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移动支付是指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进行结算的一种方式。随着移动支付方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移动支付方式完成交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移动支付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 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②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减少 ③货币周转次数减少 ④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货币流通规律 【名师点睛】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国家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依据。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面额),但不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13.针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年内央行第五次降息 和降准。对此次“双降”的传导路径,认识正确的有 ①降准——进一步释放货币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②降息——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③降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④降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为传导型试题,考生解答时要明确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①符合题意,降准,能够进一步释放货币流动性,从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可以入选;④符合题意,通过降息,能够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入选;②说法错误,通过降息,并不能减轻消费企业的税收负担,排除;③说法错误,通过降准,并不会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易混比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是不同的。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例如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价格手段(降息/加息)或者数量手段(提高/降低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相关政府部门(如中国的财政部、发改委等)通过调节税率或者提高/降低政府开支(例如建设公共设施)等影响宏观需求或供给的政策。 14.自2014年6月至2016年I月,国务院分5批取消了27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今后,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各地区、各部门自行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不再实施许可和认定 。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①以改革释放创业创新活力 ②提高人力资源置的配效率 ③促进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 ④促进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市场配置资源 【知识拓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搞好国家宏观调控,把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三种发展动力。通过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性障碍;通过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正确处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在生产环节,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在分配环节,通过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在交换环节,通过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法规、扩大进出口贸易等;在消费环节,通过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引导合理消费等,都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5.“公地悲剧”理论认为,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其中每个人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等,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公地悲剧”理论 对我们经济改革的启示是 ①完善所有权制度,保障市场主体的财产权 ②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 ③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④完善信用体系,建立和健全失信惩戒机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科学的宏观调控 【名师点睛】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①市场调节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手段,是经济运行中经常的、大量的、第一位的手段。②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宏观调控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政府参与调节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不完整的市场经济。③市场经济的发展既需要“无形的手”(市场调节),又需要“有形的手”(宏观调控) 16.近年来,宁波市鄂州区推广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由居民代表通过听证表决的方式决定社区的大事、难事。该制度既拓宽了社区工作人员思考问题的的视野,也加强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的发展 ①是基层政权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②凸显社区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③保障了公民决策权得到真正的落实 ④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 “既拓宽了社区工作人员思考问题的视野,也加强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这说明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的发展凸显社区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故②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基层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排除;③夸大了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的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基层群众自治 17.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分别主持召开部分中央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党组主要负责人、部分专家学者座谈会,就修正廉政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征求意见。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通过协商民主,实现人民民主 ②依靠民主执政,促进经济发展 ③实行党内民主,科学民主决策 ④坚持科学执政,推进政务公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考点定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18.2016年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演讲时指出,“我们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这表明 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 ④中国与中东各国在根本利益上存在,广泛的一致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考点定位】我国的外交政策 【知识延伸】正确理解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一个国家在对外活动中,无论表现出友好合作还是表现出冲突对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国的利益。所以,一定的外交政策是由一定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是为实现和维护一定的国家利益服务的。 (2)外交政策与国家性质。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国家性质不同对外政策也不同。如我国的外交政策和美国的外交政策因国家性质不同而不同。 (3)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国家的外交政策体现国家性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国家力量的变化,会导致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引起国际关系的变化。 (4)外交政策与国家职能。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5)外交活动的形式。外交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19.中宣部宣教局主持编写的《重读抗战家书》于2015年12月出版。收录的抗战英烈家书,既有写给妻子儿女的,也有写给兄弟姐妹的,更有烈士赴死前的遗书;作者既有高级军官,也有普通士兵,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全民族抗战、保卫家园的历史图景。出版该书的目的在于 A.让人感受抗战英烈的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 B.让人体会中华儿女救亡图存的决心和信心 C.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传承传统家书文化,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答案】C 【解析】“《重读抗战家书》中收录的抗战英烈家书,既有写给妻子儿女的,也有写给兄弟姐妹的,更有烈士赴死前的遗书;作者既有高级军官,也有普通士兵,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全民族抗战、保卫家园的历史图景”,这说明该书出版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故C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均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留白” 一词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间。