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课标卷政治试题专题汇编(供高三二轮资料配套使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新课标卷政治试题专题汇编(供高三二轮资料配套使用)

‎《高中专题复习指导与训练》配套使用 全国新课标卷政治试题(含宁夏卷)专题汇编 说明:‎ ‎(1)本材料为《高中专题复习指导与训练》(高三二轮资料)“高考考情”栏目配套材料,供我市高三年级二轮复习使用;‎ ‎(2)试题分析及难度系数数据,均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高考文科试题分析》);‎ ‎(3)内部使用,不得在网上传播,不得用于盈利。‎ 专题一 货币、价格与消费 选择题 ‎1.(2007·宁夏卷·12)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08·宁夏卷·12)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 ‎3.(2008•宁夏卷•15)2005年7月21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由1美元=8.21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8.11人民币元。此后,人民币持续小幅升值,截至2008年4月,人民币累计升值约为16%,人民币升值有利于( )‎ ‎①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②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 ‎③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 ④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009•宁夏卷•13)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增速呈明显放缓态势,且在总出口额中比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①外部市场疲软 ②人民币升值 ‎③中外贸易摩檫不断 ④宏观经济政策趋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 (2010·全国新课标卷·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6.(2010·全国新课标卷·13)在河北曹妃甸的矿石码头,铁矿石运输轮一靠岸,运输带就直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问。经过若干道工序后,铁矿石变成钢材,又从成品码头重新装船销往世界各地。这种紧凑的“前港后厂”生产经营模式,缩短了流通时间,给新首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这一效益的取得在于 ‎①流通环节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 ②“前港后厂”模式节省运输成本 ‎③流通时间的缩短加快了资金的周转 ④“前港后厂”模式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2011·全国新课标卷·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D.1100万元 ‎ 8. (2012·全国新课标卷·12)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 (2013·全国新课标Ⅰ卷·12)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2013·全国新课标Ⅰ卷·13)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的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A. 下降0.83% B. 下降0.76%‎ C. 上升0.83% D. 上升0.76%‎ ‎(2013·全国新课标II·14~15) 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重心已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初步形成了支持价格、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模式。回答11~12题。‎ ‎11.我国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在于 ‎①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 ②优化农产品需求结构 ‎③缩小农产品供需缺口 ④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图4所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A.P0,Q0 B.P1,Q2‎ C. P1,Q4 D.P2,Q1‎ ‎13.(2014·全国课标卷I·13)图5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 ‎14.(2014·全国课标卷Ⅱ·12)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产生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来源:Zxxk.Com]‎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15·全国课标卷I·12)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000元,乙为18000元;甲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 B.甲与其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 C.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购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 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材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 ‎16.(2015·全国课标卷I·13)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 ‎①破产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②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③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 ‎④以市场化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A. ‎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7.(2015·全国课标卷Ⅱ·15)在我国,煤炭是电力生产的主要原料。煤炭价格从2011年约850元/吨大幅度下降到2014年底约500元/吨,有人据此建议下降电力价格。能支持其建议的恰当理由是 A.电力产能过剩,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B.电力是生活必需品,低价有利于社会稳定 C.电力价格与其生产成本的变化方向应当一致 D.电力与煤炭是互补品,二者价格变化方向应当一致 ‎18. (2015·全国课标卷I·15)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 ‎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附: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选择题 ‎1.D ‎ ‎2.A 【分析】本题考查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应用。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它的价值量要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当整个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商品生产的劳动耗费增加10%,价值量增加10%,为110亿元。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虽然生产商品的数量增加20%、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但由于相同时间内的劳动耗费不变,因而价值总量不变,仍为110亿元。所以正确答案为A。本题要区分商品生产者的数量(劳动耗费)和劳动生产率变化对商品价值总额的不同影响,还要区分单位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价值总额。‎ ‎(拓展分析:如果设问为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为多少,则需要用商品价值总额(110)除以商品的数量(10×(1+10%)×(1+20%)=13.2)。此外,如果不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只是单个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试着分析该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额和单位商品价值量。)‎ 本题难度为0.191。‎ ‎3.C 【分析】人民币升值是近年我国的一个热点问题。本题考查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影响,需要考生运用外汇(教材第一课)和对外开放(教材第十二课)的相关知识。首先根据题意和外汇的知识.理解人民币升值的含义(一单位美元兑换越来越少数量的人民币),在此基础上,考虑其对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影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对于出口而言,人民币升值将导致用美元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上升,这会使商品需求下降,从而不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这也是近年我国出口面临的现实,因而①不正确)。反之,进口商品换算成人民币的价格会因人民币升值而下降,相当于人民币有更强的购买力,进口商品变得更便宜,所以有利于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因而②‎ 是正确的)。对于国际投资而言人民币升值将使一单位人民币兑换成更多的外币,我国一定的对外投资将因人民币升值而发挥更大的效力,从而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因而③是正确的)。反之,如果外商在中国投资,美元转换为人民币时会因人民币升值而发生缩水,从而不利于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因而④不正确)。综上,正确答案是 C 。‎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不能偏离基本理论而仅凭现实中的一些现象来选择答案。现实生活中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因素有多种,本题只考虑人民币升值这一个因素的直接影响,而且考题的结论不是绝对性的,例如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并不意味着外商在我国的投资会减少。‎ 本题难度为0. 701。‎ ‎4.A 【分析】本题旨在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与当前宏观形势结合起来,考查考生利用已学的基础知识来诠释现实问题的能力。回答这种试题,考生既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现实(实然),又需要了解基本理论(应然),这样才能选出正确选项。从理论上看,①②③④均有可能导致中国外贸(纺织品)出口下降。但在2008年年中,中国宏观经济以稳健的财政政策为主,所以④排除。这样C、D可排除。2008年虽然中国与他国存在贸易摩擦,但不是造成中国外贸下降的主因,也可排除。这样,正确答案只能是A 。‎ 本题难度为0. 595 。‎ ‎5.C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汇率、价格的决定等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试题以中国一东盟自贸区为背景材料设计题干,具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特点。在本题中,出口商品的价格不仅受到汇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而且受到中国一东盟自贸区设立前后的影响。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阔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该商品的单位价值量降低。在中国一东盟自贸区设立前后,汇率一直来变,均为1:8,因而10人民币元的出口商品M可换算为80N国货币。不过,在自贸区设立前,M商品还应加上5%的关税,其价格为80×(1+5%)=84N国货币。在自贸区设立后,M商品不仅实行零关税,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劳动生产率提高25%。由此,M商品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25%,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为80÷( 1+25%)=64N国货币。所以正确答案为C 。‎ ‎ 本题难度妁0,457。‎ ‎6.B 【分析】本题以热点问题新首钢“前港后厂”的生产经营模式为题干,着重考查学生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掌握。‎ 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取决于很多因素,生产经营模式是其中之一。劳动价值论认为,生产环节创造价值,而流通环节不能创造价值,只能通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来提高经济效益。从题干可知,“前港后厂”模式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新首钢经济效益的提高,具体表现在节省运输成本和缩短流通时间上。由于该模式能“节省运输成本”,所以②正确。而该模式流通时间的缩短则促使资金加速周转,所以③也正确。而流通领域不从事商品生产,因此不能影响到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为0.415。‎ ‎7.C 【分析】本题考查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它的价值量要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本题实际上有两个“弯”需要考虑,一是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二是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比较而言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下降了10%,这样不用计算可直接排除A和B。具体下降多少,可简单计算或比较,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那么年产量就是1 1万件(这是第一个“弯”),但单位产品的价值由于全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即132/(1+20%)=110(元)(这是第二个“弯”),所以正确答案只能是llxll0=1 210万元,即C是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为0.463。‎ ‎8.C 【分析】本题以分析纸币取代金属货币的原因为切入点,着重考查的是考生对纸币和金属货币各自职能的理解。‎ ‎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五种职能。金属货币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也能执行上述五种职能。后来,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随之产生。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也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不过,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足值的货币,因此,只有金属货币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纸币则不能。由上可知,①错误,可以排除;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并不是纸币取代金属货币的原因也可以排除。这样,正确答案就是C了。‎ ‎ 本题难度为0. 568 。‎ ‎9.B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供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供求理论主要集中在第二章“多变的价格”。根据该理论,商品供应增加会导致价格的下降,反映在图形上就是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满足这种情况的只有B。(注意,供给的变化和供给量的变化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前者指在价格不变情况下,由于其他条件的变化,导致供给发生变化,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本身的移动。后者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反映在曲线上是点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一般来说,二者成正比例关系。)‎ 本题难度为0. 619 。‎ ‎10.A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汇率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这也是汇率风险的表现形式之一。具体计算如下:汇率变化前企业的利润率是(24x6.32-144)/144≈5.33%,一年后的利润率是(24 x6. 27-144)/144=4.5%。所以正确答案就是A(4.5%-5.33%=-0. 83%)。注意,题干中的企业成本没有变化,商品的出口价格也没有变化,如果改变其中任一条件,那么计算将复杂许多。考生不妨自行改变其中某一条件,以作练习。‎ 本题难度为0. 337。‎ ‎11.B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解。农业补贴是财政政策的一种具体形式,依题意,既然农业补贴向生产者转变,显然①是正确的。②是需求结构,这是消费者的问题,题干中没有涉及。③是供需缺口问题,题干中也没有涉及。④的指向与①一致,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其生产积极性会得到保持,那么市场上的供给应是稳定或增加。‎ 本题难度为0.653。‎ ‎12.C 【分析】12题是11题的延伸。 11题讲的是政策问题,12题则考查农产品支持价格在理论上的合理性。教材中有关供需和价格的关系往往用文字来描述,很少使用图形直观表示。本题的难点在于考生对图形的不熟悉。既然是农产品支持价格,那么说明它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P0),所以只有P1才是支持价格,其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其产量是Q4,所以C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为0.271。‎ ‎13.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对有关生活水平与消费结构关系的综合理解力,其是要辨识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消费支出增长和消费支出增长率。消费行为的理性与否主要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的收入与支出(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对比关系。显然,该图没有提供收入(生产)信息,所以“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是错误的;收入差距是有关社会财富(收入)在社会内部分配问题,该图没有涉及社会财富对比问题,所以“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错误的。由图可知,从2004年开始,该奢侈品消费的增长率开始高于日用品消费的增长率,尽管日用品增长率(相对量)在不断下降,但是日用品消费支出(绝对量)是不断增长的。因此,“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是正确的。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人们所消费的资料越多,则说明生活水平越高。由图可知,无论该国的生存资料消费还是享受资料消费均不断增长(增长率大于0),因此,“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是正确的;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 本题难度为0.248。‎ ‎14.D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劳动价值论中“价格”这个概念的理解程度,具有一定难度。①指出流通中的商品价格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实际上,根据货币流通量公式,流通中的商品价格不仅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相关,还与货币流通速度相关,因此①不正确。②在文字表述上进行了转换,将人们普遍熟悉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转换成了“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所以②正确。③前半句提出“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意在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相混淆,让人难以判断对错,具有一定的干扰性。不过,后半句“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一下子露出了破绽,这与劳动价值论提出的“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不符,因此③错误。④指出价格是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如果学生知道价格等同于交换价值的话,也就明白④是正确的。另外,④选自选修教材《经济学常识》,有打通必修科目与选修科目之意。综上,②和④正确。所以正确选项为D 。‎ 本题难度为0. 428。‎ ‎15.D 【分析】 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数量进行简单比较的能力。首先从概念上判断,甲乙两种复印机是替代品,不是互补品,因此可以顺利排除B和C。根据题意,A显然不符,因为题干中已明确交代过了,A再重复一次,无必要,且一般是从价值量角度判断经济上的可行性,而不是根据实物量的大小,本题除了考虑复印机的一次性的购置成本,还要考虑耗材使用成本,二者比较的结果,才能支持选择的理由,因此D正确。‎ ‎ 本题难度为0.460。‎ ‎16.B 【分析】 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重点是理解价格对市场的作用。这需要学生在掌握原理基础上有分析能力,预测下一步的情况。价格是市场的重要观察变量。价格的放开,必然会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故①正确。价格是市场的信号,正确的价格信号可以引导资本流向,合理配置资源,故④正确。所以答案为B。价格改革的宗旨不是在于增加产量,故②不正确。价格改革不一定导致价格降低,故③不正确。 ‎ 本题难度为0.7360 ‎ ‎17.C【分析】 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电力是二次能源,煤炭是一次能源,二者不是简单的互补关系,故D可排除。电力是否过剩,题干没有交代,故A也可排除。B的判断虽然正确,但和题干背景材料没有逻辑关系,也可排除。 C正确,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经济原理上均成立。‎ 本题难度为0.448。‎ ‎18.A 【分析】 本题着重考查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属于第一课和第八课的内容的综合。汇率属于广义的价格,对企业行为有积极的反作用。美元升值,意味着人民币贬值,根据经济原则,①正确。美元升值也意味着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有着更强大的购买力,所以②也正确。故答案是A。③的错误在于后半句,美元升值不一定导致中国国内储蓄增加。储蓄主要和收入有关。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和企业自身的优势有关,而不是美元升值,故④不正确。‎ ‎ 本题难度为0.331。‎ 专题二 生产、劳动与经营 一、选择题 ‎1.(2007·宁夏卷·13)在活期储蓄与国债这两种投资对象之间,某投资者如果选择活期储蓄,那么,他看中的是活期储蓄的 ‎ A.流动性强   B.风险小   C.收益率高   D.信用度高 ‎2.(2008·宁夏卷·13)维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止股市泡沫,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 。当股市增长过快时,政府可采取的调节措施是 ‎①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②降低利息税 ‎③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 ④扩大基金发行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08·宁夏卷·14)甲经营两年的个人独资企业由于市场不景气而破产。对于企业债务,甲应 A.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B.以注册资本为限承担责任 C.以法人资产为限承担责任 D.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2009·宁夏卷·12)某企业年初自有资本4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当年贷款的年利率为8%,企业的毛利润率(毛利润/总资产)为10%,则企业的年净利润为 A. 29.2万元 B. 32万元 C. 39.2万元 D. 42万元 ‎5.(2010·全国卷·13)在河北曹妃甸的矿石码头,铁矿石运输轮一靠岸,运输带就直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间。经过若干道工序后,铁矿石变成钢材,又从成品码头重新装船销往世界各地。这种紧凑的“前港后厂”生产经营模式,缩短了流通时间,给新首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这一效益的取得在于 ‎①流通环节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 ②“前港后厂”模式节省运输成本 ‎③流通时间的缩短加快了资金的周转 ④“前港后厂”模式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2011·全国新课标卷·13)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B. 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 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7.(2011·全国新课标卷·14)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这说明 A.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途径 B.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 C.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 D. 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8.(2012·全国新课标卷·14)2012年1月,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S公司宣布,将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P公司100%股权.P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在全球混凝土泵车市场占有率曾高达40%左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公司出现严重经营困难。 S公司并购P公司的积极作用在于 ‎①形成行业垄断格局 ②开拓国际市场 ‎③加速资本周转 ④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13·全国新课标卷Ι·14)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35.2万亿元,人均储蓄25548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6%和15.3%,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推断出 ‎ ①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增加了人们储蓄意愿 ‎ ②我国居民的储蓄率随GDP的增长而增长 ‎ ③我国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比较狭窄、品种较少 ‎ ④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3·全国新课标卷Ι·15)2012年3月,中国某集团公司收购了4个在美国的风电场。美国政府于9月28日以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令禁止该项目的收购。在多次申诉无效之后,该公司根据美国法律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这一案例表明 A.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B.向投资国司法部门提起诉讼是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C.对外直接投资取代商品出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 D.跨国并购是企业强强联合的主要表现形式 ‎1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13)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传统手机制造商外,许多网络公司也纷纷斥巨资研发智能手机,并将内置其网络产品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在下列选项中,能够解释“网络公司造手机”原因的是 ‎ A.生产智能手机的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 B.网络公司的业务创新速度不断加快 C.传统手机制造商生产智能手机能力不足 D.网络公司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竞争力 ‎12.(2014·全国新课标卷Ι·12)按现行规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年利率)一年期为3%,两年期为3.75%。老陈有10000元闲置资金,准备存两年,那么,这笔钱以一年期连续存(第一期利息计入第二期本金)两年的利息比存一个两年期的利息 A.少141元 B.多141元 c.少150元 D.多150元 ‎13.(2014·全国新课标卷Ι·14)某知名家电企业通过互联网收集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并根据他们的特殊需求专门生产了近万台定制彩电。从消费者下单到生产、配送、安装,整个过程仅耗时一个月,比传统批量生产模式(含产供销)少用半年多的时间。与传统的批量生产模式相比,这种定制生产模式能够 ‎①充分发挥企业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②以需定产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企业库存 ‎③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④优化企业决策流程,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15)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可带动家电业,形成建筑业一房地产业一家电业协同发展。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 ‎①钢铁产业 ②信息产业 ③保险业 ④汽车产业 A.①一②一③ B.①一④一③‎ C.②一③一④ D.④一③一①‎ ‎15.(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 ‎12)老吴在年底对年初购买的投资产品收益进行了梳理:50元买入的甲公司股票已按54元卖出;乙公司股票价格仍为20元,按照每股1.2元进行了现金分红;丙公司股票价格也没变,按照每20股送1股进行了股票分红;某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是6%。上述投资产品中年收益率最高的是 A.甲公司股票 C.丙公司股票 ‎ B.乙公司股票 D.银行理财产品 ‎16.(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14)2015年5月,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按照存款保险制度规定,成员银行交纳保费形成保险基金,当成员银行破产清算时,使用银行保险基金按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偿付。这一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 ②增强银行信用,推动银行平等竞争 ‎③促进利率市场化,增加银行收益 ④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提高其竞争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2009·宁夏卷·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9年我国的财政可能“非常困难”,但民生仍然是财政投入的关键点。中央财政在2009年分别按月人均l5元和10元的标准,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资金。‎ 材料二 2009年1月,某市政府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向特困户、退休市民、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等8类人员共67万人发放消费券,成人每人200元,学生每人100元。消费券可在400多家商家使用,不但能抵用同等面额的现金,还可享受程度不等的让利折扣。‎ 此外,各地还出现了其他形式的消费券。“混用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地方财政和企业让利,但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一定的现金混用。如游客每花40元现金,可以使用10元旅游消费券。“让利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让利,也与现金按一定比例消费。‎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对我国经济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治标不治本,有局限性。 ‎ ‎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发行消费券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并分析发行消费券的局限性。‎ ‎ ‎ ‎18.(2011·全国新课标卷·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 我国某汽车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已经完全掌掘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核心部件的生产和制造技术,创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两大发动机品牌。截至2009年9月,该企业累计申请专利4003件,获得授权专利2412件,在国内汽车行业中遥遥领先。该企业先后通过IS09001、ISO/TSl6949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009年该企业整车销售达50万辆,连续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冠军,连续7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10多年来,该企业已经让l00多万消费者实现了轿车梦。‎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自主创新对该企业发展的作用。假设你是企业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9.(2013·全国新课标卷Ι·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二 H剧团是一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方针的指引下,H剧团结合自身发展于2007年改制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经过6年的努力,该演艺公司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改制前后的对比如下表。‎ 项目 改制前 改制后 资金来源 财政拨款 自负盈亏 组织结构 团长负责制 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分配制度 按职称、工龄分配 按贡献大小分配 相关职能部门 演出部、后勤保障部 创作部、演出部、营销部、后勤保障部 演出机制 政府采购,服务于政府等机关团体;年均5~7场次 市场化营销、面向社会提供菜单式服务;年均100多场次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剧团发展缓慢、演职员收入低;以传统节目为主,节目数量少、获奖少 公司快速发展、演职员收入大幅增长;传统节目得以保留,反映社会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节目不断推出,多个节目获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演艺公司取得成功的经济原因。‎ ‎20.(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材料 信息消费是指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博、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5.64亿。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元,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2012年,全国电话业务量同比下降5%,短信量下降20%,彩信量下降25%。与此形成对比的是,QQ、微博、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和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流量则大幅增长。‎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 ‎21.(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材料二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 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700万户,减税189亿元。‎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 附: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 A ‎2.B【分析】这是一道关于宏观调控的综合应用题,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投资选择(教材第六课)、税收(教材第九课)和宏观调控、(教材第十课)的知识。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是近年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股票市场投机成分过大、增长、过快时,政府应采取经济措施适当调节。由投资选择的相关知识,学生知道储蓄和股票投资是居民的替代选择,要引导居民将资金从股票市场转向银行储蓄,可以从两方面做出努力:提高储蓄的收益,提高股票的交易成本以降低其收益。而要提高储蓄的收益,可以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因而①是错误的)。居民储蓄的利息收入要缴纳利息税,这一税率的降低有助于增加居民储蓄的净收益(因而②是正确的)。股票交易需要缴纳印花税,提高印花税税率将增加股票交易的成本,减少股票投机(因而③是正确的)。而基金主要用于对股票和债券进行投资,所以扩大基金发行规模反而会使证券市场投资过热,因而④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为0. 442。‎ ‎3.A【分析】本题考查企业组织形式的相关知识(参见教材第五课)。随着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个人独资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许多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大多成立的是个人独资企业。成立个人独资企业要考虑经营风险,尤其是应清楚在企业破产时对于企业债务应承担的责任。不同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个人独资企业的债务是无限责任。不同于合伙企业(无限连带责任),这种无限责任要以企业主个人财产来承担。所以,正确答案是A 。从其他选项看,B和C都是有限责任,而D虽然是无限责任,但个人独资企业没有合伙人,不存在连带的问题。所以都是不正确的。‎ 本题难度为0. 267 。‎ ‎4.D【分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货币与银行的基础知识。根据题意,首先求出毛利润(400+100)×l0%=50万元;其次求出银行贷款的成本,即100×8%=8万元,所以该企业的当年净利润是50-8=42万元。正确答案是D。‎ 本题难度为0.572。‎ ‎5.B【分析】本题以热点问题新首钢“前港后厂”的生产经营模式为题干,着重考查学生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掌握。 ‎ 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取决于很多因素,生产经营模式是其中之一。劳动价值论认为,生产环节创造价值,而流通环节不能创造价值,只能通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来提高经济效益。从题干可知,“前港后厂”模式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新首钢经济效益的提高,具体表现在节省运输成本和缩短流通时间上。由于该模式能“节省运输成本”,所以②正确。而该模式流通时间的缩短则促使资金加速周转,所以③也正确。而流通领域不从事商品生产,因此不能影响到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为0.415。‎ ‎6.C【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掌握情况。与13题的类型一致,也是用经济原理来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这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对月饼的多样性需求,推动了月饼多样化的生产,所以正确答案是C。消费不能取决于观念,所以A是错误的。消费结构升级更多的是和收入有关(当然和消费偏好也有一定的关联),所以B不完全正确。多样化与质量的关联就更弱,所以D也不正确。‎ 本题难度为0. 788。‎ ‎7.A【分析】本题由现实经济转化为对一般经济原理的考查,或者说是把经济原理用来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这种题目在近年来的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本题关键词是品牌与利润。抓住了关键词,答案A也就随之浮现。选项B的错误在于盈利水平高低与核心技术相关,核心技术不是盈利水平的唯一决定性因素。选项C的错误在于无法根据题意得出(同时它也不太符台中国现实的经济情况),同时选项D的错误在于把实然当成应然。‎ 本题难度为0. 688。‎ ‎8. D【分析】本题通过让考生具体分析公司并购的积极作用,考查的是考生对公司并购与垄断、资本周转、国际市场、产品升级换代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 ‎ 从教材中我们知道,公司并购将会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从本题中我们得知,德国P公司曾经既有技术优势,又有市场份额优势,而我国S公司收购的又是德国P公司的100%股权,在这种情况下,S公司并购P公司的积极作用会有哪些?①为“形成行业垄断格局”,S公司的并购不一定能形成行业垄断格局,但这肯定不是积极作用,因而可以排除;②为“开拓国际市场”,S公司的并购肯定能增加国际市场份额,因而②正确;③为“加速资本周转”。 S公司的并购主要指的是增加资本和扩大股权,增加资本指的是量的增加,而加速资本周转是速度的加快。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加速资本周转会导致资本的增加。反之,增加资本不会导致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③没有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所以错误;④认为,S公司的并购能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事实正是如此,因而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D。‎ 实际上,本题还有另一层隐含的立意:国际金融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易导致受影响国的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全球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理应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抓住机遇,通过国际间的企业联合或并购,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本题难度为0.743。‎ ‎9.D【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经济生活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依据题干,考生应直接判断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上升了。但选项中并没有关于收入水平上升的选项,那么就需要继续推论,人们收入上升了会出现什么情况?这就较容易推导出④。储蓄增长率高于同期GDP增长率,说明了③。正确答案是D 。(拓展分析:④似是而非,社保体系健全会增加消费意愿,而不是储蓄意愿。②储蓄率的增长原因并不是GDP的增长,这二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储蓄可能随GDP的增长而增长。)‎ 本题难度为0.208。‎ ‎10.A【分析】本题着重考查经济全球化,这部分知识集中在教材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实际上,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一方面中国更深入融合到经济全球化之中,另一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摩擦也日益增多。这种经济摩擦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倾销和反倾销、补贴和反补贴、贸易壁垒等。正确答案是A 。‎ 本题难度为0.678。‎ ‎11.D【分析】当前,手机已是经济生活中的基本消费品,但手机生产和消费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利用手机入题,可以考查诸多的知识点。在本题中,考生要从题干中解读出两层含义:①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激烈,②网络公司进军智能手机生产领域。有了①,那么可以排除A和C(竞争激烈行业的利润率一般较低);用②可排除B(网络公司的业务创新还是在本行业中)。正确答案只能是D,网络公司延伸产业链。(拓展分析:本题可用企业兼并的知识进行解答,网络公司造手机,实际上是跨界生产,是横行兼并。业务创新本质上是在同企业中进行,不是兼并行为,所以无法解释跨界生产的问题。)‎ 本题难度为0.861。‎ ‎12.A【分析】新课标在关注学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关注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投资理财能力。本题以计算利息差为切入点,通过两种(单利与复利)存钱方式的比较与选择,着重考查学生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掌握程度。根据题干所给信息,10 000元按一年期连续存的本息和为10 000×(1+3%)2=10000×‎ l.0609=10609元。而10000元按一个两年期存的本息和为10000x(1+3. 75%x2)=10 000 xl.075=10 750元。前者减去后者,10 609-10 750=-141元。这样,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为0. 529。‎ ‎13.C【分析】定制生产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生产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居民消费的日益多元而出现,在企业产供销中逐渐显现自身优势。本题以某知名家电企业的定制生产为典型案例,通过批量生产模式与定制生产模式的比较,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是从规模收益的角度来阐释定制生产模式的优势,而这恰恰是批量生产而非定制生产模式的优势,因此①不正确。②和③分别从缩短生产周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来阐释定制生产模式的优势,这与学生对企业经营的了解以及材料所给的信息完全一致,所以②和③基本正确。④“优化企业决策流程”“提高技术水平”都与定制生产的作用无关,所以④不正确。综上,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为0.796。‎ ‎14.B【分析】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产业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题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为切入点,着重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吸收能力和运用题干所给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信息可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内在逻辑是居于中问的产业可自由向上、下发展,从而将产业拓展成一整套产业链。依据这个逻辑关系,选项A指的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钢铁产业,向下可带动保险业。同理,选项C和D也如此。实际上,信息产业与保险业一样,其自身关联性不太强,因而较难成为向上下游发展的中间产业,只能作为下游产业来发展。因此,以信息产业和保险业为中间产业的选项A、C、D均不正确。采用排除法,正确答案即已选出。再看选项B,中间产业是汽车产业,其上游要带动汽车原料之一钢铁产业的发展,下游要带动能进行资金融通的保险业。现实生活中,汽车产业确实能促进钢铁产业和保险业的协同发展。综上,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为0. 896。‎ ‎15.A【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计算。这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公式。股票的收益率:甲公司是(54—50)/50×100%=8%;乙公司是1.2/20×100%=6%;丙公司是1/20×100%=5%。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是6%。这样比较正确答案自然是A。‎ 本题难度为0.378。‎ ‎16. A【分析】在市场经济中,保险制度是分担经济活动风险的重要制度安排。金融企业也有破产风险,而金融企业牵涉面比较广泛,其一旦破产,影响比较大,故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首当其冲就是稳定金融秩序,故①正确。在存款保险制度下,由于有第三方(保险基金)的风险偿付保证,也增强了银行信用,故②正确。正确答案是A。③的错误在于后半句。④是银行自身努力的结果。‎ 存款保险制度可以降低银行的系统风险,即①,但经营风险属于银行的非系统风险,这需要银行自身努力,也与外界的环境关联不大。这里混淆了这两者的区别。‎ 本题难度为0.421。‎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发行消费券会提高低收入居民的福利,刺激消费需求。能起到扩大企业产品销量的作用。消费券在短期内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刺激宏观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局限性:“财政型”消费券会加大政府财政负担;甄别消费券的发放对象会增加政府的执行成本;单独使用消费券消费会使居民把本来用于消费的钱储存起来,消费需求不一定扩大;发放消费券是短期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居民收入。(答出其中任意一项可得2分,若有其他答案,且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但所得总分不超过该题满分。)‎ ‎【分析】(2)同13题一样,本题旨在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当前宏观形势结合起来,试图让考生利用已学的基础知识来诠释现实问题。对这种类型的试题考生应多加注意。‎ 本题设问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它实际上由两个小题组成,即①“分析发行消费券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②“分析发行消费券的局限性”,所以在回答问题时,也要分项作答。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要注意设问中要求回答“发行消费券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消极意义),而不是要求笼统回答“消费”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二是要注意分析“发行消费券”的局限性,而不是消费券本身的局限性。‎ 本大题难度为0.748。‎ ‎18.【答案】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打造自主品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销量;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创新活动;通过奖金、股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合作;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 ‎【分析】本题由两小问构成,一是分析作用,二是拟采取的措施。自主创新的作用,虽然教科书没有直接给出,但在企业经营中基本都给出了,因此需要考生结合材料和基本经济学原理,加以总结。关于拟采取的措施,应该紧紧围绕自主创新来实施。这个教科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但考生可以从材料中归纳总结得出。归纳总结是考生应具备的能力。这是一种半开放式的答案,这也符合以能力考查为重点的立意,符合课改的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中学思想政治课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 本大题难度为0.412。‎ 19. ‎【答案】改制后,公司经营战略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合理的组织机构保证了公司高效运转;科学的管理、高质量的演出节目和市场化的营销形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演出场次增加、多个节目获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分析】本小题着重考查考生关于企业的知识。