除;整体处于统率地位,B项中的“立足关键部分”说法错误,排除;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但材料中未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6.在科技创新中,时常存在“管理孤岛”“资源孤岛”“信息孤岛”“技术孤岛”等现象,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信息、人才等流动不畅,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就要 ‎①立足关键部分,充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②克服封闭观念,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 ‎④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系统优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要消除科技创新的孤岛现象,就要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孤岛现象就是部分之间存在障碍,无法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应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入选。①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且与题干不符,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看,应该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关键部分,且本题题干强调整体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排除。②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强调诸多孤岛,是强调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缺乏密切联系,而不是强调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1+1>‎2”‎;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1+1<‎2”‎);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从属和服务于整体。‎ ‎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  ②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取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系统优化方法 ‎  ①系统的含义及特征。系统是有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  ②掌握系统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 ③系统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7.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这表明 ‎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联系的客观的相关知识。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这表明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通过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①②正确;③中“更高级、更复杂”说法错误,排除;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28.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科技种植在农村的广泛推广,大棚种植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大棚种植消除了传统种植方式的不利因素,蔬菜四季栽种,季季都能高产。这说明 A. 人们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B. 科技越发达,规律客观性的决定作用越弱 C.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创造条件,为人类谋福利 D. 科学技术可以改变规律的决定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们不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A错误。‎ B:“科技越发达,规律客观性的决定作用越弱”中的“规律客观性的决定作用越弱”说法错误,B排除。‎ C:“大棚种植消除了传统种植方式的不利因素,蔬菜四季栽种,季季都能高产”,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C符合题意。‎ D:科学技术不能改变规律的决定作用,D错误。‎ 故本题选C。‎ ‎29.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我国一位著名企业家总结自身经验时说:“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投资占一分,科技占三分,管理则占六分。”采用科学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说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落后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特征。①:无论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二者无优劣之分,无先进和落后之别,①错误。‎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并不是独立于自在事物的联系,②错误。‎ ‎③④:在企业内部,采用科学管理,从整体着眼安排企业的布局,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说明了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30.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 A.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每一个要素 B.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 把握好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D. 强调规律的客观性,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系统优化的方法。A: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A错误。‎ B:“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较于C太笼统,不具体,B排除。‎ C:材料告诉我们要把视听结合起来,这样既注重了各个要素的作用,又注重了系统的功能,很好地处理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C正确。‎ D:规律具有客观性,但是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说法忽视了主观能动性,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系统优化方法: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具有有序性、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每年有20多亿吨的生活垃圾需要清运,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过去人们单纯地认为,“集中填埋是处理垃圾的最佳方式”。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只有极少部分垃圾才需要填埋,垃圾分类处理可以让大部分垃圾变为再生资源,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取得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效益。一直以来,我国在不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然而从实践看,垃圾分类工作总体进展缓慢。调查显示,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滞后、垃圾分类设施缺乏、居民不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不到位等是成为造成此项工作推进困难的主要原因。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人人出力,日积月累,方能有成。‎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谈谈应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此垃圾分类工作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要促进垃圾分类,就要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③规律是客观的,搞好垃圾分类要做到既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既要反对不顾规律的急于求成,又要反对安于现状,无所作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生活垃圾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人们处理垃圾的方式的转变为材料,从《生活 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解读材料、提炼观点、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谈谈应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生活与消费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确定解题的知识要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反作用、规律的客观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整合相关知识要点,形成答案要点。‎ ‎①物质决定意识角度:写出主干知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垃圾分类工作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②意识的反作用角度:写出主干知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要促进垃圾分类,就要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③规律的客观性角度:写出主干知识:规律是客观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既要反对不顾规律的急于求成,又要反对安于现状,无所作为。