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作品《寒江独钓图》,为我们展示了这种高超的技艺。回答下面20-21题。 20.图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更突现出一个“独”字。这表明 A.名画家的作品往往是主体对客体的超前反映 B.调动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艺术创作成功的前提 C.高超的绘画技艺对反映对象能产生直接现实性的结果 D.艺术家源于灵感的“留白”艺术使作品产生了特别的效果 21.艺术崇尚自然天成,但也不可“任性”。留白技巧的恰到使用,往往可以达到特别的效果,但若是不顾具体情境而随意滥用留白,效果将惨不忍睹了。这是因为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矛盾双方的同一是有条件的 C.普遍性与特殊性会相互转化 D.艺术创作必须符合价值判断 【答案】20B21.B 【解析】 20.作家的画作虽只有寥寥数笔,但却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这是发挥意识能到作用的结果,故B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说法错误,名画家的作品未必是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而是一种能动反映,排除;C说法错误,高超的绘画技艺对反映对象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排除;D说法错误,艺术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实践而非源于艺术家的灵感,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意识的能动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名师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无论事物怎样特殊,总包含着同类事物的共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拱形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2.《道德经》说:“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圣人不能离开实践见天道 ②物质决定意识,圣人不行而知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圣人可以不为而成 ④现代科技为圣人离开实践而知天下提供了条件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是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实践是获得认识的来源,“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④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易混突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23.波斯谚语说:“人心之间,有路相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坚持交 流互鉴、和谐共存。这是因为 ①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②不同民族、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③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和谐共处需要各种条件 ④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名师点睛】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是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作为国家间、企业间的竞争焦点,正在引发深刻的技术与商业变革。 材料一: 在我国,85%以上的大型货车都是个体户经营,物流运力绝大部分依靠分散经营的700万辆中长途货车和近2000万辆中短途货车。据测算,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CDP 的比重约为18% ,物流空戴丰载率接近50%.在2015年德国诺威通信博览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向德国总理默克尔展示了一个基于阿里云计算平台的创业项目“货车帮”。“货车帮”已聚集认证物流会企业17万家,认证货车80万辆,每天有超过200万夺中长途货运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撮合空车与货源,减少货车空驶,“货车帮”2014年帮助司机节省空驶油费超过100亿元。 材料二: 大数据时代正奔跑而来,当前国家间和企业间的竞争焦点正从资本、土地、人口、能源等转向数据资源, 一个国家拥有数据的规模和运用数据的能力必将成为未来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幸福等诸多方面。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教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 (1)结合枓料一,分析大数据与产业融合的经济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国务院为何高度重视促进大数据发展。(12分) 【答案】(1)①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④降低生产成本;⑤减少资源浪费,保护资源环境。 (2)①政府具有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促进大数据发展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幸福,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数据资源事关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③大数据发展有利于保障民生,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枓料一,分析大数据与产业融合的经济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材料中“通过移动互联网撮合空车与货源,减少货车空驶,‘货车帮 ’2014年帮助司机节省空驶油费超过100亿元”,说明大数据与产业融合,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保护资源环境。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配置、科学发展观、政府的职能、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名师点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1)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市场、社会能做的,政府不做;市场、社会做不了的,政府来管,保证政府不缺位,不错位。 (2)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转变政府职能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不是弱化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该怎么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39.(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人“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妇女经济生活的独立,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国人生育观念已悄然发生变化,对子女数量的追求由多变少,对孩子质量的追求提高了。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 。1971年,“四五”计划中,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1973年12月 ,提出“晚、稀、少” 的政策。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0年,中共中央提出:计划生育要采取立法的、行政的、经济的措施,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修订的《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对中国人“多子多福”传统生育观念的认识。(12分)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人口政策不断完善的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就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 【答案】(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使“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更加重视质量的生育新观念。(4分)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多子多福”传统生育观,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4分)③“多子多福”的观念对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口结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多子多福”的观念中落后的东西要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我国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动摇。(4分) (3)答案示例:人口红利跟上来,经济水平提上去;增强人力资本,实现伟大复兴。(4分)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对中国人“多子多福”传统生育观念的认识,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时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角度进行回答。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材料中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属于传统文化,然后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具体地说,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就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言之有理即可。但解答时还应注意题干有无字数限制,最后还要注意标语的政治性、可读性。 【考点定位】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名师点睛】解答评析类主观题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步,判断表态(是什么):对题目中说的事或观点作出是对还是错的评价,找到其中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第二步,阐述道理(为什么):说明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必要性、重要意义以及不做这件事、不持这种观点的危害性。 第三步,阐明正确观点或明确正确做法(怎么办):针对题目的观点,阐明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正确观点,或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