关于企业的知识集中在教材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本题的知识点主要有企业战略、企业制度与企业组织结构,分配制度和企业形象等。这些都是根据题干得出的。一些考生不依据题干,而是把所有与企业相关的知识点全部答出,一是逻辑不清,二是考生写作量太大,三是考生时间可能不够,造成答不完题。要回答好这类题目,考生要善于提炼题干信息并总结出要点,然后用专业术语,分不同角度或层次来阐述。‎ 本大题难度为0.463。‎ 20. ‎【答案】特点: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大、网民数量多;信息产品消费总体发展快速,但细分产品市场发展不均衡;信息服务中的传统业务萎缩,新型业务发展迅速。‎ 作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水平;引导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提供更好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 ‎【分析】信息消费不仅是消费热点,而且是我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本题主要涉及消费(教材第三课)、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教材第四课)、企业(教材第五课)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解读、提炼和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中还包含两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问相对而言较为简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概括材料的思路和水平。从概括思路上看,只要学生认真解读材料信息,就能发现材料一是从总体规模、信息产品情况和信息服务的业务情况这三个方面来描述信息消费的。从概括水平上看,答案的第一点“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大、网民数量多”和第三点“信息服务中的传统业务萎缩,新型业务发展迅速”均能从材料信息中直接得出,比较好概括。第二点稍难,尤其是“细分市场发展不均衡”,学生较难答得这样精准。不过学生若是答出相近的合理内容,也可以得分。第二个小问主要考查学生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的“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的知识和材料信息分析问题,具有一定难度。从教材内容得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促进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带动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而材料一具体指信息消费,关注信息消费产品和信息服务业务。通过对教材内容和材料信息的整合,为提高回答的针对性,答案着重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实现产品升级、拉动经济增长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信息消费的作用。其中,“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是材料新给的知识,“实现产品升级”则将教材的两点内容整合到了一点,“拉动消费增长”属于教材的总括内容,也是当前扩大内需的要点。“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拉动消费增长”学生不一定能精准答出,但若是答出相近的合理内容,也可能得分。‎ 本大题难度系数为0. 522。‎ ‎21.【答案】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能吸纳大量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税负较重、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税收优惠可降低小微企业负担,有利于其生存与发展;引导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分析】税收是重要的财政工具。论证给予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的理由,包括原理(小微企业重要性)和现实(小微企业发展困境)两个角度,一是要指出小微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二是分析其现实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综合分析、说明扶持其的理由。‎ 本大题难度为0.371。‎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 ‎1. (2007·宁夏卷·14)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为16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5%;超过500元至2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2000元至5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5%。小明的爸爸月工资为3500元,则每月应交纳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为:‎ A.165元   B.190元  C.400元  D.525元 ‎2.(2009·宁夏卷·14)某科技企业出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09·宁夏卷·15)2009年1至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8%;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1%,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7%。在此情况下,政府若要刺激经济增长,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①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 ②加大国企上缴财政的利润比例 ‎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④扩大财政收支盈余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2012·全国新课标卷·16)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12)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6.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16)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A.大幅度提高税率 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7.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14)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了空气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PM2.5(细颗粒物)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因素。图5为某市PM2.5主要污染物来源的构成图。为治理空气污染,该市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A..提高燃煤企业排污标准 B.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C.增加财政投入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 D.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二、非选择题 ‎8.(2012·全国新课标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材料一 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8、图9所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9.(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二 剧团是一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方针的指引下,H剧团结合自身发展于2007年改制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经过6年的努力,该演艺公司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改制前后的对比如下表:‎ 项目 改制前 改制后 资金来源 财政拨款 自负盈亏 组织结构 团长负责制 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分配制度 按职称、工龄分配 按贡献大小分配 相关职能部门 演出部、后勤保障部 创作部、演出部、营销部、后勤保障部 演出机制 政府采购,服务于政府等机关团体;年均5~7场次 市场化营销、面向社会提供菜单式服务;年均100多场次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剧团发展缓慢、演职员收入低;以传统节目为主,节目数量少、获奖少 公司快速发展、演职员收入大幅增长;传统节目得以保留,反映社会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节目不断推出,多个节目获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演艺公司取得成功的经济原因。‎ ‎10.(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二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 ‎11.(2015·全国卷Ⅱ·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材料二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700万户,减税189亿元。‎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 附: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 一、选择题 ‎1. A ‎2.B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和劳动价值论的内容。题干与选项①没有关系,题干说的是企业效益提高和分配方式的调整,选项①说的是分配方式与收入差距的关系。题干中没有包含收入差距的内容,所以①可排除。选项②说明分配关系的调整(科技成果入股)有利于推动生产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发展这一原理,是将题干提供的具体材料抽象成一般原理,或者说是用一般原理来解释具体问题。选项③说明复杂劳动(脑力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多倍或自乘的原理。选项④的意思是说,人们的收入取决于其生产出的产品的使用价值,这与劳动价值论不符。排除之。这样,就可得到正确答案B。‎ 本题难度:0.725。‎ ‎3. A 【分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第七课中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根据题干可看出,我国CPI和PPI呈下降趋势,经济增长乏力,根据经济学原理,“在此情况下,政府要刺激经济增长”,那么可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注意题于要求的是“可采取的财政政策”,选项②会造成企业可支配收入下降,属于紧缩性财政措施。选项④也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所以②④可排除,正确答案为①③,选A。‎ ‎ 本题难度:0.486。‎ ‎4. B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发展观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属于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该题材料中所涉及的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让该市的流动人口在多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正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体现。既是对生活在该市流动人口应有权益的一种尊重和关心,更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协调统筹城乡发展。因此,①和③是正确的,该题正确选项应是B。②和④有一定的干扰度,因居住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是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的一种进步,但立意不是减少多少城市管理支出问题;有利于改善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活质量,但城乡居民收入再分配差距的消除不是此举所能解决的。所以A、C、D项是错的。‎ 本题难度:0.842。‎ ‎5. A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知识,属于教材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中的基本内容,同时本题也要求考生了解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状况。这样,考生可利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读当前经济政策,以达到灵活运用基本知识的学习目的。这里给出的财政赤字只有总量,不涉及结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只能在A和D中选择,赤字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教材中明确指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增长”,因此A更加合理。(拓展分析:在理论上,赤字财政属于总需求管理政策,因此正确答案只能是A 。)‎ ‎ 本题难度为0.419。‎ ‎6. B 【分析】居民生活与国家财政息息相关,财政知识是重要的考点。本题以找出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为切入点,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财政税收、收入分配等相关知识来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项A提出“大幅度提高税率”,这确实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但它并不合理,因为税率的提高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和居民的收入,所以选项A不正确。选项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与减少财政收入(例如减税)相关,但与增加财政收入作用正好相反,所以选项c也不正确。选项D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考虑的,一般而言扩大资本市场规模会促进资本收益的增加,由此也会导致资本市场所缴税费的增加,从而增加财政收入。从逻辑上看,这个思路成立的。但从实际来看,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不在规模不够大,而在于结构不够优化,因此是存量问题而非增量问题,这与上缴税费增加、财政收入增加无关。因此,选项D属于干扰项,似有一定道理却并不合理,可以排除,选项B是指通过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来增加收益、增加税收从而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无论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这个思路都成立。综上,选项B正确。‎ 本题难度:0. 781。‎ ‎7. C 【分析】“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目标。本题从治理雾霾这个热点问题人手,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企业、财政、宏观调控等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图5可知,燃煤、机动车和工业是产生PM2.5的三个主要污染源。由宏观调控的知识可知,经济措施主要是指经济发展规划或汁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不包括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因此,选项B(属于法律手段)和选项D(属于行政手段)很快就被排除。选项A提到的提高排污标准,其实也属于法律手段,可以排除。综上,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0. 847。‎ 二、非选择题 ‎8. 【答案】‎ 问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居民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若考生对折线分段描述,结论正确,也应给分)‎ 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 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每答出一项给2分,答出任意四项给满分8分)‎ ‎【分析】(1)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和通过阅读图表来概括重要问题,并能够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根据材料内容提炼有效信息、阅读图表发现问题都是考生要掌握的基本能力。由材料一的我国最低工资的信息可知,我国最低工资水平偏低,这种偏低不仅表现在我国最低工资与人均GDP的占比在全球比较中偏低,还表现在我国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占比在全球比较中偏低。由图1、2的信息可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自1992--2009年,我国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占比都在逐渐降低,而政府和企业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占比却呈逐步提高的态势,尽管个别年份有些波动。因此,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着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这样两个问题。 ‎ 只要考生根据材料内容和图表信息准确概括出上述两个问题,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就能有的放矢了。这一问考查的是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教材第七课“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根据已学知识,为提高我国最低工资水 平,可提出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措施;为改进和完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可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等措施。此外,从制度着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也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重要措施。‎ 本大题难度:0.426。‎ ‎9.【答案】改制后,公司经营战略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合理的组织机构保证了公司高效运转;科学的管理、高质量的演出节目和市场化的营销形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演出场次增加、多个节目获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分析】本小题着重考查考生关于企业的知识。关于企业的知识集中在教材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 ‎。本题的知识点主要有企业战略、企业制度与企业组织结构,分配制度和企业形象等。这些都是根据题干得出的。一些考生不依据题干,而是把所有与企业相关的知识点全部答出,一是逻辑不清,二是考生写作量太大,三是考生时间可能不够,造成答不完题。要回答好这类题目,考生要善于提炼题干信息并总结出要点,然后用专业术语,分不同角度或层次来阐述。‎ 本大题难度:0.463。‎ ‎10.【答案】合理性: ①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②我国目前财政赤字虽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 举措:①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②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③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分析】 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合理性需要从原理和现实两个角度来论证。如何运用好财政资金,需要从财政资金的性质来论证,同时要保证资金使用效率。需要注意财政资金的公平性很容易被遗忘。很多人在谈到资金使用时往往只想到资金效率和回报率问题,这对企业资金是可行的,但财政资金还有公平性问题。‎ 本大题难度:0.307。‎ ‎11.【答案】①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能吸纳大量就业,促进经济发展;②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税负、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③税收优惠可降低小微企业负担,有利于其生成与发展;④引导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分析】税收是重要的财政工具。论证给予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的理由,包括原理(小微企业重要性)和现实(小微企业发展困境)两个角度,一是要指出小微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二是分析其现实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综合分析、说明扶持其的理由。‎ 本大题难度:0.371。‎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一、选择题 ‎1.(2007·宁夏卷·15)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经济杠杆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 ‎  A.是以政府强制为后盾的       B.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 C.能够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D.能够熨平经济发展中的波动 ‎2. (2009·宁夏卷·13)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增速呈明显放缓态势,且在总出口额中比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①外部市场疲软 ②人民币升值 ‎③中外贸易摩擦不断 ④宏观经济政策趋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 (2010·全国卷·14)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截至2009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129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从经济角度看,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是因为 ‎ ①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巨大 ‎ ‎ ②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③中国能源供给结构单一 ‎ ④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种类众多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4. (2010·全国卷·15)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截至2009年4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538.7亿元。这一工程将 ‎ 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 ②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③改善南北水运条件,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 ④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1·全国卷·13)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口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这说明 A.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途径 B.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 C.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 D. 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6.(2011·全国卷·15)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 面面,如打电话、看电视等。“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 业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为 ‎ A.它利润高,发展快 ‎ B.它是基础性产业 C.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回答13 ~14题。‎ ‎ 7.(2012·全国卷·1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为提振经济、摆脱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依据是 ‎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 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 ‎ 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 ‎ 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2·全国卷·14)2012年1月,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S公司宣布,将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P公司100%股权.P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在全球混凝土泵车市场占有率曾高达40%左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公司出现严重经营困难。 S公司并购P公司的积极作用在于 ‎①形成行业垄断格局 ‎②开拓国际市场 ‎③加速资本周转 ‎④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12·全国卷·15) 2011年11月,美国发起了针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2012年1月,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风力发电设备——应用级风塔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美国频频发起针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主要是因为 ‎ A.美国欲以贸易保护措施扶持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 ‎ B.新能源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需要其提供就业岗位 ‎ C.美国需要通过减少中国新能源产品进口才能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 ‎ ‎ D.美国的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不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相关产品 ‎10. (2013·全国卷I·14)14.2012年3月,中国某集团公司收购了4个在美国的风电场。美国政府于9月28日以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令禁止该项目的收购。在多次申诉无效之后,该公司根据美国法律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这一案例表明 ‎ A.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 B.向投资国司法部门提起诉讼是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 C.对外直接投资取代商品出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 ‎ D.跨国并购是企业强强联合的主要表现形式 ‎11.(2013·全国卷II·14)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重心已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由消费者生产者转变,初步形成了支持价格、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模式。我国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在于 ‎ ①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 ②优化农产品需求结构 ‎ ③缩小农产品供需缺口 ④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14·全国卷II·14)13. 2013年1 2月,财政部公布了《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宣布对76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 ‎①改善国际收支结构 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③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14·全国卷II·14)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了空气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PM2.5(细颗粒物)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因素。图5为某市PM2.5主要污染物来源的构成图。为治理空气污染,该市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A.提高燃煤企业排污标准 B.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C.增加财政投入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一 D.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14.(2014·全国卷II·14)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可带动家电业,形成建筑业一房地产业一家电业协同发展。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 ‎①钢铁产业 ②信息产业 ③保险业 ④汽车产业 A.①一②一③ B.①一④一③‎ C.②一③一④ D.④一③一①‎ ‎15.(2015·全国卷I·13) 13. 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 ‎ ①破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②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 ③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 ④以市场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2015·全国卷I·14)据统计,到2014年年底,我国互联网金融规模突破10万亿元,其用户数量达7.6亿。互联网金融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接连出现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经营、对用户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为防范这些问题发生,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 ②完善金融监管政策法规体系 ‎ ③限制高风险的金融产品 ④引导和规范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2015·全国卷II·13)2014年8月,某市政府清理出全部涉企权力5175项,废止了其中3301项,对保留的涉企权力向社会全部公开,并表示将严肃查处涉企审批、收费中的违法违纪问题。这一做法的预期成效是 ‎ ①政府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更有效率 ②“看得见的手”受到有力的约束 ‎ ③市场机制能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二、非选择题 ‎18.(2007·宁夏卷·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亿多人,外出务工收入增加额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25.9%。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来自东部、中部、西部的农民工分别为3484万人、4251万人和2833万人,而在这三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则分别为7404万人、1569万人和1572万人。‎ 材料二 表2 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单位:元)‎ 年份 地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东部 ‎11334‎ ‎12811‎ ‎14159‎ ‎16207‎ ‎18217‎ ‎23768‎ 中部 ‎5892‎ ‎6395‎ ‎6691‎ ‎7757‎ ‎9481‎ ‎10608‎ 西部 ‎4687‎ ‎5007‎ ‎5473‎ ‎6187‎ ‎7219‎ ‎9338‎ 注:2005年的统计口径与其他年份的统计口径略有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农民工流向的特征,并简要分析形成这种特征的经济原因。‎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出的问题,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解决思路。‎ ‎19. (2008·宁夏卷·39)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O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 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材料三 气候变化与工业生产带采的污染有密切的联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近年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表2 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构成 年份 投资总额(亿元)‎ 国家预算内资金(%)‎ 企业自筹(%)‎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其他 ‎(%)‎ ‎2001‎ ‎174.48‎ ‎20.83‎ ‎4.29‎ ‎38.46‎ ‎4.14‎ ‎-‎ ‎2002‎ ‎188.37‎ ‎22.28‎ ‎4.25‎ ‎23.12‎ ‎3.85‎ ‎-‎ ‎2003‎ ‎221.79‎ ‎8.45‎ ‎64.00‎ ‎11.32‎ ‎3.06‎ ‎-‎ ‎2004‎ ‎308.11‎ ‎4.50‎ ‎73.81‎ ‎9.42‎ ‎1.49‎ ‎-‎ ‎2005‎ ‎458.19‎ ‎1.70‎ ‎78.93‎ ‎8.51‎ ‎1.55‎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数据计算 ‎(3)分析表2‎ 数据,指出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的变化趋势及导致这种变化趋势的成因。‎ ‎(4)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提出政府在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方面可采取的调控手段和措施。‎ ‎20.(2009·宁夏卷·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9年我国的财政可能“非常困难”,但民生仍然是财政投入的关键点。中央财政在2009年分别按月人均l5元和10元的标准,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资金。‎ 材料二 2009年1月,菜市政府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向特困户、退休市民、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等8类人员共67万人发放消费券,成人每人200元,学生每人100元。消费券可在400多家商家使用,不但能抵用同等面额的现金,还可享受程度不等的让利折扣。‎ 此外,各地还出现了其他形式的消费券。“混用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地方财政和企业让利,但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一定.的现金混用。如游客每花40元现金,可以使用10元旅游消费券。“让利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让利,也与现金按一定比例消费。‎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对我国经济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治标不治本,有局限性。 ‎ (2)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发行消费券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并分析发行消费券的局限性。‎ ‎ 21.(2010·全国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 近些年来,国内接连发生重特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批相关政府官员因此被行政问责。据某省煤监局统计,该省中型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大型煤矿的3.8倍,小型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则是大型煤矿的11.3倍。中小煤矿资源,回采率一般只有20%左右。大量小煤矿和非法采煤点的存在,,使管理部门很难准确掌握全省煤炭的实际产量,导致税费流失严重。‎ ‎ 该省2008年开始了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改革。原有的2598家煤矿企业被整合为1000家,兼并重组后的企业规模不低于年产300万吨。省政府明确提出,在兼并重组企业的准入上,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强进弱退,优选劣退”。在整合过程中,一些企业资产以作价或参股的方式被合并,但有的资产作价偏低。此外,个别兼并企业涉足煤炭开采业务时间不长,要消化掉新兼并采的大量产能,短期内需要抽调和培养大批各层级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这将构成新的安全隐患。‎ ‎(1)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该省煤炭行业实行重组的意义。对于材料提到的重组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14分)‎ ‎22.(2013·全国卷II·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一 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 000亩(1公顷=‎ ‎ 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3.(2014·全国卷I·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是新一届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材料二 2014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放宽市场准入规则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放松市场主体准入管制,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年检制度和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等。‎ ‎  (2)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 附: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B.‎ ‎2. A。【分析】 本题旨在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与当前宏观形势结合起来,考查考生利用已学的基础知识来诠释现实问题的能力。回答这种试题,考生既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现实(实然),又需要了解基本理论(应然),这样才能选出正确选项。从理论上看,①②③④均有可能导致中国外贸(纺织品)出口下降。但在2008年年中,中国宏观经济以稳健的财政政策为主,所以④排除。这样C、D可排除。2008年虽然中国与他国存在贸易摩擦,但不是造成中国外贸下降的主因,也可排除。这样,正确答案只能是A。‎ 本题难度为0. 595 。‎ ‎3. A。【分析】本题通过对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原因分析,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生活现象的能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我国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能源产业也因此成为政府大力扶持的产业。根据题干和上述背景,可以确定①“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巨大”是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原因,因而选项B和D可以排除。答案将在选项A和C之间进行选择,也就是要判断②和④的对错。很明显,可持续发展确实是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的一个原因,所以②是正确的。④自身虽然没有问题,但“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种类众多”并不与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构成因果关系,因而④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为0. 830。‎ ‎4. C。【分析】本题通过对南水北调工程的作用分析,着重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作用的理解和运用。南水北调工程凝聚了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是一项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根据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形成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的“四横三纵”的水系网络。该工程利用长江、黄河贯穿东西的天然优势,通过对江河水量的重新分配,协调东、中、西部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达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优化配置目标。因为该工程与“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所以①错误。该工程是政府投资行为,隶属国家的宏观调控范畴,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因而②正确。③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解释,因为南水北调工程重点在于改善水资源分布而非南北水运条件,有一定的迷惑性。水资源分布的改善将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因而④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为0.659。‎ ‎5. A。【分析】本题由现实经济转化为对一般经济原理的考查,或者说是把经济原理用来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这种题目在近年来的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本题关键词是品牌与利润。抓住了关键词,答案A也就随之浮现。选项B的错误在于盈利水平高低与核心技术相关,核心技术不是盈利水平的唯一决定性因素。选项C的错误在于无法根据题意得出(同时它也不太符台中国现实的经济情况),同时选项D的错误在于把实然当成应然。‎ 本题难度为0. 688。‎ ‎6. D。【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产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教科书中明确提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工业是支柱产业,所以B不正确。c是基本上同义反复,没有说到“点”上,没有反映经济原理,A只是对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的一种描述,是…种表面特征描述,也没有反映经济学原理,故也都不正确。信息产业是新兴产业,也是未来竞争的制商点。D才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为0.531。‎ ‎7. B。【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理论依据的理解,涉及《经济生活》教材第九课“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和《政治生活》教材第三课“政府的职能”等知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干预市场经济活动;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探寻这一普遍现象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市场自身的缺陷,也就是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和短期性;其二是政府的职能,在这里更多指的是政府具有经济管理的职能,诸如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②说的是市场经济的优点而非缺点,可以排除;④认为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实际上,各国政府不是中立者而是经济建设的推动者、经济活动的管理者:因而④也可以排除。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为0.843。‎ ‎8. D。【分析】 本题通过让考生具体分析公司并购的积极作用,考查的是考生对公司并购与垄断、资本周转、国际市场、产品升级换代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从教材中我们知道,公司并购将会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从本题中我们得知,德国P公司曾经既有技术优势,又有市场份额优势,而我国S公司收购的又是德国P公司的100%股权,在这种情况下,S公司并购P公司的积极作用会有哪些?①为“形成行业垄断格局”,S公司的并购不一定能形成行业垄断格局,但这肯定不是积极作用,因而可以排除;②为“开拓国际市场”,S公司的并购肯定能增加国际市场份额,因而②正确③为“加速资本周转”。 S公司的并购主要指的是增加资本和扩大股权,增加资本指的是量的增加,而加速资本周转是速度的加快。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加速资本周转会导致资本的增加。反之,增加资本不会导致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③没有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所以错误。④认为,S公司的并购能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事实正是如此,因而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D。实际上,本题还有另一层隐含的立意:国际金融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易导致受影响国的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全球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理应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抓住机遇,通过国际间的企业联合或并购,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本题难度为0.743。‎ ‎9. A ‎。【分析】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本题考查美国频频,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的主要原因,涉及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十课)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十一课)的相关知识,也需要考生对中美贸易情形、新能源产业有一定的了解。国际金融危机后,面对全球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为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新能源产业,美国也不例外。由此可知,新能源产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的新能源产业的产能也没过剩。因此,选项B和D都错误,可以排除。不过,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确实可以作为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以此挡住外来的进口产品,从而扶持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所以选项A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众所周知,中美贸易逆差已存在多年,美国通过减少中国新能源产品的进口来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也不失为一种手段,因而选项c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选项A与选项C相比较,显然美国更在意扶持新能源产业,因而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为0.660。‎ ‎10. A。【分析】 本题着重考查经济全球化,这部分知识集中在教材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实际上,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一方面中国更深入融合到经济全球化之中,另一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摩擦也日益增多。这种经济摩擦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倾销和反倾销、补贴和反补贴、贸易壁垒等。正确答案是A。‎ 本题难度为0.678。‎ ‎11.B.【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解。农业补贴是财政政策的一种具体形式,依题意,既然农业补贴向生产者转变,显然①是正确的。②是需求结构,这是消费者的问题,题干中没有涉及。③是供需缺口问题,题干中也没有涉及。④的指向与①一致,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其生产积极性会得到保持,那么市场上的供给应是稳定或增加。(拓展分析:本题也可以用供求理论来分析,思路是,农业补贴导致生产者收入提高,这相当于产品的市场价格上升,那么依据供给曲钱,生产者是会提高产量的。)‎ 本题难度为0.653。‎ ‎12. A。【分析】本题遵循新课标的“三贴近”原则,以财政部新近公布的《201 4年关税实施方案》为案例,以分析降低进口关税的作用为切入重点,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①指出降低进口关税能“改善国际收支结构”。在经济学中,结构一般是指某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以及在整体中的比重或地位。进口关税降低会刺激进口,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国际收支长期持续处于盈余状态,因而进口增加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国际收支结构,因此①正确。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实际上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去国外投资,这与降低关税、增加进口没有关联,所以②错误,属于干扰项。③指出降低进口关税能“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居民消费需求既包括国内消费需求,也有国外消费需求,而进口关税的降低确实有利于我国居民国外消费需求的增加,所以③正确。④指出降低进口关税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际上,居民收入差距涉及高、中、低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而降低进口关税只是相对减少了居民对进口商品和服务的花销,对高、中、低阶层收入差距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因此④错误。综上,①和③正确。所以正确选项是A。‎ 本题难度为0. 509。‎ ‎13. C。【分析】“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目标。