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政治通用版学案:第一模块第四单元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政治通用版学案:第一模块第四单元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学案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知识体系——定内容 核心素养——定能力 政治认同 通过认识我国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了解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并贯彻落实这一理念 科学精神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用全面的观点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 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 在新时代,要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复习集成块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 角度 成就 经济 建设 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人民 生活 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生态 文明 建设 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1]‎ ‎(1)内容:‎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 ‎(2)解决主要矛盾的措施: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3)两个没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开启新征程[3]‎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①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两个阶段目标[4]‎ ‎①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5]‎ ‎[1]辨清:主要矛盾≠基本矛盾 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注意: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这一考点的把握,要紧紧抓住“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点,深入领会其内涵,特别是要把握解决主要矛盾的措施。‎ ‎[3]补充: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4]归纳: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5]拓展:原来的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共十九大对此作出了两处小的调整,一是加上了“美丽”两个字,这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统一、相对应;第二个小的变动就是把原来的“国家”改成了“强国”,这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的新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更突出的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报告中的这段振奋人心的话,给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吹响了冲锋号。这说明(  )‎ A.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 B.我国社会已经走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 C.“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是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D.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历史性的新变化 解析:选A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的新变化”,说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A项符合题意;我国社会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B项说法错误;生产力是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排除C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仍然是经济建设,排除D项。‎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到2020年,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这一方案的实施有助于(  )‎ ‎①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 ‎②保护和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③为规范全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提供法律依据 ‎④彻底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长期存在的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选D 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这有助于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有助于保护和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①②正确;这一方案并不提供法律依据,③不选;这一方案也不能彻底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长期存在的问题,④不选。‎ ‎3.(2019·武汉二模)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要求我们(  )‎ ‎①适度提高税率,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②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④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提高GDP增长速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①错误,提高税率会加大人民的负担,不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②‎ 正确,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正确,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④错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提高GDP增长质量而不是速度。‎ ‎4.(2019·乌鲁木齐模拟)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目标的实现将使(  )‎ ‎①我国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④我国全体人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①错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两个阶段目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的。②错误,我国已经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③④正确,“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说明两个阶段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我国全体人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复习集成块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坚持新发展理念 ‎(1)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内容 理念 注重问题 措施 创新 ‎[2]‎ 发展 动力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 发展不 平衡 ‎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 ‎[3]‎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开放 ‎[4]‎ 发展内外 联动  ‎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共享 社会公平 正义  ‎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地位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含义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内容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措施 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5]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1]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进行把握:‎ ‎①通过识别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界定高质量发展。‎ ‎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是否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否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否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标准,判断是不是高质量发展。‎ ‎ [2]注意:创新不仅强调科技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思想创新和实践创新,创新永无止境。‎ ‎[3]拓展:对接党的十九大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美丽”的要求。‎ ‎[4]新论断: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5]拓展:2018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形成了今后5年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框架。‎ ‎ ‎[典例] (2018·全国卷Ⅲ)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权分置”改革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路径是(  )‎ ‎①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②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 ‎③提高农业生产率 ④明晰土地产权关系 A.①→②→④→③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解析] 实行“三权分置”首先明晰了土地产权关系,这样会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从而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最后实现农业生产率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故④→②→①→③的影响路径正确,C项当选。A、B、D三项排除。‎ ‎[答案] C ‎1.(变设问)中央……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权分置”改革有利于(  )‎ ‎①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多种实现方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②变革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性质,大力发展农村非公有制经济 ‎③在农村集体经济中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现共同富裕 ‎④实现各类生产要素有效利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三权分置”改革有利于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多种实现方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各类生产要素有效利用,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①④‎ 符合题意;“三权分置”改革是在坚持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的,②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实现各类生产要素有效利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没有体现落实按劳分配原则,③与题意不符。‎ ‎2.(变题型)结合题干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三权分置”制度的经济意义。