‎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知识要点。第二步,回归教材,确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科学界出现许多对于量子通信的质疑。某院士说,他欢迎基于科学实验的严肃的质疑、争论。同时他表示,尽管目前中国量子通信已走在世界前列,但在量子计算、量子模拟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量子技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相关知识,阐释该院士观点的正确性。‎ ‎【答案】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科学应允许质疑、争论的存在,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人们对量子通信的认识存在偏差,需要在辩论中得以纠正或澄清。‎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人们还需要在量子技术研究上进行不断探索,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量子通信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某院士说对的质疑的态度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材料,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2018‎ 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生活与消费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确定解题的知识要点:真理最基本属性、真理与谬误、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整合相关知识要点,形成答案要点。‎ ‎①真理最基本属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科学应允许质疑、争论的存在,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真理与谬误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人们对量子通信的认识存在偏差,需要在辩论中得以纠正或澄清。‎ ‎③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人们还需要在量子技术研究上进行不断探索,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点睛】政治学科很多主观题很讲求知识要点与材料信息的对应,本题也是。这需要考生挖掘材料,这类试题的材料隐含着问题的答案,可结合背景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找出问题的答案。挖掘材料时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字、词、句,抓主谓宾,看定状补;还要注意标点符号,从句意到层意,再到段意,归纳出中心。具体方法有:一是材料中反映该类现象或事件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从材料中找出原因,针对原因或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或者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正面归纳答案。‎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没有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018年,我国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关于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社会主义原则是不能改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是不能变的,共产党的领导是必须坚持的;要改的,要变的,是那些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妨碍百姓生活幸福的制度障碍。‎ ‎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我国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今年的减税降费,规模大,涉及面广,力度空前。配套措施要及时跟上,出台的政策要有利于稳增长、稳预期,绝不能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 结合材料,谈谈改革开放改什么、怎么改是如何体现运动和静止关系的。‎ ‎【答案】①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中国的改革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②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不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妨碍人民生活幸福的体制机制必须要改,要变的。‎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40年改革开放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改革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改革关于改什么、怎么改的思考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整合能力,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谈谈改革开放改什么、怎么改是如何体现运动和静止关系的。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但设问指向清楚: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考生可先回顾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确定解题的知识角度:静止的特点、运动的特点、运动和静止的联系。考生用这些知识要点分说说明材料,形成答案要点。‎ ‎①静止的特点角度:联想主干知识: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国的改革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②运动的特点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不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妨碍人民生活幸福的体制机制必须要改,要变的。‎ ‎③运动和静止的联系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40年改革开放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点睛】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以“如何体现……”形式呈现。这种设问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能力和方法。既要求考生掌握某观点的具体内涵,又要与题设材料相结合,做到材料与观点一一对应。回答此类高中政治主观题首先应思考该观点的具体内容,并将材料与观点的具体内容对应起来,根据与材料关联的程度,安排观点表述的顺序。‎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为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全国各地纷纷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张家口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各市区、县积极开展“创建精神文明城市”活动,各社区、各企事业单位纷纷争做创城先行者和志愿者,全市各中小学全体师生要求熟记“核心价值观”和“六个好”。在争创“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校园”理念指导下,社区文化处处彰显,校园环境焕然一新,道路交通秩序井然,为张家口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城市品位取得积极成效。‎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 ‎【答案】①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创建与全国思想文化建设密不可分。‎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各地市各社区都应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我们的和谐家园。‎ ‎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搞好局部,每个人都是文明创城的主人,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思想文化建设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及各地健身精神文明的探索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回顾整体与部分的相关知识,分为三个方面:总的概括、整体对部分的影响、部分对整体的影响。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分析说明材料,形成答案要点。‎ ‎①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概括陈述角度:写出主干知识: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结合材料分析: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创建与全国思想文化建设密不可分。‎ ‎②整体对部分的影响角度:写出主干知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结合材料分析:各地市各社区都应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我们的和谐家园。‎ ‎③部分对整体的影响角度:写出主干知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重视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结合材料分析: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搞好局部,每个人都是文明创城的主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点睛】用哲学原理分析相关问题时,可按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的模式组织答案,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考生可对教材顺序进行整合,整体的作用对接立足整体这一点方法论,部分的功能对接重视部分这一方法论,这样思路清楚,用这一原理解答问题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