本题从治理雾霾这个热点问题人手,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企业、财政、宏观调控等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图5可知,燃煤、机动车和工业是产生PM2.5的三个主要污染源。由宏观调控的知识可知,经济措施主要是指经济发展规划或汁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不包括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因此,选项B(属于法律手段)和选项D(属于行政手段)很快就被排除。选项A提到的提高排污标准,其实也属于法律手段,可以排除。综上,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为0. 847 0‎ ‎14. B ‎。【分析】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产业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题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为切入点,着重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吸收能力和运用题干所给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信息可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内在逻辑是居于中问的产业可自由向上、下发展,从而将产业拓展成一整套产业链。依据这个逻辑关系,选项A指的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钢铁产业,向下可带动保险业。同理,选项C和D也如此。实际上,信息产业与保险业一样,其自身关联性不太强,因而较难成为向上下游发展的中间产业,只能作为下游产业来发展。因此,以信息产业和保险业为中间产业的选项A、C、D均不正确。采用排除法,正确答案即已选出。再看选项B,中间产业是汽车产业,其上游要带动汽车原料之一——钢铁产业的发展,下游要带动能进行资金融通的保险业。现实生活中,汽车产业确实能促进钢铁产业和保险业的协同发展。综上,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为0. 896。‎ ‎15. B。【分析】 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重点是理解价格对市场的作用。这需要学生在掌握原理基础上有分析能力,预测下一步的情况。价格是市场的重要观察变量。价格的放开,必然会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故①正确。价格是市场的信号,正确的价格信号可以引导资本流向,合理配置资源,故④正确。所以答案为B。价格改革的宗旨不是在于增加产量,故②不正确。价格改革不一定导致价格降低,故③不正确。 ‎ 本题难度为0.7360‎ ‎16.C.【分析】 互联网是常考常新的话题。根据题干,互联网金融一方面高速发展,一方面存在问题,那么政府的对策就是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而采取措施,除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还应发挥行业的自律作用,所以②④正确,故答案是C。①是企业行为,不是政府行为,可直接排除。在经济原理中,政府干预市场一般不宜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活动,所以③不是很好的选择。‎ 本题难度为0.777。‎ ‎17.C.【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解。这需要学生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有分析问题的能力,能估计到政策的预期效果。政府简政放权,且将涉企权力向社会全部公开,这说明②正确。从另一个角度看,政府简政放权就是市场作用将越来越大,故③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C。简政放权不必然导致①,所以①是不确定项。④一般属于企业自身经营的结果,可以排除。‎ 本题难度为0.282。‎ 二、非选择题 ‎18. (1)材料显示,农民工大多从中西部流向东部。原因在于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较中西部发达,且东中西部的差距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东部较中西部有更强的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 ‎(2)材料二表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区域发展。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19.【答案】‎ ‎(3)表2显示,在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下降,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所占比重下降。这说明企业在污染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4)经济手段:对污染企业征收排污费、污染税,对节能环保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利率,限制为污染环境的企业提供贷款。(若回答出污染排放许可证交易之类的措施,可适当加分)行政手段:强制关闭污染环境的企业或限产;发放排污许可证。法律手段;环境立法,追究污染环境企业的法律责任。‎ ‎【分析】 ‎ ‎(3)‎ 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图表观察事物的变化趋势,并能够对这一变化的成因进行解释说明。阅读图表发现问题是一项基本能力一由表可知,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来源包括国家预算内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等(其中前两项是主要的)。它们各自所占的比重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显著的变化是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下降。由2001年的20. 83%下降到2005年的“1,7%。 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所占比重也下降。而形成对比的是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进一步地,要探究这一变化产生的成因是什么。由于工业污染主要是由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染的治理也应主要由工业企业来进行投资。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污染的外部性污染治理似乎完全成为政府部门的责任。表中的变化趋势说明作为污染制造者的企业要对污染治理负重要的责任,从而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4)环境保护应以预防为主,不能“先污染后治理”,也不能完全依靠企业的自觉行为,政府应采取措施加以引导。笫4 问要求回答政府在引导企业节能减排方面可以采取的调控手段和措施。这是一道拔高题,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求考生具备宏观调控的基本知识(教材第十课),也要求考生对我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现实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关注(教材第十一课.),这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根据已学的知识,我们知道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在每个手段中都有具体的措施,如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些形成了本题分析的基本思路。具体到企业减少污染排放的问题上,在经济手段上可以对污染企业征税(财政政策),提高其经营成本,以迫使其节能减排。对节能减排的企业可以正面鼓励和帮助,如提供低利率贷款等(货币政策)。在行政手段上,可以强制关闭污染企业或限制产量。在法律手段上,可以通过环境立法来追究污染企业的法律责任。这些具体措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和被看到的,学生只要对现实生活给予一定的关注,是能够回答好这一问题的。‎ 本题难度为0.455。‎ ‎20.【答案】(2)发行消费券会提高低收入居民的福利,刺激消费需求。能起到扩大企业产品销量的作用。消费券在短期内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刺激宏观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局限性:“财政型”消费券会加大政府财政负担;甄别消费券的发放对象会增加政府的执行成本;单独使用消费券消费会使居民把本来用于消费的钱储存起来,消费需求不一定扩大;发放消费券是短期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居民收入。(答出其中任意一项可得2分,若有其他答案,且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但所得总分不超过该题满分。)‎ ‎【分析】(2)同13题一样,本题旨在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当前宏观形势结合起来,试图让考生利用已学的基,础知识来诠释现实问题。对这种类型的试题考生应多加注意。‎ 本题设问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它实际上由两个小题组成,即①“分析发行消费券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②“分析发行消费券的局限性”,所以在回答问题时,也要分项作答。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要注意设问中要求回答“发行消费券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消极意义),而不是要求笼统回答“消费”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二是要注意分析“发行消费券”的局限性,而不是消费券本身的局限性。‎ 本题难度为0.748。‎ ‎21.【答案】(1)提高技术水平和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税费流失;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 坚持市场化原则,对资产作价进行科学评估;注重业务整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2)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负有维护煤矿安全生产的职责;实施行政问责,有利于纠正各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提高责任意识。‎ 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政府职责,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强化对政府部门的监督考评,严格行政问责。‎ ‎【分析】 ‎ 第(1)小题主要有两问,第一问考查学生对·企业和行业联合与兼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问考查学生对煤炭行业重组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能力,均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灵活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有一定的难度。结合材料和所学企业联合与兼并的相关知识,某省煤炭行业重组的意义可以从安全生产、经济效益以及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三个角度来分析。从安全生产角度来看,煤炭行业重组使得中、大型煤矿增多,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从而减少伤亡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煤炭行业重组不仅可以实现企业或行业的规模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来看,煤炭行业重组后,中、大型煤矿增多,能使地方管理部门较好地掌握煤炭的实际产量,减少税费流失。 ‎ 关于煤炭行业重组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考生首先要积极发现问题之所在。从材料可知,重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有的企业资产作价偏低、个别兼并企业因难以消化新增的大量产能而易出现新的安全隐患等。其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资产作价偏低主要是因为科学评估力度不够、坚持市场化的程度不够等。新的安全隐患的产生与个别煤炭企业的行业历史短暂、资源整合不够到位、对安全隐患未引起足够重视有关。最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根据上述分析,在资产作价上,坚持市场化原则,对资产作价进行科学评估。在防止和减少新的安全隐患的发生上,应注重业务整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本题难度为0.392 。‎ ‎22. 【答案】 (1)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分析】 (1)本小题着重考查考生对给出信息的解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并要求利用规范语言表达出来。教材中关于城镇化的知识集中在第十一章,有关企业的知识集中在第五章。本题重点在于根据题干解读出城镇化对R镇的经济发展作用,是从微观人手的。当然本题是开放的,如果考生从宏观角度回答问题,就没有抓住问题实质,只能酌情给分了。(拓展分析:从微观人手来考查考生基础知识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个趋势,如果考生能从微观人手,选择合适的经济理论经过分析,并上升到宏观层次,那么这种回答就比较理想。)‎ 本大题难度为0. 464。‎ ‎23.【答案】(2)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是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加大;供给增加意味着商品种类的丰富和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竞争加大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分析】本题以政府放宽市场准入为切入点,主要涉及市场配置资源(教材第九课)、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材第二课)等内容,着重考查学生对国家方针政策的了解、综合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和材料所给信息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学习,学生知道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由教材内容可知,市场准人规则着重规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材料信息则给出了放宽市场准入规则的总体思路,如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简化住所登记手续等,其目的是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来影响企业和消费者,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一般而言,若问放宽市场准入规则的作用,人们更易想到诸如分析其对企业的影响、对于市场体系的影响等。本问则另辟蹊径,要求学生分析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明晰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使消费者受益的,这与学生惯常的思维不太一致,需要学生灵活转变,因此本问具有一定难度。从解题思路看,本题重在理清从放宽市场准人规则,到发挥市场机制的传导作用,再到使消费者受益的一环扣一环的逻辑思路。从回答要点上,本题答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重在分析放宽市场准人规则能促进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落脚点在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加大;第二层次是接过第一层次的“接力棒”,分别从供给增加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竞争加大能使消费者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这两方面来阐释市场机制使消费者受益的作用。‎ 本题难度为0.368。‎ 专题五 我国公民与政府 一、选择题 ‎1.(2007·宁夏卷·16)某市政府在网上开通“百姓论坛”,规定各职能部门安排专人每天浏览网页,对涉及自己部门的帖子必须在3天内给予回复,对“投诉帖”则要尽快纳入调查处理程序。最近,有14个单位因没有及时回帖而被通报批评。“百姓论坛”的开通:①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②改变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③提供了公民利益诉求的新渠道 ④扩大了公民参与的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2007·宁夏卷·17)某“无烟”锅因涉嫌虚假宣传被中央电视台曝光后,工商管理部门对该“无烟”锅生产厂进行了查处,查封了涉嫌虚假广告产品的存放仓库,并责令其停止销售。在此事件中工商管理部门所履行的职能在于 ‎①维护市场秩序 ②执行商品的安全标准 ③维护消费者权益 ④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2008·宁夏卷·16)如果说民主是指一种与个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那么,这个“多数人”指 A.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 B.全体国民中的多数人 C.国家政权机关的多数人 D.包括被统治阶级在内的多数人 ‎4.(2008·宁夏卷·18)某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方案公示后,很多市民通过打电话、写信、上访和网络评议等方式参与讨论,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召开多次市民代表座谈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对原方案进行调整修改,最后获得了大多数市民的认同。这体现了 A.市政府和市民共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 B.政府决策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 C.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原则 D.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理念 ‎5.(2008·宁夏卷·17)《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特别加大对农村、中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同时要解决好进城务工者子女在居住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合格的义务教育。《纲要》集中体现了政府 A.保护公民各项合法权益的职能 B.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导向 C.加强社会服务的公共职能 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施政理念 ‎6.(2009·宁夏卷·16)在某省2007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实行指定后选人的差额选择,有的实行“海选”(不制定候选人)。与差额选举相比,“海选”的局限性主要在于 ‎①增加了选举成本 ②加剧了被选举人之间的竞争 ‎③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 ④不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09·宁夏卷·17)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主席考察国内某网站时与网民在线交流,网民们就国计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胡锦涛与网民在线交流表明,网络发展 ‎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③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国情民意 ④改变了我国的政治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2010·全国新课标卷·18)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将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由原来的4:1改为l:1。这一修改的意义在于 ‎①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选举差别 ‎②在立法和制定重大决策层面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 ‎③拓宽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 ‎④保证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0·全国新课标卷·1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在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②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③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 ④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1·全国新课标卷·16)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 A.坚持了公民权利至上的原则 B.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异 D.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 ‎11.(2012·全国新课标卷·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据外交部统计,2006年我国出境人员逾3452万人次,2010年突破6000万人次,驻海外企业超过1.6万家。2011年外交部开通中国领事服务网,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这一年外交部门共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约3万起。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 ‎ ‎②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③我国坚定维护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 ‎ ‎④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2·全国新课标卷·1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为提振经济、摆脱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依据是 ‎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 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 ‎ 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 ‎ 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16)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改通过新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在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指纹信息,同时加大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身份证法的这些修改 ‎①扩大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 ‎②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③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17)2012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用水效率、人河湖排污总量的“三条红线”,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这些规定 ‎①提高了政府水资源管理的决策效率 ‎②强化了地方政府水资源管理的职能 ‎③约束了地方政府管理水资源的权限 ‎④强化了水资源管理的政府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16)为了使政府部门与群众的沟通日常化,Q市开展了“网络在线问政”活动。 20l1年前9个月,共有19个政府部门组织了287次在线访谈,受理建议及咨询9 482件(次),网民在线参与43657人次。Q市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 ‎①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 ②提高政府决策效率的基础 ‎③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键④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的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17)近年来,某地按照“意见收集、公开听证、民主决策、执行督办、群众评议”的原则创新社区民主管理办法,让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监督.社区居民提出合理化建议52册余条,近千名居民代表直接参与了社区重大民生事项的决策.该社区民主管理办法 ‎①扩大了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决策参与范围 ‎ ‎②创新了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组织体系 ‎③突显了社区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④消除了社区居民消极参与社区管理的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16)某地乡村的“民主恳谈会”大致经历了从公民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对话型恳谈”,到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管理的“决策型恳谈”,再到参与政府财政预算的“参与式预算恳谈”三个发展阶段。该地“民主恳谈会”的发展表明 ‎①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 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公民参与基层政府预算决策是基层民主建设的目标 ‎ ‎④沟通交流、参与决策和管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17)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2012年11月,民政部、财政部下发《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购买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共470个。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 ‎①提升社会组织地位,弱化政府管理职权的体现 ‎②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手段 ‎③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服务需求的举措 ‎④政府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移交给社会组织的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1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立法机关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公识”。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的作用在于 ‎①明确立法权力边界,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 ‎②完善立法体制,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 ‎③是法律更好地体现民意,提高法律权威 ‎④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16)从2013年开始,某市在社区推动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代表、社区居民代表、相关社会组织代表等组成民情理事会。民情理事会通过协商讨论,促进诸如广场舞扰民、小区乱停车等难题的解决,得益于民情理事会 ‎ ‎①提供管理有效的利益协商渠道 ‎ ‎②完善了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形式 ‎ ‎③发挥了多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作用 ‎ ‎④明确了社区居民参加基层民主协商的义务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 ‎21.(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18)2014年我国废除实施多年的企业年检验照制度,公布《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条例确立了包括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即时信息公示、政府部门的企业信息公示及信用约束机制在内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实施该条例意在 ‎①强化社会监督,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②转变政府行为方式,降低行政管理费用 ‎③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④规范企业市场行为,提高企业竞争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2. (2009年·宁夏卷·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9年我国的财政可能“非常困难”,但民生仍然是财政投入的关键点。中央财政在2009年分别按月人均l5元和10元的标准,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资金。‎ 材料二 2009年1月,菜市政府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向特困户、退休市民、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等8类人员共67万人发放消费券,成人每人200元,学生每人100‎ 元。消费券可在400多家商家使用,不但能抵用同等面额的现金,还可享受程度不等的让利折扣。‎ 此外,各地还出现了其他形式的消费券。“混用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地方财政和企业让利,但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一定.的现金混用。如游客每花40元现金,可以使用10元旅游消费券。“让利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让利,也与现金按一定比例消费。‎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对我国经济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治标不治本,有局限性。 ‎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政府的责任和具体职能。‎ ‎23.(2010·全国新课标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近些年来,国内接连发生重特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批相关政府官员因此被行政问责。据某省煤监局统计,该省中型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大型煤矿的3.8倍,小型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则是大型煤矿的11.3倍。中小煤矿资源,回采率一般只有20%左右。大量小煤矿和非法采煤点的存在,,使管理部门很难准确掌握全省煤炭的实际产量,导致税费流失严重。‎ 该省2008年开始了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改革。原有的2598家煤矿企业被整合为1000家,兼并重组后的企业规模不低于年产300万吨。省政府明确提出,在兼并重组企业的准入上,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强进弱退,优选劣退”。在整合过程中,一些企业资产以作价或参股的方式被合并,但有的资产作价偏低。此外,个别兼并企业涉足煤炭开采业务时间不长,要消化掉新兼并采的大量产能,短期内需要抽调和培养大批各层级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这将构成新的安全隐患。‎ ‎ (2)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为什么必须对相关政府官员进行行政问责?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提出建设责任政府的建议。‎ ‎24.(2012·全国新课标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0 1 97 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材料二 最近几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增长幅度远高于中央财政预算的增长幅度。根据2012年财政部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2011年中央财,政实际支出比上年增长16.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7.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8%在2012年的中央财政预算中,中央财政支出增长13.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6.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3.1%。 ‎ ‎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25.(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是新一届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 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智能转变方案》明确指出,要减少和下放投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强调,继续坚定不移的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把政府的作用与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增加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2013‎ 年,国务院分派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12分)‎ ‎26.(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和 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2009年,我国将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法保护。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2年上半年,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抓获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1700余名。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个人信息管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时要遵循安全保障等原则,在收集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指纹等个人敏感信息之前,要得到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确授权。‎ ‎(2)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并分别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12分)‎ ‎27.(2015·全国新课标卷1·38)‎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一 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 ‎28.(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 材料二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700万户,减税189亿元。 ‎ ‎(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 附: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D ‎ ‎2.B ‎3.A【分析】本题目着重考查考生对政治常识中民主的阶级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政治常识重要理论之一,也是历年考试的一个要点。由于民主是有鲜明的阶级性的,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根据题干的要求,该题的正确答案应是A。B和D抹杀了民主的阶级性,C则具体到国家政权机关,与题干要求不符。 B有一定的干扰度。如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人民在全体国民中占绝对多数,如果忘记了民主的阶级性,容易选择这个答案。‎ 本题难度为0. 246 。‎ ‎4. C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政治常识中公民政治参与和政府民主决策的问题。这是政治常识新课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近几年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考点。公民政治参与的不断扩大是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政府的民主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该题以一个关系广大市民利益的市政建设方案的决策过程为例,考查政府的决策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在联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而正确的选项是C 。 A选项错在市民不具有公共管理职能;B选项在这里与题干不符;D选项讲的是政府的执政理念,也与题干不符。‎ 本题难度为0. 861。‎ ‎5.D 【分析】本题目着重考查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施政理念问题,属于政治常识新课标的重要内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党和政府颁布的一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公平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的颁布和实施体现出我国政府要通过教育这项基础工程的公平发展,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施政理念。因此,正确的选项应是D。A、B、C三个选项有一定的干扰度,如果不仔细审题,该题目容易选错。 A选项讲的是政府依法享有的职能,与题干不符;B选项尽管有一定的联系,但《纲要》的政策导向并非缩小城乡差距;C选项过于宽泛,没有抓住要害,而且也讲的是政府职能,而非执政理念。‎ 本题难度为0. 635.‎ ‎6.D 【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基层民主选举方式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和各地选举办法,村民委员会选举一般采取差额选举方式,主要有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和不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或称为“海选”)。与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相比,不指定候选人的“海选”,虽然有利于在更广的范围内选举出符合选民意愿的、代表人民意志的当家人,不会加剧被选举人之间的竞争。但选民的意愿不易集中,不利于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所以②不正确;③④符合题意。①属于扰项,因不指定候选人的“海选”的“主要”局限性并非增加选举成本。本题应选D项。‎ 本题难度为0. 314 。‎ ‎7.C【分析】本题以胡锦涛主席考察国内某网站时与网民在线交流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重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予引导考生,关注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胡锦涛与网民在线交流表明,网络发展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国情民意,故②③符合题意;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由我国宪法规定,并不因为网络发展而扩大;同时也并不因为网络发展使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多出条渠道而改变了我国的政治关系。所以,①④错误。本题正确选项是C。‎ 本题难度为0. 954 。‎ ‎8.A【分析】 本题属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内容,重在考查考生解读我国选举制度不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运用知识分析判断现实政治生活现象的能力。 我国的人大代表选举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现在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利于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选举差别,使农民选出比以前更多的人大代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①②‎ 选项符合题意。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不是拓宽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同样,它并未改变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所以,③④选项不符合题意,是错项。‎ 本难度为0.385。‎ ‎9.D【分析】本题属于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内容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多方面,有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群体、行政系统内部等监督形式,而人大、法院和检察院的监督属于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监督,国家监察部门、审计机关监督属于行政权力内部监督,故③④选项正确,①②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为0. 487。‎ ‎10.D【分析】本题的知识点主要指向公民权利,同时也与法治国家的相关理念有关联。命题的思路是借助现实材料的考查方式引导考生提高从现实生活和具体法律规范上认识公民权利的能力,反对机械背诵教科书上关于公民权利的抽象知识,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的课改思路。题中设计了四个选项,但正确的选项只有一个。“公民权利至上” 的法律原则是我国法律和政治生活中争论多时的一个话题,既使我们完全认同该原则,本选题给出的材料也没有表现是否坚持这一原则,因此A排除;B选项容易判断,因为材料不涉及公民义务问题;C选项可能是最容易形成误判的命题,该题的确有利于消除公民的身份差别,但仅仅只是一条法律规定,而且仅仅是法律文本上的规定,并未能完全消除复杂现实社会中形色各异的权利不平等,这实际上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追求的目标;因此只有D选项才完全合乎题意。本题体现了对考生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视。‎ 本题难度为0.921。‎ ‎11.B【分析】 本题目着重考查考生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及我国政府职责知识的理解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各国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增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出境人员也逐年增加。这正说明包括我国在内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增多,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这符合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故①正确。由于国家之间交往是以自身根本利益作为战略抉择出发点,所以,在这种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分歧。近年来我国在境外各类领事保护案件也在增多,但这都不能证明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②也是错的。近年来,我国政府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坚定维护本国公民在海外韵合法权益,是履行政府职责的体现,③是正确的。当今世界,各国的国际地位都是平等的,④说法错误。因此,本题D项为正确项,A、B、C为错项。‎ 本题雎度为0.906。‎ ‎12. B【分析】 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理论依据的理解,涉及《经济生活》教材第九课“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和《政治生活》教材第三课“政府的职能”等知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干预市场经济活动;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探寻这一普遍现象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市场自身的缺陷,也就是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和短期性;其二是政府的职能,在这里更多指的是政府具有经济管理的职能,诸如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②说的是市场经济的优点而非缺点,可以排除;④认为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实际上,各国政府不是中立者而是经济建设的推动者、经济活动的管理者:因而④也可以排除。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为0.843 。‎ ‎13.C【分析】 ‎ ‎ 本题主要涉及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关知识,着重考查考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属于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有权行使国家立法权。人大常委会对居民身份证法的修改体现了其履行职权,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规定在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指纹信息,体现公民的义务,同时加大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体现公民的权利。②③是对的。公民的权利是国家依法赋予的,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减,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指纹信息,并没有扩大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①不符合题意;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不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对政府的要求,④也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 本题难度为0. 292 。‎ ‎14.C 【分析】 本题主要涉及政府职能和政府责任等知识,着重考查考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属于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下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地方政府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这些规定是针对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和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强化了地方政府水资源管理的职能和水资源管理的政府责任。所以②④是正确的。国务院下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是强调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本身不是政府水资源管理的决策,不存在提高水资源管理的决策效率,①是错的;同时,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强调的重点是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没有涉及地方政府管理水资源的权限问题,③也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本题难度为0.711。‎ ‎15.B【分析】 本题主要涉及政府的责任和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等知识,着重考查考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属于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通过多种形式搭建人民与政府之间沟通互动的平台,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本题正是运用Q市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的材料,让考生分析这一活动,得出正确认识。Q市政府通过网络在线问政,与群众进行沟通,充分反映民意,既是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是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的重要举措,故①④正确。政府接受“网络在线问政”,有利于政府的正确决策,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政府行使权力的监督,但这种活动不是直接提高政府决策效率的基础,也不是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键。健全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的关键,要靠民主和法制,②③表述是错的。本题正确选项是B。‎ 本题难度为0.619。‎ ‎16.B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公民政治参与中的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政治生活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题干材料所反映的正是涉及公民参与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内容,是城市创新社区民主管理办法的体现。这个社区的民主管理办法确实扩大了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决策参与范围,能够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突显了社区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因此,①③选项是正确的。该社区创新了社区民主管理办法,调动了广大社区居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但社区民主管理办法的创新不等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体系的创新,②为干扰项,是错的。在目前,社区创新民主管理办法确实能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而要消除居民消极参与管理现象的存在,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个办法就能实现,④是错误的。该题正确选项是B。‎ 本题难度为0.68。‎ ‎17.D【分析】本题结合时政考查学生对政治生活知识中关于基层民主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一定的难度。“民主恳谈会”作为基层民主实践中出现的一种新形式,课本并没有介绍,学生对此会有陌生感,从而增加了题目的难度。但是,题干材料中“某地乡村”和“再到参与政府财政预算”等信息表明“民主恳谈会”属于基层民主的范畴。学生若能抓住这一关键信息,题目的难度则不算大。根据课本关于基层民主知识的介绍,不难确定④正确。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故②‎ 正确。发展基层民主是为了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可以促进这一权利的实现,是基层民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①和③看到了公民监督预算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但是,预算监督并不是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和建设目标。综上,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本题难度为0. 766。‎ ‎18.C【分析】本题结合时政考查学生对政府职能,以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程度,具有一定的难度。“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的重要内容。