‎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三权分置”制度的经济意义,所以考生首先要回答该制度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其次,该制度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提高农民收入,所以考生可从我国的分配制度方面分析;再次,该制度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最后,该制度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答案:①“三权分置”使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保持了新的持久活力,有利于巩固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②“三权分置”实现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让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增加财产性收入,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收益,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③“三权分置”正确处理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④“三权分置”有利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探规寻律]‎ ‎(一)考向引领 本题以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积极作用和意义,旨在引导考生了解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而强化考生对国家相关理念的政治认同。‎ ‎(二)深化拓展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为什么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②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有利于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④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⑤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怎么办 ‎①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宏观调控,加大财政、税收、信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鼓励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②‎ 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完善分配政策,建立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素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注意消化、吸收和再创新。③劳动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 ‎ ‎[典例] (2018·全国卷Ⅰ)我国2013~2017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推断出(  )‎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 ‎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 ‎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④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题图反映出近年来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发生了变化,这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表现,①正确;题图体现了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增加,③正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不等于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下降,②排除;④错误,我国经济增长还需要投资拉动。‎ ‎[答案] B ‎(变材料)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角度出发,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这“三大发动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有效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是(  )‎ ‎①减少供给环节→提升供给速度→改善消费结构→放大内需效应 ②增加供给数量→降低物价水平→促进居民消费→改善民众生活 ③提升供给质量→激活消费热点→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④推动优质制造→扩大有效供给→增强内生动力→经济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为了减少供给环节,也不是为了增加供给数量,而是为了提高供给质量,保证供给品质,增加有效供给,增强内生动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故①②不选;③④正确表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探规寻律]‎ ‎(一)考向引领 本题以消费和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为背景,考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等知识。旨在引导考生通过具体事件,明确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措施及其意义,进而培养考生的科学精神这一学科素养。‎ ‎(二)必备知能 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为什么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怎么办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为什么 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的重要途径;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怎么办 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考法一 坚持新发展理念 ‎1.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之所以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因为(  )‎ A.有了新发展理念,我们在新征程中就不会有任何失败 B.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理论 C.新发展理念能够解决我国的一切问题 D.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解析:选B A、C、D三项说法错误;之所以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因为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理论,B项正确,入选。‎ 有效排除,快速抉择。抛开题干,分析选项,A选项和C选项中的说法过于绝对,可直接排除,结合已学知识亦可判断D选项说法错误,正确答案一目了然。  ‎ ‎2.(2019·成都模拟)2018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咬定总攻目标,严格坚持现行扶贫标准,不能擅自拔高标准,也不能降低标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  )‎ ‎①发挥市场在扶贫工作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杠杆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②整合扶持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 ‎③降低贫困人口的税负,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 ‎④形成先富帮后富,共走小康路的良好风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①说法错误,发挥市场在扶贫工作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杠杆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会扩大收入差距,不利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②④符合题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整合扶持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需要形成先富帮后富,共走小康路的良好风尚;③说法错误,降低贫困人口的税负,不符合税收法定的原则。‎ 考法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2019·东莞模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 ‎①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人、物、资金和信息的便捷流通 ‎②需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提质增效 ‎③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 ‎④是市场的无形手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形手的首次联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 ①③正确,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因此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人、物、资金和信息的便捷流通,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与“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提质增效”无关。④错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不是市场的无形手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形手的首次联手。‎ 抓住关键,事半功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属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据此,选出体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意义的选项即可。  ‎ ‎4.(2019·天津一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城镇化未来将迎来乡村振兴和“逆城镇化”的新潮流。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度假、乡村观光农业、乡村居住养老、乡村民宿等新兴消费形式将快速发展,工作方式的深刻变化将使一部分“非上班族”、城市中等收入群体选择乡村田园生活,乡村将会因新的创业和年轻人的到来而重新活跃起来。可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  )‎ ‎①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流向效率高的地方 ‎②着力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发展 ‎③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公共资源优先向农业农村配置 ‎④适应市场对农产品品质新需求,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 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不能体现“资源流向效率高的地方”,故排除;②说法错误,不可能消除城乡差距,应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不是同步发展,故排除;③④符合题意,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创新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资源优先向农业农村配置,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故当选。‎ ‎5.(2019·西安一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下列举措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  )‎ ‎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 ‎②改变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通过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④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①④符合题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产品质量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②中“改变”说法错误,因为我国仍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不符合题意,这项举措并不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复习集成块三宏观调控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考法感悟]‎ ‎1.(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交汇考查)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所谓制度性交易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应遵循政府制定的各种制度、规章、政策而需要付出的成本。政府优化机构和职能,深化改革,调整制度、政策才能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使企业和社会受益。下列对这一受益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①政府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对企业投资——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激发投资潜力 ②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转型升级 ‎③政府推进营改增——减少重复纳税环节——调动企业积极性——促进产业升级 ④政府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为企业“松绑解绊”——增强市场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①②不符合题意,政府拓宽融资渠道、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均不属于政府对制度、政策的调整,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无关;③符合题意,政府推进营改增是对税收体制的调整,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利于减少重复纳税环节,从而调动企业积极性,促进产业升级;④符合题意,政府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为企业“松绑解绊”,增强市场活力。