其背景是,在社会分工和分化日益复杂的今天,任何政府都很难拥有足够的资源提供社会所需的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政府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由题干材料可知,政府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是需要专业人才和专业方法的专业服务。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规定和举措,说明政府不但没有因为资源不足就放弃承担公共服务的职能,反而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和专业化的需求,以购买的方式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故②和③正确,④不对。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地位并未提升,政府的管理职权也未弱化,而仅仅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得到了正确的处理,故①不对。综上,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本题难度为0.896。‎ ‎19.D 【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本题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背景材料,着重考查学生对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理解和掌握,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根据《宪法》和《立法法》,《决定》强调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这有利于提高立法质量,也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因此,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不仅使法律更好地体现民意,提高法律权威,而且能够使广大公民有更多机会有序参与立法,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提高自觉遵守法律水平,③④选项是正确的。题干材料不是阐述立法权力边界的划分和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问题,故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的作用,不是为了明确立法权力边界和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①为干扰项。另外,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立法权运行和立法权载体诸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该题材料没有直接反映完善立法体制以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方面的内容,②显然是错的。该题正确答案是D。‎ 本题难度为0.345。‎ ‎20.A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政治生活课本中关于基层民主知识的掌握程度。民情理事会作为基层民主实践中出现的一种新做法或新形式,课本并没有直接的介绍,学生对此会有陌生感,这使得题目有一定难度。但是,题干材料中给出的“社区”和“基层自治组织”等信息已提示该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层民主知识的把握程度。学生若能抓住这一关键信息,题目的难度则不算大。基层民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协调人民群众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①和③是对题干信息的直接正面解读。在理论上,基层民主自治组织会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某一新的做法或新的形式仅仅是自治组织形式的补充,远远谈不上完善,故不选②。居民参加基层民主协商,是居民基本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并不是强制性的义务,故④不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为0.449。‎ ‎21.A【分析】本题选择我国废除企业年检验照制度,建立年报公示制度为背景材料,着重考查学生对政府履行基本职能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我国公布《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废除实施多年的企业年检验照制度,建立反映企业基本经营状况的年报公示制度,是政府工商登记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企业年报公示制度是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促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的重要措施,根本目的是促进建立和完善公正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实施该条例意在强化社会监督,维护市场竞争秩序,①显然是正确的。这种行为本身是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市场监管效能,③也是正确的。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即时信息公示、政府部门的企业信息公示及信用约束机制在内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对降低政府部门行政管理费用以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有帮助,但不是实施该条例的主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建立和完善公正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实施该条例的主旨。因此,②④是干扰项。该题正确选项是A。‎ 本题难度为0.419。‎ 二、非选择题 ‎22.【答案】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在当前经济困难的特殊时期,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投入,注重经济增长,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支持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是通过经济调节、经济服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关注“三农”、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增加扶贫资金等,属于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范畴。(若考生答出文教育发展,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也可得分,但所得总分不超过该题满分。)‎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政府责任、政府职能等政治生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这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政府担负四个方面的职能:第一,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第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第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第四,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从本题来看,设问考查我国政府的责任和具体职能,考生如果能够熟练掌握与我国政府相关的理论知识,再结合材料分析,就能够完整、准确地回答问题。从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可以看出政府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政府履行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值得一提的是,本题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时政热点为依托,引用最新时政材料设置情境,既拓宽了材料与所学知识的结合面,又增强了考查的针对性,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社会热点,与新课改的“生活”理念相吻合,对中学政治课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本题难度为0.748。‎ ‎23.【答案】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负有维护煤矿安全生产的职责;实施行政问责,有利于纠正各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提高责任意识。‎ 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政府职责,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强化对政府部门的监督考评,严格行政问责。‎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我国政府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关于政府职能与政府责任的理解,属于新课标“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最关键的是理解政府的职能和政府应承担的责任。明确政府责任,对政府官员实施行政问责,是当前我国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本题要求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来理解政府,运用有关政府的知识回答政府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能够检测学生熟悉基本知识和应对具体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材料题的考查功能。试题就如何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的政府责任来作答,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思考的特点,是本题较难的部分,能取得对考生较好的区分度。‎ 本题难度为0.392 。‎ ‎24‎ ‎.【答案】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 ‎【分析】本题主要涉及我国政府的宗旨、原则和政府职能等重要知识,着重考查考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概括,并运用这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历年高考政治题中的重要内容与考点。本题材料是围绕近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增长幅度远高于中央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具体事例,要求说明我国政府提高民生支出的真正缘由。从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角度分析,题中的具体材料正是对政府宗旨和原则的很好体现。因此,本题首先要回答政府在现阶段宗旨的具体化就是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支出增长幅度较多,正是为了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是人民政府宗旨所要求,也是缩小当前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再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是政府履行职能,提供与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因此,用于民生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中央财政预算的增长幅度,也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求所在。‎ 本大题难度为0.426。‎ ‎25.【答案】(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分析】 “进一步简放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是新一届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时代性。‎ ‎(1)该题主要涉及我国政府的职能、政府依法行政等相关知识,着重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考政治中的重要内容。本题选择我国新一届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规定,以及近两年来分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具体材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政府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难度在于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解。我国不断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步伐,既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规范政府行政审批的行为,从而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为此,本题应从多角度分析其重大意义:一是从改革的政策目标上来看,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二是从政府履行职能的角度来分析,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三是从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角度去认识,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四是从政府管理方式和服务能力角度分析,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这几点是在对教材知识和所给材料理解基础上的正确分析,也是掌握分析问题能力的较好体现。‎ 本题难度为0.368。‎ ‎26.【答案】公民个人信息属于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不仅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害,也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人大要制定和完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政府要履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职责,健全保护机制,依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分析】本题由两小问构成,前一问要求学生理解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后一问则要求学生结合人大的职权和政府的职责等相关知识进行回答。相对而言,前一问的难度要大一些。公民个人信息是公民合法权益的一部分,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不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从整体看,也会扰乱社会秩序。这也是政府要承担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这一职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过程中,人大要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具体来说,就是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并对法律的实施进行检查和监督。材料中提到的刑法修订和人大的决定为回答这一部分内容提供了线索。政府要多部门协调合作,健全机制,打击具体的犯罪行为。材料中列举了政府个别部门采取的具体措施,为答题提供了线索。‎ 本题的难度系数为0. 522。‎ ‎27.【答案】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运用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督;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接受权力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 ‎【分析】该题主要涉及政府履行职能时坚持依法行政和对权力进行监督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运用这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小题以全国人大重新修订的《预算法》有关规定、国务院深化预算管理的决定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等为背景材料,分析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预算管理是政府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组成部分。作为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政府必须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不能违背权力机关审批通过的预算,这是强化预算首先要做到的。其次,要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并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这是强化预算管理的重要原则和重要规定。再次,为了达到强化预算管理的目的,必须要运用政府自身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管。同时,还必须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接受权力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做好这几个方面就能强化预算管理,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也能增强政府依法行政能力。这是对教材知识和所给材料正确理解基础上的深化,也是掌握分析问题能力的较好体现,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 本题难度为0.307。‎ ‎28.【答案】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有利于完善税收法律制度;规范政府行为,防止随意增减税负;保护纳税人权益。‎ ‎【分析】税收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征什么税、向谁征税、征多少税等问题既是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关系公民切身利益。党依法执政,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税收立法来完成税收管理体制的法治化和规范化。税收法定原则作为近年来我国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宏观的角度看,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中观层面看,能够促进税收法律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从微观层面看,能够保证税收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而不是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任意决定,从而达到规范各级政府行为的目的,同时也保护了纳税人的权益。‎ 本题难度为0.371。‎ 专题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选择题 ‎1.(2009•宁夏卷•17)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主席考察国内某网站时与网民在线交流,网民们就国计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胡锦涛与网民在线交流表明,网络发展 ‎ ‎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③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国情民意 ④改变了我国的政治关系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2010•全国新课标卷•‎ ‎18)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将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由原来的4:1改为1:1 。这一修改的意义在于 ‎ ①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选举差别 ‎ ②在立法和制定重大决策层面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 ‎ ③拓宽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 ‎ ④保证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1•全国新课标卷•17)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体会议公开举行,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团分组会议也对外开放,许多代表团还在讨论结束后留出时间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人大会议对公众开放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②依法行政建设法制国家的需要 ‎ 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 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1•全国新课标卷•18)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 ‎ ③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 ‎ ④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2•全国新课标卷•17)近年来,公共外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0年,全国政协成功举办了以“对话、合作、共赢——中国与世界”为议题的第六次“21世纪论坛”。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政协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书面发言,部分委员还提交了相关提案。由此可见,人民政协 A.创新了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 B.履行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职能 C.积极参与行使国家对外职权 D.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 ‎6.(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18)2012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来自网民的部分意见和建议入选全国政协提案征集函,并以“参阅线索”的形式发给了全体政协委员作为参考。部分网民还应邀参观政协提案办理流程,旁听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述做法 ‎①是政协积极创新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形式的表观 ‎②提供了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和管理的有效途径 ‎③保障了人民群众民主监督权利的实现 ‎④是提高政协委员提案质量的具体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17)2012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进行界别分组讨论时,政协委员就如何管理政府预算外资金、治理“小金库”展开激烈辩论。这种辩论是 ‎①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体现 ‎②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表现 ‎③政协委员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表现 ‎④政协委员参与政治协商的基本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15)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17)党的十八大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立法机关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的作用在于 ‎①明确立法权力边界,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 ‎②完善立法机制,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 ‎③使法律更好的体现民意,提高法律权威 ‎④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17)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2014年12月,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正式成立,负责管辖审理跨行政区划的民商事、行政和资源诉讼案件。建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旨在 ‎①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②排除地方对司法活动的干扰 ③提升司法公信力 ④推动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18)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划拨专项经费,大力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截止2014年9月,全区1787座寺庙实现了国旗、报纸、文化书屋和广播电视全覆盖,1735座寺庙通了路,1730座寺庙通了电,1662座寺庙通了水,1736座寺庙实现了通信覆盖。上述做法 ‎①表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 ‎②保障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 ‎③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提供了有利条件 ‎ ‎④有利于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2.(2011•全国新课标卷•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一 ‎1993年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997年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2003年 100名人大代表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修改科技进步法的议案。‎ ‎2004年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科技进步法列入人大立法规划项目,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2006年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收到1 000多件议案,其中33.1%的议案涉及科技进步法修改、科技成果转换、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 ‎2007年 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获得通过。‎ ‎2010年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 ‎(1)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12分)‎ ‎13.(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材料一 ‎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加强与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等要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 ‎14.(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一 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 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材料二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被征地农民的许多现实问题受到广泛关注。M省201O年对1460户被征地农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显示,被征地农民户均失地2.1亩,99%的家庭得到各种形式的补偿,每户平均获得政府货币补偿76271元;与土地被征前相比,34%的家庭年收入增加,户均增加7125元,37%的家庭年收入下降,户均减少10409元,其余家庭收入变化不明显;69%的农民拥有固定职业,31%的农民没有固定职业;在有固定职业的农民中,10%的农民是通过政府、社区介绍就业的;70%的农民拥有医疗保险,17%的农民拥有养老保险,3%的农民拥有失业保险。‎ ‎ (2)假设你是M省人大代表,请结合材料二向政府部门提出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12分)‎ ‎15.(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材料二 ‎ 2009年,我国将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法保护。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2年上半年,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抓获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1700余名。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个人信息管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时要遵循安全保障等原则,在收集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指纹等个人敏感信息之前,要得到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确授权。‎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并分别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12分)‎ ‎16.(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材料二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700万户,减税189亿元。‎ ‎(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12分)‎ 附: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 C【分析】本题以胡锦涛主席考察国内某网站时与网民在线交流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重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予引导考生,关注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胡锦涛与网民在线交流表明,网络发展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国情民意,故②③符合题意;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由我国宪法规定,并不因为网络发展而扩大;同时也并不因为网络发展使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多出条渠道而改变了我国的政治关系。所以,①④错误。本题正确选项是C。‎ 本题难度为0. 954 。‎ ‎2. A【分析】本题属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内容,重在考查考生解读我国选举制度不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运用知识分析判断现实政治生活现象的能力。 ‎ 我国的人大代表选举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现在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利于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选举差别,使农民选出比以前更多的人大代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①②选项符合题意。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不是拓宽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同样,它并未改变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所以,③④选项不符合题意,是错项。‎ 本题难度为0.385。‎ ‎3.B【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老课标中都属于重点内容,但从人大会议对公众开放的角度出题,以前的试卷不多见,思路比较新颖。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都是我国当前政治发展的重要体现或目标,要从中选出完全合乎题意的两个选项,关键是要把教科书上的“政治生活常识”变成自己的基本常识:首先要能够判断人大的工作不属于 “行政”工作的范畴;其次,对“公共决策”和“公民参与”的内涵有常识的理解,公众关心和议论人大会议,是一种政治参与的形式,对人大的决策可能发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在基本的制度层面公众并不直接参与人大的决策。采取“排除法”回答本题,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思维逻辑。‎ 本题的难度为0. 749。‎ ‎4.B【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政党制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着重检验考生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成就,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党的性质、党的先进性决定的,该题正确答案应是①③项组合。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不是组织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②与题干要求不符,不应选。④强调党执掌国家政权后要有正确的执政方式,但不属于党90年来取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故不应选。‎ 本题难度为0. 419。‎ ‎5.D【分析】本题目着重考查考生对人民政协职能知识的理解以及解读信息的能力,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公共外交作为一种外交形态在外交行为中越来越重要,中国的公共外交明显加快了发展步伐。全国政协越来越重视参与公共外交活动,多次举办公共外交论坛,提交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相关提案,这是政协积极行使参政议政职能的体现,并成为推动我国公共外交活动的重要力量。正因如此,该题D项是正确的。全国政协积极参与公共外交,但不是创新参政议政的方法或途径,也不是履行参与国际事务的新职能,故A、C项是错的。全国政协、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没有也不能行使国家对外职权,故C项也是错的。‎ 本题难度为0. 504 。‎ ‎ 6.B【分析】本题主要涉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和人民政协职能等知识,着重考查考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属于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征询网民的意见和建议,是政协创新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的一种形式,体现了政协发扬民主的形式,与时俱进,有利于形成科学合理和符合人民利益的提案,并能提高提案的质量,是人民政协积极履行职能的体现,所以①④是对的。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虽然政协会议期间积极征询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但不是提供公民参与国家决策和管理的有效途径,也不是人民群众民主监督权利实现的保障。因此,②③不符合题意,本题正确选项只能是B。‎ 本题难度为0.418 。‎ ‎7.A【分析】本题主要涉及政治协商制度及政协的职能等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属于政治生活中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重要内容。‎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主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政协委员就如何管理政府预算外资金、治理“小金库”展开讨论,体现了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①②正确。人民政协不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协委员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可以对相关问题开展辩论,这也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但辩论本身不是政协委员参与政治协商的基本形式,③④表述不准确。本题正确选项是A。‎ 本题难度为0.502。‎ ‎8.D【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政治生活》中关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理和掌握程度,属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各民族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中央财政对民族省区不断增加转移支付力度,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既是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也是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措施。所以,④‎ 是正确的。我国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政治、经济地位都是平等的,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不能说成是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①显然是错的。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是由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而不是其他某项政策或措施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②也是错项。综上,本题正确选项是D。‎ 本题难度为0. 781。‎ ‎9.D【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本题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背景材料,着重考查学生对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理解和掌握,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根据《宪法》和《立法法》,《决定》强调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这有利于提高立法质量,也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因此,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不仅使法律更好地体现民意,提高法律权威,而且能够使广大公民有更多机会有序参与立法,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提高自觉遵守法律水平,③④选项是正确的。题干材料不是阐述立法权力边界的划分和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问题,故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的作用,不是为了明确立法权力边界和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①为干扰项。另外,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立法权运行和立法权载体诸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该题材料没有直接反映完善立法体制以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方面的内容,②显然是错的。该题正确答案是D。‎ 本题难度为0.345。‎ ‎10.C【分析】本题结合时政考查学生对政治生活中关于司法机关等知识的掌握程度。题干中的“跨行政区划”是一个关键信息,由此可以推出题干材料中提及的司法体制改革内容与当前司法机关主要根据行政区划来设置的情形有所不同,其目的在于破除地方权力对司法活动的干预,保证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从而促进和提高司法公信力,故②和③为正确选项。题干信息不涉及司法机关内部的权力配置,也与审判权和执行权的分离无关,①和④不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为0.253。‎ ‎11.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政治生活中关于我国宗教政策知识的掌握程度。我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指的是“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是: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题干给出的是关于政府资助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建设的信息,与宗教界的对外交往无关,也与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无关,故①和②不选。信教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相关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创造有利条件的具体体现,也为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提供了更好的交通、通讯等条件,故选③和④。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为0.521。‎ 二、非选择题 ‎12.【答案】(l)全国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使科技进步法的修订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并完善科技进步法,为我国科技进步提供了法律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科技进步法的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保证了科技进步法的贯彻实施。‎ ‎【分析】(1)本题主要涉及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和人大常委会、人大和人大代表的职责等重要知识,着重考查考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概括、并运用这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历年高考政治中的重要内容与考点。作为材料分析题,本题材料是围绕全国人大、全国人大代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这一主题简要列出七项重要事项,时空跨越较长,需要学生整体、连贯理解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回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的作用主要是行使提案权,使科技进步法的修订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作用主要是行使立法权,制定并完善科技进步法,为我国科技进步提供了法律保障。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科技进步法的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保证了科技进步法的贯彻实施。‎ 本大题难度为0.412。‎ ‎13.【答案】(1)通过党的会议和决定,加强党的领导,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和奋斗目标。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其他作答情况一:从科学执政角度作答,包含“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文化建设”要点,并结合材料展开分析,可给相应分数。其他作答情况二:从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角度,结合材料展开分析,可酌情给分。)‎ ‎【分析】(1)本小题主要涉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科学执政等相关知识,着重考查考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考政治中的重要内容。‎ 本小题以党的十六大至十八大以来多次重要会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论述和重大决定为基本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是如何实现领导的。这不是简单地或抽象地谈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而是要求结合材料概述党所发挥的具体领导作用。因此,本题首先要回答出以下内容:党通过重要会议和重大决定,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和奋斗目标,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并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这是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对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实行领导的具体体现。同时,还要从科学执政的角度,进一步概述党必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的领导作用,这是对教材知识和所给材料正确理解基础上的深化,也是掌握分析问题能力的较好体现,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 本大题难度为0.463。‎ ‎14.【答案】(2)被征地农民获得的补偿偏低,应提高补偿标准,完善补偿机制。部分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收入减少,应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持。部分被征地农民未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应扩大保障体系覆盖面,并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对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监督,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分析】(1)本小题着重考查考生对给出信息的解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并要求利用规范语言表达出来。教材中关于城镇化的知识集中在第十一章,有关企业的知识集中在第五章。本题重点在于根据题干解读出城镇化对R镇的经济发展作用,是从微观人手的。当然本题是开放的,如果考生从宏观角度回答问题,就没有抓住问题实质,只能酌情给分了。(拓展分析:从微观人手来考查考生基础知识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个趋势,如果考生能从微观人手,选择合适的经济理论经过分析,并上升到宏观层次,那么这种回答就比较理想。)‎ ‎ (2)本小题主要涉及人大代表的职权以及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考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一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是高考政治中的重要内容。‎ 本小题以某省对l460户被征地农民获得的各种形式补偿情况,以及部分被征地农民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调查材料为基础,要求考生以人大代表的身份,面对此事向政府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这需要考生依据人大代表职权的知识,紧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结合当前国家政策,有条理地提出建议,这是答题的基本思路因此,假设你是人大代表,向政府部门提出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应包括提高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完善补偿机制;对部分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收入减少的情况,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持;对部分被征地农民未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的情况,要将他们纳入保障体系中来,提高保障水平;要加强对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监督,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等。这样作答本题,需要考生具备较好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 本大题难度为0.464。‎ ‎15.【答案】(2)(12分)公民个人信息属于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不仅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害,也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人大要制定和完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政府要履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职责,健全保护机制,依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分析】(2)本题由两小问构成,前一问要求学生理解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后一问则要求学生结合人大的职权和政府的职责等相关知识进行回答。相对而言,前一问的难度要大一些。公民个人信息是公民合法权益的一部分,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不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从整体看,也会扰乱社会秩序。这也是政府要承担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这一职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过程中,人大要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具体来说,就是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并对法律的实施进行检查和监督。材料中提到的刑法修订和人大的决定为回答这一部分内容提供了线索。政府要多部门协调合作,健全机制,打击具体的犯罪行为。材料中列举了政府个别部门采取的具体措施,为答题提供了线索。‎ 本大题难度系数为0.522。‎ ‎16. 【答案】(1)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有利于完善税收法律制度;规范政府行为,防止随意增减税负;保护纳税人权益。‎ ‎【分析】(1)税收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征什么税、向谁征税、征多少税等问题既是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关系公民切身利益。党依法执政,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税收立法来完成税收管理体制的法治化和规范化。税收法定原则作为近年来我国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宏观的角度看,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中观层面看,能够促进税收法律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从微观层面看,能够保证税收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而不是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任意决定,从而达到规范各级政府行为的目的,同时也保护了纳税人的权益。‎ 本大题难度为0.371。‎ 专题七 当代国际社会 ‎ ‎ 一、选择题 ‎  1.(2007·宁夏卷·18)2006年月中国政府宣布: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止2005年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到2009年使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比2006年增加一倍;把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零关税待遇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这表明:‎ A.中国已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 B.中国外交战略重点转向了非洲 C.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济交往以非洲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D.中国政府以平等互利原则处理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关系 ‎2.(2009·宁夏卷·18)中国自1990年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迄今已成为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联合国维和事务最高官员评价说,“中国人民解放军使维和行动焕然一新,他们帮助远方的人民,改善他们的生活,大大增强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力量”,“希望中国在未来的 联合国维和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维和部队的贡献表明 ‎①中国履行其肩负的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 ‎②中国协调发展中国家关系的作用显著增强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中国特别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2010·全国卷·16)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自2008年l2月20日起,中国政府已五次派军舰到海盗活动猖獗的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参加对过往商船的护航。我国参加护航行动 ‎ ①是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尽的职责 ‎ ②是巩固我国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战略联盟的需要 ‎ ③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国家承担国际义务的具体体现 ‎ ④与我国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相符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2·全国卷·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据外交部统计,2006年我国出境人员逾3452万人次,2010年突破6000万人次,驻海外企业超过1.6万家。 2011年外交部开通中国领事服务网,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这一年外交部门共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约3万起。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 ‎②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③我国坚定维护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 ‎④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2013·全国卷Ⅱ·18)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区域外的国家中,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①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②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4·全国卷Ⅰ·18)201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在刚果(金)的联合国维和部队部署专门的军事干预旅,负责解除当地武装团体的作战能力,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保护平民,并协助刚果(金)政府维持地区的安全稳定。安理会上述决议表明 ‎①联合国积极参与成员国刚果(金)的和平重建工作 ‎②联合国代行成员国刚果(金)的部分独立权和自卫权 ‎③联合国是成员国以集体方式应对安全威胁的有效平台 ‎④联合国把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14·全国卷Ⅱ·18)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指出,中方愿与非方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促进非洲大陆互联互通,并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①彰显中非是战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区域共同体 ‎②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反映了中国是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 ‎④表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拓展中非共同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15·全国卷Ⅰ·19)我国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截至2014年底,我国同67个国家、5各地区和地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基本覆盖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我国 ‎①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 ‎②通过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 ‎③处理国际问题时主要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制定政策 ‎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9.(2008·宁夏卷·39)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虽然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于美国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等四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 ‎(2)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所作的庄严承诺以及提出的建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 10.(2015·全国卷Ⅱ·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阻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上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请你加以批驳。(6分)‎ 附: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D ‎ ‎2.B【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包括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与积极影响的理解,以及对国际事务的分析能力。 ‎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包括中国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并在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也大大增强,故①③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是讲中国维和部队在世界维和行动中的贡献,与协调发展中国家关系无关,也没有涉及特别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所以,②④不符会本题的设问,是干扰项。本题应选B项。‎ 本题难度:0. 870。‎ ‎  3.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中的知识点,属于新课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政治试题经常出现的重要考点。‎ ‎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承担与国力相称的国际责任。参加护航行动是近年来中国作为负责任国家的重要外交活动之一,同时这一外交行动与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因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D,即③④;①和②与题意不符:“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尽的职责”不是我国参加护航的依据,非常任理事国也有责任;“巩固我国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战略联盟的需要”与我国外交政策相矛盾。‎ 本题难度:0.316。‎ ‎  4.B 【分析】本题目着重考查考生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及我国政府职责知识的理解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各国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增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出境人员也逐年增加。这正说明包括我国在内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增多,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这符合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故①正确。由于国家之间交往是以自身根本利益作为战略抉择出发点,所以,在这种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分歧。近年来我国在境外各类领事保护案件也在增多,但这都不能证明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②也是错的。近年来,我国政府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坚定维护本国公民在海外韵合法权益,是履行政府职责的体现,③是正确的。当今世界,各国的国际地位都是平等的,④说法错误。因此,本题D项为正确项,A、B、C为错项。‎ 本题难度:0.906。‎ ‎5.B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当代国际社会和我国外交政策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把握。题干材料的信息明确地反映了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通过政治上的互相尊重和经贸上的务实合作与交流来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肩负起相应的国际责任,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①④的表述是正确的。当今世界,各国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并不能取代双方间实力的较量,②的表述是错误的。各国或各地区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仅仅意味着各方之间存在共同利益,但是,最终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是各方自身的利益,③的表述也是错误的。综上,本题正确选项是B。‎ 本题难度:0. 834。‎ ‎6.A ‎【分析】本题目着重考查学生对联合国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难度较小。联合国的宗旨之一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实现这一目标,联合国应遵循的原则有: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等。结合这些知识,可较为容易地判断①和③正确。②和④看似与题干信息相符,实际上既与联合国发挥作用时所遵循的原则相悖,也不符合安理会这一决议在个案问题上的真实意图,故不正确。综上,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本题难度:0. 852。‎ ‎7.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的理解程度。虽然题干给的是一个时政材料,但是整体难度并不大。‎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对非洲的投资建议和援助承诺是这一目标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中国和非洲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战略。故②和④正确。中非之间并没有形成区域共同体,而且非洲的发展在根本上依靠的是非洲人民自己的力量,故①和③不对。综上,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本题难度:0. 665。‎ ‎8.B【分析】本题选择我国“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为背景材料,着重考查学生对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掌握,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知识点。‎ ‎“结伴不结盟”,立足于和平发展,正在成为新型国际关系和当前国际安全发展中的一个新潮流。这种“结伴”尊重了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所以,①是正确的。正因如此,中国在处理与其他有结伴关系的国家关系时,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④是正确的。中国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并将合作共赢作为目标,而不是应对第三方威胁,中国在处理国际问题时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战略抉择,而不是主要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制定政策。因此,②③是错的,该题的正确答案是B。‎ 本题难度:0.824。‎ 二、非选择题 ‎9.【答案要点】气候变暖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并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张既积极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减排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面对气候变暖问题,中国政府所提的四点建议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新理念。‎ ‎【分析】‎ ‎(2)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国际社会现象和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掌握和理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国际社会,对外关系成为我国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因此,这一知识点成为历年高考政治关注的重要内容。‎ 作为材料分析题,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概括相关知识的能力,以及对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理解。气候变暖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的解决,并根据自己的国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建议,这些主张和建议是以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基础的。如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外交政策的原则立场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外交政策新理念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将这些政策与材料结合起来分析,就可以清晰地回答出这一问题。‎ 本大题难度为0.455。‎ ‎10.【答案要点】‎ 答案示例:南京大屠杀、731部队制造使用生化武器残害中国人民等日本侵华战争的罪行铁证如山,不会因任何人的抵赖而改变。否认日本侵华历史的言行,是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蓄意美化,是对世界公理良知的粗暴践踏,违背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否认日本侵华历史的言行,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对人类和平和正义事业构成了巨大威胁 等级水平 分值 等级描述 分数解释 水平3‎ ‎5~6‎ 在水平2基础上,指出日本否认侵华历史言行的巨大危害 掌握例证法,具有价值判断能力,并能说明错误观点的危害性 ‎ 水平2‎ ‎3~4‎ 在水平1基础上,对日本否认侵华历史的言行从价值层面进行分析批判 掌握例证法,并能对错误观点进行否定性的价值评价 水平1‎ ‎0~2‎ 简要列举1-2个相关历史事实,指出日本侵华的历史铁证如山,不容否认 能够用例证法论证自己的观点 ‎【分析】本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批驳日本政界有人否认日本侵华历史的企图。批驳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事实批驳,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铁证如山,罄竹难书。二是理论批驳,指出日本否认侵华历史言行的巨大危害,从价值判断上批驳,并能说明错误观点的危害性。用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暴行案例来批驳上述观点,对一个文科学生来讲这是不难的,也是对学生文科综合知识的一种检测,但仅仅用事实批驳还是不够的,得分不会高(参见评分量表)。所以,还要从世界公理良知、违背世界潮流、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破坏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对和平和正义事业构成了巨大威胁等理论和价值的角度加以批驳。这里也涉及对学生政论文水平、理论视野、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等文科多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中还是可以区分出学生文科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差别的。这样,既用事实批驳,又从理论批驳,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历史的言论就站不住脚了。‎ 本大题难度:0.405。‎ 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发展 一、选择题 ‎1. (2008·宁夏卷·19)1861年,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雨果的话代表了有良知的法国民众的声音。从人类正义的立场看 ‎①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竞争秩序是归还所劫文物的关键 ‎②英法两国应与中国谈判解决流失在英法的上述文物的归属问题 ‎③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是尊重他国文化的起码准则 ‎④依国际法归还所劫文物是遵循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2·全国新课标卷·21)‎ 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20) 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20)《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19)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辟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19)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20)2015年1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8.(2008·宁夏卷·38)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1)你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9.(2009·宁夏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一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2)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 ‎10.(2010·宁夏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 材料二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媒介。近年来,在很多地方,文化不仅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了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唱戏”的转变。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值月均增幅达17%,其中电影、图书和舞台剧等,收入增长更高达20%以上。‎ ‎ (2)根据材料二,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意义何在?请对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提出方法论的建议。‎ ‎11.(2011·全国新课标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租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12.(2012·全国新课标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13.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14.(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 材料二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 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 (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 (3)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j 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 ‎ 15.(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到,但解法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3)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16.(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 ‎17.(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39)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 1 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 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 (3)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 附: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D 【分析】去年10月,法国佳士得宣布,将拍卖圆明园被劫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引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怒,也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这是近年来我国文化生活中影响较大的一件事,也是学生比较关注的一件事。本题以此为背景,引用法国大文豪雨果谴责英法强盗劫掠圆明园事件的一段话作为题干材料,旨在通过考生比较熟悉的文化生活现象考查他们对尊重他国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①不正确。归还所劫文物的关键是按照国际法和人类基本的道德准则行事,而不是竞争秩序问题。②是错误的,且有较强的干扰性。从表面上看,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似乎是不错的,其实,“归属”和“归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被劫的圆明园文物的归属问题是不需要,也不允许讨论和谈判的,它们只属于中国。所能谈判的只能是具体的归还方式问题。③是正确的。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是尊重他国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④也是正确的。遵循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显然应该依照国际法归还所劫文物。选项A、B、C中都含有不正确的成分,D是正确项。答好此题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 本题难度:0. 569。‎ ‎2.B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解读、分析、理解材料并作出选择的能力。各种宗教几百年来在澳门和睦相处,中西文化元素随处可见,表明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①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可人选。文化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澳门文化也不例外。但是,地理环境对包括澳门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②观点错误,应排除。从历史上看,澳门是中西文化交流、借鉴的桥头堡,中西文化长期交流互补、多元共存,但题干材料并没有表明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③不选。题干材料生动、集中地体现了澳门文化具有巨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可入选。‎ 本题难度:0. 8970 ‎ ‎3.B【分析】考查文化影响的特点以及文化在塑造人中的作用等知识。①是正确的:小薇在M中学重德的文化氛围中,逐渐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表明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是错误的: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不应笼统地强调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作用,更不能夸大为“决定性”作用。③是正确的:M中学在评价实践中,努力发现每个考生身上的闪光点,所营造的人人可以成才的良好文化氛围,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④不正确:心理问题不同于思想道德问题,心理问题的解决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优秀文化对于解决人的心理问题有一定作用,但不能说是“主导力量”。选项A、C、D中都含有不正确的成分,B为正确项。‎ ‎ 本题难度为0. 876。‎ ‎4.A【分析】本题以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访问大陆时赠送缩小版《台湾风物图卷》给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这一引入注目的重大政治事件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试题以现实政治事件考核文化知识,具有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特点。‎ ‎ 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中华各民族文化、各地域文化既具有民族的、地域的特点、风格和艺术形式,又在不断交流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铸造了中华文化,并成为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风物图卷》作为宝岛台湾地方文化的代表,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又反映了其地域特点和民族风貌,因而①与②是正确的。具体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形态有水平高低之分,甚至有先进与落后之别,在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相互区别,因而③是错误的。文化在艺术形式、内容、风格、特点等方面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是文化的生命。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融合,但并不 因此而消除其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④不正确。‎ ‎ 本题难度:0.679。‎ ‎5.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传播、交流的内在本质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中、法两国文化源远流长,都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分别植根于各自民族的社会生活实践基础上,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民族特色的表现形式。中法两国文化在长期的交流中,相互吸收对方文化的精华,构成本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文化的发展。两国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体现了共同的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所以,②是正确的。两国社会实践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分别形成了各自的精粹和特色,所以,③是正确的。①认为,两国文化在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忽视了民族文化的特色,混淆了文化交流和民族文化发展的统一与区别,无疑是不准确的。两国文化都源远流长,各自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历史传统,因此,显然是错误的。选项A、B、D中都含有不正确的成分,只有C项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0.668。‎ ‎6.B【分析】中华餐饮文化不仅仅包括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烹饪技术和美食产品,也反映了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社会、历史、故土、传统的情感和价值观,即人文情怀,因此,①是正确的。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而餐饮文化主要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相联系,说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是不妥的,因此,②是不正确的。电视是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大众性特点的现代传媒,正是由于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舌尖上的中国》获得了广泛而持久的关注和讨论,增强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但包括餐饮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有其稳定的内涵,这种内涵只能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扩展,与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没有直接关系。因此,③是正确的,而④是不正确的。‎ 本题难度:0. 651。‎ ‎7.D【分析】 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这部分内容在文化知识部分占有重要位置。本题以在韩国热播的反映中国当代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为素材设计题干,其目的是要考查学生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传播交流等内容的了解程度,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分析文化现象,提高文化判断力。‎ 近年来,中韩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借鉴呈上升之势,两国许多优秀的纪录片和电视剧都在对方国家受到欢迎。但是,《超级中国》这部纪录片在韩国的热播,还不足以说明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就上了一个新台阶,这里的因果关系是不存在的。因此,①是不正确的。一国文化要想得到另一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并不是一两部纪录片和电视剧所能完成的任务,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这方面的信息。因此,②是不正确的。纪录片《超级中国》主要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这样巨大的发展成就无疑既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也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该片能在韩国热播的原因也主要在此。因此,③是正确的。电视媒体的受众是广大民众,反映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能在韩国热播,说明韩国民众对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④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0.201。‎ 二、非选择题 ‎8.【答案】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通过遗址或通过遗址与复建部分的对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激励人们不甘屈辱,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独特地位,通过复建或重建,推陈出新,可以使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注:考生赞成任何一种观点,只要答案中包含上述要点,或者其他合理内容,均可给分)‎ ‎【分析】属于角度限定的开放题。说其“开放”,是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断,就材料提供的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的争论方案,任选一种进行阐述;所谓“限定”‎ ‎,是,要求考生必须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理由。这样设计的意图:一是营造自由讨论问题的氛围,尊重、鼓励考生独立发表意见;二是使讨论相对集中在文化领域,考查的文化知识点能够非常明确。考生回答问题应注意调动以往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中所获得的相关信息,理论阐述与材料分析相结合,既要从一般原理上阐明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又要具体分析和阐明圆明园遗址所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强调通过遗址或通过遗址与复建部分的对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激励人们不甘屈辱,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同时,考生也应阐明圆明园的复建或重建对于我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传承也有重要意义。‎ ‎ 本大题难度:0. 392。‎ ‎9.【答案】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如考生根据文化遗址的不可替代性、不可复制性、不可估价性、不可再生性等回答文化遗址保护的意义,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该题满分。)‎ ‎【分析】考生应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文化角度阐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意义。有的考生阐述了文化遗址保护的经济意义,则是审题不仔细。考生也应结合材料从多方面分析阐述文化遗址保护的意义。这种分析应注意从材料本身出发而不能简单地套用课本知识,否则“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这一点就不易答出。‎ 本大题难度:0. 541。‎ ‎10.【答案】‎ ‎(2)答案一:不赞同。文化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等功能。材料二中,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只强调文化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了其他功能。‎ ‎ 答案二:赞同。“文化搭台”只看到文化对经济的服务功能,“文化唱戏”则认识到文化本身的经济功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文化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等功能。‎ ‎(考生按上述任一答案作答均可得分。若考生从上述两方面综合作答,且所用原理正确,表述完整,应得满分。) ‎ ‎(3)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发展文化产业,能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 ‎ 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可以借鉴经验,但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考生有其他答案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分析】本题以经济不景气时,美、日、韩等国文化产业反而实现快速发展,以及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实现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唱戏”转变的现象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哲学、文化知识分析经济和文化现象的能力,分析、比较、评价不同观点或看法的能力,探究和尝试解抉阀题的能力等,以期给中学思想政治课以良好的教学反馈,促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第(2)小题是文化题,具有一定开放性。考生对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是否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动能认识的深化,可以持赞同的观点,也可以持不赞同的观点,还可以持综合赞同或不赞同的观点。这种提倡自由讨论、鼓励考生独立发表意见的做法,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新课改的理念。由于围绕对文化功能的认识开展讨论,讨论的问题相对集中,考查的文化知识点也比较明确: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的观点,或是综合的观点,都应认识到文化既有经济功能,又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等功能。区别仅在于:赞同者认为“文化搭台”只看到文化对经济的服务功能,“文化唱戏:则认识到文化本身的经济功能;不赞同者认为从“‎ 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只强调文化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了其他功能。不同的看法及其理由都有合理性。‎ 第(3)小题由两个小问题组成。前一问是文化题,要求考生在综合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理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意义”,认识到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发展文化产业,能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后一问则是从哲学角度对前一问逻辑上的延伸。既然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学生应有积极参与的意识,为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发展出一份力,可以尝试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对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提出方法论的建议。这一问也有开放性,不强求唯一答案。有的考生觉得该问较为“发散”,一时无从下手。其实,仔细解读材料蕴含的信息,还是容易找到切入点的,即: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可以借鉴经验,但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本大题难度:0. 336。 ‎ ‎11.【答案】(1)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 (3)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 ‎ 【分析】准确回答第(1)问,考生就要善于综合调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全面、准确地分析、解读材料,把握其中蕴涵的核心信息,有条理地回答问题。从本质上说,该问考的是人与文化之间关系这一文化生活中的主干知识。具体而言,妈祖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源于人们的实践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妈祖信俗具有慰藉人们的心灵、满足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精神追求的作用。长期以来,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各地华人、华侨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促进了文化交流,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妈祖文化对人的活动的影响、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等信息,材料中都已经明确,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并运用相关文化生活知识加以分析说明,并准确表达。‎ 第(3)问是开放式的,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问题的答案在书外,考生只有真正把握了文化生活教材和所给材料的精髓,独立运用自己平时在探究学习中掌握的学习方法,才能给出有针对性的回答。事实上,传统美德、文化交流、精神纽带等关键信息在材料中都是相当明确的,考生如果善于提取这些信息,平时注重独立思考和探究学习,这一问是不难作答的。‎ ‎ 本大题难度:0.384。‎ ‎12.【答案】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 【分析】考查考生运用科技发展对文化发展促进作用方面的知识整体解读、分析材料,以及提炼和阐释观点的能力。从总体上看,科学技术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力量,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技术的突破密切相关。具体就材料而 言,现代科技对于培育中医药植物、传承中医药文化、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回答问题的关键在于将科技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作用具体化,这就要求考生能从一般到特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本大题难度:0.399。‎ ‎13.【答案】‎ ‎(1)①回答“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观点的评分量表 等级 水平 分值 等级描述 分数解释 水平4‎ ‎9~10‎ 回答“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在答到水平3要求的内容外,还能答到“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等意思。 ‎ 知识运用准确完整,分析能顾及复杂情况,阐述有一定升读,语言表述逻辑性强。‎ 能正确地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充分阐述理由。‎ 水平3‎ ‎6~8‎ 回答“反对收录西方字母词”。‎ ‎ 阐明的理由中包含“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等意思。‎ ‎ 不堆砌不相关知识,且比较准确第阐明上述观点,表述逻辑性强。‎ 能较正确,完整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 水平2‎ ‎3~5‎ 回答“反对收录西方字母词”。‎ 阐明理由中答题包含“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应捍卫汉语的纯洁性”等意思。‎ ‎ 堆砌不相关的知识,回答出上述内容但表达不够准确,语义不完整,不连贯。‎ 能简单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但论证不准确,不完整。‎ 水平1‎ ‎0~2‎ 回答“反对收录西方字母词”。‎ 未阐明理由;或仅援引材料中的观点作为论据而不结合文化知识进行分析;或阐述理由时使用知识错误。‎ 不能正确运用先关知识阐述理由。‎ ‎(说明: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也可根据阐述情况酌情给分。)‎ ‎②回答“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观点的评分量表 等级 水平 分值 等级描述 分数解释 水平4‎ ‎9~10‎ ‎ 在答到水平3要求的内容外,还能答出:“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或“以包容的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交流和相互理解。”“在群众实践中产生的字母词,其生命力应经受群众实践的检验”等。 ‎ ‎ 知识运用准确完整,分析能顾及复杂悄况,阐述有一定深度,语言表述逻辑性强。‎ 能正确地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充分阐述理由。‎ 水平3‎ ‎6~8‎ ‎ 回答“支持收录西方字母词”。‎ ‎ 在答到水平2要求的内容外,还能答出“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特点,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或“《词典》收录的字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等意思。‎ ‎ 不堆砌不相关知识,且比较准确完整地阐明上述观点,表述逻辑性较强。‎ 能较正确,完整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 水平2‎ ‎3~5‎ ‎ “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 阐明的理由中大体包含:“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字母词是文化交流传播的必然产物”;或“‎ 语言文字随着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字母词的使用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等意思。‎ ‎ 堆砌不相关的知识,回答出上述内容但表述不够准确,语义不完整、不连贯。‎ 能简单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但论证不准确,不完整。‎ 水平1‎ ‎0~2‎ ‎ 回答“支持收录西方字母词”。‎ ‎ 未阐明理由;或仅援引材料中的观点作为论据而不结合文化知识进行分析;或阐述理由时使用知识错误。‎ 不能正确运用先关知识阐述理由。‎ ‎(说明: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也可根据阐述情况酌情给分。)‎ ‎【分析】本小题是文化题,从试题的设问来看,属于角度限定的开放题。试题限定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问题,同时具有“开放性”:其一,考生可在解读试题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断,就《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争论中支持或反对观点,任选一种进行阐述;其二,考生可根据阐述需要,相对自由地选用相关文化知识阐明理由和组织答案,无需顾忌所谓的“唯一”答案。这样设计,有利于营造自由讨论问题的氛围,尊重、鼓励考生独立发表意见。‎ ‎“开放题”承认答案的多样性,并认可不同的答案都可以是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不同的答案作“等值”认定?如何从测量意义上对答案的“水平”进行区分?试题采用了融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为一体的“评分量表”的改革方案,颇有新意,较好地满足了“开放题”的评分要求。“开放题”和“评分量表”的使用,对于改进考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中学政治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首先,“评分量表”体现了试题“能力”立意的要求,以能力作为划分评分等级的依据。由于试题设计具有原创性,情境和设问来自于社会生活实际,课文中没有现成答案,考生只有正确解读信息、熟练掌握知识,才能从大量的课本知识中寻找出适合解题的“相关”知识,也只有具备较强的分析、应用、论证能力,才能较为充分地阐明理由。所以,“评分量表”根据考生答题时体现的能力状况,将其水平分为4个等级,l级为最低水平,4级为最高水平。‎ 其次,“评分量表”反映了试题注重考查考生正确运用相关文化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阐述问题时的逻辑论证能力。试题的“开放性”不等于“随意性”。本题要求考生“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意味着:一要正确运用相关文化知识,这就需要考生注意所用知识与所讨论的问题及试题提供的材料之间的关联性;二要关注理由对观点的支持度,这就需要考生阐述问题时留意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联系的紧密性。“正确运用知识”与“阐述的逻辑性”实际上是交织在一起的。“评分量表”根据考生平时在这两个方面的行为表现,由低到高对4个等级作了相应的“分数解释”:“不能正确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能简单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但论证不准确.不完整”;“能较正确、较完整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能正确地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充分阐述理由”。这种简洁、明确的“分数解释”,针对性强,有利于考生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再次,“评分量表”以“示例”而不是以“标准答案”的方式描述应答内容,给多种合理答案的共存留有足够空间。“示例”显示,考生可用“语言文字是文化载体和文明标志”、“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等知识回答问题,不在“示例”之内的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这种设计有利于考生发展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试题允许多种应答方案,但对考生所选方案具体应答内容的要求却不低。考生应注意应答内容的逻辑递进性,如“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字母词是文化交流传 播的必然产物”→“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交流和相互理解”‎ 等。应答内容应体现课本知识的灵活应用,应以理论阐述与材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表述,不要 简单套用课本语言。这有利于纠正“死记硬背”课本语句的学习方式。‎ ‎ 此外,“评分量表”对不同水平的应答要求所作的必要提示,对于纠正考生常见的应答毛病,改进考生的学习方式是十分有益的。如对“水平4”,要求“知识运用准确完整,分析能顾及复杂情况,阐述有一定深度,语言表述逻辑性强”;对“水平3”则要求“不堆砌不相关知识,且比较准确完整地阐明观点,表述逻辑性较强”;对“水平1”和“水平2”,‎ 直接指出其应答毛病分别为:“未阐明理由;或仅援引材料中的观点作为论据而不结合文化知识进行分析;或阐述理由时使用知识错误”和“堆砌不相关的知识,表述不够准确,语义不完整、不连贯”等,指向明确、具体,便于考生领悟。‎ ‎ 试题的设计,有力地支持考生自由思想、畅所欲言、独立见解,同时又在“开放题”评分的客观性、公平性、可操作性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精神。‎ ‎ 本大题难度:0. 388。‎ ‎14.【答案】 (2)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 (3)在国外举办敦煌莫高窟艺术展览和主题艺术节;扩大含有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出口;开展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合作。‎ ‎【分析】(2)本小题是文化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如果说(1)小题要求考生从哲学层面提出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矛盾的思路(哲学只能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则、战略、方法和思路等,而不能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答案——这是具体科学的功能),那么(2)小题要求阐述的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创新在解决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的矛盾中所起作用,因为无论文化传承还是文化发展,都涉及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答题的关键,一方面需要发掘整理教材中关于科技在“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知识点,另一方面需要整理提炼材料二中有关科技创新在敦煌文化遗产利用和保护中的现实作用的信息,从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创新、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手段和方式创新、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动力等方面简明阐述科技创新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本小题有一定难度。