‎ ‎2.(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交汇考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完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为此我们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为基本导向,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持续为企业减轻负担。上述材料说明完善产权制度、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旨在(  )‎ ‎①规范企业经营活动,促使企业诚信经营 ‎②增强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和投资意愿,培育壮大新动能 ‎③通过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④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①不符合题意,“完善产权制度、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与“企业诚信经营”无关。②符合题意,通过完善产权制度持续为企业减轻负担,有利于增强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和投资意愿,培育壮大新动能。③符合题意,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④不符合题意,“完善产权制度、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无关。‎ ‎3.(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交汇考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对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提出了新要求。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从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不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经济增长要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③优化经济结构意味着要减少供应总量,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④经济增长动力要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C ①中“不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说法错误;②④符合题意,根据题意,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要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经济增长动力要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③表述错误,优化经济结构并不意味着要减少供应总量,而是要提高供给的有效性,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系统知识]‎ ‎1.十九大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些新提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2)经济制度: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3)市场调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 ‎(4)宏观调控: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5)‎ 财税体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梳理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角度 具体作用 生产 国家一般采取财政手段,通过对商品价格的干预,引导企业生产。同时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鼓励创新,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保护创新发明者的合法权益 分配 再分配中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强化税收调节,防止两极分化,并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健全按要素分配,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交换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媒介,国家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调节社会供求关系 消费 宏观调控对个人消费的调节主要通过调整消费税以及行政命令的形式实现。如提高白酒的消费税,提高奢侈品的消费税,降低低排量汽车的购置税,促进人们科学消费,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转变发 展方式 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等 对外 开放 通过税收调节可以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优化进出口结构 ‎[题组集训]‎ ‎1.(2019·深圳模拟)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产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以管资产为主改革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以管资产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以管资产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上述举措有利于(  )‎ ‎①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②促进国有资本同虚拟经济深度融合,激发市场活力 ‎③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④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B ①‎ 符合题意,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改革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等措施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②不符合题意,“促进国有资本同虚拟经济深度融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符合题意,“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有利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放大国有资本功能;④不符合题意,股份合作制经济属于集体经济形式,与国有企业发展无关。‎ ‎2.(2019·武汉模拟)近年来,我国价格改革不断深化取得显著成效。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共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97%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工作实绩斐然,价格调控机制进一步健全。价格改革不断深化的影响是(  )‎ ‎①竞争性领域价格基本放开——完善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②政府对公共事业等环节定价——提高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扩大公共服务规模 ③健全政府价格调控机制——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防止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 ④推进价格监管和反垄断工作——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①符合题意,实行价格改革,促进竞争性领域价格基本放开,进一步完善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②表述错误,政府定价的说法错误,价格应该由市场形成;③表述错误,“防止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说法错误;④符合题意,实行价格改革,推进价格监管和反垄断工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法治经济是按照经济规律运作的经济,它是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的;法治经济的另一面是信誉经济,要减少交易的成本达到双赢的目的,交易双方必须诚实守信。所以,这种经济实质上是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经济。‎ 结合材料,分析法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意义。‎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法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意义,主要从市场调节、市场秩序优化带来的意义作答。‎ 答案:①依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②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公平竞争。③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产权。④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降低经济活动成本。‎ ‎[本课综合检测]‎ ‎[课堂知能落实]‎ 一、判断题——辨清易错易混 ‎1.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说明我国已经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成为发达国家。(  )‎ ‎[点拨]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为新发展理念能够解决我国的一切问题。(  )‎ ‎[点拨] 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为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理论。‎ 二、填空题——理清知识联系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三、热点题——学会应用迁移 ‎[热点材料] 2018年9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和部门协调,特别要加强金融部门与财政、发展改革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政策精准支持力度,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当然,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必须是多个部门积极配合,共同施策方能有成效。上半年,由央行、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协调配合的一系列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通过实施定向降准、下调增值税税率、进一步清理规范收费,以及加大物流、网络降费力度等措施,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4.2018年9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和部门协调,特别要加强金融部门与财政、发展改革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政策精准支持力度,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是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下列选项能体现金融机构发挥其作用的是(  )‎ ‎①财政加大精准扶贫力度 ‎②政府引导各银行开发金融产品、扩大融资需求 ‎③商业银行扩大贫困地区信贷投放力度 ‎④国家开发银行异地搬迁贴息贷款累计投放113亿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 ①属于财政的作用,与题意不符;②有利于银行的发展,不属于金融机构发挥其作用,与题意不符;③④能体现金融机构发挥其作用,当选。‎ ‎5.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降成本的优惠政策措施。下列政策中有利于企业减负的有(  )‎ A.提高企业贷款利息率 B.降低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 C.扩大企业税收征收范围 D.调低创办企业注册资金最低限额 解析:选B 提高企业贷款利息率,企业支付的成本增加,A项不符合题意;降低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有利于企业减负,B项符合题意;扩大企业税收征收范围不利于企业减负,C项不符合题意;调低创办企业注册资金最低限额与企业减负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6.(学好哲学在平时)实体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金融业在经济升级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创新推出针对性强的金融措施,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相互配合,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支撑。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愿而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而不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能够存在,故①说法错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故②说法错误;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