一方面,材料提供的直接信息是“科技创新在文化遗产中保护和利用的作用”,而问题则是“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二者不完全一致。这就要求考生切实理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是密切相关的问题,答题时既要从科技创新对文化保护和利用方面的作用切人,又要讲到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创新的作用。‎ ‎ (3)本小题是开放题。细心审题是回答本小题的前提。审题时掌握两点:第一,需考生提的两条建议,必须是关于“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的;第二,建议中不能包括(3)小题已经提出的“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这两条。在实际答题时,若考生提出多于两条的建议,在策略上可能更好。‎ 本大题难度:0.446。‎ ‎15.【答案】(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答案示例:创新托起中国梦;知识改变人生,创新成就梦想。(答案须围绕教育创新的主题,符合题目要求,每条2分,满分4分)‎ ‎【分析】(1)小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创新,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既要从一般原理上理解文化对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又要具体分析和阐明教育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结合材料分析教育创新对于学校文化创新的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3)小题属于角度限定的开放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根据对教育创新的理解,结合材料形成自己的思路,并以公益广告词的形式表达出来;答案具有限定性、要求学生必须围绕教育创新的主题,并且在表达形式和字数方面进行限定。‎ 本题设计具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其一,思路清晰、逻辑紧密,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文化和哲学相关知识,层层递进回答教育创新对培育人才的意义、观念创新在教育实践中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等3个问题,3个问题之间呈现从一般原理到实际应用,从现在面向未来的探索路径,层次清晰其二,答案开放、鼓励探索,尊重、鼓励学生独立发表意见,有利于营造自由探讨的氛围,力图在开放性试题设计上有一些突破。‎ 本大题难度:0.402。‎ ‎16.【答案】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 ‎【分析】本小题是文化题,问题指向具体明确,冯洪钱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这不是一个为什么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做的问题;用来分析问题的知识点也很明确,就是文化创新的知识,更准确地说,是关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知识。回答该题的关键,一是对题干材料中有关冯洪钱如何进行创新的信息进行筛选与提炼,对教材中有关文化创新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概括,并将教材中的有关文化创新的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实际创新做法结合起来。根据教材,实现文化创新的知识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实现文化创新,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二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实现文化创新;三是在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文化成果中进行文化创新。同样,题干材料中有关冯洪钱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信息也可以梳理概括为三个要点:一是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二是广泛收集整理民间和传统中草药处方;三是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将教材中的三个知识点分别与材料中的三个相应的信息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本题的答案要点。‎ ‎17.【答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 ‎(3)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传承,使其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其他符合基本要求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 【分析】(1)本小题是文化题,审题时要注意三点。其一,本题要回答的问题是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答题时应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美德、记住乡愁三个方面。其二,本题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现实性,用来分析问题的知识点不能直接从教材中找到,但有关内容又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其三,答题时除了教材中的知识点外,还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论述。‎ 答题时,要梳理提炼教材中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关论述,同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以下论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整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并与乡愁的内涵的简明阐释加以结合,就形成本题的答案要点。‎ ‎(3)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从我国的现实看,城镇化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原有村庄及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加速衰落甚至消失,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审题时要注意的是,记住乡愁的实质内涵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历史文化资源。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方面是其内容的传承,另一方面是物质载体的传承。内容方面的传承途径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转化,物质载体的传承途径是尽可能保持原有村庄的基本形态,而这又要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为前提。‎ 本大题难度:0.337.‎ 专题九 中华文化与文化建设 一、选择题 ‎1.(2007·宁夏卷·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是 ‎①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指针 ‎ ‎②判明各种文化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 ‎③推动各种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 ‎④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武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08·宁夏卷·19) 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08·宁夏卷·20)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我有视觉的一天,我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而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是通过博物馆”。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作用,2008年1月2 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 ‎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②国家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 ‎③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④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4.(2010·全国卷·19) 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2·全国新课标卷Ⅰ·21) 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19)《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19)《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20)“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2014年4月,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 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 ) ‎ ‎①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 ‎②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 ‎③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 ‎④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二、非选择题 ‎9.(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10.(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39)“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 ‎ ‎11.(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 ‎ 附: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 一、选择题 ‎1.C ‎2.B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掌握。试题以CCTV少数民族青年歌会为背景材料设计题干,具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特点。‎ ‎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具特色的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里占有重要地位,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CCTV舞台上展现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这一点,所以,②、③是正确的。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但不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的个性与文化的先进性,不是一回事。所以,①不正确。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笼统地说其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不正确。况且,当代的时代精神归根结底是由当代的社会实践及其历史条件造就的。所以,④是错误的。选项A、C、D 中都含有不正确的成分,只有B项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为0.480。‎ ‎3.A 【分析】博物馆、纪念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是2008年我国文化生活中影响较大的一件事,也是学生比较关注的一件事。本题以此为背景设计题干,旨在通过考生比较熟悉的文化生活现象考查他们对文化的作用、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博物馆、纪念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方便了人们参观革命历史文物,观赏艺术及其他各类展品。人们可以从中感受优秀或先进文化的影响,从而得到思想的启示,提升精神境界,这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所以,①是正确的。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也是基本文化权益。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可以使所有人,包括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都能够满足这方面需求和实现这方面权益。所以,②也是正确的。“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固然是对其社会价值的充分肯定,但并不能将此理解为是“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上,博物馆、纪念馆之所以做到,“免费开放”.,是国家在经济上对其进行了“补贴”。所以,③是错误的。博物馆、纪念馆是文化事业单位而不是文化产业,且“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说法本身也存在着逻辑矛盾,④是错误的。选项B、C、D中都含有不正确的成分,都不应选,A是正确项。‎ 本题难度为0. 757。‎ ‎4. B 【分析】本题结合情境材料考查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有利于培养“四有”公民,故①③正确。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指导,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能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因为只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方向,故排除②。科学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思想道德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故排除④。‎ ‎ 本题难度为0. 702。 ‎ ‎5. B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解读、分析、理解材料并作出选择的能力。各种宗教几百年来在澳门和睦相处,中西文化元素随处可见,表明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①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可入选。文化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澳门文化也不例外。但是,地理环境对包括澳门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②观点错误,应排除。从历史上看,澳门是中西文化交流、借鉴的桥头堡,中西文化长期交流互补、多元共存,但题干材料并没有表明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③不选。题干材料生动、集中地体现了澳门文化具有巨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可入选。‎ 本题难度为0. 8970 ‎ ‎6. A 【分析】本题以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访问大陆时赠送缩小版《台湾风物图卷》给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这一引入注目的重大政治事件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试题以现实政治事件考核文化知识,具有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特点。‎ 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中华各民族文化、各地域文化既具有民族的、地域的特点、风格和艺术形式,又在不断交流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铸造了中华文化,并成为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风物图卷》作为宝岛台湾地方文化的代表,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又反映了其地域特点和民族风貌,因而①与②‎ 是正确的。具体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形态有水平高低之分,甚至有先进与落后之别,在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相互区别,因而③是错误的。文化在艺术形式、内容、风格、特点等方面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是文化的生命。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融合,但并不因此而消除其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④不正确。‎ 本题难度为0. 8970‎ ‎7. B 【分析】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热烈反响,本题以此为背景设计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播、继承与发展等知识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问题.试题以文化热点事件考查文化知识,具有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特点。‎ 中华餐饮文化不仅仅包括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烹饪技术和美食产品,也反映了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社会、历史、故土、传统的情感和价值观,即人文情怀,因此,①是正确的。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而餐饮文化主要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相联系,说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是不妥的,因此,②是不正确的。电视是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大众性特点的现代传媒,正是由于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舌尖上的中国》获得了广泛而持久的关注和讨论,增强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但包括餐饮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有其稳定的内涵,这种内涵只能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扩展,与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没有直接关系。因此,③是正确的,而④是不正确的。‎ 本题难度系数为0. 651。‎ ‎8. A 【分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一项重大文化战略,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题从某报推出著名大学校训专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入,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传播的知识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事件来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本题是一道原因类题目。用校训的故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其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从内容方面讲,这是因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等校训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高度契合,产生共振、共鸣;从形式方面说,这是因为大学校训往往言简意赅,影响广泛,使用大学校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们感到亲切、自然,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①和②是正确的。校训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必然赋予校训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包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反映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校训仅是其中的一个侧面。因此,③是不正确的。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或途径,但不是基本途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是实践。因此,④是不正确的。‎ ‎ 本题难度为0.712。‎ 二、非选择题 ‎9.【答案】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西文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西文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西文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西文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西文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 回答“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观点的评分量表 等级 水平 分值 等级描述 分数解释 ‎ 水平4‎ ‎9~10‎ 回答“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在答到水平3要求的内容外,还能答到“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等意思。 ‎ 知识运用准确完整,分析能顾及复杂情况,阐述有一定深度,语言表述逻辑性强。‎ 能正确地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充分阐述理由。‎ ‎ 水平3‎ ‎6~8‎ 回答“反对收录西方字母词”。‎ 阐明的理由中包含“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等意思。‎ 不堆砌不相关知识,且比较准确地阐明上述观点,表述逻辑性强。‎ 能较正确,完整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 ‎ 水平2‎ ‎3~5‎ 回答“反对收录西方字母词”。‎ 阐明理由中答题包含“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应捍卫汉语的纯洁性”等意思。‎ 堆砌不相关的知识,回答出上述内容但表达不够准确,语义不完整,不连贯。‎ 能简单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但论证不准确,不完整。‎ ‎ 水平1‎ ‎0~2‎ 回答“反对收录西方字母词”。‎ 未阐明理由;或仅援引材料中的观点作为论据而不结合文化知识进行分析;或阐述理由时使用知识错误。‎ 不能正确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 ‎(说明: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也可根据阐述情况酌情给分。)‎ 回答“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观点的评分量表 等级 水平 分值 等级描述 分数解释 水平4‎ ‎9~10‎ 在答到水平3要求的内容外,还能答出:“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或“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交流和相互理解。”“在群众实践中产生的字母词,其生命力应经受群众实践的检验”等。 ‎ 知识运用准确完整,分析能顾及复杂情况,阐述有一定深度,语言表述逻辑性强。‎ 能正确地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充分阐述理由。‎ 水平3‎ ‎6~8‎ 回答“支持收录西方字母词”。‎ 在答到水平2要求的内容外,还能答出“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特点,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或“《词典》收录的字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等意思。‎ 不堆砌不相关知识,且比较准确完整地阐明上述观点,表述逻辑性较强。‎ 能较正确,完整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 水平2‎ ‎3~5‎ ‎“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阐明的理由中大体包含:“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字母词是文化交流传播的必然产物”;或“语言文字随着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字母词的使用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等意思。‎ 堆砌不相关的知识,回答出上述内容但表述不够准确,语义不完整、不连贯。‎ 能简单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但论证不准确,不完整。‎ 水平1‎ ‎0~2‎ 回答“支持收录西方字母词”。‎ 未阐明理由;或仅援引材料中的观点作为论据而不结合文化知识进行分析;或阐述理由时使用知识错误。‎ 不能正确运用先关知识阐述理由。‎ ‎(说明: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也可根据阐述情况酌情给分。)‎ ‎【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正文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社会争论,是2012年我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考生是使用《现代汉语词典》和西文字母词较多的一个群体,自然比较关注这场争论。本题以此为素材设计情景,旨在通过考生比较关注的文化生活现象,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文化、哲学知识多角度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分析、比较、评价不同观点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等,引导考生形成积极参与讨论的态度和养成以理性、文明的方式参与讨论的习惯,以期给中学政治教学以良好的反馈,促进中学政治科教学改革。‎ 本小题是文化题,从试题的设问来看,属于角度限定的开放题。试题限定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问题,同时具有“开放性”:其一,考生可在解读试题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断,就《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争论中支持或反对观点,任选一种进行阐述;其二,考生可根据阐述需要,相对自由地选用相关文化知识阐明理由和组织答案,无需顾忌所谓的“唯一”答案。这样设计,有利于营造自由讨论问题的氛围,尊重、鼓励考生独立发表意见。‎ ‎“开放题”承认答案的多样性,并认可不同的答案都可以是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不同的答案作“等值”认定?如何从测量意义上对答案的“水平”进行区分?试题采用了融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为一体的“评分量表”的改革方案,颇有新意,较好地满足了“开放题”的评分要求。“开放题”和“评分量表”的使用,对于改进考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中学政治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首先,“评分量表”体现了试题“能力”立意的要求,以能力作为划分评分等级的依据。由于试题设计具有原创性,情境和设问来自于社会生活实际,课文中没有现成答案,考生只有正确解读信息、熟练掌握知识,才能从大量的课本知识中寻找出适合解题的“相关”知识,也只有具备较强的分析、应用、论证能力,才能较为充分地阐明理由。所以,“评分量表”根据考生答题时体现的能力状况,将其水平分为4个等级,1级为最低水平,4级为最高水平。‎ 其次,“评分量表”反映了试题注重考查考生正确运用相关文化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阐述问题时的逻辑论证能力。试题的“开放性”不等于“随意性”。本题要求考生“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意味着:一要正确运用相关文化知识,这就需要考生注意所用知识与所讨论的问题及试题提供的材料之间的关联性;二要关注理由对观点的支持度,这就需要考生阐述问题时留意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联系的紧密性。“正确运用知识”与“阐述的逻辑性”实际上是交织在一起的。“评分量表”根据考生平时在这两个方面的行为表现,由低到高对4个等级作了相应的“分数解释”:“不能正确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能简单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但论证不准确、不完整”;“能较正确、较完整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能正确地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充分阐述理由”。这种简洁、明确的“‎ 分数解释”,针对性强,有利于考生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再次,“评分量表”以“示例”而不是以“标准答案”的方式描述应答内容,给多种合理答案的共存留有足够空间。“示例”显示,考生可用“语言文字是文化载体和文明标志”、“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等知识回答问题,不在“示例”之内的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这种设计有利于考生发展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试题允许多种应答方案,但对考生所选方案具体应答内容的要求却不低。考生应注意应答内容的逻辑递进性,如“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字母词是文化交流传播的必然产物”→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交流和相互理解”等。应答内容应体现课本知识的灵活应用,应以理论阐述与材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表述,不要简单套用课本语言。这有利于纠正“死记硬背”课本语句的学习方式。‎ 此外,“评分量表”对不同水平的应答要求所作的必要提示,对于纠正考生常见的应答毛病,改进考生的学习方式是十分有益的。如对“水平4”,要求“知识运用准确完整,分析能顾及复杂情况,阐述有一定深度,语言表述逻辑性强”;对“水平3”则要求“不堆砌不相关知识,且比较准确完整地阐明观点,表述逻辑性较强”;对“水平1”和“水平2”,直接指出其应答毛病分别为:“未阐明理由;或仅援引材料中的观点作为论据而不结合文化知识进行分析;或阐述理由时使用知识错误”和“堆砌不相关的知识,表述不够准确,语义不完整、不连贯”等,指向明确、具体,便于考生领悟。‎ 试题的设计,有力地支持考生自由思想、畅所欲言、独立见解,同时又在“开放题”评分的客观性、公平性、可操作性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精神。‎ 本大题难度为0. 388。‎ ‎10.【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 ‎【分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重大文化战略,是关乎我国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铸魂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宣传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本题以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引起热烈反响的纪录片《记住乡愁》及其引起的社会反响为案例,着重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的理解,以及解读、筛选、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文化和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 本小题是文化题,审题时要注意三点。其一,本题要回答的问题是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答题时应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美德、记住乡愁三个方面。其二,本题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现实性,用来分析问题的知识点不能直接从教材中找到,但有关内容又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其三,答题时除了教材中的知识点外,还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论述。‎ ‎ ‎ 答题时,要梳理提炼教材中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关论述,同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以下论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整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并与乡愁的内涵的简明阐释加以结合,就形成本题的答案要点。‎ ‎11.【答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分析】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题以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形成的抗战精神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和回应这一重要大事,通过高考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本题综合考查学生解读、筛选、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文化和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本小题是文化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解答本题可以分三步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正是爱国主义情怀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其次,要把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联系起来,直接指出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最后,要强调,抗战精神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本大题难度为0.405。‎ 专题十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选择题 ‎1.(2010年·全国卷·20) “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 ‎2.(2014年·全国卷Ⅱ·20)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附: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选择题 ‎1.C ‎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哲学与科学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这是一道基础题,看似简单,但要求考生分析钱学森富有个性的论断,具体回答论断的合理性所在,仍有一定的能力要求。①是错误的。哲学不是具体科学,也不能视为“科学之科学”,将其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②是正确的,哲学之所以能够存在,就在于它以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从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确是哲学的知识前提,而哲学则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是错误的。哲学世界观有正确不正确之分,一般来说,坚持正确的哲学世界观的指导,才能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另外,“进展”有大有小,离开了哲学世界观,在朴素的、不系统的、自发的世界观指导下,科学研究也可能取得微小的进展。④是正确的。哲学是对科学的概括,与科学显然具有一致性。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确实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选项A、B 、D中都含有不正确的成分,只有C项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为0. 643。 2.C 【分析】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热烈反响,本题以此为背景设计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播、继承与发展等知识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问题.试题以文化热点事件考查哲学知识,具有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特点。 本题是哲学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理解程度。①和③是不正确的。人们享受美食的过程,既是一种“饱口福”的物质消费过程,也是一种了解、欣赏蕴含于美食中的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的文化消费过程,物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相互融合。但不能夸大得出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的一般结论,更不能由此认为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因为这不符合客观事实,也违反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原理。因此,①和③是不正确的。根据哲学原理,物质与意识、物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具有统一性,但这种统一性以人的实践为前提和条件。人们之所以“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是因为进行了美食消费。只有在实践中,物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才能相互融合;同样,只有在人们的实践中,才能将现实的客观存在转化为观念的内容、将观念变为现实。因此,②和④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系数为0.741。‎ 专题十一 辩证唯物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选择题 ‎1. (2007·宁夏卷·21)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④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 (2007·宁夏卷·22)“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恩格斯这个论断的根据是 ‎①实践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 ‎②实践促进感知事物的技术手段的发展 ‎③实践促进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④实践促进人类直觉事物本质能力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 (2008·宁夏卷·2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回答22~23题。‎ 第22题: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2008·宁夏卷·23)“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 (2009·宁夏卷·20)图中两个市场调查员对同一地区的调查之所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是由 ‎ ①反映客观世界的侧重点的不同决定的 ‎ ②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的不同决定的 ‎ ③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决定的 ‎ ④是否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决定的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 (2009·宁夏卷·21) 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 000个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和学术争议问题等。征集科学难题有利于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水平。回答21~22题。‎ 第21题: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追踪科学发展现状以提炼问题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与理论兴趣。在科学认识活动中 ‎ ①科学问题的形成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 ‎ ②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 ‎ ③科学问题的选择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爱好 ‎ ④科学问题来源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7.(2009·宁夏卷·23)资源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一认识的根据是 ‎ ①物的资源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 ‎ ②废物向资源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 ‎ ③废物和资源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 ‎ ④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8.(2010·宁夏卷·21) ‎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9.(2010·宁夏卷·22)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方式。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美术馆,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 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 ③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 ‎ 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11·全国卷·20)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 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11·全国卷·21)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图1)讽刺了一些人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2.(2011·全国卷·22)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 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2·全国卷·1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 ‎③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12·全国卷·2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 000米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3·全国卷I·21)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3·全国卷II·20)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题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13·全国卷II·2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4·全国卷I·22)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其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14·全国卷II·20)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14·全国卷II·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15·全国卷I·21)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着地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 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 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 二、非选择题 ‎24. (2008·宁夏卷·38)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3)假如让你制定方案,首先应抓什么环节?在这个环节你主要应做哪些工作?‎ ‎25.(2010·全国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  材料二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媒介。近年来,在很多地方,文化不仅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了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唱戏”的转变。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值月均增幅达17%,其中电影、图书和舞台剧等,收入增长更高达20%以上。‎ ‎  (1)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 ‎26.(2012·全国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 (3)结合材料,就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7.(2013·全国卷I·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2)《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28.(2014·全国卷I·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到,但解法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 ‎29.(2014·全国卷II·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10分)‎ ‎30.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 1 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31. (2015·全国新课标卷II·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 ‎ 附: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 ‎1.C ‎ ‎2.B ‎ ‎3. B 【分析】 气象预报是涉及认识对象、认识手段和分析能力等因素的复杂系统,材料描述了随着气象科学的发展气象预报趋予准确的趋势,同时强调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气象预报仍然存在误差。围绕材料设计的22、23题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认识的发展过程,核心知识点是,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地接近真理发展的过程。‎ 根据题干要求,从认识的主客观条件说明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的依据。①正确地表达了认识是对对象的反映,作为气象科学认识对象的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仍然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并可以被人们认识。②作为①的干扰项,是错误的,大气运动总是在其偶然性中表现出符合规律的必然性,并不以人们的认识为转移;③正确强调了深化对自然认识的条件性,,获取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提高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④无疑是错误的,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更精确、更长期的预报并不是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客观规律。‎ 本题难度为0. 961。‎ ‎4..D 【分析】分析认识真理性与认识对象复杂性的关系,其基本的哲学依据在于: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①、②是一对存在递进关系的干扰项,都是错误的。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每一个具体的认识尽管存在不完备的地方,但是包含有真理的成分,是可以达到真理的,因此,①是错误的。人的真理性认识指的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内容,包含谬误成分的是认识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真理和谬误是不能混淆的,因此,②是错误的。③是正确的,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了条件和范围,真理就可能成为谬误,因此,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是正确的,每一个具体的认识都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包含谬误,人的认识有待于在实践的无限发展中不断深化、发展。‎ 本题难度为0.807。‎ ‎ 5. D 【分析】本题以漫画为素材,考查考生对哲学认识论有关知识的理解能力。漫画直观,贴近生活,以这种方式命题有利于引导“生活与哲学”的教学改革。以全新情境命题,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真实能力。‎ ‎①是错误的。实践提出认识课题、决定具体认识的指向。漫画表示的是两个市场调查员到同一地方考察市场需求,他们的认识对象、反映对象的侧重点是一致的,而不是不同的。‎ ‎②‎ 是正确的。人们对于事物现象的认识,要受已有理性认识的制约,对事物的认识是个能动创造的过程。正是由于两人具有的理性境界不同,一个看到表面、当前,一个看到实质、未来,其主动创造性有较大差异,才导致他们得出不同的结论。‎ ‎ ③是错误的。两个市场调查员都看到岛上人没穿鞋,两人的相同反映都符合对象的实际,都是如实的反映。‎ ‎ ④是正确的。认识是主客观的统一,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个调查员只看到岛上的人不穿鞋,割裂了可以创造需求的主观条件,得出没有市场的结论;另一个则把客观现实与主观条件结合起来,发现新的市场。  ‎ 鉴于A、B 、C项都有错误的成分,因此正确选项为D。‎ 本题难度为0. 398。‎ ‎6. B【分析】提炼科学问题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学子将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21、22两题以征集科学难题材料和背景设计题干。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认识过程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综合考查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 ‎  科学认识活动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科学问题作为科学认识活动中特殊的、必要的环节,以科学发展的水平为基础,以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为目的,同时,反映了研究者的兴趣爱好。因此,①是错误的,混淆了认识的目的与条件,该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②是正确的,“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强调了科学认识活动的继承性和条件性,提醒人们科学认识活动既需要创新,又必须以科学发展现有水平为依据,提出科学可能解决的现实问题;③是正确的,不同的科学问题具有不同的学科知识背景,对科学问题的选择必然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与爱好;④是错误的,科学认识固然可以反 作用于科学实践,但是,“真理再向前跨一小步就成了谬误”,本选项提出“作为科学认识的环节的科学问题决定着科学实践活动的水平”,违背了实践与认识关系的基本原理,因此是错误的。鉴于A、C、D项都有错误的成分,因此正确选项为B。 ‎ 本题难度为0. 245。‎ ‎7. D 【分析】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再利用是协调入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举措,本题以此为背景设计题干,旨在考查考生运用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废物”与“资源”的规定性及其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本题着重考查考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和④两个选项考查考生对事物质的规定性的理解。一个事物成为资源或废物有其内在的、固有的根据,并由其所处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并不取决于人们主观的态度。因此,①是错误的,④是正确的。②和③两个选项考查考生对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及其相互转化的理解。事物具有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在具体的联系中体现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实现废物向资源的转化,所谓两者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因此,②是正确的,强调了两者之间转化的条件性。③是错误的,忽视了矛盾双方转化的客观依据与条件性。鉴于A、B、c项都有错误的成分,因此正确选项为D 。‎ 本题难度为0.195。‎ ‎8.B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而实践的发展又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的发展,因而,具有客观性和直接现实性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选项为②③。①不正确。好奇、兴趣和遐想可以刺激人们去认识木星,却不一定能够推进有关木星的认识。④也不正确。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是木星探测实践成功的重要条件,但不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一定能如期成功,因为这还涉及其他条件。‎ 本题难度为0. 719。‎ ‎9.C 【分析】 主要考查考生对价值观点、创新的理解,运用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①是正确的,观念创新虽然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新价值,但在其指导下,可以推进实践创新,完成价值的转换和创造。②是错误的,事物价值转换的根本途径是实践。③是错误的,事物价值转换的关键在于实践。④是正确的,事物价值的转换实际上是充分发挥事物多样属性的功能的过程。鉴于A、B、D选项都有错误的成分,因此正确选项为C。本题难度为0.626 。‎ ‎10.D 【分析】本题通过探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不能轻率地下结论”的认识论依据问题,考查考生对“认识受主客观条件制约”知识的理解。①不正确,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并非总是不同的,在有些问题上可能达成共识。②有一定干扰性,真理确实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但真理的发展性并不是 “审视复杂历史问题不能轻率下结沦”的理由,因为发展中的真理并不推翻以往已为实践检验确定的真理。③是正确的,因为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历史本质暴露和充分展现之前,人们难以准确把握历史真相和本质,因而不能轻率下结论。④是正确的,人们的认识总是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更是如此。 A、B、C均有错误成分,正确选项为D。‎ 本题难度为0.388。‎ ‎11.C 【分析】 本题以华君武的漫画为素材,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引导考生正确地对待实践及实践中的错误。①不正确,人们在实践中难免会犯错误,导致犯错误的原因或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可以少犯错误,但不可能完全避免错误。④和②是正确的,既然在实践中错误是难以避免的,就不能因怕犯错误两不敢实践;实践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和根本途径,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不敢实践,就会一事无成。③有片面性,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可以转化为宝贵财富,但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不能不加分析地说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A、B、D均有错误成分,正确选项应为C。‎ 本题难度为0.292。‎ ‎12. D 【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较为容易的基础题。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显然可以佐证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③与④是正确的。①不正确,意识的形成,固然离不开入脑,但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没有外部客观世界,就没有反映,所以,不能笼统地说意识活动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②也不能选:题干没有直接提供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的信息;“意识的本质是大脑的机能”的说法也不确切。意识的本质通常是从内容和生理基础两个方面界定的,就生理基础而言,一般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而不说是“大脑”的机能,因为高等动物也有大脑,未必能形成意识。A、B、C均有错误成分,正确选项为D。 ‎ 本题难度为0.201。‎ ‎13.B【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认识论、唯物史观方面的知识解读材 料、提取信息、作出判断的能力。实践是认识产生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同时认识的发展有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的就是相互交流有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观察问题,克服认识的表面性、片面性、主观性,因此①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可入选。“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有利于人们在生活中少走弯路,但不可能“不犯错误”,②具有片面性,应排除。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而不是人们的思想动机,③观点不正确,应排除。“以古为镜”,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可入选。综合而言,B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为0.8060。‎ ‎14. C ‎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认识论方面的观点解读材料、提取信息、作出选择的能力。以前,人们对生物生存环境的认识受当时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新的实践促使人们对此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由此循环往复,而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入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而不是圆圈式的循环,①观点不正确,应排除。材料表明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认识不仅受主体自身条件的限制,而且受认识对象的制约,无限变化着的认识对象深深地影响人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对生物生存环境的曲折认识过程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故③符合题意,可入选。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物,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无不受既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超越社会历史条件的认识不可能是真理,④观点错误,应排除。本题难度为0. 463 。‎ ‎15. C【分析】 本题是哲学题,以“科学家研制出‘人造树叶’,探索人类可再生能源开发新途径”的新闻报道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意识的特点、意识的作用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引导考生思考科技新成果所蕴含的哲学意义。答好此题要求考生对相近知识或相似表述的细微差别有一定辨析能力。①不正确:“科学家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表明,人们认识了事物本质可以更好地发挥能动性、创造性,但不能表明“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事实上,人的意识即使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也具有能动性。②是正确的:科学家研制出“能够释放制作燃料电池的氢的‘人造树叶’”,以满足能源需要,可表明,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不正确:“人造树叶”的研制虽然离不开意识的创造活动,但它不是意识直接创造出来的。意识的创造活动是在观念中进行的,意识不能直接现实地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东西,除非借助于实践活动。该项有较强的干扰性。④是正确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所以,人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科学家将生活中“原生态的树叶”经过意识的改造,变成“观念中的‘人造树叶’”,再通过实践变成“现实的‘人造树叶’”表明了这点。选项A、B、D中都含有不正确的内容,只有C是正确项。‎ 本题难度为0,840。‎ ‎ 16.C 【分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联合国的根本宗旨;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本题以联合国发展观念的演变过程为背景,考查考生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发展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有助于考生了解作为我们党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世界历史视野和时代性特征。‎ 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人类发展的实际历程看,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的演进推动了发展实践的深化和创新,但这种推动作用在性质上不能归结为决定作用。因此,①不正确。认识具有反复性,因为认识既受认识的主体条件的制约,又受认识的客体本身的暴露程度以及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②是正确的。认识的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但认识的规律就是人的认识活动及其结果的发展规律,因而不能脱离人这个唯一的认识主体。因此,③不正确。认识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实践决定和推动的,不断创新的实践决定了认识的不断创新;但认识的创新不是对既有认识的否定和抛弃,而是在继承、吸收基础上超越既有认识成果的过程,因而④正确。‎ 本题难度为0.675。‎ ‎17.C【分析】本题以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引人注目、影响深远的重大文化事件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唯物论关于意识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莫言创作的小说,内容根植于他的家乡高密百姓的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形式深受家乡的民间艺术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属于哲学的意识范畴,因而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但不同作家的作品,受创作者的主观条件和创作的客观条件的制约,反映客观存在的广度、深度、方式、特点往往存在差异。①‎ 是不正确的,因为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来源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永恒的运动变化,与意识的形式无关。②和④是正确的,因为作为反映者的人的立场与价值观、知识背景和水平、情感与意志等不同,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社会需求不同,决定了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人的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反映的深度、广度、角度、形式、特点、风格等)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③是不正确的,作为人的一种重要的非理性能力,想象力虽然对意识有重要影响,但不决定意识的正确与否。人的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当然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主要制约因素。‎ 本题难度为0. 487。‎ ‎18.A【分析】 《十万个为什么》是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普著作,该书第六版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通过汇集多家观点的形式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反映了认识的开放性、探索性特点。本题以此设计题干,主要考查的核心知识点是探索真理,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地接近真理的发展过程。题干表明,人们关于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个不断反复、深化的复杂过程,在认识的深化发展过程中,以往被认为是真理性的知识将不断丰富、发展。①从认识活动的过程性设计选项,认识往往是一个具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符合题意,是正确的。②从认识结果的发展过程设计选项,指出认识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是正确的。认识当然是认识主体的认知过程,③作为干扰项,从认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推导出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显然是错误的。④作为干扰项与题干材料高度相关,从认识结果的发展推导出认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是错误的,也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选项为A 。‎ 本题难度为0.555。‎ ‎19.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理解程度。①和③是不正确的。人们享受美食的过程,既是一种“饱口福”的物质消费过程,也是一种了解、欣赏蕴含于美食中的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的文化消费过程,物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相互融合。但不能夸大得出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的一般结论,更不能由此 认为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因为这不符合客观事实,也违反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原理。因此,①和③是不正确的。根据哲学原理,物质与意识、物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具有统一性,但这种统一性以人的实践为前提和条件。人们之所以“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是因为进行了美食消费。只有在实践中,物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才能相互融合;同样,只有在人们的实践中,才能将现实的客观存在转化为观念的内容、将观念变为现实。因此,②和④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系数为0.741。‎ ‎20. B【分析】 哲学的世界物质性原理总是能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得以体现。本题以国际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材料设计题干,考查学生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关注和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是物质的两种不同形态,它们具有客观实在这个共同的本质,都是以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实物粒子作为基础。‎ 因此,①是正确的。无生命物质与生命物质虽然遵循物质运动的最一般规律,但规律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是不同的,前者遵循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规律,后者遵循生命运动规律。因此,③是不正确的。从物质进化的总趋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看,从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化是必然的,但不是无条件的。因此,②是不正确的。所有的客观规律,包括从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化的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是可以认识的,题干材料也佐证了这一点。因此,④是正确的。 ‎ 本题难度系数为0.603。‎ ‎21. C 【分析】 近年来,一些地方和企业安全事故频发,虽然原因复杂,但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是一个重要原因。本题以安全生产这一公众关注的问题为背景设计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辩证理解,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生产是人的实践活动,任何实践都具有自觉能动性,都受人的意识的支配。人的意识既是解决实践中的各种矛盾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也对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②和③是正确的。①和④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将意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 ‎ 本题难度为0.662。‎ ‎ 22. B【分析】 一首好诗往往因为内含的哲理而给人们诸多启示,所以,巧用诗词展示哲学观点也是命题的一种常用手法。本题以苏轼的《琴诗》为素材设计题干,考查学生对《琴诗》中体现的哲学主客体关系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学生用哲学观点和视角去赏析和思考诗歌等文学形式的能力,提升哲学和文化素养。‎ 琴声发端于琴这是确实的,但琴声的产生又离不开人的抚琴,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同时,琴声实为“心声”,是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的外化,呈现出“人化”的特点。因此,①是正确的。琴声产生于人的抚琴,纤纤十指在琴弦上“跳舞”,美妙的音乐就随之溢出。琴声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是因人而异的,与人的主观世界、艺术造诣联系密切。因此,②是不正确的。琴、手指和琴声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三者之间的熟练配合才能产生美妙的琴声。所以,③是正确的。手指抚琴可以产生琴声,但未必是美妙的音乐,否则,普通人与琴师的区别就不存在了。再者,“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只是产生“美妙音乐”的必要条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无之必不然”(即没有“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必然不会产生“美妙的音乐”),但“有之未必然”(即“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也不一定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这里是对必要条件的误解。因此,④是不正确的。‎ 本题难度为0.708。‎ ‎23. D 【分析】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该题以画家画马和用相机给马拍照时飞奔的马蹄呈现形式不同为材料设计题干,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哲学问题。‎ ‎ 从根本上讲,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但在具体的认识领域,尤其是在实验科学领域,认识工具的进步(如显微镜、望远镜、电子计算机等)也促使认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二者之间是有直接关系的。因此,①是不正确的。人们以往的认识经验是人们实践的结晶,它在人类认识发展的进程中是有用的,不能笼统地讲“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因此,②是不正确的。认识主体的不同,可能会就同一个认识对象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但这只是反映了认识的主体差异性,而不是否认了认识的客观真理性。评价的主体性特征也不能抹杀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因此,③是不正确的。人们的主观世界对人们新的认识和评价活动是有影响的,这种主观世界往往是人们新的认识和评价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影响人们评价活动的“自在尺度”,在艺术领域,这种影响更加显著。因此,④是正确的。 ‎ 本题难度为0.557‎ ‎ 二、非选择题 ‎24. 【答案】调查研究。查找和核实有关圆明园的原始资料,通过座谈会、互联网等渠道听取意见、征询建议,了解有关文化遗址保护的法律、法规,走访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等。(要求至少写出两项。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分析】 ‎ 本大题以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中所获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文化、哲学知识多角度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分析、比较、评价不同观点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践活动、综合探究活动中所形成的制定和选择方案的能力等,以期给中学思想政治课以良好的教学反馈,促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第(3)问,本题主要采用思想实验方法,通过假设情境考查考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在哲学方法论上遵循辩证唯物论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活动中,就要懂得抓调查研究这个环节,这是获得真知的基础,也是能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的关键。开展调查研究具体应做哪些工作?考生可根据平时的经验积累,结合制定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实际,适当列举一些即可,如查找和核实有关圆明园的原始资料,通过座谈会、互联网等渠道听取意见、征询建议,了解有关文化遗址保护的法律、法规,走访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等,不要求面面俱到。 ‎ 本大题难度为0. 392。‎ ‎25. 【答案】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 ‎【分析】 本题以经济不景气时,美、日、韩等国文化产业反而实现快速发展,以及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实现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唱戏”转变的现象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哲学、文化知识分析经济和文化现象的能力,分析、比较、评价不同观点或看法的能力,探究和尝试解抉阀题的能力等,以期给中学思想政治课以良好的教学反馈,促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第(1)小题是哲学题,要求考生分析经济或金融危机时,美、日、韩等国文化产业反而实现快速发展的现象,运用哲学知识对有人据此推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评价是一种高级能力,相对中学生有一定难度。本题指向明确,仅要求对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评价,带有一定提示性,从而降低了难度,与中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是相适应的。该推断的合理性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事物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契机。二是美日韩的实例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该推断是否严谨,则可从分析经验与规律的区别着手。经验作为认识成果虽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 ‎  本大题难度为0. 336。‎ ‎26. 【答案】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新的实际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国家应扶持和发展特色中医药产业。(其他建议言之有理者,酌情给分)‎ ‎【分析】本题以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运用文化、哲学方面的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 第三小题是开放式的试题,考查考生自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应该注意的是,试题要求提出“方法论”建议,也就是要从哲学层面来提建议,对于不是从“方法论”层面提的建议,就不给分。‎ 本题立意、选材、设问比较平实,但对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能拿高分的并不多。主要难点在于:一是一些考生只论述科技的作用,而不能把科技对中医药文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论述出来;二是许多考生虽然虽然知道辩证的否定观,但不能结合本题的材料将我国科研人员是怎样批判、继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的论述清楚;三是不能紧扣方法论来提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建议。‎ 本大题难度为0.399。‎ ‎27. 【答案】(2)‎ 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此产生争论是正常现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3)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正文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社会争论,是2012年我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考生是使用《现代汉语词典》和西文字母词较多的一个群体,自然比较关注这场争论。本题以此为素材设计情景,旨在通过考生比较关注的文化生活现象,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文化、哲学知识多角度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分析、比较、评价不同观点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等,引导考生形成积极参与讨论的态度和养成以理性、文明的方式参与讨论的习惯,以期给中学政治教学以良好的反馈,促进中学政治科教学改革。‎ ‎  (2)本小题是哲学题,在逻辑意义上是对第(1)小题的递进。既然展开了支持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争论,势必要追问这场争论的意义。试题没有要求探讨这场争论的具体意义(因为这有诸多不确定性,且有可能超出高中生的视野),而是从“这场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的既定事实出发,要求考生运用认识论知识,从哲学层面上,探讨为何“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答题思路:考生应用“认识受主客观条件制约”、“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等知识,说明“产生争论是正常现象”→“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争论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从试题设计的导向意图来看,引导考生正确地看待争论及其价值,有利于其今后积极参加讨论,自觉促进认识发展。‎ ‎  (3)本小题是哲学方法论的试题,从逻辑意义看,在第(2)小题基础上又递进了一步。既然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那么,人们应怎样参与争论呢?或者具体地说,人们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或采取怎样的方式参与争论,才能达到促进认识发展的目的?试题强调应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通过假设情境引导考生设想:假如自己作为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关于如何贯彻“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课文没有现成答案,考生可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适当列举即可,如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等,不要求面面俱到。从操作层面上探讨人们应如何参与讨论,这有利于引导考生自觉地养成理性、文明地参与讨论的好习惯。‎ 本大题难度为0. 388。‎ ‎28. 【答案】(2)①答案示例一 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教学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 评分量表 等级水平 分值 等级描述 分数解释 水平4‎ ‎11~12‎ 知识要求:在水平3之上,答出教学观念不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 能力表现:阐述原理准确,分析能顾及复杂情况,结论合理全面,有一定深度,语言表述逻辑性强。‎ 能正确地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充分阐述理由。‎ 水平3‎ ‎7~10‎ 知识要求:在水平2之上,分析不同教学观念通过教学实践对学生成长的不同作用。‎ 能力表现:不堆砌不相关知识,且比较准确地阐述原理,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结论恰当,表述逻辑性较强。‎ 能较正确、较完整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 水平2‎ ‎4~6‎ 知识要求:在水平1之上,答出不同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实践,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 能力表现:堆砌不相关知识,回答上述内容但表述不够准确,语义不完整、不连贯。‎ 能简单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但论证不准确、不完整。‎ 水平1‎ ‎0~3‎ 知识要求:答出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能力表现:仅作判断但不阐述理由;或阐述理由时所使用的原理错误。‎ 不能正确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 ‎②答案示例二 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 评分量表 等级水平 分值 等级描述 分数解释 水平4‎ ‎11~12‎ 知识要求:在水平3之上,答出教学观念不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 能力表现:阐述原理准确,分析能顾及复杂情况,结论合理全面,有一定深度,语言表述逻辑性强。‎ 能正确地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充分阐述理由。‎ 水平3‎ ‎7~10‎ 知识要求:在水平2之上,分析不同教学观念通过教学实践对学生成长的不同作用。‎ 能力表现:不堆砌不相关知识,且比较准确地阐述原理,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结论恰当,表述逻辑性较强。‎ 能较正确、较完整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 水平2‎ ‎4~6‎ 知识要求:在水平1之上,答出不同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实践,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 能力表现:堆砌不相关知识,回答上述内容但表述不够准确,语义不完整、不连贯。‎ 能简单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但论证不准确、不完整。‎ 水平1‎ ‎0~3‎ 知识要求:答出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能力表现:仅作判断但不阐述理由;或阐述理由时所使用的原理错误。‎ 不能正确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 ‎(说明:考生从上述任一角度作答均可得分。若能够综合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辩证分析,同样可得相应等级水平的分数。)‎ ‎(答案须围绕教育创新的主题,符合题目要求,每条2分,满分4分)‎ ‎  【分析】本题围绕教育创新的主题,以“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钱学森关于中学生活的深情回忆和新世纪我国深化中学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为素材,提炼设计问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文化、哲学知识多角度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践活动、综合探究活动中制定和选择方案的能力等,以期给中学思想政治课以良好的教学反馈。‎ ‎ (2)小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局限性。试题要求学生加以评价,并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答案示例分别从两个方面加以引导。‎ ‎ 一方面,学生可以从意识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反作用出发,论证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结合材料阐明教学观念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结合材料进一步分析不同教学观念对学生成长的不同作用,并且要进一步指出教学观念不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意识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反作用需要通过实践环节”这一知识,论证该观点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阐明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并结合材料论证教学观念转化为教学实践,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才能发挥作用,达到预期效果。 ‎ ‎ 如果学生综合两种见解,辩证分析其合理性和片面性,应答达到相应的等级水平,亦可以得该等级水平的分数。‎ ‎(3)小题属于角度限定的开放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根据对教育创新的理解,结合材料形成自己的思路,并以公益广告词的形式表达出来;答案具有限定性、要求学生必须围绕教育创新的主题,并且在表达形式和字数方面进行限定。‎ ‎ 本题设计具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其一,思路清晰、逻辑紧密,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文化和哲学相关知识,层层递进回答教育创新对培育人才的意义、观念创新在教育实践中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等3个问题,3个问题之间呈现从一般原理到实际应用,从现在面向未来的探索路径,层次清晰其二,答案开放、鼓励探索,尊重、鼓励学生独立发表意见,有利于营造自由探讨的氛围,力图在开放性试题设计上有一些突破.‎ 本大题难度为0.402。‎ ‎29. 【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动力),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来源),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检验标准);兽医药研制及其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目的和归宿)。‎ ‎【分析】价值观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本问题,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我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首要的是价值认同,关键是自觉践行。而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有榜样的力量。本题选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的基层兽医工作者冯洪钱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实现重大科技创新的先进事迹作为案例,综合考查学生解读、筛选、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文化和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 ‎ (2)本小题是哲学题。需要分析的问题很明确:实践在冯洪钱创新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真理性提供了验证标准,展示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意义。三,将教材中的原理与题干材料中的有关信息结合起来,加以整理归纳。需要注意的是,本题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实践在创作科技著作中的作用,而不是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因此,在答题时就不能简单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简单照搬,而要根据需回答的问题和材料信息,围绕科技著作创作对知识点和材料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本题的难度系数为0.524。‎ ‎30.【答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 ‎【分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重大文化战略,是关乎我国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铸魂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宣传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本题以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引起热烈反响的纪录片《记住乡愁》及其引起的社会反响为案例,着重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的理解,以及解读、筛选、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文化和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本小题是哲学题,答题时注意三点。一是准确把握问题的内涵。要回答的问题是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这是要说明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个认识对象的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与认识的反复性的原因有所区别。二是确定要运用的认识论原理。不仅要讲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更重要的是要讲清楚这种反映受到主体、客体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三是具体分析不同主体对同一认识对象的认识存在差异的原因:首先是主体的立场、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是基本原因;其次是认识对象本身存在多方面的内容,这是不同主体的认识存在差异的客观条件。认识对象方面的原因是需要根据材料总结概括的,因而有一定难度。‎ 本题难度为0.337.‎ ‎31.【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分析】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题以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形成的抗战精神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和回应这一重要大事,通过高考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本题综合考查学生解读、筛选、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文化和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1)本小题是哲学题,问题指向具体明确,就是要考查学生对意识能动性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说明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抗战精神在战胜日本侵略者时的作用。回答该题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掌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二是要掌握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并对题干材料中有关抗日战争英雄群体、抗战精神及其作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筛选与提炼,要明确指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抗战精神属于意识现象。在抗日战争中,抗战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激发了抗日的斗志,最终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持久抗战,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简单地讲,一是把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阐发清楚,二是把抗战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具体作用描述出来,就构成答案要点。‎ 本题难度为0.405。‎ 专题三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一、选择题 ‎1. (2007·宁夏卷·12)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2. (2008·宁夏卷·21)“100 -1 =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 -1=0"蕴含的哲理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2009·宁夏卷·22)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引导他们 ‎ 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 ‎ ②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 ‎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 ④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2009·宁夏卷·23)资源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一认识的根据是 ‎ ①物的资源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 ‎ ②废物向资源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 ‎ ③废物和资源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 ‎ ④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 (2010·全国卷·22)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方式。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美术馆,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 ‎ ①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 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 ③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 ‎ 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 (2010·全国卷·23)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予实践的具体联系,‎ ‎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7. (2011·全国卷·19)我国每年生成的8‎ 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 (2011·全国卷·23)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莱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 ②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9. (2013·全国卷·19)M中学不唯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 ‎③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 (2013·全国卷·23)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丢人啤涌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氢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 (2014·全国卷·20)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  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 ‎  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  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12. (2014·全国卷·21)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 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 (2014·全国II卷·22)“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 (2014·全国II卷·23)自201 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重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o.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2015·全国卷·23)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 (2015·全国II卷·21)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 ‎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 ‎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 ‎ ‎④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 (2015·全国II卷·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8. (2007·宁夏卷·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实现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 (2)“小省区办大文化”,体现了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的思想方法,简要分析这一方法的哲学依据。(10分)‎ ‎19. (2008·宁夏卷·38)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 (2)选择方案的过程也就是权衡利弊的过程。简述其中所体现的利与弊的辩证关系。‎ ‎20.(2012·全国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 ‎(2)结合材料,就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 ‎21. (2013·全国II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 材料一 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 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 (2)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 ‎ 附: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A ‎2. 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哲学联系,问题的认识,特别是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理解。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分析能力。‎ ‎①是错误的。“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表面看与题干一致,有迷惑性,其实是把哲学原理说反了,应该是整体决定部分。②是正确的。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正确表达了哲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③是正确的,与题干最贴切。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正确表达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揭示出关键部分的重要作用。④是错误的。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这固然不错,但“部分的作用有A大于整体的作用”这一说法含混,违背整体决定部分的原理。鉴于A.B.D项都有错误的成分,因此正确选项为C。‎ 本题难度为0. 382。‎ ‎3.C 【分析】 本题题干结合上述材料,引入科技创新意识,主要考查考生对科学研究中知识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的认识。本题综合考查考生理解、判断、分析能力,有利于激发考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 ①是错误的.科技创新需要在继承已有的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加以超越,在尊重权威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其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而不是简单地加以否定。②是错误的。科技创新需要在继承已有思想观念中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拓展想象力,但决不能完全抛弃作为人类长期实践的结晶的“已有的思想观念”。③是正确的。密切关注科学发展变化的实际、探寻发展的新思路是知识的继承与创新的重要方面,无疑将促进科技创新。④是正确的。培育科学问题意识有利于提炼科学问题,寻求科学研究的突破点,这是科技创新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鉴于A、B、D项都有错误的成分,因此正确选项为C。‎ ‎ 本题难度为0.853。‎ ‎4.D 【分析】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再利用是协调入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举措,本题以此为背景设计题干,旨在考查考生运用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废物”与“资源”的规定性及其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本题着重考查考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①和④两个选项考查考生对事物质的规定性的理解。一个事物成为资源或废物有其内在的、固有的根据,并由其所处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并不取决于人们主观的态度。因此,①是错误的,④是正确的。②和③两个选项考查考生对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及其相互转化的理解。事物具有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在具体的联系中体现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实现废物向资源的转化,所谓两者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因此,②是正确的,强调了两者之间转化的条件性。③是错误的,忽视了矛盾双方转化的客观依据与条件性。鉴于A、B、c项都有错误的成分,因此正确选项为D 。‎ 本题难度为0.195。‎ ‎5.C【分析】 主要考查考生对价值观点、创新的理解,运用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①是正确的,观念创新虽然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新价值,但在其指导下,可以推进实践创新,完成价值的转换和创造。②是错误的,事物价值转换的根本途径是实践。③是错误的,事物价值转换的关键在于实践。④是正确的,事物价值的转换实际上是充分发挥事物多样属性的功能的过程。鉴于A、B、D选项都有错误的成分,因此正确选项为C。‎ 本题难度为0.626 。‎ ‎ 6. B 【分析】 本题以我国成功实现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的新闻事件为素材编制试题,考查考生对联系的观点的具体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注意引导考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新闻事件,找到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原理的能力。①是错误的。自然事物的联系是自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离开了人的活动,离开了人为因素,其联系仍然客观存在着。②是正确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认识了事物的本质联系,掌握了事物的运行规律,当然能利用它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③‎ 也是正确的。人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即创造出具体的联系,以达到实践的目的。④是错误的。主观能动性即意识的能动性,正确地发挥其作用必须如实地把握事物的联系。离开对事物联系的把握,意识能动性也能发挥作用,只不过是盲目地、错误地发挥作用而已选项A、C、D中都含有不正确的成分,只有B项是正确的。‎ ‎ 本题难度为0. 722。 ‎ ‎7. A 【分析】 废弃秸秆往往会造成环境污染,.利用秸秆的有用特性、化废为宝,就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关键在于研究认识秸秆的特性,进而建立事物之间新的联系。本题以棚关背景材料设计题干和选项,其所包含的知识点为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综合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①是正确的。开发秸秆新的用途首先必须研究其材质特性、把握其本质的联系,这正是材料所蕴涵的哲理。②是正确的。生产秸秆扳材之所以能够受到市场的欢迎,关键在于尊重自然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根据秸秆的材质特性,生产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产品。③是错误的,偶然联系是事物之间联系多样性的一种,但是,板材生产过程中建立的联系并非“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因此,本选项是不正确的,并具有一定的迷惑性。④是错误的。创新观念必须通过人类的实践才能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本选项忽略实践这个重要环节,因此是错误的D鉴于B、C、D项都有错误的成分,因此正确选项为A。‎ ‎ 本题难度为O.279。‎ ‎8. C 【分析】 本题借助民间俗语考查考生对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方法论意义的理解、运用。民间俗语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寓意丰富等特点。题中的两句俗语都表明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矛盾及其特殊性,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问题灵活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才能正确解决矛盾,取得成功。也就是要做到“对症下药”、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①阐释的是矛盾的概念,③说明的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二者观点正确但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其特殊性各不相同,只有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解决矛盾,故②④正确。‎ ‎ 本题难度为0.598。‎ ‎9.A 【分析】该题是哲学题,考查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等知识,答好此题要求考生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以及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知识有一定了解。①是正确的“不唯分数论英雄”等信息提示,学校的评价实践存在着德智体美劳培养目标与单一智育评价标准的矛盾,解决矛盾的关键要具体分析矛盾形成的原因,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科学评价对象必须如实反映对象的特点,把握学生丰富多样的个性和特长,这离不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的运用。②不正确:科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条件而不是“根据”,只有内因才构成“根据”。③是正确的:培养人才需要根据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体现了针对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方法。④的前半句表述有误,正确的说法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而不说“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后半句的表述也不对,应该是先有考生的行为表现,然后才有评价,而不是先有评价才有表现。选项B/C?D中都含有不正确的内容,A是正确项。‎ ‎ 本题难度为0.700。‎ ‎10.D 【分析】 本题以物理学家格拉塞从啤酒气泡显示鸡骨沉落轨迹得到启发,经过不断实验,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运行轨迹的趣味小故事为背景材料,引导考生领悟科学史实蕴含的哲学道理。考查的知识点为“联系及其特点”,符好此题要求考生对联系与创新意识关系有所了解。①不正确:间接联系与直接联系都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不能抽象地断定何者激发创新意识的功能更强。②是正确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人们能否发现某种可以为其所用的联系,往往取决于其是否具备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③‎ 不正确:创新意识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但不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④是正确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形成显然是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选项A、B、C中都含有不正确的成分,D为正确项。‎ ‎ 本题难度为0.628。‎ ‎11.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提升学生哲学方法论素养。本题以习近平强调中国这只曾经的睡狮已经醒了,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中国狮是推进世界和平、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从哲学方法论看,习近平强调应当以历史发展的视野、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中国崛起,因此,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的选项是正确的,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的选项也是正确的,①和④是正确的选项。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从原理上是正确的,具有一定的干扰性,但是不符合题意,不应该选②;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和题干的含义显然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是错误的。选项A、C、D中都含有不正确的成分,只有B项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为0. 564。‎ ‎12.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哲学联系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对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理解。不干胶记事贴的研制发明似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试题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①是错误的。“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似乎具有定的逻辑合理性,但是,尊重事物的客观联系并不能推导出“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事实上,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不干胶记事贴的研制发明就是依据事物的多样性联系建立的事物的新联系,因此,②是正确的。③是错误的,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总是通过各种偶然联系表现出来,不干胶记事贴的研制发明就是通过发现事物的偶然联系而揭示其中的必然联系。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于胶记事贴的研制发明把握了胶水的粘性与记事贴之间的联系,创造新的联系条件,成为成功的创意,因此,④是正确的。鉴于A、B、D项都有错误的成分,因此正确选项为C。‎ 本题难度为0. 933。‎ ‎13. A 【分析】本题是哲学题。“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进行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也是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遵循的基本经验和方法。本题以我国改革的这个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国家大事。题目取材于重大现实实践,具有现实性。‎ ‎“先试点”是指将某项改革方案付诸实践,获得关于某项改革的特殊本质、规律和要求的具体经验,验证和完善改革方案。通过试点获得的经验虽然属于个别,但也包含和体现了该项改革的一般本质、规律和要求,这就是所谓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后推广”是指将完善了的改革方案在更大范围内付诸实践,转化为具体的客观存在。因此,“先试点后推广”的方法和经验既体现了个性包含共性的原理,又包含了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因此,①和②是正确的。任何事物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个性与共性虽然特点不同,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没有地位上的高低优劣之分,也没有作用上的大小之别。因此,说个性表现共性是对的,而说个性优于共性或共性优于个性都是不正确的;同样,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而不是矛盾的个性。因此,③和④是不正确的。‎ 本题难度系数为0.704。‎ ‎14.C 【分析】 认识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的重大课题。本题以人们应用农业科技改造盐碱荒地的成功实践为材料,以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根源、特性和解决途径组织选项,着重考查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原理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入与自然的关系。‎ 任何矛盾都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即使是认识和思维领域的矛盾,也是客观的。因此,①是不正确的。任何矛盾都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因此,②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根源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人需要自然界源源不断地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自然界又不能自动地提供这些资料,于是人只能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生产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从而产生了人与自然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这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最原始、最根本的矛盾。人对自然的认识是主观的,而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客观的,主观只能反映客观,而不能成为客观事物的根源。因此,③是不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也必须依靠人的实践来解决。因此,④是正确的。‎ ‎15.D 【分析】这是一道科学常识题。本题以制作卤水豆腐为题材,考查学生对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的理解,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哲学思考。‎ ‎ 根据唯物辩证法,事物及其特性是客观的存在,既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愿望,也与人的客观需要没有关系,但事物及其特性、功能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①和②是不正确的。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受到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因而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因此,④是正确的。人们在事物的客观联系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可以建立新的联系。不过,建立新的联系不能随心所欲,而是必须以事物的特性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固有联系为依据。因此,③是正确的。‎ ‎ 本题难度为0.519。‎ ‎16. A 【分析】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发展后呈现出的客观状况,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本题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材料设计题干,结合辩证法理论,其目的既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大势的了解程度,又要考查学生运用辩证法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以期达到督促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并能运用辩证法加以分析的目的。‎ ‎ 把握此题的关键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分析意味着什么,这是解题的发力点。经济“新常态”是针对于“旧常态”而言的,这里的“新”就意味着事物有质的变化。这种质的变化就表现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嬗变,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因此,①是正确的。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一定会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因此,②是正确的。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只是意味着它有了新的特征,并不意味着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因此,③是不正确的。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只是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的嬗变,经济增长形态的跃迁和经济增长动力的切换,并不意味着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因此,④是不正确的。‎ ‎ 本题难度为0.758。‎ ‎ 17.【答案】 B ‎ 【分析】一首好诗往往因为内含的哲理而给人们诸多启示,所以,巧用诗词展示哲学观点也是命题的一种常用手法。本题以苏轼的《琴诗》为素材设计题干,考查学生对《琴诗》中体现的哲学主客体关系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学生用哲学观点和视角去赏析和思考诗歌等文学形式的能力,提升哲学和文化素养。‎ 琴声发端于琴这是确实的,但琴声的产生又离不开人的抚琴,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同时,琴声实为“心声”,是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的外化,呈现出“人化”的特点。因此,①是正确的。琴声产生于人的抚琴,纤纤十指在琴弦上“跳舞”,美妙的音乐就随之溢出。琴声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是因人而异的,与人的主观世界、艺术造诣联系密切。因此,②是不正确的。琴、手指和琴声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三者之间的熟练配合才能产生美妙的琴声。所以,③‎ 是正确的。手指抚琴可以产生琴声,但未必是美妙的音乐,否则,普通人与琴师的区别就不存在了。再者,“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只是产生“美妙音乐”的必要条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无之必不然”(即没有“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必然不会产生“美妙的音乐”),但“有之未必然”(即“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也不一定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这里是对必要条件的误解。因此,④是不正确的。‎ 本题难度为0.708。‎ 二、非选择题 ‎18. 【答案】 从实际出发,就是以实际情况作为决策的根据,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理。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本地区特殊的优势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出决策,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 ‎19. 【答案】利与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每个方案都既有利又有弊,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利与弊作为矛盾的双方,有主次方面之分,其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只有利大于弊的方案才是合理的。不同的方案之间也存在利与弊的比较,我们在不同方案的选择中同样需要进行利弊矛盾分析,作出趋利避害的正确选择。‎ ‎【分析】对于方案的选择,常常处于取与舍的利弊权衡和思辨之中。本题从哲学上回答进行选择的依据。鉴于哲学依据涉及面太大,考题设问从一个小角度切人,即利弊关系辩证法,这就使得答案相对集中,指向非常明确,当然也较简单。‎ 答案的设计紧紧抓住哲学原理。首先指出利与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进而分析利与弊的对立统,即每个方案都既有利,又有弊,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其次,对方案选择中的利弊关系深入分析,即利与弊作为矛盾的双方,有主次方面之分,其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只有利大于弊的方案才是合理的,才是我们要选择的。鉴于方案选择既有对同一方案的取舍,又有对不同方案的选择,因此有必要回答“不同的方案之间也存在利与弊的比较,我们在不同方案的选择中同样需要进行利弊矛盾分析,作出趋利避害的正确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这本身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其深度也有不同层次。就本,题而言,还可以分析利弊矛盾的转化,利弊矛盾运动的趋势,利弊的量的问题,等等。考虑考生初学哲学,紧扣题目围绕利弊关系回答即可,因而答案的要求相对简单。但这并不能说不可以从其他方面作答。只要围绕问题,言之成理,从利与弊的贯通、转化等角度作答也是允许的。‎ ‎ 本题难度为0. 392。‎ ‎20.【答案】(1)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观要求立足实践、不断创新。科研人员批判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克服传统龙脑生产的局限性,创新发展思路,开发新产品,从而取得成功。‎ ‎(2)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新的实际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国家应扶持和发展特色中医药产业。(其他建议言之有理者,酌情给分)‎ ‎ 【分析】本题以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运用哲学方面的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第一小题是哲学方面的试题,,考查考生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说明观点的能力。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掌握了哲学的原理和方法,为的是分析和说明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科研人员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发龙脑,关键在于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运用辩证否定原理对此作出分析说明即可。‎ 第二小题是开放式的试题,考查考生自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应该注意的是,试题要求提出“方法论”建议,也就是要从哲学层面来提建议,对于不是从“方法论”层面提的建议,就不给分。‎ 本题立意、选材、设问比较平实,但对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能拿高分的并不多。主要难点在于:一是许多考生虽然虽然知道辩证的否定观,但不能结合本题的材料将我国科研人员是怎样批判、继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的论述清楚;二是不能紧扣方法论来提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建议。‎ 本大题难度为0.399。‎ ‎21.【答案】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探索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护。‎ ‎ 【分析】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当代世界文化研究与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将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文化建设,实现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是目前科技界和文化界讨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本小题是哲学题,问题指向具体明确:需分析的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材料中明确提示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的矛盾,用来分析矛盾的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回答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有关哲学知识与材料密切结合。本小题需分三个层次作答:一是简要阐述与问题有关的对立统一规律的主要内容: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二是根据材料信息,简要阐述敦煌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这表明,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虽然在客观上存在矛盾,但这个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三是简要阐述与题目有关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要求: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根据这一方法论简要阐述解决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之间矛盾的思路:在目前,文化遗产保护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利用应该以不影响保护为前提;利用文化遗产为文化发展繁荣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既是现实选择,也是保护的最终目的,因而不能为了保护而不利用,关键是合理利用(以不损害文化遗产为底线)。而无论是利用还是保护,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唯物论的根本原则。‎ ‎ 本小题的难点在于: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中,哪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考生可结合材料信息,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重开发、轻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判断。‎ ‎ 本大题难度为0.446。‎ 专题十三 唯物史观与价值观、人生观 一、选择题 ‎1. (2012·全国卷·1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 ‎ 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 ‎③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2012·全国卷·20)汉代的匡衡在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都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 ‎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 (2012·全国卷·23)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①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②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④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D.③④‎ ‎4.(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22)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③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④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21)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①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的重要形式 ‎ ③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④以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22)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②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③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23)2013年1 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16)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 ‎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22)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出版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见 ‎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 ‎②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③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19)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①文艺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 ‎②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 ‎③文艺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 ‎④文艺是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二、非选择题 ‎11.(2007·宁夏卷·39)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亿多人,外出务工收入增加额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25.9%。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来自东部、中部、西部的农民工分别为3484万人、4251万人和2833万人,而在这三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则分别为7404万人、1569万人和1572万人。‎ 材料二 表2 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单位:元)‎ 年份 地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东部 ‎11334‎ ‎12811‎ ‎14159‎ ‎16207‎ ‎18217‎ ‎23768‎ 中部 ‎5892‎ ‎6395‎ ‎6691‎ ‎7757‎ ‎9481‎ ‎10608‎ 西部 ‎4687‎ ‎5007‎ ‎5473‎ ‎6187‎ ‎7219‎ ‎9338‎ 注:2005年的统计口径与其他年份的统计口径略有差异。‎ 材料三 据报道,2007年,来自某省农村的在京务工人员董先生当选北京市党代表并出席中共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他是北京某居民小区的保洁员,15‎ 年如一日勤恳工作,深受好评。‎ ‎(3)进城务工人员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理应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简要说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与价值创造和实现的途径。‎ ‎12.(2009·宁夏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一维多 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 ‎ (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 ‎ ‎ ‎ ‎13.(2011·全国新课标卷·39)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租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 ‎14.(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39)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结合学习冯洪钱的事迹,班级举行“我的青春·我的梦”主题班会,请你以“理想·奋斗·价值”为关键词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100字左右。(6分)‎ 附:参考答案及试题分析 ‎ 一、选择题 ‎1.B【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认识论、唯物史观方面的知识解读材料、提取信息、作出判断的能力。实践是认识产生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同时认识的发展有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的就是相互交流有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观察问题,克服认识的表面性、片面性、主观性,因此①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可入选。“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有利于人们在生活中少走弯路,但不可能“不犯错误”,②具有片面性,应排除。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而不是人们的思想动机,③观点不正确,应排除。“以古为镜”,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可入选。综合而言,B是正确答案。 ‎ 本题难度为0.8060。‎ ‎2. C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价值与价值观的观点灵活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创造价值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条件。为了多读书,匡衡凿壁偷光、给一户有很多书的人家当雇工却不要钱,最终成为大学问家。这些都表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因此,①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离不开自强不息、奋斗不息的精神,但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②观点不正确,应排除。正确的价值观对实现人生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③观点不正确,应排除。人生价值的实现,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利用社会和他人创造的各种条件,匡衡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总的来看,C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为0.237。‎ ‎3. C【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有关社会意识方面的观点分析材料、理解材料,并作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而言,是前者决定后者而不是相反,无论是先进的社会意识还是落后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①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应排除。③观点错误,应排除。②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可入选。‎ 本题难度为0.846。‎ ‎4. B【分析】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一”前夕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劳动崇高地位的讲话为素材,考查“劳动实践在社会存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等知识,引导考生领悟尊重劳动、尊重劳动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由于答题所需的相关知识分布在课本不同的单元和课题中,答好此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应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①是正确的:人们之所以尊重劳动,“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使人从动物、使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人和人类社会只有在劳动基础上才得以延续和发展;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②是错误的:劳动贡献并不能成为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③不正确:“劳动群众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并不意味着,劳动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完全自由地创造历史,因为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受历史条件的制约。④是正确的:劳动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笨体,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其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尊重历史规律就要尊重劳动群众。选项A、C、D中都含有不正确的内容,B是正确项。‎ 本题的难度为0.831。‎ ‎5.C ‎【分析】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试题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重大事件为背景,通过对这场教育实践活动意义的提问,考查考生对群众路线内涵及其与唯物史观理论基础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引导考生关注时政、运用哲学知识理解和分析时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属于党的作风建设范畴,它顺应了群众期盼,能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作风保障,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改革和建设实践。因此,①不正确。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集中体现在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的主要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因此,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一场作风建设活动,也是一场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活动,其直接目的是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保持党员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而,②和③正确。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而不是根本目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作风保障。因此,④不正确。‎ 本题难度为0.515。‎ ‎6. D 【分析】历史典故是人类在长期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创造的既富有哲理、又生动感人的经典故事。中华历史典故内容丰富多彩,它蕴藏着人生智慧,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本题以一则中华历史典故来考查考生对价值与价值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题目体现着当代中国主流价值导向。‎ ‎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事物的价值是多样的和变化的,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时代、针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甚至具有相反的价值。但事物价值的多样性和可变性的原因不在于其属性和功能的不确定性。因为事物的属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事物的功能既取决于事物本身,又与作为主体的人有关,是客观性与主体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因此,①不正确。事物的价值既取决于事物本身的客观属性,又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选项②把事物的价值的有无归结为人们的价值判断,否认了价值的客观性,是价值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因而是错误的。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地位不同,其立场和需要也就不同,价值观也就存在差异;价值观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的不同。因而,③是正确的。价值观的基本功能是对人的行为起导向作用,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所选择的人生道路往往不同。显而易见,④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为0.738。‎ ‎7.A 【分析】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本题以此设计题干,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与价值观,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①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因此,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来自于社会实践,影响人们的行为,但是并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③观点不正确,排除。价值观作为人们的理想追求,对于社会存在产生重要的反作用,影响社会的发展,但是决定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的是社会实践。因此,④观点不正确,A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为0.796。‎ ‎8.A 【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和方法,分析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学生关心、关注国家大事。‎ ‎ 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建设,它既是经济基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重要途径。因此,①和②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确立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因此,③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以后,我国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基本适应的,也存在某些不适应的环节或方面。适应是主要的和基本的,不适应是次要的和局部的。因此,④是不正确的。‎ 本题难度为0.609。‎ ‎9.B 【分析】近年来,日本一些人公然否认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中的侵略和屠杀罪行,这一行为遭到了国际有识之士的批驳和反对。本题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背景,以美国出版的一本历史教科书的遭遇为题材,考查学生对价值 观、价值判断及其与历史观、历史的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因而必须以正确的历史观为基础、以尊重客观的历史事实为前提,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的要求。因此,①和④是正确的。历史事实是一种过去了的客观存在,其内容并不随人的主观的价值判断的变化而变化,因此,③是不正确的。价值判断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往往因人而异。但价值判断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客观的评价标准。由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客观的,且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因而,是否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最高的客观标准。因此,②是不正确的。‎ ‎ 本题难度为0.865。‎ ‎10. B 【分析】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材料设计题干,其目的是要考查学生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意识形态及诸形式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文艺属于艺术范畴,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各种文艺形式产生的源泉发端于人民群众现实的生产生活。因此,①是正确的。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文艺的发展振兴,但从根本上讲,推动文艺发展的动力不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因此,②是不正确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所以,反映这种生产生活的文艺形式和风格也必然是多样性的,风格迥异,色彩纷呈,而这正是文艺的魅力所在,不可能是完全统一的。因此,③是不正确的。文艺从来源上看,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从作用上看,它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④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为0.815。‎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 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应该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个人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对社会的贡献越多,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 12.【答案】(1)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海,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争,对祖国作出了贡献。‎ ‎ 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会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分析】 就学过世界史的高中生而言,大多数人对于麦哲伦领导第一次环球航海的史实都比较熟悉,对于麦哲伦死于菲律宾的史实也不陌生,但其中却很少有人能够进行换位思考,即站在菲律宾入的立场来思考同一件事,更少有人会想到对同一事件中对立双方所作的肯定性评价文字,可置于同一块纪念碑的两面。本题以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这块“奇特纪念碑”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哲学、文化知识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解读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同时引导考生注意克服浅尝辄止,自觉培养对熟识现象进行深入哲学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第(1)小题是哲学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价值评价的依据、价值判断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考生在回答该题时,不能脱离对材料的分析,抽象地谈价值评价的依据,而应根据教材“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的提示,通过分析材料,具体地阐明麦哲伦和拉普拉普的贡献。从纪念碑正背面不同的评价文字,得出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的结论并不难。问题是这些不同的评价文字,并不是主观随意作出的,其合理的评价背后均蕴含着客观的依据。因此,考生需进一步回答: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少考生漏答了这一点,不能简单地归之于粗心,实际上是对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和严谨。‎ 本题难度为0. 541。‎ ‎13.【答案】(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分析】第二问是从哲学角度设问的。作为一种社会精神现象,妈祖文化之所以千余年来薪火相传,一方面在于它在保持自身相对稳定性的同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另一方面在于它始终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有利于社会发展。回答好第二问,关键在于将所学哲学原理与具体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加以分析。‎ 本题难度为0.384。‎ ‎14.【答案】‎ ‎(3)评分量表(6分)‎ 关键词 答案示例 分值 评分要求 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求将个人需要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树立和坚定理想。‎ ‎0~2分 仅答出“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或“将个人需求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给一分。‎ 奋斗 ‎ 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0~2分 仅答出“勤奋学习”或“勇于实践”的给一分。‎ 价值 以冯洪钱为榜样,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让青春无悔。‎ ‎0~2分 答出“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相近意思即可得2分。‎ ‎【分析】价值观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本问题,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我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首要的是价值认同,关键是自觉践行。而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有榜样的力量。本题选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的基层兽医工作者冯洪钱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实现重大科技创新的先进事迹作为案例,综合考查学生解读、筛选、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文化和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 ‎(3‎ ‎)本小题是开放题,以学生熟悉的班级主题班会的形式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主题和关键词向学生暗示了要运用的知识和答法,避免漫无目的的答题;关键词与提纲要点一一对应、要点式的提纲要求和限制字数,规定了提纲的结构和篇幅,避免学生漫谈式的展开;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出题,贴近学生实际。回答本小题的关键,一是在内容上,提纲要紧扣“我的青春·我的梦”,围绕“理想”“奋斗”“价值”三个关键词,表达青年一代如何树立理想、如何实现理想、如何像冯洪钱那样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二是在关键词与提纲要点的一一对应关系,语言要符合言简意赅的要求,最好以近乎格言的形式表达观点。同时,提纲的字数要求控制在100字以内。‎ 本题的难度系数为0.52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